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平均每年中國有多少輛車報廢
大概在一百多萬輛吧!新車也在隨時的增長!
❷ 綠色汽車在我國的普及和應用
綠色常常象徵著自然、生命、健康、舒適、活力與安全。綠色使人回歸大自然,人們選擇綠色作為無污染、無公害和環境保護的標志。由此而開發出的一系列綠色產品,非常直觀鮮明地表達了這一概念與深刻含義。
目前已出現不少綠色產品,如把不使用氟利昂的冰箱稱為綠色冰箱,把不受污染或不施用農葯的農產品稱為綠色食品等。這些綠色產品不僅已為公眾所熟悉,並被社會意識所接受,這主要是因為人們對有益於環境和健康的產品的歡迎和追求。不言而喻,綠色產品將在21世紀得以飛速的發展。
綠色汽車作為一種綠色產品而言,它不僅僅是從能源角度使用了電力或代用燃料的汽車就稱為綠色汽車,更應從技術理論體系來開發和研究綠色汽車。它是強調完全合乎環境保護要求的一種新型交通工具,也體現出了環境保護觀念對汽車工業產生的影響和變革。毋庸置疑,它是汽車技術不斷發展的必然產物。因此開發和研究新型的綠色汽車是環境保護的迫切要求,是人類的期望,更是汽車工業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標志之一:可以回收利用。目前,環保腳步走得最快的德國已經規定,汽車廠商必須建立廢舊汽車回收中心。
標志之二:動力源的改進。電動汽車是目前「綠色汽車」開發的「重頭戲」。美國把開發電動汽車作為振興美國汽車工業的著力點。
標志之三:對環境污染小。眾所周知,汽車排出的尾氣是城市污染的禍根之一。因此,消除汽車尾氣的污染十分重要。殼牌石油公司開發出一種新型汽油,其中含有一種稱為含氧的化學物質,使汽油能夠充分燃燒,大大減少了有害氣體的排放。
汽車工業發展經歷了一個多世紀,它對一個國家經濟的騰飛和對人類社會的文明帶來巨大影響,功不可沒。汽車工業成為大多數經濟發達國家的支柱產業,現代人的生活水平以及汽車性能的不斷提高,對汽車需求越來越多,世界汽車工業也將保持龐大的市場需求和生產規模。目前世界汽車保有量從6億多輛將增加到2010年的10億多輛顯然汽車工業與工業化社會的環境保護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目前,汽車的動力裝置主要是傳統的內燃機,即汽油機和柴油機,其能源為汽油或柴油,並加入一些添加劑。我國汽車消耗的燃油佔全國汽油消耗的90%以上,柴油為25%以上。因此,大氣污染問題幾乎都與汽車的尾氣排放有著密切的聯系。據有關資料統計,以1994年我國930萬輛汽車來計算,每天向大氣排放CO達2200t、HC達300t、NO,達1101。與其它污染源相比,汽車尾氣排放中的污染物CO、HC、NO。、SO:和含有炭粒、硫化物等微粒PM對人們身體健康影響較大,威脅著人們的生命。由於汽車保有量大,使用汽車空調系統也比較廣泛,且流動性大。根據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統計,全球每年大約有12萬tCFC用於新車和維修車的空調系統,由此CFC對環境的污染和危害引起全世界的極大關注。
隨著汽車工業的發展,新車開發周期的縮短,進入市場的速度加快,汽車保有量急速增加,也導致汽車報廢數量逐年增多:根據義大利汽車之城都靈的菲亞特轎車公司的估計,如按義大利汽車平均使用壽命12年計算,全國每年報廢的汽車達140萬輛,若排列起來,可長達5000km,相當於義大利公路網總長的3/4。對大量的報廢車若不及時進行分類處置和回收再利用,報廢車將佔用很大的堆積場地:在日曬和風吹雨打的自然條件下,報廢車很快會失去循環再利用的價值,不僅浪費資源,而且對環境污染嚴重。此外,與汽車有關的環境污染還有:雜訊污染、廢蓄電池污染、加油站的空氣污染、清洗汽車廢水對環境的污染等。因此,開發新的綠色汽車是當今世界汽車發展史上的一場變革。
