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工業類電子產品有哪些
工控產品范圍很廣,主要有以下產品:
PLC DCS PAC 工控機 集成控制 工業安全SCADA 自動化軟體 信息化 人機界面 工業乙太網 現場匯流排 無線通訊 低壓變頻器 高壓變頻器 運動控制 機械傳動 電機 機器視覺 感測器 現場儀表 顯示控制儀表 分析測試儀表 執行機構 低壓電器 電氣連接 盤櫃 電源等等。
工控指的是工業自動化控制,主要利用電子電氣、機械、軟體組合實現。即是工業控制(Factory control),或者是工廠自動化控制(Factory Automation control)。主要是指使用計算機技術,微電子技術,電氣手段,使工廠的生產和製造過程更加自動化、效率化、精確化,並具有可控性及可視性。
② pc匯流排有哪些類型
PC機的系統匯流排又可分為ISA、EISA、MCA、VESA、PCI、AGP等多種標准。
一、ISA/EISA/MCA/VESA匯流排
ISA(In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是IBM公司為286/AT電腦制定的匯流排工業標准,也稱為AT標准。ISA匯流排的影響力非常大,直到現在仍存在大量ISA設備,最新的主板也還為它保留了一席之地。MCA (Micro Channel Architecture)是IBM公司專為PS/2系統開發的微通道匯流排結構。由於要求使用許可證,違背了PC發展開放的潮流,因此還未有效推廣即告失敗。
EISA(Extended In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是EISA集團(由Compaq、HP、AST等組成)專為32位CPU設計的匯流排擴展工業標准,向下兼容ISA,當年在高檔台式機上得到一定應用。VESA(Video Electronics Standards Association),是VESA組織(由IBM、Compaq等發起,有120多家公司參加)按Local Bus(局部匯流排)標准設計的一種開放性匯流排,但成本較高,只是適用於486的一種過渡標准,目前已經淘汰。
二、PCI匯流排
90年代後,隨著圖形處理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的廣泛應用,在以Windows為代表的圖形用戶介面(GUI)進入PC機之後,要求PC具有高速的圖形及 I/O運算處理能力,這對匯流排的速度提出了挑戰。原有的ISA、EISA匯流排已遠遠不能適應要求,成為整個系統的主要瓶頸。1991年下半年,Intel 公司首先提出了PCI(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的概念,並聯合IBM、Compaq、AST、HP、等100多家公司成立了PCI集團。PCI是一種先進的局部匯流排,已成為局部匯流排的新標准,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匯流排結構。 PCI匯流排是一種不依附於某個具體處理器的局部匯流排,從結構上看,PCI是在CPU和原來的系統匯流排之間插入的一級匯流排,需要時具體由一個橋接電路,實現對這一層的智能設備取得匯流排控制權,以加速數據傳輸管理。
三、AGP匯流排
雖然現在PC機的圖形處理能力越來越強,但要完成細致的大型3D圖形描繪,PCI匯流排結構的性能仍然有限。為了讓PC的3D應用能力能同圖形工作站相比,Intel公司開發了AGP(Accelerated Graphics Port)標准,主要目的就是要大幅提高高檔PC機的圖形尤其 D圖形的處理能力。嚴格說來,AGP不能稱為匯流排,因為它是點對點連接,即連接控制晶元和AGP顯示卡。AGP在主內存與顯示卡之間提供了一條直接的通道,使得3D圖形數據越過PCI匯流排,直接送入顯示子系統。這樣就能突破由於PCI匯流排形成的系統瓶頸,從而達到高性能3D圖形的描繪功能。PCI及 AGP插槽外觀見圖1。標准介面的類型
在微機系統中採用標准介面技術,其目的是為了便於模塊結構設計,可以得到更多廠商的廣泛支持,便於「生產」與之兼容的外部設備和軟體。不同類型的外設需要不同的介面,不同的介面是不通用的。以前在8086/286機器上存在過的ST506和ESDI等介面標准都已經淘汰,目前在微機中使用最廣泛的介面是:IDE、EIDE、SCSI、USB和IEEE 1394五種。
