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工業設計包括哪些方面
工業設計包括哪些方面?
廣義的工業設計包括三大領域:§ 產品設計(交通工具設計,生活類用品設計,電子類產品設計等)§ 環境藝術設計(室外環境規劃,室內裝飾設計等)§ 視覺傳達設計(企業識別系統,使用者介面設計等)狹義的工業設計一般專指產品設計。它主要包括:§ 交通工具設計(車輛,飛行器,船艇等)§ 設備儀器設計(工業設備,生產機器,醫療設備及儀器,工程儀器工具等)§ 生活用品設計(文具,燈具,餐具、螺絲刀、鉗子等)§ 傢具設計(桌子,椅子,床,沙發)§ 電子產品設計(數碼類產品,電腦,電子手錶,家用電器等)§ 家電設計(例如:微波爐、洗衣機、家用燈具)§ 其他類(玩具、人機介面)發展中的工作范圍: 工業設計,是人類生活、行為模式的一種跨領域的改善規劃活動,加上各種數位工具的幫助,工業設計學科現代化之後大為新興勃發,十九世紀的工業設計師只需要畫畫酒瓶或是槍炮的外觀紋飾,但目前一個好的工業設計師或團隊,在職場上須同時平衡包括:藝術(生活文化)-經濟(生產與行銷)-科學(工程)之間的問題,是最主要的聯結者與產品具體化的開發者,已成為影響各國知識經濟實力的重要角色或力量之ㄧ。 華人雖為世界知名的到創新趕超,在經濟發展方式轉型升級、人民對美好生活需求不斷增強的背景下,中國工業設計被逐漸寄予厚望。如果說改革開放,是為了滿足中國人民要發展、要美好生活的歷史要求,那麼工業設計則是順應時代潮流、實現創新攻堅的關鍵一環。政策支持+引導,掀工業設計熱潮2007年,溫家寶總理批示「要高度重視工業設計」。2010年,由工信部聯合10部委印發的《關於促進工業設計發展的若干指導意見》出台。這也是我國出台的首個針對工業設計產業的指導意見,從國家層面確定了工業設計的產業屬性、產業結構、產業地位及產業政策,全面加速了我國工業設計產業的發展。2010年到2018年間,由最初的經濟較發達地區如北京、上海、廣東、浙江、江蘇、福建等率先出台工業設計規劃和實施條例,到山東、安徽、甘肅、河北等各省市相繼發布發展工業設計指導意見,我國工業設計產業發展在各級政策促進下勢如破竹,全面開花。2013年,第一批32家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獲得認定,由此開啟企業重視發展工業設計的新篇章。截至目前,我國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的總數量已達到110家,遍布全國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隨著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數量穩步提升,各地方的省級、市級工業設計中心也越來越多。截至2017年,全國已有22個省市開展認定了省級工業設計中心,數量也已超過1300家。無論是企業設計中心的創新能力還是專業設計企業的綜合水平,都堪稱我國工業設計領域的佼佼者,彰顯了工業設計的國家力量。在各級政府、行業組織和企業的共襄盛舉之下,我國工業設計產業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快速發展局面,星星之火已呈出燎原之勢。在創新變革中躍遷,向高端綜合設計邁進如果說之前的工業設計是「為技術找設計」,那麼如今更高層次的工業設計則是為「設計找技術」。發展中的中國工業企業也逐漸意識到,設計要由以前局限在外觀設計等製造業的輔助環節,向高端綜合設計、引領製造業創新的方向轉變。設計的本質就是重組知識結構,重整產業鏈,以資源整合創新產業機制,引導人類社會健康、合理、可持續生存發展。C919大飛機如何保持龍骨梁後延伸段結構不遭遇破壞?