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業生產 > 卷煙工業資源有哪些

卷煙工業資源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10-09 06:02:07

① 煙草工業(完整)

煙草工業
煙草工業

tobacco instry

泛指以煙草為原料製成各類煙製品的加工業。煙製品有卷煙、雪茄煙、絲煙、鼻煙、嚼煙等。其中,卷煙的產量最大,耗用煙葉總量85%以上,故煙草工業主要指卷煙工業。由於卷煙消費面廣、量大、稅高,卷煙工業在各國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

特點 煙製品有兩個重要特性:①兩重性:煙製品有受歡迎的一面,又有被抵制的一面。15世紀末,煙草及其製品從美洲傳到歐亞各國,初始作為防病葯品,繼而發展成為人們生活的嗜好品。與此同時,各地也出現了反對者,認為吸煙對身體有害,並通過政令加以限制或禁止。煙草工業就是在時起時伏的需求與限制的矛盾過程中發展起來的。②經濟性:煙製品由於需求與限制的矛盾,導致普遍推行「寓禁於征」政策,其結果使得煙製品成為高稅商品。

由於上述兩個特性,使得煙草工業具有投入少、產值大、稅率高的特點。為了鞏固財源,防止煙草稅金流失,許多國家實行煙草專賣制度,如奧地利、法國、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希臘、土耳其、泰國、中國等。蘇聯、東歐各國雖無專賣之名,實際上也是實行集中管理。煙草專賣是指煙草種植、煙葉收購、煙製品製造以及其批發銷售都在政府專賣機構嚴格控制下進行。有的國家在每一流通環節中都要徵收不同稅率的稅金,多數國家以徵收煙製品銷售環節稅為主,各項稅收總額多在煙製品零售價的70%左右。中國對煙草實行專賣始於1915年,之後也曾實行過不完全的專賣制度。

發展簡況 煙草種植和消費均起源於美洲。據墨西哥、秘魯的考古發現,公元前3500年的農作物種子中已有煙草種子。公元 600年前後建成的墨西哥神殿中,已有帕南克老人吸煙的石雕圖像,1492年哥倫布踏上美洲時,看到煙草已為當地居民普遍愛好,用於禮儀、社交、治病和消費等。當時的享用方式,在巴西是將煙葉捲起來燃吸,秘魯多製成鼻煙,委內瑞拉多製成嚼煙,北美洲多用煙斗燃吸。

煙草在15世紀首先傳到西班牙,繼而遍及歐洲、亞洲和非洲。在歐洲,煙草開始是被作為觀賞和葯用植物,到16世紀才逐漸成為消費品,並逐漸種植和設廠加工。德國於 1617年在古達(Gouda)建立制煙絲中心。西班牙於1620年在塞維利亞建立皇家鼻煙場,後來成為歐洲制鼻煙中心,也生產嚼煙、雪茄等煙製品。

吸用紙卷煙最早出現在南美洲,在15世紀就已有記載。1756年在墨西哥建立大規模的卷煙手工製作工場,此後歐洲許多國家也相繼建立卷煙工場。1853年,古巴的卷煙工場採用L.蘇西尼發明的第一台裝填式卷煙機,每分鍾產卷煙60支。1880年,美國人J.A.邦薩克發明了連續成型的卷煙機,每分鍾產卷煙250支。這一重大發明標志著大規模機制卷煙的開始,且以其價格低廉、吸用和攜帶方便等優點受到消費者的歡迎,卷煙生產得到迅速發展,逐漸上升到煙草工業的主導地位。到1921年,世界卷煙消費量已超過其他類型煙製品的總和。

20世紀50年代開始,吸煙與健康問題引起普遍關注,社會輿論強烈要求降低卷煙焦油量,推動了卷煙工業科學技術的進步。新興起的濾嘴卷煙,逐步取代了傳統的無嘴卷煙,實現了卷煙產品的一次重大的更新換代;結合卷煙紙質量的改進和煙草薄片的應用等,使卷煙焦油量大幅度降低。卷煙工業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同時煙草工業完成打葉復烤(見煙葉復烤)的重大改革,把去梗操作移到復烤廠;結合制絲機械的不斷革新,實現制絲高效化、連續化和自動控制化,顯著地提高了制絲質量,降低了加工損耗;卷煙機的成型原理由落絲式改為吸絲式, 使卷煙機的速度從 1000支/分提高到 2000~2500支/分,並降低了煙絲消耗,提高了煙支質量。在此期間,煙草科學研究工作也迅速發展。1951年北美洲煙草科學家發起成立煙草化學家研究會。1956年歐洲18個國家的煙草專家在巴黎集會,建立煙草國際科研合作中心。這些科學團體,對推動世界煙草科技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在生產、經營等方面,許多國家實行煙草專賣制度;先後出現幾個世界范圍的煙草跨國公司,如英美煙草公司、菲利普·莫里斯公司、雷諾士-納貝斯高集團,控制著世界相當部分卷煙的製造和市場。

80年代,工業發達國家卷煙廠卷制、接嘴、包裝生產實現了自動化和連續化,卷煙機速度已達8000支/分,生產全過程實現電腦控制。廣泛採用煙草薄片、膨脹煙絲、打孔稀釋等新技術(見卷煙工藝)。通過合成得到煙氣中的致香物質並應用於卷煙加香,改善了低焦油卷煙的香味。不僅改變了卷煙產品設計條件和配方結構,同時使卷煙平均焦油量大都降到15毫克/支左右,使卷煙的煙絲消耗量降低到40kg/箱(每箱5萬支,下同)。

