『壹』 南昌航空大學總共有幾個校區(各專業新生在哪個校區)
南昌航空大學總共有2個校區,分別為南昌航空大學前湖校區、上海路校區。
一、南昌航空大學總共有幾個校區
前湖校區地址:豐和南大道696號,南昌航空大學上海路校區地址:上海路173號。
二、南昌航空大學簡介
南昌航空大學是一所以工為主,工理文管經法教藝等學科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大學。學校始終堅持「育人為本,質量立校,人才強校,開放興校,特色發展」的辦學理念,扎實推進內涵建設,穩步提高教學質量,是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高校。
1.辦學歷史:南昌航空大學創建於1952年,是全國首批學士學位授予權單位。1985年開始培養碩士研究生,1990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先後隸屬於航空工業部、航空航天工業部、中國航空工業總公司,1999年開始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政府管理為主的管理體制,是江西省人民政府與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共建的高等學校。
2.辦學特色:學校秉承「日新自強、知行合一」的校訓、「勤奮、文明、求實、創新」的校風和「團結自強、拼搏向上」的昌航精神,堅持「立足江西、面向全國,服務地方、服務國防」的服務面向,以航空國防需求為導向,積極服務國家航空工業和江西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擁有航空、國防類及相關專業28個,占學校所有專業的40%,擁有飛行器設計與工程、飛行器動力工程、飛行器製造工程、飛行技術、航空服務藝術與管理、飛行器適航技術等航空特色專業。目前,學校已經初步建成工科優勢明顯、航空特色鮮明的本科高校。
3.辦學條件:學校位於「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的英雄城——南昌。校園環境優美,擁有前湖、上海路、共青城等3個校區,佔地面積3500餘畝。校舍建築面積102萬平方米。擁有教學、科研設備4.7萬多台套,儀器設備總值約5.9億元。圖書館紙質館藏資料220.97萬冊,中外文期刊367種,電子期刊近48.91萬種,電子圖書568.54萬冊,中外文數字資源資料庫48個,閱覽位4570座。體育活動場地面積15.5萬平方米。
4.機構設置:學校設有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航空製造工程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外國語學院、飛行器工程學院(航空發動機學院)、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測試與光電工程學院、經濟管理學院、體育學院、土木建築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文法學院、航空服務與音樂學院、軟體學院、通航學院(民航學院)等17個專業學院,有國際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創新創業學院等3個管理型學院,以及1個獨立學院科技學院。學校擁有「江西省測試技術與控制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江西省航空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1個國家級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33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研究中心)和省級重點基地。擁有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9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5.學科專業:學校具有17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12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擁有環境科學與工程、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和儀器科學與技術三個江西省一流學科,5個國防特色學科。現有70個本科專業。其中17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5個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20個江西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8個省級特色專業,6個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5個專業通過教育部工程教育認證。入選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實施高校,獲批6個國家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6個江西省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學校材料科學、工程學、化學等3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學科排名前1%,步入國際高水平學科行列。
6.人才培養:學校具有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資格。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湖南大學、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北京師范大學 等高校和科研院所聯合培養博士生。擁有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國家精品課程1門、國家級雙語教學示範課程1門、國家級一流課程3門;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5項、國家級規劃教材8部、省級教學成果獎91項、省級本科教學團隊10個、省(部)級優秀教材40部。擁有3個校企共建的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獲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2個、教育部高教司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117項。擁有校外實踐(實習)基地254個,其中與中國南方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聯合申報的工程實踐教育中心獲批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
學生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增強。近五年,我校學生共獲「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一等獎、「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銀獎、中國國際飛行器設計挑戰賽總決賽一等獎、全國大學生光電設計競賽全國一等獎金獎、「中國高校計算機大賽—團體程序設計天梯賽」全國金獎、全國大學生機器人大賽RomoMaster機甲大師賽全國賽總冠軍、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西門子杯」中國智能製造挑戰賽特等獎、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大賽一等獎、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挑戰賽一等獎、米蘭設計周中國高校設計學科師生優秀作品展一等獎等省部級以上科技競賽獎5090餘項,其中國家級獎項2056項;「履帶雙驅光伏智能越障椅」項目首次成功入選大創年會並奪得最高榮譽「最佳創意項目」;「天宮開悟」項目獲「青年紅色築夢之旅」實踐活動新銳創意獎;戴維被評為江西高校首屆「大學生創新創業標兵」;朱丁亮獲評「大學生創業英雄」百強榮譽;王璐明獲「第十二屆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周濤挺進六十強並榮獲「洪城創業故事匯榜樣人物」稱號。在首次發布的全國普通高校大學生競賽排行榜(本科)中,我校排名全國第103位,位居省內高校第二。大學生創新創業基地獲批江西省第二批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範基地,並確定為全國「大學生KAB創業教育基地」。
