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業務洽談是什麼
業務洽談主要是指企業的業務、采購、銷售等營銷人員與合作單位代表就商品采購、商品銷售或提供、接受服務等業務進行商談的活動。
洽談業務時,最怕碰到強悍型、拖延型、逃避型、高姿態型和極端型五種人。對於這五種人,洽談時可以採取以下方式:
(1)強悍型通常善於用語言或肢體暴力威脅對方,遇到這種類型的客戶,洽談時必須通過某種方式把對方震住,以引起對方的注意,讓對方知道你忍耐的具體底線。然後,建議雙方應進行建設性的溝通並挑明對方態度過分兇悍,這時對方通常也會收斂一些火氣。
(2)對於喜歡採取拖延戰術的拖延型,首先要了解對方逃避及引起恐懼的原因,然後可建議換時間或地點進行洽談。
(3)由於極端型客戶喜歡用積極的要求恐嚇對方。當對方採取極端立場威脅時,則可請客戶解釋為什麼會產生這樣極端的要求,對於無理或自己無法接受的條件,業務員應拒絕接受,並堅持公平、公正。尤其在對手做極端要求時,最好假裝沒聽到或聽不懂他的要求,然後將話題轉到別處。
(4)無論客戶是何種類型,業務員在洽談時都應避免站在自己的立場上辯解,應多提問題,提問題才能避免對方進一步的攻擊。
(1)社工業務洽談包括哪些內容擴展閱讀:
業務員在與客戶洽談時,要想達到預期目標,就必須掌握以下技巧:
(1)讓人信任。要給對方留下誠實可信的印象。
(2)以一真掩九假。
(3)借他人表白。
(4)以第三者姿態表述,能增加可信度。
(5)將不可能或不太可能的事說成絕對可能,更具傳播力和說服力。
(6)用「忠告」來促使對方相信,人們對理解、體貼自己的人提出的忠告往往會愉快接受。
(7)拒絕對方要求的訣竅是:使其自動放棄,即設法造成我方已盡全力為對方幫忙的印象,最後使對方自動放棄。
B. 社會工作接案基本內容及步驟流程
社會工作接案基本內容及步驟流程
目前我國社會工作師大多活躍在民政、婦聯、慈善機構、社會團體機構、社區服務機構、街道辦事處等各個領域,並開始逐步向衛生、教育、社會保障、心理輔導等廣大領域擴展那麼,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社會工作接案基本內容及步驟流程,歡迎大家參考學習。
接案的工作重點包括:
1、 了解求助對象的求助願望求助對象現實性的心理反應受以下因素影響:
(1) 他可能不需要立刻接受服務,僅僅是進行咨詢和試探;
(2) 是已有失敗的求助經歷,從其他機構轉介過來的
(3) 被迫尋求幫助,例如監禁人員、強制戒毒者、未成年人等。
(4) 認識到自身的問題,自願前來求助工作者必須對求助者的現實心理反應進行了解和分析,並採取不同的處理方法,對不需要立刻服務的求助者要對其問題進行一個簡單的評估,看是否真的不需立刻服務還是有其他的原因;對詢問信息者,要盡量為其提供有幫助的信息;對有求助意願的,應鼓勵其成為案主。
2、 促使有需要的求助對象稱為服務對象對那些有求助意願的案主,工作者要給予鼓勵,樹立其解決問題的信心和對機構和工作者的信心。為此,建立初步的信任關系非常重要,工作者真誠的態度、機構具有的資源是鼓勵求助者成為案主的必要條件。
3、 明確服務對象的要求即澄清求助者的期望,求助者將解決問題的希望寄託給機構和工作者,難免會對工作者寄予過大的期望,此時,工作者一定要明確求助者的要求,並向求助者澄清機構的服務范圍和要求,並告訴服務對象,問題的解決需要雙方共同的努力,而不僅僅是工作者和機構單方面的事。
4、 初步評估問題和需要了解求助者的需要,對其問題進行簡單評估,目的是決定機構是否需要對求助者提供服務。為此工作者需要了解以下問題以便作出初步的評估:
(1) 求助者的求助意願如何?是主動還是被動?
(2) 求助者的主要問題是什麼?怎麼產生的?求助者期望達到什麼目標以及需要什麼結果?
(3) 求助者曾經為此尋求過什麼幫助和自己做過什麼努力?
(4) 機構的資源和工作者的能力能否為求助者提供必要的服務?