復興號如何盡可能的擴大車廂空間又保證乘客舒適?這些創新設計都需要技術的支撐,要求技術與設計完美融合。工業設計的力量不可小覷。工業設計的每一次顛覆躍升,都能讓讓我們的生活朝著美好更進一步。其中,華為、中國商飛、海爾、小米、中科曙光信息等企業,以及龍創汽車設計、浪尖設計等設計企業,已經在生產和實踐中將工業設計作為創新驅動,對標國際先進水平。C919一飛沖天、高鐵成為中國名片、蛟龍號載人下潛深度世界第一……這些大國重器從無到有,從基礎結構、人機交互、功能體驗設計各個方面,都顯示出中國高端綜合設計的強勁實力。規模躍居世界第一,全面拉動經濟增長目前,我國工業設計規模已達到世界第一的領先地位,正處於突破規模優勢臨界點向國際先進水平轉變的歷史性關鍵節點。接下來要從基礎性、系統性上提升原型創新能力,從而推動我國工業設計水平更上一層樓。以工業設計的「賦值」能力,拉動企業向「微笑曲線」兩端攀升,促進製造業向高質量發展。中國工業設計協會數據顯示,截至去年,我國已有超過6000家製造企業設有工業設計中心,規模以上工業設計專業公司約8000家,全國設計創意類園區突破1000家,以工業設計為主題的園區超過50家,設有設計類專業的高等院校有1800多所,其中600多所院校設立了工業設計或產品設計專業。在規模躍居世界第一的同時,我國工業設計人員數量、專利成果、成果轉化率等也在逐年提升!
② 工業設計師都應該懂哪些知識
從大的方面說,需要工程和美學二方面的素養。
工程領域包括工程材料、加工工藝、人機工程、技術經濟。
美學包括審美和創造。審美就是對工業產品色彩、形態、質感、結構的評判。創造當然是進行工業產品設計實踐。
我覺得學習以上相關知識並不是太困難。至少比很多其它的理工專業要容易。
它難在綜合性、跨學科的知識應用、技術創造。
它難在對相關領域的及時跟進更新、消化把握。
我還覺得做工業設計需要有一定天賦。
一般來說,4年大學畢業之後離成為一個合格設計師還有很遠(至少10年吧)。
一流的工業設計師不會是工業設計科班畢業。
目前中國還沒有一流的工業設計師,也沒有一流的工業設計作品。
工業產品設計在中國的市場前景開闊遠大!優秀的工業設計師將為提高全中國各個民族的生活質量、優化全中國各個民族的工作環境盡展才華!
③ 工業設計專業學什麼
工業設計專業需要學習的內容很多,可以參考如下。
工業設計專業實踐性很強,學生除理論課學習外,還參加多種實踐教學科目,如美術實習、人機工程實習、工程材料實習、視覺傳達設計實習、產品與環境認識實習等等的實習。
專業課程:工業設計史、透視、設計素描、設計速寫、平面構成、立體構成、色彩構成、產品設計、設計方法、色彩版式設計用CorelDraw和PS、計算機平面輔助繪圖、視覺傳達等。
工程制圖與計算機輔助繪圖的CAD、平面設計、攝影、計算機應用學3D建模渲染產品、產品材料學、專業制圖、工程技術基礎、表面裝飾工藝、人機工程學、產品設計。
本專業學生畢業後可在企事業單位、專業設計部門、科研單位從事工業產品造型設計、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和教學、科研工作。
④ 工業設計專業學什麼
工業設計專業學什麼?
快車教育,某名企人力資源總監曾先生表示,工業設計專業培養具備堅實的工業設計基礎理論、基本知識與應用能力,具有國際化視野和社會責任感、綜合性的創新思維方式和團隊合作精神,能在企事業單位、專業設計機構和科學研究單位從事工業產品創新設計及相關的服務模式和商業模式設計、傳播設計、人機交互設計、環境與展示設計等領域的開發、研究、策劃、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復合型工業設計師後備人才。
那麼工業設計專業好不好?下面讓快車教育我為各位看官總結一下工業設計專業的主要課程
、專業知識以及專業技能的情況吧!