一、 IDE/EIDE介面
IDE的原文是Integrated Device Electronics,即集成設備電子部件。它是由Compaq開發並由Western Digital公司生產的控制器介面。IDE採用了40線的單組電纜連接。由於把控制器集成到驅動器之中,適配卡已變得十分簡單,現在的微機系統中已不再使用適配卡,而把適配電路集成到系統主板上,並留有專門的IDE連接器插口。IDE由於具有多種優點,且成本低廉,在個人微機系統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增強型IDE (Enhanced IDE)是Western Digital為取代IDE而開發的介面標准。在採用EIDE介面的微機系統中,EIDE介面已直接集成在主板上,因此不必再購買單獨的適配卡。與IDE 相比,EIDE具有支持大容量硬碟、可連接四台EIDE設備、有更高數據傳輸速率(13.3MB/s以上)等幾方面的特點。為了支持大容量硬碟,EIDE 支持三種硬碟工作模式:NORMAL、LBA和LARGE模式。
二、Ultra DMA33和Ultra DMA66介面
在ATA-2標准推出之後,SFFC又推出了ATA-3標准。ATA-3標準的主要特點是提高了ATA-2的安全性和可靠性。ATA-3本身並沒有定義更高的傳輸模式。此外,ATA標准本身只支持硬碟,為此SFFC將推出ATA-4標准,該標准將集成ATA-3和ATAPI並且支持更高的傳輸模式。在 ATA-4標准沒有正式推出之前,作為一個過渡性的標准,Quantum和Intel推出了Ultra ATA(Ultra DMA)標准。
Ultra ATA的第一個標準是Ultra DMA33(簡稱UDMA33),也有人把它稱為ATA-3。符合該標準的主板和硬碟早在1997年便已經投放市場,目前幾乎所有的主板及硬碟都支持該標准。
Ultra ATA的第二個標準是Ultra DMA66(或者Ultra ATA-66)是由Quantum和Intel在1998年2月份提出的最新標准。Ultra DMA66進一步提高了數據傳輸率,突發數據傳輸率理論上可達66.6MB/s。並且採用了新型的CRC循環冗餘校驗,進一步提高了數據傳輸的可靠性,改用80針的排線(保留了與現有的電腦兼容的40針排線,增加了40條地線),以保證在高速數據傳輸中降低相鄰信號線間的干擾。
目前,有Intel 810、VIA Apollo Pro等晶元組提供了對Ultra DMA66硬碟的支持。部分主板也提供了支持Ultra DMA66硬碟的介面。而新出的大部分硬碟都支持Ultra DMA-66介面。
三、SCSI介面
SCSI的原文是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即小型計算機系統介面。SCSI也是系統級介面(外觀如圖2),可與各種採用SCSI介面標準的外部設備相連,如硬碟驅動器、掃描儀、光碟機、列印機和磁帶驅動器等。採用SCSI標準的這些外設本身必須配有相應的外設控制器。SCSI介面早期只在小型機上使用,近年來也在PC機中廣泛採用。 最新的Ultra3 SCSI的Ultra160/m介面標准,進一步把數據傳輸率提高到160MB/s。昆騰也在1998年11月推出了第一個支持Ultra160/m介面標準的硬碟Atlas10K和Atlas四代。SCSI對PC來說應是一種很好的配置,它不僅是一個介面,更是一條匯流排。相信隨著技術的進一步發展, SCSI也會像EIDE一樣廣泛應用在微機系統和外設中。
四、USB介面
USB(Universal Serial Bus)介面(外觀如圖3)的提出是基於採用通用連接技術,實現外設的簡單快速連接,達到方便用戶、降低成本、擴展PC機連接外設的范圍的目的。目前PC中似乎每個設備都有它自己的一套連接設備。外設介面的規格不一、有限的介面數量,已無法滿足眾多外設連接的迫切需要。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是,提供設備的共享介面來解決個人計算機與周邊設備 的通用連接。
USB技術應用是計算機外設連接技術的重大變革。現在USB介面標准屬於中低速的界面傳輸,面向家庭與小型辦公領域的中低速設備。比如鍵盤、滑鼠、游戲桿、顯示器、數字音箱、數字相機以及Modem等,目的是在統一的USB介面上實現中低速外設的通用連接。PC主機上只需要一個USB埠,其他的連接可以通過USB介面和USB集線器在桌面上完成。USB系統由USB主機(HOST)、集線器(HUB)、連接電纜、USB外設組成。下一代的USB介面,數據傳輸率將提高到120Mbps~240Mbps,並支持寬頻寬數字攝像設備及新型掃描儀、列印機及存儲設備。
