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核電站是如何發電的有哪些科學原理
外行人看著很多發電方式其實沒多少區別,發電基本思路都是一樣的也就是能量的轉換,但是你問從事電力行業的人 風電 光伏 熱電 火電 核電 都是有區別的,區別在於能量轉換的過程各不相同,另外核電和光伏,光熱,風電都是能節能減排的新能源發電對環境基本無污染,零排放。除此以外,核電對於設備的要求條件會很高,因為發生事故產生的影響會很大。
目前人類的核電站都是核裂變的,可控核聚變技術走向成熟乃至商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目前的說法是,實現核聚變發電總是在100年之後。人類現有能源還沒有到捉襟見肘的地步減緩了核聚變技術的推進發展。目前所有商用核電站都是利用核裂變。以壓水堆為例,鈾裂變釋放的能量,以熱能形式傳遞給水,水受熱變為蒸氣,來推動汽輪機,從而發電。目前聚變還沒有商用,因為它的巨大能量和廣闊前景,全世界都在積極研究,國際合作組織ITER就是例子。
㈡ 核電站是由什麼能發電的還有其他發電的方法嗎
核電站分為核島常規島和電站外圍設施,核島就是利用利用低富集度的鈾製成的燃料發生裂變反應產生熱能加熱水變成水蒸氣,水蒸氣輸入常規島推動汽輪機旋轉切割磁感線產生電能,所以常規島部分跟一般火電廠差不多的,只不過火電廠燒鍋爐,核電廠將鍋爐變成了核反應堆。核電站本身系統的電力是由自身發電供應的,在反應堆停堆大修或者出現特殊工況停堆時由外部電網供電,緊急時刻由備用柴油機供電以防止余熱排除系統停止運作導致堆芯溫度上升。
㈢ 中國核電三巨頭是什麼
中國核電三巨頭是中國核工業總公司(中核總)、中國廣東核電集團(中廣核)、國家核電技術公司(國家核電)。
除了國家核電比較稚嫩以外,中核總是在國資委網站上一直排名前三的央企,中廣核是地處深圳的老牌核電企業,曾經創造了核電歷史上無數的第一,國家核電剛起步,還沒有自己能發電的核電站,實力稍弱,但後勁也不可小覷。
目前就是中核總和中廣核在全國布點加速建設核電站,國家核電的三門和海陽電站也將很快建成。
為了達到迅速發展的目的,中國核電歷史上很長一段時間採取的是「拿來主義」。溪牛投資行業分析師杜朝水向記者表示,雖然國家一直在強調核電自主,我們的設備國產化率也在提高,但是國內製造並不等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
據悉,中國核電「出海」定位的技術路線是三代核技術。但國內三大核電巨頭的中核、中廣核、國核技都各自推銷自己擁有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代核電技術,分別為中核的ACP1000、中廣核的ACPR1000+和國核技的CAP1400。
這不僅帶來技術標準的不一致,也導致三家在項目競標時往往互相拆台。」一位能源行業的研究員告訴記者。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2013年國家能源局出面「做媒」。
2013年4月25日,由國家能源局牽頭專門召開協調會,商議將中核和中廣核的三代核電技術進行合並,以促進我國三代自主核電技術的標准化生產。
2014年11月4日,中核官網發布《國家能源局給予批復:「華龍一號」落地福清5、6號》,標志了我國核電技術混戰的終結。這一技術的落地有利於促進國內各自為政的核電技術逐漸走向統一。
據悉,「華龍一號」核電技術是國內兩大核電巨頭中核集團ACP1000和中廣核ACPR1000+兩種技術的融合,被稱為「我國自主研發的三代核電技術路線」。
國泰君安認為,「華龍一號」技術落地,正式標志具有完整自主知識產權的第三代國產核電技術獲得全面認可落地,這將加速國內核電重啟並且提升海外市場突破的預期,由此,核電產業鏈將被全面引爆。
㈣ 核電站是怎樣發電的有哪些科學原理
中國大陸的第一個商業核電站是秦山核電站。秦山核電站一期工程於1985年開始建設,這可能比本文的大多數讀者大幾歲。它花了六年時間完成,並已並網超過30年。今天,商業核電站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區。對於許多人來說,核電站仍然是一個謎。讓我用盡可能簡單的語言來解釋核電站的原理。核電站本質上是一個發電站,它生產單一產品,即電能,這需要一個發電機。因此,每個核電站都有一個發電機,這與普通電站的原理相同,也就是電磁感應定律。
