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貴州省的支柱產業是什麼
據2005年8月9日貴州日報報道
《能源工業成為貴州省最大支柱產業》
最新的數據表明,目前,貴州電力、煤炭能源產業增加值突破百億元,拉動規模以上工業增長近7個百分點,能源工業已經成為貴州最大支柱產業。
「西電東送」工程為貴州提供了一個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的大好機遇。「西部大開發」實施五年來,省委、省政府堅持舉全省之力推進西電東送,全省電力總裝機5年翻了一番,超過前50年的裝機總量。已由2000年的460萬千瓦增長到目前的1184萬千瓦,今年實現向廣東送電443萬千瓦。
首批西電東送建設項目「四水四火」全部建成投產,共計538萬千瓦,並相應建設500千伏兩條交流和一條直流輸電線路。第二批項目「四水八火」,共1684萬千瓦規模。目前,大部分項目已正式開工或進入施工准備。兩年前開工的第二批電源項目,首台機組已於今年1月投產進入商業運營。貴州電網主網架結構日趨完善。現在已建成、已開工的電力建設項目,投資計劃總額超過1000億元。
舉全省之力推進西電東送工程的具體規劃是,貴州向廣東送電從100萬千瓦起,逐年遞增100萬千瓦,「十五」期間實現送電400萬千瓦,「十一五」再增送400萬千瓦,加上外送周邊湘、渝、桂等省區的200萬千瓦,到2010年,貴州外送電力達1000萬千瓦;與此同時,建成水火電機組3000萬千瓦,並相應建設一大批煤礦,初步建成南方能源大省。
煤礦、電力、煙草、商業即為貴州四大支柱產業(所謂的能源產業即煤礦和電力)
『貳』 貴州主要有哪些能源
貴州省是中國能源較為豐富的省區,資源優勢顯著,其中豐富的煤炭、煤層氣、電力及水能,具有持久開發優勢,成為當前貴州省的主要能源資源。隨著全國經濟的快速增長,能源市場需求日益旺盛,尤其是「西電東送」等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貴州省能源產業突飛猛進,形成以優勢資源為依託,以煤炭為主和「水火互濟」發展電能的主要能源結構。
貴州素以「西南煤海」著稱,是中國南方煤炭資源最豐富的省區,含煤面積佔全省總面積的40%以上,相對集中於貴州西部六盤水市和畢節地區。貴州省原煤產量從2000年的3025萬噸提高到2007年的1.08億噸以上。在煤炭產量大幅度提高的同時,百萬噸死亡率從2000年的21.13%下降到2007年的4.99%。2008年貴州省原煤產量達到1.15億噸,增長5.6%。
水能是貴州僅次於煤炭的重要能源資源,豐富水能與大量煤炭資源的雙優勢,使貴州成為中國少有的「水火互濟」發展電力的最優省區之一。「水火互濟」的電力能源優勢,為貴州建成南方能源基地和「西電東送」的重要基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08年,貴州省新增電力裝機容量236萬千瓦,貴州電網統調發電量達到970億千瓦時,增長1.9%。
貴州是中國煤層氣的重要產出分布區。煤層氣的開發利用,不僅有利於煤炭開發的安全生產,變廢為寶,更改變了能源生產與消費的結構。貴州煤層氣資源豐富,開發潛力較大。預計到2010年貴州省煤層氣抽采總量可達16億立方米,應用以瓦斯發電為主,同時兼作民用和工業燃氣。
國家確定西部地區作為全國重要的能源、礦產資源主要接替區,為貴州省發揮資源優勢、發揮特色經濟提供了新的機遇。「十一五」是貴州在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上取得重大突破,實現歷史性跨越的關鍵時期。能源工業要全面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確立以循環經濟理念貫穿始終的能源發展思路,繼續以「西電東送」和資源就地轉化為重點,在建設南方重要能源基地和開發煤炭深加工等優勢產業上實現重點突破,力爭到2010年把貴州省建設成為中國南方重要的能源工業基地。
『叄』 貴州的產業結構以什麼為主
能源工業成為貴州省最大支柱產業結構。
2020年,貴州省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358.62億元,比上年增長6.5%。其中,種植業總產值2781.80億元,增長7.7%;林業總產值293.66億元,增長8.2%;畜牧業總產值1019.01億元,增長2.8%;漁業總產值61.09億元,增長6.4%。