中國概況 據文獻記載,在16~17世紀,煙草先後由南北兩路傳入中國。①南路:一說是明代萬曆年間(1573~1619)由菲律賓的呂宋傳至福建、廣東;一說是1575年由呂宋傳至澳門、台灣,1620年才傳入內地;還有一說是由南洋傳入廣東。②北路:是17世紀初由朝鮮傳至東北。1986年廣西合浦上窯出土文物中有兩個煙斗是明代嘉靖二十八年(1550)所制,足見實際傳入的時間早於文獻記載。

煙草傳入中國,最初是用於預防疫病和寒疾,後才被用作消費品。開始流行的吸煙方式是用煙斗燃吸碎煙葉或煙絲,後為避免「火氣直達喉中」,有的改用水煙筒燃吸。清代乾隆年間(1736~1795)水煙相當普遍。康熙年間(1662~1722)鼻煙盛行。道光年間(1821~1850)廣東出現用小紙片卷煙絲吸用。18世紀末,煙草種植與加工已很興盛,煙草及其製品成為重要商品。乾隆年間,江西、山東、廣西都有初具規模的煙草加工場,如山東濟寧有6家加工場,工人4000餘名,每年營業額達200萬兩白銀。海運暢通後,煙葉銷往日本、埃及、德意志、荷蘭等國。據海關資料,19世紀90年代上海年平均煙草流轉量已達1.25萬噸。

中國機制卷煙的消費始於1890年,首先是由美商老晉隆有限公司 (Mustard & Co.Ltd.)在中國推銷卷煙, 1902年美國煙草公司、美商英爾坎迪勒煙草公司分別在上海、香港建卷煙廠, 揭開中國卷煙工業的序幕。同年,英美煙草公司進入中國市場,陸續在一些城市設煙廠,開辟烤煙生產區,建復烤廠(1934年該公司在中國的企業改名為頤中煙草公司)。1917年日商在天津開設東亞煙草株式會社,先後在天津、營口、青島、張家口、長春、沈陽建立卷煙廠。1902年天津官商合辦的北洋煙草廠,是中國人自己興辦最早的煙廠。1905年南洋華僑在香港創立南洋兄弟煙草股份有限公司,於1912年起陸續在上海等城市開設五家煙廠和三家復烤廠,成為中國私人資本中最大的煙草企業。到了1949年, 中國共有煙廠1249家,職工28.6萬人,卷煙產量160萬箱,占卷煙市場銷售量的30%(外國廠商所產佔50%,進口佔20%)。

50年代初期,煙草生產迅速得到恢復,逐漸形成有中國特色的配方、發酵工藝體系。到1957年卷煙產量已達 446萬箱。1958年在鄭州成立輕工業部煙草工業科學研究所。同年在山東益都(現名青州)成立中國農業科學院煙草研究所。

1963年成立中國煙草工業公司(1969年解體),集中管理卷煙生產和煙葉收購。組織煙草原料基地建設,加強煙廠的技術改造。卷煙廠的抽梗與包裝實現了機械化,隨後制絲生產也實現連續化。在此期間,濾嘴卷煙生產和混合型卷煙、煙草薄片的研製工作開始起步。

1982年成立中國煙草總公司,對煙草行業實行統一管理。1983年 9月23日國務院頒布《煙草專賣條例》,1984年設立直屬國務院的國家煙草專賣局,對煙草行業實行國家專賣制度。1985年,中國煙草學會成立。中國煙草總公司直屬的合肥經濟技術學院,1989年開始招生,培養煙草栽培、煙草加工、煙草機械等專業人才。河南農業大學、鄭州輕工業學院、上海輕工業專科學校開設有煙草專業。1986年修訂煙草國家標准和頒布卷煙國家標准。由於實行一系列集中統一管理措施,卷煙生產以年遞增10%的速度上升。1989年,卷煙產量已達3195.06萬箱,居世界第一位,煙草行業實現稅利240億元,佔全國財政收入的8%。卷煙產品中,濾嘴卷煙佔18.7%。混合型卷煙開始上升。卷煙平均焦油量已從60年代初的30毫克/支以上降到25.8毫克/支。卷煙單箱煙葉消耗在55千克左右,比國外高出10千克以上。利用中醫中葯傳統理論研製出對呼吸系統常見病有一定效用的新混合型卷煙。通過近幾年的技術改造,卷煙生產能力中已有1/3採用中速吸絲式卷煙機,部分工廠已開始裝備國際上先進的主要設備。

發展趨勢 ①消費量:1985年世界卷煙產量達9946萬箱(4973億支),佔世界煙草消費量的85%以上。由於人們重視健康,政府限制吸煙,增稅漲價等原因,消費已近飽和,卷煙生產處於停滯或負增長狀態;這一狀態在短期內將不會改變。在發展中國家,因人口增長、都市化、國民收入增長與轉向吸用商品卷煙,故增長幅度仍將較大。②產品類型:混合型卷煙的比例仍將增加,在一些原先吸用深色卷煙的國家尤為明顯。歐洲一些國家,由於增稅漲價,自卷煙有增長趨勢。不少國家的卷煙廠商,正在爭相研製適合消費者願望的新型產品,如焦油量只有1~2毫克/支的超低焦油卷煙,可以自行調節煙味強度和焦油量的卷煙,無支流煙氣、無煙灰散落的清潔卷煙。③產品結構:混合型卷煙和濾嘴卷煙將有所發展並趨於高檔化。

