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河南62個景區免費有哪些景點
(1) 據悉,在第35個「國際博物館日」活動期間,平頂山市將根據「博物館與記憶」這一主題,開展「5•18國際博物館日」宣傳活動。5月17日至18日,全市6個景點實行免費開放。
目前,平頂山市共有國家級物質文化遺產14處、非物質文化遺產3處。這14處國家級物質文化遺產是:汝州市風穴寺、寶豐清涼寺汝官窯遺址、新城區應國墓地、衛東區蒲城店遺址、汝州市張公巷瓷窯遺址、汝州法行寺塔、汝州學宮、魯山望城崗冶鐵遺址、魯山元次山碑、魯山段店瓷窯遺址、葉邑故城、葉縣縣衙、郟縣三蘇墓與祠、郟縣文廟。
5月18日免費開放的單位有:汝州市汝瓷博物館、汝州市風穴寺、魯山縣豫西革命紀念館、郟縣三蘇紀念館、郟縣文廟、葉縣縣衙博物館
(2) 南陽武侯祠5月18日半價迎賓
(3) 截至昨日上午,平頂山市已有14家景區承諾5月19日當天推出不同形式的惠民利民活動。
其中,魯山的堯山、佛泉寺景區通票120元(原價279元);畫眉谷景區,19歲的遊客和5月19日當天生日的遊客可憑借本人身份證免票;昭平湖、龍潭峽、堯山大峽谷漂流、好運谷、秘洞等景區當天散客門票半價優惠。舞鋼市二郎山景區門票對該市市民(憑本人身份證)優惠至10元。汝州的怪坡、風穴寺景區門票均實行半價。葉縣縣衙和郟縣三蘇園、廣天知青園三家景區在5月19日當天免費開放。
(4) 5月19日當天,雲台山景區將向所有遊客贈送精美旅遊紀念品,5月19日當天出生的遊客憑有效證件當日可免費游覽;焦作市市民憑身份證到神農山景區、嘉應觀景區免門票,其他地區的遊客享受半價優惠待遇;5月19日凡游覽焦作影視城的遊客憑當日門票可現場抽大獎,獎品是10部手機;青天河景區、月山寺景區、韓園景區、凈影景區、丹河峽谷景區將對所有遊客免門票(青天河景區的船票按原價不優惠)。同時,全市的博物館、體育館等場所當天也將向所有遊客免費開放。
在接下來的5月20日至6月18日文明旅遊月活動期間,焦作市景區景點仍有諸多優惠。其中,雲台山景區仍向所有遊客贈送精美紀念品;全市市民憑身份證游覽神農山景區享受門票半價優惠,其他地區所有散客享受七五折,團隊價格不變;青天河景區每周一至周四的前19位遊客(單指散客)可免門票進入景區游覽(團隊不享受此項優惠,船票按原價不優惠);全市市民憑有效身份證游覽青龍峽景區享受門票每人10元的優惠,外地遊客每人30元;圓融寺景區將舉辦月季攝影比賽,有精彩獎品送出,並不定期舉辦祈福活動;凈影景區推出門票每人20元的優惠;全市市民憑有效身份證游覽丹河景區每人10元,外地遊客實行每人8折優惠;蒙牛集團工業旅遊點將為所有來參觀的來賓免費贈送冰淇淋產品。
(5)截止5月12日下午,新鄉市旅遊企業「中國旅遊日」惠民措施匯總如下:八里溝景區:5月19日當天,新鄉四區八縣市民憑身份證享受門票半價40元優惠,其他地區自駕車客人享受7折(56元)優惠;京華園景區:5月19日當天,天地宮門票按優惠價15元(原價25元)執行;比干廟景區:5月19日當天購買全價票買二送一;九蓮山景區:5月19日當天門票半價優惠;回龍景區:5月19日當天門票全免,並贈送精美旅遊紀念品;關山景區:5月19日當天對外地遊客實行半價30元優惠,新鄉本地遊客憑身份證享受門票價10元;潞王陵景區:5月19日當天購票游覽景區的遊客一律執行門市價半價20元的優惠;秋溝景區:5月19日當天門票價格按照外地遊客15元,新鄉本地遊客(憑身份證)10元執行;跑馬嶺景區:5月19日—22日向廣大遊客推出「游跑馬嶺送午餐」活動;新飛國際旅行社:凡報名5月19日當天旅遊團,或者5月19日當天報名預訂之後其他旅遊線路的遊客贈送旅行茶具套裝一套;新鄉市鴻雁旅行社、河南弘達國旅、河南康輝旅行社新鄉分社等17家旅行社推出多條旅遊特價線路,惠民益民。
(6)鶴壁市淇縣旅遊局率先將包括雲夢山、古靈山在內的眾景區推出,開展「免費游覽 快樂無限」免門票活動,成為河南省首家宣布5·19「中國旅遊日」當天免票的地方。鶴壁市與濟源市所有的景區都將免費開放。濟源景區包括王屋山景區、五龍口景區、濟瀆廟景區、黃河三峽景區、小溝背景區、九里溝景區將等
(7) 中國旅遊日綠博園半價優惠
為慶祝國家第一個旅遊日,進一步答謝、回饋社會各界和廣大遊客對鄭州中國綠博園的支持與厚愛。特在2011年5月19日推出「中國旅遊日」特別優惠酬賓活動,凡在當天到綠博園遊玩的遊客一律享受半價15元∕人的優惠。
當天,鄭州中國綠博園將推出豐富多彩的活動,慶祝中國旅遊日的到來。屆時綠博園北廣場、江蘇園、西藏園、北京園、杭州園、洛陽園均有文藝演出活動,同時,在上午11:30,下午5:00和晚上8:00中原最大的聲光電音樂噴泉將為您呈現華美樂章。
賞花、休閑、觀泉、看演藝,鄭州中國綠博園讓你回歸大自然體驗生態綠色、放鬆身心遊玩的好環境。
(8) 5月19日淇縣所有景區免費開放一天
5月19日是首個「中國旅遊日」,淇縣旅遊局推出「免費游覽 快樂無限」活動。
屆時,雲夢山、古靈山、摘星台等淇縣所有景區向海內外遊客免費開放一天,導游講解費八折優惠。同時,還將開展大型慶典活動、旅遊法律法規展、淇縣旅遊風光展、「回顧十一五 展望十二五」旅遊業發展成就展、設立咨詢服務台、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多樣的慶祝活動,推出雲夢山對山歌、健步猜謎、古靈山雙人競吃、玉帶河漂流、摘星台尋根祭祖、歡樂游園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旅遊活動,竭誠歡迎社會各界人士光臨。
B. 中國有什麼物產要詳細
一、礦產資源及其勘查開發現狀
中國現已發現171種礦產資源,查明資源儲量的有158種,其中石油、天然氣、煤、鈾、地熱等能源礦產10種,鐵、錳、銅、鋁、鉛、鋅等金屬礦產54種,石墨、磷、硫、鉀鹽等非金屬礦產91種,地下水、礦泉水等水氣礦產3種。礦產地近18000處,其中大中型礦產地7000餘處。
