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想知道: 梧州市 梧州陶瓷產業園區 在哪
梧州市陶瓷產業園中和集中區(以下簡稱中和集中區)位於藤縣縣城東部,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水、陸交通便利,是自治區27個重點園區之一,納入自治區A類園區--藤縣工業集中區統籌管理。該項目是根據市委、市政府領導指示和工業發展、承接東部產業轉移以及開發高嶺土資源需要,結合陶瓷產業發展趨勢,以資源換產業(初步的勘探證實我縣陶瓷土資源儲藏量豐富,覆蓋區面積約23平方公里,礦藏的深度約100米以上,儲量約6.7億噸),按照高起點規劃、高質量建設、高效能管理理念建設的一個布局合理、功能配套先進、生態環境優美的陶瓷產業園。中和集中區總體規劃面積21000畝,建設200條陶瓷窯爐生產線,建成投產後年產值將達300億元,配套產值達100億元,可創稅超10億元,能安排10萬多人就業。
目前已有新中陶陶瓷、新舵陶瓷、瑞遠陶瓷、宇豪建材、中意陶瓷、寶富利陶瓷、宏俊陶瓷、佳和美陶瓷等13家陶瓷企業入駐中和集中區,總投資100.9億元,建設151條陶瓷窯爐生產線,建成投產後產值將達220億元。截至2012年1月底,園區建成和在建瓷磚生產線70條,其中已有65條瓷磚生產線建成、投產,5條瓷磚生產線正在進行調試,產品種類有拋光磚、瓷片、仿古磚、耐磨磚等,2012年計劃新建瓷磚生產線15條。園區注重引進採用高新科技和知名品牌的陶瓷企業,加快陶瓷配套產業及商業物流中心建設。
中和集中區的建設對促進梧州高嶺土資源的科學合理利用,提升梧州建築陶瓷產業自主創新能力和整體技術水平,提高產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加快陶瓷產業發展步伐,促進產業分工和集群,推動我縣及梧州經濟的提速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⑵ 廣西梧州工業園區的區位優勢
廣西梧州工業園區所位於的梧州市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東部,是廣西東大門。東鄰廣東省肇慶市封開縣、雲浮市鬱南縣,東南與廣東省雲浮市的羅定市接壤,南接玉林市容縣,西連貴港市平南縣,北通賀州市昭平縣、桂林市荔浦縣,東北與賀州市八步區接壤,西北與來賓市金秀瑤族自治縣毗鄰。地處北緯22°37′~24°18′,東經110°18′~111°40′之間。全境東西距115公里,南北長196公里,總面積12588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1097.17平方公里。
梧州市區位優勢明顯,是中國西部大開發12省(市、自治區)中最靠近粵港澳的城市,是廣西乃至西南地區接受粵港澳台地區產業、技術、資金轉移的最前沿地區。潯江、桂江匯於市區為西江。三江交匯處黃綠分明,人稱鴛鴦江。梧州集廣西水流量85%以上,有廣西「水上門戶」之稱,與粵港澳一水相連。水路距廣州341公里、香港436公里、澳門384公里。梧州口岸為國家一類口岸,有百年對外貿易歷史,設施齊全,基礎較好,與世界五大洲1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往來。 梧州交通運輸便利,2000噸級船舶可從梧州直達粵港澳;梧州至南寧、桂林、廣州高速公路通車營運,縮短了與粵港澳以及大西南的距離,進入「廣州2小時經濟圈」;梧州機場開通南寧、深圳、廣州、珠海、重慶等多條航線,立體交通格局形成。
未來梧州將以西江航運干線、「一環七射三連線」的高速公路網、「豐字型」鐵路樞紐、梧州機場航空港及西氣東輸二線為骨架,構建水路、公路、鐵路、空港和管道運輸五位一體的大能力綜合交通新格局。
