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山西有幾個市太原有幾個區
地級市有太原,大同,朔州,忻州,呂梁,陽泉,晉中,臨汾,運城,長治,晉城11個市。
縣級市有原平,古交,介休,孝義,汾陽,霍州,侯馬,永濟,河津,高平,潞城11個市。
太原市有迎澤、杏花嶺、小店、晉源、萬柏林、尖草坪6個市轄區,另外還有古交縣級市,清徐,陽曲,婁煩4個縣區級單位。
⑵ 請給我介紹一下有關近年來山西省晉中市的一些突出成就
晉中經濟成就 2007-05-09 10:51:35 華夏經緯網 1、璀燦的三晉明珠 距今100萬年前,晉中一代就有了人類活動,從古到今這里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比干、介子推、祁奚、王唯、溫彥博、祁雋藻這些輩出的名人再加平遙古城、喬家大院這些享譽華夏的名地構成了這塊土地的驕傲。獨特的區位優勢,便利發達的交通條件,綠色農業,現代工業和新型城市群,將這里打造成了古往今來的三晉明珠。截至2005年底,晉中轄管11個縣(區、市)一個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總面積1.64萬平方公里,總人口308萬。 2、晉中經濟在崛起 改革開放以來,晉中最深刻的變化,突出地反映在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上。晉中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五」規劃的目標提前一年完成。到2005年底,全市生產總值比「九五」增長1.2倍,達到331億元,財政收入增長3.4倍,達到52.6億。三次產業結構由2000年13.9:46.5:39 6調整為10.5:53 1:36 4。農業:2005年全市糧食總產12.4億公斤、肉蛋奶總量分別為41.6億公斤,6.2億公斤,3.2億公斤。壽綠牌蔬菜為全國十大暢銷品牌之一,祁縣為全國酥梨之鄉,太谷為中國紅棗之鄉。工業:目前,全市形成31個行業為主的工業門類,其中煤炭、焦炭、電力、機械、冶金為五大支柱產業。全市有4352戶工業企業,2005年完成工業總產值490億元,工業增加值167億元。城市群:晉中處於山西城鎮體系中太原大都市片區的分區中心,特別是晉中境內沿108國道100多公里的區域,密集分布著以世界文化遺產平遙縣為代表的6座縣級城市和10多個集鎮。這里物產豐富、人口眾多。佔有全市39%面積,72.13%的人口,79%的生產總值。這里建設山西中部最具活力的城市群,不僅對晉中發展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就是對山西的整體發展也具有十分重大的戰略意義。 3、晉商故里看文化 源遠流長,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的晉中大地,從古到今繁育並傳承著燦爛的文化。如今晉中豐富多彩的文化內涵,函蓋了六大內容:一是由明清金融文化、鏢局文化、以及「勤奮節儉、精於管理、明禮誠信、勇於開拓」晉商精神構成的晉商文化。其有形的樣本為晉商大院文化;二是磚雕、木雕、石雕、斗拱木木結構為主的古建築文化,其有形的樣本為平遙古城以及晉商大院建築群;三是在革命戰爭年代孕育得以傳承的太行精神和抗戰文化,其有形樣本為左權麻田的北路軍總部舊址,以及革命文物。四是以眾多現代文學作品精品為代表的精品文化。其有形的樣本為《草青》、《碎片兒》、《腹地》等小說和《大紅燈籠高高掛》、《白銀谷》、《八路軍》、《在太行山上》、《喬家大院》等影視文學作品和平遙國際攝影展;五是源遠流長,異彩紛呈的民間藝術和民俗民文化。其有形的樣本為左權小花戲,左權民歌、祁太秧歌、剪紙、平遙推光塗器;六是豐富多彩,活動頻繁的群眾文化。