一、工業設計專業主要課程:
工程圖學、工業設計工程基礎、設計素描、產品效果圖、平面構成、色彩構成、立體構成、人機工程學、設計心理學、模型製作、計算機輔助工業設計、產品形態設計、工業設計方法學、產品設計、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等。
二、工業設計專業知識與技能: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具有較扎實的自然科學基礎,較好的人文、藝術和社會科學基礎及正確運用本國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 2.較系統地掌握本專業領域寬廣的技術理論基礎知識,主要包括工業設計工程基礎、設計表現基礎、設計基礎、設計理論、人機工程、設計材料及加工、計算機輔助設計、市場經濟及企業管理等基礎知識; 3.具有新產品的研究與開發的初步能力,有較強的實驗技能、動手能力、及美的鑒賞與創造能力以及較強的計算機和外語應用能力;
4.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和較高的綜合素質。
以上是關於大學本科專業工業設計專業學什麼的分析情況,更多高考專業工業設計專業分析資訊敬請關注快車教育職業規劃頻道。 ;
⑤ 工業設計都學什麼
工業設計圖示工業設計專業
業務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工業設計的基礎理論、知識與應用能力,能在企事業單位、專業設計部門、科研單位從事工業產品造型設計、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和教學、科研工作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業務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工業設計的基礎理論與知識,具有應用造型設計原理和法則處理各種產品的造型與色彩、形式與外觀、結構與功能、結構與材料、外形與工藝、產品與人、產品與環境、市場的關系,並將這些關系統一表現在產品的造型設計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具有較扎實的自然科學基礎,較好的人文、藝術和社會科學基礎及正確運用本國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
2.較系統地掌握本專業領域寬廣的技術理論基礎知識,主要包括工業設計工程基礎、設計表現基礎、設計基礎、設計理論、人機工程、設計材料及加工、計算機輔助設計、市場經濟及企業管理等基礎知識;
3.具有新產品的研究與開發的初步能力,有較強的實驗技能、動手能力、及美的鑒賞與創造能力以及較強的計算機和外語應用能力;
4.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和較高的綜合素質。
主幹課程:
主幹學科:機械工程、藝術學。
主要課程:力學、電工學、機械設計基礎、工業美術、造型設計基礎、工程材料、人機工程學、心理學、計算機輔助設計、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軍訓,金工、電工、電子實習,認識實習,生產實習,社會實踐,課程設計,畢業設計(論文)等,一般應安排40周以上。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工學或文學學士
相近專業: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工業設計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車輛工程 機械工程及自動化 機械電子工程 汽車服務工程 機械類
[編輯本段]工業設計專業前景
設計競爭力是工業發展的重要競爭力
21世紀的市場競爭,是科學技術的競爭,同時也是工業設計的競爭。
