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業生產 > 哪些國家工業不成系統

哪些國家工業不成系統

發布時間:2022-10-02 05:50:54

⑴ 世界上有哪些國家是屬於工業國

八大工業國(即八國集團,簡稱G8)包括如下國家:
美利堅合眾國
美國工業整體不管輕、重工業均全部高度發達,資訊工業實力更是西方的榜首,生產規模巨大,部門結構完整,生產技術先進。傳統工業部門有鋼鐵、汽車、化工、石油、飛機、機械、造船、電力、采礦、冶金、印刷、紡織、制葯、食品、軍火等。新興工業部門有電子電器、光電、激光、精密機械、宇航、核能、新能源、機器人、新型材料、生物制葯、軟體、尖端武器等。其中電子電器、光電、宇航、核能、生物制葯及尖端武器等工業幾乎全居世界領先水準。
日本國
日本為亞洲著名的工業大國,日本工業尤其是內燃機引擎、電機、精密零部件十分發達,僅因為二戰後禁止武力擴張而部分高新技術未能掌握。
主要工業部門有鋼鐵、汽車、造船、電子電器、機械、化工、紡織、高速鐵路、核電等。日本還是摩托車、船舶、車床、合成纖維、錄影機和照相機的第一大生產國,其中摩托車、船舶、錄影機和照相機的產量均佔世界的三分之二以上。此外,日本的汽車、鋼鐵、機械、電子電器產量也非常大。日本還是高速鐵路技術較為成熟的少數國家之一。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
德國是歐洲第一大工業國,工業產品以品質精良,技術領先,做工細膩而享譽世界,雖成本較高但利潤能力極大。德國的主要工業部門有電子電器工業、航空航天工業、汽車製造、精密機械製造、化工、採煤、鋼鐵、紡織、裝備製造、軍工生產等。德國是世界第四大汽車生產國,國內一些大中城市是著名汽車製造商總部所在地。例如:慕尼黑——寶馬總部;斯圖加特——賓士、保時捷總部;沃爾夫斯堡——大眾總部。
法蘭西共和國
法國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之一,擁有歐洲國家最完整的工業。2004年時法國每人每小時創造的產值超過美、英、德、日四國,成為當時主要工業國中生產力最強的國家。法國的核電設備能力和石油工業技術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位;航空航天工業雄踞歐盟首位,為世界最主要的航天國之一;鋼鐵和紡織工業居世界第六位。主要工業部門有汽車、飛機製造;電子、電器工業;化學工業;紡織工業等。法國的航天和軍事工業很發達,是世界上少數能發射衛星的國家。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
英國是工業的故鄉,在世界上佔有重要地位至今,以創新的生產能力、獨特解決方案等特色享譽世界,境內許多知名大學使其擁有世界第二的人才儲備,是歐洲最大的軍火、石油產品、電腦、電視和手機製造國。主要工業部門有:采礦、冶金、化工、電子電器、汽車、航空、食品、飲料、煙草、輕紡、造紙、印刷和建築等。生物制葯、航空和國防是英國工業研發的重點,也是最具創新力和競爭力的產業。進入21世紀後英製造業中紡織業最不景氣,但電子、光學設備、人造纖維和化工,特別是軍火、制葯行業仍保持雄厚實力。
義大利共和國
義大利工業十分發達,且生產技術較為先進,工業規模龐大,為西方七大工業國之一。與大多數國家不同,中小企業對義大利經濟運行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意中小企業創造的產值超過國內生產總值的三分之二,因而享有「中小企業王國」的美譽。義大利的年原油加工能力達1億噸,有「歐洲煉油廠」之稱。鋼鐵產量居歐洲第二位。塑料、托拉機、汽車、電力等工業的生產技術及規模均居世界前列。此外,義大利的製革、製鞋、紡織、首飾、釀酒、機械、大理石開采、電子工業、造船、化工、軍火等工業也相當發達。
加拿大
加拿大地廣人稀,開發資源的工業技術十分發達。主要工業部門有采礦、木材加工、造紙、鋼鐵、水電、造船、飛機製造、汽車、電子、石化、冶金、紡織、食品、制葯、新能源、宇航、軍火等。加拿大是礦產、紙張、木材最主要的生產國之一。其傢具、尖端葯物、軍火更是享譽世界。
俄羅斯聯邦
俄羅斯是當今發展中國家裡工業最發達的國家,也是G8里唯一的發展中國家,其重工業享譽世界。俄主要工業部門有鋼鐵、石油、冶金、化工、機械、造船、紡織、木材加工、汽車、食品、核能、宇航等。其中核工業和航空、軍火工業居世界第二位。進入21世紀後,俄羅斯的高新技術產業蓬勃發展,在發展中國家名列前茅。
2014年2月,俄羅斯並吞烏克蘭克里米亞。同年3月2日,G8其餘七國及歐盟同意暫時凍結俄羅斯會籍。

