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請問新版GMP中的A、B、C、D級潔凈區級別與百級區、萬級區、十萬級區之間有什麼區別,有關聯嗎,能換算嗎
新版GMP和舊版GMP之間存在一定關聯,但不能准確對應,只能粗略的換算:A級區代表百級潔凈區,B級區代表萬級潔凈區,C級區代表十萬級潔凈區,D級區代表30萬級潔凈區,國標和 ISO 標准由於計算方式和要求不同,不能准確對應。
新版 GMP 於舊版 GMP 的區別:
1、參照的標准不一樣
新版 GMP 是以歐盟GMP為藍本,參考了 WHO、美國和日本的 GMP,根據記我國葯品生產企業實際情況制定的。
舊版 GMP 的劃分是參照美國潔凈間劃分方式。
2、動態、靜態監測要求有變化
新版 GMP 對動態、靜態監測都有要求;
舊版 GMP 僅有靜態的規定,對動態沒有做要求。
3、對不同級別的對應背景描述有變化
A 級靜態和動態都等同於ISO4.8級,B 級靜態為 ISO5,動態 ISO7,C 級靜態 ISO7,動態 ISO8,到了 D 級,級別已經比較低,因此沒有動態要求,只有靜態要求為 ISO8。
舊版GMP僅對靜態監測有要求。
4、沉降菌及浮游菌的監測要求有變化。
新版GMP對沉降菌及浮游菌的監測有要求;舊版GMP對沉降菌及浮游菌的監測無要求。
(1)工業源清單C級和D級哪個好擴展閱讀:
中國新版GMP與98版相比從管理和技術要求上有相當大的進步。特別是對無菌制劑和原料葯的生產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新版GMP以歐盟GMP為基礎,考慮到國內差距,以WHO2003版為底線。
新版GMP認證有兩個時間節點:葯品生產企業血液製品、疫苗、注射劑等無菌葯品的生產,應在2013年12月31日前達到新版葯品GMP要求;其他類別葯品的生產均應在2015年12月31日前達到新版葯品GMP要求。未達到新版葯品GMP要求的企業(車間),在上述規定期限後不得繼續生產葯品。
B. 重大危險源清單中評價方法:L、E、C、D是什麼意思
影響危險性的因素有以下三個方面:
a. 發生事故或危險事件的可能性(用L值表示);
b. 暴露於潛在危險環境的頻次(用E值表示);
c. 可能出現結果的分數值(用C值表示).
用上述三個值的積來表示作業條件的危險性(用D值來表示)大小;
C. 鋼材的質量等級(A、B、C、D)哪個等級高
有的級別與其性能有關,也就是說B級要求是熱處理後進行常溫沖擊試驗,C級是零度沖擊,D級是﹣20度沖擊試驗,E級就是﹣40度沖擊試驗了
D. 重大危險源清單中評價方法:L、E、C、D是什麼意思
0風險分值D=LEC。D值越大,說明該系統危險性大,需要增加安全措施,或改變發生事故的可能性,或減少人體暴露於危險環境中的頻繁程度,或減輕事故損失,直至調整到允許范圍內。
其中:0L:事故發生的可能性
E:暴露於危險環境的頻繁程度
C:發生事故產生的後果
各自有相關的取值,這個可以網路一下了
E. 重大危險源清單中評價方法:L,E,C,D是什麼意思
LEC法:通過定量計算每一種危險源所帶來的風險,即LEC法進行判斷,從危險因素發生的可能性大小(L)、暴露於危險環境的頻繁程度(E)、發生事故產生的後果(C)三個方面分別進行打分並計算出風險值(D),確定風險程度。
評價方法: D=LEC
D——風險值;
L——發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暴露於危險環境的頻繁程度;
C——發生事故產生的後果。
F. 危險源等級劃分及分類
危險源等級劃分標准如下:
1、一級為事故發生潛在危險性很大,並難以控制,一旦發生事故將會造成多人傷亡的重大事故地方;
2、二級為事故發生潛在危險性較大,並較難控制,容易發生傷亡或多人傷害的地方;
3、三級為雖然導致重大事故風險較小,但事故經常發生或潛伏有發生事故可能性較大的地方;
4、四級為具有一定的危險陛,有可能發生一般傷害事故的地方。
法律依據:《危險源分級》冶金系統危險源等級劃分標准
原冶金部(1993)冶安環第264號文頒布的《冶金企業危險源(點)分級、控制和管理暫行辦法》中規定了危險源(點)劃分的等級。根據發生事故可能性和事故後果嚴重性的程度,一般分為四級。
一級危險源(A級):事故發生潛在危險性很大,並難以控制,一旦發生事故將會造成多人傷亡的重大事故地方。
二級危險源(B級):事故發生潛在危險性較大,並較難控制,容易發生傷亡或多人傷害的地方。
三級危險源(C級):雖然導致重大事故風險較小,但事故經常發生或潛伏有發生事故可能性較大的地方。
四級危險源(D級):具有一定的危險陛,有可能發生一般傷害事故的地方。
安全事故的應急處理措施有哪些
1、應對工人在施工前進行三級教育培訓,強調安全施工意識;
2、在施工現場做好安全防護工作,工人施工時佩戴安全帽,安全帶。對施工現場沒有安全措施的施工場地,特別是「四口、五臨邊」可以拒絕施工;
3、勤檢查、勒教育,及時發現有可能出現安全事故和質量事故的隱患,並及時排除,避免事故發生。
G. 重大危險源清單中評價方法:L、E、C、D是什麼意思
影響危險性的因素有以下三個方面:
a、發生事故或危險事件的可能性(用L值表示)。
b、暴露於潛在危險環境的頻次(用E值表示)。
c、可能出現結果的分數值(用C值表示)。
事故隱患:指生產經營單位違反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章、標准、規程和安全生產制度的規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存在可能導致事故發生的危險狀態、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管理上的缺陷。
危險源管理:
主要包括樹形的危險源辨識評價、表單審批,專家組評審,按月風險評價等主要功能,它可以輸出危險源清單(一般,重要)建立統一危險源檔案,管理人員和現場作業人員對危險源管理情況可隨時了解查看。該系統還能夠與其它模塊建立聯系,將危險源作為企業安全生產管理的基礎檔案。
完善的新增、變更、撤銷的審批流程; 多種辨識方式可選(格萊姆LEC打分法;MES打分法等),浮動打分和在線提示。 規范的表格單據,相關的流程單據,建立完整統一檔案; 定期的專家組重要危險源評審。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危險源辨識
H. 重大危險源清單中評價方法:L、E、C、D是什麼意思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