中國礦產資源的基本特點是:
——資源總量較大,礦種比較齊全。中國已探明的礦產資源種類比較齊全,資源總量比較豐富。煤、鐵、銅、鋁、鉛、鋅等支柱性礦產都有較多的查明資源儲量。煤、稀土、鎢、錫、鉬、銻、鈦、石膏、膨潤土、芒硝、菱鎂礦、重晶石、螢石、滑石和石墨等礦產資源在世界上具有明顯優勢。地熱、礦泉水資源豐富,地下水質量總體較好。
人均資源量少,部分資源供需失衡。人口多、礦產資源人均量低是中國的基本國情。中國人均礦產資源擁有量在世界上處於較低水平。金剛石、鉑、鉻鐵礦、鉀鹽等礦產資源供需缺口較大。
優劣礦並存。既有品質優良的礦石,又有低品位、組分復雜的礦石。鎢、錫、稀土、鉬、銻、滑石、菱鎂礦、石墨等礦產資源品質較高,而鐵、錳、鋁、銅、磷等礦產資源貧礦多、共生與伴生礦多、難選冶礦多。
查明資源儲量中地質控製程度較低的部分所佔的比重較大。查明資源儲量結構中,資源量多,儲量、基礎儲量少; 經濟可利用性差或經濟意義未確定的資源儲量多,經濟可利用的資源儲量少;控制和推斷的資源儲量多,探明的資源儲量少。
成礦條件較好,通過勘查工作找到更多礦產資源的前景較好。石油、天然氣、金、銅等礦產資源的找礦潛力很大。老礦山深部、外圍和西部地區是重要的礦產資源接替區。
——相繼發現和探明了一大批礦產資源。以大慶油田為代表的一大批油氣田,使中國由一個貧油國轉變為世界上主要產油國之一。發現和擴大了白雲鄂博稀土金屬礦、德興銅礦、金川鎳礦、柿竹園鎢礦、欒川鉬礦、阿什勒銅礦、焦家金礦、玉龍銅礦、大廠錫礦、廠壩和蘭坪鉛鋅礦、東勝-神木煤田、紫金山銅金礦、羊八井地熱田等一批重要礦床。發現和探明了一批重要地下水供水水源地。西部地區礦產資源集中區逐漸顯示出良好的找礦前景。在一批老礦山外圍或深部找到了新的資源。新一輪國土資源大調查陸續取得一批成果。五十多年的礦產資源勘查工作,使中國從礦產資源家底不清到成為世界礦產資源大國; 從已知地下水源地稀少到地下水在全國供水中起舉足輕重的作用。與此同時,形成了一支具有優良傳統和作風、技術力量雄厚的地質勘查隊伍,為中國經濟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
——礦產資源開發規模迅速擴大。1949年,中國保留比較完整的礦山僅300多座,年產原油12萬噸,煤0.32億噸,鋼16萬噸,有色金屬1.30萬噸,硫鐵礦1萬噸,磷不足10萬噸。經過五十多年的努力,中國先後建立了大慶、勝利、遼河等大型石油基地,大同、兗州、平頂山、「兩淮」、准格爾等煤炭基地,上海、鞍山、武漢、攀枝花等大型鋼鐵基地,白銀、金川、銅陵、德興、個舊等大型有色金屬基地,開陽、昆陽、雲浮等大型化工礦山基地,形成了能源與原材料礦產品的強大供應系統。一大批礦業城市拔地而起,促進了中國的城市化建設。目前,中國的礦產品產量、消費量居世界前列。2002年,中國共有大型礦山489座,中型礦山1025座,小型礦山和砂石粘土采場14萬多處,從業人員907萬人。礦業產值4542億元。生產原油1.67億噸,天然氣327億立方米。礦石和砂石粘土採掘量48.49億噸,其中:原煤13.80億噸,鐵礦石2.31億噸,磷礦石2301萬噸。十種有色金屬產量1012萬噸。目前,中國原煤、鋼、十種有色金屬和水泥產量居世界第一位,磷礦石和硫鐵礦產量分別居世界第二位和第三位,原油產量居世界第五位。國有礦山企業是中國礦產資源開發的支柱,也是能源、原材料工業的穩定供應基地。原油、天然氣和36%的其他礦石產量都來自7679個國有礦山企業。國有礦山企業不僅為工農業發展奠定了基礎,而且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綜合國力作出了重要貢獻。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以來,多種經濟成分的礦山企業也得到迅速發展。目前,非國有礦山企業達到14萬個,其中港澳台商投資礦山企業132個,外商投資礦山企業160個。
——礦產資源保護和合理利用水平逐步提高。五十多年來,中國物探、化探、遙感、鑽探、坑探等礦產資源勘探技術和實驗測試、計算技術取得了很大進展,提高了礦產資源勘查的科學技術水平。礦產資源綜合利?B style='color:black;background-color:#A0FFFF'>煤突厥綻?貿尚?饗裕?試蠢?寐手鴆教岣摺D殼埃?泄?細值幕厥章飾?/span>40%,廢舊有色金屬的綜合回收率為27.70%; 鉑族和稀散元素幾乎全部來源於綜合利用; 近三分之一的硫酸原料也是由有色金屬生產過程中綜合回收。一些礦山企業對與煤伴生的瓦斯、油頁岩、高嶺土、高鋁粘土進行綜合開發,對煤矸石、粉煤灰進行加工利用,產生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
——礦產品對外經濟貿易快速發展。2002年中國礦產品及相關能源與原材料進出口貿易總額為1111億美元,佔全國進出口貿易總額的18%。原油、鐵礦石(砂)、錳礦石(砂)、銅精礦、鉀肥進口量較大。鉛、鋅、鎢、錫、銻、稀土、菱鎂礦、螢石、重晶石、滑石、石墨等優勢礦產品的出口量較大。中國礦產資源領域的對外合作不斷擴大。通過海洋油氣資源對外合作勘查,陸續發現了一批新的油氣田,海洋油氣產量逐年增加。到國外勘查開發油氣資源已具一定規模,到國外勘查開發固體礦產資源也已開始。在煤層氣領域與一些國家建立了長期的研究開發合作關系。
中國現已發現171種礦產資源,查明資源儲量的有158種,其中石油、天然氣、煤、鈾、地熱等能源礦產10種,鐵、錳、銅、鋁、鉛、鋅等金屬礦產54種,石墨、磷、硫、鉀鹽等非金屬礦產91種,地下水、礦泉水等水氣礦產3種。礦產地近18000處,其中大中型礦產地7000餘處。
除了,我國極其豐富的物質資源,我國還有五千年華夏文明傳承下來的文化資源和精神資源,物質資源是有限的,它們是無窮無盡的,雖然現在它們的價值還不明顯,但我相信在物質文明高度發達的將來,它們必將是我國取之不盡,用之不完的財富!
