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韓國十大集團 是什麼
三星SAMSUNG,現代HYUNDRI,鮮京SK,樂金LG,樂天LOTTE,
韓進集團HANJIN,浦項制鐵公司POSCO,加德士GS,韓華集團HANWHA1,斗山集團DOOSAN。
1、三星SAMSUNG
韓國最古老、規模最大、市值最大的家族財團之一,在韓國財團中排名榜首,2019年資產總額415兆韓元,占韓國生產總值的15%-20%,占韓國股市總市值的30%以上。三星在近70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近300個法人及辦事處,員工總數19.6萬人,業務涉及電子、金融、機械、航空、軍火等眾多領域。
2、現代HYUNDRI
韓國財閥現代的旗下共53家以上的企業,除了現代汽車,還有現代土建、現代建設、現代重工業等,現已成為以建築、造船、汽車行業為主,兼營鋼鐵、機械、貿易、運輸、水泥生產、冶金、金融、電子工業等幾十個行業的綜合性企業集團,2019年資產總額224兆韓元。
3、鮮京SK
SK旗下共111家企業,分布在能源化工、信息通訊、貿易、海運、建設、金融證券、服務等領域,2019年資產總額218兆韓元。作為韓國四大財團之一,SK掌控著韓國能源化工和信息通信兩大支柱產業。韓國是「貧油之國」,但SK集團所屬的蔚山煉油廠卻是世界規模最大的單產煉油廠。
『貳』 蘇州韓國企業所有名單
三星電子(蘇州)半導體有限公司
蘇州三星電子有限公司
蘇州三星電子液晶顯示器有限公司
三星半導體(中國)研究開發有限公司
蘇州三星電子電腦有限公司
韓國五星科學公司蘇州(工業園區)辦事處公司
韓國正光中國蘇州辦事處韓國投資企業極光電器公司-東和光電(蘇州)有限公司
LS電纜(無錫)有限公司
南華玻璃廠蘇州新羅服飾有限公司
韓國奧內森有限公司愛凈洗滌(蘇州)有限公司
韓國亞隆A-RYUNG泵蘇州代表
拓展資料
1、韓國企業是指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規定的居民企業和非居民企業。居民企業是指依法在中國境內設立的或按照外國(地區)法律設立,但實際管理機構在中國境內的企業。非居民企業是指根據外國(地區)法律設立,其實際管理機構不在中國,但在中國設有機構和場所,或在中國無機構和場所,但有來自中國的收入的企業。
2、外國企業是指外國公司、企業、其他經濟組織或個人,經我國政府批准,在我國境內設立的營業機構、場所或營業代理人。這些外國企業包括管理機構、分支機構、代表機構和工廠、開采自然資源的場所,以及承包建築、安裝、裝配、勘探等工程的場所。根據我國現行稅收制度,對外國企業徵收工商統一稅、城市房地產稅、車船使用牌照稅和外國企業所得稅。
2、「外國企業」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在國外的企業、外國的企業或者外國人的企業等。1991年4月9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該法對「外國企業」的概念進行了界定。並於1991年4月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四十五號公布。該法自1991年7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所得稅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企業所得稅法》同時廢止。
『叄』 為什麼只有5000多萬人口的韓國,卻能誕生16家世界500強企業
韓國在電子、 汽車 、金屬等傳統製造業上表現出了很強優勢,但在金融、通信、食品、流通等服務業領域和宇宙航空、防衛、醫葯等尖端產業領域,韓國卻沒有一家企業躋身500強名單。
分別為:
1 三星電子 (12名)電子
2 現代 汽車 (68名) 汽車
3 SK集團(84)煉油
4 LG電子(178)電子
5 韓國浦項制鐵公司(184)金屬
6 韓國電力公司(188)電力
7 起亞 汽車 (219) 汽車
8 韓華集團(244) 保險
9 現代摩比斯公司(380)
10 三星人壽保險 (421)保險
11 GS加德士(438) 煉油
12 SK海力士公司(442)半導體
13 三星C&T公司(458)貿易
14 KB金融集團 (471)金融
15 LG DISPLAY公司(483)電子
可是我們看看日本,人口只是韓國的兩倍而已,500強公司就佔到了51家,可以說比韓國更厲害。韓國的500強中雖然數量有15家,但是排名前100的只有三家,而中國則達到20家左右。我們可以看到,韓國在行業方面具有集中性,比方說電子、 汽車 、金融是韓國500強的三大支柱。
韓國發展早期是藉助了西方國家的產業轉移的西風,後來則藉助了中國崛起的東風,兩股東西風都被韓國趕上了,自然也就發展的比較好了。
從條件上來說,靠近日本和中國,口岸多,有天然的條件。
從文化上來說,是傳統的儒家文化圈,具有文化上的便利。
從時間節點上來說,又早於中國這個最大的經濟體,具有先發優勢;
從國際格局上來說,受到日本和美國的戰略支援和配合。
韓國是一個小國家,國土面積只有10.021萬平方公里,但人口密度很大,不到德國的1/3,不到英國的一般,可是工業實力非常強大,以國內GDP1.53萬億美元。
韓國經濟發展可用一句高速來形容。1953年韓國人均GDP66美元,中國54美元,兩國都是窮得叮當響,差距不大。而到了2017年韓國人均GDP飆升到了2.97萬美元,已經是名副其實的發達國家。而中國雖然增速也很快,達到8827美元,
韓國經濟發展走的是扶植大集團的發展思路,而不是發展一些中小企業。目的就是傾國家之力,打造有競爭力的韓國工業,因為韓國周圍大國林立,危機感很大。因此韓國國家不大,可是擁有10多家超級跨國集團公司。最大的就是三星,接著就是現代、SK、LG和樂天,斗山、韓進、錦湖韓亞、浦項制鐵和韓華。
像三星集團橫跨手機、半導體晶元、面板、造船、軍工、化工、地產、金融、人們對三星的電子產品津津樂道,想不到的是世界上知名的地標級高樓,吉隆坡雙子塔,台北101,還有最高的迪拜哈利法塔都是三星地產建的。其產值是韓國GDP D的25%.想想都是可怕的,一家企業占據一個國家GDP的1/4.