「一環七射三連線」高速公路網:「一環」就是由馬梧高速公路(包茂高速公路)西復線、柳梧高速公路環城北線、柳梧高速公路環城東線、環城高速公路南線組成。「七射」一射——北向包茂高速公路經賀州至湖南永州、長沙;二射——柳梧高速公路經柳州至貴陽達重慶;三射——梧州至龍邦高速公路到達百色、田林,延伸至貴州興義,接規劃中的雲貴高速,連接西南經濟圈;四射——岑梧高速公路-岑水高速公路至廣東茂名、湛江,連接珠三角,接受東部經濟輻射;五射——廣梧高速公路(蒼郁高速公路)至肇慶廣州;六射——廣梧高速公路(梧封高速),連接入珠三角外環高速,融入廣佛肇經濟圈;七射——梧州至信都高速公路,向北增加一條通道,經梧州至賀州連接湖南和廣東北部等地區;「三連」一連——岑興高速公路-岑羅高速公路;二連——荔浦-鐵山港高速公路;三連——巴馬至賀州高速公路。
「豐字型」鐵路樞紐:指南北走向的洛湛鐵路;東西走向的三條鐵路,分別是南廣鐵路、柳肇鐵路和岑羅鐵路,共同構成梧州鐵路的「豐字骨架」體系。確保南廣鐵路、柳肇鐵路、岑羅鐵路全部建成通車,爭取柳州至韶關鐵路蒙山段開工,推進洛湛鐵路增建二線、電氣化改造等項目前期工作。到2015年,鐵路運營里程達到398公里。
建成市環城高速公路、貴梧高速公路、岑溪至水汶高速公路、荔浦至玉林高速公路蒙山段,實現縣縣通高速公路目標。爭取「十二五」期初開工建設柳梧高速公路;加快推進梧信、梧封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力爭實現開工。到2015年,公路通車里程達到61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82公里。
提升通江達海能力,開展西江干線3000噸級航道、桂江航道整治,建成長洲水利樞紐三、四線船閘。重點建設赤水圩作業區二期、李家莊碼頭三期、中儲糧碼頭、紫金村碼頭、塘源綜合碼頭、藤縣三坡碼頭、東勝作業區碼頭、大漓口碼頭等一批港口碼頭。加快建造標准化、大型化、專業化、多功能的綜合運輸船舶。到2015年,港口吞吐能力達到5000萬噸以上,實現快捷轉運、水陸、水水、水鐵聯運。
拓展梧州機場新航線,增加航班。加快推進梧州機場遷建前期工作,力爭早日開工建設。
積極配合開展西氣東輸二線梧州段和天然氣主幹管網、支線管網及其附屬設施工程建設,力爭「十二五」建成投入使用。
⑶ 老家屬於梧州但是離桂林很近那是在哪
1、梧州:梧州是有2200年建城史的城市,享有「綠城水都」 、"百年商埠"、「世界人工寶石之都「之美譽。漢高後五年(公元前183年),趙光在此地建蒼梧王城,這是梧州建城之始。梧州是古蒼梧郡、古廣信縣所在地,是粵語的發源地之一,嶺南文化(廣府文化)發源地之一。
2、賀州:賀州位於廣西東部,是距山水甲天下的桂林最近的城市,同時也是「三省通衢」。同時還有著兩千多年的歷史,文物古跡繁多,民風古樸濃郁,自然風光秀麗。還是客家之鄉、名茶之鄉、奇石之鄉、臍橙之鄉和馬蹄之鄉美譽。
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國家森林城市,是全國唯一的「中國長壽之鄉」縣域全覆蓋城市,同時也是世界長壽市。
3、柳州:簡稱柳,又稱壺城、龍城,中國五大汽車城之一,是廣西最大的工業基地。雖為廣西最大的生態工業城市,但卻有著山清水秀地干凈的贊譽。也是壯族歌仙劉三姐傳歌聖地,傳說劉三姐在魚峰山唱歌感動上天而得道成仙,山歌世代在魚峰山腳下繚繞。
壯族的歌、侗族的樓、苗族的舞、瑤族的節堪稱柳州民族風情四絕。柳州在2016中國十佳宜居城市排行榜中位列第七,在2016中國最干凈城市排行榜中排名第五。
4、河內市:河內直轄市(Ha Noi),是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的首都,越南第二大城市,位於越南北部的紅河三角洲,面積3340平方公里,人口756萬人。
5、來賓市:來賓(壯文:Laizbinh),隸屬廣西壯族自治區,地處東經108°24′-110°28′,北緯23°16′-24°29′之間,位居廣西壯族自治區中部,故有「桂中腹地」之稱。
蒙山縣位於廣西大瑤山之東,古代時為百越地,漢屬荔浦縣,唐代時改為蒙州,宋代時改為蒙山縣。1851年秋,太平軍在這里分封諸王,所以說蒙山又是太平天國開國之地。蒙山縣在歷史上有一段時間曾經是屬於桂林管轄,後來才歸屬梧州,它是武俠小說家梁羽生的故鄉。
全縣面積1279平方公里,人口20多萬,周邊與昭平、金秀、平南、藤縣、荔浦接壤,距梧州186公里,柳州180多公里,賀州180公里,桂林146公里。蒙山雖然帶有山字但是卻不山,四周環山,縣城一馬平川,真的很平坦,不過,就是交通不方便。