C. 南京到洛陽寧洛高速沿途有哪些風景點
古人雲得中原者得天下,說的就是中原腹地河南位於華夏之中,有糧有人,交通發達,因此河南歷史古跡眾多,處處都有風景。
南京到洛陽,寧洛高速沿途旅遊點很多,單說下洛陽往南京這幾個市的景點吧,說多了也玩不過來。
洛陽擁有四項世界文化遺產和眾多5A,4A級景點。龍門石窟,龍潭峽,白雲山,老君山,雞冠洞,白馬寺等等,景點資源堪稱中部之最。附近還有著名的少林寺。
平頂山,中原經濟區重要的能源和重工業基地。有堯山,石漫灘,白龜山,昭平湖等。
周口市有華夏先驅,九州聖跡美譽。有鹿邑太清宮,老子故里,太昊陵,淮陽龍湖濕地公園等。
D. 平頂山建市50周年的變化有人知道嗎
節選《市委書記鄧永儉在慶祝平頂山建市5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上面有你想知道的所有!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同志們、朋友們:
五月的平頂山萬物競翠,一派生機。今天,我們在這里隆重聚會,熱烈慶祝平頂山建市50周年,一起見證半個世紀的奮斗歷程,一同分享50年的豐碩成果,共同展望催人奮進的美好未來。在此,我代表中共平頂山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市軍分區,向前來參加慶祝活動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表示熱烈的歡迎!向辛勤工作在全市各條戰線上的廣大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幹部、駐平部隊指戰員、武警官兵和公安幹警,表示親切的慰問!向為平頂山的開發、建設和發展作出積極貢獻的老領導、老黨員、老幹部、勞動模範以及社會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
平頂山山川靈秀,物華天寶。建國初期,探明地下擁有豐富的煤炭資源,國家開始大規模開發平頂山煤田,1957年3月26日國務院批准設立平頂山市,1957年5月中共河南省委正式任命了平頂山市委、市人民政府領導班子,從此開啟了平頂山發展的新紀元。50年來,伴隨著共和國前進的步伐,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勤勞、智慧的平頂山人民在這片昔日貧瘠荒涼的土地上團結拼搏、艱苦創業,改造舊山河,開辟新天地。建市之初,來自五湖四海的創業者,響應祖國的號召,胸懷共同的理想,用火熱的激情拉開了開發建設平頂山的序幕。在此後的20年間,廣大建設者用智慧和汗水裝點這座年輕的城市,奠定了以煤炭為主的工業經濟基礎,形成了相對配套的中等城市格局。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歷屆市委、市政府團結帶領全市人民解放思想,開拓進取,全面推進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各項工作,工業實現了由「小」到「大」、由單一向多元的快速擴張,農業實現了由生存農業向高產農業的過渡,提前8年實現了翻兩番的戰略目標。到20世紀末,基本完成了主要依靠資源開發利用支撐經濟發展的一次創業使命,形成了煤炭、電力、鋼鐵、化工、機電、建材、紡織、食品等門類比較齊全的現代工業體系,成為全國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業基地,跨入全國大城市行列。進入新世紀以來,市委、市政府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團結帶領全市人民全面實施二次創業,奮力打造經濟強市,努力建設全國重要的、全省最大的煤炭生產和綜合加工基地,努力建設世界一流、亞洲最大的尼龍66化工化纖生產基地,努力建設全國重要的、世界級的特寬特厚鋼板科研生產基地,努力建設在全國、全省有重要影響的坑口火力發電基地,努力建設全國重要的、全省最大的超高壓輸變電成套設備、大型環保設備和高速鐵路機車關鍵設備製造基地,努力建設全國重要的、全省最大的新型干法水泥和牆體材料生產基地,努力建設全國重要的、全省最大的井鹽生產加工和配送基地,努力建設全省重要的白酒生產和食品加工基地。通過培育建設八大工業基地,推動了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實現了經濟社會快速健康發展。特別是我們扎實推進資源優勢向產業優勢轉變,實現了趕上和超過全省平均發展水平的目標,開始了向經濟強市的跨越;扎實推進能源、原材料為主的工業結構向多元化新型工業體系轉變,改變了主要依靠煤炭支撐經濟發展和財政增收的格局,開始了向新型能源和工業基地的跨越;扎實推進煤礦城市向區域性功能城市轉變,改變了平頂山在人們心目中的煤城形象,開始了向山水園林城市的跨越,使平頂山的發展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
歷經50年的艱苦奮斗,平頂山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綜合實力顯著提升。建市之初,平頂山生產總值僅1.8億元,地方財政收入僅0.13億元。50年後的今天,國民經濟實現了跨越式發展。2006年,全市生產總值達到671.9億元,連續三年保持了15%%以上的增長速度,每年凈增100億元左右,三年邁上了三個大台階。財政總收入完成84.87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達到44.2億元,兩年實現翻一番;一般預算收入達到40.4億元,總量居全省第3位,增速居全省第1位;稅收佔一般預算收入的比重達到77.1%%,居全省第2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72.7億元,增速居全省第1位。工業增加值達到392億元,涌現了一批銷售收入超二百億元、數十億元的大型企業和企業集團,6家企業進入全省工業企業100強。縣域經濟競相加快發展,6個縣(市)生產總值佔全市的比重達到65.7%%;10個縣(市、區)有7個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突破2億元,最高的達到6億元。兩個縣(市)進入全省縣域經濟綜合實力前30位,兩個縣進入全省「十個快縣」行列。
