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泰州市海陵區寺巷鎮有多少個村最好具體點
巷鎮 寺巷鎮街景江蘇省泰州市寺巷鎮寺巷鎮位於泰州主城區南部,南擁中國醫葯城,北接泰州主城區,隸屬省級泰州經濟開發區,面積60平方公里,人口7萬,下設22個行政村、三個社區(居委會),青年南路、泰高路、新328國道、南官河、引江河、周山河穿過鎮內,區位優勢得天獨厚。隨著開放型經濟的不斷發展,寺巷鎮由一個以農業經濟為主的鄉鎮,發展成為泰州經濟大鎮,工業重鎮和招商引資的先行鎮,2007年實現工業總產值38億元,建築企業施工總產值3.5億元,全年實現財政收入1.2億元。
經濟發展:
作為泰州市招商引資和經濟開發的窗口,投資數億元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興建了引江大道、吳陵南路、吳洲路、春風路、梅蘭路、鳳凰西路等市重點道路,配套設施齊全。鎮南民營科技園初具規模,優勢明顯,國家重點項目「泰州醫葯城」一期工程已動工興建;鎮北已成為省級經濟開發區的高新技術產業園。通過多年發展,繩網業成為寺巷鎮一大特色行業,遠近聞名,銅管、集裝袋、鋁材、化纖、建材成為全鎮的支柱產業。
城鎮建設:
鎮域范圍內新建了明珠小區、鑫泰花園、西湖翠苑、鳳凰21世紀花園、泰墅園、泰河名府等一大批現代化住宅小區,人居環境上乘宜人。投資2.5億元落戶寺巷鎮范圍內的中外合資普濟醫院成為醫療行業新的支柱,鎮區有兩所中心小學、兩所中學,泰州實驗中學為泰州市重點中學、省「三星級」高中,全鎮社會事業興旺發達,社會和諧,生活安康。全鎮幹部群眾正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動力,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十一五」規劃的要求,統籌區域協調發展,加快城市化和基礎設施建設,奮力推進富民強鎮目標,積極推進文化、教育、衛生等公共事業的全面進步,不斷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步伐。
所轄村屯:
鮑庄村
位於328國道北側,鳳凰西路、鮑九路交叉貫穿全村,與泰高路、南官河、吳洲路、引江河相連,水陸交通便利。全村共有10個村民小組549戶,總人口2088人,土地總面積2204.7畝,耕地全部被徵用。鮑庄村為原鮑徐集鎮所在地,村民利用沿街門面房開店經營,隨著經濟開發的不斷深入,土地全部被徵用後,村兩委會利用原村辦廠房拆遷置換的土地9.28畝,進行出租建標准廠房,年租金5萬元,村級收入全年達10萬元。
北徐村
地處鮑徐鎮西、東與鮑庄村接壤,西至泰州引江河,面積約1.3平方公里,2001年11月北徐村由原東徐、北徐、西徐三個村合並,總人口3700人,22個村民小組,黨員61人。全村有個體私營企業14個,年產值2500萬元,集體純收入14萬元(來源於集體房屋出租),良好的開發環境。
城南村
共有13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030人,黨員總人數68人,總耕地200.5畝,其中:有4個組有部分土地,有9個組土地被征。沿海陵南路、泰高路西側商業經濟繁榮,部分門面房出租,全年總收入28萬元,全年總支出31萬元(主要退職幹部較多)。
春風村
東鄰東明村,西鄰新建村,南鄰泰州經濟開發區高新技術園,北至老通揚運河,全村共有9個村民小組,505戶居民,1865人,其中農業人口1732人,開發前耕地面積2364.8畝,85%的土地已被徵用,剩餘土地366畝,因開發已有310戶居民拆遷。2005年人均純收入6140元。村有一福利企業,年銷售產值600萬元,利稅總額20萬元,發包上交收入10萬元,其他收入5萬元。
大王村
是由兩個自然村合並組建,共有9個村民小組,農戶510戶,1792人,勞動力985人,現有耕地面積913.48畝。以繩、網、帶為主的家庭加工業比較發達,產品暢銷,已形成區域經濟特色。現有村級企業4家,全年上繳村集體收入11萬元。
東明村
地處城鄉結合部,現有12個村民小組,總人口近2000人。2005年實現工業總產值5000多萬元,村級集體經濟純收入40多萬元,實施了「退一進二強三」的發展戰略,確定了「弱化農村、工業興村、商業富村、富民強村」的發展思路。盤活土地資產。通過土地置換獲得了一定的自有土地,共興建標准廠6000平方米,為東明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發展壯大第二產業。採取「築巢引鳳」的辦法,利用標准廠房,引來三家企業入駐。2005年由原辦廠改制而成的凱宏醫用敷創產值800多萬元,由村招商引資來的企業金海運繩網有限公司創產值5000多萬元。年納稅300萬元左右。
東汪村
總人口2486人,已開發徵用進區企業20個,天虹路、吳洲路、吳陵南路、328國道,共計用地1242畝,剩餘土地面積300畝,有7個村民小組已撤組,未撤組3個。1、利用村部辦公大樓房屋出租,年收入8萬元;2、承攬第一鋁材廠物資裝卸,每年收入2萬元;3、其他收入核算26萬元。
富野村
總人口3015人,耕地面積2370畝左右,16個村民小組,兩委會成員6人,黨員人數36人。項目推進,強化服務,先後落戶該村的有「海泰爾」商城、開力金屬製品公司、鹽業配送中心以及醫葯高新技術產業園,今年醫葯園在該村征地近700畝,拆遷114戶,僅用了一個余月時間完成征地、拆遷工作。2008年無一例因征地拆遷而集訪或上訪,社會穩定。
大力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盤活用好集體資產,對集體的房屋,想方設法全部實行租賃,沒有閑置房,現共有7個企業承租,全年上繳村8萬元左右,其中「三春硬質合金」投資固定資產200萬元左右,技術含量較高,主要生產手錶殼、手錶帶年產值400多萬元。