② 重慶煙草工業有限責任公司的介紹

重慶煙草工業有限責任公司是1998年11月在原重慶煙廠、涪陵煙廠聯合,巫山煙廠實施三峽工程淹沒企業破產試點的基礎上建立的現代企業。2004年11月重組黔江煙廠,實現了重慶市卷煙工業資源的統一配置和一體經營。1擁有資產59.7億元,所有者權益31.6 億元,卷煙生產計劃95.2萬箱,年創稅利52億元以上,是全國煙草行業29家重點企業和11家現代企業制度試點單位之一,是重慶第二納稅大戶。

③ 香煙的主要原料是什麼

菸草是土生於南美洲的一種植物,其葉子可用來口嚼或做成捲菸來吸。最早享用菸草的是美洲的印地安紅人。當歐洲探險家抵達新大陸時,菸草的使用在美洲已經相當普遍。到了十六世紀,菸草被傳入歐洲,然後再流傳到世界各地。

二十世紀以前,菸草大部分以咀嚼、嗅聞(snuff)、煙斗以及雪茄的方式被使用。十九世紀末期、由於製造香菸的機器被發明,紙菸成為菸草使用的主要型式。

在國人眾多的嗜好品中,崇洋媚外之風越刮猛,唯獨香煙這個為國家創造最大稅利的奢侈品最使國人揚眉吐氣,盡管洋煙在80年代的中國各地也神氣了一段時間,但我們的國產煙最終還是打敗了這些侵略者。

高檔香煙吸引人之處在於其優美醇和的香氣。同樣是煙草,同樣只是吸吸它的煙氣而已,人們竟願意用百倍的價錢買來享受,這同香水的情形一模一樣——香氣在這里起了決定性作用。

雖然「戒煙」口號震天響,煙民仍有增無減,看來,要消除香煙的危害還得另闢蹊徑。目前醫學界認為最好是研製出無害的「保健煙」取代對人體健康有損的香煙,這個計劃不可能一步到位,只能分段進行。首先將焦油含量降一半,再降低尼古丁含量,再降低焦油含量……直至降至對人體完全不造成損害為止。

降低焦油和尼古丁含量,講講容易,做起來難。你把焦油和尼古丁去掉一些,煙民們就接受不了,說是「沒勁」。唯一的辦法是加香,騙騙「癮君子」的嘴巴和鼻子,讓他們慢慢忘掉熟悉的氣息而逐漸喜歡上對人體無害的香味化合物。「加香」當然是加天然煙草或酷似天然煙草的香味成份。

日本最早找到一個替代物,這就是目前風靡世界的據說能「治百病」的草本植物——蘆薈,蘆薈葉子烤乾以後適量加入煙草中,可以大幅度降低焦油和尼古丁,而「吃味」與煙草最接近。當然經過調香師再配一種專門的「蘆薈保健煙香精」加進去以後「煙民」就更歡迎了。日本科技界稱蘆薈保健煙的問世是「本世界煙草工業的一大革命。

加香技術對鼻煙的製造就顯得更重要了,因為鼻煙只嗅聞其香氣,沒有點燃抽吸,所以加入的香料也與卷煙不同。當然,那個時候只有天然香料,用化學方法製造的合成香料還沒有出世呢。

④ 調查"煙草的來源作用以及成分的作用

一、煙草的起源和傳播

煙草起源於美州、大洋州和南太平洋的一些島嶼。目前發現有66個種,被栽培利用的僅有2個種,即普通煙草

(N.tabacum.L.)又叫紅花煙草,和黃花煙草(Nrustica L.)。美洲印地安人栽培利用煙草最早。1492年10月,哥倫布率領探險隊到達美洲,看到當地人在吸煙。1558年航海水手們將煙草種子帶回葡萄牙,隨後傳遍歐洲。16世紀中葉煙草傳入中國。開始傳入的是曬晾煙,距今已有400多年的種植歷史。1900年在台灣試種烤煙,自1910年後相繼在山東、河南、安徽、遼寧等地試種烤煙成功,1937年~1940年開始在四川、貴州和雲南試種,發展成為我國主產優質煙區。20世紀50年代引進香料煙,20世紀60年代引進白肋煙,分別在浙江新昌、湖北建始試種成功。黃花煙約在200年前由俄羅斯傳入我國北部地區種植。

二、煙草生產現狀及其重要作用

煙草是重要的經濟作物。吸煙是億萬煙民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更是國家和地方財稅的重要經濟來源,受到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1984年我國成立國家煙草專賣局,統一領導、全面管理煙草行業的生產和銷售業務。煙葉生產堅持「計劃種植,優質適產,主攻質量,堅持改革,提高效益」方針,大力推行「區域化,良種化,規范化」科學種煙措施,使我國煙草生產有了長足發展。20世紀80年代,我國種植煙草面積年均約2000萬畝,總產4000多萬擔。1990年~1997年年均達到2500萬畝,總產約6000萬擔。良種化面積達95%以上,煙葉質量有明顯提高,上中等煙由60%提高到80%,上等煙達20%。煙草是高效益作物,我國煙區多在經濟較落後的貧困地區,有200萬農戶約1億人口靠種煙維系生活。種1畝煙當年可收現金1000~2000元,為糧食作物的3~5倍,是山區農民脫貧致富,提高生活水平的有效途徑。煙草又是高稅利商品,農業稅利30%左右,工業稅利60%以上。我國有3億煙民,每人每年可消耗2000支煙,日夜不息地為國家創造財富。1995年煙草工商稅利710億元,1998年是950億元,2000年可達1000億元,占國家財政收入的10%,高踞各行業之首位,為國家建設和改善人民生活提供了巨額資金。雲南省是著名的煙業大省,1996年種煙600多萬畝,總產煙葉700多萬擔,生產卷煙700萬箱,」兩煙」稅利共300多億元,占雲南省財政收入的70%,為雲南省的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三、發展趨勢