全年糧食種植面積4131.20萬畝,比上年增長1.7%;糧食總產量1057.63萬噸,比上年增長0.6%。全年蔬菜及食用菌種植面積2266.99萬畝,比上年增長5.3%;蔬菜及食用菌產量2990.87萬噸,比上年增長9.4%。年末果園面積1169.20萬畝,比上年末增長13.9%;全年園林水果產量478.58萬噸,比上年增長30.4%。全年全省木材產量314.67萬立方米。
發展
2020年,貴州省生產智能電視機183.62萬台,比上年增長48.6%;汽車7.91萬輛,增長38.9%;鐵合金207.09萬噸,增長20.8%;電子元件48.47億只,增長12.4%;辣椒製品45.58萬噸,增長7.9%;原鋁(電解鋁)135.58萬噸,增長6.1%。
2020年,貴州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1056.14億元,比上年增長19.6%。全年營業收入利潤率為11.6%,比上年提高2.1個百分點;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為72.65元,下降2.1元。年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60.2%,比上年末下降0.4個百分點。
『肆』 貴州省十大千億級工業產業中的現代化工業主要包括哪些
主要是現代煤化工、精細磷化工和新興的精細化工、橡膠製品、鋇鹽等現代化工產業。
在基礎能源產業方面,貴州將圍繞構建全國重要的能源基地,推動煤炭、煤層氣、頁岩氣、生物質能源、淺層地熱能等基礎能源產業加快發展;在清潔高效電力產業,深入推進清潔高效電力產業發展,促進煤電清潔高效發展,優化水電發展,有序發展風力、生物質發電,加快構建生產運行穩的電力供給體系。
以下是現代化工業特徵的相關介紹:
現代工業主要特徵有:
①即勞動手段的機械化、電氣化、強速化、精密化和自動化;
②工業結構現代化。主要指產業結構與規模結構的合理組成比例;
③工業生產組織現代化。生產實現高度集中化、專業化、協作化和聯合化,具有較高的勞動生產率;
④工業企業管理手段和方法現代化;
⑤工業職工結構的現代化。要求擁有大量素質高、技術熟練的生產工人、科技人員與管理人員。
以上資料參考網路——現代化工業
『伍』 大規模投資!貴州磷化又一批新能源項目集中開工,利好哪些行業發展
大規模投資,貴州磷化集團6萬噸磷酸鐵、10萬噸磷酸鐵鋰、2萬噸電池回收項目開工儀式在西豐縣小寨壩鎮化工園區舉行。標志著貴州磷化集團在搶佔新能源材料產業上又邁出堅實的一步,交付後可新增工業產值115億元,帶動就業500餘人。本次啟動的磷酸鐵、磷酸鐵鋰項目將充分依託貴州磷化集團在產業鏈上游的資源儲備優勢、中間產品純化磷酸供應領先成熟的技術。
『陸』 貴州四化是哪四化
貴州省委十二屆八次全會通過的「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要大力推動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旅遊產業化。這「四化」立足省情實際,既體現了貴州最突出最迫切的發展要求,也體現了貴州最有特色的發展優勢,既是「補短板」,也是「強長板」,是貴州高質量發展的「四輪驅動」。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構建高質量發展工業產業體系,就是要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十大工業產業」是貴州實體經濟的台柱子,裡面既有煙酒等傳統優勢項目,也有生態特色食品加工、民族醫葯等特色優勢項目;既有能源工業、磷煤化工等傳統行業的轉型升級,也有新材料、高端先進裝備等前沿行業的異軍突起。要高質量發展實體經濟,既要有牌子響、力量大的領頭羊,也要有「百花齊放」的生力軍,共同增強貴州工業產業高質量發展水平。
【拓展資料】
大力推進新型城鎮化,構建高質量發展城鎮體系,就是要堅持以人為核心。大城市有大城市的精彩,小城鎮有小城鎮的特色,各美其美、美美與共,才是「新型城鎮化發展格局」。經濟是城鎮的硬功夫,發展是城鎮的硬指標,抓住「以城聚產、以產興城、產城融合」的牛鼻子,才能不斷增強城鎮人口承載力、內需帶動力、發展競爭力;服務是城鎮的吸引力,品質是城鎮的靚招牌,要圍繞「人」這一核心,不斷提升城鎮治理水平。