五、IEEE 1394介面
IEEE 1394是一種串列介面標准,這種介面標准允許把電腦、電腦外部設備、各種家電非常簡單地連接在一起。從IEEE 1394可以連接多種不同外設的功能特點來看,也可以稱為匯流排,即一種連接外部設備的機外匯流排。IEEE 1394的原型是運行在Apple Mac電腦上的Fire Wire(火線),由IEEE採用並且重新進行了規范。它定義了數據的傳輸協定及連接系統,可用較低的成本達到較高的性能,以增強電腦與外設如硬碟、列印機、掃描儀,與消費性電子產品如數碼相機、DVD播放機、視頻電話等的連接能力。由於要求相應的外部設備也具有IEEE 1394介面功能才能連接到1394匯流排上,所以,直到1995年第3季度Sony推出的數碼攝像機加上了IEEE 1394介面後,IEEE 1394才真正引起了廣泛的注意。
六、Device Bay
Device Bay是由Microsoft、Intel和Compaq公司共同開發的標准,這一技術可讓所有設備協同運作,包括CD-ROM、DVD-ROM、磁帶、硬碟驅動器以及各種符合IEEE 1394的設備。
由於Device Bay技術能夠處理類型廣泛的設備,所以它可創建一種新PC:主板將僅包括CPU,所有驅動器和設備都在外部與計算機相連,並包括所有數字家電,例如電視和電話。
盡管Device Bay的規范已於1997年制定完畢,但由於這一技術研發經費開銷過高,因此很可能會擱淺。迄今Microsoft還沒有準備在未來的操作系統中,支持DeviceBay的具體計劃。
③ 什麼的工控機有哪些型號和作用
1."工控機"即工業控制計算機,是一種採用匯流排結構,對生產過程及機電設備、工藝裝備進行檢測與控制的工具總稱。工控機具有重要的計算機屬性和特徵,如具有計算機CPU、硬碟、內存、外設及介面,並有操作系統、控制網路和協議、計算能力、友好的人機界面。工控行業的產品和技術非常特殊,屬於中間產品,是為其他各行業提供可靠、嵌入式、智能化的工業計算機。工控機按用途分型號很多。
2.工控機的主要類別有:IPC(PC匯流排工業電腦)、PLC(可編程式控制制系統)、DCS(分散型控制系統)、FCS(現場匯流排系統)及CNC(數控系統)五種。
3.如IPC已被廣泛應用於工業及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控制現場、路橋控制收費系統、醫療儀器、環境保護監測、通訊保障、智能交通管控系統、樓宇監控安防、語音呼叫中心、排隊機、POS櫃台收銀機、數控機床、加油機、金融信息處理、石化數據採集處理、物探、野外便攜作業、環保、軍工、電力、鐵路、高速公路、航天、地鐵、智能樓宇、戶外廣告、等等。
④ 什麼是現場匯流排目前有哪五種比較典型的現場匯流排技術
現場匯流排(Field bus)是近年來迅速發展起來的一種工業數據匯流排,也是現在我們工作中提到比較多的名詞,它主要解決工業現場的智能化儀器儀表與控制器主機(網關)等現場設備間的數字通信。按照現場技術使用比較多的分為485匯流排:最早的現場匯流排技術之一,採用半雙工工作方式,支持多點數據通信。為有極性匯流排,拓撲結構為手拉手。
⑤ 工業品有哪些 關於工業品的種類介紹
1、工業品指那些為進一步用於行業生產而購買的產品。它和消費品的不同在於購買產品的目的不同。
2、工業品都有哪些?除了供家庭和個人的消費品(農業產品和日用品),其餘商品都是工業品,比如原材料,配件,設備,附屬設備,系統集成等。
3、工業(instry)是指採集原料,並把它們加工成產品的工作和過程。現代工業產品有數控設備, 絕緣材料, 機械設計加工. 儀器、儀表, 照明與燈具, 工業設備合作, 家電製造設備. 節能裝置, 工業設備庫存, 輕工設備, 通用零部件。內燃機, 制葯設備, 五金工具, 量器量具. 包裝相關設備, 鍋爐動力設備, 作業保護, 造紙設備等等。
⑥ 工業485匯流排是什麼
RS-485匯流排,也叫工業485匯流排。
RS485是數據信號採用差分傳輸方式的串列匯流排
rs485接線時,一般應採用手牽手的匯流排拓撲結構,最好不要採用星型拓撲結構。
485匯流排最大的特點就是一主多從,顧名思義,也就是一個主機,多個從機,一個匯流排上同時只能有一個主設備發起數據傳輸,同時只能有一個設備回復數據。485匯流排理論上可以同時連接256的設備,但是在實際不能接這么多,具體設備數量還需要設計測試。這個和驅動晶元、線徑、走線方式等等因素有關。理論上設備目前485匯流排廣泛的用於工業儀表等領域。