歷經50年的艱苦奮斗,平頂山產業結構日趨優化,發展後勁不斷增強。建市之初,平頂山產業結構比較單一,主要依靠煤炭支撐經濟發展。50年後的今天,三次產業協調發展,構築起了多元化的產業支撐體系。農業的基礎地位進一步鞏固。建成了一批優質專用小麥、優質玉米、優質煙葉、優質小雜糧種植基地和規模養殖場、養殖園區,扶持了華懋雙匯、巨龍澱粉、夢想餅業、佳源乳業和九頭崖等一批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加速了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2006年,全市糧食產量達到182.4萬噸,創歷史最高水平;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49%%,高出全省9個百分點。工業體系更加完善。煤炭產業不斷得到改造和提升,全市煤炭產量達到5000萬噸以上,成為全國重要的能源基地。非煤產業和接續產業不斷發展和壯大,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先後建成了簾子布廠、高壓開關廠、姚孟電廠、舞陽鋼鐵廠等一批大型骨幹企業;近年來,建成或開工建設了平煤集團十三礦,神馬集團30萬噸尼龍66鹽和「雙三十萬」噸氯鹼,舞鋼公司100萬噸寬厚板,姚電四期2×60萬千瓦機組,平高東芝一期、二期,天瑞集團高速鐵路機車關鍵設備和5條5000噸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匯源公司「雙十萬噸」氯鹼,中加公司50萬噸煉鐵和礦山開采等一批對全市經濟發展具有較強支撐拉動作用的大型重點項目,形成了煤炭、電力、鋼鐵、化工、機電、建材、井鹽生產和食品加工等一批優勢支柱產業,在電氣儀表、生物制葯、醫療器械、新型材料、皮革加工、摩托車製造等方面培育了一批新的經濟增長點。以煤炭為主的工業結構發生了明顯變化,非煤產業在工業中的比重達到65%左右,非煤產業的地方稅收佔地方財政收入的比重達到85%左右。第三產業全面發展。餐飲、商貿、房地產業市場繁榮,文化、旅遊、信息產業步伐加快,金融、保險、物流業日趨活躍,成為全市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尤為可喜的是,高新技術產業得到快速發展,自主創新能力明顯提高,全市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到61家,高新技術產品達到110種。
舞鋼公司自主研發的特種鋼材打破了韓國和日本的壟斷,廣泛應用於西氣東輸、神舟飛船、奧運場館鳥巢、三峽工程、國家大劇院、中央電視台新址等國家重點工程和軍事工程;神馬集團打破了國外對尼龍66工業絲技術的壟斷,生產的特種纖維產品成為神舟飛船返回艙減速傘的主體材料;平高集團在高壓、特高壓電器技術領域創下四個「中國第一」,100萬伏超高壓組合電器項目被列入河南省「十一五」重大科技專項;中材環保公司袋式除塵器生產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天瑞集團高速機車重載合金鋼鑄件項目引進日本V法造型技術,經過自主創新,生產能力提高了30%%,成為亞洲最大的同類生產企業。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7%,經濟增長正在由資源依賴型向創新驅動型轉變。
歷經50年的艱苦奮斗,平頂山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城鄉面貌深刻變化。建市之初,平頂山城區面積只有6平方公里。50年後的今天,建成區面積拓展到70平方公里,城市框架不斷拉大,城市功能不斷完善。特別是近年來,強力實施「東擴西進」戰略,大規模改造老城區,大力度開發新城區,城市面貌和人居環境得到顯著提升。新城區一期10平方公里基礎設施已經配套,綠化面積達到230多萬平方米,建成和在建的建築面積達到400多萬平方米,初步展現出以山水為特色的生態型濱湖新城形象;老城區改造新建道路47條,改造背街小巷42條,建成了一批現代化的住宅小區和商業街區,建設了鷹城廣場、河濱廣場、山頂公園等56個游園綠地、公園廣場。特別是對橫貫市區的湛河進行了綜合整治,實現了堤岸變綠、河水變清的目標,成為廣大市民休閑娛樂的綠色生態長廊;在新老城區之間採煤塌陷地開發建設了大型生態園工程,建成後將成為展示城市山水園林特色的重要標志。城市綠地率和綠化覆蓋率分別達到28%%和32%%,市容市貌煥然一新,成功創建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和省級園林城市,進入全國旅遊綜合競爭力百強城市。縣城和小城鎮面貌明顯改觀,6縣(市)和石龍區全部創建為省級衛生城市,舞鋼市創建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寶豐縣創建為全國衛生縣城,城鎮化率達37%%。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不斷加大。建成了許平南、漯平洛兩條高速公路,太澳、鄭石兩條高速公路年底前後可望建成通車,基本形成了「縣縣通高速、鄉鄉通二級路、村村通水泥路(油路)」的公路網路。通信、電力、廣播電視、互聯網路建設快速增長,在城市實現了全面普及,在農村實現了廣泛覆蓋。
歷經50年的艱苦奮斗,平頂山改革開放不斷深入,經濟發展充滿活力。建市之初,平頂山主要依靠國家投入進行開發和建設,自主發展能力不強。50年後的今天,通過不斷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基本形成了適應市場經濟需要的體制和機制。農村改革扎實推進,穩定完善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和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全面完成了農村稅費改革任務,初步建立了土地所有權有償轉讓制度;國有企業改革不斷深入,13戶大型及省管以上國有工業企業建立了比較完善的現代企業制度,神馬實業、平高電氣、平煤天安成功上市,一大批國有、集體企業通過改革重新煥發了生機;非公有制經濟快速發展,占國民經濟的比重達到50%%左右,天瑞集團、匯源集團、中加公司、銀龍集團、潔石建材等一批大型民營企業成為全市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穩妥推進,各項配套改革力度加大,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顯著增強。對外開放力度不斷加大,先後與俄羅斯塞茲蘭市、韓國安東市、土耳其陶香樂市等結為友好城市,與4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貿、科技和友好往來,805家企業取得了外貿進出口經營權,外資企業發展到324家,日本東芝、安川電機、德國PHP、美國KKR、上海寶鋼、中電投、伊利乳業等一批國內外知名企業入駐平頂山,對外貿易持續增長,利用外資逐年增加,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