什麼是工業設計? 1980年,巴黎國際學術年會權威的論述是,賃借訓練、技術知識、經濟及視覺感受,而賦予材料、結構、構造、形狀、色彩、表面加工以及裝飾全新的品質和風格。
21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高度發展的科學技術與代表新世紀潮流的工業設計相結合,將為人類書寫美好的篇章。
由於工業設計是由工業設計師、結構工程師、價值分析師、模型工程師等專家集團組成的共同勞動,其本身就形成了一種特殊競爭力。專家們基於他們對技術、產品、市場、消費者、購買力、價格水平、生活習慣等的科學把握,開發、設計出了一大批具有競爭力的產品。如瑞士的機械手錶,微軟的軟體……
日本千葉大學著名學者宮畸清教授在介紹日本經濟發展的過程時,談到日本產業振興和經濟增長有三要訣:一是艱苦奮斗的民族精神;二是領先一步的工業設計;三是不斷完善的經濟政策。這三者相輔相成,其中,工業設計對日本經濟的起飛發揮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亞洲金融危機之後,日本人痛定思痛,面對21世紀,又一次將「設計競爭力」作為日本經濟振興的法寶。他們用全新的設計思維,在策劃、在設計「太陽經濟」、智能建築、地下城市、空間城市、模糊汽車等等。
工業設計是核心競爭力,是因為它可以科學地配置資源,投資少,見效快。據測算,工業品外觀每投入一美元,可帶來1500美元的收益。日本日立公司的數據則更具說服力,該公司每增加1000億日元的銷售收入,工業設計所佔的作用佔51%,而設備改造的作用只佔12%,顯而易見,工業設計的主旨同可持續發展戰略是一脈相通的。在21世紀,工業設計將成為企業生存的關健和核心。商家將切實感受到,如果沒有卓越的產品設計,任何先進技術精良裝備與嚴格的管理都無法創造出精美的商品。
工業設計前景之「組織設計」是全新的革命
現代工業設計應該包括組織設計。
現代企業制度是20世紀組織設計最重要的成果。但是,企業制度的革命是永恆的。企業組織設計也沒有終點。
隨著信息化、自動化、全球化的出現,人們設計了「全球工廠」、「元紙貿易」、「戰略聯盟」、「電視直銷」、「網路營銷」等各種生產和營銷組織形式d
我們需要設計「全球工廠」。在社會分工日趨細化的時代,「大而全」、「小而全」的企業已經難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竟爭的優勢,商戰的嚴峻現實需要眾多的各具優勢的企業聯合起來,互相支持、互相補充,形成「全球工廠」。
耐克(NIKE)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旅遊鞋供應商和製造商,公司將主要精力放在產品的設計和銷售上,產品的生產製造主要在新興國家和地區進行。耐克甚至連樣鞋也不生產。這就是「全球工廠」的初級階段。
我們需要設計「戰略聯盟」。康柏電腦公司為迅速進入自己並不熟悉的個人電腦市場,獲得競爭優勢,一開始就與十幾家著名的軟硬體公司,如微軟、迪吉多等結成技術戰略聯盟,「借他人力量發展自己」。康柏電腦的大部分零件也採用外包的形式來組織供應,公司本身僅僅掌握快速的研究開發能力及行銷網路。由於實行輕巧的高彈性組織,配合低價策略,康柏很快佔領了個人電腦市場,成為全球個人電腦的著名品牌。
工業設計前景之設計創意是企業人的基本素質
科學的工業設計,其靈魂是設計創意。
設計創意是21世紀企業入的基本素質。
我們所知道的有關設計創意的經典事例太多了。索尼的盛田昭夫苦於女兒的收錄機的聲音太大的煩躁,促發了「隨身聽」的構想:美國矽谷兩個青年電腦「發燒友」基於「讓每個消費者桌上都有一台電腦」
的理想,領導了被認為是「20世紀最偉大的技術革命」的PC電腦潮流;海灣戰爭後賦閑的摩托羅拉工程師為了「讓普通人在移動中通訊」,輕松地將軍工技術轉化為民用,引發了「大哥大」的流行;「令婦孺都能操作攝像機」的目標,使索尼創造了「掌中寶」;「在拍攝中即時觀看影象」的設想,激發了夏普「彩色液晶顯示屏手提攝像機」的獨創......
21世紀的設計創意是在「世界產品大交流」的沖撞中產生的。目前世界市場各類商品的總量是150萬種,中國市場才40多萬種。由此可見,我國產品種類的市場空間還很大。企業應當大力激發設計師,多多創意,多多開發,積極投身於風起雲涌的全球工業設計浪潮當中。