軍甫村
位於周山河南側,南官河東側,泰高路南北貫穿,總人口3416人,21個村民小組1180戶,人均收入5720元,現有耕地面積1864畝,人均0.54畝,近期「韓國城」項目落戶該村,土地徵用和房屋拆遷工作正有序進行。軍甫村兩委班子認真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把經濟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在三產方面大做文章,出租廠房,利用周山河河圩,建造9個建材碼頭,帶動了運輸業的發展;積極推廣農村適用科學,給村民致富創造了有利條件;充分發揮種養殖專業戶的示範作用,引導其他村民加入專業戶行列。村級收入23萬元。二00五年被評為「泰州市文明村」。
龍汪村
地處寺巷鎮中北地段,西臨引江河,南與大壽村接壤,北與北徐村、東與西汪村接壤,農業人口2398人,已被徵用土地208.97畝,現有農田869畝,13個村民小組,黨員34人,在職村幹部8人,2005年人均收入4439元。個體私營經濟近年來快速發展,主要有新大洲電器廠,年產值650萬元,村民以進廠務工為主,長豆芽、磨粉、養生豬為該村一大特色。但年村級集體經濟純收入1萬元,退休在職幹部的工資年終難以兌現。
南塘村
地處鎮南端,口泰路西側,與高港區刁鋪鎮河港村接壤,黃金水道南官河東側,建設中的葯業城一期項目征地近20畝。地理位置優越,9個村民小組,村兩委班子人數4人,支部黨員28名。耕地面積1142畝,人口1746人,人均收入5141元。全村有集體經營場所三處,廠房70餘間,佔地25畝,私營業主承租廠房30餘間,產值280萬元,租金收入2萬元。與往年同期略有增長。目前兩委一班人認真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帶領村民以科學發展觀謀求經濟的快速發展,努力改變貧窮落後面貌,爭取早日脫貧。
三野村
現有9個村民小組,560戶,2200人。97年,國家重點水利工程泰州引江河開挖,徵用村土地560畝,人均土地從原來的6分田下降成3分多田。農民人均收入5861元,村集體年收入10萬元。利用原有繩網帶工業基礎的優勢,大力發展二、三產業。村主動為企業跑執照,解決用地、用電以及資金等困難。村幹部帶頭富,帶領富,支書、主任、會計先後辦起了自己的小企業,動員群眾大辦個體企業發家致富。現在,全村有大小企業39家,拼線機52台套,抽絲機、織網機、織帶機、制繩機600多台,有6家企業獲得國家頒發的生產許可證,5家企業通過了ISO認證和工廠認證。華聯繩纜廠生產的載人吊籠還填補了國內空白。晨光、華泰、華聯、三泰、長城等品牌的安全網、安全帶和船用纜繩在市場上知名度較高。2005年全村實現工業產值4000萬元,一半以上的農戶和勞力參與了繩網帶產業的生產加工和銷售,在廠專業職工500多人,人均年工資6612多元,村民的大部分收入來源於繩網帶產業的工資和加工費,現在全村呈現出處處是工廠,到處機器響,人人有事做,個個爭著忙的喜人局面,繩網之村聲譽名揚省內外。
石橋村
地處寺巷鎮西邊緣,與江都市浦頭鎮曹家村毗鄰,省重點工程引江河從石橋村中心南北貫穿,全村共有八個村民小組,521戶,人口1800人,現有耕地面積570畝(其中引江河開挖拆遷移居寺巷振興路有205戶,700人,耕地面積140畝。全村過去就處於人多地少,主要以繩網帶為主導產業,曾有一度輝煌,後因引江河開挖,一些企業拆遷外移,造成大量的人才流失,致使村級經濟得不到發展,基本處於零狀態,2004年在黨委、政府的關心支持下,組建了新的領導班子,為不斷壯大集體經濟,通過各種會議和多種形式盤活集體資產,利用閑置廠房及荒地、墳地進行房屋租賃土地出租吸納各方面的能人士來村創辦企業,至目前為止新增企業四家,使村組集體經濟稍有增長,村組收入近伍萬元。
帥於村
地處寺巷鎮最南端,東側與高港區野徐鎮接壤,南側與刁鋪鎮接壤,全村總人口2040人,現有耕地1015畝,泰高路收費收及泰高路拓寬工程和葯業園項目等被征地357畝,人均年收入4970元,村在職幹部三個,離退休幹部9人。泰高路修建土地徵用,泰高路綠化帶改造土地租用以及葯業園項目土地徵用,使原村辦廠被征地拆,加之原先村級經濟比較落後,村委會研究後成立三產服務公司,壯大集體經濟。
寺巷村
位於集鎮中心,全村共有23個村民小組,總人口4600人,1290戶,總面積約2.5平方公里,全村共有黨員123名,村組辦企業13家,個私企業80多戶,全村三業總產值1.3億元,人均純收入6528元,目前已有11個小組的耕地基本徵用結束,其餘12個組相繼被徵用部分,所剩土地不多。借集鎮主幹道的優勢,1、利用門面房開店、出租;2、盤活閑置企業廠房進行資產租賃;3、加工業;4、服務業。村年集體經濟純收入60萬元左右。
西謝村
位於新328國道南側,泰高路東側,與海陵區鳳凰路街道相鄰,全村共有耕地987畝,11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100人,52名黨員,村集體經濟年收13萬元,人均年收入6000元,規劃中的海陵南路、鼓樓南路南延和周山街區工程項目已經在今年四月進行宣傳調查。村兩委班子緊緊圍繞經濟發展主題開展工作,把發展和壯大集體經濟始終放在重要位置來抓,不斷改善公共事業。積極利用有利條件,出租門面房和大力發展三產服務業,全年工業產值和農業及三產收入都在1300萬元以上。
響林村