歷經50年的艱苦奮斗,平頂山各項事業全面進步,精神文明碩果累累。建市之初,受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平頂山社會發展相對滯後。50年後的今天,科技教育和科學普及工作深入開展,建成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發中心3家、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兩家,實現了河南省本土培養院士「零」的突破;10個縣(市、區)全部進入全國科技工作先進縣行列。基礎教育資源不斷優化,高等教育快速發展,建成了兩所本科院校和兩所專科院校,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國民教育體系。文化事業不斷繁榮,建成了廣電中心、文化中心等一批標志性文化設施,馬街書會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一批文藝精品先後在全國、全省獲得大獎,被中國曲協命名為第一座「中國曲藝城」。「寶豐現象」創造了「農民創造文化、文化造福農民」的獨特經驗,在全國產生了重要影響。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得到加強,建設了一批重點醫療設施,改造了一批鄉鎮衛生院,兩家醫院進入「三級甲等醫院」,11家進入「二級甲等醫院」,臨床醫療水平進入全省先進行列。群眾性體育運動蓬勃開展,興建了體育村等一批現代化體育設施,承辦了河南省第七屆運動會、全國賽艇錦標賽、亞洲皮劃艇激流迴旋錦標賽等大型比賽,培養世界冠軍10餘人,120多人在全國性競技體育比賽中奪得金牌。人口計劃生育工作始終走在全省前列,被確定為全國計劃生育綜合改革試點城市,連續12年被評為全省計劃生育工作先進市。資源節約、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建成了一批循環經濟項目,淘汰了一批污染環境、浪費資源的「五小」企業;新建省級森林公園3處、省級自然保護區5個,森林覆蓋率達到22.6%%,城鄉生態環境有了明顯改善。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深入開展,涌現出了李二銀、劉嘉、許乃同、張瑋、吳如、范素海、霍新泰、張鐵崗等一批具有鮮明時代特徵的先進典型和模範人物,創建了一批國家級、省級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先後被評為全國科教興市先進市、全國環境保護工作先進市、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城市、全國婦女兒童工作先進市、全國雙擁模範城。
歷經50年的艱苦奮斗,平頂山社會和諧、物阜民豐,人民群眾安居樂業。建市之初,平頂山物質財富貧乏,生產生活條件非常簡陋。50年後的今天,平頂山整體進入了小康社會,人民生活達到了小康水平。2006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9898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150元,連續兩年雙雙實現兩位數增長。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達到380.3億元,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積達到24.3平方米、住房成套率達到86.1%%,農民人均居住面積達到27.5平方米。就業和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健全,2001年以來,全市城鎮新增就業人員36.7萬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16.8萬人,基本消除了城鎮「零就業」家庭;城鎮職工失業、醫療和養老保險參保率分別達到99.6%%、87.5%%和98%%;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全民醫保制度,較好地緩解了群眾就醫難的問題;建立了高中階段貧困生資助制度和捐資助學基金,保證了考上大學的學生沒有一個因家庭貧困而上不起學;建立了農村低保制度,提高了城市低保標准,成立了全省第一家愛心救助超市,保障了弱勢群體和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安全生產水平不斷提高,特別是1998年以來,我們堅持把煤礦安全生產作為一項生命工程來抓,通過關井壓產、資源整合,先後關閉了2000多座小煤礦,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生產制度和辦法,改變了小煤礦亂采濫挖的狀況,遏制了煤礦事故多發的勢頭,開創了煤炭資源有序開採的良好局面。民主法制建設扎實推進,社會治安狀況不斷好轉,社會大局保持持續穩定。
E. 「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發布有何意義
據報道,日前,由中國科協調宣部等機構主辦的「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發布。名錄中有創建於洋務運動時期的官辦企業,也有新中國成立後的156項重點建設項目,覆蓋造船、軍工、鐵路等門類。