世界各國特別是西方的發達國家對開發綠色汽車技術非常重視,他們開發和推廣的以電動汽車、多種代用燃料汽車為主要內容的綠色汽車工程正在世界廣泛應用。世界各大汽車公司,如通用、福特、克萊斯勒、賓士、雪鐵龍、寶馬、豐田、本田等,都在爭相研製各種新型無污染的環保汽車,力圖使自己生產的汽車達到或接近「零污染」標准。來自雅典、巴塞羅那、佛羅倫薩、里斯本、斯德哥爾摩和牛津等6城市的市長提出的「綠色汽車區」的構想,就是提出要開發研究綠色汽車。他們曾在英國舉行的歐盟交通及環境會議上宣布,從2001年開始,其所在城市市中心將只對低廢氣排放的汽車敞開綠燈,污染嚴重的汽車將禁止通行。世界各國對「綠色汽車」的研究主要是對蓄電池電動汽車、燃料電池汽車、太陽能電動汽車的研究,代用燃料汽車開發的基本設想是使用汽汕和柴油以外的燃料,如天然氣、醇類、氫等,所以汽車的安全、舒適、環保、節能是近半個世紀以來汽車工業發展所面臨的重要課題,這也是2l世紀汽車工業發展的基點和追求的目標。
我國為推動和發展綠色汽車技術,於1996年在北京舉辦了一次國際電動汽車及代用燃料汽車技術交流會,這對我國開展電動汽車和代用燃料汽車的發展起到積極推動作用。許多科研機構、高校院所和企業積極合作研究開發電動汽車和代用燃料汽車,國家也非常重視,在制定「九五」計劃時,把電動汽車列人科技攻關項目,在「十一五計劃」國家863計劃中,把電動汽車列入重大專項。以官、產、學、研四位一體聯合攻關,以電動汽車產業化技術平台為重點,力爭在電動汽車技術方面有重大突破。只不過國內外綠色汽車技術開發研究工作主要體現在能源和代用燃料方面,以達到汽車在使用過程中減少對環境的污染,而全面系統地研究開發綠色汽車的基礎理論和新技術工作不多。要使汽車真正成為綠色汽車,必須對汽車全面而系統地進行綠色化技術的開發和研究,並實現產業化,才是汽車工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
當今世界汽車工業的特點是競爭激烈,國際化集約生產趨勢明顯,少數幾家公司正演變為國際性大集團。通用、福特、豐田全球三大汽車公司的汽車產量(轎車)約佔世界汽車總量的37%左右,而全球十大汽車公司的轎車產量約佔世界汽車總產量的75%。他們實力雄厚,技術先進,代表了世界汽車工業發展方向。一個共同特點是在汽車環境保護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進行綠色汽車的開發研究。世界上實力雄厚的汽車集團公司如美國的通用、福特、克萊斯勒,日本的豐田、本田、三菱,德國的大眾、賓士,法國的雷諾、雪鐵龍,韓國的現代、大宇,義大利的菲亞特和瑞典的沃爾沃等,這些大的汽車公司從汽車;使用的能源和資源方面,開發電動汽車(EV)和代J料汽車(SFV),改善汽車對環境的污染,提倡使用零污染汽車。在汽車材料和車身結構方面進行全面優化,改善汽車發動機燃燒狀況,廣泛應用燃油電噴系統,極大地降低了汽車尾氣排放。雷諾公司在汽回收收方面也不落人後,在1999年,雷諾公司就建立了—「綠色網路」來回收它在歐洲地的商業機構產生的廢棄把汽車回收再利用、汽車材料可回收性、汽車安全性、降低成本、減輕質量、限制排放改善外觀一樣,都是主要優先考慮的問題,該公司初步回收目標達85%。菲亞特汽車公沃爾沃汽車公司都非常重視汽車回收再利用,並且做了大量工作。綠色汽車就其目前開發而言,大多在汽車所用能源上想了很多辦法,如開發天然氣汽車(CNGV)、液化石油氣汽車(LPGV)以及電動汽(EV)等,並且在汽車發動機燃燒、汽車尾氣排放治理方面開展一些工作,帶來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由於綠色汽車本身具有的優越性,它有著潛在而巨大的汽車市場。綠色汽車的開發是汽車工業新的經濟增長點,可使汽車工業真正得到可持續發展。綠色汽車將給人類帶來更加燦爛的文明,21世紀將是綠色汽車的世界。
❸ 今年底我國汽車保有量將超過3億輛,這組數據說明了什麼
今年我們國家的汽車保有量已經超過了3億輛,這說明我們中國人民的生活正在慢慢的變好。如果說能夠有這么多的車輛,那差不多每兩個家庭裡面就會有一輛車。但是車輛太多的話,它排出來的尾氣也特別多,這樣子就會導致溫室效應的繼續加重。如果說這3億的車輛全部都換成為新能源汽車的話,那麼環境就會好非常多。
在幾十年前,基本上沒有多少戶人家能夠有車的。要是能夠買得起車的,那基本上都是賺了一些錢的小老闆了。而現在基本上家家戶戶都起碼會有一輛車,這就說明我們中國人民的生活正在越來越好。大家賺的錢也都足夠去買上一輛車。從這一個角度來說呢,人們擁有的車多一些確實是非常不錯的一件事情。