地處春蘭工業園區,全村二十一個組,其中有四個居民組,近千人居民,有17個村民小組,有2700多名村民,耕地有2000多畝,2005年以來,有海陵工業園區、高教園區等徵用700多畝。響林村原屬縣級泰州經濟開發區,組建地級泰州市後,行政劃歸寺巷鎮,村地域范圍內的春蘭工業園、LG等大型企業為失地農民提供大量就業機會,加之高校園區的建設,村民房屋出租已成為主要收入之一。村廠房出租給相關企業,年租金13萬元左右。
小壽村
位於寺巷鎮中心地帶,全村共有12個村民小組,總戶數656戶,總人口2333人,勞動人口數1180人。因吳陵南路建造,污水處理廠工程,金惠熱電廠工程,從2002年至今全村已拆遷計154戶,行政村總面積2745.50畝,耕地面積914.70畝,分布在12個村民小組,已有兩個村民小組撤組,全村共有黨員73名。村級集體經濟,現主要依靠村部份廠房進行出租,及牛肉批發市場的經營收入,全年約經濟在15萬元左右。
小王村
位於寺巷集鎮西側,東鄰南官河,西有引江大道,南側姜寺路貫穿東西,內有人民路、官河路、建設西路、引江東路交匯,交通便利。全村共有11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911人,土地總面積3344畝,2003年-2006年全村共徵用土地930.15畝。全村共有村辦廠工業6戶,個體工業45戶,規模養雞場1個,村內有遠東水帶廠、民樂皮件廠、華光織造廠、紅峰非織造布廠、順達紙業、源力金屬、萬達彩繪玻璃廠、日順電線電纜廠、國平紡織廠、恆通管業等園區企業,村級年收入6萬元左右。
新華村
坐落南官河以西,現有8個村民小組,農業人口1778人,常住人口430人,合計2108人,現有耕地面積計442畝,已被徵用土地150畝,新華村現有黨員33人,人均年收入5395元。全村工農業總產值8000萬元,現有工商業、私營企業38戶,產值過500萬的列統企業2戶,村組集體收入17.71萬元,其中村集體收入8.8萬元,組集體收入8.91萬元。
新建村
位於寺巷鎮西北部,西與江都市接壤,引江河、328國道穿村而過,全村總人口3400人,23個村民小組,940戶居民,1800畝耕地,2005年人均純收入5600元。新建村原由四個自然村合並而成。原來經濟基礎十分薄弱。近年來,通過招商引資,培植發展個體、私營經濟,促進了集體經濟發展。目前在村的個體私營企業已達10家。主要產品有五金機械配件、勞保服裝、醫用敷料等,今年1-8月完成產值1900萬元,全年可完成產值3000萬元,實現利稅250萬元。集體經濟收入有望超過20萬元。
楊庄村
地處泰高路東側,東南兩側與高港區野徐鎮接壤,總面積為3792畝,其中耕地面積1921畝,轄12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500人,其中農業人口2986人,總戶數為860戶。1、主要以泰州市君安繩網廠、華東電鍍器材廠為該村龍頭企業,年產值約1000多萬元,上繳村集體4.5萬元,君安繩網廠在全國設有多家銷售網點,該廠吸納該村剩餘勞動力達50人左右,帶來的社會效益較大。華東電鍍器材廠主要以工業掛具為主體,產、供、銷較為紅火。2、楊庄村目前為寺巷鎮的唯一農業大村,多年來一直未被徵用一寸土地,加之土地、房屋建設都屬凍結范圍,經濟發展空間相對縮小,帶來村集體經濟較為薄弱,支出大於收入,退職人員多,負擔較重,主要公益設施靠集資修建。
殷庄村
位於泰州市開發區高新技術園內,東有泰高路南官河,西有328國道,鳳凰西路、吳洲南路和高港路貫穿該村,全村共有12個村民小組,576戶,總計人口2184人,現有黨員43人。因開發建設有10多條路道和15個大型企業在該村落戶,原有耕地面積1327畝,徵用1208畝,剩餘耕地119畝,有8個村民小組土地全部被徵用。
B. 句容有多少個鄉鎮,分別是哪些
句容地處長江流域經濟開發帶,東連鎮江、西靠南京,距上海200公里。全市總面積138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72萬畝,總人口60萬。轄10個鎮,1個省級開發區,1個街道辦事處,20個重點鄉鎮工業園區,15個國有農林場圃。
2007年,句容鄉鎮合並,共設十個鄉鎮加一個開發區
【華陽鎮】
華陽鎮地處句容市城鄉結合部,是句容市城關鎮,地處104國道,寧杭公路,以及鎮江-南京祿口國際機場交通干線的交匯點,東臨鎮江、西依南京,各距45公里,東距滬寧高速公路7公里,西至祿口機場30公里,區位優勢明顯,交通極為便利。是句容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全鎮總面積130平方公里,集鎮面積20平方公里,現轄14個行政村,188個自然村,1個社區管理辦公室,14個社區居民委員會,總人口11.5萬人,總戶數3.7萬戶。
2005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7.2億元,其中農業增加值7880萬元,工業增加值43090萬元,第三產業增加值21300萬元。財政收入1億元(其中預算內收入533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5662元。
2005年糧食總產18750噸,油料總產4499噸,蔬菜產量21646噸,水產品產量1258噸,出欄生豬23800頭。
2005年工業銷售額21.87億元,實現利稅1.36億元,私營企業400家,實現利稅1.2億元,個體工商戶3650戶,從業人員1.4萬人,外企出口產品交易額3.2億元。
2005年全鎮協議利用外資4372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2061萬美元。已建成東西商貿工業園區各2平方公里,是集商貿、工業、三產等行業為一體的綜合型商貿工業園區。
社會事業不斷發展,全鎮先後建成有線電視小康鎮、電話小康鎮、農民合作醫療保險小康鎮,自來水普及率98%,基本實現村村通公路,農村稅費改革取得明顯成效,計劃生育率達100%。