其有形樣本為被國家有關部門命名為「全國文化縣」之一的昔陽縣,被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的左權縣和祁縣城趙鎮。@pages@ 4、旅遊走向國際化 晉中已經成為國內外遊客最佳的旅遊目的地。這里的人文旅遊資源在國內同類地市中十分罕見。現存各類不能移動的文物4000餘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4處,數量為山西之首。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1處,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5處。其中平遙古城為世界文化遺產和國家首批命名的歷史文化名城,祁縣古城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曾經馳聘歐亞數萬里,光輝華夏數百年的晉商留下了精彩紛呈的晉商大院和說不完的精彩故事。抗日戰爭時期,朱德、彭德懷、劉伯承、鄧小平、左權堅持戰斗八年之久的左權麻田八路軍總部已經成為紅色旅遊的重要資源。另外,地貌奇特,山嶽雄奇,景色秀麗的太行風光也是不可多得的旅遊資源。目前,晉中旅遊品牌已形成了平川一線的晉商文化游、東山太行革命根據地為主的「紅色紀念文化游」,和太行風光游。同時農耕休閑游也日漸成為晉中旅遊的新的品牌產品,2005年底,晉中建成開放的景點為70處,旅遊專線公路27條,旅遊從業人員4.2萬人。 補充: 5、社會事業協調發展 改革開放 以來,特別是 晉中 撤地建市以來,市委、市政府認真堅持 科學發展觀 ,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不斷加大對民主、法制、教育、科技文化、體育、醫療以及社會保障和社會治安方面的投入,特別是加大了 環境治理 的力度,保證了 晉中市 各項市業的全面、協調發展,為構建和諧晉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實現了良好的開端。 6、理想的投資 沃土 加大對外開放力度,加快 招商引資 步伐,走出內陸城市對外開放、快速發展的新路子,已經成為晉中上上下下謀求加快發展速度的 共同願景 。早在「八五」末期,晉中就把對外開放確定為興市富民的一個重要戰略。十年來,晉中市上下左右全力營造對外開放的優良環境,一步一步地把晉中建設成為區位交通條件優越,硬環境、軟環境俱佳,宣商宜居的 投資創業 理想沃土。「十五」期間,晉中全市完成 固定資產投資 455.1億元,年均增長31.8%。公路密度每平方公里提高到54.1公里。新增電力裝機容量1.0713億千瓦,水庫總容量3.43億立方米,完全可以滿足工農業生產的供水需求。晉中公路通車里程8818公里,其中一級路183公里、高速路273公里,晉中市政務大廳有48家行政審批單位集中辦公,31項審批可在這里一站式辦結。目前,晉中市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2個,省級工業園區2個,實行園區管理的工業區5個。 補充: 晉中市 改革開放三十年 成就系列之三—— 結構調整 實現質的飛躍 http://www.jztj.gov.cn/2008/10-26/09305985033.html 晉中市改革開放三十年成就系列之 旅遊 篇—— 投資 建設 碩果 累累 http://www.sxta.com.cn/SXLYSMG/nEWS-END.do?id=7729
⑶ 山西省八大焦化工業園區都在什麼城市的什麼地區
八大焦化工業區分別設在臨汾孝義、呂梁汾陽、臨汾洪洞、太原清徐、運城河津、晉中介休、晉中靈石、長治潞城
這8個地名都是縣一級單位,具體交通信息,你自己查一下交通圖或者鐵路表吧
⑷ 山西有哪些重要的工業中心 其主要工業部門有哪些
太原。
除煤炭、鋼鐵外,還有機械、食品、有色金屬、電子、印刷、化工、電力等行業。
⑸ 山西工業特點