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構建高質量發展鄉村建設體系,就是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沒有農民的小康,就沒有全民小康,「鄉村振興」戰略行動是貴州新「三大戰略行動」之首,「三農」工作仍然是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深入推進產業革命是貴州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的核心,是大力發展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主要手段,同時又能為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夯實物質基礎。
大力推進旅遊產業化,構建高質量發展現代服務業體系,就是要堅持以國際化理念引領旅遊業發展。旅遊業是貴州將綠水青山變現為金山銀山的重要途徑,涉及產業多、范圍廣,是帶動經濟增長的一個「火車頭」。貴州旅遊可謂「天生麗質」,旅遊已經是貴州的「金字招牌」。要讓這招牌越擦越亮,旅遊行業品牌打造、市場運營、服務管理,都要提升格局、對標國際,打造國際一流山地旅遊目的地、國內一流度假康養目的地,讓遠道而來的遊客能留住、願消費、想再來。
「四化」是一首琴瑟和鳴的「交響曲」,相互有聯系,彼此能助力。工業化是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旅遊產業化的生產力保障,城鎮化也是旅遊產業化的基礎建設;農業現代化和旅遊產業化的銜接,又是搭建農旅融合的橋梁。這四個「輪子」轉好了,貴州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才能開好局、起好步,奮力開創百姓富、生態美的多彩貴州新未來。
『柒』 貴州的資源深加工工業主要有什麼行業
主要有黑色冶金工業,有色金屬工業,化學工業,建材工業。
進入新發展階段,貴州把加速推動新型工業化作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首要任務,以十大工業產業為抓手,奮力推進「工業大突破」。在剛剛結束的省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今年將全力推動特色優勢產業提質升級,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如今,以十大工業產業振興行動為指引,一幅高端化、綠色化、集約化的貴州工業產業新畫卷在拼搏中精彩擘畫。
近年來,貴州依託自身礦產資源、生態環境資源等發展起來的十大工業產業產值全部躍上千億級,正是這種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獨特產業,成為推動貴州工業高質量發展的主要力量。來自省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省十大工業產業合計總產值13887.28億元,全省十大工業產業中規模以上工業單位數為4266個,其中年產值10億元以上的企業數為121個。
在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今天,作為貴州工業經濟的「四梁八柱」,十大工業產業正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不斷釋放發展新動能——基礎能源產業向改革要活力、現代化工產業向綠色要發展、先進裝備製造業向創新要動能;大數據電子信息產業勢頭強勁;健康醫葯產業朝氣蓬勃;新型建材產業「效」「綠」齊升;基礎材料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優質煙酒產業活力增強;清潔高效電力產業重拳出擊;生態特色食品產業大有作為。
裝備製造業是經濟發展的基礎性產業。走進貴陽雙龍臨空經濟區的貴州寶能汽車項目產業園,工人們正熱火朝天加快建設速度。作為我省新能源汽車整車製造工廠的重點項目,產業園總投資超百億元,預計今年實現首車下線,建成後將成為雙龍臨空經濟區高端製造業的領軍者。寶能汽車有限公司貴陽基地總經理亢書生告訴記者,公司計劃將貴陽基地打造成集新技術、新工藝、優質新能源及互聯網汽車產品於一體的綠色環保工廠。
隨著一批以先進裝備製造為主導的產業園拔地而起,航空、航天、汽車等重點培育的支柱產業花繁葉茂,先進裝備製造產業正朝著貴州工業的「新脊樑」目標快馬加鞭。2020年,我省航空、航天、汽車三個產業增加值佔全省裝備製造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39%,較「十二五」末提高近12個百分點。高端產業集群競相崛起為貴州工業發展提振了信心。