目前,煙草行業面臨著新的形勢和挑戰。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吸煙影響人們的健康越來越受到關注。盡管尚有不同說法,但大多數國家都在宣傳戒煙。世界上規定每年5月31日為「世界無煙日」,限制在公共場所吸煙,甚至有些國家通過法律禁煙,向煙草公司索賠吸煙造成的巨大損失。連世界上最大的煙草公司,美國菲莫煙草公司也承認吸煙造成的危害。美國、英國的煙民減少了20%以上,新加坡爭取成為不吸煙國家。吸煙有害健康似乎已成定論。吸煙有害健康的主要物質是煙葉在燃燒過程中產生的焦油,對人的氣管和肺有致癌作用。為了人們的健康生產低焦油卷煙,提高吸煙的安全性已風靡世界各國,是今後煙草行業發展的方向。烤煙葉焦油含量高,晾曬煙葉焦油含量低。在烤煙葉中加入30%~40%的曬晾煙葉開發混合型卷煙,是生產低焦油卷煙的有效措施之一。國外混合型卷煙開發早,進度快,品牌多,質量好,焦油含量降到12毫克/支以下,已佔全部卷煙市場的70%以上,超低焦油卷煙(6毫克/支以下)也在發展。我國差距較大,混合卷煙開發晚,品牌少,質量差,銷路不暢,僅占市場的5%。烤煙型卷煙仍主宰市場,焦油含量在15毫克/支以上,安全性差。「入世」以後,國外低焦油混合型卷煙肯定會大量進入中國,我國卷煙市場會受到嚴重沖擊。大力開發低焦油卷煙,提高吸煙的安全性,增強與外煙的競爭力,保住國內市場,嚴防財源外流,是我國煙草行業十分緊迫的任務。

四、遠景

歷史的列車已進入21世紀。21世紀是人們邁向現代化,生活水平更加提高,更加幸福美好的時代。有害人們健康的吸煙定會受到多種更加嚴厲的限制。煙草在卷煙方面的用途定會大為減弱。那麼,煙草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是否就降低了呢?不一定。因為煙草在開發食品和葯物資源方面的諸多潛在用途將會不斷地被發現、利用,其前途是遠大的。煙草仍不會失掉重要經濟作物的身價。煙葉富含蛋白質,烤煙葉在10%左右,曬煙和白肋煙可高達20%。煙草再生能力強,一年可多次收獲,煙葉產量高,利用鮮煙葉提取蛋白,其畝產量可超過大豆,其他作物更無法相比。煙葉提取的蛋白可製作多種食品,有廣泛用途,剩下的煙葉仍可用作卷煙的原料。從煙葉中提取煙鹼製成醫葯可防治人們的病患,製成農葯可防治農作物害蟲,其前景也是可觀的。煙草是著名的模式作物,可當作生物反應器將其他作物的抗癌、抗艾滋病以及有益於人們健康的基因導入煙草,使其充分表達,然後利用生物技術予以提取,可加工成治病強身的「靈丹妙葯」。如美國科學家已成功地培養出抗體煙草,從中提取抗癌和抗病毒干撓素,對肺癌有良好的治療作用。瑞典科學家將人體基因注入煙草植株,從收獲的煙葉中提出血液蛋白質活化劑,可醫治心臟病等。由此看出,煙草有益於健康的潛在用途並不比用作卷煙所起的經濟作用遜色。

五、開發利用前景

當今"吸煙有害健康"風彌全球。世界各產煙國都在大力發展低焦油混合型卷煙。為適應國際煙業新形勢,我國煙草專賣局提出了"改造烤煙型,發展混合型"戰略方針。煙草生產和卷煙工業正在經歷著艱辛的戰略轉移。進一步調整並改善煙草生產結構和布局,以滿足煙草產業新發展的需要,是煙業各界人士和煙草行業的緊迫任務。

提高烤煙質量,減少種植面積

新中國50年來,為適應卷煙工業的需要,大力發展烤煙生產。烤煙種植面積佔全國煙草面積90%左右。主要集中在雲南、貴州、河南、溉南、山東等地。其中雲南煙葉以清香味濃而聞名全國,是高檔卷煙生產不可缺少的主要原料,曾經是各大煙廠競相搶購的緊俏商品。但是國內煙葉總體質量較低,煙葉的外觀質量和香吃味,與國外特別是美國的煙葉相比有一定差距。出口國外價格低,使用價值不高,只能用作填充料。究其原因:一是未嚴格按照煙草種植區劃安排煙草生產。尚有許多不適宜種煙的地區所產煙葉品質差。二是施肥不合理,測土施肥推行不力。有的煙區特別是雲南近幾年施肥過多,煙葉長的過於肥大,香吃味下降,導致雲南煙葉滯銷。如走俏多年的"紅塔山"也積壓,落至底谷。三是煙葉成熟度不夠,采生現象普遍,烤出的煙葉香氣差。四是烤房筒陋,烘烤技術落後。我國多數烤房結構不科學,特別是南方煙區多數仍延用20世紀70年代的老式烤房升溫不靈,排濕不暢,加之烘烤技術掌握不好,難於烤出高質量的煙葉。五是煙農質量意識不強,科學新技術掌握不熟練,使用不到位。