『貳』 南昌航空大學排名
南昌航空大學2022年在全國本科院校排名第219位。
南昌航空大學是一所以工為主,工理文管經法教藝等學科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大學。學校始終堅持「育人為本,質量立校,人才強校,開放興校,特色發展」的辦學理念,扎實推進內涵建設,穩步提高教學質量,是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高校。
學校具有17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12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擁有環境科學與工程、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和儀器科學與技術三個江西省一流學科,5個國防特色學科。現有70個本科專業。
辦學條件:
學校位於「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的英雄城——南昌。校園環境優美,擁有前湖、上海路、共青城等3個校區,佔地面積3500餘畝。校舍建築面積102萬平方米。
擁有教學、科研設備4.7萬多台套。圖書館紙質館藏資料220.97萬冊,中外文期刊367種,電子期刊近48.91萬種,電子圖書568.54萬冊,中外文數字資源資料庫48個,閱覽位4570座。體育活動場地面積15.5萬平方米。
以上內容參考:南昌航空大學官網——學校簡介
專業老師在線權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叄』 中國的航空航天大學都有哪些
中國航空航天大學有:
二本及以上的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昌航空大學、沈陽航空大學、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中國民航大學(在天津)、北華航天工業學院(在河北)、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
三本的獨立學院:沈陽航空航天大學北方科技學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城學院、南昌航空大學科技學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海學院;
高職專科的:沈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大連航運職業技術學院、南通航運職業技術學院、泉州泰山航海職業學院、江西航空職業技術學院、武漢航海職業技術學院、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張家界航空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桂林航天工業高等專科學校、西安航空職業技術學院、陝西航空職業技術學院、蘭州航空工業職工大學。
國家航天局是在原航天工業部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現隸屬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對外保留國家航天局牌子。其職責是執行中國的國家航天政策。
中國國家航天局(CNSA)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成立負責民用航天管理及國際空間合作的政府機構。履行政府相應的管理職責。對航天活動實施行業管理,使其穩定、有序、健康、協調地發展。代表中國政府組織或領導開展航天領域對外交流與合作等活動。
在一批批航天人的艱苦奮斗下,完成了包括東方紅一號衛星、神五神六神七神九載人航天、嫦娥系列探月工程、天宮號空間站、北斗系列導航衛星系統、資源勘探遙感衛星等科研成果。
『肆』 南昌航空大學有幾個校區
南昌航空大學有2個校區,分別為前湖校區和上海路校區,前湖校區地址為南昌市新建區豐和南大道696號、上海路校區地址為南昌市青山湖區上海路173號。
南昌航空大學是一所以工為主,工、理、文、管、經、法、教、藝等學科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大學。學校是江西省人民政府與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共建的高等學校,是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實施高校,是「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培養院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高校。
學校位於「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的英雄城——南昌。校園環境優美,擁有前湖校區、上海路校區等2個校區,佔地面積3000餘畝。校舍建築面積104萬平米。擁有教學、科研設備3.9萬多台套,儀器設備總值約4.5億元。紙質圖書資料200多萬冊,中外文期刊352種,電子圖書272萬冊,電子期刊273萬冊,中外文數字資源資料庫61個。體育活動場地面積達15.5萬平米。
學校前身是1952年創辦的漢口航空工業學校,1954年8月遷到南昌,1955年改為南昌工業學校,1956年改為南昌航空工業專科學校,1978年改為南昌航空工業學院,2007年更名為南昌航空大學。1985年開始培養碩士研究生,1990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先後隸屬於航空工業部、航空航天工業部、中國航空工業總公司,1999年開始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政府管理為主的管理體制。
學校現有教職工1961人,其中專任教師1400餘人,博士生導師31人,碩士生導師600餘人;有雙職雙聘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5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人,國家「*」科技創新領軍人才2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1人,中國科學院「*」1人,全國優秀教師5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人;江西省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第二層次人選40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41人;江西省「贛鄱英才555工程」人選14人,「井岡學者」特聘教授2人,江西省主要學術與學科帶頭人8人,江西省教學名師17人,江西省青年科學家培養對象和傑出青年培養計劃26人,江西省文化名家1人。省(部)級學科帶頭人48人,省(部)級中青年骨幹教師72人。
學校面向全國29個省、直轄市、自治區招生,其中在14個省份一本招生,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生23318人,其中普通本科生20945人,專科生157人,碩士研究生2015人,留學生201人。建校以來共培養各類畢業生14萬余名。學校與航空、航天、民航、通航等企事業單位和近30個地方政府人力資源部門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每年有30%左右的畢業生服務於國防軍工企事業單位和各大民航、通航公司。學校連續獲江西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評估優秀等級」等榮譽。
學校設有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航空製造工程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外國語學院、飛行器工程學院(航空發動機學院、通航學院)、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測試與光電工程學院、經濟管理學院、體育學院、土木建築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文法學院、音樂學院、軟體學院等16個專業學院,有國際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國防生教育學院、創新創業實踐學院等4個管理型學院,以及1個獨立學院科技學院。學校現有64個本科專業,擁有16個一級學科碩士點,覆蓋了55個二級學科碩士點,並具有14個工程碩士領域和3個(公共管理碩士、藝術碩士、翻譯碩士)專業學位類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