好在一些地方已經意識到工業遺產的價值,武漢、廣州、大慶等城市出台了工業遺產保護的地方法規,力圖「保護工業遺產,傳承城市文脈」,此舉具有很強的示範價值。和歷史文化遺址不同,工業遺址大多具有「以用促保」的空間。北京798文創園區就是在原國營798廠等企業老廠區基礎上建立起的文化新地標,上海的1933老場坊、重慶的坦克倉庫等是這類模式的代表。如何讓老廠房、老廠址煥發生機,需要找到更多模式和辦法。
電影《鋼的琴》中有這樣一個鏡頭:一個落寞的鋼廠遍布著工業建設時期留下的廠房,老工人們靜靜站在遠處,看見不再冒煙的煙囪在爆破中轟然倒下,表情凝重。現代社會,我們看到太多太多的「轟然倒下」。工業遺產名錄的發布可以看作是一個提醒:城市管理者不僅要關注給城市新建了些什麼,更要思考給城市、給歷史、給後人留下些什麼。
F. 河南土特產
·信陽(毛尖茶、香稻丸、信陽板鴨、板栗、固始
·南陽(南陽玉、南陽烙花、玄妙觀齋菜)
·三門峽(靈寶蘋果、靈寶大棗、貴妃杏 、黑木耳
·濮陽(孔集鹵雞、小尖椒 、冬棗 、「雙脊」 、
·鶴壁(纏絲鴨蛋、淇河鯽魚 、縣王橋豆腐、豆腐
·焦作(四大懷葯、武陟油茶、海蟾宮松花蛋、延
·安陽(道口燒雞、安陽燴菜、安陽血糕 、安陽三
·平頂山(寶豐酒、魯山猴頭、郟縣餄餎面 、汝瓷
·濟源(冬凌茶、土饃、胡辣湯、卷餅)
·商丘(民權紅葡萄酒、蝦子燒素、商丘水激饃)
·鄭州(新鄭紅棗、新密金銀花、滎陽柿子、中牟
·周口 (鄧城豬蹄、逍遙胡辣湯、黃花菜、蓮花味
·開封(花生糕、馬豫興桶子雞 、小籠灌湯包 、
·駐馬店(小磨香油、雞汁豆腐乾、五香大頭菜、
·周口(逍遙胡辣湯 、孔集燒雞、醬黃花菜 、王
·漯河
·許昌(腐竹、煙草、鄢陵花卉)
·洛陽(牡丹燕菜、洛陽水席)
武陟油茶 開封花生糕 信陽毛尖 新鄭好想你棗片
汴京烤鴨、道口燒雞等,汝陽杜康酒,民權葡萄酒
宋河糧液,禹州鈞瓷、汝州汝瓷、開封汴綉、洛陽宮燈、唐三彩 開封朱仙鎮年畫 南陽玉雕
河南省的物產非常豐富, 歷史悠久、豐富多彩的手工業品以禹州鈞瓷、南陽玉雕、洛陽仿唐馬(唐三彩)、滑縣點錫壺、濟源盤硯(古稱天壇硯)等為著名傳統產品。其他特產有河南盧氏、欒川木耳,信陽毛尖茶,靈寶大棗,封丘石榴,杜康酒,淮陽金針菜,黃河鯉魚,以及豫北四大懷葯(生地、牛漆、山葯、菊花)等。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也養育了賦有地方特色的名優特產。地方特產也就是地方的招牌,是推銷自己的一張與眾不同的名片。適值改革開放,經濟潮湧,各地的地方特產成了拉動地方經濟的主打力量,"因地制宜",才能有所突破,才能真正地走上經濟騰飛之路。
正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勤勞的人們正開啟自己的智慧,用自己的雙手打造屬於他們的地方名牌,一步一步的鋪就他們的富裕之路。
汴梁西瓜
汴梁西瓜是開封的傳統特產,馳名古今,暢銷中外。其特點是:皮薄汁多,瓢沙脆甜,清利可口。民間素有"肖縣石榴碭山梨,汴梁西瓜紅到皮"之諺語。因開封古稱"汴梁",萬事故開封一帶生產的西瓜都叫"汴梁西瓜"。
西瓜原產於非洲熱代沙漠地區,有四千多年的種植歷史。約於公元十世紀(五代十國時期)由西域移植我國,先在回鶻(現新疆境風)栽培,後傳入內地,因瓜種來自我國西部,故名西瓜。據胡嶠《陷北記》記載,"嶠於回紇得瓜種,以牛糞種之,結實大如斗,味甘,名曰西瓜。"
西瓜雙名寒瓜,為葫蘆科一年後草本植物。西瓜不僅盛夏消暑解渴之上乘佳品,更兼有多種用途。瓜瓢中含有大量的糖份,一般含糖都在10.2%,最高達31.8%。含豐富的維生素丙和鈣、鐵、磷等礦物質。其瓢、皮、籽均可入葯,有消煩止渴,解暑熱,寬中下氣,利小水,治血痢,解酒毒,治口瘡,清肺潤腸,補中宜人之醫療功用。西瓜皮還能做菜。
汴梁西瓜在北宋時種植已很普遍。畫家張擇端的名畫《清明上河園》上,就繪有在汴水岸邊的幾張桌子上,擺著切開的西瓜的畫面。南宋詩人范成大曾在他的《西瓜園》詩中雲:"碧蔓凌霜卧軟沙,年來處處食西瓜"。文信國在他的《西瓜呤》中也寫道:"拔出金佩刀,斫破蒼玉瓶"。
開封一帶氣候溫和,夏季雨水均勻,沙壤土質較多,適宜西瓜的增長。加之開封人民長期以來積累豐富的種植西瓜的經驗,把西瓜作為鄉土珍品精心種植,不斷改進,使開封西瓜逐漸成為中州著名的特產。
洛陽櫻桃
櫻桃,又名珠桃、含桃,具有早熟、高產、優質、色艷等特點。它先百果而熟,立夏前後即可成熟上市;產量高,樹齡長,成樹每株產400公斤以上;果味酸甜可口,既能生食,又可釀造,營養豐富,且有調中、益脾等醫療保健功能;果形珠圓紅艷,有「如珠未穿孔,似火不燒人」的美譽。洛陽盆地四周,溝壑縱橫,清溪環繞,向陽背風處最宜櫻桃生長。洛陽櫻桃產量豐富,味道極佳。古人曾贊曰:「雨飛新綠嫩,風動野花香,赤玉妝盈村,紅珠摘滿筐」。每年公歷四月份,是洛陽櫻桃的上市季節。
靈寶蘋果
蘋果在我國栽培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別名有:奈、林檎、里檎、來檎、頻婆果等。晉代,洛陽已有蘋果種植,但那時的品種不佳。十九世紀歐洲優良品種傳入我國,果實大、味佳、耐貯藏,迅速得到了推廣。現在,蘋果成為我國大宗水果品種之一。
靈寶是我省最大的蘋果基地,產量已達一億數千萬斤。靈寶蘋果的栽培歷史,清代縣志有記載。民國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閿鄉縣志》載:"蘋果,有亦不多"。1923年,靈寶實業家李工生從煙台、青島等地購回西洋新品種蘋果樹苗,傾其家產,慘淡經宮營,幾經周折,終獲成功。三十年代,全縣蘋果園近3000畝,年產20餘萬斤。品種有倭巾、不國光、伏花皮等。
民權葡萄
葡萄原產於西域,漢張騫通西域時,始傳入我國內地。而後,在短短的三百年中,葡萄的栽植遍及河南。如《魏都賦》中有:"篁筱懷風,蒲陶結陰。"說明當時魏都鄴(今安陽)葡萄種植很廣。《魏本》記載:"魏文帝詔示群臣曰:中國珍果甚多,葡萄當末夏,涉秋尚有餘暑,醉酒徐醒,掩露而食,甘而不飴,脆而不酸,味厚汁多,除煩解倦,釀以為酒,甘於曲 醉而易醒,道之固已流涎,況親食之也,南方有橘心酸,裂人牙,寧有匹比者"。這說明,葡萄在當時不僅作為珍果美食,而且已釀酒。
葡萄屬葡萄科落葉木質藤本植物。目前葡萄已發展到三四百個品種。其中河南的葡萄品種分生食、釀酒、制果汁和作罐頭等幾類品種。生食品種的主要特徵是:果粒大,外形美觀,味甜而濃香,皮薄,種子少,適於運輸或貯藏。如牛奶、玫瑰香等。葡萄是人們喜愛的食品,僅味甜多汁,而且營養豐富。除食用外,還可入葯。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葡萄主治筋骨濕痹,益氣,倍力強志,令人肥健,耐飢,忍風寒,久食輕身,不老、延年。可作酒,逐水,利小便。"現代醫學證明,葡萄內含很多滋補品,多吃葡萄有助於補腦提神,治療神經衰弱。
