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杭州莫干山路1418--43號屬於什麼區哪個街道
莫干山路1418號就是上城區工業園,這個地方比較特殊,行政上一半屬於拱墅區祥符街道,一半屬於餘杭區良渚街道,但這塊地賣給了上城區做工業園區,所以,經濟和實際管轄歸上城區工業園區管委會
嘉興臨港兩創中心產業園:園區位於嘉興市海鹽縣,嘉興經濟開發區核心區域,杭州灣跨海大橋西側。園區佔地180畝,建築面積近14萬平方米。園區由16棟單層、11棟雙層、2棟4層廠房,及一棟6層商務辦公樓,及兩棟配套樓組成。
杭州工業園區如下:
1、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立於1990年,1993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成為國家級開發區,是集工業園區、高教園區、出口加工區於一體的綜合性園區,也是杭州市三大副城之一,委託管理下沙和白楊兩個街道,轄區人口約45萬人。
2、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杭州高新區(濱江)由杭州國家高新區、杭州市濱江區兩區管理體制整合而成,總面積約92平方公里。高新區建於1990年,是國務院批準的首批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之一,啟動區塊位於錢塘江北原文教區一帶,是高新區的發祥地,也是高新技術的創新源和中小科技型企業的大孵化器;濱江區設立於1996年12月位於錢塘江南岸,下轄3個街道,現有51 個社區,常住人口32萬。
3、杭州江東工業園區
杭州江東工業園區創辦於2001年,由國家級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實施開發建設。2006年4月經國家發改委審核通過為省級開發區。
4、浙江桐廬經濟開發區
浙江桐廬經濟開發區於1994年經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的省級開發區,總面積總面積141.3平方公里,下轄分水區塊、富春江區塊、橫村區塊、瑤琳區塊和桐君區塊。開發區建設始終堅持"堅持高起點規劃、高強度投入、高標准建設、高效能管理"要求,傾力打造先進製造業基地。
5、杭州出口加工區
杭州出口加工區,浙江杭州出口加工區是2000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中國大陸第一批出口加工區,位於浙江省杭州市東部的國家級開發區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內,2001年5月18日經過國家八部委聯合驗收,正式封關運作,封關面積2.007KM2。
⑶ 杭州蕭山有哪些工業園區,在什麼地方
蕭山經濟開發區
臨江開發區
南陽開發區 主要是女裝產業園
新塘羽絨工業園區
臨浦開發區
臨港開發區 在瓜瀝
益農開發區 主要是陶瓷製品
樓塔開發區 主要是刺綉
⑷ 杭州哪裡的工廠比較集中
多集中在蕭山、餘杭、下沙的工業區。
目前共13個省級以上的技術開發區(工業園區):
國家級: 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 杭州出口加工(保稅)區 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省級: 浙江省富陽富春江經濟開發區 浙江省臨安經濟開發區 浙江省桐廬經濟開發區 浙江省餘杭經濟開發區 浙江省建德經濟技術開發區 杭州淳安經濟開發區 杭州錢江經濟開發區 杭州臨江工業園區 杭州江東工業園區
(補充還有:杭州灣上虞工業園區 杭州江東工業園區 杭州下沙工業園區 杭州蕭山工業園區 杭州灣工業園區 杭州勾庄工業園區 杭州下沙高教園區 杭州濱江高教園區 杭州高教園區 )
杭州,簡稱「杭」,浙江省省會、副省級市,位於中國東南沿海、浙江省北部、錢塘江下游、京杭大運河南端,是浙江省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交通和金融中心,長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心城市之一、長三角寧杭生態經濟帶節點城市、中國重要的電子商務中心之一,新一線城市。杭州市總面積16596平方千米,其中市轄區8000平方千米,轄10個市轄區、2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