華陽鎮先後被授予句容市先進黨委、創建「平安句容」有功單位、鎮江市紅旗黨委、鎮江市雙擁模範鎮、鎮江市農民增收先進鄉鎮、江蘇省教育現代化鄉鎮、江蘇省科技先進鄉鎮、江蘇省文明單位等稱號。
【黃梅鎮】
黃梅鎮地處南京東郊,東距句容市區7公里。是句容的西大門、全鎮人口2.3萬人,面積54.68平方公里,轄10個行政村。黃梅交通便利,區位優勢突出,寧杭公路、滬寧高速貫穿全境,集鎮距高速公路道口僅7公里,距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南京火車站、新生圩港、鎮江港均只有30分鍾車程,市區公交車直達該鎮。黃梅地處寧鎮山脈,境內九華山為寧鎮山脈最高峰,秦淮河發源地。山石資源尤為豐富,儲量大、品位高。境內的固江水庫是傳說中乾隆皇帝下江南的御碼頭、這里三面環山、山清水秀、自然風景優美,是開發高檔旅遊休閑項目的理想之地。黃梅鎮整潔優美,設施配套,功能齊全、具有新型蘇南集鎮特色。近年來,勤勞朴實的黃梅人民在黨委、政府的帶領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開拓創新,艱苦創業,取得了 令人囑目的業績。
2002年全鎮工業經濟實現跨躍發展。形成了個私經濟和外向經濟同步發展,齊頭並進的喜人局面。佔地600餘畝的鎮工業園區(起步區)實現「四通一平」,新發展落戶外資企業3家,私營企業10餘家。
【下蜀鎮】
下蜀鎮位於佛教聖地、「律宗第一名山」寶華山東側,距上海240Km,距南京、鎮江分別只有30Km,總面積150平方公里,6.3萬人口。下轄21個行政村,2個社區居委會。2002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4.5億元,財政收入2285.8萬元。
下蜀鎮生態資源十分豐富,中國地質礦產部命名的「下蜀黃土」石灰石儲量在1.5億噸以上,大理石、花崗岩、石膏礦儲量在億噸以上;「金山翠芽」等名茶,多次獲中國農業博覽會金獎。下蜀區域優勢突出、交通發達,境內水路有35公里長的長江深水岸線,正在招商籌建l——5萬噸級的碼頭,現有千噸級港口,碼頭噸位可達萬噸級以上。陸路有滬寧鐵路、312國道等形成了較為完善的交通樞紐。
下蜀鎮工業經濟基礎較好,已逐步形成了建材、化工、服裝、機械四大工業類項。句容市六大經濟板塊之一的「長江建材密集區」中有台商投資、全國最大的獨資企業嘉新京陽水泥公司,投資5000萬美元的建華管樁等項目落戶。
近年來農業產業化形成特色,已實現農業增加值1億多元,德美兔業有限公司的彩色長毛兔項目已成功申報了國家「星火計劃」。以江蘇金仕達生物有限公司、誠意奶業等項目為龍頭的高科技農業示範基地已初步形成。通過不斷努力,目前建有茶園3000畝、板栗3000畝、花卉苗木2000畝,各種果樹2000畝,蘆篙,絲瓜等蔬菜基地4000畝。沿江地帶巳建成3000畝的水產品養殖區塊,形成了「南林北菜」的農業發展格局。
下蜀集鎮基礎建設完善、社會事業協調發展,擁有大學兩所、中學一所、小學6所,中心衛生院一所。 全鎮廣播電視實現了村村通,自來水通村率達100%。
【寶華鎮】
寶華鎮位於句容西北部,西距南京城23公里,東距鎮江城34公里,南至南京祿口機場30公里,北離南京新生圩港口20公里,龍潭物流港8公里,312國道和337省道穿境而過,滬寧鐵路和滬寧高速公路橫穿南北,境內有享譽東南亞的佛教名寺——寶華山隆昌寺及寶華山國家森林公園,生態完好,環境優美,地理位置優越,文化底蘊深厚。
寶華鎮因寶華山而得名,轄11個村,1個經濟開發區,1個國家森林公園,總面積100平方公里,總人口2.5萬人。寶華鎮是江蘇省人民政府對外開放重點工業衛星鎮之一,其經濟總量一直在全市名列前茅。寶華山面積29.8平方公里,森林風景獨特,1984年,被江蘇省設為自然保護區,之後又列為國家級森林公園。隆昌寺是國務院首批確定對外開放的36 處重點寺院之一,位於寶華山36座山峰之下,始建於梁代天監元年(公元502年),是國內保存下來的最大的律宗道場。
近年來,寶華鎮大力實施「富民強鎮」戰略,全力招商引資,主攻外向經濟、私營經濟和旅遊經濟。1992年興建的寶華經濟開發區,經過十多年發展,已煥發出勃勃生機。目前,全鎮已有三資企業30多家,私營企業60多家,個體工商戶近千戶,涉及機械、化工、輕工、農藝、建材、服裝、紙箱等20多個行業門類,其產品銷往國內外。去年以來,寶華鎮緊緊抓住南京的大學城東擴、長江內河最大的貨運集裝箱碼頭龍潭港的建設以及337省道建設契機,一邊聘請新加坡DPC國際規劃與設計事務所對寶華山國家森林公園及寶華開發區進行整體規劃,打造「寶華山文化生態休閑旅遊區」;聘請同濟大學進行7.79平方公里的「江蘇教育科技產業園」規劃;一邊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目前「寶華山文化生態休閑旅遊區」和「江蘇教育科技產業園」的建設已進入了實質性的施工階段,為寶華的跨越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邊城鎮】
邊城鎮2003年6月經江蘇省政府批准設立,由句容市原東昌鎮、陳武鎮合並組建,轄14個行政村,2個居委會,面積128平方公里,總戶數13510戶,近6萬人口。
區位優越,交通便捷。邊城鎮地處滬寧經濟走廊,是中國沿海和長江三角洲對外開放的重點區域,東臨鎮江、蘇州、上海、無錫、常州,西接南京,南瀕道教聖地茅山,北依佛教發源地寶華山,顯現出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滬寧高速公路句容道口在其境內,緊鄰寧杭高速公路、寧杭鐵路,312國道和南京新生圩港、鎮江大港,243省道穿境而過,距南京45公里,南京祿口國際機場45公里,鎮江25公里,上海220公里,交通非常便捷。