民權縣葡萄酒廠以本縣原料為生產的葡萄酒暢銷國外,遠銷十八個國家和地區。
西峽中華獼猴桃
獼猴桃古名萇楚。遠在兩千五百餘年前的《詩經.檜風》中就有:"隰有萇楚,猗儺其枝。"(檜在今新鄭、密縣、滎陽一帶)從而說明自古獼猴桃就產於河南。唐代南陽人岑參詩雲:"中庭井欄上,一架獼猴桃"。由此知道當時已有人工栽培獼猴桃。又唐代的《本草拾遺》中說:"獼猴桃甘酸無毒,可供葯用。主治骨節風、癱瘓不遂、長年白發、痔病等"。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也記有:"其形如梨,其色如桃,而獼猴喜食,故有諸名。"從上述的記載說明我閃祖先對獼猴桃的形態、性質及醫療用途早有了解。
獼猴桃為我國特產。全國有三大產區:河南伏牛山、桐柏山、大別山區;陝西秦嶺山域;湖南西部。河南為全國獼猴桃的主要產區,全省十七個縣有廣泛的分布。年產獼猴桃2700-5000萬斤。
獼猴桃早在1849年已為外國引種。英國、美國、紐西蘭等都是最早的引種國,現在已被引種到歐洲、美洲和澳洲。故有中華獼猴桃之稱。獼猴桃的名稱很多,俗稱"陽桃"、"藤梨"、"木子"。各地區又有不同的稱法如:貴州叫"大紅袍",福建叫"大零核"、江西叫"楊桃",陝西叫"鬼桃"。在國外的稱呼是:紐西蘭稱"基維",美國稱"中國醋栗",日本稱"中國猴梨"等。
中華獼猴桃,是一種落葉藤木果樹,適應性強,海拔兩千米以下都能生長。屬陰性植物,忌強日照,多生於林緣和灌木叢中。一般三、四年開花結果,六、七年進勱入盛果期,壽命長達三十至六十年以上。獼猴桃葉呈卵形或園形。夏季開花,花初期為白色,然後逐漸變黃。雌雄異株,蔓像葡萄。漿果秋季成熟,果呈卵形或接近球形,長約2.5-5厘米,幼果密被絨毛,熟後無毛,呈灰褐綠色,坐果率很高,每棵一般年產20-50斤,最高達200-300斤。果實酸甜可口,味道清香,具有甜瓜、草莓和柑桔混合一起的特殊風味,營養價值很高。
獼猴桃不僅是營養佳品,且有顯著的醫療效用。近代對其研究證明:它對肝炎、高血壓、心臟病、動脈硬化、燒傷均有一定療效。特別是具有抗癌、治療麻風病的作用。
新安牛心柿
洛陽新安縣峪里鄉盛產牛心柿,鮮果含蛋白質1.36%,脂肪0.75%,果糖5.11%,粗纖維2.08%,水分80.21%,灰分0.65%。除食用外,還有一定的醫葯功能。1980年在全國柿樹評比中,峪里牛心柿樹,被列為優質品種。現有較大柿樹萬余顆,年產鮮柿40餘萬公斤,可製作柿餅15萬公斤。
宋代孔平仲《詠無核柿餅》詩雲:「林中有丹果,壓枝一何稠!為柿已軟美,嗟爾骨亦柔。風霜變顏色,雨露如膏油。大哉造化心,干爾何綢繆。荊筐載趨市,價賤良易求。剖心無所有,如口頗相投。為栗外倔強,老者所不收。為棗中亦剛,飼兒戟其喉。眾言咀嚼快,惟爾無所憂。排羅置前列,園熟當高秋。」峪里柿餅當之無愧。其個大,七八個一公斤;餅體綿軟,柿霜分泌多,糖分高,味甘甜;無核或少核,耐貯藏。暢銷於陝、甘和兩廣、江浙等地
輝縣香稻
輝縣香稻,是我國水稻名貴品種之一,屬於粳亞種糯變種香稻。在豫北太行山一帶,泉水灌溉稻區種植歷史悠久。靠近百泉河的樓根、八盤磨、西王莊、三小營、中小營等村,泉水環繞,土地肥沃,很早就是香稻的集中產區。其米呈短橢園型,色澤乳白,具有濃香味,質糯性。可用於作湯園、八寶飯、米團和糕點等甜食:煮粥時只需加入少許,就香氣撲鼻,具有「一家煮粥,全村香」的美譽。大約從北宋以後香稻就成為「貢品」。
關於香稻的起源無考,在輝縣僅有一個傳奇的神話。說很久以前的一個秋天,一群金雁飛越百泉(輝縣境內)上空,一隻被擊傷的雁跌落下來,被一位善良的農民救起,精心治癒,重返蘭天。次年春,此雁口銜一棵金色稻種返來,交給這一農民栽培,收獲後做成飯,奇香四溢,群眾贊嘆不已,起名叫香稻。
其實,輝縣香稻,是輝縣古老的農家品種。在豫北原作為春稻栽培,生育朔165天左右,後來改為麥茬稻也能正常成熟。香稻品種耐寒、耐早、抗病、適應性強,出米率達75%。但分粟力較弱,株高14J一250厘米,因此成穩率低,植株易倒伏,產量不高。一般畝產僅400一500斤.解放前後都作為水稻搭配品種。五十年代輝縣每年僅種植200畝左右. 國家每年收購3—4萬斤。
「文化大革命」中,輝縣香稻也被視為「革命對象」,大砍大殺,幾乎斷種。目前僅有零星種植,由於栽培歷史長,品種退化,香味亦大減。1974年,新鄉地區農科所利用「輝縣香稻」和「新稻二號」雜交,選育出「新香I號」良種。株高降到90—l00厘米,畝產提高到800一900斤,而且保持了原香稻的優點。現在輝縣香稻種植面積約800畝左右,年產近706斤,1982年國家收購15萬斤。近幾年溫縣、武險、修武等縣也有種植,很受群眾歡迎。
鳳凰台釉米
鳳凰台釉米,產於鄭州東郊的鳳凰台村。其米一頭粗大,一頭尖細,色澤潔白而有光,蒸熟後顆顆直立,香氣撲鼻,吃起來香軟可口,食後香味綿綿。夏天的剩飯還不易變味。據說,在明清兩代已成為「貢米」。當年,慈僖太後品嘗時,見碗里的聯並非直立,便勃然大怒,要定鄭縣令和鄉民欺君罪,鄭縣令聞訊速派名廚進京,廚師先慢慢晃動米碗,再上籠蒸熟,慈禧太後見碗里的米婷婷玉立,才免罪。解放後,鳳凰台人民揚眉吐氣,1960年,他們精心碾了一百斤鳳凰台秈米,敬獻給毛主席。
關丁鳳凰台秈米的起源史無考,當地人民有一個神奇的傳說很旱以前,那裡是一個湖,湖裡的水清潔甘甜,有隻鳳凰每天飲水後,便在湖邊歌舞,為當地人民增添生活樂趣。當時,殘暴的青龍想讓鳳凰作它的歌妓,鳳凰堅貞不屈;於是,青龍便施展淫威,一口氣喝乾了湖水,企圖把鳳凰渴死。正直善良的鳳凰不忍心叫大家為她受浩劫,就讓淚水流入湖中,直到流滿一湖,才停止呼吸。人們把她埋在湖邊的土崗上,此崗叫風凰崗,以後 又修建了鳳凰台。從此以後,這里的人民便使用鳳凰的沮水種水稻,因此長成的大米,一頭粗大, 一頭尖細,頗似鳳凰的眼睛;又因鳳凰死的冤枉,所以蒸熟後米直立不倒,表現出鳳凰堅貝不屈的英姿。
其實,鳳凰台大米的奇特,是水土和品種決定的,古代風凰台村邊真有一個湖,名曰「東湖」, 至清代巳淤平為百畝大的低窪地、水味甜,種的是「大白芒」良種稻,這就是有名的鳳凰台秈米。「大白芒」屬秈稻品種,生育期約150天,適於鄭州春播或夏播,米質堅實,蒸飯時吃水多,漲懺性大,出飯多,米也潔白而有光澤。團米型一頭粗大,一頭尖細,蒸飯前輕輕晃動米碗,米的大頭即下沉,蒸熟後顆顆直立,加上水土好,所以香氣撲鼻。如果把「大白芒」種到別的地方就缺少香味,如果把這百畝窪地種成其他粒型橢圓的品種,其飯也不會顆顆直立。但這個品種植株較高,耐肥抗倒能力差,加上世代種植,品種退化,年畝產僅200多斤。現在, 由於大面積種植水稻高產品種,「大白芒」等低產品種只作為品種資源保存,加之,鑿深井引水灌田,泉水枯竭,今日的鳳台秈米,已失去其原有本色。為了保持這一名產,應組織人力選育,培育只有這一品種特性的新品種。以推廣應用。