蒙山的交通有點落後,通向外界的只有一條321國道,梧州至今沒通高速公路的縣就是蒙山縣了,不過,賀巴高速公路應該在年底開通,到時20幾萬蒙山人也能實現高速夢了。高速通車後到時去桂林、柳州就方便多了,但是與梧州之間沒有高速連接,依然是山長水遠。
蒙山縣山清水秀,環境優美,獲得了「中國長壽之鄉」稱號。城市不大,建設得也是很漂亮的,當地人過得比較安逸,所以說小城市有小城市的好,就看你怎麼選擇了。當然,相信很多人還是喜歡大城市,可是,對於蒙山人來說,雖然梧州是地級市,但是他們很少去梧州。
蒙山由於與桂林比較近,而且曾經是桂林的屬地,口音上與梧州白話有很大的不同,他們又會說桂柳話,蒙山人比較親近桂林,經常去桂林、荔浦遊玩購物,去梧州的不是很多。有人說蒙山人對梧州沒有什麼認同感,如果不是辦事要去梧州,平時他們不怎麼去梧州的。
作為太平天國封王地的蒙山,旅遊景點也是不少。縣城內有永安州古城牆、太平天國詔旨令碑廊、太平天國文物陳列館,城外有東西炮台、南王馮雲山指揮所舊址,如果對太平天國歷史感興趣的朋友們,不妨來蒙山看看,相信此行必有所獲。
⑷ 蝶山區的經濟
傳統工業產業
蝶山區工業歷史悠久。解放以後,在富民坊、蓮花山、三角嘴及榜山等地發掘出土的眾多陶瓷文物,表明蝶山區在西漢時期,便是嶺南地區陶瓷業的一個重要產地。清末,在今工廠路一帶興辦了一批工廠,如煉銻廠、染布廠、繅絲廠等。民國初,這里先後創辦了廣西桐油廠、廣西制葯廠、廣西煉油廠等現代工業。至民國20年(1931年)後,興建了兩廣硫酸廠、廣西火柴廠和梧州松脂廠等大型工廠,梧州市發展成為廣西現代工業的發源地。解放後,根據梧州市工業發展的設點布局,轄區內逐漸形成了河西工業區、富民工業區、蓮花山工業區及大塘工業區。河西工業區位於潯江北岸與桂江西岸,有梧州市舞龍工業總公司。梧州松脂廠、廣西梧州奧奇麗股份有限公司、廣西三威林產工業有限公司、廣西梧州茶廠、梧州新華電池股份有限公司、梧州市蓄電池廠、梧州市針織廠、梧州市薴麻紡織印染廠等。富民工業區位於桂江西岸,有梧州市鍛壓機床廠、梧州市光學儀器廠、梧州市電控設備廠、梧州市調速電機廠等。蓮花山工業區位於桂江西岸,與富民工業區為鄰,有梧州鍋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廣西梧州起重機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梧州市船用機械廠、梧州市船用鍛鑄件廠、梧州市電業局蓮花山電廠等。大塘工業區位於轄區西部,有梧州制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梧州市皮革製品廠、梧州市龍山動植物酒總廠、梧州市電磁線廠、梧州市塑料廠、梧州市合成纖維廠、梧州市棉紡織廠、梧州市鉛筆廠、梧州市滌尼織染廠、廣西翔發棉紡織有限公司等。據不完全統計,2001年坐落在蝶山轄區的市管工業企業55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7家;工業總產值15.85億元,占梧州市工業總產值(不含三縣一市)的32.29%;全部從業人員年平均人數為23166人。1958年,區屬企業有街道居民組織興辦的一批集體所有制企業,如鐵器電器修造廠、化工廠、日用陶瓷廠、竹織廠、碎粉廠、合記牙灰廠等。至1965年,共有區屬企業廠組25個,在冊從業人員862人,產品75種,工業總產值262萬多元。1970年,上述廠組劃歸市街道工業局管理。1971年以後,街道工業逐漸恢復。改革開放以後,蝶山區政府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加快發展生產,1989年區屬集體企業有蝶山第二塑料製品廠、蝶山區化工廠、蝶山塑料製品廠、市天然日用化工廠、蝶山區光學元件廠、蝶山區金屬結構廠、蝶山區運輸公司、蝶山區修建隊、蝶山區供銷經理部等9個;非公有企業有蝶山汽車修配廠、蝶山船舶修造廠、蝶山金屬修配廠、佳麗時裝廠、助劑廠、建築材料廠、市協和針織廠、永發服裝廠、蝶山區農機經營部等9個,以及螺山區街道工業管理站、蝶山區勞動服務公司、蝶山區東興經濟管理區所管轄的私營企業154個。同年,該區的工業總產值首次突破千萬元大關,達1160萬元。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非公有制經濟逐漸成為推動城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2001年,區屬工業企業有143個,其中規模以上4家,工業總產值為14583萬元,年末職工人數2783人。主要產品有塑料製品、牆塗料、人造寶石、紙製品、玻璃工藝品、消防栓、礦泉水、皮衣、皮草袋、飼料添加劑等等。2002年,全區工業企業125個(家),工業總產值16688萬元。