三星的崛起與政府資源的配置有極大關系,美朝戰爭結束以後,形成了三八分界線,美國大力扶持韓國,開始大規模軍事經濟援助。韓國政府勒緊褲腰帶,把美國援助的20多億美元物質賣掉,把賣物質的錢用於發展國內的工業,以貸款和投資的方式向大型企業集團進行資源傾斜,三星等超級集團與政府有密切往來,近水樓台先得月,獲得了發展的先機,這種發展模式與我國的紅頂商人是具有異曲同工之妙的,開放之初,我國不少紅頂商人官商不分,也是迎來快速發展。韓國也不例外,在政府扶持下,成為超級壟斷集團。
就是現在,韓國的一些大集團也與政府高官有說不清道不明的關系,像三星就與下台的前總統存在很多的扯不清理還亂的關系。
(漂亮的韓國空姐)
韓國是二戰以來全球少數幾個由貧窮國家成功轉型為發達經濟體的國家。這樣的國家或地區不超過10個。2017年韓國GDP達到1.53萬億美元,排名全球第12位。2018年世界500強企業榜單中,有16家韓國企業入圍。其中包括了知名的三星電子、現代 汽車 、起亞 汽車 、浦項制鐵、LG等企業。
別看16家世界500強企業,看起來並不算多。是放在國際上,對比韓國還確實真厲害。有很多GDP超過韓國的國家,比如印度、巴西、俄羅斯還沒有韓國的世界500強企業多。
一個面積只有10萬,人口5000萬的小國家,為什麼能取得如此大的經濟成就?他的經濟是怎麼實現起飛的?如何從一個貧窮落後的農業國成功轉型為發達的工業國?韓國學者宋丙洛寫過一本書叫做《韓國經濟的崛起》,或許他能解開我們的疑惑。
首先,相對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為韓國經濟發展提供了前提。從19世紀80年代開始,朝鮮王朝內部便一直處於動盪不安的局面。1912年日韓合並,但戰爭對梅並沒有結束。日本以朝鮮半島作為戰爭涵養基地,極大程度的掠奪了朝鮮半島發展的經濟資源,一直到二戰結束。朝鮮戰爭結束後,朝鮮半島才迎來一個相對和平的環境。
第二,韓國選對了一條經濟發展道路,就是出口導向型經濟戰略。出口導向型經濟戰略是亞洲很多國家和地區從落後成為富裕的這個關鍵。亞洲四小龍基本都是採用這個經濟戰略。我國大陸經濟崛起,和出口導向型經濟戰略也有很大的關系。韓國對出口都特別依賴,2018年韓國出口額超過6000億美元,占其GDP的比重接近40%。韓國很多大型企業有一半的營收都來自海外。
第三,韓國政府大力推動經濟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從朴正熙時代開始,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資金、資源搞經濟建設,韓國新村運動就是從那個時代開始的。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拉動國內鋼鐵、建材、化工產業的發展,同時也為日後的經濟起飛做了鋪墊。
根據《財富》公布的2018年世界五百強企業,韓國有16家企業上榜,這16家企業如下。其中三星電子的營收達到2119.4億美元,是韓國實力最強的五百強企業。
相對中國的120家企業來說,韓國的五百強企業數量確實說不上多,但是放眼全球,韓國五百強企業的數量只比美國、中國、日本、德國、法國、英國這六個國家少。韓國國土面積只有10萬平方公里左右,人口5000多萬,能夠誕生16家世界五百強企業,確實非常了不起。
韓國是二戰以來世界上少有的幾個由貧困國家成功發展成為發達國家之一。其實世界上發達國家有二三十個,但是人口超過5000萬的發達國家只有美國、日本、德國、法國、英國、義大利和韓國,這幾個發達國家五百強企業數量都達到14家以上,位居世界前十。從這方面來看,似乎還是有一些規律可尋。
韓國從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推行出口導向型戰略,重點發展勞動密集型加工產業,經濟迎來了騰飛。在八十年代就與我國的香港、台灣以及東南亞的新加坡並稱為「亞洲四小龍」,其實,除了韓國,亞洲四小龍其它成員的五百強也不少,我國台灣有9家,香港有7家,新加坡也有3家。
2017年韓國GDP達到了1.53萬億美元,位居世界第12,經濟實力不弱。不過韓國的經濟發展離不開它的幾大財團,這方面韓國和日本有點像。目前韓國有五大財團,分別是三星、現代、LG、SK和樂天,韓國的16家世界五百強企業,有11家是這幾大財團的旗下企業。我們以三星為例,從上面圖片紅色方框的韓國三家世界五百強企業——三星電子、三星人壽保險、三星物產,都是三星集團旗下企業,據說三星集團貢獻了韓國GDP的1/5以上。
韓國不過5000萬人口,卻能誕生15家世界500強企業,這和韓國的舉國體制有關。因為韓國的國體(人口、面積、資源)比較小,所以為了獲得比較優勢,韓國必須扶植大企業,整個韓國由四家大財團和八家超級企業組成,領頭的三星甚至占韓國經濟總量的20%以上。
沒有政府的強力支持,是不可能出現這樣的現象的。
其次是由於美國的扶持,由於美國獲得韓國的軍事指揮權,所以韓國可以一心一意發展經濟。為了遏制中國、俄羅斯和朝鮮,美國也大力扶植韓國的發展,為韓國經濟騰飛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但是目前強大起來的韓國,也不甘心於歷任總統任人擺布成為階下囚的命運,開始和美國爭奪軍事指揮權,美國則要求韓國大幅駐韓美國的費用。
第三是因為韓國政府抓住了機遇,第一次產業轉移,韓國抓住機遇承接歐美的勞動密集型產業,與香港、台灣、新加坡並稱為「亞洲四小龍」;在此基礎上,韓國先於三者一步,開始專業升級,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目前韓國的三星在手機、半導體、存儲器等領域世界領先,其造船業和 汽車 產業在全世界也有很大的優勢。同時韓國還大力發展 娛樂 業,具有高度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最典型的就是亞洲金融危機和端午節等申遺),韓國的韓流、日本的漫畫、中國的玄幻,被並列為亞洲三大文化產品,強大的文化軟實力為韓國經濟保駕護航。
實際上,一個國家的經濟發達程度,與人口的多寡,面積的寬廣程度,沒有直接聯系,俄羅斯的面積1700多萬平方公里,是韓國的170倍,但是GDP卻沒有韓國高。奈及利亞擁有1.8億人口,是韓國的3倍,但是GDP總量卻不足三十分之一。
那麼韓國為什麼會誕生16家世界500強呢?這就要從「 漢江傳奇 」說起!
