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業生產 > 哪個行業工業產值高

哪個行業工業產值高

發布時間:2022-12-07 15:20:26

⑴ 中國工業最發達的城市有哪些

目前我國有很多城市的工業都非常發達,比如上海,蘇州,深圳,廣州,東莞,佛山,重慶,成都,武漢這些城市的工業都是非常厲害的,而且各有優勢。

所以要說哪個城市最發達,這個沒法給出一個准確的定論。因為評價一個城市的工業是否發達,不能簡單的看這個城市的工業產值,還要從這個城市的工業效率,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以及科技發明等多個維度去綜合評估。

1、工業總產值排名。

工業總產值是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已出售或可供出售工業產品總量,具體到每個城市的工業總產值,其反映的是一定時間內這個城市工業生產的總規模和總水平,包括在本市企業不再進行加工,經檢驗、包裝入庫(規定不需包裝的產品除外)的成品價值,對外加工費收入,自製半成品、在制產品期末期初差額價值。

一個城市的工業總產值越大,說明這個城市的工業規模越大,2018年我國工業總產值最大的幾個城市分別是上海、蘇州、深圳、天津和重慶,幾個城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基本都是接近3萬億或超過3萬億人民幣,比如2018年上海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4841.84億元,蘇州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31萬億元,而深圳早在2017年的時候規模以上工業產值也達到了30702.7億元。

2、工業增加值排名。

如果工業總產值反映的是一個城市工業的規模,那工業增加值更能反映一個城市工業的發展質量。工業增加值是工業企業全部生產活動的總成果扣除了在生產過程中消耗或轉移的物質產品和勞務價值後的余額,是工業企業生產過程中新增加的價值,工業增加值越多,說明工業的產出效率越高,對應的工業質量越高。

下圖是2018年我國部分城市的工業增加值排名情況,位居前5的分別是深圳、上海、蘇州、天津和重慶,雖然深圳的工業總產值比不上上海跟蘇州,但是工業增加值卻排名全國第一,這說明當前深圳的工業產出效率是非常高的。


從上圖可以看出,目前北京以232886件發明位居全國第一,深圳以121699件位居全國第2,上海以112851件發明位居全國第三,這個三個城市的發明專利都達到10萬件以上, 領先其他城市非常明顯。

結論

通過對比以上各項數據之後,我認為目前我國工業最發達的幾個城市分別是上海、深圳、蘇州、廣州和天津。

⑵ 中國gdp比重前10的行業

今天(4月26日)是世界知識產權日,記者從當日廣州市政府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廣州市版權產業2020年的行業增加值超2476億人民幣。廣州市委宣傳部版權管理處處長高志斌介紹,下一步,廣州市版權管理部門將加快推進教育、衛生、能源、新聞出版等特定行業和重點領域軟體正版化工作。

*

*

2020年廣州市版權產業的行業增加值超2476億元人民幣

*

據悉,根據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最新調查數據顯示,2020年廣州市版權產業的行業增加值為2476.89億元人民幣,佔全市GDP的9.90%,高於全國版權產業比重2.51個百分點。

*

2021年,廣州市作品著作權登記數量突破10萬件,繼續保持省內領先地位。全市版權行政執法部門出動執法人員23132人次,檢查單位8398家次,查辦一批侵權盜版大案要案和典型案例,全市有8個單位和個人查處重大侵權盜版案件有功,榮獲國家版權局表彰。

*

將推進教育、衛生等行業軟體正版化工作

*

近期,國家版權局印發了《版權工作「十四五」規劃》。高志斌介紹,下一步,廣州市版權管理部門將培育打造更多國家級和省級版權示範園區(基地)、單位和高價值作品,通過示範引領,促進版權產業高質量發展。另外,結合廣州經濟社會發展的情況和版權產業的特點,修訂出台《廣州市作品著作權登記政府資助辦法》。

*

高志斌表示,在鞏固擴大黨政機關和國有企業軟體正版化工作成果的基礎上,將加快推進教育、衛生、能源、新聞出版等特定行業和重點領域軟體正版化工作。

*

此外,記者了解到,昨天(4月25日),廣州市版權局、廣州市公安局、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和廣州海關等四部門共同簽署《廣州市版權執法協作機制備忘錄》,明確在版權執法領域加強信息情報共享、執法互助協作、案件線索移送、普法教育宣傳等方面的合作,進一步加大打擊侵權盜版的力度。(黃小殷)

*

(南方網)