21世紀也是設計教育大發展時期。創意是需要教育的。創意也需要教育來普及。目前,各國都在加大設計學院的建設力度,如美國有35所工業設計的專門學院,日本與德國各有20所,韓國有15所,這些設計院校把目光都放在21世紀。未來世界級的服裝設計師、汽車設計師、建築設計大師......將從這里誕生。
工業設計前景之「虛擬設計」是高科技設計的旗幟
21世紀的設計,應該是「虛擬設計」。
「虛擬設計」(Virtual Reality 簡稱VR)技術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國科學家拉厄爾於80年代初提出的,現在它已被廣泛應用於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如「虛擬生產」、「虛擬貿易」、「虛擬市場」、「虛擬網路」等等。而虛擬設計則是通過「虛擬現實」的手段,追求產品的設計完美和合理化。
虛擬設計通過「三維空間電腦圖象」達到:1)真實。藉助電腦和其它技術,逼真地模擬人在自然環境中的各種活動,把握人對產品的真實需要;2)交互。實現人與所設計對象的操作與交流,以不斷改進設計模型;3)構想。強調三維圖形的立體顯示,使設計對象與人、環境更具現實感和客觀性。
美國福特汽車公司科隆研究中心設計部經理羅勃認為,採用虛擬設計技術,可使整個設計流程時間減少2/3。
21世紀,虛擬設計將在建築設計、裝備設計、產品設計、服裝設計中發揮神奇的效用。
工業設計前景之「綠色設計」是新世紀的設計主題
綠色設計,是維護人類地球綠色環境的設計。綠色設計的目的是系統有序地探索人類產業發展與社會文明的關系,有效地避免高科技工業化社會與生態環境的沖突。
綠色設計要求必須從生態倫理學出發,掌握如下原則:
——在新產品中盡可能節約物質資源。
——實行語義學革命。隨著產品日趨多樣化,能賦予產品「生命與意義」的產品語義學,正在取代傳統的產品「機能與外型」的關系。要突出自然、環境的命題。
——設計創新。在造型、功能、色彩、選材等方面,努力向高、精、尖攀登。同時,要兼顧民族性和層次性
談到工業設計專業 ,可以先看看在上海"中國工業設計周"了解的兩組數據,其一是我國近20年來培養的工業設計專業畢業生僅3萬人左右,只相當於韓國目前該專業在校生的數量;其二是我國高校工業設計專業的畢業生,就業形勢不好,很多工業設計專業畢業生都不得不改行。每年約有30%至40%的人流向包裝和商標設計等行當,有40%至50%的人改行去搞裝潢、廣告,也有部分畢業生到網站進行網頁設計,真正去做工業設計的人很少。
為什麼如此少量的畢業生就業要改行呢?難道真是市場飽和,還是市場不需要工業設計人才嗎?
一些專家指出,這是因為國內許多企業對工業設計的重要性不甚了解,更談不上重視。有的企業甚至認為工業設計就是產品外觀設計和包裝。許多企業的產品設計十幾年、甚至幾十年一成不變,如熱水瓶、自行車、床單等,"老面孔"傳了幾代人。
令人可喜的是進入21世紀,更多企業已意識到工業設計的重要性。據國家輕工業局副局長朱燾介紹,現代工業產品的市場,在很大程度上依賴工業設計的成功。隨著高科技技術的發展,產品的質量不再是主要矛盾,搶占市場,獲勝的關鍵在於工業設計的創新,在於其能否引導世界潮流。今天的汽車、手機、電腦市場中,各企業越來越關注其設計問題,誰的工業設計有創新能取勝,誰就能贏得市場。目前國外許多大企業都擁有龐大的設計機構,象日本東芝,擁有的工業設計師數以百計。還有國內大企業海爾集團,就高薪聘用了多名外國工業設計專家,每年投入的開發設計費達8000多萬元。這些高投入獲得了高回報,海爾產品廣泛行銷海外世界市場就是一個證明。這說明,市場需求更多的專業設計人才,工業設計越來越在市場受到重視,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中國加入WTO之後,只有工業設計人才得到重視、使用,我國的工業產品才能躋身廣闊的世界市場,市場需要多層次、多門類的工業設計人才,工業設計人才在未來有極大的升值潛力。」工業設計」將是一個為我們國家、我們的企業大量創造知識產權的黃金水道,這就是為什麼有人說21世紀的文化將是設計的文化