珠寶玉石產業璀璨奪目
著名文化學者肖健將人工寶石和金沙玉定位為梧州珠寶玉石文化的雙星座! 梧州已經發展成為享譽海內外的「世界人工寶石之都」! 金沙玉也備受海內外專家學者和收藏界人士關注,成為梧州珠寶玉石文化產業中一顆璀璨的星座!東南亞最大的人工寶石加工基地和交易集散地 ——梧州寶石城,位於蝶山區所轄的西環路與步埠路交匯處。梧州金沙玉文化協會駐在蝶山區所轄的富民三路梧州富民特色街內。(詳見文化部分) 1987年,蝶山區成立財政局,為城區一級財政管理部門。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蝶山區財政收入逐年遞增,1987年財政收入162.69萬元,1993年財政收入1318萬元,2001年財政收入4255萬元,2002年財政收入5707萬元。
轄區范圍內的金融保險機構有中國人民銀行梧州分行、國家外匯管理局梧州分局、中國銀行梧州分行、中國工商銀行梧州分行、中國建設銀行梧州分行、中國農業銀行梧州分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梧州分行、市蝶山城市信用合作社、中國人民保險公司財產保險有限公司梧州分公司、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梧州辦事處等。蝶山區已成為梧州市的金融中心。 珠寶玉石文化璀璨奪目
著名文化學者肖健將和人工寶石和金沙玉定位為梧州珠寶玉石文化的雙星座! 肖健指出,梧州金沙玉和人工寶石同屬於珠寶玉石文化的范疇,從文化起源、文化特徵、文化產業發展進程的角度分析,都具有相似點和可比性,梧州人理應積極傳承珠江水文化特有的自由靈動、熱情豪邁性格特徵和文化意識,繼續以開拓美好新生活的如火激情和豪邁氣魄,去弘揚時代創新精神,嘗試借鑒人工寶石深加工和產業化發展的成功模式去發展金沙玉文化,讓梧州社會經濟發展更加璀璨奪目!梧州已經發展成為享譽海內外的「世界人工寶石之都」! 金沙玉也備受海內外專家學者和收藏界人士關注,成為梧州珠寶玉石文化產業中一顆璀璨的星座!東南亞最大的人工寶石加工基地和交易集散地 —梧州寶石城,位於蝶山區所轄的西環路與步埠路交匯處。梧州金沙玉文化協會駐在蝶山區所轄的富民三路梧州富民特色街內。
六堡茶文化千年輝煌
中國當代著名國學家、文化學者肖健為六堡茶作文化定位,指出梧州六堡茶與雲南普洱茶同為千年中國名茶,六堡茶的文化寓意關鍵在於「中國紅」的特色!中國紅,是中華民族的主題色彩,更是中國人的圖騰崇拜、文化崇拜和精神皈依,中國紅,寄寓著平安喜慶、和諧團圓、興旺發達!中國紅,經歷了上下五千年的傳承,可謂對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繁榮興旺歷史的高度概括,既是民族的主題色,更是民族的哲學觀,六堡茶演繹「中國紅」,體現了中華傳統文化的折中、自然、和諧之美!自此,六堡茶獲得了海內外文化界、茶葉界和主流媒體的廣泛關注和認同,社會影響力大大增強。 肖健指出,2011年,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根據《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定》批准梧州六堡茶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六堡茶「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知識產權永久屬於梧州市人民政府所有,並對六堡茶的地理唯一屬性及行業標准作了科學解釋和規定。對梧州六堡茶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直接推動梧州六堡茶文化發展躍上了更高層次!