山西省的產業主要是以煤礦工業及其派生產業為主,工業分布主要在大興煤礦開采周邊地區大中型工業城市如太原、臨汾、晉中、陽泉、呂梁、沂州、朔州、大同、晉城、運城等都是工業的主要城市。主要的工業部門包括冶金、化工、焦炭等。其輸出煤碳資源的接收地主要是京津唐工業區、長三角和滬寧杭工業區。
⑹ 山西產業詳細分布
定襄法蘭最多,原平鋁、鍋爐、化肥最多
繼出台焦炭、煤炭產業振興規劃之後,昨日(11日),山西省政府又出台了電力、新型材料、食品、煤化工、冶金、裝備製造業等六個產業的振興規劃。至此,山西八大產業振興規劃全部出爐,未來兩年,這些產業將按照規劃中的藍圖目標發展。「從本周起,這些產業振興規劃中涉及到的相關部門及人員將接受專業培訓,以保證規劃的有效實施。」省政府工作人員表示。電力產業
將建八大煤電基地
未來兩年,我省電力產業將在淘汰落後產能的基礎上,建設八大煤電基地。
按照晉北、晉中、晉東三大煤炭基地建設要求和國家電網發展規劃,我省重點規劃建設的8個大型煤電基地,北部為大同、神頭、河保偏基地,中部為陽泉(含壽陽)、呂梁基地,南部為臨汾基地,東南部為長治基地、晉城基地。
到2011年,通過淘汰落後產能,促進電力企業重組,我省將形成具有國內較強競爭力的大型發電和電網企業,晉電將實現向山東、湖南、湖北和江蘇輸送。通過電價改革,逐步實現城鄉電價同網同價。
新型材料行業
兩年培育40個骨幹企業
未來兩年,要將新型材料產業培育發展成為全省的重要產業。到2011年年底,全省新型材料產業銷售收入要實現年均遞增15%,達到620億元。將從9個方面具體著手,分別為新型建築材料、鎂合金材料、耐火材料、陶瓷材料、釹鐵硼磁性材料、納米材料、煤系高嶺土、新型纖維材料及其他新材料。到2011年,培育40個年銷售收入超3億元的企業和企業集團。
冶金行業
太鋼將聯合重組省內鋼鐵企業
作為全省鋼鐵產業的龍頭企業,省政府「授權」太鋼集團聯合重組省內鋼鐵企業,力爭到2011年,該集團生產規模達2000萬噸以上,2015年達3000萬噸以上,屆時太鋼集團產能將佔到全省鋼鐵產能四分之三以上。
此外,還將形成太原、長治、運城、臨汾、呂梁5個鋼鐵生產基地,重點建設太鋼呂梁鋼鐵生產基地,建設晉南、晉北、晉西、晉東四個百萬噸氧化鋁生產基地,建設太原、大同、運城三個鎂工業基地和中條山銅業基地。
食品行業
兩年增加5個名牌產品
未來兩年,我省食品產業將著重打造龍頭企業、品牌產品。到2010年,全省食品產業中國馳名商標由目前的6個增加到10個,名牌產品由10個增加到15個。
酒類、食醋、乳製品是我省傳統的食品產業,未來兩年我省將重點扶持這些食品產業發展,同時還要做精做細小雜糧、肉類、特色食用油、干鮮果蔬、功能食品五類特色產品的加工。同時,我省還將培育壯大飲料製造、澱粉製品、方便食品三大現代食品產業。
裝備製造業
建設國家示範五大基地
裝備製造產品一直是我省的「拳頭」產品,在新出台的裝備製造業振興規劃提出,力爭到2011年,在該行業培育出10個國內名牌和8個中國馳名商標。
我省提出將建設煤機成套、鐵路裝備等具有國際水平的五大裝備製造國家示範基地,發展鑄造等四大裝備製造業產業集群。省政府將每年安排專項資金,以貼息、投資補助和資本金注入等方式給予重點支持。
煤化工產業
建立國家級工程中心
我省在此次煤化工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中,提出將培育銷售收入超100億元企業4戶,超50億元企業6戶,其中50億元以上企業銷售收入將佔到全省60%以上。
煤化工是高技術產業,科技創新決定著企業的成敗。為此,我省將建立1個國家級煤化工工程中心,5個國家級企業集中中心、20個省級技術中心,希望在劣質煤、高硫煤氣化等制約化工產業發展的核心技術上實現突破。
為支持科技創新,我省將從煤炭可持續發展基金中每年列支專項資金,幫助煤化工企業開展技術改造。
山西八大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詳解