資源豐富,環境優美。邊城鎮屬典型的丘陵地區,北面全部環山,內有侖山湖、北山水庫等山水資源。有20多種已探明的金屬礦、非金屬礦等礦石資源。邊城鎮人文優勢明顯。很多企業主動掛靠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引進了一批專業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為全鎮的發展提供了智力支持。此外,邊城鎮稟賦豐厚的東廂文化底蘊,有千年銀杏、八百年木瓜樹、億年魚化石等珍貴資源。
產業明顯,經濟繁榮。邊城鎮三業並舉有亮點。農業結構調整特色彰顯,已逐步形成了萬畝美洲黑楊種植基地、千畝花卉、苗木、草坪基地,以及總投1.2億元,規劃面積3000畝,輻射面積10000萬畝,分水生物區、生態牧場區等15個區塊,梅花豬、無土草坪等50多個項目300多個品種,集教學、科研、示範、休閑、觀光於一體的江蘇省農林科技示範園。邊城鎮工業經濟迅猛發展。初步形成了高科技、化工、建材、機電、輕工、旅遊和現代服務業等六大主導產業,有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2家,省級高新技術企業1家,是目前全市擁有省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較多的鄉鎮。高新技術企業和高新技術產品佔全鎮全年財稅份額的50%以上。邊城鎮三產業發展有潛力。總投30億元,佔地15000畝的邊城國際旅遊度假區項目,使經濟與生態、休閑、旅遊、度假、文化有機結合,是集「度假+旅遊+房地產」三位一體的國際人文居住區,為邊城經濟全面、協調、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白兔鎮】
白兔是一個千年古鎮,地處句容市東郊,東連鎮江,西連南京。交通十分便捷。滬寧高速公路、122省道穿境而過。道口優勢明顯。距滬寧、揚溧高速公路丹徒道口4公里,距南京祿口國際機場40公里,距鎮江港30公里,南京港45公里。基礎設施完備。開通行動電話、國際互聯網,擁有110000KV變電所和日供2萬噸自來水廠一座,能滿足生產、生活的需求。全鎮65個自然村村村通公路。
全鎮總面積45平方公里,1.8萬人口。境內氣候溫和、山清水秀、 人文薈萃、社會穩定,是省級首批公布的對外開放重點衛星鎮和農業綜合開發實驗區。
近年來,白兔政治、經濟和社會各項社會事業迅速發展,國民經濟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綜合實力不斷增強。2002年全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2.05億元。財政收入129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215元。先後被江蘇省評為「電話小康鎮」、「科技示範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鎮」、「信用鎮」等先進稱號。工業經濟發展迅猛。全鎮擁有包括省級銀兔集團在內的工業企業100多家,形成了針紡、化工、五金機械、儀器儀表、聖誕禮品玩具、建築材料六大支柱產業。同時建成鎮東外資和鎮西民營2大工業園區,累計總投資達2億元。農業產業化成效顯著,已形成了全國最大的萬畝草莓、人參果、葡萄、無花果、出口花卉蔬菜種子等名特優農產品基地,素有華東草莓之鄉之美稱。目前已建成總面積達1000畝集旅遊觀光為一體的高科技農業示範園區。城建、三產日新月異。建成鎮江市第一家鄉鎮商業步行街,擁有各種大小超市50餘家,兩星級賓館2家。
【郭庄鎮】
郭庄鎮位於句容西南處,離南京30公里,緊鄰江寧經濟開發區和祿口國際機場。全鎮總面積65.9平方公里,人口3.6萬,轄18個村和1個居委會
郭庄鎮堅持外向興鎮戰略,把招商引資、項目推進和優化發展環境作為經濟工作的重點,外向經濟在全市處領先地位。近年來,全鎮經濟建設突飛猛進,綜合實力明顯增強,集鎮建設日新月異,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精神面貌、文明建設不斷加強。2002年完成國內生產總值3.38億元,財政收入2200多萬元,成為全市最具活力、最具後勁的經濟板塊和台商投資密集區之一。
在發展外向型經濟上,郭庄台商工業園區發揮了重要作用。創建於1995年的台商工業園規劃面積10平方公里,已基本建成區面積達2平方公里,累計完成園區基礎設施投入4000萬元,15米寬的大道呈丁字型縱貫園區,區內大道兩旁綠樹成蔭,供水、供電、通訊、路燈等基礎設施配套齊全。 園區自開工建設以來,現在已有40多家外資企業落戶,累計投資3158萬美元,生產規模近4億元,初步形成了輕工、化工、機械、五金四大行業特色,產品主要有陶瓷洋娃娃、長毛絨玩具、高檔工藝陶瓷、服裝、五金、尼龍、纖維、體育用品等。特別是陶瓷玩具,已具備了從配件到組裝的整合優勢,成為中國大陸陶瓷玩具生產出口量最大的基地之一。
【後白鎮】
後白鎮屬茅山老區鄉鎮之一,位於句容市城南,由原後白、茅西、三岔、二聖四鎮合並而成。相傳明代曾有官員在此建造前後兩幢別墅,遂發展成前白墅和後白墅兩個村,後白鎮便是以後白墅村而得名。境內總面積為165.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為7.58萬畝,可利於開發丘陵崗坡地10.2萬畝。全鎮轄22個村,2個居委會,總人口8萬人,1.87萬戶。1992年3月12日經省政府批准撤鄉建鎮,是江蘇省文明鎮、江蘇省衛生鎮、江蘇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鎮、江蘇省新型示範小城鎮、江蘇省現代化鄉鎮。2005年實現財政收入4254.14萬元,農民人均收入5837元。