⑵ 世界上擁有完整工業體系的國家有那些

我所知道的美國、中國。俄羅斯偏於重工業,英法德日這些老牌資本主義國家是不是也有完整的工業體系?印度、巴西幾個少數發展中國家好像也有完整的工業體系。

⑶ 為什麼完整工業體系對一個國家如此重要

1、現代的工業體系中,所有的工業總共可以分為39個工業大類,191個中類,525個小類。完整的工業體系更注重的是大而全,而非高精尖。
2、按照工業體系完整度來算,中國以擁有39個工業大類,191個中類,525個小類,成為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聯合國產業分類中所列舉的全部工業門類都能在中國找到。如果一家製造業廠商在中國打半小時電話就能完成的配套工作,到其他國家可能要半個月才能搞定。
接下來是美國,具體數據以前看過,現在找不到了,不過也應該佔有94%左右,然後是俄羅斯,歐盟,日本勉強算的上一個(主要是民用製造業體系)。
3、完整的工業體系作用主要體現在對外競爭力和國防軍事力量。
在對外貿易競爭中,更完善的工業體系能夠減少工業配套生產成本,有利於生產質優價廉的產品,加強國內產品在國際貿易中的競爭優勢。由於全球化的影響,很多原材料、半成品、產品等從國外進口比國內生產更有優勢,所以保持一個完全100%的工業顯的沒有必要,反而會加重產品的成本。這就是除中國外其它國家工業體系並不絕對完整的原因。
一個100%的工業體系,其最大價值體現在戰爭中,能夠自主生產一切戰爭產品而不會被外國卡脖子。在小國和大國的戰爭中,大國完全可以以少數尖端的產品就消滅小國,但是在大國之間的戰爭,尖端技術的差距還沒大到一方完全無力反抗,所以在這種時候,能否大批量快速的生產中端武器,比慢慢生產少數昂貴的高端武器更有現實意義,例子可參見德國和蘇聯的坦克大戰。
從二戰結束以來,世界就是白人占統治地位,壟斷全球最大數量的資源和利潤,中國在這個國際體系中,就是一個異類。共產黨有一句話「以斗爭求和平,則和平存;以退讓求和平,則和平亡」。中國不但先後和美蘇兩個發生過軍事沖突乃至戰爭,甚至遇到蘇美兩國制定共同瓜分中國的情況,所以亡國的危險時刻勒在中國的脖子上,一個絕對完整,不求外人的工業體系,就成了中國最現實的選擇。
當然,到現在,一個完整的工業體系對中國的價值還是很大的,對中國的產業升級有重要意義。就算是各種被人詬病的高精尖產品,中國的技術能力很多也是排在全世界前幾名。落後與先進,要看跟誰比,更別說中國技術追趕,並購的速度那麼快。
為什麼完整工業體系對一個國家如此重要。這是因為,如果工業體系對外依賴,那麼這個國家的整個經濟體系在沖突中,就有可能受到嚴重的損害。
我們舉個簡單的例子,朝鮮並不是一直這么慘,過去朝鮮曾經生活水準比中國和韓國都高。後來蘇聯垮掉了,經互會垮掉了,朝鮮得不到足夠的石油、機械零件、技術,於是石油農業垮掉了,機械化的體系垮掉了,成為了現在的樣子。當然,朝鮮是個小國,它本身不足以容納一個完整的工業體系。這也是中國身為大國的一個優勢。
不要看中國很多東西仍然需要進口(比如晶元),如果真的被切斷了供給,中國仍然可以生產低端晶元可供使用,盡管良率比較低、功耗高、速度慢,但是支撐工業體系還是夠的。
所以,完整工業體系在國家安全方面的意義非常顯著。無論哪個國家想要威脅該國,他們都沒有能力通過貿易禁運就打垮該國的經濟體系。這使得一個國家在國際沖突中占據了有利地位。
從經濟發展的角度講,由於一國產業比較齊全,外國投資時,很容易就能從本地找到生產廠家,大大降低了產品生產的成本(從外國進口零件不但需要支付運費,往往還要支付關稅)。這使得中國即便勞動力成本已經明顯高於很多發展中國家,大量的產業還是不得不留在中國(當然,完善的基礎設施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因此,一個完整的工業體系不但對國家安全有好處,還對經濟發展有著很大的助益。
而中國最早的完整工業體系,是在蘇聯援助的156個項目上建立起來的。這使得,即便中國和蘇聯、美國同時交惡,本國經濟體系也不會崩潰。
世界上現在具備完整工業體系的,恐怕只有中國、美國、歐盟,俄羅斯比較勉強。日本算半個,受自然資源限制比較嚴重。其中美國和歐盟最強,基本上各個領域都能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中國在基礎材料、精密儀器、電子等方面水平雖然堪用,但確實較差。俄羅斯退化較嚴重。
美國很多東西不生產,並不是它不能生產。只是生產無利可圖。具體的技術,它仍然是有的。必要時刻,美國依然能夠恢復相關的生產能力。
特別是「巴統」的存在。八十年代末開始的武器禁運。北航買不到正版的adobe,美國前些日子禁止了英特爾向中國出口XEON處理器。呵呵,自由市場下居然有禁運。
製造業。據說某五軸出來後,外國的產品價格直接腰斬。而且,國產五軸據說還各種糙。
但這東西差100年,那是別人吃肉你喝西北風。差60年是別人吃肉你喝剩湯。差10年,你還是喝湯,但人家也只能跟著喝湯了。
這東西急不來,就耗著吧。要做好繼續虧本幾十年的決心。看的不是自己的產品賺多少,而是進口產品價格能不能腰斬再腰斬。
再舉通信行業的,來說說交換機吧。15年前,一塊板20萬。10年前,10萬。這是正常的技術進步。但請注意,並不是用到的科技多NB。都是成熟了十幾年的技術。但人家技術壟斷,就可以5年才減少一半的價格。
不過最坑的是導流板,就一個鐵板,用來填補空槽位,引導氣流,控制設備溫度的。35美金一塊。1斤重。還不是不銹鋼。。。。多年不降價。你能說這是技術好么?但人家壟斷交換機技術,別的牌子人家不認,你敢自己裝,人家整台機器不保修了。
10年前國產交換機開始有中高端產品了。BUG超多。但是價格低,所以自一些小城市開始用。用了3年,穩定一些了,故障率是歐美產品的1半了。這個結果一出來,進口交換機價格就開始了跳水過程了。
10萬的板子,5年後1萬,再5年。。。很多歐美廠已經倒閉不見了。。。。
至於那塊35美金的鐵板?免費送。後來明確說,其實沒有鐵板也沒事,就別配了……
這就是現實。重要的不是自己的產品是否精緻。而是自己的能力能不能讓老外老老實實降價。
後進者是很悲哀的,只能隱忍著。所謂的雙贏。其實是美麗的謊言。
一開始是落後的沒能力,人家說一萬就一萬。後來落後者有一些能力了。人家說我讓利5000吧,你的產品別出來搶市場了。。。。嗯,雙贏。。。。
以前我們的國家產業水平較低。水泥廠的磨機用減速機,當年國外的減速機賣1000萬一台,國內減速機還開發不出來穩定的產品。等到國產化之後,國外的大型減速機已經基本退出國內市場。因為國產可能只要三百萬。同樣的整個體系的各種設備價格都降下來了。然後才有了國內水泥產業的大發展,然後到了今天水泥價格已經快降成了白菜價。再然後水泥行業大發展才有了中材國際這個全球最大的水泥工程總包商的技術積累,造就了今天中材國際的海外總包業務佔了自己百分之八十的業務。再反過來造就了非洲,東南亞水泥行業大發展。你能想像五年前非洲沒有幾個水泥廠,只有水泥進口商的時代么?所以,聽別人說中國是發達國家粉碎機,我聽了很爽。歐洲人的生活不是憑空出來了,當中國人不能造東西的時候,他們能把五塊錢的東西賣成五十塊的時候,有沒有想過你一輩子工作,其中百分之八十是交給了歐美國家養著他們可以休閑度假。可以讓他們長著一張沒被欺負的臉。
還是減速機行業的。看看歐美國家如何以君子之腹度小人之心的。2005年西門子並購了一家公司,對於巨頭來說沒什麼大不了的,12億歐元的收購案,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但是卻深刻影響了世界減速機行業的格局。被收購的公司叫弗蘭德,是減速機行業的第一把交椅。被西門子收購後西門子填補了自己在這塊的空白。但是對於與西門子在眾多領域有廣泛競爭的GE來說卻是個很可怕的事情。尤其是在風電領域,風電主機的關鍵部位就是減速機,而之前GE主要是跟弗蘭德買,而GE和西門子在這個領域是最直接的對手。這兩家一個是美國巨頭,一個是德國巨頭,弗蘭德也是德國公司。就算不合作無間也不至於影響GE和弗蘭德的合作吧,故事的結尾應該是大家一起走向幸福的生活才對。只是那是故事。GE最直接的反應是在中國找了一家企業合作,斷掉了與弗蘭德的合作因為他們怕西門子在關鍵時候卡自己的脖子,於是培養了一家中國企業,短短幾年讓這家企業從產值從十幾億變成百億級別,風電主機出貨量全球第一。國際巨頭都知道被人卡脖子要不得,我就在想,中國這么多產業被中國人攻陷後發現原來老外賺了這么多錢,這種例子舉不勝舉的情況下,很多人還是以一種純真的眼光看待老外,該說傻呢還是天真呢?
你以為製造業,是你有錢就能買來的?是你想買就能買來的?
我想說的是,一種儀器,如果國產沒有,那麼國外產品會以翻一番的價格賣給你。唯有真正有競爭力的國產產品生產出來,他們的價格才會不約而同地大幅下降。
無法工業化就意味著需要在國際市場上高價采購,隨時面臨技術封鎖和禁止出口。
無法工業化就意味著國內龐大的采購需求最後僅僅養肥了一批買辦,而我國工科學生只有頂尖的一批人能夠加入國際高精尖企業拿高薪,其他人只能苦逼兮兮的去加入代工廠。
舉大家熟知的行業舉例,並進行粗淺的討論。
1、集成電路行業國產化。
無論精密機床、數控機床等基礎工業,還是導彈、雷達、艦艇、航空航天等尖端產業,都需要集成電路作為核心。在上世紀80年代初,8086的晶元都需要進口,那個時候全國才有多少外匯?靠出口紡織品工藝品出口傢具之類換回來的外匯,再花高價從國際市場上購買8086/8088這種成本微乎其微的晶元,而且高端晶元動輒遭到巴統的封鎖,這種酸爽,簡直讓人忍無可忍。
中科院微電子所、清華微電子所、復旦微電子所等一批微電子所的主要工作,就是應對很多國家對中國微電子行業主流製造技術實施的技術封鎖,那一階段,微電子所的主要工作是開發集成電路的生產工藝。簡而言之,當某微電子所做出了0.6um的集成電路生產工藝後,我們就會展示給美帝和巴統一個信息:我國已經掌握這項技術,貴國如果繼續封鎖0.6um工藝的晶元出口我國,或者賣高價給我國,那麼鄙國將用五年時間自行開發並生產,不再進口貴國晶元。於是美帝的行業協會就會游說國會批准開放此項產品的對華出口。
現在中國仍然在進口大量的晶元,但是一方面,中端及以下晶元絕對能夠國產,只進口高端晶元。
給大家講個故事,我們做模擬集成電路和射頻電路的時候,如果想借鑒國外某些重要晶元的話怎麼辦呢?我們會先打磨掉封裝,然後拆出晶元;用蝕刻的方式一層層的脫掉晶元上層的覆層,然後照相,人工扒版圖,分析出電路,用Spectrum模擬工具進行模擬,Ohyeah!鄙國的學習、理解、消化能力笑傲全球。