(5) 機構對求助者的要求和求助者對工作者和機構的要求是否能夠協調?工作者需要將初步評估與求助者一起分享,以便保證結論的准確性。經初步
評估後,認為機構和工作者可以為求助者提供適當的服務,同時求助者也希望與機構建立專業關系,求助者才成為真正的案主。如果機構或者工作者不能為求助者提供他所需的服務,則需要進行轉介。轉介:即針對一些非機構或者個人所能提供服務的個案,經過必要的程序,轉送到其他機構或者個人,是求助者能夠得到適當的服務。轉介服務發生在兩種情況下:一是工作者判斷求助者所需解決的問題不屬於本機構服務的范圍;二是服務機構僅僅為某一個區域的人提供服務,求助者不屬於這個區域,例如機構只為芙蓉區的老人提供服務,那麼對於天心區的求助老人就要實行轉介。
接案的步驟
一、接案的步驟及核心技巧
接案是社會工作實務過程的第一步,也是整個助人過程的基礎和起點。成功的接案是專業助人活動的前提。
接案階段的主要工作和步驟:了解服務對象的求助原因和求助過程;初步評估服務對象的問題;決定是否接案;訂立初步協議。
一)接案前的准備
主動求助者(自己找來的)
他人轉介而來的(別人介紹的)
社工主動接觸的(通過外展工作主動接觸的)
2)認定服務對象的類型:
自願性服務對象(自己找來的,動機強,工作好做)
非自願性服務對象(有抗拒,不好處,難度大不好對付)
3)了解服務對象的求助過程
前來社會工作機構求助的服務對象通常帶有不同的問題和不同層次的`需求。
一般來說,大多數服務對象來求助是在嘗試自己解決問題不果後所作的最後選擇。
4)使“潛在服務對象”成為“現有服務對象”
那些尚未使用或接受社會工作資源幫助、但未來可能需要服務資源和協助的服務對象,或者當服務對象並沒有求助,但可能需要協助,或者是雖然沒有求助但已妨礙他人或其它系統社會功能的正常發揮時,他即成為“潛在的服務對象”。工作者的任務是不僅要與“現有服務對象”建立關系,同時還要聯系潛在的服務對象,使其了解接受社會工作服務對他們的意義,促使“潛在服務對象”也成為“現有服務對象”。
二)面談
面談是接案階段的第二個主要工作。
1)面談的目的和面談的場所的安排
面談是工作者與服務對象之間一種面對面地討論問題以確定是否建立專業協助關系的過程,同時也是一種有意識、有目標的人際互動。
面談地點盡量讓服務對象感覺自由、舒暢和隨意,促進無拘束的溝通與交流。
2)面談的主要任務
界定服務對象的問題和需求(他有什麼問題);
澄清角色期望和義務(想干什麼,社工與服務對象的格子期望);
激勵並促進服務對象進入角色(別急,慢慢講);
促進和誘導服務對象態度和行為的改變(你有沒有試過?);
達成初步協議;
決定工作進程。
3)面談的技巧
主動介紹自己
向服務對象說明協助的目的,主動介紹機構的目標和功能、自己的工作經驗和專長,對求助受助的看法等。這些都會有助於消除服務對象的疑慮,使他們順利進入受助者的角色。
溝通
內容包括:了解服務對象的問題和需要,交流雙方對服務對象的問題和社會工作機構的功能、以及社會工作者的角色的看法和期望。
溝通要注意運用同理(同感)表達:指工作員進入並了解案主的內心世界,並將這種了解傳達給案主的過程。以簡短正確的話語,表達出當事人感覺、情緒;不分析、不評價。如:你會覺得自己……對你來說好像……好像你會覺得……你認為……你覺得-、你感到-、對你來說-、是不是你會覺得-、我聽到好像你覺得-”
傾聽
傾聽包括五個條件:不批評;不判斷;尊重;敏銳;以對方為中心。
鼓勵支持:指工作員透過適當的話語和身體語言,鼓勵案主繼續表達自己的感受和看法。如“嗯”、“好”、“接著說”、“還有呢”、“以後呢”、“別的情況下如何”、“我明白”之類過渡性短語來強化來訪者敘述的內容,並鼓勵其進一步講下去。
三)收集服務對象的資料
1)資料收集的內容和范圍
服務對象個人資料。籍貫、年齡、性別、教育程度、職業收入等;
身體狀況:對服務對象病史的了解,有無疾病、遺傳病及慢性疾病等,現在情況怎樣(身體和精神);
服務對象的能力和特點;
服務對象所處的社會環境。
2)資料收集的途徑和方法
詢問:問服務對象;
咨詢:問專業人士;觀察:進行家訪、座談會、訪問社區;
問卷調查:讓服務對象填寫問卷。
四)做接案會談記錄
進行接案會談後社會工作者要將會談的內容和結果記錄下來。記敘性記錄是常用的形式,內容大致包括:面談目的;面談過程;對面談總體評估;對以後面談的建議。
二、接案應注意的事項
決定是否需要緊急介入(基本上都是人命關天或安全性問題);
權衡是否有能力處理問題(不要硬拗);
決定問題的優先次序(尊重案主,先處理簡單問題);
保證服務對象所要求的服務符合服務機構的工作范圍。
;C. 請問社會工作和服務具體有哪些內容
社會工作是種幫助人,同時也解決社會問題的一些工作,在醫院等很多領域都有這方面的工作。現在為了促進社會和諧發展,很多人都想從事一些社會工作,幫助大家做一些事情,那麼我們看一下。社會工作和服務工作具體都涉及到哪些方面?