","force_purephv":"0","gnid":"9a152a037a8a97bcb","img_data":[{"flag":2,"img":[{"desc":"","height":"1708","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d57d1eef31cc4ba6.jpg","width":"2564"}]}],"original":0,"pat":"art_src_1,fts0,sts0","powerby":"pika","pub_time":1650980416000,"pure":"","rawurl":"http://zm.news.so.com/","redirect":0,"rptid":"25adb5c6e24b8a99","src":"北青網","tag":[{"clk":"keconomy_1:廣州市","k":"廣州市","u":""},{"clk":"keconomy_1:廣州海關","k":"廣州海關","u":""},{"clk":"keconomy_1:廣州","k":"廣州","u":""}],"title":"廣州2020年版權產業的行業增加值超2476億元人民幣 佔全市GDP9.90%2020年中國GDP十強城市,總量超過3萬億元是哪些城市? - : 2020年中國GDP十強的城市都是我國經濟發展最好的城市,具有非常強的經濟競爭力,十強城市從高到低排名是:上海、北京、深圳、廣州、重慶、蘇州、成都、杭州、武漢、南京.十強城市裡面經濟總量超3萬億元的城市只有上海和北京,分別是28700億元和36102億元,排在第三名的深圳市也只是28000億元,也沒有超過3萬億元.

材料一 英國著名經濟史學家安格斯 · 麥迪森在《世界經濟千年史》中記載:從 1700 年至 1820 年,中國的 GDP 不但排名世界第一,佔世界的比重也由 ... - :[答案] ( 1 )自然經濟高度發達;疆域遼闊;社會穩定;人口眾多. ( 2 )英國已實現機器大生產,中國固守農耕經濟,生產方式落後;英國近代科技世界領先,中國科技...

2016年1月19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2015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676708億元,同比增6.9%.與上年相比第一、二、三產業分別增長3.9%、6%、8.3%.全年第三... - :[選項] A. ①④ B. ①② C. ①③ D. ②③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環境的變化主要有哪些特徵是一道問答題請不要用幾個字概括 - :[答案] 從1978年那個難忘的年份開始,當改革的大幕從中國農村而後到城市迅速拉開後,青島經濟年年歲歲都在發生著歷史性巨變. 巨變所結出的豐碩果實,不僅讓世人看到了青島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偉大成就,更讓世人看到了一個沿海開放城市、一個計...

材料一:我國三大產業增加值佔GDP的百分比注:據世界銀行統計,發達國家第三產業產值佔GDP比重一般在60%以上,中等收入國家平均在50%左右.材... - :[答案] (1)材料一反映我國第三產業比重有所增長,第一產業比重有所下降,但增減幅度不大.(2分)總體來說,我國產業結構中,第二產業佔GDP比重大,第三產業佔GDP比重小,低於發達國家和中等收入國家.(2分)說明我國產業結構不合理,需要調整優...

中國各行業佔GDP比例是多少 - : 第一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9.2%,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42.6%,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48.2%.

我國的GDP中,各行業的比重佔多少 - : 你好,就2014年為例:第一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9.2%,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42.6%,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48.2%.歡迎追問,期待採納!

能告訴我最新中國省區的GDP排名嗎?只要前十名的就行了,謝謝! - : 說一下2012上半年數據 1廣東省 26200.92億元 2江蘇省 25382.8億元 3山東省 24118億元 4浙江省 15790.4億元 5河南省 13530.55億元 6河北省 12219.2億元 7遼寧省 11228.1億元 8四川省 10603.91億元 9湖南省 9909.4億元 10湖北省 9885.40億元

中國人均GDP增幅最快的前20個城市知道的回答下,請詳細描述下謝謝各位 非常感謝 前10也行 - : 沒有現成的數據,你只能查各市2010年的統計公報,上面有人均GDP及增幅,然後再進行排名.人均GDP增長最快的城市基本上是一些新興資源及能源城市,如鄂爾多斯,榆林等;以及一些東北老工業基地,因為以前的人均GDP太低了.

⑶ 產值和就業人數最高的是第幾產業

發達國家第三產業的產值和就業人口的比重一般都在50%以上,成為規模最大、增長最快的產業。而在發展中國家除新型工業化國家和地區以外,總的說來其產業結構層次都相對落後,轉變的進程也不快。但從變化趨勢看,發達國家同發展中國家基本上是一致的。

隨著社會經濟和科學進步,國民經濟各部門的產值和就業人員的比例不斷發生變化。其變化趨勢是:起初是第一產業的比重不斷下降,第二產業的比重不斷上升,第三產業的比重也不斷上升;隨後包括第一、第二產業的物質生產部門的比重都不同程度下降,第三產業的比重持續上升。這種變化趨勢在發達國家比較突出。


三次產業的范圍

第一產業是指農、林、牧、漁業(不含農、林、牧、漁專業及輔助性活動)。

第二產業是指采礦業(不含開采專業及輔助性活動),製造業(不含金屬製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建築業。

第三產業即服務業,是指除第一產業、第二產業以外的其他行業。第三產業包括:批發和零售業,交通運輸、裝卸搬運和倉儲業和郵政業,住宿和餐飲業,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行業,金融業,房地產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

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教育,衛生和社會工作,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國際組織,以及農、林、牧、漁業中的農、林、牧、漁專業及輔助性活動,開采專業及輔助性活動,製造業中的金屬製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