就靠這樣的野蠻生長的手段,從90年前後開始發展集成電路產業,行業先以掌握先進製造工藝為目標進行尖端研發,獲得新型晶元的進口權;然後通過多個渠道尋求世界先進的晶元代工廠落戶中國,遂有了台灣人張汝京2000年開始在北京亦庄搞了中芯國際(SMIC),04年開始鼓勵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各大高校每年至少培養2000名以上的工程師輸送到IC行業。07年時候西安那邊的英飛凌、奇夢達等IC企業也發展得紅紅火火。
不知道09年金融危機時候,有沒有哪家公司收購了國際上的IC行業核心技術,但我知道的是到2014年,在集成電路產業發展了25年後,北方微電子公司自主研發的12英寸28納米等離子硅刻蝕機全面通過中芯國際(SMIC)生產線全流程工藝驗證,並獲得訂單。這TMD就是零的突破!
2、軌道交通設備國產化
跟上國際社會發展的腳步非常困難,中國不能長期處於國際產業鏈的低端,在關鍵技術和關鍵設備上更不能長期受制於人。中國無法從國外買來一個現代化。(除非13億人民加班加點種地紡織搞代加工來支撐5千萬上等人的現代化生活)
軌道交通領域就是一個標準例子。記得到2010年,發改委一共批了25+10共35個城市50條地鐵線路的建設,每條地鐵的成本大約為200億,其中機電設備(機車、軌道、盾構機、接觸網、屏蔽門、自動售檢票等等)至少80億,50條線就是4000億。只有形成我國軌道交通裝備研發製造體系,才能有效降低地鐵造價。
如果購買全進口設備,機電設備成本至少要上浮50%,而花了這么多錢,有哪些人得到好處呢?國際產品生產商啊!他們的毛利至少在50%以上,所以產品生產商的工程師才能每周工作5天,每天工作5個小時,一年有一個多月假期,到中國都是商務艙+五星酒店。產品代理商花了5%的商業成本拿走8%左右的利潤,增值稅17%(地鐵建設就是中央和地方政府投資,增值稅就是左手倒右手),進口退稅,清關報關什麼的,代理商做了4000億的生意,只留下300億的利潤,僅僅直接創造了3000人左右的就業崗位。
如果實現國產化,4000億的工業銷售額額會養活多少人?反正華為2013年有2390億元銷售額,有15萬員工(華為的員工工資還很高),為華為做外包或者下包的配套企業也不計其數;4000億的機電設備采購直接創造40萬人以上的工作崗位,我認為是比較保守的。
40萬高收入人群的消費又能帶動多大的餐飲娛樂家電汽車住房市場?
所以,工業界建立完整工業體系,在關鍵技術和設備上實現國產化,才是真正共同富裕的方法。否則只有一小撮人富裕起來。
隨便講個AFC(自動售檢票系統)國產化的故事。主角是上海華虹。上海軌道交通1、2號線的AFC全部從美國CUBIC公司的產品,於1998年9月完成1號線調試。1999年3月運營。但是全部進口的缺點有造價昂貴、運營費用高、關鍵技術保密導致系統維護和升級困難、備品備件不足、資深維保人員要從美國飛過來,而且工時費從美國出發時開始計算。於是在3號線招標時候,政府就要求國外供應商提供國產化措施,遂由上海華虹和西班牙INDRA公司聯合體中標,在實施中逐步實現應用軟體本地化,維修零部件的國產化。
其實這個時候上海華虹的水平還有限,但是架不住政府扶持——政府認為上海華虹初步具備了獨立設計和製造的能力,於是在2001年末1號線北延線的AFC招標中,上海華虹用6000萬的價格幹掉了CUBIC公司,並且實打實的在2004年把活幹完了,而且培養了一票人,被高新現代、上海郵通、上海華騰之類的單位再高薪一挖——到2008年時,國內AFC行業就基本沒外國公司什麼事了。
一條線一個億的合同額,50條線就被上海華騰、上海華虹、南京熊貓、高新現代、北大方正、浙大網新這些單位給瓜分了大頭。
而且這個時候,上海華虹還跟復旦微電子(你看我第一個說的就是微電子嘛!)合作,可以整系統的提供國產化產品,還帶動了微電子行業的發展。
這個故事厲害的地方在於,從引進技術到踢開老外,只用了8年不到的時間,而且還培養了一大批從業人員。
3、石油化工領域設備國產化
前面兩個例子的規模都不算大,真正大頭的在這里呢!
請問:一個百萬人口地區的基本生產需要哪些工業
回答:小煤礦、小鋼鐵廠、小機械廠、小化肥廠、小水泥廠、小發電廠、小紡織廠、小印刷廠、小食品廠。
其實是1970年國家制訂第四個五年計劃的時候所提出來的一個方案,具體內容是由中央財政撥出80億元的專項資金,扶持各省區發展小煤礦、小鋼鐵廠、小化肥廠、小水泥廠和小機械廠等五類工業項目。
當時進行了第二次大規模成套技術設備的引進,對外實際簽訂的項目共26個,其中投資在10億元人民幣以上的有遼陽石油化纖總廠(29億人民幣)、武鋼的一米七軋機(27.6億人民幣)、大慶化肥廠(日元貸款,匯率調整,投資增加到26.7億人民幣)、上海石油化工總廠(20億人民幣)、天津石油化纖廠(13.5億人民幣)
注意啊,這是1970年的116.5億,那時的官方匯率是人民幣兌美元是2.46哦!47億美元哦!!!1970年外匯儲備花得只剩2000萬美元,直到1975年才有5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另外,1979年中國貨幣供應量為26億元,GDP為272億美元(數字均來自網路,請有識之士打臉)
中國那點外匯,拿來引進乙烯化肥裝置都不夠,還想要買什麼電視機?
20世紀70年代引進的13套大型化肥裝置一覽表:
1、齊魯第二化肥廠 1974年4月開工,1976年7月建成,投資26303萬元;
2、四川化工廠 1974年5月開工,1976年12月建成,投資16012萬元;
3、 瀘州天然氣化工廠 1974年4月開工,1977年3月建成,投資20642萬元;
4、大慶化肥廠 1974年5月開工,1977年6月建成,投資267447萬元;
5、滄州化肥廠 1973年7月開工,1977年12月建成,投資24312萬元;
6、遼河化肥廠 1974年6月開工,1977年12月建成,投資34342萬元;
7、雲南天然氣化工廠 1975年1月開工,1977年12月建成,投資18759萬元。
8、棲霞山化肥廠 1974年9月開工,1978年10月建成,投資32128萬元;
9、安慶化肥廠 1974年3月開工,1978年12月建成,投資40526萬元;
10、赤水河天然氣化肥廠 1976年1月開工,1978年12月建成,投資17185萬元;
11、洞庭氮肥廠 1974年4月開工,1979年7月建成,投資31329萬元;
12、湖北化肥廠 1974年10月開工,1979年8月建成,投資29875萬元;
13、廣州化肥廠 1974年12月開工,1982年10月建成,投資50739萬元;
以上13套裝置中,除洞氮、安慶、枝江三套裝置以石腦油為原料外,其餘均以天然氣為原料。
以天然氣為原料的10套裝置主要的技術進口國為美國和荷蘭,合成氨裝置採用美國凱洛格生產工藝,尿素裝置採用荷蘭斯塔米卡邦二氧化碳汽提生產工藝。部分企業採用了日本東洋工程公司的合成氨/尿素工藝。
一畝地一年要用10公斤化肥,引進了390萬噸化肥生產設備,約能滿足2.6億人的化肥需求。
大家就是靠著當年的引進裝備加技術,抽調人力進行攻關,如11萬噸乙烯設備攻關,30萬噸乙烯設備攻關,大化肥攻關等等,靠著當年那幫善於借鑒、學習、研究的前輩的努力,一口一口的啃下來石油化工裝置的生產線,直接或間接地解決了吃飯的問題。
別不當回事,沒有這些基礎工業體系,光一台低精度的精密車床就能要你300萬,高端的還禁運,更別提搞什麼螺旋槳、潛艇、大飛機了。到老百姓這里,就一輩子跟綠皮車打交道吧。
第一個,液晶面板行業。
2004年,我在某國企當15inch面板的產品經理。當時我才是研究生畢業剛工作不到兩年的愣頭青。整個團隊花了3個月做設計,一個月做mask定材料,2個月試做,正式投產前我們的預估成本是每片220美金。這時候市場價格260美金。6個月後我們大概有了全球25%的15inch市場份額,這時候市場價是可怕的160美元,我們的成本是180美元,虧的姥姥家都不認識。
咱可以去看看BOE的財報,嗯基本上三年盈利一次呵呵。按市場經濟的說法,這種企業應該關門?但是你算一下,大致的關系在2005年,中國面板行業每虧損1塊錢,中國的液晶顯示器和電視機企業就會成本下降20塊錢。這就是國產化的力量。
感謝BOE、tianma、SVA、TCL這些年的努力和付出,沒有面板業國家的巨大投入,就沒有國產電視機行業的成功。中國政府在液晶面板行業的投入大約是1000億,而2014年中國液晶電視產量1.4億台,多少年的投入幾個月電視機行業就賺回來了。
第二個例子是我現在做的新能源。
2010年,我們和所有的氣體國際巨頭,包括linde,AL,AP,都是世界五百強級別的公司談一種烷烴類氣體的供應。他們的報價很接近,45000一公斤,即使我們知道他們背後的供應商成本在25000以下。然後我們努力培養了福建的一個國內供應商,成本高一些,28000的水平吧,我們用31000的價格買。然後不到一年,這些五百強又來找我們了,說27000賣給你們。那按某些自由市場經濟信徒的觀點,我們應該拋棄國內廠家,和國外大企業合作?鬼才這么干。我們很清楚等國內這家死了,這些國外大鱷會毫不猶豫的漲價到40000以上的。順便提一句,和我們談判的,都是這些國際大公司中國子公司的中國籍買辦。
再舉一個例子,2013年,我們收購了一家美國公司,這家公司債務纏身,假如中國土豪不出手,絕對死的透透的。即使這樣,這筆收購受到了美帝議會的反壟斷調查,收購拖延了三個月。而所謂的反壟斷,過程中美帝議員真正關心的,並不是壟斷,而是我們企業和中國政府的關系,以及由此導致的技術軍事應用。
這家公司的生產技術需要使用0.5毫米厚的卷繞式鋼板,當我們國產化之後希望在中國生產時,美國和日本的供應商都表示不能對中國出口,因為根據巴統規定,這是戰略物資對中國禁運。而在我們和寶鋼達成一致由寶鋼開始生產這種鋼板樣品6個月後,美帝果斷取消了這種鋼板對中國的禁運。
所以為什麼要工業化國產化?因為這個世界從過來不是自由市場經濟,仍然是典型的叢林法則。任何時候,只有你能造的出來,別人才和你談自由市場。當你造不出來,面對的或者是高價傾銷,或者是徹底禁運。
當然,假如我們的目標不是工業化,僅僅是發展發展服務業,目標是人力和原材料輸出國外加高級產品傾銷地,那國產化什麼的確實沒什麼必要。