核電站使用鈾作為燃料。鈾是一種重金屬。由鈾製成的核燃料在一個被稱為反應堆的裝置中分裂,產生大量的熱量,這些熱量由高壓下的水進行,蒸汽在蒸汽發生器中產生,用發電機轉動渦輪機,電力不斷產生並通過電網向各個方向輸送。這就是最常見的壓水式反應堆核電站的工作方式。
核能來自兩種核反應原理:核聚變或核裂變,但世界各地的核反應堆主要使用核裂變反應原理,主要是因為核裂變是可控的,而核聚變則難以控制。自1951年12月美國的EXPERIMENTAL增殖反應堆1號。使用核電以來,世界上的核電已經有70多年的歷史。根據計算,1公斤鈾235完全裂變產生的能量相當於2500噸標准煤燃燒釋放的熱量。核裂變原理:質量如鈾、釷和鈈的較大原子核吸收一個中子後在質量上會分裂成兩個或多個較小的原子核,同時發出兩個或三個中子和大量能量,並使其他核裂變發生,然後繼續進行,這個過程稱為連鎖反應。當核裂變發生時,原子核釋放出巨大的能量,這被稱為原子核能量。核電裝置利用所產生的熱量,產生蒸汽來驅動渦輪發電機組,產生電力。
㈤ 核電發電的原理是什麼
核電站是利用原子核裂變反應釋放出能量,經能量轉化而發電的。
核能發電的能量來自核反應堆中可裂變材料(核燃料)進行裂變反應所釋放的裂變能。裂變反應指鈾-235、鈈-239、鈾-233等重元素在中子作用下分裂為兩個碎片,同時放出中子和大量能量的過程。
反應中,可裂變物的原子核吸收一個中子後發生裂變並放出兩三個中子。若這些中子除 去消耗,至少有一個中子能引起另一個原子核裂變,使裂變自持地進行,則這種反應稱為鏈式裂變反應。實現鏈式反應是核能發電的前提。
優勢
世界上有比較豐富的核資源,核燃料有鈾、釷氘、鋰、硼等等,世界上鈾的儲量約為417萬噸。地球上可供開發的核燃料資源,可提供的能量是礦石燃料的十多萬倍。核能應用作為緩和世界能源危機的一種經濟有效的措施有許多的優點:
其一核燃料具有許多優點,如體積小而能量大,核能比化學能大幾百萬倍;1000克鈾釋放的能量相當於2400噸標准煤釋放的能量;一座100萬千瓦的大型燒煤電站,每年需原煤300~400萬噸,運這些煤需要2760列火車,相當於每天8列火車,還要運走4000萬噸灰渣。
其二是污染少。火電站不斷地向大氣里排放二氧化硫和氧化氮等有害物質,同時煤里的少量鈾、鈦和鐳等放射性物質,也會隨著煙塵飄落到火電站的周圍,污染環境。而核電站設置了層層屏障,基本上不排放污染環境的物質,就是放射性污染也比燒煤電站少得多。
其三是安全性強。從第一座核電站建成以來,全世界投入運行的核電站達400多座,30多年來基本上是安全正常的。雖然有1979年美國三里島壓水堆核電站事故和1986年蘇聯切爾諾貝利石墨沸水堆核電站事故,但這兩次事故都是由於人為因素造成的。隨著壓水堆的進一步改進,核電站有可能會變得更加安全。
(5)核工業有哪些能發電擴展閱讀
實施縱深設防原則
即在設計時就分三個層次進行安全設防:
第一,通過設計逾度、質量管理、運行人員培訓等措施提高可靠性,盡量減少事故。
第二,設置安全系統,一旦事故發生,防止堆心損壞。
第三,在發生概率極低的堆心損壞事故後,安全系統將盡量限制放射性物質向環境釋放。
設計基準事故(DBA)
用於設計核電站工程安全設施的一些假設事故。不同類型的核電站其DBA不同。輕水堆的DBA包括:冷卻劑喪失事故、彈棒事故、蒸汽管破裂事故等。它們中後果最嚴重的是失水事故。在壓水堆中假設為主管道的雙端斷裂,也稱為最大可信事故。
㈥ 中國有幾個核電站
截至2021年查詢,中國有19個核電站(數據統計於2019年)。
核電站就是利用一座或若干座動力反應堆所產生的熱能來發電,或發電兼供熱的動力設施。反應堆是核電站的關鍵設備,鏈式裂變反應就在其中進行。
世界上核電站常用的反應堆有輕水堆、重水堆和改進型氣冷堆及快堆等,但使用最廣泛的是輕水堆。按產生蒸汽的過程不同,輕水堆可分成沸水堆核電站和壓水堆核電站兩類。壓水堆是以普通水作冷卻劑和慢化劑,它是從軍用堆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最成熟、最成功的動力堆堆型。壓水堆核電站佔全世界核電總容量的60%以上。
㈦ 中國目前有哪些核電站
16座核電站:
分別是:秦山核電廠、大亞灣核電廠、秦山第二核電廠、嶺澳核電廠、秦山第三核電廠、田灣核電廠、紅沿河核電廠、寧德核電廠、福清核電廠、陽江核電廠、方家山核電廠、三門核電廠、海陽核電廠、台山核電廠、昌江核電廠、防城港核電廠。
