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煤的化學組成有哪些
煤的成分很復雜,是多種有機物和無機物的混合物。煤的主要組成元素是碳,還有少量的氫、氧、硫、氮、硅、鋁、鈣、鐵等元素。為了方便和簡化,有時化學題中的「煤」也用碳(C)的化學式,實際上,這是不科學的。
煤干餾後可以得到三種狀態的產物:固態的焦炭、液態的煤焦油和粗氨水、氣態的焦爐氣等。 焦炭為灰黑色多孔狀固體,是冶金工業的燃料和還原劑。煤焦油為黑色粘稠液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從中可以提取苯、萘、蒽、酚等數百種產品,粗氨水可制化肥。
焦爐氣的主要成分是氫氣、甲烷、一氧化碳等,可作氣體燃料。
❷ 煤的成分是什麼
煤主要由碳、氫、氧、氮、硫和磷等元素組成。
煤中的碳不是以單質狀態存在,而是一部分與氫、氧、硫等結合成揮發性的復雜化合物,其餘部分(煤受熱析出揮發性化合物後餘下的那部分碳)叫做固定碳。固定碳只在高溫下才燃燒。煤中固定碳含量越高(如無煙煤),越不容易著火和燃燒,且燃燒緩慢,火焰短。
煤炭使用禁忌
要從正規渠道購買爐具和達標煤炭,取暖煤爐應裝好煙囪,煙囪連接處應該使用膠布封閉,且保持煙囪結構嚴密,以防漏煙、倒煙,伸出窗外的煙筒要加裝防風帽。
添加煤炭後要及時蓋好爐蓋,睡覺前務必檢查爐火是否封好,風門是否打開,防止有毒氣體的排放。
用爐具取暖時,睡覺前必須開啟窗戶,保持室內通風,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嚴禁在室內使用火盆散燒煤炭取暖,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煤
❸ 煤的工業分析的煤質分析
煤的工業分析也稱煤的實用分析、近似分析或技術分析,包括煤的外在水分、內在水分、全水分、分析煤樣水分、灰分、揮發分、固定碳、全硫和各種硫及發熱量等項目。作為校正揮發分、發熱量和元素成分碳含量等需用的,碳酸鹽中二氧化碳含量也屬工業分析范圍。一般把煤的水分、灰分、揮發分和固定碳稱作煤的半工業分析,如包括硫分和發熱量等分析項目,就稱作煤的全工業分析。
煤的工業分析是煤質分析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分析項目,因此凡是以煤為原料或燃料的工業部門都需要進行煤的工業分析。
煤質分析化驗分為兩類,一類是測定煤所固有的成分如碳、氫、氧、氮等,稱為元素分析,其測定結果是作為對煤進行科學分類的主要依據,在生產上,是計算發熱量、熱平衡、物料平衡的依據;另一類是在人為規定的條件下,(鶴壁市華諾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根據技術需要測定煤經轉化生成的物質或呈現的性質如灰分、揮發分等,稱作技術分,
根據水分、灰分、揮發分和固定碳含量四項基本測定結果,對煤中有機質、無機質的含量、性質等有了初步了解,並可初步判斷煤的種類、加工利用效果及工業用途等。
煤的工業分析是煤質分析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分析項目。
❹ 煤的主要成分是什麼
煤的成分
通常說煤炭,有的地方習慣叫石炭。但煤不是碳。煤是由古代植物遺體埋在地層下或在地殼中經過一系列非常復雜的變化而形成的。是由有機物和無機物所組成的復雜的混合物,主要含有碳元素,此外還含有少量的氫、氮、硫、氧等元素以及無機礦物質(主要含硅、鋁、鈣、鐵等元素)。煤的結構復雜。視頻(煤的組成和分類)
無煙煤
(含碳量95%左右)
煤的主要成分
煤的組成以有機質為主體,構成有機高分子的主要是碳、氫、氧、氮等元素。煤中存在的元素有數十種之多,但通常所指的煤的元素組成主要是五種元素、即碳、氫、氧、氮和硫。在煤中含量很少,種類繁多的其他元素,一般不作為煤的元素組成,而只當作煤中伴生元素或微量元素。