⑷ 我國製造業最發達的是哪個省份

我國製造業最發達的是哪個省份,這個我們要從兩個方面去理解,一個是製造業的產值,另一個是製造業的質量。

如果從製造業的產值來看,目前廣東肯定是製造業最發達的一個省份。

衡量一個省份製造業是否發達,我們可以從工業企業數量,工業產值,進出口貿易等多方面去評價。

目前我國製造業最發達的幾個省份是廣東,江蘇,浙江,山東這些。

比如下圖的是2018年我國各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要營業收入的排名情況。


2018年江蘇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達到8491.9億元,這個規模比廣東多出了182億左右。

如果從製造業質量的角度去看,目前上海才是我國最發達的一個省份。

雖然廣東的製造業產值和製造業企業數量非常多,從規模上能夠排在全國第一,但是如果從製造業質量的角度去看,我認為目前上海才是我國製造業最發達的一個省份。

而上海的製造業質量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工業門類齊全。

上海是我國工業的發祥地,製造業發展歷史比較悠久,不論是過去還是現在上海生產的很多產品門類都是非常齊全的,從重工業到輕工業,從一些低端產業到一高端產業都有所涉及。

第二、高端製造業比較厲害。

雖然上海的工業總產值沒有廣東和江蘇等其他省份高,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只能排在全國第10位,但是上海以一個市的力量,每年能夠產生出38,000多的工業產值,已經是很厲害的了,如果單純從單位面積製造業產值來衡量,那麼上海目前的單位工業產值應該是所有省份當中最高的一個。

除了單位產值高之外,更關鍵的是目前上海是我國很多高端製造業的基地,也是我國一些核心工業的製造業基地。目前上海的高端製造業涵蓋了飛機製造,汽車製造,船舶航母製造,火箭衛星製造,潛艇製造,集成電路製造,電器製造等等,很多國之重器都是由上海生產製造的。

因此從製造業質量和影響力來看,我認為上海才是目前我國製造業最發達的一個省份。

⑸ 江蘇製造和廣東製造相比,誰更具有優勢

廣東和江蘇是我國經濟體量最大的兩個省份,GDP總量都超過了9萬億元人民幣,體量龐大,那麼誰的製造業實力更有優勢?

從工業產值來看,廣東工業產值為13萬億元人民幣,而江蘇工業產值為15萬億元人民幣。所以,在工業產值方面,江蘇領先廣東,而且江蘇工業產值已經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第一。所以,江蘇的製造業增加值也是領先於廣東。

從製造業領域來看,江蘇製造業更加側重於鋼鐵、石油、化工、造船、機械製造、水泥、能源等領域,可以發現,江蘇的製造業多數都是重工業。江蘇有3家世界500強,其中兩家就是重工業,這兩家世界500強分別是沙鋼集團、恆力集團,前者是全國最大的民營鋼鐵集團,後者是涉及石化、能源、紡織的綜合企業集團。

相比之下,廣東製造業更加側重於輕工業領域,比如華為、大疆、美的、格力、創維、比亞迪、TCL、歐菲 科技 、大族激光等著名品牌。全國三大白色家電品牌,廣東就佔了兩家,廣東的 科技 企業眾多,後背 科技 儲備力量雄厚。尤其是深圳,是中國的創新之都,聚集著大量的 科技 及製造企業,大多數都是輕工業 ,整個廣東也是如此。

所以綜合來講,廣東和江蘇的製造業各有優勢,廣東更加側重於輕工業領域,而江蘇更加側重於重工業領域,且都在各自側重的領域發展較好。

首先從產值來看,江蘇更高一點。截止2017年,江蘇工業產值就高達15.49萬億元,位居全國第一;而廣東工業產值為13.56萬億,位居全國第三。

江蘇和廣東都是我國經濟發達的省份,製造業實力雄厚,那麼誰更具有優勢?我認為兩者各有優勢。廣東的輕工業更發達,而江蘇的重工業更強。

廣東是我國輕工業最為發達的省份,我們平時生活用到的產品幾乎都有廣東的品牌,廣東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總量超5萬家,居全國第一。廣東已經形成了以電子信息、家電等為主的企業群和產業群,誕生了華為、中興、格力、美的、OPPO、 vivo、魅族、大疆、格蘭仕、比亞迪等眾多知名品牌。

江蘇大量的製造業企業主要分布在重工業領域,如造船、鋼鐵、水泥、化工、能源、冶煉、機械、軍工等,實力雄厚。就拿造船業來說,世界50強造船企業江蘇佔了1/5左右,2018年江蘇全省造船完工量為1499萬載重噸,全國市場份額為43.3%、世界市場份額為18.79%。

總之,江蘇和廣東都是我國製造業最發達的省份之一。

說一下我的結論我認為廣東製造比江蘇製造更具有優勢。

兩個都是製造業大省。在規模上來講,江蘇排名全國第一,廣東排名全國第三。前的製造業產值一年大概在15萬億元左右,或者是13萬億元。

江蘇製造業產值之所以能夠高於廣東很重要的原因是他的製造業更加偏向於重工業,廣東省更加以偏向於輕工業。江蘇的主導製造業產業是鋼鐵、化工、機械、冶金。廣東省製造業的主導產業也是電子、通訊、家電、玩具、建材、服裝。