⑷ 第二次工業革命之後,美,德經濟實力超過英法的原因祥細

第二次工業革命之後美國崛起的原因:
一、抓住新技術革命的機會窗口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與美國大量出口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新興產業產品相反,美國在棉紡織業這個第一次工業革命主導產業的技術上雖然也有很大改進,但生產仍不能滿足國內需求,一直是棉織品凈進口國。這種歷史事實說明,一國在傳統產業上落後於發達國家的情況下,在新興產業上可以一躍超過發達國家。
演化經濟學對此在理論上已經證明,落後國家利用勞動力、資源等成本要素價格低廉的比較優勢,試圖在傳統產業上實現對發達國家的追趕,將永遠不會縮小與後者的經濟差距。相反,在新技術革命剛剛興起的時候,雖然新技術最初出現在發達國家,但由於其技術體系處於最原始的早期階段,科技知識大都處於公共領域並停留在實驗室階段,知識的意會性程度很低,落後國家在這時如果能夠迅速進入新技術體系,就有可能把發達國家在早期新技術和科學基礎的領先地位轉移到本國。
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最初三十多年中,德國也是這樣崛起的,而英國卻因在第一次工業革命時的領先地位,鎖定在舊技術經濟範式之中,導致了其工業力量的衰落。
二、巨大國內市場規模的關鍵作用
在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時,美國並不是新技術的最初發明者;即使是從一開始就走在世界前列的電力電氣工業,美國在技術發展上也不具有佔先優勢,基礎科學研究更是落後於英、法、德,那麼,美國是如何抓住新技術革命機會窗口的呢?
美國巨大、豐富的市場使美國在國際比較中具有獨特的優勢。許多技術創新源於歐洲,但由於可以在美國市場中實現規模經濟,其發展卻是在美國進步最快。在第二次工業革命初期,由於本國市場狹小,歐洲技術創新在原有的技術軌道上難以開發新產品並大幅度提高生產率,而一旦被引入到美國,美國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就能夠很快開發出生產率高於歐洲的新產品和新工藝,申請新專利,開辟新的技術軌道,搖身一變成為新技術革命的領導者,並反過來佔領甚至壟斷技術先發國的市場。
三、排斥外國直接投資,獨享巨大國內市場為美國提供的技術創新租金
美國在19世紀許多行業上技術落後於歐洲國家,但令人驚訝的是,這些行業中基本沒有外國直接投資,而直接投資卻是開發優勢技術的天然渠道。美國第28任總統伍德羅·威爾遜對此是不會感到驚訝的,因為他在1913年就指出,曾有人說拉丁美洲給外國資本以特許權,但從未聽人說美國給外國資本以特許權,這是因為我們不給他們這種權利,原因就在於投資於某個國家的資本會佔有並且統治該國。美國的這種傳統一直延續至今,華為和三一重工最近在美國的遭遇就是明證。正是由於實行了高關稅保護和排斥外國直接投資的政策,一旦國外先進技術通過「反向工程」被引進,美國巨大的國內市場就會為這種技術的進一步創新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西歐的技術領導地位也就不得不讓位於美國了。
四、高工資戰略
由於具有巨大的國內市場規模,美國的崛起並不是通過出口導向型經濟、而是通過內向型經濟實現的,國內市場規模除了人口規模外,美國民眾的工資增長是其最重要的決定性因素。美國崛起時期的政治家認為,工業化不能像英國那樣靠剝削工人來實現,而要靠開發大自然的技術創新租金為美國人民提供高工資來實現,所以,他們絕不允許像100多年後的跨國公司那樣「把利潤帶走,把GDP留給中國」,因為這樣的話,美國人民的高工資就成了無源之水和無本之木了。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與西方主流經濟學把低工資看做是競爭優勢相反,當時的美國工業保護主義者卻把低工資看做是「禍根」,稱作是「乞丐勞動力」。他們認為,從國際比較的角度來看,機器生產將使高工資國家在單位勞動力成本上比廉價勞動力國家更低,原因就在於機器生產率的增長超過了工資的增加,因此,「不管在何處,由高收入勞動者所組成的國家都必將戰勝『乞丐勞動力』的國家」。
在美國經濟崛起過程中,美國工人的高工資刺激了用機械替代昂貴的勞動力,而機械發明導致了更高的生產率,從而使工資更高,這反過來又刺激了在更高程度上採用新的發明。因此,在技術創新與工資增長之間就形成了一種正反饋的良性循環,這是美國依靠美國人民收入的不斷增長實現經濟崛起的重要基礎,這也是美國在第二次工業革命頭四十年就脫穎而出的重要原因。
五、發明創造和企業家的創新精神深植於民族文化的血脈之中
這種文化的形成與美國政治家的大力提倡是密不可分的:自本傑明·富蘭克林以來,對科學技術的尊崇就成了美國文化的一個持久特徵。美國卓越的政治家亨利·克萊在鴉片戰爭爆發前就指出,一個建立在科學基礎之上的、培育實用技術和製造工藝優勢的國家在力量上必將勝過依靠勞動力數量的國家;而在鴉片戰爭150年之後的中國,政治家們一方面在津津樂道「人口紅利」,另一方面在帶頭購買外國品牌汽車,其命運的差別由此可略見一斑。法國著名政治學家托克維爾在訪問美國後,在他1836年的經典性著作《美國的民主》中由衷地贊嘆到:在美國,人們對科學中純粹實用部分的理解令人欽佩,同時又對那些在應用中直接需要的理論部分給予認真的關注,在這方面,美國總是展現出一種自由的、原創的和富於發明的心智力量。
因此,這種文化造就了對技術新動向的高度敏感,歐洲的任何技術動向,幾乎馬上在美國就有反映,其反映之快,超過歐洲大陸本身,這幾乎成為美國的一個傳統。例如,1803年,英國開始研發蒸汽動力機車,但在英國還沒試製成功的時候,1807年美國就成功地試航了蒸汽推動的輪船。歐洲人發明了電的理論,而對之理解最透徹的卻是美國的愛迪生和貝爾等人。