上述種種原因,雖然有關部門也做了不少工作力求改進,但受多種因素所限,至今並沒有從根本上改觀。近幾年烤煙煙葉供大於求,壓庫嚴重,出口不暢,影響到煙草行業的發展。隨著混合型卷煙的倡導和發展,烤煙葉的用量會逐漸減少。堅持科技興煙,提高烤煙質量,適當減少面積,是今後烤煙發展的必然趨勢。

加快發展白肋煙

白肋煙葉含糖分低,煙鹼高,香吃味好,結構疏鬆,吸料性能好,焦油含量低,是混合型卷煙的主要原料,可占配方的20%~30%。目前,我國白肋煙在鄂西、川東和渝東種植,共計60多萬畝,生產煙葉10000多萬公斤。鄂西白肋煙區使用鄂煙1號、TN90等優質品種。科學種田技術水平較高,晾房健全,結構合理,晾制技術好,煙葉品質優良。廣州、湛江、武漢、蒙城等大煙廠收用較多,是卷制"羊城"阿波羅"等名牌混合型卷煙的主要原料。雲南、湖南也在積極發展白肋煙,但尚未形成規模。為適應混合型卷煙生產的需要,白肋煙應加快發展。

適度發展香料煙

香料煙的香氣濃郁,吃味芬芳,是混合型卷煙的調香配料,一般佔10%。我國香料煙主要集中在浙江省新昌、雲南省保山、湖北省鄖西和新疆伊犁等地,其面積不足10萬畝。產量有限,不能滿足混合型卷煙生產的需要。近幾年,山東、河南、海南等地曾試種香料煙並獲成功,但至今仍未發展起來。今後應適當擴種至40~50萬畝,為混合型卷煙提供充足的原料。

開發馬里蘭煙

馬里蘭煙的彈性、填充力、陰燃性和香吃味皆較好,特別是焦油含量低,是混合型卷煙良好的的配料,約占配方的10%。我國於20世紀80年代引種,在湖北省試種成功,僅五峰縣每年種植幾千畝,銷往北京煙廠,用作卷制低焦油混合型"中南海"牌卷煙,國內外暢銷。目前,全國多數煙廠對馬里蘭煙尚認識不足。隨著混合型卷煙的發展,馬里蘭煙將被深度開發和擴大利用。

大力開發曬煙

我國曬煙種植歷史悠久,資源十分豐富。在各地自然條件和栽培長期馴化下,加之調制技術的日臻完善,形成了各俱地方特色的產品,以獨特的香吃味聞名國內外。它是卷制具有中國風味的混合型卷煙的珍貴原料,世界上任何國家都無法比擬。

①曬黃煙。曬黃煙的外觀質量和內在化學成分,與烤煙接近。香吃味好,焦油含量低,既可用作烤煙型卷煙的原料,也可用作混合型卷煙的原料,使用價值高。如廣州、長沙等地煙廠加入了曬黃煙的配方,卷制出名牌烤煙混合型卷煙"羊城"、"白沙"等品牌銷路甚好。曬黃煙產區分布零散,主要在廣東省南雄、連縣,廣西自治區南平、賀州,湖北省黃州,湖南省寧鄉,福建省沙縣等地,其面積共40萬~50萬畝。

②曬紅煙。曬紅煙資源豐富,分布最廣泛,產品最多。如四川省"毛煙",吉林省"關東煙",湖南省"鳳凰煙",江西省"廣豐紫老煙"等。曬紅煙含糖分和焦油低,煙鹼高,香氣質好,吃味豐滿,用作混合型卷煙可調節香吃味和勁頭,具有廣闊的發展前途。目前,曬紅煙主要產區有湖南省鳳凰、辰溪,四川省什邡、綿竹,吉林省延吉、蛟河,廣東省高州、鶴山,貴州省冊亨、惠水,雲南省騰沖、德宏,山東省沂水、棲霞,黑龍江省穆棱、尚志等,共約150多萬畝,年產量200多萬擔。廣州、天津、廈門、長春、延吉等地煙廠用作卷制"恆大"、"金橋"、"黃人參"、"長白"等名牌混合型卷煙,銷路甚好。蒙城等地煙廠用作卷制"味美思"、"黃山松"等雪茄煙為煙民所青睞。

煙草溯源

目前人們普遍認為煙草最早源於美洲。考古發現,人類尚處於原始社會時,煙草就進入到美洲居民的生活中了。那時,人們在採集食物時,無意識地摘下一片植物葉子放在嘴裡咀嚼,因其具有很強的刺激性,正好起到恢復體力和提神打勁的作用,於是便經常采來咀嚼,次數多了,便成為一種嗜好。