產業結構一對比就能夠發現製造業更容易把規模做大,容易把產值拉上去。一家鋼鐵廠一年的產值動輒幾十個億上百個億。一家玩具廠,一個產值能達到幾十億的非常少,能上10億就已經很不錯了。

那麼這兩個省誰的製造現在更佔有優勢呢?廣東省製造業更具有優勢很簡單,廣東省在2007年的時候就開始了大規模的產業升級,提出了「騰籠換鳥」的戰略,將大量低端製造業轉移到了外省,甚至東南亞地區,騰出土地和空間發展附加值更高的產業。

因此這幾年我們看到廣東省很多高 科技 類企業成長非常迅速。華為營業規模已經達到幾千億,但是每年仍然增長兩位數。只還有大量的中小型 科技 類企業不斷湧出,大疆創新就是這幾年的爆發出來的最好案例。

在機器人使用方面,廣東省走在了全國的前沿。深圳、佛山等工業重鎮,工廠流水線機器人普及已經非常普遍了。廣東省佛山市全國機器人製造企業的聚集地,生產出來的機器工業機器人很多都被本省消化了。

國務院出台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要以珠海佛山為龍頭建設珠江西岸先進裝備製造業產業帶,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現代產業基地。這里的裝備製造業很大程度是就是指工業機器人。2018年佛山規模以上裝備製造業工業增加值接近1500億元。

江蘇是聞名全國的製造業大省,其製造業產業總體規模大,有活力,基礎好,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在市場經濟環境下江蘇有提升製造業競爭力的強勁需求。隨著江蘇自身工業化進程的加速,江蘇製造業呈現出如下特點:

1)經濟總量穩步擴大

產銷規模突破10萬億元,全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現價產值、銷售產值分別達10.9萬億元和10.7萬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總量、產銷規模繼續保持全國第一,全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累計完成增加值25034.8億元,佔全國總量的11%以上,總量佔比位居全國首位,同比增長13.8%;利稅總額首次突破萬億元;百億工業企業(集團)突破100家。全年全省41466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累計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06816.1億元,增長24.1%。全年蘇南、蘇中、蘇北地區規模工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2.4%、13.8%和17.7%。全年全省工業投資完成13773.3億元,增長20.4%。裝備製造業產銷規模首超4萬億元,增長26.2%,佔全省規模工業比重達到42%,佔比較上年提高0.9個百分點。

2)重工業、高加工度化趨勢明顯

江蘇製造業細分行業中重加工製造業增長幅度最大1999-2010年間,江蘇重工業佔全部工業總產值的比重從1999年的54.60%提高到2010年的73.37%。從重加工製造業行業產值比重變化來看,帶動江蘇製造業向高加工度化方向升級的主要產業是六大裝備製造業。從產值比重看,江蘇裝備製造業占該區域製造業總產值的比重呈穩步上升趨勢,比重從1999年33.06%上升到2010年的44.83%。以六大裝備製造業為代表的高加工度化行業在重工業中逐漸取得了支配性的地位。

3)新興產業規模迅速擴大

2011年,江蘇全省新興產業生產較快增長,規模迅速擴大,比重穩步提高,投資依然強勁,有力地拉動了全省工業經濟平穩較快運行。全年全省六大新興產業產值、銷售分別達27476.6億元和26090.3億元,分別佔全省規模工業的25.3%和24.4%,比上年分別提高2.5個和1.6個百分點;產值增長30.9%,高於全省工業5.4個百分點;銷售增長26.4%,高於全省工業2.3個百分點。全年全省六大新興產業完成投資3206.1億元,佔全省工業投資的23.3%;增長32.4%,高於全省工業投資增幅12個百分點。

2011年,全省新能源產業完成產值佔全省新興產業15.2%,比重較上年提高0.7個百分點;增長37.2%,高於全省新興產業增幅6.3個百分點。受產能過剩、外需減弱、價格大跌、「雙反」調查等影響,太陽能光伏、風能生產增幅快速回落。

新材料產業穩中有升。2011年,全省新材料產業完成產值繼續保持新興產業總量第一,佔比達37.5%,較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增長33.2%。新型化工材料、新型金屬材料分別增長38.9%和18.6%。信息化學品製造增長1.1倍。光學玻璃製造、人造纖維製造、耐火陶瓷製品及其他耐火材料製造產值均增長五成以上,光電子器件及其他電子器件製造產值增長34.1%。