第二次工業革命之後德國崛起的原因:
在普魯士帶動下,德國全境競相修築鐵路,對煤炭、鐵軌、機車、車廂等產生了巨大需求,有力地推動了採煤、冶金、機器製造等一系列重工業部門的擴建,掀起了創辦企業的狂熱。幾十家銀行相繼開業,股份公司紛紛建立。在短短的二十年裡,僅普魯士就出現了資本總額達24億馬克的295個股份公司。同時,比、英、法、荷等外國資本也源源不斷湧入萊茵區和其他地區,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資金來源。鐵路建造成為50、60年代工業革命的龍頭產業。到1870年,全德半數的鐵路收歸國有,私營鐵路也受各邦國政府控制。德國統一後再次出現興建鐵路高潮,開始進入第二個鐵路時代。1870年,鐵路長達18667千米,到1910年達59030千米,1914年增至61749千米[3](P241)。到80年代,密布的鐵路網已經形成,長度超過中、西歐等國,密度超過所有歐洲國家。從1879年起,俾斯麥開始實行鐵路國有化,到一次大戰爆發,所有鐵路都合並為「德國國有鐵路」。鐵路網的形成,把德國沿海與內陸、原料產地與工業中心、城市與鄉村都連接起來,一個巨大的國內統一市場逐漸形成,猛烈促進了煤炭、鋼鐵、機械製造、冶煉等新興工業、重化工業的發展,並刺激了德國新生產技術的採用與工業化的深入。由於鐵路國有化和運輸成本的低廉,鐵路運輸成為促進經濟發展的大動脈。鐵路建設在德國工業革命中起了先鋒作用。此外,隨著造船工業的技術革新,海運和內河航運業也獲得了新的發展。自1834年德國第一艘汽輪「巴黎伯爵」號建成後,不來梅和漢堡形成了新的造船中心,德國造船業迅速發展。1845年,在杜伊斯堡製成第一艘德國輪船「希望」號。萊茵河從9米拓寬到30米,船隻可以從鹿特丹航行到巴塞爾,多瑙河、伊薩爾河、魯爾河也得到了修繕。杜伊斯堡、路德維希港和曼海姆建成新的內陸港口,並成為航運中心。到1879年,杜伊斯堡—魯爾奧特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內河港口,是國內水路網的中心和最大的輪船製造業中心。運河也在發揮作用,最重要的運河是溝通美因河與多瑙河的德維希運河[4]。自80年代後,漢堡、不來梅兩個濱海港口經過不斷地擴建,已成為海外貿易的樞紐,涉外航線分別為12條和4條,德國輪船成為一支足以與英國海運匹敵的船隊。1871年至1914年,德國的輪船總噸位由8.2萬噸增加到510萬噸,德國已成航運大國。發達便捷的交通運輸成為推動德國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重要條件。
政府對經濟的強力干預
在工業化過程中,德國的國家權力發揮了巨大作用,遠超英、法、美等國。18世紀,德意志的一些大邦,特別是普魯士,建立了開明專制主義制度,主張通過政府的鼓勵和參與來發展民族工業。德意志各邦政府利用人民復興國家的民族意識,制定一系列政策,促進經濟、教育和科技的發展。在軍事工業方面,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尤為突出。法國大革命掃盪了德國貴族社會的基礎,代之以資產階級自由和平等的觀念。普魯士進行了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改革,1807年廢除了農奴制,農民獲得解放,成了自由的公民。農民可以自由結婚,自由遷徙,並從事任何行業。19世紀上半葉,德國各邦都不同程度地進行了農業改革和社會改革。建立中央銀行為中心的銀行體系,改善交通運輸,設立鐵路基金,對鐵路實行嚴密監督,實行保護關稅制度。德意志各邦統治者被臣民期望在經濟發展中起積極作用。普魯士可作為一個代表,普魯士政府擁有鉛、鐵、銀、鋅礦。1850年普魯士國有化的鹽礦產量占總產量的80%[5](P72)。德國統一後,隨著中央集權政府的建立,德國經濟開始真正進入高速發展時期。德國通過強有力的政權推行經濟一體化。國家大力推動鐵路建設,將普魯士銀行改建為帝國銀行,開設新的銀行,為工業發展提供資金[6]。興建公用事業,扶植私人企業,並通過聯邦銀行直接參與工業投資。從70年代上半期開始,帝國政府相繼頒布了商業法、營業自由法、民法、遷徙自由法、度量衡法、保護國外商業法,以及對郵政、交通和金融機構事務的管理法等。1873年政府公布貨幣法,規定帝國馬克為惟一的支付貨幣,取消各邦貨幣發行權,統一了全國的貨幣[5](P159)。郵政和度量衡體系也統一起來,這些都有利於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的運行。國家還統一經營管理鐵路及交通運輸事業。從1879年起,實行保護關稅政策,提高進口稅率,保護了發展中的國內工商業。同時,還在整個帝國內實行職業和遷徙自由。這些舉措徹底結束了統一前各邦經濟的分離狀態,促進了國內統一市場的形成,掃除了德國工業革命前進道路上的障礙。
雄厚的教育和科學基礎
在世界近代早期,德國在政治上和經濟上都比英、法等國落後,但在文化教育方面不斷進行改革,尤其是教育普及的程度居世界各國之首。在初等教育方面,德國成為近代西方國家最早實行普及義務教育的國家。從16世紀中期開始德意志境內各邦先後頒布了普及義務教育法(如1559年威丁堡、1619年魏瑪等)。1717年10月23日普魯士規定實行普遍義務教育。在中等教育方面,17、18世紀德國中等教育的主要形式是文科中學,培養醫生、律師、牧師和政府官吏等社會上層職業者。18世紀出現了實科中學,典型的有1708年席姆勒創辦的「數學、機械學、經濟學實科學校」和1747年赫克開辦的「經濟學、數學實科學校」等。在高等教育方面,1694年建立了歐洲第一所新式大學———哈勒大學,被譽為「現代大學的先驅」。到18世紀末,德國所有大學都按哈勒大學的模式進行了改革。19世紀上半葉的教育改革更使德國處於領先地位。洪堡進行了包括學制、課程、教學方法、考試、學校管理、師資建設等內容的全面教育改革,建立起一套嶄新的教育制度。在哲學家費希特人文主義思想影響下,德國開始整頓小學教育,改革中等教育。1810年創設柏林大學,1821年設立以技術教育為主的柏林實業學校,各地紛紛設立中等技術教育學校[7]。教育制度改革的成果,到19世紀中葉開始產生影響。在德國工業革命中起到先驅作用的柏林機械工業的核心人物玻爾西希就畢業於此類學校。其中爾斯魯厄工業大學(1865年)、慕尼黑工業大學(1868年)、亞琛工業大學(1870年)、柏林工業大學(1879年)等學校,到19世紀後半葉發展為高等工業學府,為工業革命培養了一批優秀人才。德國統一後,政府頒布了一系列教育法令,實行強迫義務教育制。服兵役和受教育成為公民的兩項基本義務。70年代德國完成了近代教育革命,德意志整個民族的文化素養大為改善。全德的文盲率,1841年是9.3%,1865年是5.52%,1881年為2.38%,1895年降至0.33%。學齡前兒童的入學率在60年代已達到百分之百。德國還十分重視技術教育,大力發展工科大學,1898年,德國9所工科大學在校生超過萬人。政府還十分重視職業教育,1900年僅普魯士就有工業補習學校1070所,還規定18歲以下青少年必須進補習學校學習。在高等教育方面,教學與科研、基礎訓練與專業訓練相結合以及倡導學術自由的原則,已成為高等教育辦學的普遍模式。還在大學和高等技術學校擴建教學和研究機構,使大學成為教學和科研的園地。一些大學還成為某一專業研究的人才基地。基森大學被譽為「化學家的搖籃」,哥廷根大學成為數學家薈萃之地。德國涌現了一批集科學家、工程師和企業家為一體的復合型人才。正是他們的創新成就使德國成為世界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中心。德國還注重系統學習英美法等國的工業化先進經驗。國家組建了許多科學研究機構,如國立物理研究所(1873年)、國立化工研究所(1877年)和國立機械研究所(1879年)。德國還創建了「威廉皇帝科學促進協會」。皇太子弗里德里希夫婦請西門子到皇宮作電學演講。1885年俾斯麥50大壽,曾從250萬馬克國民捐贈中拿出120萬用於學位補貼。俾斯麥還鼓勵學生去學習世界高新科技。德國的教育普及程度也相當高。在校學生人數顯著增加。1871年至1896年,僅普魯士的初等學校在校學生人數從390萬多人增至523萬多人。中等學校的在校學生人數由1885年的24萬多人增至1911年的66.4萬多人。高校在校學生人數也明顯增加。在德國先進的教育背景下,一批作出開創性貢獻的自然科學家涌現出來,如發現無線電波的亨利希•赫茨和發現X光的威廉•倫琴等。實用科學研究的代表人物是集工程師、發明家、大企業家於一身的維爾納•西門子,他創立了西門子公司,1886年還創辦國立物理技術研究院。著名經濟史學家卡洛•M奇波拉對此評論說,正是德國人在19世紀下半葉對科學的偏愛使德國工業化比英國和美國工業進展更快。德國科學和教育的昌盛,為第二次工業革命提供了高素質的人力資源和技術條件,是德國後來居上並呈跳躍式發展的基本原因。
注重科學技術與經濟的結合以及新技術、新工具的使用
德國很早就注重科學技術向生產力轉化。19世紀初,洪堡提出了「教學同科學研究相統一」的原則[8],德國大學由單純教學型逐漸轉向教學———學術研究型。大型的工業公司都籌建有獨立的研究部門。德國注意科學技術與經濟的結合,把科學引入生產領域[9]。德國能夠充分利用英國、法國和美國在工業化過程中發展的最新科技成果。德國在統一後更是如此。政府鼓勵採用新技術裝備煤炭、鋼鐵等重工業和化學、電氣等新興工業。德國人在吸取最新科技成就的基礎上,突出地表現了自己的創造力。19世紀後半期,德國在學習外國先進科技的同時,完成了科學研究向應用方向的轉變。第二次工業革命是以電力的廣泛應用為典型特徵的。19世紀60年代後,電力取代蒸汽機成為新的動力源。對近代德國電氣工業的發展作出最重大貢獻的是西門子和埃米爾•拉特瑙。西門子是將科學技術發明迅速運用於工業的代表人物。1866年,他在法拉第電磁感應原理的基礎上制出第一架大功率直流發電機,首次完成了將機械能轉變為電能。1879年,他又發明了電動機,將電能再轉變為機械能,西門子公司因而成為強電流方面最主要的公司。他還建造了第一條電車軌道。拉特瑙則將愛迪生發明電燈的專利從美國帶回德國,於1883年創辦德國愛迪生公司。電機製造、輸電設備以及其他電器工業作為新興的工業部門在德國迅速崛起。在內燃機的發明和應用方面,德國在19世紀70-90年代相繼完成了一系列發明和改進。以內燃機為動力的機車、輪船、飛機、汽車等新型交通工具陸續出現,汽車工業、石油開采業等新興工業部門也在德國迅速發展起來。鋼鐵工業成為德國工業領域中最強大的主導性部門,同樣是採用了新的技術發明。19世紀70年代後期,英國托馬斯通過向襯有白雲石的貝塞麥轉爐中摻入石灰的方法,解決了含磷鐵礦石的脫磷問題。1879年,萊茵鋼鐵廠和霍爾德爾聯合會等德國鋼鐵企業及時引進這一專利。是年,德國生產托馬斯鋼1782噸,貝塞麥鋼46.5萬噸。到1913年時,德國已成為世界上第二大金屬生產國和最大的金屬出口國。從19世紀90年代初開始,德國生產的生鐵、鋼等成了當時歐洲價位最低的產品。德國的煤炭工業的迅猛增長得益於新的礦井設備和開采機械等的使用。1894年安東尼•拉基發明的快速鑽探機在亞亨地區的採煤業中開始運用。1902年,威斯特發侖地區開始將凝固工藝運用於礦井中,擴大了可開采礦區。19世紀80年代,電力礦用鐵路開始投入使用。19世紀末,礦井汲水開始運用電動泵和電動馬達驅動的通風機。採煤工具出現了開采錘、簸動輸送機等新設備。新技術和新工具的使用,使得德國採煤業規模擴大,煤炭開采量迅速上升。石煤開采量由1871年時的2900萬噸猛增到1913年的19000多萬噸,增長5倍[10]。德國化學工業也大力應用新工藝和新成果。霍夫曼培養出一批傑出的科學家,不斷推出新的研究成果。隨著德國在有機化學結構理論研究方面的進展,有機化學在煤焦油的綜合利用等領域出現了突破,陸續製造出了人造染料、塑料、橡膠和纖維等合成物質。19世紀90年代後,催化、電解工藝等新科技的出現成為化學工業發展的新動力。德國化學工業大規模推廣電能等新能源在強鹼電解和大氣氮肥生產等方面的運用,將化學工業和新科技緊密結合在一起,從而使德國始終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大潮中,德國不僅在科學領域出現了威廉•倫琴、馬克斯•普朗克等一批科學巨匠,而且在技術領域產生了一系列應用性的新成果。德國在將科學技術運用於生產的環節上動作十分迅速。在苯胺染料、電動機製造等從理論到應用,德國比英、法等國要快3-5年,使得許多發明出現了「英法開花,德國結果」的狀況。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在全世界42名諾貝爾獎金獲得者中,有14名來自德國。這些成就促使德國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遙遙領先。
阿爾薩斯和洛林及賠款的刺激作用
1870年普法戰爭後,德國從法國奪取了阿爾薩斯和部分洛林地區,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德國經濟的發展。18世紀,阿爾薩斯成為法國最富裕和歐洲最先進的地區之一,也是法國最先進的紡織工業基地和發達的工礦業區,而且此地還有豐富的原料和鐵礦,尤其是洛林地區。洛林的礦藏生產量在1857-1869間從10900噸增加到42000噸,增長了3倍。這些礦藏對德國工業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尤其是19世紀90年代洛林發現了蘊藏豐富的磷酸鐵礦石,非常適合那時新出現的煉鋼技術。而且,豐富的鹽、硫、褐煤為德國工業提供重要的原料,施塔斯富特附近獨特的鉀鹽更是促進了德國化學工業的發展[11]。阿爾薩斯、洛林擁有150萬居民,它們的割讓,對德國工業發展的意義巨大,使德國棉紡工業擴大1/2以上,並使德國的鋼鐵、化學工業擁有了豐富的鐵礦資源和鉀鹽礦藏。特別是洛林的鐵礦,日後與魯爾的煤礦聯合起來成為德國最重要的重工業基地,保證了德國鋼鐵生產國的地位[12](P46),還直接影響到德國機械技術的確立,對德國工業革命產生了巨大的促進作用。同時,根據法蘭克福和約,德國從法國得到50億法郎的戰爭賠款。1873年,法國以公債形式籌資,提前還清50億法郎的戰爭賠款。德國利用這筆巨款鞏固了金本位制和償還了國債,並用於工業建設和加強軍備,為工業發展注入了充裕的資金[12](P45)。戰後四年,在德國興修的鐵路、工廠、礦山等等,比過去25年中建造的還要多。同時,數十億法郎流入德國,使德國證券市場空前活躍,德國形成了一股創辦企業的熱潮。
綜上所述,德國建有發達的鐵路和內河航運業網路,加上國家對經濟的強力干預,保證了德國工業革命的順利進行;德國近代教育的進步和科學的興盛,為工業革命的深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政府注重科學技術向經濟的轉化以及新技術、新工具的使用極大促進了德國工業革命迅速發展;1870年對法戰爭的勝利使德國獲取了阿爾薩斯和洛林以及巨額賠款,給德國工業革命巨大的推力。這些因素最終促使德國成為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發源地和中心,為德國工業強國地位的確立鋪平了道路。