金沙玉文化熠熠生光
著名文化學者肖健為梧州金沙玉作文化定位, 確認廣西梧州是金沙玉的故鄉,金沙玉從自然屬性、到歷史起源、再到文化寓意,三個層面都體現出「金沙」的特質和內涵,金沙玉以「金沙」取名,是名正言順、實至名歸!金沙玉之「金沙」,寓大浪淘沙、金礫不滅,靈動閃爍、熠熠生光之意,示兆著如意吉祥、幸福輝煌!金沙玉,是廣西梧州特有的奇石資源,原產於西江河床深處,原石看上去其貌不揚,但石質細膩、帶有油性,適合雕刻造型奇特的山水和栩栩如生的人物,雕刻出來的擺件經過拋光處理後,在燈光照耀下玲瓏剔透、閃閃發光。金沙玉,現已成為梧州珠寶玉石文化產業中一顆璀璨的星座!
蝶山區歷年文化活動豐富多彩。1962年,成立蝶山文化站。該站曾組織業余文工團,創作演出大型舞劇《椰林怒火》,獲1964年市文藝會演一等獎。1985年4月,成立蝶山區文化館、中外文化書院梧州分院等。協辦《蝶山文藝》,主辦「合面獅杯」徵文大獎賽,「蝶山之星」獨唱獨舞大獎賽,聯辦「梧州市首屆話劇小品大獎賽」等等。1993-2002年連續十年舉辦「蝶山風采賀新春」大型文化活動,全方位地展示了蝶山區的精神風貌。轄區內有20多個老年人活動點和10多支街道曲藝隊。新興小區為全國首批全民健身試點工程之一。 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基督教英國惠師禮會派傳教士麥路德醫師到梧州,在三角嘴古較場,創辦西醫院,這是梧州最早的西醫醫院。該院自興辦至光緒三十四年,有衛生技術人員7人,以門診為主,也設留醫室,留產室。民國23年(934年),廣西省立梧州醫院在河西三角嘴設立第一分院,至30年分院撤銷。解放後,西醫院更名為市第二工人醫院。1956年,市第二工人醫院並入梧州市紅十字會醫院,院址在今工廠一路處。2000年,區內有紅會醫院、婦幼保健院、里湖醫院、中西醫結合醫院、福利醫院、按摩康復醫院、中心血站、結核病防治所、衛生防疫站、葯品檢驗所、醫療器械修配所、麻風病防治所等醫療機構12個,病床1029張,衛生技術人員1141人。
⑸ 梧州在哪裡
梧州市,位於廣西東部,市區緊接兩廣邊界,為廣西東大門。現轄萬秀區、蝶山區、長洲區、蒼梧縣、藤縣和蒙山縣,代管岑溪市,面積12588平方公里,人口305.43萬,其中市區面積1097平方公里,人口45.2萬。
梧州市是一座有著2100多年悠久歷史的古城。漢高後五年(公元前183年)南越王朝設蒼梧王城。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設置蒼梧郡(因梧州多刺桐樹,又稱蒼梧花,故以花名定郡名)。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始名梧州。明成化六年(1470年),明憲宗在梧州創設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總督府,轄廣西、廣東,梧州成為兩廣政治、軍事中心。民國10年(1921年)始稱梧州市。1927年梧州市政府成立,梧州為廣西最早的省轄市。漢武帝初年,曾於梧州及今廣東封開縣一帶設廣信縣(屬交州蒼梧郡)。後來,廣信以西稱廣西,廣信以東稱廣東,兩廣因此而得名。
梧州市區位優勢比較明顯。梧州市是我國西部大開發12省(市)區中最靠近粵港澳的城市,是廣西乃至西南地區接受粵港澳台地區產業、技術、資金轉移的最前沿地區。東鄰廣東,南接玉林,西連貴港,北通賀州、桂林。潯江、桂江匯於市區為西江。三江交匯處黃綠分明,人稱鴛鴦江。梧州集廣西水流85%以上,有「廣西水上門戶」之稱,與粵港澳一水相連。水路距廣州341公里、香港436公里、澳門384公里,為廣西距港澳最近的港口口岸城市。梧州口岸為國家一類口岸。梧州口岸有百年對外貿易歷史,設施齊全,基礎較好,與世界五大洲1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往來。
梧州市基礎設施條件日臻完善。交通方面,水運至穗、港、澳全年可通航1000噸船舶,西江二期整治之後將提高到3000噸級。已建成集裝箱碼頭3座,港口年吞能力達700萬噸,有5萬多噸位的船舶專營港澳航線。溯江而上可通貴港、南寧、柳州、桂林等市。陸路有一級公路通粵、港、澳,距廣州280公里,3小時即可到達。二級公路通南寧、柳州、桂林、玉林、賀州等地市。通往所轄各縣(市)的均為國道。梧州飛機場可起降波音737客機。籌建中的桂林至梧州、南寧至廣州(經梧州)等多條高速公路、洛陽至湛江鐵路(梧州段)、貴陽至珠海鐵路(梧州段)及梧州港等,正在為梧州編織一個全新的四通八達的大交通網路。能源方面,電力主要依靠廣西大電網及自身火電、水電供給,有6.9萬千瓦的京南水電樞紐和1.2萬千瓦的爽島水電站。總裝機容量為62.1萬千瓦,總投資近60億元的長洲水利樞工程將於近期動工。郵電通信事業已跨入全國先進行列。梧州市區已建成河西防洪堤、河東防洪堤,梧州城區結束了年年被淹的歷史。