G. 急求:平頂山資源介紹
自然資源豐富,工業基礎雄厚。現已探明各類礦產 57 種,其中優勢礦產有煤、鐵、鋁、鹽、耐火粘土、石灰石、熔劑灰石和硅石 8 種。煤炭儲量 103 億噸,是華東和中南地區最大的煤田,素有 「 中原煤倉 」 之稱;鹽田儲量 2300 億噸,居全國第二位;鐵礦石保有儲量 9.73 億噸,是全國十大鐵礦之一;鋁土礦儲量 5738 萬噸,占河南省總儲量的 16% ;石膏儲量 3.16 億噸,占河南省總儲量的 77.3% 。同時,境內有各類水庫 175 座,其中大型水庫 5 座,人均水資源在全省名列前茅 。
旅遊資源十分豐富。現已開發各類旅遊景區(點)40餘處。石人山風景區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被人們譽為有「華山這險、黃山之奇、泰山之雄、峨眉之秀」;昭平湖和石漫灘是國家級水利風景名勝區;魯山境內的上湯、中湯、下湯溫泉綿延百里,富含多種礦質,被人們稱為「神湯」;汝州溫泉水質好、流量大,有「靈泉」、「神泉」之譽,在漢、唐兩代與驪山溫泉同屬皇家溫泉;汝州風穴寺始建於北魏,與開封相國寺、登封少林寺並稱中州三大名剎;葉縣明代縣衙是全國僅存的七座古縣衙之一,也是唯一的一座明代縣衙;三蘇園、葉公園、香山寺、畫眉谷、六羊山、二郎山等景區景點在全國也都具有較高的知名度。
歷史悠久,文化燦爛。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在此均有考古發現。這里是墨子、元結、李綠園等古代名人的出生地,劉姓、葉姓的發源地。目前,全市共有各類文物保護點550多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4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6處。 民間文化源遠流長,寶豐馬街書會綿延700餘年而不衰,是「中國十大民俗」之一,被文化部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以魔術為主的「寶豐文化現象」叫響全國。
H. 工業遺產包括哪些
工業遺產是指:「凡為工業活動所造建築與結構、此類建築與結構中所含工藝和工具以及這類建築與結構所處城鎮與景觀、以及其所有其他物質和非物質表現,均具備至關重要的意義……工業遺產包括具有歷史、技術、社會、建築或科學價值的工業文化遺跡,包括建築和機械,廠房,生產作坊和工廠礦場以及加工提煉遺址,倉庫貨棧,生產、轉換和使用的場所,交通運輸及其基礎設施以及用於住所、宗教崇拜或教育等和工業相關的社會活動場所。」
在內容方面,狹義的工業遺產主要包括作坊、車間、倉庫、碼頭、管理辦公用房以及界石等不可移動文物;工具、器具、機械、設備、辦公用具、生活用品等可移動文物;契約合同、商號商標、產品樣品、手稿手札、招牌字型大小、票證簿冊、照片拓片、圖書資料、音像製品等涉及企業歷史的記錄檔案。廣義的工業遺產還包括工藝流程、生產技能和與其相關的文化表現形式,以及存在於人們記憶、口傳和習慣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因此,工業遺產是在工業化的發展過程中留存的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總和。
近年來,工業遺產的概念在繼續擴大,其中「工業景觀」的提出引起了人們的關注,一些國家已經開始實施廣泛的工業景觀調查和保護計劃。國際工業遺產保護委員會主席伯格倫(L.Bergeron)教授指出:工業遺產不僅由生產場所構成,而且包括工人的住宅、使用的交通系統及其社會生活遺址等等。但即便各個因素都具有價值,它們的真正價值也只能凸顯於它們被置於一個整體景觀的框架中;同時在此基礎上,我們能夠研究其中各因素之間的聯系。整體景觀的概念對於理解工業遺產至關重要。」
I. 河南平頂山市特產有哪些
1.平頂山特產逍遙胡辣湯:
胡辣湯,又名糊辣湯,是中國北方早餐中常見的湯類食品。常見於街上的早點攤點,
其特點是微辣,營養豐富,味道上口,十分適合配合其它早點進餐。現在有很多現在工藝,
製作了方便胡辣湯,可以在家做著吃·推薦購買高老大胡辣湯。
5.平頂山特產四知堂葯酒:
葯效顯著,可與龍骨酒媲美。產於汝州市。
J. 平頂山為什麼叫鷹城
平頂山為古應國,應國以鷹為圖騰,「應」「鷹」通假,故平頂山又稱鷹城。平頂山文化底蘊深厚,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平頂山就出土了大量珍貴文物,而平頂山被叫做鷹城,主要原因在於這里是古應國的舊址。
平頂山,河南省轄地級市,別名鷹城,現轄2市4縣4區,面積7882平方公里。平頂山既是資源型工業城市,也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和省文明城市,還是中國曲藝城、中國書法城、中國觀音文化之鄉、中國汝窯陶瓷藝術之鄉和中國唐鈞基地。中原經濟區重要的能源和重工業基地,也是豫中地區中心城市。
平頂山有各類水庫169座,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穿境而過,有白鷺洲、白龜湖兩個國家級濕地公園。堯山-中原大佛景區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景區有綿延百里的溫泉帶和世界最高銅制立佛中原大佛,堯山地質公園是國家地質公園。平頂山博物館、二郎山、燈台架、畫眉谷、三蘇園、堯山大峽谷漂流、香山寺等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旅遊資源居河南省第二位。
境內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5處,有千手觀音證道祖庭香山寺、千年古剎風穴寺、國家重大考古發現汝官窯遺址、蘇軾父子三人的安息地三蘇園、全國保存最完整的明代縣衙葉縣縣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馬街書會,是河南曲劇的發源地和世界葉姓、劉姓、應姓、沈姓的祖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