杭州自秦朝設縣治以來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曾是吳越國和南宋的都城,是中國八大古都之一。因風景秀麗,素有「人間天堂」的美譽。杭州地處長江三角洲南沿和錢塘江流域,地形復雜多樣。杭州市西部屬浙西丘陵區,主幹山脈有天目山等。東部屬浙北平原,地勢低平,河網密布,湖泊密布,物產豐富,具有典型的「江南水鄉」特徵。杭州得益於京杭運河和通商口岸的便利,以及自身發達的絲綢和糧食產業,歷史上曾是重要的商業集散中心。後來依託滬杭鐵路等鐵路線路的通車以及上海在進出口貿易方面的帶動,輕工業發展迅速。
杭州人文古跡眾多,西湖及其周邊有大量的自然及人文景觀遺跡。其中主要代表性的獨特文化有西湖文化、良渚文化、絲綢文化、茶文化,以及流傳下來的許多故事傳說成為杭州文化代表。
⑸ 良渚街道的經濟建設
隨著改革不斷深入,產業結構大力調整,良渚街道經濟突飛猛進,綜合實力進一步增強,2005年經濟總量突破70億大關,其中工業總產值為63.4億元。工業經濟圍繞良渚、安溪、勾庄三大工業園區建設,扶優扶強重點骨幹企業,有500萬元以上規模企業138家,億元企業9家。農業以穩步推進產業結構調整,確保糧食生產,促進人民增收為重點,科技興農為宗旨,形成了以「農產品加工,特色水產養殖,花卉種植」等優勢產業,完成國家級土地整理和改造工程,進一步改善生產條件;堅持「以適度開發實現真正保護」的基本思路,處理好良渚文化遺址保護和經濟發展的關系,大力發展以倉儲、物流、商貿、房產、旅遊為主的第三產業,有中國良渚文化村,杭州農副產品物流中心,金恆德汽車廣場,浙江物產集團,杭州港大松樹集裝箱碼頭作業區,浙江億豐建材裝飾廣場,商貿區塊等省、市、區等二十餘個重點項目落戶良渚,把良渚這塊古老的土地真正熱起來,成為名副其實的「夜杭州」。
杭州市第九次黨代會提出的「一主三副六組團」的城市總體規劃,良渚系良渚組團的核心之一,更賦予了「北秀」的內涵。 近年來,良渚街道以發展現代都市農業為目標,農業產業化步伐不斷加快,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和品牌建設不斷得到加強。2009年全鎮農業總產值達到3.5億元,農產品加工值7.1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9.4%和17.3%。村級集體可分配收入3639萬元,增長18%。
農業產業化方面,09年,我鎮完成浙江恆樂糧食有限公司等4個區級農業產業化建設項目,總投資達6410萬元。杭州良加米業有限公司等4家企業被命名為市級農業龍頭企業。
農業品牌建設方面,杭州玉渚園藝有限公司的「玉渚」蜜梨通過有機認證,春溢聯合蔬菜專業合作社等4家單位通過無公害產地產品認證。「春溢」、「農香」等兩個以新鮮蔬菜為主要產品的商標通過注冊認證。 農業基礎設施方面,投資190萬元完成港南村西片、石橋村陳胡圩和春溢專業合作社基地三個低產田改造項目,完成石橋村白馬塘、大陸村立新畈2個市級糧食功能區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土地經營權流轉,2009年新增流轉面積12783畝,累計達到23025畝。 近年來,良渚街道不斷探索和完善現代工業體系,重點瞄準發展都市工業,工業經濟順利實現轉型升級。至2009年全鎮有各類工業企業1007家,其中規模企業235家。全年實現工業總產值96.8億元,其中規模企業完成產值74.6億元,分別為上年同期的108.12%和111.63%。出口創匯19.1億元,技改投入5.4億元,完成區下達計劃的117.43%;實現工業利潤6.57億元,為上年同期的153.73%,工業增加值完成43.01億元,為上年同期的126.95%,完成計劃的165.44%。全年完成區外內資21584萬元,完成區下達計劃的196.22%;市外內資24915萬元,完成區下達計劃的289.71%。現有國家級高新企業15家,市高新企業3家。全年專利申報量為120餘件,授權量為80多件,全鎮專利擁有量已超過500件。名牌產品省級3個、市級8個、區級8個。 完善工業園區基礎環境方面,2009年,我鎮破解管線上改下的瓶頸,全面完成勾運路拓寬工程建設。完成良渚新材料工業功能區塊內道路管網埋設和基礎層澆築。
強化企業屬地管理方面,通過積極走訪、加強協調,意博高科、人民復合包裝等7家企業於09年納入我鎮管理。