後白鎮坐落於道家聖地茅山腳下,屬典型的低山丘陵地區。交通阡陌,行足便利,104國道縱橫鎮境南北,西抵南京祿口國際機場28公里,距南京、鎮江、常州市均60公里。土地肥沃,氣候溫和,水利條件十分優越,能夠旱澇保收。土壤結構良好,黃土層深厚,PH值5.5-6.5,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自然氣候溫和,規劃改造後的塘壩蓄水豐富,灌溉自如。
鎮內旅遊資源豐厚,境內有赤山風景區、二聖湖旅遊度假休閑中心、赤山湖水產養殖中心,形成兩湖一山旅遊格局。
赤山系三百萬年前火山噴發而成,又名赭山、丹山,海撥288.9米,面積4.2平方公里。山上松竹密布,泉溪潺潺,山巔雲海飄繞,氣候怡人。經南京紅樓山莊實業有限公司多年開發,現已建成南京南郊一個融森林、人文、自然景觀和宗教文化頗具特色的旅遊休閑風景度假區。古時南京聞名四方的八景之一「赤山映雪」就是此地。二聖湖湖心有島,島中有潭,水域面積廣闊,為江蘇省八大人工湖之一。湖中盛產螃蟹、鰱魚,以無污染品質好享譽市內外。赤山湖水網密集,水產豐富,淵源悠長,適合休閑垂釣,是不可多得的人間勝境。獨特的旅遊資源吸引著眾多人士來二聖觀光和考察,近幾年每年接待人數都高達5000餘人。
【天王鎮】
天王鎮始建於唐中和二年,鎮名因古時御賜金匾的寺廟---天王寺而來。地處長江下游南岸,位於寧鎮常三市交界處,系江蘇省重點中心鎮。鎮域面積193平方公里,人口7.2萬,下轄20個建制村,2個社區居委會,集鎮建成區總面積2平方公里。全境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環境宜人,山清水秀,民風淳樸,被海內外投資者譽為 風水寶地 ,歷來為商家必爭之地。近年來,全鎮上下圍繞富民強鎮目標,搶抓機遇、務實奮進,基礎設施和生活服務設施得以完善,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工業經濟發展勢頭強勁,積極實施 雙輪驅動 戰略,初步形成了高檔自行車、機械、建材、服裝、工藝禮品、交通器材為重點的六大支柱產業。農業結構調整彰顯特色,放大省級有機農業示範園的輻射作用,形成了大棚草莓、應時鮮果、苗木花卉、有機茶葉等特色農業板塊和種養基地。旅遊開發熱潮蓬勃興起,素有 江南九寨溝 之稱的九龍山,原始古樸,景色迷人,已被正式命名為省級風景名勝區,目前深度合作開發項目正在啟動中。
交通優勢卓越
天王鎮距南京祿口國際機場29公里,距滬寧高速公路35公里,距寧杭高速公路僅8公里;寧常高速公路及340省道橫穿東西,104國道縱貫南北,到南京市區中心只需50分鍾;距南京新生圩、鎮江大港50公里,離上海港200公里。
資源礦產豐富
天王鎮作為蘇南商埠重鎮,高素質的人力資源雲集。天王鎮屬丘陵地帶,崗坡山地眾多,有機質含量0.5 3%之間,特別適宜茶葉、草莓、板栗、水蜜桃種植,有機果品等農副產品深度開發的前景廣闊。境內有15座水庫,水產養殖面積2.3萬畝,魚、蝦、蟹等水產養殖已形成規模。玄武岩、膨潤土、石灰石等礦產資源儲藏量均超億噸。
基礎設施完善
天王鎮境內有3座總變電容量26900KVA變電所,已形成安全、經濟的供電網路。現有4座自來水廠,日供水能力1.5萬噸,水量充足,為國家一級水質。已規劃、建設中的兩座工業集中區連片劃一,土地投資經營成本低廉,同時有 六通一平 的標准化招租廠房數幢、上萬平方米。
【茅山鎮】
C. 請問上海市嘉定區有多少個鄉鎮和街道
嘉定區下轄3個街道、7個鄉鎮,分別是:新成路街道、真新街道、嘉定鎮街道、南翔鎮、安亭鎮、馬陸鎮、徐行鎮、華亭鎮、外岡鎮、江橋鎮。
嘉定區,隸屬於上海市,位於上海西北部,中心位置在東經121°26',北緯31°39'。東與寶山、普陀兩區接壤;西與江蘇省崑山市毗連;南襟吳淞江,與閔行、長寧、青浦三區相望;北依瀏河,與江蘇省太倉市為鄰。總面積463.55平方千米。
嘉定區全境地勢平坦,東北略高,西南稍低。市、區級河道薀藻浜、練祁河、婁塘河橫卧東西,向東流經寶山區直通長江和黃浦江;鹽鐵塘、橫瀝、新槎浦縱貫南北,與吳淞江、瀏河相連。全區水面率7.71%。河道總長1800餘千米平均河網密度為每平方千米4.12千米。
(3)安平縣徐瞳工業區鎮有多少個村擴展閱讀:
嘉定區相關介紹:
1、氣候條件
嘉定區地處北亞熱帶北緣,為東南季風盛行地區,而熱同季,降水豐沛,氣候暖濕,光溫適中,日照充足。
2、水文概況
嘉定區屬太湖區黃浦江水系。南境吳淞江和北境瀏河為嘉定「岡身」內外成陸過程中天然沖刷而成的泄水河道,均承太湖之水系,東流經寶山縣入黃浦江或長江。
按河流流向,基本上分近東西,近南北方向。東西向的主幹河薀藻浜、練祁河、婁塘河,南北向的主幹河鹽鐵河、橫瀝河、新槎浦,均聯結吳淞江和瀏河。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嘉定區
D. 新鄉有多少個鄉鎮
截至2019年6月,新鄉有7個鄉鎮,其中有6個鎮和1個鄉。
6個鎮分別為:翟坡鎮、小冀鎮、七里營鎮、朗公廟鎮、古固寨鎮、大召營鎮;
1個鄉為:合河鄉。
新鄉縣,新鄉市轄縣。面積393.13平方千米,人口37.05萬。
截至2019年6月轄6鎮、1鄉,178個行政村(171個村委會,7個居委會)。
境內有一個省級經濟開發區(河南新鄉經濟開發區),代管10個村(小冀鎮8個,七里營鎮2個)。縣人民政府駐小冀鎮(因行政辦公大樓封閉維修,暫時搬遷至縣商務中心)。
(4)安平縣徐瞳工業區鎮有多少個村擴展閱讀:
新鄉縣行政歷史沿革:
民國二年(1913年),改府、州、廳為道,新鄉縣屬河南省豫北道,後又改為河北道。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新鄉縣屬河南省第四行政區督察專員公署。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2月17日,新鄉縣城被日軍侵.占,屬日偽豫北道尹公署。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10月,中共建立新鄉縣抗日民主政府,屬中共太行行署。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底,撤銷新鄉縣抗日民主政府建制,並入輝縣抗日民主政府。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國民黨河南省政府下設12個行政區,國民黨新鄉縣政府屬第四行政區。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3月,中共建立新鄉縣人民民主政府,屬中共太行行署五專區。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 8月20日,平原省人民政府建立。新鄉縣人民民主政府屬平原省新鄉專員公署。
1952年11月30 日,撤銷平原省,新鄉縣屬河南省新鄉專員公署。
1959年4月23日,撤銷新鄉縣建制並人新鄉市,7月1日執行。
1961年8月24 日,恢復新鄉縣建制,9月1日執行,仍屬新鄉專員公署。
1983年9月,國務院批准新鄉縣劃歸新鄉市。12月執行。
E. 衡水有多少個鎮
衡水市共十一個縣,市,區,即一區,兩市,八縣.合計114個鎮,鄉;即41個鎮,73個鄉.按鄉鎮多少的排名為:一.深州市(4個鎮,13個鄉).二.景縣(6鎮,10鄉).三.故城縣(6鎮7鄉).四.棗強縣(5鎮6鄉).五.冀州市(4鎮7鄉).六.阜城縣(4鎮6鄉).七.武邑縣(4鎮5鄉).八.安平縣(1鎮7鄉).九.桃城區(一區,2鎮,4鄉).十.饒陽縣(3鎮4鄉).十一.武強縣(2鎮4鄉).分別為:1.深州市(深州鎮,大堤鎮,王家井鎮,前么頭鎮.唐奉鄉,兵曹鄉,穆村鄉,辰時鄉,北溪村鄉,大馮營鄉,東安庄鄉,榆科鄉,東魏家橋鄉,護駕池鄉,喬家屯鄉,太古庄鄉,大屯鄉).2.景縣(景州鎮,龍華鎮,廣川鎮,王瞳鎮,降河流鎮,連鎮鎮.安陵鄉,劉集鄉,梁集鄉,溫城鄉,後留名府鄉,王謙寺鄉,杜橋鄉,青蘭鄉,北留智鄉,,留智廟鄉).3.故城縣(鄭口鎮,故城鎮,饒陽店鎮,武官寨鎮,建國鎮,青罕鎮.里老鄉,夏庄鄉,辛庄鄉,房庄鄉,三朗鄉,西半屯鄉,軍屯鄉).4.棗強縣(棗強鎮,肖張鎮,馬屯鎮,恩察鎮,大營鎮.王常鄉,張秀屯鄉,王均鄉,唐林鄉,嘉會鄉,新屯鄉).5.冀州市(冀州鎮,碼頭李鎮,周村鎮,南午村鎮.門庄鄉,官道李鄉,西王鄉,小寨鄉,徐家莊鄉,魏家屯鄉,北漳淮鄉).6.阜城縣(阜城鎮,古城鎮,碼頭鎮,霞口鎮.崔家廟鄉,王集鄉,大白鄉,建橋鄉,蔣坊鄉,漫河鄉).7.武邑縣(武邑鎮,韓庄鎮,審坡鎮,清涼店鎮.趙橋鄉,龍店鄉,圈頭鄉,肖橋頭鄉,大紫塔鄉).8.安平縣(安平鎮.馬店鄉,程油子鄉,大何庄鄉,西兩窪鄉,東黃城鄉,大子文鄉,南王莊鄉).9.桃城區,即衡水市區(趙家圈鎮,鄭家河沿鎮.大麻森鄉,何庄鄉,鄧庄鄉,彭杜鄉).10.饒陽縣(饒陽鎮,五公鎮,大尹村鎮.大官亭鄉,王同岳鄉,留楚鄉,東里滿鄉).11.武強縣(武強鎮,街關鎮.孫庄鄉,北代鄉,豆村鄉,周家窩鄉).
F. 河北省衡水市,武邑縣有多少個鄉鎮,村
武邑縣轄6鎮(武邑鎮、清涼店鎮、橋頭鎮、審坡鎮、趙橋鎮、韓庄鎮)、3鄉(紫塔鄉、龍店鄉、圈頭鄉)、1區(循環經濟園區),共545個行政村。
武邑鎮,隸屬於河北省衡水市武邑縣,為武邑縣人民政府駐地,地處武邑縣中部,東鄰審坡鎮,南與清涼店鎮接壤,西接圈頭鄉,北與趙橋鎮毗鄰, 區域面積129.91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戶籍人口71132人。
歷史:
西漢時期,始為武邑縣治。民國期間,屬城關區。1956年12月,建城關鄉。1987年10月,改名為武邑鎮。1996年1月,劉瞳鄉、蘇正鄉並入。截至2020年6月,武邑鎮下轄4個社區和94個行政村。
2018年,武邑鎮有工業企業182個,其中規模以上24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2個。
G. 大興區有多少個鎮
行政區劃大興區轄3個街道、4個地區、10個鎮:興豐街道、林校路街道、清源街道、亦庄地區(亦庄鎮)、黃村地區(黃村鎮)、舊宮地區(舊宮鎮)、西紅門地區(西紅門鎮)、青雲店鎮、采育鎮、安定鎮、禮賢鎮、榆垡鎮、龐各庄鎮、北臧村鎮、魏善庄鎮、長子營鎮、瀛海鎮。
興豐街道轄23個社區(富強西里社區、富強東里社區、黃村西里社區、黃村中里社區、興政西里社區、興政東里社區、林校北里社區、車站北里社區、興華中里社區、雙河北里社區、興華東里社區、富強南里社區、建興社區、新安里社區、團河社區、南湖園社區、觀音寺南里社區、觀音寺社區、雙河南里社區、康居社區、永華北里社區、三合南里社區、清城社區)。
林校路街道轄12個社區(車站南里社區、車站中里社區、海子角社區、義和庄東里社區、天堂河社區、海子角東里社區、海子角南里社區、海子角西里社區、義和庄南里社區、飲馬井社區、鐵路社區、軍委電台61565部隊社區)。
清源街道轄23個社區(濱河西里南區社區、濱河西里北區社區、清源西里社區、盛春坊社區、康盛園社區、麗園社區、興華園社區、棗園社區、棗園東里社區、興濤社區、金惠園三區社區、金惠園二區社區、郁花園社區、康順園社區、濱河東里社區、金華里社區、開發區社區、新建香海園(順馳領海)社區、香留園(翡翠城)社區、濱河北里(那爾水晶城)社區、興盛園(包括駿城和福提島)社區、泰中花園社區、郁花園二里社區)。