一條RS485匯流排能並聯多少台設備要看什麼晶元,並和所用電纜的品質相關,節點越多、傳輸距離越遠、電磁環境越惡劣,所選的電纜要求就越高。
支持32個節點數的晶元:SN75176,SN75276,SN75179,SN75180,MAX485,MAX488,MAX490
支持64個節點數的晶元:SN75LBC184
支持128個節點數的晶元:MAX487,MAX1487
支持256個節點數的晶元:MAX1482,MAX1483,MAX3080~MAX3089
⑦ 什麼是工業匯流排
所謂工業匯流排,就是在模塊之間或者設備之間傳送信息、相互通信的一組公用信號線的集合,是系統在主控設備的控制下,將發送設備發送的信息准確地傳送給某個接收設備的信號載體或公共通路。在中國:一般常見匯流排晶元無非是485通訊晶元,CAN通訊晶元,其實這種高低壓電平方式傳輸的通訊匯流排並不穩定,用在工業產品上不是很適合的。但有人問:為什麼有那麼多少人在用呢?那是因為485和CAN進入中國已經有幾十年了,那個時候中國還沒有自己的匯流排技術,先入為主嘛,工程師們也熟悉了這兩種匯流排技術。我也是一名工程師,據我了解,現在中國也是有自己的集中匯流排通訊晶元的,例如:我目前在使用的北京強聯通訊技術有限公司出的POWERBUS二匯流排晶元,就是一種比485和CAN更加優秀的匯流排技術。
還有些國產仿M-BUS的晶元,但這種晶元只能提供小電流。
⑧ 匯流排技術有哪些
現場匯流排技術的九大種類
1、基金會現場匯流排
這是以美國Fisher-Rousemount公司為首的聯合了橫河、ABB、西門子、英維斯等80家公司制定的ISP協議和以Honeywell公司為首的聯合歐洲等地150餘家公司制定的WorldFIP協議於1994年9月合並的。該匯流排在過程自動化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基金會現場匯流排採用國際標准化組織ISO的開放化系統互聯OSI的簡化模型(1,2,7層),即物理層、數據鏈路層、應用層,另外增加了用戶層。FF分低速H1和高速H2兩種通信速率,前者傳輸速率為31.25Kbit/秒,通信距離可達1900m,可支持匯流排供電和本質安全防爆環境。後者傳輸速率為1Mbit/秒和2.5Mbit/秒,通信距離為750m和500m,支持雙絞線、光纜和無線發射,協議符號IEC1158-2標准。FF的物理媒介的傳輸信號採用曼切斯特編碼。
2、CAN
最早由德國BOSCH公司推出,它廣泛用於離散控制領域,其匯流排規范已被ISO國際標准組織制定為國際標准,得到了Intel、Motorola、NEC等公司的支持。CAN協議分為二層:物理層和數據鏈路層。CAN的信號傳輸採用短幀結構,傳輸時間短,具有自動關閉功能,具有較強的抗干擾能力。CAN支持多主工作方式,並採用了非破壞性匯流排仲裁技術,通過設置優先順序來避免沖突,通訊距離最遠可達10KM/5Kbps/s,通訊速率最高可達40M/1Mbp/s,網路節點數實際可達110個。目前已有多家公司開發了符合CAN協議的通信晶元。
3、Lonworks
它由美國Echelon公司推出,並由Motorola、Toshiba公司共同倡導。它採用ISO/OSI模型的全部7層通訊協議,採用面向對象的設計方法,通過網路變數把網路通信設計簡化為參數設置。支持雙絞線、同軸電纜、光纜和紅外線等多種通信介質,通訊速率從300bit/s至1.5M/s不等,直接通信距離可達2700m(78Kbit/s),被譽為通用控制網路。Lonworks技術採用的LonTalk協議被封裝到Neuron(神經元)的晶元中,並得以實現。採用Lonworks技術和神經元晶元的產品,被廣泛應用在樓宇自動化、家庭自動化、保安系統、辦公設備、交通運輸、工業過程式控制制等行業。
4、DeviceNet
DeviceNet是一種低成本的通信連接也是一種簡單的網路解決方案,有著開放的網路標准。DeviceNet具有的直接互聯性不僅改善了設備間的通信而且提供了相當重要的設備級陣地功能。DebiceNet基於CAN技術,傳輸率為125Kbit/s至500Kbit/s,每個網路的最大節點為64個,其通信模式為:生產者/客戶(Procer/Consumer),採用多信道廣播信息發送方式。位於DeviceNet網路上的設備可以自由連接或斷開,不影響網上的其他設備,而且其設備的安裝布線成本也較低。DeviceNet匯流排的組織結構是(開放式設備網路供應商協會,簡稱「ODVA」)。