一、煤中的碳
一般認為,煤是由帶脂肪側鏈的大芳環和稠環所組成的。這些稠環的骨架是由碳元素構成的。因此,碳元素是組成煤的有機高分子的最主要元素。同時,煤中還存在著少量的無機碳,主要來自碳酸鹽類礦物,如石灰岩和方解石等。碳含量隨煤化度的升高而增加。在我國泥炭中乾燥無灰基碳含量為55~62%;成為褐煤以後碳含量就增加到60~76.5%;煙煤的碳含量為77~92.7%;一直到高變質的無煙煤,碳含量為88.98%。個別煤化度更高的無煙煤,其碳含量多在90%以上,如北京、四望峰等地的無煙煤,碳含量高達95~98%。因此,整個成煤過程,也可以說是增碳過程。
二、煤中的氫
氫是煤中第二個重要的組成元素。除有機氫外,在煤的礦物質中也含有少量的無機氫。它主要存在於礦物質的結晶水中,如高嶺土(Al203·2Si02·2H2O)、石膏(CaS04·2H20 )等都含有結晶水。在煤的整個變質過程中,隨著煤化度的加深,氫含量逐漸減少,煤化度低的煤,氫含量大;煤化度高的煤,氫含量小。總的規律是氫含量隨碳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尤其在無煙煤階段就尤為明顯。當碳含量由92%增至98%時,氫含量則由2.1%降到1%以下。通常是碳含量在80~86%之間時,氫含量最高。即在煙煤的氣煤、氣肥煤段,氫含量能高達6.5%。在碳含量為65~80%的褐煤和長焰煤段,氫含量多數小於6%。但變化趨勢仍是隨著碳含量的增大而氫含量減小。
三、煤中的氧
氧是煤中第三個重要的組成元素。它以有機和無機兩種狀態存在。有機氧主要存在於含氧官能團,如羧基(--COOH),羥基(--OH)和甲氧基(--OCH3)等中;無機氧主要存在於煤中水分、硅酸鹽、碳酸鹽、硫酸鹽和氧化物中等。煤中有機氧隨煤化度的加深而減少,甚至趨於消失。褐煤在乾燥無灰基碳含量小於70%時,其氧含量可高達20%以上。煙煤碳含量在85%附近時,氧含量幾乎都小於10%。當無煙煤碳含量在92%以上時,其氧含量都降至5%以下。
四、煤中的氮
煤中的氮含量比較少,一般約為0.5~3.0%。氮是煤中唯一的完全以有機狀態存在的元素。煤中有機氯化物被認為是比較穩定的雜環和復雜的非環結構的化合物,其原生物可能是動、植物脂肪。植物中的植物鹼、葉綠素和其他組織的環狀結構中都含有氮,而且相當穩定,在煤化過程中不發生變化,成為煤中保留的氮化物。以蛋白質形態存在的氮,僅在泥炭和褐煤中發現,在煙煤很少,幾乎沒有發現。煤中氮含量隨煤的變質程度的加深而減少。它與氫含量的關系是,隨氫含量的增高而增大。
五、煤中的硫
煤中的硫分是有害雜質,它能使鋼鐵熱脆、設備腐蝕、燃燒時生成的二氧化硫(SO2)污染大氣,危害動、植物生長及人類健康。所以,硫分含量是評價煤質的重要指標之一。煤中含硫量的多少,似與煤化度的深淺沒有明顯的關系,無論是變質程度高的煤或變質程度低的煤,都存在著有機硫或多或少的煤。 煤中硫分的多少與成煤時的古地理環境有密切的關系。在內陸環境或濱海三角訓平原環境下形成的和在海陸相交替沉積的煤層或淺海相沉積的煤層,煤中的硫含量就比較高,且大部分為有機硫。 根據煤中硫的賦存形態,一般分為有機硫和無機硫兩大類。各種形態的硫分的總和稱為全硫分。所謂有機硫,是指與煤的有機結構相結合的硫。有機硫主要來自成煤植物中的蛋白質和微生物的蛋白質。煤中無機硫主要來自礦物質中各種含硫化合物,一般又分為硫化物硫和硫酸鹽硫兩種,有時也有微量的單質硫。硫化物硫主要以黃鐵礦為主,其次為白鐵礦、磁鐵礦((Fe3O4)、閃鋅礦(ZnS)、方鉛礦(PbS)等。硫酸鹽硫主要以石膏(CaSO4·2H20)為主,也有少量的綠礬 (FeSO4·7H 20 )等。
❺ 煤的成分是什麼
煤的成分很復雜,是多種有機物和無機物的混合物。煤的主要組成元素是碳,還有少量的氫、氧、硫、氮、硅、鋁、鈣、鐵等元素。為了方便和簡化,有時化學題中的「煤」也用碳(C)的化學式,實際上,這是不科學的。