考古學家認為,迄今發現人類使用煙草最早的證據是在墨西哥南部賈帕思州倍倫克的一座建於公元432年的神殿里一幅浮雕。它是一張半浮雕畫,浮雕上畫著一個叼著長煙管煙袋的瑪雅人,在舉行祭祖典禮時,以管吹煙和吸煙的情景,頭部還用煙葉裹著。考古學家還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北部印第安人居住過的洞穴中,發現了遺留的煙草和煙斗中吸剩的煙灰,據考證這些遺物的年代大約在公元650年左右。而有記載發現人類吸食煙草是在14世紀的薩爾瓦多。

很久以前,美洲土著人就有崇拜太陽和祭祀吸煙的習俗。一些考古分析還發現,3500年前的美洲居民便有了吸煙的習慣。隨著美洲史的進一步發掘,煙草史也許會向印第安史更早的時期延伸。加上當今普遍栽種的紅花煙草性喜溫熱,煙草源於熱帶美洲的觀點就更具有了說服力。

哥倫布的重要發現—煙草

提起義大利航海家哥倫布,人們自然聯想起美洲新大陸。的確,這位世界聞名的航海家的那次遠航不僅發現了美洲新大陸,而且還有另一件鮮為人知卻又特別重要的發現—煙草。煙草的發現,也使哥倫布成為目前世界公認的煙草傳播者。

1492年,哥倫布被西班牙國王授予「海軍將軍」,並預封為可能發現地區的總督,可佔有被發現財富的十分之一。於是這位富有探險精神的航海家,率領探險隊,開始了他極富傳奇色彩的航行。

同年10月2日,哥倫布的船隊到達聖薩爾瓦多島嶼時,其中兩船員「看到無數人,男男女女手裡拿著火把和草葉在吸。」哥倫布的航海人員被那些「吞雲吐霧」的印第安人驚呆了。只見他們一手持著點燃的木棒,一手拿著一根長管,嘴巴和鼻孔里噴出一縷縷濃霧般的青煙。經過一番調查,終於揭開了其中的奧秘。原來,那是用一種草的葉子(即煙草)卷在玉米葉子里製成的。

10月27日,船隊航行到古巴海岸,哥倫布派了一隊人馬上岸,尋找他們渴望已久的黃金。因為他相信他已經到達了航海的最初目標—印度。當這個小探險隊在同年11月5日返回船上時,只是拜訪了當地土著人的村舍並受到款待,但並未得到黃金和見到國王。只是又發現不少銜著長管吸食煙草的人。哥倫布在其航行日記中,是這樣描述煙草的發現的:

「星期一,10月25日,在海上,大約在聖大瑪利亞島與裴南迪大島之中途,遇一人駕獨木舟由瑪利亞島駛往裴南迪;其人攜土製麵包一塊,其大如拳,水一瓢,紅土少許,粉碎後並予搓揉,另有干葉,在吾等心目中極具價值。在聖薩爾瓦多島時,曾饋余少許。」

哥倫布在美洲所見所聞的史料,是在3個世紀後的1875年才公諸於世的。發表這個事件材料的,是當年隨哥倫布第二次航海而後變為印第安人主教的對拉斯和卡薩斯的遺作,他們是印第安巴托侖美地方的史學家。

1536年5月,有個叫嘉蒂的探險家經過長時間的探險,重新回到美洲見證關於印第安人使用煙草的情形,他做了比哥倫布記載更加詳細的記述:

「他們把煙草放在太陽底下曬干,而後在他們脖子上掛上一個小牛皮做的小袋子、一隻中空的石頭或者是木頭,很像一支管子;一會兒他們高興的時候,便把煙草揉成碎末安放在管子的一端,點上火,在另一端便用嘴深深地呼吸,使得體內完全充滿了煙,直到從他們的嘴和鼻孔里冒出為止,就像煙囪里噴出來的煙一樣。他們說這樣做可以使他們保持溫暖和健康。我們也曾經嘗試過這種煙,把它放進我們嘴裡,那種熱辣的味兒,如同胡椒一樣。」

關於最早記載印第安人是人類最早的吸食煙草的文字,當數西班牙人 — 潘氏所著的《個人經歷談》。潘氏敘述了他在1497年跟隨哥倫布第二次航海到西印度群島的經歷,其中描述了他發現印第安人吸食煙草的情景。

此外,還有航海史學家裴南蒂斯·奧威圖所著的1535年出版的《印第安通史》,是這樣記載的:

「在其它的邪惡的習慣里,印第安人有種特別有害的嗜好便是去吸某一種煙……,以便產生不省人事的麻醉狀態。他們的酋長使用一種狀如丫的管子,將有丫的兩端插入鼻孔,在管子的一端裝著燃燒的野草,他們用這種辦法吸煙,直到失去知覺,伸著四肢躺在地上像個酒醉微睡的人一樣……我很難想像他們從這種習慣里究竟獲得了什麼快樂,除非在吸煙之前就已經是喝了酒。」