大家看完,記得點贊+加關注+收藏哦。
❹ 北京空氣污染各項所佔的比例是多少,如工業污染,汽車
工業污染佔50%左右,汽車尾氣污染30%,農業等其他污染佔20%
❺ 汽車尾氣排放量對地球環境污染到底有多大
什麼是環境問題
概括地講,環境問題是指全球環境或區域環境中出現的不利於人類生存 和發展的 各種現象。環境問題是目前世界人類面臨的幾個主要問題之一。
環境問題是多方面的,但大致可分為兩類:原生環境問題和次生環境問 題。由自 然力引起的為原生環境問題,也稱第一環境問題,如火山噴發、地 震、洪澇、乾旱、 滑坡等等引起的環境問題。由於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活動引 起生態系統破壞和環境污染, 反過來又危機人類自身的生存和發展的現象, 為次生環境問題,也叫第二環境問題。 次生環境問題包括生態破壞、環境污 染和資源浪費等方面。目前人們所說的環境問題一 般是指次生環境問題,以 下本文中提到環境問題也採用這種用法。
生態破壞是指人類活動直接作用於自然生態系統,造成生態系統的生產 能力顯著減 少和結構顯著改變,從而引起的環境問題,如過度放牧引起草原 退化,濫采濫捕使珍惜 物種滅絕和生態系統生產力下降,植被破壞引起水土 流失等等。環境污染則指人類活動 的副產品和廢棄物進入物理環境後,對生 態系統產生的一系列擾亂和侵害, 特別是當由此引起的環境質量的惡化反過 來又影響人類自己的生活質量時。 環境污染不僅包括物質造成的直接污染, 如工業"三廢"和生活"三廢",也包 括由物質的物理性質和運動性質引起 的污染,如熱污染、雜訊污染、電磁污 染和放射性污染。由環境污染還會衍 生出許多環境效應,例如二氧化硫造成 的大氣污染,除了使大氣環境質量下 降,還會造成酸雨。
應當注意的是,原生環境問題和次生環境問題往往難以截然分開,它們 之間常常存在著某種程度的因果關系和相互作用。
2. 環境問題的發生和發展
環境問題是隨著人類社會和經濟的發展而發展的。隨著人類生產力的提 高,人口數量也迅速增長。人口的增長又反過來要求生產力的進一步提高, 如此循環作用,直至現代,環境問題發展到十分尖銳的地步。環境問題的歷 史發展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1) 生態環境的早期破壞
此階段從人類出現開始直到產業革命,跟後兩個階段相比,是一個漫長 的時期。在該階段,人類經歷了從以採集狩獵為生的游牧生活到以耕種和養 殖為生的定居生活的轉變。隨著種植、養殖和漁業的發展,人類社會開始第 一次勞動大分工。人類從完全依賴大自然的恩賜轉變到自覺利用土地、生 物、陸地水體和海洋等自然資源。人類的生活資料有了較以前穩定得多的來 源,人類的種群開始迅速擴大。人類社會需要更多的資源來擴大物質生產規 模,便開始出現燒荒、墾荒、興修水利工程等改造活動,引起嚴重的水土流 失、土壤鹽漬化或沼澤化等問題。但此時的人類還意識不到這樣做的長遠後 果,一些地區因而發生了嚴重的環境問題,主要是生態退化。較突出的例子 是,古代經濟發達的美索不達米亞,由於不合理的開墾和灌溉,後來變成了 不毛之地;中國的黃河流域,曾經森林廣布,土地肥沃,是文明的發源地, 而西漢和東漢時期的兩次大規模開墾,雖然促進了當時的農業發展,可是由 於森林驟減,水源得不到涵養,造成水旱災害頻繁,水土流失嚴重,溝壑縱 橫,土地日益貧瘠,給後代造成了不可彌補的損失。但總的說來,這一階段 的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還是局部的,沒有達到影響整個生物圈的程度。
(2) 近代城市環境問題