煤干餾後可以得到三種狀態的產物:固態的焦炭、液態的煤焦油和粗氨水、氣態的焦爐氣等。焦炭為灰黑色多孔狀固體,是冶金工業的燃料和還原劑。煤焦油為黑色粘稠液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從中可以提取苯、萘、蒽、酚等數百種產品,粗氨水可制化肥。焦爐氣的主要成分是氫氣、甲烷、一氧化碳等,可作氣體燃料。
❻ 煤的化學成分有哪些
煤是古代植物遺體堆積在湖泊、海灣、淺海等地方,經過復雜的生物化學和物理化學作用轉化而成的一種具有可燃性能的沉積岩。煤的化學成分主要為碳、氫、氧、氮、硫等元素。在顯微鏡下可以發現煤中有植物細胞組成的孢子、花粉等,在煤層中還可以發現植物化石,所有這些都可以證明煤是由植物遺體堆積而成。
科學家們在地質考察研究中發現,在地球上曾經有過氣候潮濕、植物茂盛的時代,如石炭紀、二疊紀(距今約3億年)、侏羅紀(距今約1.3億~1.8億年)等。當時大量繁生的植物在封閉的湖泊、沼澤或海灣等地堆積下來,並迅速被泥沙覆蓋,經過億萬年以後,植物變成了煤,泥沙變成了砂岩或頁岩。
❼ 煤的成分分析具體指什麼分析指標
1、煤的工業分析是指包括煤的水分(M )、灰分(A )、揮發分(V )和固定碳(Fc )四個分析項目指標的測定的總稱。煤的工業分析是了解煤質特性的主要指標,也是評價煤質的基本依據。通常煤的水分、灰分、揮發分是直接測出的,而固定碳是用差減法計算出來的。廣義上講,煤的工業分析還包括煤的全硫分和發熱量的測定, 又叫煤的全工業分析。根據分析結果,可以大致了解煤中有機質的含量及發熱量的高低,從而初步判斷煤的種類、加工利用效果及工業用途,根據工業分析數據還可計算煤的發熱量和焦化產品的產率等。煤的工業分析主要用於煤的生產開采和商業部門及用煤的各類用戶,如焦化廠、電廠、化工廠等。
2、煤灰成分分析:煤灰成分復雜,主要由硅、鋁、鐵、鈦、鈣、鎂、硫、鉀、鈉等元素的氧化物與鹽類組成。分析結果以氧化物質量百分含量形式報出。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4-20,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❽ 煤的工業分析
煤的工業分析,又叫煤的技術分析或實用分析,是評價煤質的基本依據。在國家標准種,煤的工業分析包括煤的水分、灰分、揮發分和固定碳等指標的測定。廣義上講,煤的工業分析還包括煤的全硫分和發熱量。
煤的全工業分析:
1、煤的水分:是煤炭計價中的一個輔助指標。煤的水分直接影響煤的使用、運輸和儲存。煤的水分增加,煤中有用成分相對減少,且水分在燃燒時變成蒸汽要吸熱,因而降低了煤的發熱量。
2、煤的灰分:是指煤燃燒後剩下的殘渣。因為這個殘渣是煤中可燃物燃燒,煤中礦物質(除水分外所有的無機質)在煤燃燒過程中經過一系列分解、化合反應後的產物。
煤中灰分來源於礦物質。煤中礦物質燃燒後形成灰分。如粘土、石膏、碳酸鹽、黃鐵礦等礦物質在煤的燃燒中發生分解和化合,有一部分變成氣體逸出,留下的殘渣就是灰分。
4、煤的固定碳:煤中去掉水分、灰分、揮發分,剩下的就是固定碳。煤的固定碳與揮發分一樣,也是表徵煤的變質程度的一個指標。固定碳是煤的發熱量的重要來源,所以有的國家以固定碳作為煤發熱量計算的主要參數。
5、煤的硫分:煤中硫分,按其存在的形態分為有機硫和無機硫兩種。有的煤中還有少量的單質硫。
❾ 煤的主要物質成分是什麼
煤主要由碳、氫、氧、氮、硫和磷等元素組成,碳、氫、氧三者總和約佔有機質的95%以上,是非常重要的能源,也是冶金、化學工業的重要原料,有褐煤、煙煤、無煙煤、半無煙煤這幾種分類。
煤是古代植物埋藏在地下經歷了復雜的生物化學和物理化學變化逐漸形成的固體可燃性礦物。
一種固體可燃有機岩,主要由植物遺體經生物化學作用,埋藏後再經地質作用轉變而成,俗稱煤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