梧州市自然資源豐富。梧州市地理位置獨特。北回歸線從市區通過,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青山環抱,綠水縈繞,物產豐富,氣候宜人,長年無冬,春秋相連。全市森林覆蓋率達72.7%。耕地總面積9.5萬公頃,是廣西商品糧生產基地之一。森林面積87萬多公頃,林木總蓄積量2528萬立方米,是國內重要的木材生產基地和松脂生產基地之一。礦產資源有鈦、金、銅等30餘種。其中命名為「中國岑溪紅」的花崗岩儲量21億立方米。全市河流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149.7萬千瓦,可開發資源108.9萬千瓦。梧州山水鍾靈毓秀,山在城中,城將水抱。有風光、勝跡和文物點250多處,有被蘇東坡稱為「鴛鴦秀水世無雙」的鴛鴦江,有爽島大型天然瀑布群、全國最早建設的孫中山紀念堂、東南亞最大的蛇園、世界最大珍稀保護動物黑葉猴人工繁殖基地、太平天國封王建制遺址、李濟深故居等一批獨具特色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2002年2月,梧州市被國家旅遊局命名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梧州市是廣西最早的工業基地。早在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梧州市的火電、火柴、肥皂、電池、機械、紡織、治煉、醫葯、化工等行業就享有盛譽。建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梧州市工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目前,全市擁有紡織、化工、食品、機械、電子、塑料、製革、制葯、服裝、造船、輕工、印刷、石材等10多個工業門類。林化林產工業、輕化工業、食品工業、房地產業、對外貿易已發展成為梧州的優勢產業。廣西紅日、中恆集團已先後上市。梧州已擁有一批在全國有影響力的品牌,名優產品佔全廣西的14%左右。
梧州市人傑地靈,英才輩出。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英王陳玉成,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的李濟深,著名學者梁羽生等均系梧州人。梧州市全市人口中,漢族佔98%以上。少數民族有壯、瑤、回、苗、侗等21個,人口51100多人。梧州為粵方言區,城市人口中,半數以上與粵港澳有親緣關系,語言相通、習俗近同,交往廣泛。有定居國外的華僑、外籍華人以及港澳同胞35萬多人,國內的歸僑、僑眷、僑屬有37萬多人。岑溪市是廣西有名的僑鄉之一。
梧州市有許多引以為自豪的全國之「最」、世界之「最」。
(1)梧州是中國最大的松脂生產基地,年產松脂超過7萬噸。梧州松香不僅在全國市場享有崇高聲譽,而且在歐美、東南亞也有廣闊市場。(2)梧州是世界最大的人造寶石加工基地,全世界40%的人造寶石在這里加工,然後銷往世界各地。(3)梧州是全國橋梁類型最齊全的城市之一,市區建有8座造型各異的大橋。(4)梧州有儲量達21億立方米,被人稱之可與「印度紅」相媲美的「岑溪紅」花崗岩。(5)梧州有全國建造最早的中山紀堂。
(6)梧州是東南亞最大的寵物(犬只)飼養基地,幾乎世界各地的各類名犬都可以在梧州找到。(7)梧州有亞洲最大的黑葉猴人工繁殖基地,人工繁殖的黑葉猴已經超過100頭,其中兩頭贈送澳門市政廳。(8)梧州有質地最好、連片面積最大的全國足球訓練基地,有22個利用天然草被辟成的國家級訓練場。每年冬天,當北國「千里冰封,萬里雪飄」之時,梧州已是春光明媚、綠草如茵、鳥語花香的世界,全國各地許多青少年足球隊都到梧州進行冬、春訓練。目前這里正成為中國女足二次創業的基地。