4)產業集群初現,但輻射能力不強

江蘇製造業發展的產業集群經濟具有兩個突出特徵:一是「小產品,大市場",如里下河地區戴南不銹鋼產業集群;二是「小企業,大合作",此類集群內分布著大量的中小企業,專業化協作配套程度很高,如無錫的光電子和資訊零部件加工產業群、吳江的電子產業集群等。產業集群發展擴大了就業渠道,加快了地區工業化、城市化進程。但目前江蘇還處於產業集聚發展階段,區域內的上下游企業之間的協作配套效應還未充分發揮出來。製造業對中心城市周邊地區的帶動影響力不強,缺少形成規模的產業集群,難以有效構建拉動區域經濟發展的增長極。

5)增長速度雖快,但競爭優勢單一,產業層次亟待提升

雖然江蘇的生產總值增長速度較快,但通過行業細分可以發現,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製造業的比重較低,位於上海、浙江之後,更低於發達國家和新興工業化國家的水平。並且江蘇的鋼鐵、機械、石油化工、有色金屬等傳統工業主要以價格為競爭手段,競爭優勢單一。其技術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有較大差距,多數大中型企業關鍵技術的開發與應用能力不強,不少高新技術產品及部分高附加值產品仍需進口。這說明江蘇的產業層次總體不高,新興產業尚未形成明顯優勢,高新技術產業仍處於起步階段,許多高新技術產業大多還處於產業鏈的低端勞動密集型的加工裝配環節。占製造業主導地位的主要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市場佔有率較高的主要是服裝、普通機械、塑料製品等 科技 含量較低的勞動密集型產品,製造業的發展較多依賴於相對成本優勢,與製造業配套的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滯後。廣東先進製造業發展現狀與特點

「十一五」時期廣東工業對全省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達到54. 3%,年均拉動經濟增長6. 8個百分點。2010 年,廣東工業增加值達2. 16 萬億元,位列世界第7 位。其中先進製造業增加值佔全省工業的比重上升到47. 2%。 汽車 、石化、船舶等先進製造業發展迅速,2010 年 汽車 製造業增加值增長19. 9%,鋼鐵冶煉及加工業增長16. 0%,船舶製造業增加值增長14. 5%,石油及化學行業增長9. 9%。

(一) 產業集聚度高且形成一定規模的支柱產業。廣東先進製造業已經形成了通訊設備、計算機及系統、輸配電及控制設備、醫療器械、辦公機械製造業、特種船舶、 汽車 製造、石油化工等在全國具有較強競爭優勢的領域,涌現了華為、廣州數控、科達機電、邁瑞醫葯等龍頭骨幹企業,2010 年,廣東規模以上工業中先進製造業實現工業增加值9466. 35 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的47. 2%,增長17. 7%,對工業增長的貢獻率為47. 3%。其中九大產業佔全省比重為69. 72%,完成工業增加值13987. 59 億元,同比增長17. 5%。

(二) 大中型企業成為先進製造業的重要力量。廣東堅持把建設現代產業體系作為轉變發展方式的核心,省市聯動促升級,並深入推進省市共建先進製造業基地。[3]出台裝備製造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實施意見,開設裝備製造業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專項,集中扶持做強做大裝備製造業50家骨幹企業和100 家重點培育企業。2010 年,大型工業企業累計完成增加值5673. 49 億元,同比增長15. 7%,中型工業企業累計完成增加值7173. 65 億元,增長14. 0%,大中型工業增加值佔全部工業增加值的64%。

( 三) 民營工業、小型企業經濟增長較快。「十一五」期間,廣東規模以上民營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達23. 1%,增速比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 15. 2%) 高7. 4 個百分點; 比國有控股企業( 13. 4%) 快9. 7 個百分點,並且快於全省工業7 個百分點,2010 年民營工業佔全省工業的27. 6%。另外2010 年小型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7216. 48 億元,同比增長23. 3%,增速比大型企業( 15. 7%) 快7. 6 個百分點,比中型企業( 14%) 快9. 3 個百分點。

(四) 產業園區成為先進製造業發展的主體空間載體。目前廣東擁有眾多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工業園區如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松山湖工業園、增城經濟技術開發區、天河經濟技術開發區、肇慶高新區、南沙開發區和江門市高新區等等,對利用內資、吸收外資以及擴大廣東先進製造業經濟影響作用巨大,成為廣東先進製造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亮點,也是未來產業布局的主體空間載體。

(五) 大項目產業區與跨區域產業集聚區正在重構產業布局。廣東大力發展「四新一軟」(新顯示、新能源、新光源、新一代寬頻無線通信及軟體) 等產業,成功引進華星光電8. 5 代液晶面板生產線、彩虹集團OLED 顯示屏等大型項目,中建材和漢能薄膜太陽能項目順利進駐,佛山、東莞、江門、中山等地一批綠色半導體光源產業基地陸續開工建設。當前廣東的一些重點項目包括臨港工業園建設項目、石油化工基地的建設項目、海洋產業園區建設項目、核電站建設項目、天然氣建設項目等,大項目帶動以及跨區域產業集聚區的出現重構廣東先進製造業產業空間格局。

江蘇的智能機器服裝和布料產業是千年的強項,連老人都會自己織布的,太厲害了。廣州主要機器製造業和AI手機和萬能手機控制家庭電器等為主,現在的廣州生活已經非常方便了,以後發展的是家庭機器操作和無人駕駛 汽車 、機器人產業等各有千秋,各有強項。

自九十年代末廣東成為國內經濟總量老大,江蘇就一直被壓在水面下,心理失衡啊,比不過總量,比不過財政,就比人均,甚至拿出文化底蘊說事,有意思嗎,無聊透頂,老夫把話撂倒這,下一個十年周期,廣東還是老大,不信走著瞧。

江蘇已經飄了!