⑸ 那些國家沒有完成工業化就成為發達國家

實際上發達國家的定義就是完成了工業化的國家,有發達的工業,在現在就目前來說,世界上真正的工業國家就是八國集團的那幾個國家,但按照人均收入定義的發達國家有二十多個,那麼就是除了美,俄,德,法,英,日,意,加以外都是沒有進行工業化的國家,如這次次貸危機而導致破產的冰島就是一個發達國家,起開始最發達的就是捕魚業,現在憑借金融業而真正發家致富了,還有荷蘭啊,新加坡啊都是靠國際貿易實現經濟騰飛的,但是還有些國家很奇怪,我不能判斷,就是瑞典和以色列,它們的輕工業我不清楚,但他的軍事工業很發達,這是無疑的!

⑹ 蒙古國的工業模式為

以輕工、食品、采礦和燃料動力工業為主。蒙古國工業以采礦業為主,加工業欠發達,肉類產品出口受制,電力尚且不能自給,采礦業是蒙古國目前唯一符合現代生產條件的支柱性產業。

⑺ 美國 法國 德國俄羅斯 英國 日本 分別什麼時候完成工業化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建立時期機器大工業在國民經濟中取得統治地位的發展過程。
基本特點 資本主義工業化的過程,是在資本家追逐利潤的過程中自發地實現的。資本主義工業化一般從發展輕工業開始。因為,輕工業資本周轉較快,可以用較少的投資,獲得較多的利潤。輕工業發展起來以後為資本主義積累了大量資金,並產生對新的生產設備、機器、動力、工具等的需要,促進了重工業的迅速發展。
資本主義工業化的開端是產業革命。經過產業革命,資本主義在生產技術上發生了根本變革,原來的工場手工業為機器大工業所代替,社會生產力獲得了空前的發展,使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最終戰勝了封建制生產方式。
英國的工業化過程 在18世紀30年代,英國首先爆發了產業革命。當時,英國各主要工業部門先後出現了從手工業生產過渡到機器生產的趨勢。這一工業化過程首先從紡織工業部門開始。1733年,J.凱(1704~1764?)發明了飛梭,使織布效率提高了一倍,成為機械發明的創始。飛梭應用於生產,出現了紡落後於織的現象,引起了紗荒。1765年,J.哈格里夫斯(?~ 1778)發明了手搖紡車——「珍妮機」,大大提高了棉紗的產量,解決了紡與織之間的矛盾,使生產出現了飛躍。1769年,水力紡紗機問世,接著,第一座棉紗廠建成,此後,大規模的織布廠就隨之出現。與此同時,J.瓦特(1736~1819)發明了雙動式蒸汽機,並作為機器的動力,在1784年應用到棉紡織廠。蒸汽機的發明,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它雖然不創造大工業,但是,它給大工業提供了動力,促使以機器體系和僱傭勞動為標志的工廠制度迅速確立起來。在棉紡織業的帶動和刺激下,其他輕工業部門也從工場手工業逐步向機器大工業過渡。輕工業部門的機器發明和廣泛應用,推動了重工業的技術革新。18世紀末,蒸汽壓力鼓風機開始應用於冶鐵業,使英國的冶金工業迅速發展。進入19世紀,蒸汽抽水機在礦井中普遍得到應用,並陸續出現和採用了一些新技術,使英國的煤產量迅速上升。同時,各種鍛壓設備和金屬加工機床陸續發明出來,相繼製造出鏇床、銑床、鑽床,使機器製造業出現了驚人的發展。在冶金、採煤、機器製造等工業部門的強大推動下,交通運輸業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到19世紀30~40年代,英國的產業革命基本完成,它標志著機器大工業已居於統治地位。英國的資本主義工業化,是通過資本原始積累,掠奪和奴役本國人民和殖民地人民的道路來實現的。
美國的工業化過程 美國在18世紀70年代以前,是歐洲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殖民地,在經濟上主要依賴於英國,近代工業沒有什麼發展。經過1812~1814年的英美戰爭,才走上獨立發展資本主義工業的道路。美國的工業化,也是首先從棉紡織業開始的。1790年,仿製出英國的水力紡紗機,建立起第一座棉紡廠;隨著棉紡織業的發展,毛紡織、制鐵、食品加工、木材加工等主要工業部門也普遍建立起新式工廠。到19世紀中葉,機器工業得到迅速發展。在1828年,美國開始修建第一條鐵路,到1865年,鐵路線全長已達 35000英里。大規模的鐵路建築,不僅帶動了東部重工業(如冶金、採煤、機器製造)的發展,也促進了西部農業生產的增長。到南北戰爭(1861~1865)前,美國也基本上完成了產業革命,建立起近代工業體系。美國在實現工業化的過程中,廣泛地利用了英國工業的技術成就,以及歐洲的資金和國外移民所帶來的生產經驗。
法國的工業化過程 法國資本主義工業化的發展,較英、美緩慢。法國資本原始積累始於16世紀,但封建行會制度(見西歐行會制度)和土地制度長期未被打破。1789~1794年的資產階級革命,掃除了封建障礙,才促使資本主義工業迅速發展起來。19世紀初,在波旁王朝和奧爾良王朝統治時期,法國開始了產業革命,也是從紡織工業部門採用機器開始而逐漸擴展到冶金、采礦和機器製造業的。法國在60年代末基本上完成了產業革命,資本主義工廠制度取得了統治地位。但是,由於長期以來小農經濟居於優勢,因此,工業化進程較慢,產業革命以後,其工業化程度還落後於英國和美國。
德國的工業化過程 德國資本主義工業的發展遲於英國約半個多世紀。由於封建割據和農奴制(見普魯士農奴制改革)的長期統治,直到19世紀30~40年代,德國還是一個農業國,產業工人僅佔全國人口總數的2.98%。1848年資產階級革命後,機器大工業才逐步地確立起來。1871年德意志帝國建立以後,依靠對國內廉價勞動力的剝削和對國外的軍事侵略及戰爭賠款,實現了大工業的迅速發展,經過很短的時間,在70年代末,就基本上完成了產業革命,工業化程度達到了足以與英、法匹敵的地位。
日本的工業化過程 日本工業化進程起步最晚。在1868年日本明治維新以前,還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封建國家,統治階級收入的85%來自農業,15%來自商業和手工業。經過明治維新,日本的工業才逐漸發展起來,但與世界其他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相比,工業化水平很低。1880年,輸入了新式紡織機後,紡織工業才得以迅速發展。同時,在國家的推動、引導和扶植下,出現了開辦企業的高潮,到1885年,產業革命已迅速展開。1894年的中日甲午戰爭,是日本近代產業發展的轉折點,依靠在中國開設工廠、企業及其他商業的特權和戰爭賠款,使其工業、交通運輸、銀行、貿易等出現了驚人的發展,大大加速了工業化進程。到20世紀初,日本近代工業的主要部門都已建立起來。
資本主義工業化的實現,使社會生產力產生了巨大的飛躍,在各個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出現了許多工業中心和大城市。資本主義工業化的過程,決不僅僅是生產技術方面的變革,而且也是社會經濟制度方面的變革。資本主義工業化的實現,為資本主義制度建立了強大的物質技術基礎。與此同時,資本家加強了對本國工人和農民的殘酷剝削和掠奪,資本主義列強也加強了對經濟落後國家特別是對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經濟剝削和掠奪,從而加劇了資本主義各種矛盾的發展。

⑻ 強大的工業對中國究竟有多重要

以下摘自《完整的工業體系對中國究竟有多重要》

作者:陳經


一、完整的工業體系作用主要體現在對外競爭力和國防軍事力量。

在對外貿易競爭中,更完善的工業體系能夠減少工業配套生產成本,有利於生產質優價廉的產品,加強國內產品在國際貿易中的競爭優勢。由於全球化的影響,很多原材料、半成品、產品等從國外進口比國內生產更有優勢,所以保持一個完全100%的工業顯的沒有必要,反而會加重產品的成本。這就是除中國外其它國家工業體系並不絕對完整的原因。

一個100%的工業體系,其最大價值體現在戰爭中,能夠自主生產一切戰爭產品而不會被外國卡脖子。在小國和大國的戰爭中,大國完全可以以少數尖端的產品就消滅小國,但是在大國之間的戰爭,尖端技術的差距還沒大到一方完全無力反抗,所以在這種時候,能否大批量快速的生產中端武器,比慢慢生產少數昂貴的高端武器更有現實意義,例子可參見德國和蘇聯的坦克大戰。

從二戰結束以來,世界就是白人占統治地位,壟斷全球最大數量的資源和利潤,中國在這個國際體系中,就是一個異類。共產黨有一句話「以斗爭求和平,則和平存;以退讓求和平,則和平亡」。中國不但先後和美蘇兩個發生過軍事沖突乃至戰爭,甚至遇到蘇美兩國制定共同瓜分中國的情況,所以亡國的危險時刻勒在中國的脖子上,一個絕對完整,不求外人的工業體系,就成了中國最現實的選擇。

當然,到現在,一個完整的工業體系對中國的價值還是很大的,對中國的產業升級有重要意義。就算是各種被人詬病的高精尖產品,中國的技術能力很多也是排在全世界前幾名。落後與先進,要看跟誰比,更別說中國技術追趕,並購的速度那麼快。

為什麼完整工業體系對一個國家如此重要。這是因為,如果工業體系對外依賴,那麼這個國家的整個經濟體系在沖突中,就有可能受到嚴重的損害。

不要看中國很多東西仍然需要進口(比如晶元),如果真的被切斷了供給,中國仍然可以生產低端晶元可供使用,盡管良率比較低、功耗高、速度慢,但是支撐工業體系還是夠的。

所以,完整工業體系在國家安全方面的意義非常顯著。無論哪個國家想要威脅該國,他們都沒有能力通過貿易禁運就打垮該國的經濟體系。這使得一個國家在國際沖突中占據了有利地位。

從經濟發展的角度講,由於一國產業比較齊全,外國投資時,很容易就能從本地找到生產廠家,大大降低了產品生產的成本(從外國進口零件不但需要支付運費,往往還要支付關稅)。這使得中國即便勞動力成本已經明顯高於很多發展中國家,大量的產業還是不得不留在中國(當然,完善的基礎設施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因此,一個完整的工業體系不但對國家安全有好處,還對經濟發展有著很大的助益。


二、世界上現在具備完整工業體系的,恐怕只有中國、美國、歐盟,俄羅斯比較勉強。日本算半個,受自然資源限制比較嚴重。其中美國和歐盟最強,基本上各個領域都能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中國在基礎材料、精密儀器、電子等方面水平雖然堪用,但確實較差。俄羅斯退化較嚴重。

美國很多東西不生產,並不是它不能生產。只是生產無利可圖。具體的技術,它仍然是有的。必要時刻,美國依然能夠恢復相關的生產能力。

特別是「巴統」的存在,八十年代末開始武器禁運。北航買不到正版的adobe,美國前些日子禁止了英特爾向中國出口XEON處理器。呵呵,自由市場下居然有禁運。(坐觀君[ID:china_2049]插播:同學們知道「巴統」是啥嗎?我來給你解釋一下。巴統是巴黎統籌委員會的簡稱,正式名字是「輸出管制統籌委員會」,是1949年11月在美國的提議下秘密成立的,因其總部設在巴黎,通常被稱為「巴黎統籌委員會」。宗旨是限製成員國向社會主義國家出口戰略物資和高技術。列入禁運清單的有軍事武器裝備、尖端技術產品和稀有物資等三大類上萬種產品。1994年4月1日,巴統正式宣告解散。然而,它所制定的禁運物品列表後來被瓦森納協定所繼承,延續至今。)

製造業。據說某五軸出來後,外國的產品價格直接腰斬。而且,國產五軸據說還各種糙。

但這東西差100年,那是別人吃肉你喝西北風。差60年是別人吃肉你喝剩湯。差10年,你還是喝湯,但人家也只能跟著喝湯了。

這東西急不來,就耗著吧。要做好繼續虧本幾十年的決心。看的不是自己的產品賺多少,而是進口產品價格能不能腰斬再腰斬。

再舉通信行業的,來說說交換機吧。15年前,一塊板20萬。10年前,10萬。這是正常的技術進步。但請注意,並不是用到的科技多NB。都是成熟了十幾年的技術。但人家技術壟斷,就可以5年才減少一半的價格。

不過最坑的是導流板,就一個鐵板,用來填補空槽位,引導氣流,控制設備溫度的。35美金一塊。1斤重。還不是不銹鋼。。。。多年不降價。你能說這是技術好么?但人家壟斷交換機技術,別的牌子人家不認,你敢自己裝,人家整台機器不保修了。

10年前國產交換機開始有中高端產品了。BUG超多。但是價格低,所以自一些小城市開始用。用了3年,穩定一些了,故障率是歐美產品的1半了。這個結果一出來,進**換機價格就開始了跳水過程了。