亦庄地區轄4個居委會、2個社區、23個村委會(貴園北里居委會貴園東里居委會貴園南里居委會富源里居委會泰河園社區、曉康社區、鹿圈一村、鹿圈二村、鹿圈三村、鹿圈四村、寶善庄村、九號村、頭號村、西五號村、小羊坊村、大羊坊北村、大羊坊南村、雙橋北村、雙橋南村);東工業區、南工業區。
黃村地區轄1個社區、55個村委會(長豐園社區、李營村、前高米店村、後高米店村、小營村、李莊子村、南成庄村、西黃村、海戶新村、三合庄村、飲馬井村、海子角村、義和庄村、大庄村、念壇村、韓園子村、前大營村、狼各庄西村、狼各庄東村、西庄村、高家堡村、狼垡一村、狼垡二村、狼垡三村、狼垡四村、立垡村、北程庄村、西蘆城村、東蘆城村、康莊子村、鵝房村、佟家場村、大窪村、宋庄村、後辛庄村、前辛庄村、太福庄村、周家村、劉村一村、劉村二村、三間房村、辛店村、霍村、邢各庄村、西磁各庄村、東磁各庄村、王立庄村、桂村、李村、孫村、薄村、侯村、郭上坡村、四街村、五街村、小陳庄村);黃村鎮蘆城開發區。
舊宮地區轄15個社區、1個居委會、19個村委會(清逸園社區、清欣園社區、清和園社區、清樂園社區、紅星樓居委會、德茂社區、紅星北里社區、宣頤家園社區、上林苑社區、德茂樓社區、綠洲家園社區、美然社區、靈秀山莊社區、清逸西園社區、佳和園社區、育龍家園社區、廡殿一村、廡殿二村、廡殿三村、南場一村、南場二村、有餘庄村、吉慶庄村、萬聚庄村、隆盛庄村、舊宮一村、舊宮二村、舊宮三村、舊宮四村、大有庄村、南小街一村、南小街二村、南小街三村、南小街四村、西廣德庄村);舊宮鎮工業園區。
西紅門地區轄6個社區、26個村委會(星光社區、九龍社區、福盛社區、福星花園社區、同興園社區、金華園社區、西紅門一村、西紅門二村、西紅門三村、西紅門四村、西紅門六村、西紅門七村、西紅門八村、西紅門十村、西紅門十一村、西紅門十二村、新三餘庄村、老三餘庄村、壽寶庄村、大白樓村、大生庄村、金星庄村、志遠庄村、建新莊村、團河北村、團河南村、振亞庄村、新建庄一村、新建庄二村、新建庄三村、新建庄四村、小白樓村);新建工業區。
青雲店鎮轄49個村委會(老觀里村、顧庄村、東辛屯村、大回城村、東回城村、石州營村、孝義營村、沙堆營村、霍州營村、垡上營村、解州營村、尚庄村、沙子營村、青雲店一村、青雲店二村一村、青雲店二村三村、青雲店三村一村、青雲店三村二村、青雲店三村三村、青雲店四村、青雲店五村、青雲店六村、東店村、西杭子村、小谷店村、東孫村、太平庄村、大谷店村、西鮑辛庄村、東鮑辛庄村、馬鳳崗村、東趙村、北野廠村、南大紅門村、北辛屯村、北店村、小鋪頭村、曹村、寺上村、棗林村、大張本庄村、小張本庄村、泥營村、垡上村、西大屯村、中大屯村、東大屯村、楊各庄村、高庄村);青雲店鎮開發區。采育鎮轄55個村委會(大黑垡村、寧家灣村、北辛店村、南辛店一村、南辛店二村、
H. 滄州市滄縣有多少個鄉鎮盡量附帶村/鎮上的幾個村。謝啦分不多了 10分
截至2020年,滄縣轄4個鎮、15個鄉(其中有4個回族鄉):舊州鎮、興濟鎮、杜生鎮、崔爾庄鎮、薛官屯鄉、捷地回族鄉、張官屯鄉、李天木回族鄉、風化店鄉、姚官屯鄉、杜林回族鄉、汪家鋪鄉、劉家廟鄉、仵龍堂鄉、大官廳鄉、高川鄉、黃遞鋪鄉、大褚村回族鄉、紙房頭鄉。
1、舊州鎮
轄14個村委會:東關、北關、郭村、賈村、東龐河、西龐河、前曹庄、後曹庄、感化屯、王店子、楊店子、王槐庄、強莊子、李才高。
2、興濟鎮
轄4個社區居委會、23個村委會:建國街、南大街、北大街、民主街;余慶屯、東槐庄、趙莊子、宋官屯、陸官屯、順昌屯、廣昌屯、興旺店、大王官、小王官、後羅屯、前羅屯、東姜庄、西姜庄、小魯庄、小呂庄、小傅庄、北桃杏、南桃杏、寺庄、港西、町疃、南堤。
3、杜生鎮
轄東杜生、西杜生、劉會頭、王會頭、陳會頭、曹會頭、孫會頭、高蔡村、北邢村、大劉村、小劉村、袁蔡村、往生堂、西北庄、東北庄、董爾庄、辛庄、前侯、後侯、李屯、張屯、趙屯、劉屯、陳村、王村、後史樓、前史樓、張韓店、前八方、後八方、杜乜村、鄭乜村、盧乜村、杜小河、紀小河、周劉村、小垛庄、東中王大、西中王大、西張莊子40個行政村。
4、崔爾庄鎮
東崔爾庄村、西崔爾庄村、張崔爾庄村、楊崔爾庄村、陳崔爾庄村、老莊子村、周村、史韓店村、李韓店村、南棗林村、南白塔村、北村、姜屯村、蘭官屯村、大垛庄村、垛糧庄村、大崇家塢村、劉崇家塢村、孫崇家塢村、田村、王莊頭村;
曹庄頭村、鄒庄頭村、李庄頭村、魯安庄村、臧小庄村、閆村、相國庄村、牛褚寺村、 顓褚寺村、前屯村、景城村、前張邵村、鄭爾庄村、前均庄村、前喬庄村、後喬庄村、王莊子村、西南王大村、許村、西程莊子村、鐵甲營村、後均庄村、董褚寺村、後張邵村、南河頭村、劉褚寺村、東南王大村48個行政村。
(8)安平縣徐瞳工業區鎮有多少個村擴展閱讀
1、滄縣位置境域
滄縣位於河北省東南部,冀中平原東部,北冀京津,東臨渤海,地理坐標在北緯38°5′至38°3′,東經116°27′至117°9′之間。
2、滄州市行政區劃
截至2020年,滄州市轄2個市轄區(運河區、新華區)、4個縣級市(泊頭市、任丘市、黃驊市、河間市)、9個縣(滄縣、青縣、東光縣、海興縣、鹽山縣、肅寧縣、南皮縣、吳橋縣、獻縣)、1個自治縣(孟村回族自治縣)。共有鄉鎮167個,其中鎮73個,街道20個。市政府駐地運河區解放西路。
3、位置境域
滄州地跨北緯37°29′至38°57′,東經115°42′至117°50′,處於河北省東南部,東臨渤海,北依京津,南接山東,京杭大運河貫穿市區,因東臨渤海而得名,意為滄海之州。總面積1.4萬平方公里。距首都北京240公里,距天津120公里,距省會石家莊221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