江蘇工業製造毋庸置疑的第一,且已經連續八年全國第一,但從製造全產業來看,江蘇與廣東差距很大,廣東幾乎生產生活各個方面的產品,這是全國都無法比擬的。

⑹ 工業企業資料庫中,2013年哪個行業利潤總額最高

汽車製造行業。
汽車零部件行業作為汽車整車行業的上遊行業,是汽車工業發展的基礎。隨著我國汽車零部件市場進一步開放,我國汽車消費快速增長兼具資源成本低的優勢,促使我國汽車零部件行業進一步發展,產業規模迅速擴大。
我國汽車零部件企業的技術水平和生產管理水平也得到很大提高。

⑺ 中國現在哪些製造業比較景氣推薦一下前景較好的行業

一、信息服務行業
21世紀,發展最快的是信息產業,信息技術將成為經濟發展的主要手段和工具。本世紀末,全球GDP中,已有2/3以上產值與信息行業有關。全球信息產品日益擴大。據統計,信息產業的銷售額1982年為2370億美元,1985年為4000億美元,1988年為4700億美元,1995年為6400億美元。到2000年約為1萬億美元,成為世界第一大產業。
在中國,信息服務業的歷史已有20多年了。但其人員數量還不多。一些大城市咨詢公司僅一、二千家,人員不足萬人。近年信息服務業無論從深度和廣度都有很快發展。1998年信息服務行業達8萬多家,人員110多萬。據估計,到2010年,我國信息服務的就業人員將達到700—900萬人。
二、文化傳媒業
1、目前在我國,文化傳媒業是一個典型的朝陽產業,從發展趨勢上看,也是一個高收入彈性產業。在我國文化傳媒業目前還只能說處於發展的初期,未來的市場空間很大,能支持該產業在一個較長的時期內保持較高的發展速度,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2、文化傳媒業雖然技術性和資金方面的進入障礙不高,但行業的管製程度較高,政策性的進入障礙較大,因而,該行業一般能得到較高而且比較穩定的收益。
3、目前我國文化傳媒業的市場化程度還不高,但市場化是一個趨勢,在市場化的過程中,我國企業將可能面臨西方跨國公司越來越大的進入壓力。由於該產業的市場區域性特徵比較明顯,以及在世界各國,文化傳媒業都屬於政府管製程度較高的產業,因此,在國內市場,我國企業不會處於競爭的不利地位。
三、 旅遊業
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中國的國際旅遊和國內旅遊業也日益興旺和發達起來了。1997年,中國旅遊人數達7000萬人次,旅遊收入800億元。旅遊業的發展,不但增加了中國非貿易外匯收入,增進了中國人民同世界各國人民交往的友誼,而且促進了中國的對外開放,開辟了新的就業門路,對於提高民族素質等都有積極作用。據統計,到2010年,全世界國際旅遊者達9—10億人次,旅遊業職工3·7億人,創產值15億美元。中國旅遊人數達2億人次,旅遊業職工2700萬人,是中國服務業就業人數較大的行業。
四、金融業
1、金融業包括保險、銀行、證券和信託投資業。金融業也是一個典型的高收入彈性產業,隨著國民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和人們收入的逐步增長,金融業也將會得到快速的發展。從我國經濟發展的趨勢看,金融業的潛在市場很大,該產業發展的空間非常大。
2、由於該行業的特點,金融業競爭格局的發展趨勢必將呈現一種壟斷競爭的格局,而且由於行業的特點所引起的政策性的進入障礙也比較高,因而,從整體上看,金融業是一個盈利能力比較強的行業。
3、金融業的國際競爭是通過跨國金融企業的直接投資來進行的,目前我國的金融企業從總體上講,競爭力弱於西方的金融跨國公司。但是,我國對該行業的行政性管製程度較高(任何國家對該行業的管制都比一般競爭性產業要嚴格),國外跨國金融企業要通過直接投資進入中國市場,估計需要一個較長期的漸進過程,而且一般會採取和國內現有企業合資的方式進入中國金融業。
五、生物制葯產業
在21世紀初期,中國將進一步發展醫療和生物工程事業。工作重點將逐步從預防醫學轉向保健醫學的研究和普及。據預測,21世紀末,中國從事衛生醫療和保健醫療以及生物醫學工程開發的就業人數達1200萬人;到2010年人數將增至1500萬人。
醫療職業是指與疾病治療、預防有關的需要專門知識的行業,從事本行業的人員要經過正規院校的訓練,並在專家指導下取得經驗。
目前,中國已突破單一的中專教育形式,並形成一個適合中國國情的多層次、多渠道的護理教育體系。高中畢業人員,可以考取護士中專學校、大學專科學校。護士可以通過繼續學習,逐門通過國家考試,取得大專或本科學歷,還可以通過考試考核,分別晉升為護師、主管護師,有的還可以獲得副主任護師、主任護師等高級技術職稱。
1、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自身的健康越來越關注並給予了越來越大的投入。生物葯物是由生命基本物質所製得的葯物,具有針對性強、副作用低、易為人體吸收等特點,尤其在治療嚴重危害人類健康和生命的疾病,如心腦血管病、腫瘤及病毒疾患方面受到歡迎,因而生物制葯具有非常廣闊的發展空間。
2、生物制葯行業的技術含量高,產品附加值非常大。因此,盡管該行業的國內市場競爭比較激烈,但是,一個企業只要能成功地開發出新產品並被消費者所認可,該企業就將能獲得很高的盈利水平。