10萬的板子,5年後1萬,再5年。。。很多歐美廠已經倒閉不見了。。。。

至於那塊35美金的鐵板?免費送。後來明確說,其實沒有鐵板也沒事,就別配了……

這就是現實。重要的不是自己的產品是否精緻。而是自己的能力能不能讓老外老老實實降價。

後進者是很悲哀的,只能隱忍著。所謂的雙贏。其實是美麗的謊言。

一開始是落後的沒能力,人家說一萬就一萬。後來落後者有一些能力了。人家說我讓利5000吧,你的產品別出來搶市場了。。。。嗯,雙贏。。。。

以前我們的國家產業水平較低。水泥廠的磨機用減速機,當年國外的減速機賣1000萬一台,國內減速機還開發不出來穩定的產品。等到國產化之後,國外的大型減速機已經基本退出國內市場。因為國產可能只要三百萬。同樣的整個體系的各種設備價格都降下來了。然後才有了國內水泥產業的大發展,然後到了今天水泥價格已經快降成了白菜價。再然後水泥行業大發展才有了中材國際這個全球最大的水泥工程總包商的技術積累,造就了今天中材國際的海外總包業務佔了自己百分之八十的業務。再反過來造就了非洲,東南亞水泥行業大發展。你能想像五年前非洲沒有幾個水泥廠,只有水泥進口商的時代么?所以,聽別人說中國是發達國家粉碎機,我聽了很爽。歐洲人的生活不是憑空出來了,當中國人不能造東西的時候,他們能把五塊錢的東西賣成五十塊的時候,有沒有想過你一輩子工作,其中百分之八十是交給了歐美國家養著他們可以休閑度假。可以讓他們長著一張沒被欺負的臉。

還是減速機行業的。看看歐美國家如何以君子之腹度小人之心的。2005年西門子並購了一家公司,對於巨頭來說沒什麼大不了的,12億歐元的收購案,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但是卻深刻影響了世界減速機行業的格局。被收購的公司叫弗蘭德,是減速機行業的第一把交椅。被西門子收購後西門子填補了自己在這塊的空白。但是對於與西門子在眾多領域有廣泛競爭的GE來說卻是個很可怕的事情。尤其是在風電領域,風電主機的關鍵部位就是減速機,而之前GE主要是跟弗蘭德買,而GE和西門子在這個領域是最直接的對手。這兩家一個是美國巨頭,一個是德國巨頭,弗蘭德也是德國公司。就算不合作無間也不至於影響GE和弗蘭德的合作吧,故事的結尾應該是大家一起走向幸福的生活才對。只是那是故事。GE最直接的反應是在中國找了一家企業合作,斷掉了與弗蘭德的合作因為他們怕西門子在關鍵時候卡自己的脖子,於是培養了一家中國企業,短短幾年讓這家企業從產值從十幾億變成百億級別,風電主機出貨量全球第一。國際巨頭都知道被人卡脖子要不得,我就在想,中國這么多產業被中國人攻陷後發現原來老外賺了這么多錢,這種例子舉不勝舉的情況下,很多人還是以一種純真的眼光看待老外,該說傻呢還是天真呢?


三、你以為製造業,是你有錢就能買來的?是你想買就能買來的?

我想說的是,一種儀器,如果國產沒有,那麼國外產品會以翻一番的價格賣給你。唯有真正有競爭力的國產產品生產出來,他們的價格才會不約而同地大幅下降。

無法工業化就意味著需要在國際市場上高價采購,隨時面臨技術封鎖和禁止出口。無法工業化就意味著國內龐大的采購需求最後僅僅養肥了一批買辦,而我國工科學生只有頂尖的一批人能夠加入國際高精尖企業拿高薪,其他人只能苦逼兮兮的去加入代工廠。

舉大家熟知的行業舉例,並進行粗淺的討論。

1、集成電路行業國產化。

無論精密機床、數控機床等基礎工業,還是導彈、雷達、艦艇、航空航天等尖端產業,都需要集成電路作為核心。在上世紀80年代初,8086的晶元都需要進口,那個時候全國才有多少外匯?靠出口紡織品工藝品出口傢具之類換回來的外匯,再花高價從國際市場上購買8086/8088這種成本微乎其微的晶元,而且高端晶元動輒遭到「巴統」的封鎖,這種酸爽,簡直讓人忍無可忍。

中科院微電子所、清華微電子所、復旦微電子所等一批微電子所的主要工作,就是應對很多國家對中國微電子行業主流製造技術實施的技術封鎖,那一階段,微電子所的主要工作是開發集成電路的生產工藝。簡而言之,當某微電子所做出了0.6um的集成電路生產工藝後,我們就會展示給美帝和巴統一個信息:我國已經掌握這項技術,貴國如果繼續封鎖0.6um工藝的晶元出口我國,或者賣高價給我國,那麼鄙國將用五年時間自行開發並生產,不再進口貴國晶元。於是美帝的行業協會就會游說國會批准開放此項產品的對華出口。

現在中國仍然在進口大量的晶元,但是一方面,中端及以下晶元絕對能夠國產,只進口高端晶元。

給大家講個故事,我們做模擬集成電路和射頻電路的時候,如果想借鑒國外某些重要晶元的話怎麼辦呢?我們會先打磨掉封裝,然後拆出晶元;用蝕刻的方式一層層的脫掉晶元上層的覆層,然後照相,人工扒版圖,分析出電路,用Spectrum模擬工具進行模擬,Ohyeah!鄙國的學習、理解、消化能力笑傲全球。

就靠這樣的野蠻生長的手段,從90年前後開始發展集成電路產業,行業先以掌握先進製造工藝為目標進行尖端研發,獲得新型晶元的進口權;然後通過多個渠道尋求世界先進的晶元代工廠落戶中國,遂有了台灣人張汝京2000年開始在北京亦庄搞了中芯國際(SMIC),04年開始鼓勵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各大高校每年至少培養2000名以上的工程師輸送到IC行業。07年時候西安那邊的英飛凌、奇夢達等IC企業也發展得紅紅火火。

不知道09年金融危機時候,有沒有哪家公司收購了國際上的IC行業核心技術,但我知道的是到2014年,在集成電路產業發展了25年後,北方微電子公司自主研發的12英寸28納米等離子硅刻蝕機全面通過中芯國際(SMIC)生產線全流程工藝驗證,並獲得訂單。這TMD就是零的突破!

2、軌道交通設備國產化

跟上國際社會發展的腳步非常困難,中國不能長期處於國際產業鏈的低端,在關鍵技術和關鍵設備上更不能長期受制於人。中國無法從國外買來一個現代化。(除非13億人民加班加點種地紡織搞代加工來支撐5千萬上等人的現代化生活)

軌道交通領域就是一個標準例子。記得到2010年,發改委一共批了25+10共35個城市50條地鐵線路的建設,每條地鐵的成本大約為200億,其中機電設備(機車、軌道、盾構機、接觸網、屏蔽門、自動售檢票等等)至少80億,50條線就是4000億。只有形成我國軌道交通裝備研發製造體系,才能有效降低地鐵造價。

如果購買全進口設備,機電設備成本至少要上浮50%,而花了這么多錢,有哪些人得到好處呢?國際產品生產商啊!他們的毛利至少在50%以上,所以產品生產商的工程師才能每周工作5天,每天工作5個小時,一年有一個多月假期,到中國都是商務艙+五星酒店。產品代理商花了5%的商業成本拿走8%左右的利潤,增值稅17%(地鐵建設就是中央和地方政府投資,增值稅就是左手倒右手),進口退稅,清關報關什麼的,代理商做了4000億的生意,只留下300億的利潤,僅僅直接創造了3000人左右的就業崗位。

如果實現國產化,4000億的工業銷售額額會養活多少人?反正華為2013年有2390億元銷售額,有15萬員工(華為的員工工資還很高),為華為做外包或者下包的配套企業也不計其數;4000億的機電設備采購直接創造40萬人以上的工作崗位,我認為是比較保守的。

40萬高收入人群的消費又能帶動多大的餐飲娛樂家電汽車住房市場?

所以,工業界建立完整工業體系,在關鍵技術和設備上實現國產化,才是真正共同富裕的方法。否則只有一小撮人富裕起來。

隨便講個AFC(自動售檢票系統)國產化的故事。主角是上海華虹。上海軌道交通1、2號線的AFC全部從美國CUBIC公司的產品,於1998年9月完成1號線調試。1999年3月運營。但是全部進口的缺點有造價昂貴、運營費用高、關鍵技術保密導致系統維護和升級困難、備品備件不足、資深維保人員要從美國飛過來,而且工時費從美國出發時開始計算。於是在3號線招標時候,政府就要求國外供應商提供國產化措施,遂由上海華虹和西班牙INDRA公司聯合體中標,在實施中逐步實現應用軟體本地化,維修零部件的國產化。

其實這個時候上海華虹的水平還有限,但是架不住政府扶持——政府認為上海華虹初步具備了獨立設計和製造的能力,於是在2001年末1號線北延線的AFC招標中,上海華虹用6000萬的價格幹掉了CUBIC公司,並且實打實的在2004年把活幹完了,而且培養了一票人,被高新現代、上海郵通、上海華騰之類的單位再高薪一挖——到2008年時,國內AFC行業就基本沒外國公司什麼事了。

一條線一個億的合同額,50條線就被上海華騰、上海華虹、南京熊貓、高新現代、北大方正、浙大網新這些單位給瓜分了大頭。

而且這個時候,上海華虹還跟復旦微電子(你看我第一個說的就是微電子嘛!)合作,可以整系統的提供國產化產品,還帶動了微電子行業的發展。

這個故事厲害的地方在於,從引進技術到踢開老外,只用了8年不到的時間,而且還培養了一大批從業人員。

3、石油化工領域設備國產化

前面兩個例子的規模都不算大,真正大頭的在這里呢!

請問:一個百萬人口地區的基本生產需要哪些工業?

回答:小煤礦、小鋼鐵廠、小機械廠、小化肥廠、小水泥廠、小發電廠、小紡織廠、小印刷廠、小食品廠。

其實是1970年國家制訂第四個五年計劃的時候所提出來的一個方案,具體內容是由中央財政撥出80億元的專項資金,扶持各省區發展小煤礦、小鋼鐵廠、小化肥廠、小水泥廠和小機械廠等五類工業項目。

當時進行了第二次大規模成套技術設備的引進,對外實際簽訂的項目共26個,其中投資在10億元人民幣以上的有遼陽石油化纖總廠(29億人民幣)、武鋼的一米七軋機(27.6億人民幣)、大慶化肥廠(日元貸款,匯率調整,投資增加到26.7億人民幣)、上海石油化工總廠(20億人民幣)、天津石油化纖廠(13.5億人民幣)

注意啊,這是1970年的116.5億,那時的官方匯率是人民幣兌美元是2.46哦!47億美元哦!!!1970年外匯儲備花得只剩2000萬美元,直到1975年才有5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另外,1979年中國貨幣供應量為26億元,GDP為272億美元(數字均來自網路,請有識之士打臉)

中國那點外匯,拿來引進乙烯化肥裝置都不夠,還想要買什麼電視機?