山西省委、省政府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的總體要求,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加快推進我省優勢產業高效、持續、健康發展,決定編制各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按照山西省政府的安排,省發展改革委組織編制了煤炭、冶金、電力和新型材料等四個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5月13日,在全省工業振興大會上,山西省發改委主任李寶卿就八大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重要性、編制過程、主要內容和實施等情況進行了詳解。
規劃的重要性—— 解決各產業當前問題,緊抓機遇實施規劃
山西省委、省政府一直都高度重視我省優勢產業發展,煤炭、焦化、冶金、電力、裝備製造、煤化工、新型材料和食品等優勢產業,在全省產業發展中始終佔有重要的位置。近年來,我省優勢產業較好地發揮了資源、區位、技術、經濟環境、產業基礎和市場空間等優勢,取得了較大的發展。
但是,我省各產業還存在不少問題和差距,企業規模偏小,產業集中度低;技術裝備水平參差不齊,落後產能比重大;深加工產品發展不足,技術瓶頸尚未突破;資源利用率低,節能減排仍有差距,各產業普遍面臨著轉型生計問題。特別是去年下半年以來,全球金融危機對世界經濟、中國經濟造成嚴重沖擊,對以資源型產業為主的山西省造成的沖擊更為嚴重,支柱產業市場需求低迷,生產大幅回落,企業經營十分困難,部分中小企業停產,各產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李寶卿認為,盡管金融危機對我省優勢產業形成了嚴峻的沖擊,但也為產業的調整和振興帶來了重要機遇,一是從中央政策看,中央相繼出台了一系列應對金融危機的措施,出台了十大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明確了發展方向;二是從長遠發展看,山西作為重要能源基地的突出地位不會改變,國家在我省的各類試點所形成大的政策支持效應將進一步顯現;三是從各產業發展看,我省擁有全國具有重要影響的大型骨幹企業,擁有煤炭、鋁礬土、石灰石、煤系高嶺土、白雲石等資源。因此,必須緊抓機遇,制定實施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促進我省優勢產業平穩運行、健康發展,加快我省優勢產業的調整和振興。
規劃的編制過程—— 多方徵求意見,兩月余規劃出台
2009年2月中旬,王君省長主持省政府常務會議,決定盡快編制我省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其中,煤炭、冶金、電力、新型材料由省發展改革委負責編制,焦化、煤化工、食品、裝備製造由省經委負責編制。會後,陳川平副省長召集省發展改革委、省經委負責同志就規劃的起草作了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省發展改革委組織有關行業協會、研究院所的專家成立了規劃起草組,在多方面調研的基礎上,形成了煤炭、冶金、電力、新型材料規劃「徵求意見稿」。
3月下旬,省發展改革委致函省經委、省科技廳、省財政廳等十餘個部門和有關省屬企業徵求意見,並專程徵求中國工程院王一德院士、中國工程院干勇院士、國家「863」新材料專家委員會副組長周少雄教授、國家重點學科帶頭人許並社教授和國家有關規劃執筆專家的意見。在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形成了各規劃「上報稿」,報省政府領導審閱。