3、就生物制葯產業的國際競爭形勢來看,盡管從總體上看特別是在科研投入和新產品開發方面我們還落後於發達國家,但是,應該說我國企業並沒有處於明顯的競爭劣勢。這樣說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方面,與國外產品相比,我國生物葯物具有明顯的價格優勢,較低的價格有利於臨床的廣泛使用;另一方面,由於葯品的特殊性,無論是國際貿易還是跨國直接投資,政府對其都有嚴格的管制政策。
六、新材料產業
1、新材料產業有很大的市場前景;一是由於技術進步以及新興產業的發展,一些新材料相對於傳統材料來說,在性能和成本方面有明顯的優勢;二是出於環境保護的考慮和資源的限制,一些新材料有較大的優勢。
2、新材料產業涉及的范圍比較廣,包括稀土、磁性材料、金剛石材料、新能源材料、特殊陶瓷材料、光電子、信息材料、智能材料以及生物醫用材料等行業。這些行業除少數擁有資源壟斷性之外,大多數是競爭性行業,盡管競爭比較激烈,但由於這些行業的技術含量高,產品附加值大,因而大多數企業的盈利水平都比較高。
對於設計范圍非常廣的新材料產業,我們認為有兩類企業值得投資者關註:一是在資源佔有上有明顯優勢的企業;二是技術開發上有明顯優勢的企業。
七、信息技術產品製造業
1、包括元器件製造業、設備製造業和軟體行業。隨著技術進步和通信業的高速發展,近年來,大多數信息技術產品的市場需求一直保持高速度的增長,而且這一趨勢在未來幾年仍將持續下去,目前,該產業是我國製造業中極少數供不應求的產業之一,市場發展空間很大。
2、目前,總體上看,我國企業和西方跨國公司相比,技術水平較低,研發能力較弱,生產加工工藝比較落後,核心技術主要由美日等少數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所控制。但是,長期來看,這種狀況必將改變,原因:一是經過多年發展和與國際廠商的合作,國內企業技術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的距離正在接近,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層出不窮;二是出於國家信息安全的考慮,政策上傾向於使用國產設備;三是以前國內電信業在行政性壟斷的狀態下,對設備的價格不敏感,使得國產設備的價格優勢無法體現,壟斷打破後,各通信運營商越來越注重所選設備的性能價格比,國產設備在這個方面具有優勢。
3、信息技術產品製造業既是一個高技術含量的產業,也是一個壟斷競爭的產業,因而也是一個盈利能力較強的產業。根據這一特點,投資者可以重點關注一些技術水平和研究開發能力比較強的企業。
八、房地產
1、房地產是一個周期性的行業,它的發展與國家的經濟增長,與地方經濟發展水平密切相關,也被視為經濟發展的「晴雨表」。經過了近6年的調整期,1999年下半年,我國房地產業走出了低谷,開始進入新的景氣周期,預計,今後幾年我國房地產業將處於新的景氣周期的上升期。在處於景氣周期時期的房地產市場,該行業的企業一般能獲得較高的盈利水平。
2、房地產是政府支持發展的產業,已被政府列為支柱產業、看作是新新的經濟增長點,已經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扶持房地產業特別是住宅產業的發展。正在加大住房制度改革的力度,刺激房地產消費市場。 3、房地產市場具有明顯的區域性特徵,是一個區域內的壟斷競爭市場,投資者可以重點關注在區域內有明顯的品牌和一定程度壟斷優勢的企業。
九、航空工業
1、多年來,國際航空市場一直保持較強勁的增長勢頭,我國更被看作是未來世界上最大的航空市場,我國航空工業的發展具有巨大的市場前景。
2、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航空工業還比較弱小。但近年來,在民用飛機製造領域,我國企業和世界上一些著名的飛機製造商進行了一些合作;引進了一些先進的軍用飛機;政府也在不斷加大投入;一些配套產業也有了很大的發展。
可以說,我國和西方發達國家的差距正在縮小,我國航空工業已經具備了快速發展的良好基礎。
3、世界航空力量的迅速發展和當前我國面對的許多現實問題,迫使我國必須要加快發展自己的航空工業,民用產品是如此,軍用產品更是如此,這是一個關繫到國家安全的重大戰略問題,已經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視,政府還必將會給以更大的支持。
十、汽車製造業
1、從我國現階段的經濟發展水平,消費結構的變化以及公路等基礎設施建設的情況看,我國即將進入一個對汽車需求快速增長的時期,可以說我國現在是世界上最大的潛在汽車市場,而且,這種潛在的市場正在逐步發展成現實的市場。
2、汽車工業已被明確為我國需要大力發展的支柱性產業,已經得到國家產業政策的大力扶持。
3、在世界范圍來看,汽車產業是一個典型的寡頭壟斷產業,目前,我國的汽車企業和一些跨國汽車公司比較,還是比較弱小,加入WTO以後我國汽車企業將會面臨很大的競爭壓力,同時也面臨很好的發展機會。