梧州市一直致力改善投資環境。近年來,梧州市努力為外來投資者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全市上下達成了「人人都是招商者,人人都是投資環境」的共識,市政府相繼出台了《外來投資優惠辦法》、《招商引資獎勵辦法》、《招商代理管理暫行辦法》、《梧州市外向型工業園區優惠政策》,想方設法吸引外商來梧投資。成立了市處來投資服務中心、市外商投資進出口服務中心、市外商投訴中心。對外來投資企業實行「一個窗口收費,一條龍服務」辦事制度,誠心誠意為外商服務。日本西鐵城、香港卓業、駿業、神農葯業和北京華聯綜合超市等企業紛紛落戶我市。
為了抓住我國實施西部大開發、加入世貿組織以及粵港澳台產業轉移的有利機遇,加快梧州發展,按照自治區黨委富民興桂新跨越的戰略部署以及關於桂東經濟區域要大力發展現代農業、鄉鎮工業和外向型經濟的定位,梧州市先後建立了現代農業實驗區和外向型工業園區,並以這兩個園區作為梧州市招商引資和對外開放的重要載體。
梧州市現代農業實驗區包括43個鄉鎮,覆蓋174萬人,擁有92.4萬畝耕地。實驗區在引進新物種及核心基地建設、農業信息網路建設、農產品深加工等方面取得了突破,並得到了國家和自治區的扶持,目前已吸引一大批外商前來投資。
外向型工業園區已於2002年初正式動工興建。其發展目標是完全按照市場規律動作,培育產業鏈式的工業集團,塑造國際型的綠色工業形象。工業園區遠景規劃總面積為60平方公里,「十五」期間建成6平方公里。在工業園區投資辦企業,既可享受沿海經濟開放城市的優惠政策,又可享受西部開發優惠政策,還可享受民族區域自治地方定期減免企業所得稅的的政策。
近年來,梧州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十五」時期,隨著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和西部大開發的不斷深入,梧州,這個廣西的東大門,正迎來加快發展,乘勢前進的大好機遇。尤其是總投資達到200億的河東防洪堤、長洲水利樞紐、洛湛鐵路桂東段、桂林至梧州高速公路、「騎樓城」等「五大工程」對梧州今後的發展將產生巨大的影響。可以說,「十五」時期是梧州實現新跨越的重要時期。我們在深入分析國內外形勢的基礎上,從梧州實際出發,確定了「十五」時期我市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基本思路、奮斗目標和主要任務。主要目標是:國民經濟保持較快發展,增長速度高於全區平均水平。到2005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達到200億元,年均增長10%,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6300元;全市財政收入達到17億元,年均增長10%;「十五」期間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150億元,年均增長1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8%;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6%。
為實現上述目標,梧州市將以黨的十六大精神為指導,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按照「三個代表」的要求,圍繞「建設東大門,實現新跨越」的奮斗目標,抓住西部大開發和加入世貿組織的機遇,團結帶領全市人民,以結構調整、加大投入、擴大開放、深化改革為重點,以河東防洪堤、長洲水利樞紐、洛湛鐵路、桂林至梧州高速公路以及「騎樓城」建設為契機,解放思想,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奮力拚博,努力實現經濟和社會的的跨越式發展。
2007年,我市在自治區黨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市十二屆人大二次會議確定的各項奮斗目標,深入實施開放帶動和項目帶動兩大戰略,經濟社會出現了多年來少有的快速發展勢頭。
⑹ 梧州市有個桂鑫鋼鐵廠,具體位置在哪裡啊,誰知道
廣西桂鑫鋼鐵集團有限公司,
賀州市信都工業區
⑺ 新雅老工業區在哪
新雅工業區在世紀大道那裡,也就是龍港轉盤往高速路走那個方向,大概離轉盤有幾公里遠吧,金田工業園在龍金大道旁,也在路邊,在大道的西邊,也就是龍港轉盤往北走一公里左右,園區門口不是寫著金田工業園區字很大的嗎?