優質煙酒產業是我省傳統支柱產業,如今正闊步走上產業集群發展道路,呈現出「上帶一產、下促三產」的產業聯動發展格局。茅台、金沙、國台、董酒等重點品牌斬獲了「貴州特色」的專屬口碑,打出白酒產業「集群牌」,朝著貴州白酒「一醬引領」的目標快速挺進。2020年,十大工業產業中利潤總額超過40億元的產業有8個,其中,優質煙酒產業實現利潤總額772.79億元,佔十大工業產業利潤總額的63.5%。
與此同時,我省正加快推動煤化工、磷化工、鋁及鋁加工等傳統產業的改造提升,大力推動資源型產業往精深加工方向發展。建立起能源工業運行新機制,有效解決能源工業運行大起大落影響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難題;資源綜合利用能力大幅提升,創造性施行磷化工企業「以渣定產」,2020年磷石膏基本實現「產消平衡」
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時代機遇,貴州持續加快推進大數據與傳統產業融合,「十三五」期間,數字經濟增速連續五年全國第一,實施融合標桿項目183個、示範項目1874個,貴州工業互聯網平台成為全國僅有的四個面向特定區域工業互聯網平台試驗測試項目之一,工業企業兩化融合發展指數達47.7,位列全國第21位。
依託貴州自然資源優勢,我省還在生態特色食品產業和民族醫葯產業上做足文章。通過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過去五年直接吸納就業16.9萬人,帶動就業100萬人以上。引進廣葯集團、娃哈哈、光明乳業等投資刺梨產業,刺梨產品銷售額年均增長50%,帶動6.5萬戶、20萬餘人增收,工業經濟「帶動作用」越來越凸顯。
新時代新征程,新目標新作為。我省將進一步以振興十大工業產業為重點,加快鞏固提升特色優勢產業,加快轉型升級傳統產業,加快壯大新興產業,精耕細作優勢領域,從推動產業配套、強化龍頭帶動、狠抓平台聚集等方面全面發力,奮力推動工業大突破,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開好局、起好步。
『捌』 貴州的「五個一百工程」、「六大特色優勢產業」、「五張名片」、「四個一體化」是什麼內容
5個100工程:打造100個產業園區、100個旅遊景區,創建100個示範鎮、100個現代高效農業示範園區,推進100個城市綜合體建設
六大特色優勢產業:一是能源工業發展領域。二是現代物流領域。三是礦產資源開發領域。四是生物資源和特色農業發展領域。五是旅遊資源開發領域。六是高新技術產業領域。
五張名片:煙、酒、茶、多彩貴州旅遊和中葯材產業」五張名片
四個一體化:煤電磷、煤電鋁、煤電鋼、煤電化
『玖』 簡述貴州的工業體系
貴州的工業體系我感覺一般般,不是太發達。
『拾』 貴州主要有哪些能源
貴州省是中國能源較為豐富的省區,資源優勢顯著,其中豐富的煤炭、煤層氣、電力及水能,具有持久開發優勢,成為當前貴州省的主要能源資源。
1、貴州素以「西南煤海」著稱,是中國南方煤炭資源最豐富的省區,含煤面積佔全省總面積的40%以上,相對集中於貴州西部六盤水市和畢節地區。貴州省原煤產量從2000年的3025萬噸提高到2007年的1.08億噸以上。
2、水能是貴州僅次於煤炭的重要能源資源,豐富水能與大量煤炭資源的雙優勢,使貴州成為中國少有的「水火互濟」發展電力的最優省區之一。
3、貴州是中國煤層氣的重要產出分布區。煤層氣的開發利用,不僅有利於煤炭開發的安全生產,變廢為寶,更改變了能源生產與消費的結構。貴州煤層氣資源豐富,開發潛力較大。預計到2010年貴州省煤層氣抽采總量可達16億立方米,應用以瓦斯發電為主,同時兼作民用和工業燃氣。
4、國家確定西部地區作為全國重要的能源、礦產資源主要接替區,為貴州省發揮資源優勢、發揮特色經濟提供了新的機遇。
「十一五」是貴州在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上取得重大突破,實現歷史性跨越的關鍵時期。能源工業要全面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繼續以「西電東送」和資源就地轉化為重點。
在建設南方重要能源基地和開發煤炭深加工等優勢產業上實現重點突破,力爭到2010年把貴州省建設成為中國南方重要的能源工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