中國大陸第一座核電站秦山核電站,秦山核電基地位於中國浙江省嘉興市海鹽縣,處於華東電網的負荷中心地區。從上海虹橋機場開車到海鹽縣約一個半小時。
核電站的優勢:
與傳統的火力發電站相比,核電站具有十分明顯的優勢:
1、核能發電不像化石燃料發電那樣排放巨量的污染物質到大氣中,因此核能發電不會造成空氣污染;
2、核能發電無碳排放,不會加重地球溫室效應;
3、核能發電所使用的鈾燃料,除了發電外,暫時沒有其他的用途;
4、核燃料的能量密度比起化石燃料高上幾百萬倍,故核能電廠所使用的燃料體積小,運輸與儲存都很方便,一座1000萬千瓦的核能電廠一年只需30噸的鈾燃料,一航次的飛機就可以完成運送;
5、核能發電的成本中,燃料費用所佔的比例較低,核能發電的成本不易受到國際經濟形勢的影響,故發電成本較為穩定。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核電站
㈧ 核能發電一共有幾種,材料分別是什麼
核電站的種類有許多,通常用反應堆中用來降低中子運動速度的慢化劑對反應堆的類型進行命名。用輕水(H2O)做慢化劑的反應堆叫輕水堆;用重水(D2O, Deuterium oxide)做慢化劑的叫重水堆;用石墨慢化劑的叫石墨堆。此外,輕水堆又可以按照反應堆內水的狀態分為沸水堆和壓水堆,沸水堆中水的狀態是沸騰形式,而壓水堆則是對水加以高壓而使高溫水保持液態。同時除了以上幾種,還有不對中子進行慢化的核反應堆叫做快中子增殖堆,簡稱快堆。這些不同種類的核電站除了中子的速度不一樣以外,對核燃料的利用效率也不同和核燃料的要求也不同。
核電站類型
壓水堆核電站
水堆為熱源的核電站。它主要由核島和常規島組成。壓水堆核電站核島中的四大部件是蒸汽發生器、穩壓器、主泵和堆芯。在核島中的系統設備主要有壓水堆本體,一迴路系統,以及為支持一迴路系統正常運行和保證反應堆安全而設置的輔助系統。常規島主要包括汽輪機組及二回等系統,其形式與常規火電廠類似。
沸水堆核電站
以沸水堆為熱源的核電站。沸水堆是以沸騰輕水為慢化劑和冷卻劑並在反應堆壓力容器內直接產生飽和蒸汽的動力堆。沸水堆與壓水堆同屬輕水堆,都具有結構緊湊、安全可靠、建造費用低和負荷跟隨能力強等優點。它們都需使用低富集鈾作燃料。沸水堆核電站系統有:主系統(包括反應堆);蒸汽-給水系統;反應堆輔助系統等。但發電廠房要做防核處理。
重水堆核電站
以重水堆為熱源的核電站。重水堆是以重水作慢化劑的反應堆,可以直接利用天然鈾作為核燃料。重水堆可用輕水或重水作冷卻劑,重水堆分壓力容器式和壓力管式兩類。重水堆核電站是發展較早的核電站,有各種類別,但已實現工業規模推廣的只有加拿大發展起來的坎杜型壓力管式重水堆核電站。
快中子增殖反應堆
由快中子引起鏈式裂變反應所釋放出來的熱能轉換為電能的核電站。快堆在運行中既消耗裂變材料,又生產新裂變材料,而且所產可多於所耗,能實現核裂變材料的增殖。
世界上已商業運行的核電站堆型,如壓水堆、沸水堆、重水堆、石墨氣冷堆等都是非增殖堆型,主要利用核裂變燃料,即使再利用轉換出來的鈈-239等易裂變材料,它對鈾資源的利用率也只有1%—2%,但在快堆中,鈾-238原則上都能轉換成鈈-239而得以使用,但考慮到各種損耗,快堆可將鈾資源的利用率提高到60%—70%。但快堆開發仍很落後,日本的文殊快堆,以及其他研發中的快堆,都還未正常運行。核電站類型
㈨ 核能發電如何發電
利用核反應堆中核裂變所釋放出的熱能進行發電的方式。它與火力發電極其相似,只是以核反應堆及蒸汽發生器來代替火力發電的鍋爐,以核裂變能代替礦物燃料的化學能。除沸水堆外,其他類型力堆都是冷卻劑通過堆心加熱,在蒸汽發生器中將熱量傳給水,然後形成蒸汽推動汽輪發電機。沸水堆
則是冷卻劑通過堆心加熱變成70個大氣壓左右的過飽和蒸汽,經汽水分離並乾燥後直接推動汽輪發電機
核能發電利用鈾燃料進行核分裂連鎖反應所產生的熱,將水加熱成高溫高壓,利用產生的水蒸
動蒸汽輪機並帶動發電機。核反應所放出的熱量較燃燒化石燃料所放出的能量要高很多(相差約百萬倍),比較起來所以需要的燃料體積比火力電廠少相當多。核能發電所使用的鈾- 235純度只佔3%。4%,其餘皆為無法產生核分裂的鈾- 238。
舉例而言,核電廠每年要用掉80噸的核燃料,只要2支標准貨櫃就可以運載。如果換成燃煤,需寒515萬噸,每天要用20 噸的大卡車運705車才夠。如果使用天然氣,需要143萬噸,相當於每天燒推動萬桶家用天然氣。
㈩ 中國十大核電站 中國有哪些核電站 中國的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