20世紀70年代引進的13套大型化肥裝置一覽表:

1、齊魯第二化肥廠1974年4月開工,1976年7月建成,投資26303萬元;

2、四川化工廠1974年5月開工,1976年12月建成,投資16012萬元;

3、瀘州天然氣化工廠1974年4月開工,1977年3月建成,投資20642萬元;

4、大慶化肥廠1974年5月開工,1977年6月建成,投資267447萬元;

5、滄州化肥廠1973年7月開工,1977年12月建成,投資24312萬元;

6、遼河化肥廠1974年6月開工,1977年12月建成,投資34342萬元;

7、雲南天然氣化工廠1975年1月開工,1977年12月建成,投資18759萬元。

8、棲霞山化肥廠1974年9月開工,1978年10月建成,投資32128萬元;

9、安慶化肥廠1974年3月開工,1978年12月建成,投資40526萬元;

10、赤水河天然氣化肥廠1976年1月開工,1978年12月建成,投資17185萬元;

11、洞庭氮肥廠1974年4月開工,1979年7月建成,投資31329萬元;

12、湖北化肥廠1974年10月開工,1979年8月建成,投資29875萬元;

13、廣州化肥廠1974年12月開工,1982年10月建成,投資50739萬元;

以上13套裝置中,除洞氮、安慶、枝江三套裝置以石腦油為原料外,其餘均以天然氣為原料。

以天然氣為原料的10套裝置主要的技術進口國為美國和荷蘭,合成氨裝置採用美國凱洛格生產工藝,尿素裝置採用荷蘭斯塔米卡邦二氧化碳汽提生產工藝。部分企業採用了日本東洋工程公司的合成氨/尿素工藝。

一畝地一年要用10公斤化肥,引進了390萬噸化肥生產設備,約能滿足2.6億人的化肥需求。

大家就是靠著當年的引進裝備加技術,抽調人力進行攻關,如11萬噸乙烯設備攻關,30萬噸乙烯設備攻關,大化肥攻關等等,靠著當年那幫善於借鑒、學習、研究的前輩的努力,一口一口的啃下來石油化工裝置的生產線,直接或間接地解決了吃飯的問題。

別不當回事,沒有這些基礎工業體系,光一台低精度的精密車床就能要你300萬,高端的還禁運,更別提搞什麼螺旋槳、潛艇、大飛機了。到老百姓這里,就一輩子跟綠皮車打交道吧。

第一個,液晶面板行業。

2004年,我在某國企當15inch面板的產品經理。當時我才是研究生畢業剛工作不到兩年的愣頭青。整個團隊花了3個月做設計,一個月做mask定材料,2個月試做,正式投產前我們的預估成本是每片220美金。這時候市場價格260美金。6個月後我們大概有了全球25%的15inch市場份額,這時候市場價是可怕的160美元,我們的成本是180美元,虧的姥姥家都不認識。

咱可以去看看BOE的財報,嗯基本上三年盈利一次呵呵。按市場經濟的說法,這種企業應該關門?但是你算一下,大致的關系在2005年,中國面板行業每虧損1塊錢,中國的液晶顯示器和電視機企業就會成本下降20塊錢。這就是國產化的力量。

感謝BOE、tianma、SVA、TCL這些年的努力和付出,沒有面板業國家的巨大投入,就沒有國產電視機行業的成功。中國政府在液晶面板行業的投入大約是1000億,而2014年中國液晶電視產量1.4億台,多少年的投入幾個月電視機行業就賺回來了。

第二個例子是新能源。

2010年,我們和所有的氣體國際巨頭,包括linde,AL,AP,都是世界五百強級別的公司談一種烷烴類氣體的供應。他們的報價很接近,45000一公斤,即使我們知道他們背後的供應商成本在25000以下。然後我們努力培養了福建的一個國內供應商,成本高一些,28000的水平吧,我們用31000的價格買。然後不到一年,這些五百強又來找我們了,說27000賣給你們。那按某些自由市場經濟信徒的觀點,我們應該拋棄國內廠家,和國外大企業合作?鬼才這么干。我們很清楚等國內這家死了,這些國外大鱷會毫不猶豫的漲價到40000以上的。順便提一句,和我們談判的,都是這些國際大公司中國子公司的中國籍買辦。

再舉一個例子,2013年,我們收購了一家美國公司,這家公司債務纏身,假如中國土豪不出手,絕對死的透透的。即使這樣,這筆收購受到了美帝議會的反壟斷調查,收購拖延了三個月。而所謂的反壟斷,過程中美帝議員真正關心的,並不是壟斷,而是我們企業和中國政府的關系,以及由此導致的技術軍事應用。

這家公司的生產技術需要使用0.5毫米厚的卷繞式鋼板,當我們國產化之後希望在中國生產時,美國和日本的供應商都表示不能對中國出口,因為根據巴統規定,這是戰略物資對中國禁運。而在我們和寶鋼達成一致由寶鋼開始生產這種鋼板樣品6個月後,美帝果斷取消了這種鋼板對中國的禁運。

所以為什麼要工業化國產化?因為這個世界從過來不是自由市場經濟,仍然是典型的叢林法則。任何時候,只有你能造的出來,別人才和你談自由市場。當你造不出來,面對的或者是高價傾銷,或者是徹底禁運。

當然,假如我們的目標不是工業化,僅僅是發展發展服務業,目標是人力和原材料輸出國外加高級產品傾銷地,那國產化什麼的確實沒什麼必要。


------------------------第四、五章請見附件。

⑼ 美國工業用電電壓

美國工業用電電壓標准(ANSI C84-la-1980)規定:

電為三相四線制,電壓大小從227V到480V;有照明時:用電設備處440~500V;供電點456~504V,無照明時:用電設備處432~500V;供電點456~504V。

美國是最先普及電力的國家,使用的家用電壓是110v,這是是因為當時的發動機還不能產生那麼大的電壓。美國是世界上電力工業最發達的國家。採用電壓標准(ANSI C84-la-1980)規定。用電的防護重點在於防火。

(9)哪些國家工業不成系統擴展閱讀:

美國的電壓等級較為復雜,從110~765千伏之間共有8個電壓等級(即765、500、345、287.5、230、161、138、115千伏)。按9個協作區劃分,有5個協作區(MAAC,SERC, MARCA, SWPP 和 WSCC )採用500/345(230)/138系列,3個協作區(NPCC,ECAR,MAIN)採用 765/345(230)/138系列,得克薩斯(ERCOT)為345/230/138系列。

最長的500千伏線路是西海岸太平洋聯絡線,全長1520公里,共兩條線,將西北部水電送至西南部加利福尼亞州負荷中心,與其並行一條±400千伏直流線路,送電容量近400萬千瓦。美國的500千伏線路總長度已達36000公里,加上70000公里的345千伏線路,形成了美國電力系統的主要干線。

另外,在東中部和東北3個協作區還分布有3000餘公里的765千伏線路,其中大部分集中在ECAR的AEP(美國電力公司)系統。這些765千伏線路的特點是短距離大容量輸電,主要是把礦口電廠和核電廠的電力送往負荷中心。

⑽ 七大工業國包括哪些國家

「七大工業國」包括法國、美國、英國、西德、日本、義大利、加拿大,即現今世界七大工業領袖國。

七大工業國也就是以前的七國集團(Group of 7,G7)。20世紀70年代,世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形勢一度惡化,接連發生的「美元危機」、「石油危機」、「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和1973—1975年的嚴重經濟危機把西方國家弄得焦頭爛額。為共同解決世界經濟和貨幣危機,協調經濟政策,重振西方經濟,1975年7月初,法國首先倡議召開由法國、美國、日本、英國、西德和義大利六國參加的最高級首腦會議,1976年加拿大加入,稱為7國集團,1998年俄羅斯加入後又改成「八國集團」。八國集團成員國的國家元首每年召開一次會議,即八國集團首腦會議(簡稱「八國峰會」)。2014年俄羅斯的資格被暫停,又回到7國。

【成員國】:

美國:美國工業發達,生產規模巨大,部門結構完整,生產技術先進。

法國:法國是世界上工業發達的國家之一。電設備能力和石油工業技術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位。

義大利:義大利工業十分發達,生產技術較為先進,且規模龐大,為西方七大工業國之一。享有「中小企業王國」的美譽。義大利的年原油加工能力達1億噸,有「歐洲煉油廠」之稱。鋼鐵產量居歐洲第二位。

日本:日本為亞洲著名的工業大國,汽車產量世界第一,工業高度發達。日本的汽車、鋼鐵、機械、電子,電器產量非常大,且享譽世界。日本還是高速鐵路技術較為成熟的少數國家之一。

英國:英國的工業在世界上高度發達,是歐洲最大的軍火、石油產品、電腦、電視和手機製造國。

加拿大:加拿大為西方七大工業國之一,工業十分發達。加拿大是礦產、紙張、木材最主要的生產國之一。其傢具、尖端葯物、軍火更是享譽世界。

德國:工業產品以做工細膩而享譽世界,但成本較高。德國是世界第四大汽車生產國,是不少著名汽車製造商總部所在地。

俄羅斯:俄羅斯是當今世界工業國家之一,其重工業享譽世界。核工業和航空航天業佔世界領先地位。

閱讀全文

與哪些國家工業不成系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工業縫紉機沒電怎麼回事 瀏覽:128
工業設計師應具備哪些條件 瀏覽:93
賓士gla200怎麼開油箱 瀏覽:674
鎮原汽車哪裡坐 瀏覽:532
寶馬後視鏡下翻功能如何 瀏覽:381
賓士g在陳田要多少錢 瀏覽:577
奧迪氣缸列1在哪裡 瀏覽:69
奧迪s4d擋多少轉速斷油 瀏覽:468
寶馬530i與540i選哪個 瀏覽:475
蘭州鐵路工業地帶有哪些 瀏覽:330
賓士機蓋維修模式如何打開 瀏覽:226
東莞哪裡可以租寶馬車開 瀏覽:712
寶馬3系哪裡有現車 瀏覽:924
長途汽車訂票提前多少天 瀏覽:377
食用明礬與工業明礬有什麼區別 瀏覽:633
賓士哪個廠家修車好 瀏覽:473
賓士e200遙控器怎麼關窗 瀏覽:617
大g賓士什麼價 瀏覽:157
寶馬5系七座賣多少錢 瀏覽:768
汽車後軸承壞了多少錢 瀏覽: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