【別名】煙、煙葉

【來源】茄科煙草屬植物煙草Nicotiana tabacum L.的全草。秋季採收,陰干。

【性味歸經】辛,溫。有毒。

【功能主治】消腫解毒,殺蟲。用於疔瘡腫毒,頭癬,白癬,禿瘡,毒蛇咬傷。滅釘螺、蚊、蠅、老鼠。

【用法用量】多外用。鮮草搗爛外敷,或用煙油擦塗患處。除四害將煙草製成5%浸出液噴灑,或點煙熏。

【摘錄】《全國中草葯匯編》

⑤ 誰知道咪煙草的生產歷史啊

據文獻記載,我國煙草栽培始於16世紀中葉。明代名醫張介賓(1563-1641年)所著《景岳全書》記載:「煙草自古未聞也。近自萬曆年始出於閩廣之間,自吳越間皆種植矣。」這是指當時栽培的曬煙而言。清嘉慶時陳瓊輯成的《煙草譜》中這樣敘述;「衡煙出湖南,蒲成煙出江西,油絲煙出北京,清煙出山西,蘭花香煙出雲南…水煙出甘肅之玉泉,又名西塵。」說明煙草及其加工業已傳播到我國各地。實際傳入應早於文獻記載。1989年廣西合蒲上窯出土文物中有兩個煙斗,據考證是明嘉靖28年(1549年)所制。
國內曬煙種植歷史悠久,產區遍布全國,品種資源豐富,30年代種植面積曾達600萬畝,一些優質曬煙曾在世界博覽會上獲獎,在國際上有一定的市場。後逐漸被烤煙取代,種植面積減少,近年來,隨著混合型卷煙的發展,部分優質曬煙已被用於卷煙工業。
國內種植烤煙,最早是在台灣省,始於1900年;1913年在山東濰坊市坊子鎮和河南襄城縣穎橋鎮試種;1917年又在安徽鳳陽試種。隨著卷煙生產的迅速發展,至1937年,山東、河南、安徽已逐步成為國內烤煙生產地。抗日戰爭時期,四川、雲南、貴州等省先後種植烤煙,發展成為我國西南地區的烤煙生產地。1948年至1949年間,全國烤煙種植面積為90餘萬畝。
1949年後,我國烤煙生產得到很快的恢復和發展,改變了卷煙原料長期依賴進口的狀況。50年代,我國烤煙種植面積約450萬畝,單位面積產量約75KG,總產量達3億KG。70年代後期,全國烤煙種植面積達795萬畝左右,總產量8億KG以上成為世界烤煙種植面積最大的國家。我國烤煙質量,在50年代的國際市場上享有一定聲譽,年出口量達6000萬KG以上。60年代後至70年代,由於片面追求產量,採用多葉品種、高密度種植等原因,烤煙質量有明顯下降,葉片變薄,香味平淡,煙鹼含量降低。
進入80年代後,我國烤煙種植面積發展到1275萬畝左右,總產16億kg,單位面積產量也達110kg以上。中國煙草總公司對烤煙生產著重於提高質量,引進推廣國外的優質品種,執行「計劃種植、主攻質量、優質適產」的方針,實行品種良種化,種植區域化,栽培規范化,使煙葉質量明顯提高。1990年全國烤煙種植面積達1800萬畝,雲南、河南、貴州、山東、黑龍江、湖南、陝西、安徽、四川等省已成為全國產煙大省,全國收購烤煙19億kg,平均單位面積產量達115kg,上等煙16.6%,中等煙佔68.4%。
「九五」時期,我國在煙葉生產中提出了「市場引導,計劃種植,主攻質量,調整布局」的方針,在卷煙生產經營中提出了「控量、促銷、穩價、增效」的方針。煙葉種植面積得到有效控制,煙葉生產質量穩步上升。2000年全國煙葉種植面積1465萬畝,收購煙葉3200萬擔,上、中等煙葉所佔比例達82.5%。

⑥ 香煙的主要原料

香煙的各種主要成分各佔百分比: 1。煙草絲:約94.8% 2.尼古丁:約0.71% 3.焦油:約0.44% 4.亞硝胺:約0.22% 5.一氧化碳:約0.41%。 6.放射性物質:微量. 7.水份:約2.9% 煙草主要是由碳水化合物(佔40%—50%)羧酸、色素、萜烯類物質、鏈烷烴、類脂物質等組成,同時還有一些生長過程中必需的營養物(如硝酸鹽等)以及某些污染物(如農葯、重要金改元素等)。煙草與別的植物不同之點是所含的萜煥類物質比較豐富,即通常所說的「蠟質」或「尼古丁」。 吸煙者吸入香煙過程,是香煙在不完全燃燒過程中發生一系列的熱分解與熱合成的化學反應,形成大量新的物質,其化學成分很復雜,從煙霧中分離出有害成分 達3000餘種,其中主要有毒物質為尼古丁(煙鹼)、煙焦油、一氧化碳、氫氰酸、氨及芳香化合物等一系列有毒物質。在煙草中原有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氨基酸等人體需要的有繹質,如果把它作為食用那是有益的,但是把它作為香煙,經過燃燒而釋放出煙霧灰塵等,也都變成有害物質。煙草點燃的煙霧由兩部分組成,其中氣體部分,佔92%,包括多量的氧和氮無害氣體和一定量的一氧化碳及微量的致癌、促癌、纖毛毒物質。粒相部分佔8%,主要為尼古丁和煙焦油。 對於廣大吸煙人士而言,每天都要有香煙為伴。那麼對這個與您行影不離的朋友您了解多少呢?今天就和您聊一聊這個話題。 說起來,可能你會不信,煙草是人類所認識的各種植物中含化學物質最多的一種。經過幾年的研究,人們發現煙草及燃燒後的煙氣中,化學成分極為復雜、豐富,幾乎擁有所有以知的化學元素。對此,國內外許多報道不盡一致,有的說煙氣中成分竟高達4萬多種,有的說2萬多種。通行的說法有:一、國外科學家分析,煙草與燃燒後的煙氣中所含各種化合物總數為5289種。二、目前可以鑒定出來的單體化學物質就達4875種,而且還有許多成分尚未鑒定出來。當煙支在高溫條件下燃燒(或燃吸)時,煙支內部化學成分發生了一系列復雜變化,向外擴散便形成了煙氣,煙氣中大約三分之一的化學物質來自煙草,其餘的則是新組合的化合物。吸煙過程中,對吸煙者有重要影響的包括以下幾種主要成分: 糖類 煙草中含糖越多,品質越好。優質的煙草含糖約20%--26%。 油脂 煙草的內部香味和外觀油分主要是來自所含的油脂,煙葉以含油脂高者為好。 蛋白質 一般來講,蛋白質含量的多少與煙草的品質優劣成反比,優質含量高。這就是香煙的基本成份。