在編制《材料規劃》的不同階段,省領導多次指示抓好編制工作,王君省長、牛仁亮副省長、陳川平副省長始終關注規劃的編制情況,多次審閱規劃各稿並提出編制要求,按照省領導的指示和國家有關規劃的最新精神,形成了各規劃「送審稿」。4月下半月,各規劃陸續經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
規劃的主要內容——規劃期均為3年,目標、任務、措施明確
「各規劃的規劃期都是2009年~2011年,同時,著眼『十二五』,提出了各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目標。各規劃參照國家的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都分析了產業現狀及面臨的形勢,明確指導思想和目標,提出主要任務和政策措施。」李寶卿在發言中重點解讀了規劃的主要內容,各規劃均包括了發展目標、主要任務和推進措施三個部分。
以煤炭、冶金、電力、新型材料四個產業規劃為例,各產業按照不同的產業基礎和市場需求,分別提出了相應的總量目標:到2011年,煤炭生產能力保持合理水平,煤炭生產能力每年8.5億噸;冶金產業總量得到有效控制,全省生鐵、粗鋼、氧化鋁、電解鋁和金屬鎂產能分別控制在4500萬噸、4000萬噸、800萬噸、200萬噸和60萬噸;電力按照國家和省規劃統籌布局,裝機容量達到5500萬千瓦,外送電達到1800萬千瓦;新型材料產業要培育發展成為重要產業,九個行業銷售收入達到620億元。
而各規劃的主要任務有以下四個共同點:提高產業准入門檻、提高產業集中度、加快淘汰落後產能、加強資源環境保護。在提高產業准入門檻方面,綜合近期省政府關於產業發展的要求,規劃提出了高標準的技術水平要求,作為各產業的准入門檻。以煤炭產業為例,新建礦井規模不得低於年產120萬噸;兼並重組的礦井規模達到年產90萬噸。
在提高產業集中度方面,規劃提出了以大型骨幹企業為主體,兼並重組相關企業,優化資源配置。以煤炭產業為例,全省礦井數量減少到1000處,形成3個億噸和4個5000萬噸級的大型煤炭企業集團,大集團煤炭產量佔到全省的75%以上。
在加快淘汰落後產能方面,我省各產業普遍面臨著轉型升級問題,要實現產業調整和振興,必須繼續淘汰落後產能。規劃提出要關閉小煤礦和兼並重組1600處;淘汰落後煉鐵產能2000萬噸、煉鋼產能1600萬噸、電解鋁產能20萬噸;關停火電機組260萬千瓦;關停淘汰水泥行業的機立窯等落後窯爐。在淘汰落後產能的同時,要支持符合產業政策的中小企業發展,進一步建立完善落後產能退出機制。
在加強資源環境保護方面,實行資源保護性開採的政策,對煤炭、鋁礬土、石灰石、煤系高嶺土、白雲石等資源,合理規劃,提高資源利用率,要發展循環經濟,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努力完成能耗、二氧化硫排放量、廢水排放達標率等節能減排任務。規劃還提出加快煤層氣開發,提高煤礦安全保障能力,拓展晉電外送市場等任務。
此外,各規劃還提出了相關推進措施,以促進產業調整和振興,其共同的措施包括積極拓寬產品市場、鼓勵自主創新、積極引進和培養人才、適當增加土地供應、改善投融資環境、積極爭取國家政策和資金支持等六個方面。
規劃的實施——扎扎實實做好四方面工作
據李寶卿介紹,為扎實推進各優勢產業的調整和振興,各規劃最後部分明確了相關部門、行業協會、各市政府等各方面的責任,提出了有關部門的工作分工及進度安排,努力做到統籌兼顧,扎實推進,共同促進我省優勢產業的調整和振興。作為全省綜合經濟管理和投資主管部門,省發展改革委將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部署和要求,扎扎實實做好四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樹立全局意識,做好產業發展形勢分析,進一步強化產業發展的調查研究,把短期保增長與長期調結構結合起來綜合研究,提供運行動態,提出政策建議,做好經濟形勢分析;二是增強協調配合意識,做好推進工作的聯系溝通,在推進產業調整和振興中,加強與省相關部門的協調配合,做好牽頭事項的銜接,做好配合事項的協作,加強與市、縣發展改革部門的聯系溝通,做到政令暢通、下情上達;三是提高服務意識,解決規劃項目的困難和問題,加快規劃項目的審核,幫助項目單位完善規劃土地、環評、節能審查等程序,幫助項目單位落實建設條件,共同努力解決項目建設的困難和問題。