解讀熱門新聞,呈現敏感事件,更多獨家分析,請關注游金地youjindi.com/

⑻ 工業產值有哪些行業

工業總產值是以貨幣形式表現的工業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已出售或可供出售工業產品總量。反映一定時間內工業生產的總規模和總水平。
工業企業是指直接從事工業性生產經營活動(或勞務)的營利性經濟組織。
工業企業,包括采礦業、製造業和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供應業。

⑼ 在中國產值和就業人數最高的是第幾產業

1、分別指農業、工業和服務業。
2、第一產業指農業。一般來說,第一產業指以利用自然力為主,生產不必經過深度加工就可消費的產品或工業原料的部門。包括林業、牧業、漁業等。
3、第二產業指工業。第二產業以對第一產業和本產業提供的產品(原料)進行加工的產業部門。包括采礦業,製造業,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建築業。
4、第三產業指服務業。中國第三產業包括流通和服務兩大部門,具體分為四個層次:
(1)流通部門:交通運輸業、郵電通訊業、商業飲食業、物資供銷和倉儲業;
(2)生產和生活服務的部門:金融業、保險業、地質普查業、房地產管理業、公用事業、居民服務業、旅遊業、信息咨詢服務業和各類技術服務業;
(3)提高科學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質服務的部門:教育、文化、廣播、電視、科學研究、衛生、體育和社會福利事業;
(4)國家機關、政黨機關、社會團體、警察、軍隊等,但在國內不計入第三產業產值和國民生產總值。

⑽ 中國十大支柱產業是什麼

以下是中國十大支柱產業:1.有色金屬產業、2.汽車產業、3.鋼鐵產業、4.裝備製造業、5.公司電子信息產業、6.紡織業、7.船舶製造業、8.石油化工業、9.房地產業、10.輕工業。

為貫徹落實國家經濟增長「保八」目標,十大產業振興規劃臨危受命,相繼出爐。短期來看,這些規劃將有利於解決上述產業目前遇到的實際問題,緩沖世界金融危機對中國的影響;長遠來看,將對中國產業技術升級改造以及產業結構優化調整產生深遠影響。

拓展:目前我國著重發展這十大產業,從短期來看,這將有助於解決上述行業面臨的實際問題,緩解世界金融危機對中國的影響。從長遠來看,這將對中國工業技術的升級和產業結構的調整產生深遠的影響。看一看十大產業振興計劃,有許多要點:促進投資、退稅、金融支持等產業支持方案頻頻出現,而這些振興方式的選擇更有可能幫助工業企業改善自己的「造血」功能。減輕企業負擔、增加企業收入的效果也更值得期待。

閱讀全文

與哪個行業工業產值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汽車流量一般收費多少 瀏覽:700
汽車線束檢測台是什麼原理 瀏覽:48
長樂工業園區一畝地多少錢 瀏覽:890
汽車油泵堵塞如何檢查 瀏覽:293
汽車在路上什麼 瀏覽:45
海口寶馬油耗多少 瀏覽:236
西北工業大學兩個校區哪個好 瀏覽:313
寶馬七系裸車價多少錢 瀏覽:438
沈陽工業大學與西工大哪個好 瀏覽:134
賓士cla和君越哪個有面子 瀏覽:319
奧迪剎車硬怎麼修 瀏覽:992
錄音定位安裝到汽車哪裡 瀏覽:984
工業水平儀哪個牌子質量好 瀏覽:449
寶馬是什麼時候做的 瀏覽:78
老賓士s左前門板怎麼拆 瀏覽:623
賓士選裝智能遙控鑰匙多少錢 瀏覽:314
生產汽車有哪些設備 瀏覽:13
奧迪a4提前多久訂車 瀏覽:773
汽車鑰匙無法熄火怎麼辦 瀏覽:908
東北買奧迪哪個好 瀏覽: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