5、PROFIBUS
PROFIBUS是德國標准(DIN19245)和歐洲標准(EN50170)的現場匯流排標准。由PROFIBUS--DP、PROFIBUS-FMS、PROFIBUS-PA系列組成。DP用於分散外設間高速數據傳輸,適用於加工自動化領域。FMS適用於紡織、樓宇自動化、可編程式控制制器、低壓開關等。PA用於過程自動化的匯流排類型,服從IEC1158-2標准。PROFIBUS支持主-從系統、純主站系統、多主多從混合系統等幾種傳輸方式。PROFIBUS的傳輸速率為9.6Kbit/s至12Mbit/s,最大傳輸距離在9.6Kbit/s下為1200m,在12Mbit/s小為200m,可採用中繼器延長至10km,傳輸介質為雙絞線或者光纜,最多可掛接127個站點。
6、HART
HART是的縮寫,最早由Rosemount公司開發。其特點是在現有模擬信號傳輸線上實現數字信號通信,屬於模擬系統向數字系統轉變的過渡產品。其通信模型採用物理層、數據鏈路層和應用層三層,支持點對點主從應答方式和多點廣播方式。由於它採用模擬數字信號混和,難以開發通用的通信介面晶元。HART能利用匯流排供電,可滿足本質安全防爆的要求,並可用於由手持編程器與管理系統主機作為主設備的雙主設備系統。
7、CC-Link
CC-Link是Control&CommunicationLink(控制與通信鏈路系統)的縮寫,在1996年11月,由三菱電機為主導的多家公司推出,其增長勢頭迅猛,在亞洲佔有較大份額。在其系統中,可以將控制和信息數據同是以10Mbit/s高速傳送至現場網路,具有性能卓越、使用簡單、應用廣泛、節省成本等優點。其不僅解決了工業現場配線復雜的問題,同時具有優異的抗噪性能和兼容性。CC-Link是一個以設備層為主的網路,同時也可覆蓋較高層次的控制層和較低層次的感測層。2005年7月CC-Link被中國國家標准委員會批准為中國國家標准指導性技術文件。
8、WorldFIP
WorkdFIP的北美部分與ISP合並為FF以後,WorldFIP的歐洲部分仍保持獨立,總部設在法國。其在歐洲市場佔有重要地位,特別是在法國佔有率大約為60%。WorldFIP的特點是具有單一的匯流排結構來適用不同的應用領域的需求,而且沒有任何網關或網橋,用軟體的辦法來解決高速和低速的銜接。WorldFIP與FFHSE可以實現「透明聯接」,並對FF的H1進行了技術拓展,如速率等。在與IEC61158第一類型的連接方面,WorldFIP做得最好,走在世界前列。
此外較有影響的現場匯流排還有丹麥公司Process-DataA/S提出的P-Net,該匯流排主要應用於農業、林業、水利、食品等行業;SwiftNet現場匯流排主要使用在航空航天等領域,還有一些其他的現場匯流排這里就不再贅述了。
9、INTERBUS現場匯流排
INTERBUS是德國Phoenix公司推出的較早的現場匯流排,2000年2月成為國際標准IEC61158。INTERBUS採用國際標准化組織ISO的開放化系統互聯OSI的簡化模型(1,2,7層),即物理層、數據鏈路層、應用層,具有強大的可靠性、可診斷性和易維護性。其採用集總幀型的數據環通信,具有低速度、高效率的特點,並嚴格保證了數據傳輸的同步性和周期性;該匯流排的實時性、抗干擾性和可維護性也非常出色。INTERBUS廣泛地應用到汽車、煙草、倉儲、造紙、包裝、食品等工業,成為國際現場匯流排的領先者。
⑨ 河北省主要的是重工業還是輕工業,分別有哪些
河北省的重工業主要包括:鋼鐵、煤炭、化工、石化、建材、汽車、電解鋁。重工業企業多。
河北省輕工業主要包括:皮革、玻璃、服裝、玩具、木材加工。
⑩ 工業品有哪些
工業品可以分為兩大類,分別是:工業中間品、最終工業品。
1、第一類工業中間品,也可以稱為中間型工業品(如原輔材料、零部件等),如閥門、管件、儀表、工具等,以服務於下游工業品企業為目的,但最終的產品可能是工業品也可能是消費品,其中消費品可能是耐用消費品也可能是快速消費品;
2、第二類是最終工業品,主要服務於工業或工程,但亦有可能是民用產品。
工業品是購買以後用於加工生產或企業經營用的產品。消費品和工業品的區別就在於它們的購買目的。如果一個消費者買一台割草機在自己的房子周圍用,這割草機就是消費品。如果這個人買割草機為的是環境整理的生意,那這割草機就是工業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