李寶卿特別強調,第四方面工作是重中之重,即爭取國家對我省規劃項目的支持。他說:「抓住國家擴大內需、新增中央投資的機遇,積極爭取國家在項目核准和資金安排上對我省規劃項目給予支持。
⑺ 誰能給我介紹一下山西太原
太原是山西省的省會,簡稱並,別稱並州,古稱晉陽,也稱「龍城」。瀕臨汾河,三面環山,自古就有「錦綉太原城」的美譽。歌曲《人說山西好風光》,便是為了突出山西,尤其是其省會太原的秀美。全省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技、交通、信息中心,是以冶金、機械、化工、煤炭為支柱,以輸出能源、原材料、礦山機械產品為主要特徵的全國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城市,是我國北方最著名的歷史名城之一。現在,太原已經發展成為一個以冶金、機械、化工、煤炭工業為主體,輕紡、電子、食品、醫葯、電力和建材工業具相當規模,工業門類比較齊全的工業城市。國際煤炭與能源新產業博覽會(簡稱國際煤炭博覽會)從2007年起,每年定期在太原舉行。
⑻ 山西主要城市的資源,企業。主要是重工業分布 比如說 山西 - 鋼鐵。 晉城-煤礦。 這樣的 的 謝謝了
太原-太鋼、太重、太化、煤礦、新華橡膠;運城-鹽業、石英礦、保溫蛭石、煤礦、銅礦、金屬鎂、陶瓷、鋁廠、鋼鐵、鐵路電機、化肥、電力、造紙;晉城-煤礦、煤層氣、化肥、鋼鐵;長治-煤礦、鋼鐵、焦炭、鋁礦、硅礦、化肥、電力、汽車;陽泉-煤礦、鋁廠;臨汾-鋼鐵、煤礦、鐵礦、焦炭、;晉中-焦炭、鋁礦、硅礦、電力;呂梁-煤礦、焦炭、鋁礦;朔州-煤礦、電力、化工;大同-煤礦、電力;忻州-煤礦;
⑼ 山西的重工業城市有哪幾個
太原有太鋼、大同晉城是煤礦 山西就是重工業省! 所有的城市 都是重工業啊!
⑽ 山西八大產業是什麼
山西八大產業:
1、種植業
2018年,山西省農作物種植面積3555.2千公頃,比上年減少22.5千公頃。
2、林業
2018年,山西省完成造林面積340.1千公頃,增長9.0%。年末山西省森林面積321萬公頃,森林覆蓋率20.5%。
3、畜牧業
2018年,山西省豬牛羊肉總產量77.1萬噸,下降0.1%。其中,豬肉產量62.5萬噸,下降0.3%;牛肉產量6.5萬噸,增長10.0%;羊肉產量8.1萬噸,下降5.0%。牛奶產量81.1萬噸,增長4.7%。禽蛋產量102.6萬噸,增長0.7%。年末生豬存欄549.5萬頭,生豬出欄814.6萬頭。
4、漁業
2018年,山西省水產品產量4.8萬噸,下降9.9%。
5、工業
2018年,山西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4.1%。
6、建築業
2018年,山西省建築業增加值1152.8億元,按不變價增長6.1%。
7、房地產業
2018年,山西省房地產開發投資1376.6億元,增長18.0%。
8、郵電通信
2018年,山西省完成郵政業務總量94.1億元,增長29.9%
(10)山西有多少個工業門類擴展閱讀
2018年,山西省國資委提出,山西省屬國企要把更多資源配置到發展新產業和新動能上,力爭通過三年努力,實現省屬企業煤與非煤產業「結構反轉」。
按照目標,未來三年,山西省屬企業增加值年均增幅10.9%,煤炭先進產能佔比由55.2%提高到70%以上。煤炭產業增加值年均下降4至5個百分點,佔比下降到50%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