二戰結束後,韓國還處於一個傳統的農業國家,經濟發展十分落後,1961年的韓國,當時的人均GDP只有100美元。後來韓國發生了軍事政變,朴正熙上台,在農業和工業上進行改革,再加上得到美國的援助,韓國用40年時間,將首爾從一個農村變成了一個國際化大都市。同時韓國開始轉型成為一個外向型經濟國家,出口行業成為韓國的主導產業,這40年間,韓國逐漸形成了電子產業、 汽車 產業、重工業、零售等產業,同時走出了破局代表的三星、現代、LG、起亞等世界500強企業。
所以,韓國的崛起,誕生了16家世界500強,最根本有三個原因:
1:經濟改革與轉型
2:發展外向型經濟
3:美國的援助
韓國和日本一樣,很多資產都在海外,曾幾何時,韓國把樂天超市開到了中國各地,韓國的 娛樂 明星遍布中國,韓國的整容技術在中國市場最吃香。韓國的 美食 ,在中國也很受歡迎。
中國人慢慢對韓國的產品和服務產生了一種崇拜感,前些年的「韓流」確實讓大家都「感冒」了。
綜合來看,韓國的經濟強大,最主要還是自身的高 科技 、高技術含量的產業發達,同時就是積極擴展海外市場,把產品賣到全球各地,把鈔票賺回家,所以,韓國走出了眾多優秀的企業,分別是:三星電子、現代 汽車 、LG、浦項制鐵公司、起亞 汽車 、現代重工、韓華集團、SK集團、現代摩比斯公司、樂天百貨、 LG DISPLAY公司、 GS加德士、三星人壽保險、韓國天然氣公司等世界五百強企業。
韓國是少有的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國家,人口5000萬,但是gdp總量排名世界前列,有許多世界500強企業,許多公司是全世界人民耳熟能詳,產品也滲透到全世界人民的生產生活中,而且韓國不僅僅只是經濟發達,軟實力同樣不俗,韓國文化輸出非常成功,尤其是影視文化影響很大,
韓國的成功是因為韓國占據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因素,
韓國在朝鮮戰爭之後,獲得了美國的重點支持,韓國因此可以既實行市場化,又實行產業保護,當國家產業弱小的時候進行政府扶持和保護,當產業強大後又逐漸開放,這使得韓國企業的成長環境非常優越,既有適當的保護,同時又參與國際競爭,適當的保護有利於初期成長,市場化有利於企業發展壯大,迴避了過度保護造成的依賴性和缺乏競爭力,
韓國地處朝鮮半島南部,三面環海,交通便利,非常有利於經濟發展,與幾個經濟大國日本,中國,美國,歐盟等聯系非常方便,同時與原料能源出口國同樣聯系方便,韓國的地理位置換成任何國家發展都不會差,
韓國人民工作勤奮,國民凝聚力非常高,97年亞洲金融危機的時候,韓國經濟遭受重創,面臨巨額國際債務,韓國甚至出現家庭主婦捐首飾支持政府還債,這些行為會給國際 社會 留下極佳的印象,對韓國充滿信心,而信心經濟發展非常重要的因素,
其實東亞地區只要碰到合適的機會發展都不差,韓國只是其中之一,
上世紀五十年代,朝鮮戰爭結束,韓國在美國的幫助下建國,由此成為半獨立的資本主義國家。
面對一窮二白的面貌,韓國舉步維艱,為讓韓國這個盟友渡過難關,以便對其北方鄰國構成挑戰,美國施以援手,給予物質、技術及資金等多方面援助,使得韓國逐步由落後的農業國變成一個欣欣向榮的工業化國家。
在由勞動密集型向資本型及資本技術型演變過程中,韓國領導層認為,要想使國家達到像西歐那樣富裕發達的程度,必須大力發展壟斷性行業企業,做大做強企業集團發展實力,以此推動國家整體經濟邁上高水平。
基於這樣的設想,從朴槿惠父親朴正熙起,就大力扶持財閥企業集團,諸如三星、現代、LG、浦項制鐵等十餘家大型跨國企業集團,由此推動了韓國經濟在國際上的競爭力,也帶動了國內相關產業行業的突飛猛進的發展。於是「漢江奇跡」橫空出世。
就拿三星而言,前總統朴槿惠就曾直言,三星集團這些國際知名企業集團都是韓國國民的衣食父母,足見這些財閥集團的實力和財勢。有人甚至將大韓民國稱之為三星共和國,這是不無道理的。因為三星企業集團的經濟產值在整個韓國GDP中竟然占據25%的份額,涉及房地產、通訊、造船、化工、金融等多個領域。
三星是如此,其他大型企業集團當然也是跨行業跨領域,在多方面卓有建樹。而這一切都離不開政府的政策傾斜。為什麼三星太子李在鎔犯法能夠赦免,而朴槿惠不能,就在於三星這類大企業在國家中的舉足輕重的地位,不能倒。
然而,有利有弊,韓國5000多萬人口擁有世界500強企業十多家,這些大企業大集團富可敵國,一定程度上對國家政權構成了挑戰,如果哪位總統不按照財閥的要求行事,可能離下台也就不遠了。
韓國非常小,國土面積只有10萬平方公里,但是韓國gdp增長太快了,1953年gdp是66美元,現在已經高達2.97萬美元,我國現在是8800美元,韓國gdp是我國的三倍。
韓國在企業發展上就是國家之力扶植大公司,提升大公司的競爭力,所以韓國擁有16家超級跨國集團公司。因為韓國資源少,國家只能花大力氣扶植大公司,獲得快速發展。
其中韓國最大的公司是三星,很多人把韓國稱之為三星城。其次是現代、SK、LG和樂天,斗山、韓進、韓華、錦湖韓亞、浦項制鐵等公司。
韓國企業另一個特點是的企業和國家利益交換和糾葛,國家介入企業,企業控制國家,比如選擇元首等都是和企業強相關的,特別是三星對政府官員可以說是極大的決定權。這也是為什麼三星一直屹立不倒。
三星公司的產值是韓國GDP的25%,牢牢控制了韓國經濟發展。
『肆』 韓國的三星家族到底有多麼恐怖,坐擁萬億家產,「富可敵國」
三星集團包括85個下屬公司及若干其他法人機構,在近70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近300個法人及辦事處,員工總數20餘萬人,業務涉及電子、金融、機械、化學等行業的跨國企業集團。
三星有近20種產品世界市場佔有率居全球企業之首。擁有亞洲最大的晶元和手機廠商三星電子、全球第二大造船廠三星重工和全球第二大液晶面板廠商三星SDI等等。三星幾乎涉足了各個領域,包括了電子工業、造車、造船、機械和重工業、軍工、航天、半導體、化學工業、金融服務、物流、電子設備、精密化學、石油、保險、風險投資、酒店、醫療院、物業、福利院、經濟研究院、大學、家電、網路、5G等。