⑦ 煙草行業都包括什麼企業

煙草公司、煙草專賣局的關系:
中國煙草專賣局和中國煙草總公司是兩塊牌子一家人,下轄各直屬公司和各省煙草公司各省級煙草公司分工業公司和商業公司。鑒於煙草產業的特殊性,煙草專賣局進行煙草專賣制度的維護,具有行政職能。煙草公司的叫法一般都是xx煙草專賣局(公司)。行政職能主要由煙草專賣局(公司)內的專賣部門承擔。
總體來說,中國煙草體制實行了工商分離,即生產和銷售分離的形式,如下:
【中煙工業公司】煙廠合並組成中煙工業公司,主要從事卷煙生產,也就是負責煙草生產,屬於生產企業。
【煙草公司(煙草專賣局)】煙草公司的商業流通這塊與市場管理的煙草專賣局合並組成新的煙草專志專賣局(公司),主要負責煙草專賣,煙葉的種植收購和卷煙的銷售。
簡單來說,兩者的區別主要分以下幾點:
1、卷煙廠是工業企業,煙草專賣局是商業企業(以後有可能改制為工商局性質的政府部門);
2、卷煙廠生產煙,但不能賣(賣就違法),專賣局銷售煙;
3、卷煙廠只能把自己生產的煙以調撥價賣給煙草局,煙草局則把卷煙批發給廣大個體零售戶,然後在買到消費者手中;兩者之間並非競爭對手,而是一種利益調整的關系。
4、消費者不能直接到煙草局買煙,也不能到煙廠買煙;
5、煙草局把從農民手中的煙葉賣給煙廠,煙廠不能直接到農民手中收購煙葉;
6、煙廠不一定每個地方都有,煙草局是小到每個縣都有;
7、煙廠是二級法人。煙草局有四個級別:國家煙草局、省煙草局、市煙草局、縣煙草局。一級管一級:一般是國家局管煙廠和省煙草局、省管市、市管縣。真正有資格從煙廠進煙的一般是市煙草局以上,縣煙草局沒有資格到煙廠直接進煙賣。
【煙草公司與卷煙廠】前者是商業企業,後者是工業企業,是平行關系。煙草公司司職煙草價值鏈首尾兩端,也就是煙葉采買與卷煙營銷;卷煙廠則在中間環節,負責卷煙生產。煙草公司采購煙葉賣給卷煙廠,卷煙廠生產完香煙賣給煙草公司營銷,二者都是企業,不是事業單位。
由於煙草是壟斷經營,煙草專賣局是煙草國家管理機構,煙草公司是為了政企分家而成立的,每個縣級市都有設立,壟斷該地區的所有煙草銷售,是煙草的銷售商。煙草集團是直接製造煙的企業,稱作集團是因為煙廠都比較大,比如紅塔集團,白沙集團,是煙草的製造商。
煙廠的待遇是不錯的,如果是一線的制煙工作,由於辛苦,每年下來工資獎金5w+,是有的。比較好的職位是銷售,或者采購,銷售的好處是由於煙草是壟斷經營,每個煙草品牌都有較為傳統的銷售區域,實際上銷售壓力並不是很大,按步就班的收入也能不錯。
煙草公司和中煙工業分屬同一行業的上下游,兩者市場及工作內容上略有重疊,在中國煙草行業發展態勢良好的今天,無論進煙草公司還是進中煙工業對應屆生來說都是很好的職業選擇!

閱讀全文

與卷煙工業資源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賓士尾燈進水怎麼回事 瀏覽:823
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鐵是怎麼煉制的 瀏覽:904
寶馬320火花塞4s報價多少錢 瀏覽:385
汽車上的水印怎麼去除 瀏覽:598
汽車上面的車牌是哪裡的 瀏覽:492
南京工業磷酸多少錢一噸 瀏覽:86
寶馬順風車app哪個好 瀏覽:118
汽車自噴漆怎麼去除 瀏覽:17
賓士gla的空間怎麼樣 瀏覽:857
寶馬車有耳扣包多少錢一個 瀏覽:740
工業可以做什麼東西 瀏覽:315
賓士唯雅諾油箱加滿要多少 瀏覽:368
寶馬x3和雷克薩斯rx300h哪個好 瀏覽:531
順義汽車報廢如何代辦 瀏覽:489
汽車夏天怎麼開空調 瀏覽:579
一汽賓士最低多少錢 瀏覽:766
寶馬老款機油蓋怎麼更換 瀏覽:671
大型工業排風扇怎麼樣 瀏覽:406
後驅和四驅的汽車哪個耐用 瀏覽:265
大眾汽車休眠要多久 瀏覽: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