⑥ 工業設計的主要學習內容是什麼
工業設計是一個外來名詞,由英語Instrial Design直譯而來。在我國曾被稱為工業美術設計、產品造型設計、產品設計等。近年統一稱為「工業設計」。
1980年,國際工業設計協會聯合會為工業設計下的定義為:對批量生產的工業產品,憑借訓練、技術、經驗及視覺感受,賦予產品以材料、結構、形態、色彩、表面加工以及裝飾以新的質量和性能。當需要工業設計師對包裝、宣傳、市場開發等方面開展工作,並付出自己的技術知識和經驗時,也屬於工業設計的范疇。工業設計的核心是產品設計。
批量生產的工業產品,無論是日常生活消費品還是生產資料,都屬於工業設計的范疇。如:日用陶瓷、玻璃器皿、文具、傢具;各類家用電器;機床、醫療器械、計算機;自行車、摩托車、汽車、火車、飛機、輪船;建築物及其內外裝飾等。
工業設計是工業現代化和市場競爭的必然產物,其設計對象是以工業化方法批量生產的產品,工業設計對現代人類生活有著巨大的影響,同時又受制於生產與生活的現實水平。
工業設計過程可分為收集和選擇信息、選擇產品目標、構思產品形象、制定研究開發計劃,產品具體設計這幾個階段。工業設計不僅涉及到一系列傳統學科,如材料力學、結構力學、強度理論等,還涉及到許多新興學科,如人機工程、價值工程、仿生學、設計美學等。計算機輔助設計(CAD)已成為現代工業設計的最重要的手段。
工業設計要注意遵循以下原則:創造性原則;市場需求原則;使用者優先原則;企業目標原則;易於掌握原則;美觀性原則;保護生態環境原則。
美、日、德等工業發達國家的工業設計師不僅數量多,而且水平高,設計理論與設計手段均屬世界先進水平,其工業發展亦因此而多方受益。
我國現階段工業設計的對策是:一方面,對那些已經擁有先進機器設備,機械化、自動化程度較高的大批量生產的企業,盡可能的採用先進的設計理論與設計方法,對其產品進行開發、設計;另一方面,對那些技術裝備較落後,手工勞動比重較大的小型企業和鄉鎮企業的產品加強常規設計與技術轉移,使其產品獲得一定程度的技術進步。這樣做不僅符合我國目前的發展水平,也可滿足不同層次的消費需求。
如果學校招的是理科生,而且不加試美術,那你就可以報.不過有美術功底會比較好.沒有也不要擔心,到時候會教你的.
⑦ 工業設計師必備的知識與技能
透視圖(設計草圖)
計算機建模(rhino, KeyShot)
油泥模型
⑧ 工業設計應該學習哪些
工業設計專業需要學好比較重要的兩個方面,一個是思維方面的能力;另一個是實戰方面的能力。
設計創新思維、設計洞察是設計師非常重要的設計思維、創新創意的能力,可以多讀些設計理論知識方面的書籍。
設計實戰是落實設計解決方案的過程,設計師需要學習設計技能方面的知識,如設計手繪、設計效果圖、三維建模等比較重要的技能。
⑨ 工業設計專業學什麼
大部分本科院校大一主要是學習設計素描、設計色彩、高數(不同學校要求不一樣)、工業設計藝術史、世界美術史、大學英語、PSIAI等基礎課;目的是給大家鋪墊基礎,學弟學妹們也不要擔心會不會跟不上學習節奏~大二主要是學習工業設計軟體基礎(CAD平面畫圖軟體、rhino三維建模軟體、keyshot產品渲染軟體)、手繪產品設計程序與方法(用於調研、搜集資料等)、工程制圖、機械設計基礎等科目;大二學年千萬不要摸魚噢,大二是很關鍵的!大三主要是學習綜合設計表達、材料成型與製作、人機工程學、產品結構設計、產品開發設計等專業性極強、要求極高的學科,將大一大二學的知識進行融會貫通、學科之間交叉聯系。大四主要是學習版面設計、產品交互設計、體驗設計、服務設計等學科,目的是將你的產品效果向大眾展示出來。
工業設計感想:
個人認為工業設計的前景是無限大的,工業設計師是將產品/機器與人進行交互聯系,區別與機械工程師,將機器與機器進行聯系;而工業設計師是將人的情感需求用設計表達出來,再通過現代工藝製造實現產品的創造。個人認為工業設計要想走的遠走的深需要提升設計思維和邏輯,唯有原創和設計能力才能走得更遠。希望學弟學妹們也不要盲目崇拜軟體操作能力,軟體只是做設計的基礎,只要不掉檔就行。思維決定上限,能力決定下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