三星集團是韓國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大的企業集團,大到什麼程度,有媒體報道說一個韓國人一生離不開三件事:有三星、稅收、死亡。就連總統也無可奈何,韓國總統坐牢、被害都成了尋常事。一起揭露一下「韓國三星帝國」的神秘面紗。
一、三星電子
三星電子是韓國的電子工業企業,同時也是三星集團旗下最大的子公司。三星電子旗下業務有:智能手機、智能平板、音頻產品、智能手錶、智能產品配件、電視、冰箱、洗衣機、空調、顯示器、存儲產品等
1、三星移動通信
三星2021年全球智能手機三星手機銷量2.75億台,穩居全球智能手機第一,佔全球市場總份額20.4%,多年穩坐全球銷量第一的寶座。可能很多人覺得好多年都看不到三星了,三星怎麼還有這么高的銷量。自從2016年,三星Note7出行了爆炸事件,本來可以解決的,不過這個解決態度有點過於敷衍,國外的可以輕松維權,國內的各種理由和借口,最後徹底損失了口碑,不的不退出中國市場。
2021年三星電視在全球的電視銷售額中佔比達到了29.5%,銷量佔比達到了19.8%。這也是三星電視在2006年首次登頂後連續第16年成為全球銷量冠軍;三星的智能平板銷量在全球銷量也在全球第二。三星的洗衣機、空調、冰箱、智能手錶等也是全球智能品牌,銷量在全球也是排名前列
2、三星半導體領域
DRAM(晶元)、固態硬碟、嵌入式存儲、多晶元封裝、消費級存儲、處理器( 汽車 處理器、射頻晶元、穿戴處理器)、圖像感測器、顯示晶元(電視、電腦、平板)、安全解決方案、電源管理晶元、LED
晶圓代工部門不僅使用先進的工藝技術為全球無晶圓廠客戶生產晶元,還通過設計基礎設施,如資源庫、工藝設計包(PDK)、設計方法學(DM)、設計服務等提供解決方案
系統半導體是創新的第一步,從構架設計到軟體開發,S.LSI 部推出了支持 5G 移動通信標準的多模式數據機、Exynos 處理器(晶元),ISOCELL 圖像感測器採用先進的像素技術,可在移動設備和 汽車 上提供更生動、更准確的圖像,ISOCELL 圖像感測器最終突破了 2 億像素大關。
三星現在晶元已經3納米量產成功,成為全球首家3納米量產的公司,與傳統的5納米晶元相比,新開發的第一代3納米工藝可以降低45%的功耗,性能提高23%,並減少16%的面積,使用的GAA晶體管架構,該架構大大改善了功率效率。
2021年三星智能手機存儲晶元(DRAM和NAND)市場份額全球排第一,2021 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存儲晶元市場總銷售額達到 114 億美元,三星以49% 的份額遙遙領先,是世界上最大的存儲晶元製造商。
3、三星5G
三星公司最先研發出適應第五代移動通信環境5G數據傳輸技術。利用該技術可在28GHz超高頻段范圍內以每秒1Gb的速度傳送數據,其最長傳送距離可達2公里,在5G核心標准必要專利的中,占據了12%的專利數量
二、三星重工
三星重工是世界上最大的造船企業,也是韓國「三巨頭」造船企業之一。它是三星集團核心子公司,該公司主要業務涉及船舶,海上漂浮物,門式起重機,船舶數字設備,以及其他建築和工程。三星重工在中國共投資建立了兩家造船廠,分別是寧波三星重工和榮成三星重工
法國達索系統公司與三星重工簽訂合作協議,目標是打造全球頂級智能船廠。
三星重工今年以來承接的新船訂單已達79艘,其中大型LNG船21艘、集裝箱船44艘、原油運輸船14艘,合同總金額超120億美元
韓國三星重工在一天之內成功簽訂了卡達「百船計劃」的首批14艘大型LNG船訂單,訂單總金額超過30億美元,刷新了世界造船史上單筆最大規模金額新船建造訂單的新紀錄
韓國先後推出了KDX-1型和KDX-2型兩款驅逐艦、世宗大王級驅逐艦
三、三星SDI
主要生產太陽能電池、燃料電池、能源儲存。中國三星SDI分別在天津、上海、深圳、東莞建立了4個生產工廠。是世界上最大的顯像管生產基地。現在轉行做電池三星在西安打造中國最大的 汽車 動力電池生產基地
四、三星SDS
主要業務為IT相璃基板、等離子過濾器、顯像管和玻璃。
三大業務領域涵蓋:建設融合IT服務、企業革新服務、以及基礎設施服務 ,致力於向全球客戶提供包括智能基建工程、移動通訊服務、咨詢服務、電子政務、業務流程外包、ICT基礎設施服務等在內的全方位世界級高水準的ICT服務。
五、三星電機
公司逐步導入了TPM、6SIGMA、TPS、奇才HOUSE 等先進的革新體系,憑借其核心技術,成為韓國電子元件產業之中樞的同時,將產品國際化,並走向世界。成為全球著名電子產品核心部件供應商,主要生產手機、電腦等數碼產品的核心部件。是從事消費性電子、半導體製造、面板、家電等業務,是韓國最大的企業集團三星集團旗艦子公司,也是世界上營收最大的電子工業製造商。
六、三星工程
該公司提供全方位的工程服務,其中包括可行性研究,設計,采購,施工,調試。
三星工程有限公司業務遍及全球40多個國家,其中包括: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爾及利亞,印度,泰國,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墨西哥。公司兩大主要業務:烴和工業和基礎設施。
主要業務為製造電子零件裝備、軍用飛機零組件(與電子領域重復)
七、三星航空
自1979年開始,韓國第一家飛機發動機的維修廠家,開始生產飛機、直升機、艦船及 汽車 用的各種發動機。憑著生產飛機空氣渦輪發動機的經驗和技術,三星航空工業公司生產出了空氣渦輪機及透平機械。並且利用最新技術及生產飛機空氣渦輪發動機的經驗,三星航空工業公司成功地開發出了自己的高性能的離心壓縮機。除發動機業務外,三星航空工業公司還是韓國最大的飛機製造廠家。除發動機業務外,三星航空工業公司還是韓國最大的飛機製造廠家。