此階段從工業革命開始到八十年代發現南極上空的臭氧洞為止。工業革 命(從農業占優勢的經濟向工業占優勢的經濟的迅速過渡稱為工業革命)是 世界史的一個新時期的起點,此後的環境問題也開始出現新的特點並日益復 雜化和全球化。十八世紀後期歐洲的一系列發明和技術革新大大提高了人類 社會的生產力,人類開始插上技術的翅膀,以空前的規模和速度開采和消耗 能源和其他自然資源。新技術使英國、歐洲和美國等地在不到一個世紀的時 間里先後進入工業化社會,並迅速向全世界蔓延,在世界范圍內形成發達國 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差別。工業化社會的特點是高度城市化。這一階段的環境 問題跟工業和城市同步發展。先是由於人口和工業密集,燃煤量和燃油量劇 增,發達國家的城市飽受空氣污染之苦,後來這些國家的城市周圍又出現日 益嚴重的水污染和垃圾污染,工業三廢、汽車尾氣更是加劇了這些污染公害 的程度。在後來的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發達國家普遍花大力氣對這些城 市環境問題進行治理,並把污染嚴重的工業搬到發展中國家,較好地解決了 國內的環境污染問題。隨著發達國家環境狀況的改善,發展中國家卻開始步 發達國家的後塵,重走工業化和城市化的老路,城市環境問題有過之而無不 及,同時伴隨著嚴重的生態破壞。
(3) 當代環境問題階段
從1984年英國科學家發現、1985年美國科學家證實南極上空出現的"臭 氧洞"開始,人類環境問題發展到當代環境問題階段。這一階段環境問題的 特徵是,在全球范圍內出現了不利於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徵兆,目前這些徵兆 集中在酸雨、臭氧層破壞和全球變暖三大全球性大氣環境問題上。與此同 時,發展中國家的城市環境問題和生態破壞、一些國家的貧困化愈演愈烈, 水資源短缺在全球范圍內普遍發生,其他資源(包括能源)也相繼出現將要 耗竭的信號。這一切表明,生物圈這一生命支持系統對人類社會的支撐已接 近它的極限。這還表明環境問題的復雜性和長遠性
❻ 全球每年汽車總排量是多少
全球汽車總量約為10億輛。3.0L以下佔84.4%。 因此,全球汽車發動機總排量約為25億升。
❼ 中國每年汽車尾氣排放量有多少
2017年,全國機動車四項污染物排放總量初步核算為4359.7萬噸,比2016年削減2.5%。其
中,一氧化碳(CO)3327.3萬噸,碳氫化合物(HC)407.1萬噸,氮氧化物(NOx)574.3萬
噸,顆粒物(PM)50.9萬噸。機動車污染排放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條件。
(7)工業化污染車多少輛擴展閱讀:
生態環境部近日發布《中國機動車環境管理年報(2018)》(以下簡稱《年報》),公布了2017年
全國機動車環境管理情況。《年報》顯示,我國已連續九年成為世界機動車產銷第一大國,機動車
污染已成為我國空氣污染的重要來源,是造成環境空氣污染的重要原因,機動車污染防治的緊迫性
日益凸顯。
2017年,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到3.10億輛,同比增長5.1%;其中,汽車保有量達到2.17億輛,同比
增長11.8%,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153.0萬輛,同比增長50.9%。汽車已佔我國機動車主導地位,
其構成按車型分類,客車佔88.8%,貨車佔11.2%;按燃料類型分類,汽油車佔89.0%,柴油車占
9.4%,燃氣車佔1.6%;按排放標准分類,國Ⅲ及以上標準的車輛佔90.7%。
近幾年來,京津冀地區空氣質量總體改善,但二氧化氮(NO2)平均濃度下降幅度遠低於其他污染
物。重污染天氣期間,硝酸鹽是PM2.5組分中佔比最大且上升最快的組分。北京、天津、上海等15
個城市大氣PM2.5源解析工作結果顯示,本地排放源中移動源對PM2.5濃度的貢獻范圍為13.5%至
52.1%。
❽ 工業革命中的污染問題
總之,到這時,環境污染已成為西方國家一個重大的社會問題,公害事故頻繁發生,公害病患者和死亡人數大幅度上升,被稱為「公害泛濫期」①。此外,海洋污染越來越嚴重,況且又增添了放射性和有機氯化物兩類新污染源。這一切足以表明,在20世紀60--70年代,當西方國家經濟和物質文化空前繁榮之時,對大自然的污染和破壞卻不斷加深,人們實則生活在一個缺乏安全、危機四伏的環境之中。