⑻ 梧州藤縣哪個鎮最富裕
梧州藤縣太平鎮最富裕。
太平鎮,位於廣西梧州市藤縣北部,東鄰古龍鎮,南與濛江鎮、和平鎮接壤,西鄰平南縣赤馬鎮,北靠東榮鎮、平福鄉。該鎮也是一個人口大鎮,總人口近15萬,是藤縣乃至整個梧州市有名的經濟強鎮,去年該鎮的工業總產值近200億,不僅在梧州市排得上名次,在整個廣西也算是實力較強的大鎮,絲毫不輸城市。
太平鎮
太平鎮坐落於藤縣北部,是廣西經濟發展比較好的鄉鎮。太平東鄰古龍鎮,西靠平南縣赤馬鎮,南接濛江鎮與和平鎮,北壤東榮鎮。城鎮距離藤縣縣城46公里,距離梧州市區82公里。全鎮總面積283平方公里,總人口13萬,是廣西人口比較多的大鎮,也是藤縣縣城駐地鎮外最大的鄉鎮。
太平鎮的地形主要以低矮的丘陵為主,蒙江貫穿了全鎮,為太平的發展提供了水源。尤其是農業發面,特別需要水源的灌溉。太平屬於梧州的農業大鎮,這里農業生產主要以水稻為主,以蔬菜、西瓜、甘蔗、玉米、豆類等為輔。
眾多的農作物築起了太平的農業發展格局,特別是太平無籽西瓜,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喜愛,聲名遠揚,暢銷全國各地。如今,太平已是藤縣最大的無籽西瓜種植基地,是廣西的無籽西瓜之鄉。
太平古稱泰州,歷史上曾經是廣西最繁華的鄉鎮之一,過去以騎樓建築聞名天下。也許很多人不知道,在鎮區西邊(蒙江岸邊)有一條古老的街巷叫上元街,雖然這條街今天看起來不起眼,但在過去這里是經商買賣的商行,當時金錢鋪、糧油店、客棧等都集中於此,南來北往的客商經過太平,都要在這條街落腳歇一歇。
如今,上元街經過了日新月異的時代變遷,早已不復當年,留下的只是一些舊時商行建築的騎樓。盡管如此,今日的太平在全國幾十個相同地名中,仍然是響當當的,藤縣太平就是其中知名度較高的一個。未來,太平的發展將會更勝過去,越來越好。
今日的太平鎮,作為廣西十大強鎮以及全國重點鎮,其綜合實力還是比較強的。要知道,太平鎮是廣西小康示範鎮,也是藤縣縣域副中心,目前已經成為了梧州市域西北部的一個重要支撐點。
太平的招商引資能力是比較強的,境內的南蛇塘工業園區這些年來發展風生水起,尤其是在林產產業和建材方面增長較快,為太平的工業發展注入了活力。未來隨著南蛇塘工業園區的發展壯大以及主動承接東部產業的轉移,太平的工業定能做大做強,成為一個工業強鎮。
太平鎮的人文歷史悠久,是一座繁華的文化大鎮。自古以來,太平境內就是山清水秀、自然資源豐富而又有特色的一座城鎮。這里的生態自然、地形地貌、歷史景觀,可以說是獨特又吸引人。這些年來,太平憑借著豐富的旅遊資源打造成為了遠近聞名的旅遊大鎮,吸引了大量遊客前往遊玩。
著名景點就有大樓江沙灘休閑度假區、東養古民居旅遊景區、大勝村大榕樹景區以及太平獅山國家森林公園等景區。眾多的景點大大促進了太平第三產業的發展,從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太平的知名度,為太平的經濟增長做出了重要貢獻。
多年以來,太平鎮經濟的發展都離不開交通上的建設。要知道,太平是廣西進行城鎮化比較早的鄉鎮,其經濟實力已經連續多年位居廣西各鎮前列。這里的交通在廣西各鎮來說是比較好的,水路和公路相當發達。因為水路沿著蒙江而下就是西江黃金水道,順著西江往東可到粵港澳而通海外。
公路上,國道241、國道321、省道323、柳梧高速以及多條縣道穿鎮而過,是藤縣北部最大的鄉鎮中轉站。可以說便捷的交通從根本上改變了太平的面貌,極大地促進了太平的經濟發展。
近年來,太平鎮各項城鎮基礎設施已逐步完善,城區也發生了質的變化。太平全面搶抓了新型城鎮化建設的發展機遇,全面推進安福新區的建設,目前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如今,城鎮建設是日新月異,城區功能日臻完善,城鎮品位顯著提升。多年來的投入,太平已經跳出了原先的老框架,城區面積已經擴大到了5平方公里,城區人口5萬多,城鎮規模、品質得到不斷提升。
縱觀今日的太平,城區建設突飛猛進,城鎮面貌大為改觀,一條條街巷的建成以及碧桂園、歐洲花園等高檔樓盤的拔地而起,無不體現了太平的大變化。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隨著太平各方面的完善,泰州大地將會迅速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