八、三星軍工
三星泰勒斯是半導體、監視系統和軍工武器製造商。同時又運營著直升機和商務機航線,以及飛機租賃業務。
T-50金鷹教練機、6*6輪式多功能裝甲車、F-16戰斗機、k9自行榴彈炮、方向雷達偵測器、車際信息交互系統、步戰車k-21、天馬防空導彈kss-l等很多軍事武器,不過三星已經將軍工出售給了韓華集團。具體什麼原因出售,可能很多人都明白。
九、三星金融領域
1、三星生命
成立於1957年,歷經半個世紀發展,成長為韓國最大的人壽保險公司,占據壽險市場56.8%的份額,是第二和第三大壽險公司的兩倍還多
2、三星火災海上保險
三星火災海上保險公司主要經營的業務范圍為:火災保險、海上保險、航空保險、傷害保險、運輸保險、賠償責任保險、 汽車 保險、其他各種損害保險、其他各項險種的再保險
3、三星信用卡
主要業務為信用卡業務,貸款,租賃服務。
4、三星證券
主要業務為資產管理、中介業務。
5、三星投資信託管理
主要業務為投資信託,2008年營業額為754億韓元。
6、三星風險投資
主要業務為風險投資業務,2008年營業額約110億韓元。
十、三星醫療
三星首爾醫院,是韓國醫院治療效果最好的一家醫院。三星首爾醫院核心項目設有:癌症微創手術、高頻熱消融治療、伽馬刀手術、小兒造血幹細胞移植、乳腺癌手術、質子治療。
十一、成均館大學
坐落於韓國首爾、水原,是一所亞洲頂尖、世界一流的研究型綜合大學,世界百強名校,成均館大學在2020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中位於第95名。
十二、三星化學領域
1、三星道達爾
世界先進的化學企業,主要業務為製造塑料、化工產品、石油產品。主要有乙烯, 丙烯為原料的合成樹脂部門,二甲苯為原料的化學產品部門, 石油產品部門等。
三星石油化學:通過30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PTA(精對苯二甲酸)生產企業。
三星BP化學:主要業務為製造硝酸、H2、VAM,
三星精密化學:主要業務為製造電子化學材料、精密化學製品。
『伍』 我想問一下,韓國的整個三星集團和蘋果公司到底哪個實力更強大
如果拿整個三星集團和蘋果公司來做比較的話,其實沒有什麼可比性,因為三星集團是韓國最大的集團企業,旗下大大小小公司幾十上百家,所涉及的業務亦十分的廣泛,而蘋果公司只是一家主要從事電腦硬體、軟體、消費電子產品、數字發布等電子工業公司,和整個三星集團不能相提並論。
三星集團和蘋果公司交集最大的莫過於其旗下的最大的子公司——三星電子,它也是一家電子工業類公司。和蘋果公司相比,它的實力還是稍遜一籌。根據財富公布的2018年世界五百強強顯示,蘋果公司以2292.34億美元的營收位列五百強第11名,三星電子則以2119.4億美元的營收位列第12,差距還不算大。但除了營收以外,凈利潤、市值、 科技 實力等三星電子也還是不如蘋果公司的,即使三星的手機市場份額比蘋果高,但是凈利潤與蘋果公司仍然有著很大的差距。
三星集團是韓國最大的財團,其旗下就有三星電子、三星人壽保險、以及三星物產三家世界五百強企業,整個集團的營收超過3000億美元,據說它的產值貢獻了韓國GDP的20%以上。三星已經成了一個商業帝國,觸角已經伸到韓國的各個角落,電子、造船、化工、機械、保險、金融、醫療、物產、航空等。它貢獻了韓國最多的稅收,最多的出口,僱傭了最多的員工,也極大的提升了韓國的國際地位。而蘋果公司只是美國一家實力雄厚的 科技 公司,它在美國的地位自然比不上三星集團之於韓國的地位。
當我們比較實力的時候,其實缺乏一個標准,以下我主要從公司的技術實力、邊緣業務實力、集群實力、經濟實力、品牌實力等方面,對三星和蘋果進行比較。
第一,技術實力。
其實這也是最大的爭議。
在人們的固有印象中,蘋果象徵著高大上(高端大氣上檔次),三星象徵著高大全(高端大屏全產業鏈),似乎兩者在技術上各有千秋,難分伯仲。
其實不然。
蘋果的技術其實不僅僅代表自身,更是矽谷 科技 的一個代言人,矽谷模式有一個特別突出的特徵——知識產權輸出。
蘋果在硬體方面確實缺乏如三星一般的生產製造業務,但蘋果做的是頂端設計,它不需要製造生產,它只需要把產品設計出來,然後把生產製造環節交給下游公司去執行即可。三星在半導體領域比蘋果要更全面,它不但涉及到頂端設計,在生產製造方面還能與同行業老大台積電掰手腕,三星相當於兼顧了蘋果設計和台積電生產工藝兩方面的技術能力。
至於富士康,富士康只是個代工廠,論技術難度跟台積電還有不小距離。
但即便如此,三星在硬體上的技術實力還是不如蘋果,因為我前邊說過,蘋果不僅僅是蘋果,它代表的是矽谷眾多 科技 公司,它讓蘋果在硬體的工業設計方面遠遠超過三星,所以蘋果的產品才能獲得同行業利潤的大頭,所以蘋果的產品才能僅發力中高端市場就已經占據世界智能手機市場的前列,多年保持銷量利潤第一,一直保持利潤第一。
這里說的僅僅值指的是硬體技術實力。
而軟體技術實力上,我僅僅講一個事實:Windows和IOS是全球使用人數最多的兩大PC端桌面操作系統,Android 和IOS是全球使用人數最多的兩大智能終端操作系統。
第二,邊緣業務實力
所謂邊緣業務,指的是一家企業在標桿業務之外的其他業務,通俗點講就像一棵樹主幹外的旁枝。
一般而言比較大的企業集團都會開展邊緣性業務,這是出於利益最大化而所作的發展決策。
三星的邊緣性業務范圍極廣,幾乎牽涉 社會 民生各個領域,甚至牽扯到軍事領域。但蘋果的邊緣性業務可以說高度聚焦 科技 領域。
這是兩種不同思維造成的,三星這類企業發展邊緣性業務的主要目的是把自身掌握的資源最大程度變現,同時為企業多一種選擇,如果主幹死了,旁枝就能夠保證這棵樹不死。在現代企業中,三星這類企業可以說占據絕大多數,國內如BAT,其實也是這類企業。