❾ 分析目前各類動力電池汽車,最環保的汽車是那些
環保汽車種類可分為三大類: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動汽車、純電動汽車等。
環保節能汽車是利用科學技術,設計符合自然規律,合理地利用自然資源,消耗最少能源並且防止環境的污染和破壞的汽車。
環保節能車主要有電動、天然氣、混合動力和生物燃料(乙醇)等,主要特點是污染小甚至無污染。電動車在城市行駛沒有任何排放污染,天然氣車廢氣排放遠低於汽油車,混合動力車在市區用電力驅動可減少市區空氣污染,生物燃料車可減少廢氣排放80%。
環保理念
汽車工業發展經歷了一個多世紀,它對一個國家經濟的騰飛和對人類社會的文明帶來巨大影響,功不可沒。汽車工業成為大多數經濟發達國家的支柱產業,現代人的生活水平以及汽車性能的不斷提高,對汽車需求越來越多,世界汽車工業也將保持龐大的市場需求和生產規模。
目前世界汽車保有量從6億多輛將增加到2010年的10億多輛顯然汽車工業與工業化社會的環境保護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
目前,汽車的動力裝置主要是傳統的內燃機,即汽油機和柴油機,其能源為汽油或柴油,並加入一些添加劑。我國汽車消耗的燃油佔全國汽油消耗的90%以上,柴油為25%以上。因此,大氣污染問題幾乎都與汽車的尾氣排放有著密切的聯系。
據有關資料統計,以1994年我國930萬輛汽車來計算,每天向大氣排放CO達2200t、HC達300t、NO,達1101。與其它污染源相比,汽車尾氣排放中的污染物CO、HC、NO。、SO:和含有炭粒、硫化物等微粒PM對人們身體健康影響較大,威脅著人們的生命。
由於汽車保有量大,使用汽車空調系統也比較廣泛,且流動性大。根據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統計,全球每年大約有12萬tCFC用於新車和維修車的空調系統,由此CFC對環境的污染和危害引起全世界的極大關注。
隨著汽車工業的發展,新車開發周期的縮短,進入市場的速度加快,汽車保有量急速增加,也導致汽車報廢數量逐年增多:根據義大利汽車之城都靈的菲亞特轎車公司的估計,如按義大利汽車平均使用壽命12年計算。
全國每年報廢的汽車達140萬輛,若排列起來,可長達5000km,相當於義大利公路網總長的3/4。對大量的報廢車若不及時進行分類處置和回收再利用,報廢車將佔用很大的堆積場地:在日曬和風吹雨打的自然條件下,報廢車很快會失去循環再利用的價值,不僅浪費資源,而且對環境污染嚴重。
此外,與汽車有關的環境污染還有:雜訊污染、廢蓄電池污染、加油站的空氣污染、清洗汽車廢水對環境的污染等。因此,開發新的綠色汽車是當今世界汽車發展史上的一場變革。
❿ 中國的汽車造成的環境污染狀況
近幾年來,我國汽車工業實現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最新統計,2004年中國汽車產銷首次雙雙突破500萬輛,產銷分別為507.05萬輛和507.11萬輛,比上年分別增長14.11%和15.50%。其中,轎車產量為231.63萬輛,增長11.99%。目前,我國汽車保有量已達2400萬輛,年消耗油品7000多萬噸。汽車在促進經濟繁榮、給人民生活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帶來了能源和環保問題。其中對環境影響最大的,莫過於隨著機動車總量的飛速增長而日益嚴重的汽車尾氣污染。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機動車已成為排放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氫化合物等污染物的第一大污染源。業內人士估計,10年—15年之後我國的汽車保有量可能超過1億輛。因此,治理汽車污染將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復雜的系統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