一、社會工作的服務領域是什麼?
社會工作是幫助人,解決社會上一些問題的工作。也是幫助貧困者、老弱人士、殘障人士的工作;預防、解決部分經濟困難,生活方式不良出現的一些社會問題;也開展社區方面的服務,這樣就能完善社會功能,提高大家的福利水平,塑造人們高水平的社會生活素質,促進個人、社會的和諧發展,社會工作包括福利、保險服務很多領域,也包括移風易俗這些社會改造工作。
二、醫院社會工作服務的內容有哪些?
醫院社會工作有很多的內容。例如心理評估、干預;社會危機干預;病患者臨終關懷,哀傷心理輔導;患者出院計劃;醫院的外展服務;醫生團隊合作;對慢性病、嚴重疾病人士的照顧;在公共衛生領域從事一些社會工作;精神方面的社會工作:
三、社工服務對老年人有很大的照顧。
主要是對老人身體方面的照顧。其中包括健康、健康照顧服務。前者是為老年提供健康方面的治療、康復及預防服務;後者是為老年人提供和健康相關的生活、家務服務,也涉及出行、事務管理方面的服務。 還有就是老人認知、情緒問題上的處理,涉及很多的方面,這些服務都是老年人很需要的,提供這些服務,可以大大提高老人的生活質量。
上面和大家分享的就是社會工作和服務具體涉及哪些內容的情況。可以說這些服務涉及到很多領域,例如在醫院就牽扯到很多方面的社會服務,而且在社會上也可以對老人提供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服務,還有就是兒童身心健康服務都屬於這一領域。
D. 社工主要工作內容是什麼
所謂社會工作,是一種幫助人和解決社會問題的工作。它幫助社會上的貧困者、老弱者、身心殘障者和其他不幸者;預防和解決部分經濟困難或生活方式不良而造成的社會問題;開展社區服務,完善社會功能,提高社會福利水平和社會生活素質,實現個人和社會的和諧一致,促進社會的穩定與發展。在我國社會工作不僅包括社會福利、社會保險和社會服務,還包括移風易俗等社會改造方面的工作。
(1)社會工作是一種助人自助活動。美國社會工作者協會對社會工作所下的定義是:社會工作是一種專業活動,用以協助個人、群體、社區去強化或恢復能力,以發揮其社會功能,並創造有助於達成其目標的社會條件。
(2)社會工作是一種助人過程。弗里蘭德1980年在其所著的《社會福利導論》一書中強調社會工作是一種專業服務,也是一種助人的過程。
(3)社會工作是一種助人方法。台灣學者廖榮利在1996年出版的《社會工作概要》一書中引述芬克對社會工作的定義:社會工作是一種藝術或學科,它通過提供助人的服務,以增強個人與群體的人際關系和社會生活功能。這種助人的專業方法注重人們和其所處環境的交互關系。
(4)社會工作是一種專業。廖榮利本人在《社會工作概要》一書中對社會工作所下的定義是:社會工作是現代社會中一種獨特的專業領域,它運用社會的和心理的科學原則,以解決社區生活中的特殊問題,並減除個人的生活逆境和壓力。
(5)社會工作是一種制度。威特默爾1942年在其所著的《社會工作:一種制度的分析》一書中認為:社會工作是有組織的機構或團體為解決個人所遭遇的困難而實施的一種援助,是為協助個人調整其社會關系而實施的各種服務。史坡林在1975年出版的《社會工作實務概論》一書中也認為:社會工作是一種協助人們去預防和解決社會問題,恢復並增強他們社會生活功能的一種社會制度化方法。
(6)對社會工作的綜合性定義。斯基摩爾在其1994年出版的《社會工作導論》一書中,對社會工作下了一個綜合性定義:社會工作是一種藝術、一種科學、也是一種專業,其目的在於協助人們解決其個人、群體(尤其是家庭)、社區的問題,以及運用個案工作、群體工作、社區工作、行政和研究等方法,促使個人、群體和社區之間的關系達到滿意的狀態。
參考資料: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