而蘋果則是集中注意力在主幹上,它要保持資源對主幹的強支撐性,所以它的邊緣性業務很少,或者說邊緣性業務最終都變成了主幹性業務。比如說iPad等。
相較而言,三星的邊緣性業務在體量和實力上確實勝出蘋果。
第三,集群實力
這里要說的是產品帶動的產業鏈資源方面的實力。
其實兩者之間難分伯仲,因為蘋果和三星本身即使競爭對手也是合作夥伴,三星更類似於蘋果全球供應鏈庫中的一員,並且是大客戶級別的。
但是三星得益於安卓龐大的用戶基數,也帶動和引導了安卓系統下的智能手機的發展,並且建立起自己獨有的供應鏈庫。
這方面,蘋果跟三星難分誰勝誰敗。
第四,經濟實力三星集團其實很難用簡單的股價來衡量其價值,因為它的一部分屬於製造業。製造業的特徵就是重資產,重資產很容易被低估。
而純以市值來看,蘋果毫無疑問經濟實力更強。
而實際上,將三星集團各部分資產進行統計後,鑒於三星龐大的員工基數,其實三星集團可調配資金遠不如蘋果。
所以即便以現金流和可調配資金來說,蘋果的經濟實力也遠大於三星,並且遠超同行。
最後,通過以上比較,相信大家也看到了我的觀點——三星的實力與蘋果仍存在差距。
而這種差距的根本在於兩家企業的理念不同。三星是一家重視重資產的企業,它並非典型的互聯網 科技 企業,它更傳統。蘋果則是重視思想創新的公司,它的立足點已經不僅僅是創造好產品,而是更高遠的理念。
以上。
其實以三星集團和蘋果公司來對比,完全是不在一個檔次上,三星集團目前來說占據著整個韓國經濟GDP的1/5左右,這與蘋果相比來說有著天壤之別,三星才是嚴格意義上的寡頭公司。
從類別上來說,三星的手機只是三星集團一個比較重要的部門而已。三星集團除了農業之外幾乎各個領域都有涉及,包括電子工業、機械和重工業、化學工業、金融服務和包括物流!
除此之外三星集團還有一些附屬公司這些附屬公司所延展的行業就更為廣泛了。造船、精密化學、石油、保險、風險投資、酒店、醫療院、物業、福利院、經濟研究院,在重工業方面,包括三星重工以及三星精密化學等,韓國都是舉足輕重的作用,而在世界上也是很有名氣。
與此同時,三星在手機這個比較重要的部門上,也是掌握著絕大多數半導體的供應鏈,比如說三星不是壟斷了快閃記憶體顆粒的一家手機廠商,除此之外三星在屏幕方面也接近於壟斷。
除此之外三星還有自己的攝像頭,處理器等等,凡是手機上使用的三星幾乎都可以自給自足,這是非常恐怖的地方。
相比來說蘋果雖然凈利潤非常高,但與三星相比來說,蘋果依舊還是一家硬體企業,也沒有在供應鏈體系的絕對話語權綜合來說的話,蘋果方面還是在於品牌和ls的軟實力方面,做的比三星好,,尤其是iPhone的手機利潤是整個智能手機界最高的。
所以綜合來說的話,蘋果肯定是與三星集團沒有辦法相比,但相比來說蘋果在手機部分包括智能硬體已經幾乎是做到極致了,要知道如此高額的利潤空間,簡直是國產廠商們想都不敢想的。
我的看法是,三星集團和蘋果公司,都屬於頂級強大的 科技 公司,但是它們的強大各自體現在不同的層面——
三星集團的強大,主要是硬體更強大,三星應該是目前唯一一家擁有一部智能手機全產業鏈產品的企業,沒有之一,CPU、內存、攝像頭、顯示屏等等,尤其是它把每一個產品都做到了一流甚至頂級地位,在全球都佔有一個不小的市場份額。
如果放眼全三星公司,就是不僅僅談論三星手機所涉及的三星電子,那麼三星就更龐大、更強大了,但仍然還是以硬體為主,三星電子、三星物產、三星保險等,還有什麼火災、重工、機械等等。
蘋果的強大,完全局限於 科技 產業,目前為止還沒有聽說它的業務超出 科技 行業的。但是,蘋果公司最近幾年好幾次成為世界上市值最高的企業,好幾次市值超過萬億美元,這個強大,恐怕將三星公司旗下所有公司的市值加起來都沒有蘋果公司高,這是蘋果的第一強;蘋果手機在高端品牌上占據了全球一半市場,雖然手機總銷量比三星手機要少的多,甚至被華為趕超了,可是總銷售額卻仍然高於三星手機,更遠超華為,這是蘋果公司的第二強;蘋果公司首創電腦上的圖形界面的操作系統,在以後的很多年間也一直領先瘟都死,同時,蘋果也是首創了最美最佳的智能手機操作系統,安卓學習模仿後才後來居上,但總體上,蘋果的電腦操作系統和瘟都死兩強並立,蘋果的手機操作系統和安卓兩強並立,這是蘋果公司的第三強。
三星之強,蘋果不具備,所以蘋果手機也是可能受制於人的,比如蘋果公司除了自家研發設計CPU外,幾乎所有硬體來得采購人家的東西,連CPU都要讓專門的代工廠生產,蘋果只是設計而已。從這一個層面上說,蘋果比三星弱爆了。
但是蘋果之強,三星也不具備,蘋果在高端電腦和手機品牌方面的建設水平,遠超三星,蘋果似乎在這方面的工作極具天賦,看看這幾年蘋果公司在影視劇方面的投入,今年搞出了幾部影視劇,也非常的像模像樣了,蘋果TV已經可以和亞馬遜、奈飛、迪士尼+、HULU、HBO等一起被評論家奉為流媒體六大,而 三星在這方面毫無動作,所以三星在網上無法形成自家的生態世界,而蘋果公司的封閉生態世界已經做到了世界第一,沒有一家 科技 企業可以與之匹敵,蘋果公司在營造自家的網路世界上,其野心幾乎要和整個互聯網世界相抗衡。
——三星集團和蘋果公司的發展模式不一樣,走了不同的道路,但總體來說,兩家公司都屬於當今世界頂級企業之一,實力之強大,也都屬於當今世界最高層面,一個重在硬體和傳統業務,一個重在 科技 領域、網路和系統以及高端品牌。蘋果公司總市值更高,三星集團更龐大。如此而已。
聽說過海爾集團不?恐怕很多人的意識種只知道青島海爾,就是做冰箱那個。蘋果和三星集團比,就相當於之前有人拿格力和海爾比,想想就想笑。
千禧年後,最大的壟斷就是生態鏈的壟斷。就像眾所周知的寶潔。潘婷,飄柔,海飛絲,吉列,佳潔士,護舒寶,幫寶適,這些都是寶潔旗下品牌,不說不知道,一說,發現用的全是寶潔。一條完整的生態鏈,就是一瓶慢性毒葯,讓你慢慢中毒,從此再也離不開他。這就是生態鏈的價值。
三星集團的生產鏈遍布各行各業,從出生到死亡,一直離不開三星產品。就算其中一截鏈條斷掉,也不會傷筋動骨,可一旦生態鏈成熟,那麼就是一座很難逾越的大山。就如同Windows系統,蘋果的生態,這些都是很難超越的。為什麼蘋果不止生產手機,還生產電腦,手環等等?
很多成熟的企業都會尋求多元化發展,從拳頭產品不斷延伸出去,擴大生產鏈,即使虧錢也要去做。董姐姐為什麼要去做 汽車 ?因為在製冷系中,空調已經做到瓶頸了,冰箱有巨頭海爾在,很難去分一杯羹,而國內 汽車 ,新能源這塊基本處於高速發展階段。
至於說市值,市場價值。泰囧裡面提過一詞,油霸。油霸一出,石油價格巨降。這從側面說出,假如手機界一旦發生類似變化,而蘋果沒有抓住,那麼蘋果的市值就會巨降,三星集團則不會。這就是完整的生態鏈和單一產品的區別。
能看懂的自然知道三星集團和蘋果公司的區別,目前的強與弱。
很多人用過三星手機,但是對三星集團並不太了解,只是覺得很大,畢竟號稱 「三星帝國」 ,那麼這個帝國究竟多少份量?能不能幹過蘋果呢?
三星集團:1938年由李秉哲創立,是一家業務涉及電子、金融、機械、化學等行業的跨國企業集團,旗下子公司眾多,占據了韓國國民收入的20%,有著「三星帝國」之稱。
三星電子:1969年成立,韓國最大的電子工業企業,也是三星集團旗下最大的子公司。主營業務有:智能手機、半導體製造、PC、顯示屏、通訊、智能家電等。 三星電子是整個三星集團最核心的業務,營業額佔到整個集團的70%,凈利潤佔比更是超過80%,2018年最高達到93.5%。
可以看出三星電子無論是營業額還是凈利潤都在整個集團佔比非常大,是 整個集團的支柱產業 。
我們只要對比三星電子和蘋果,就知道三星集團和蘋果誰強誰弱了。
1、營業收入和凈利潤:三星電子 2019年營業額2215億美元,利潤399億美元,世界500強第15位。蘋果2019年營業額達到2601億美元,凈利潤552億美元,世界500強第11位。營業額超過了三星電子,但距離三星集團的3100億美元還是有差距,但是凈利潤絕對打敗三星。
2、 科技 實力: 可以說三星電子是一家硬體公司,而蘋果則是軟體公司 。
三星電子硬體:半導體製造、顯示屏製造、晶元代工。顯示屏製造世界第一,尤其在 手機OLED屏幕中市場佔比高達93.3%,柔性OLED中的佔比更是達到94.2%,晶元代工技術世界第二,盡管和第一的台積電仍有差距。
蘋果iOS系統2007年發布,目前手機端市場佔有率為22%,同時iOS還是電腦端的第二大操作系統,並且拿走了整個手機行業的凈利潤的66%,這足見蘋果的軟體實力絕對強大。
3、產業鏈:三星的產業鏈主要集中在硬體,依靠顯示屏世界第一和手機銷量世界第一打開了整個硬體產業鏈。
蘋果則依靠iOS操作系統和iPhone建立起世界級的產業鏈,尤其在中國的iPhone產業鏈及其龐大。而三星電子則失去了中國市場。
沒有中國的市場算不上世界市場,所以產業鏈上還是蘋果獲勝。
4、抗風險能力:目前全球仍處在新冠疫情中,可以說風險一觸即發,引發金融危機也是有可能的。巴菲特說過「 現金就是氧氣 」,危機中只有現金能讓你活下來。
三星現金儲備:三星電子的現金儲備已經超過100萬億韓元(888億美元)
蘋果現金儲備:蘋果擁有約2600億美元現金(約合人民幣16625萬億元),真是 富可敵國 。
而三星電子號稱30萬員工,蘋果公司員工137000人, 一旦發生風險,蘋果公司的抗風險能力遠超過三星電子。
可以說三星集團非常強大,可以稱得上「三星帝國」,但是實力仍不敵蘋果。
這根本不需要對比,只要看看三星在韓國是怎麼樣的地位,有哪些產業,就知道蘋果在三星面前是個小弟弟!
1、政府背景: 韓國經濟總量2018年排名全球11,而三星這一家公司占據了韓國GDP的20%,可見三星在韓國是一個舉足輕重,是一個行業巨頭,它發展的好壞將會嚴重影響整個韓國。可以說三星和韓國政府的利益是直接捆綁在一起的,一旦三星出問題,將對韓國政府出現致命的打擊,僅三星的失業人口就能讓韓國出現混亂。因此,韓國政府對於三星是不余遺力的支持。整個三星發展史,就是韓國官商合作的典範,三星能在半導體行業出人頭地,韓國政府功不可沒。
2、工業化實力: 題主可能只知道三星 科技 領域的內容,比如手機、電腦、內存、屏幕等等,但其實整個三星集團的業務范圍要比這廣泛的多, 三星是有自己完整的工業化產業鏈, 可以說韓國人的生老病死均離不開三星。整個三星包括65個下屬公司,業務涉及電子、金融、機械、化學、 汽車 、交通等數百個領域,甚至三星還是韓國第一大軍火商,比如K9自行火炮在全球銷量不錯,搶了我國火炮的不少生意。
3、半導體方面: 以上是整個三星的實力!那我們再來看看三星在半導體產業上的實力,或許單獨拿這塊出來比對也更合適。這塊其實包括了三星電子和三星半導體兩塊業務,存儲晶元三星排名世界第一、液晶面板全球第一、晶元代工全球第四,前兩項也都算是手機、電腦等產品的必備配件。
對於以上這些內容,我想蘋果都是不具備的,不可否認蘋果的 科技 實力很強,能自己研發手機晶元,能打造出iPhone、Mac這樣的 科技 產品,但是在現代化 社會 中,工業基礎以及製造業才是這個 社會 的基石,沒有這些基礎就是無根之水(尤其是對一個現代化國家來說)。而三星現在就是這樣擁有了完整工業化產業鏈,有自己的製造產業,自己掌控上下游產業鏈。簡單說,蘋果和三星比,其實就是一個企業和一個國家在對比(美國某雜志曾以「韓國三星共和國」為題報道三星),因此往大里說,蘋果在三星面前其實就是渣渣!
財富中文網發布了2019年美國《財富》500強排行榜,沃爾瑪以5144億美元的營收位居第一,蘋果公司以2656億美元的營收位居第三,同時蘋果在2018年市值突破了萬億美元。
三星電子在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243萬億韓元,摺合2190億美元(約1.5萬億元人民幣),營業利潤為530億美元,凈利潤為340億美元。
三星電子的營收占據三星集團80%,所以從市值來說,三星集團還是差蘋果公司不少。
很多人說三星集團不止壟斷電子,作為全韓最大的企業,其業務還涉及金融、酒店、軍工、機械等領域。
其實那都是老黃歷了,三星真正領先的,其實也就是乘著美國打壓日本時期成長起來的半導體和面板產業了。
而隨著華為+海思麒麟+紫光+京東方+中芯國際的崛起,三星的優勢又能保持到什麼時候?
相比而言,蘋果公司在行業的壟斷地位、領先程度要厲害的多。
盡管喬布斯過世之後,一路唱衰,手機行業又面臨華為、小米等強勁沖擊,蘋果業績還是一路飆升,2018年甚至到達萬億美元市值。
而這一切都是由十幾萬員工的蘋果創造的,其產品研發、創新能力,供應鏈整合能力簡直不可想像。
就算蘋果影響力在減小,但其領先優勢沒有5-10年其他公司超越不了。
結論就是,單純講公司實力,三星集團比不上蘋果公司。如果不是考慮韓國政府的扶持,差距只會越來越大。
在以後的日子裡,真正雙雄爭雄的只會是中美企業,其他國家只能是爭老三罷了。
送一條五年後的提問:
我想問一下,中國哪家公司和蘋果公司實力一樣強大?
蘋果比三星強,在2018年二季度的一次全球智能手機營收比重中,三星手機比重只有17%,而蘋果占總營收的62%。在世界五百強中,三星排名第12,蘋果排名第11位,從這個角度,三星是比不過蘋果的。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
其實,三星手機屬於三星電子中的業務,而三星電子確實三星集團中的一份子,僅僅三星電子就讓蘋果公司疲於應付。三星集團和蘋果公司的區別,有點像西瓜和蘋果的區別!三星集團的體量,不是蘋果可以相比擬的。
我們先看看兩者在500強中的比較,就能看到兩者的差異。
蘋果:
三星電子:
可以看到,蘋果的總資產為3753.19億美元;而三星電子總資產為2819.05億美元。確實,蘋果更多一些,可是我們要知道三星電子只是三星集團的一份子!
三星從1938年成立,如今已經過了81年的 歷史 ,它基本上已經滲透到韓國方方面面,它有眾多的公司,比如三星電子、三星物產、三星航空、三星人壽保險、雷諾三星 汽車 等,關鍵它的領域涉及電子、金融、機械、化學等方面。
這是一個巨無霸,而蘋果相比它就遜色許多。所以,我們說三星是西瓜,蘋果公司確實是一個屏幕,畢竟,三星基本上和韓國息息相關,而蘋果可沒有和美國休戚相關!
先分析一下兩家優勢,美國蘋果公司是一家更注重軟體設計的公司,其市值曾高達一萬億美金,現金流為2300多億美金,營業利潤排全球500之首,2018年全年營收達到2655億美金,為名副其實的巨無霸企業,反觀三星電子,他的優勢在於全方位縱向一體化的垂直產業鏈,是一家注重硬體生產的企業,背後依附集團內其他兄弟企業,和韓國政府加成,確實實力不容小視,三星電子的營收占據三星集團80%,2018年達到2200億美金,利潤不及蘋果公司,現金流更是不如,只有1000億最多,連整個三星集團總市值也只有三千多億美金,不過三星目前來說趕超的力度很大,且三星集團的總體營收應該達到三千億美金左右,超過蘋果公司兩千六百多億,總體而言,蘋果大而精,三星大而全
『陸』 韓國三大企業分別是哪三個
韓國三大企業分別是:LG集團 、三星集團 、現代集團。
韓國LG集團於1947年成立於韓國首爾,位於首爾市永登浦區汝矣島洞20號。是領導世界產業發展的國際性企業集團。LG集團目前在171個國家與地區建立了300多家海外辦事機構。事業領域覆蓋化學能源、電子電器、通訊與服務等領域。
三星集團是韓國第一大企業,同時也是一家大型跨國企業集團,為三井住友(三井財團)的子公司。三星集團包括眾多的國際下屬企業,旗下子公司有:三星電子、三星物產、三星航空、三星人壽保險等等,業務涉及電子、金融、機械、化學等眾多領域。
現代集團曾是韓國5大財團之一,世界五百強排名36名。創始人鄭周永從1946年至1951年期間先後創建了現代汽車、現代土建、現代建設等公司,70年代又建立了現代重工業公司,從而使現代集團成為以建築、造船、汽車行業為主,兼營鋼鐵、機械、貿易、運輸、水泥生產、冶金、金融、電子工業等幾十個行業的綜合性企業集團。
『柒』 LG公司全稱是什麼啊
LG公司名稱:樂金。不是三星。
韓國LG集團於1947年成立於韓國首爾,位於首爾市永登浦區汝矣島洞20號。是領導世界產業發展的國際性企業集團。LG集團目前在171個國家與地區建立了300多家海外辦事機構。事業領域覆蓋化學能源、電子電器、通訊與服務等領域。
三星電子是韓國最大的電子工業企業,同時也是三星集團旗下最大的子公司。1938年3月它於韓國大邱成立,創始人是李秉喆。現任會長是李健熙,副會長是李在鎔和權五鉉,社長是崔志成,首席執行官是由權五鉉、申宗鈞、尹富根三位組成的聯席CEO。在世界上最有名的100個商標的列表中,三星電子是唯一的一個韓國商標,是韓國民族工業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