不斷促進優質企業成長方面,通過政策扶持、真情服務,2009年我鎮優質企業數量和質量大大提高。同時積極促進銀企合作,有效解決了企業的融資困難。華光焊料、興源過濾機、勝利鍋爐等一批重點骨幹企業成為行業領軍企業。「長相知」品牌繼獲得杭州市著名商標和名牌產品後,又獲得省級著名商標、名牌產品。 五千年良渚文化的底蘊為奠定了良渚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天然優勢,在打造「杭州模式」亮點,將杭州建設成為全國文化創意產業中心的大背景下,近年來,良渚鎮特別重視自身挖潛,大力發展文創產業,各項成果逐漸凸顯。
大力傳承良渚文化,打造「創意良渚」基地。基地以良渚文化遺址為依託,以良渚文化深厚內涵和自然環境優勢為基礎,致力於發展文化休閑旅遊業、文化會展業和時尚消費業。基地總面積約17.59平方公里,是杭州市十大創意產業基地之一。「2009大遺址保護良渚論壇」於此成功舉辦。
加強文創產業發展導向,推動文創產業健康快速發展。玉鳥流蘇創意街區一期正式對外開放。大禹影視、楊珺藝術沙龍等入駐創意良渚基地。玉文化市場開工建設。開源圖文成為全國行業領軍企業。千年舟家居文化創意港項目正在積極籌備中。
⑹ 杭州有哪些工業園區
1.杭州工業園區如下:
(1)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立於1990年,1993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成為國家級開發區,是集工業園區、高教園區、出口加工區於一體的綜合性園區,也是杭州市三大副城之一,委託管理下沙和白楊兩個街道,轄區人口約45萬人。
(5)杭州出口加工區
杭州出口加工區,浙江杭州出口加工區是2000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中國大陸第一批出口加工區,位於浙江省杭州市東部的國家級開發區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內,2001年5月18日經過國家八部委聯合驗收,正式封關運作,封關面積2.007KM2。
(6)良渚街道哪些工業園區擴展閱讀:
1.杭州高新區(濱江):
由杭州國家高新區、杭州市濱江區兩區管理體制整合而成,總面積約92平方公里。高新區建於1990年,是國務院批準的首批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之一,啟動區塊位於錢塘江北原文教區一帶,是高新區的發祥地,也是高新技術的創新源和中小科技型企業的大孵化器。
濱江區設立於1996年12月位於錢塘江南岸,下轄3個街道,現有51 個社區,常住人口32萬。2002年6月兩區管理體制調整,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班子」,既按開發區模式運作,又行使地方黨委、政府職能,開啟了建設發展的新時期。
建區以來,杭州高新區(濱江)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堅持「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發揮體制、機制、管理、服務、區位等優勢,吸引創新資源,優化創新環境,不斷完善區域創新體系,加快培育內生增長和創新驅動的經濟增長模式,經濟社會實現了快速健康發展。
根據2014年7月科技部公布的全國國家級高新區綜合排名,杭州高新區位列第五,躋身國家高新區第一方陣。
連續三年在浙江省工業強縣(市、區)綜合評價中排名第一,成為浙江省最重要的科技成果產業化基地、技術創新示範基地、創新型人才培養基地、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基地和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
杭州高新區(濱江)全力打造浙江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集聚區、示範區——「智慧e谷」。始終堅持把「高」和「新」作為產業發展方向。
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了從關鍵控制晶元設計,到感測器和終端設備製造,到網路通信設備、信息軟體開發、物聯網系統集成以及電子商務、金融服務、智慧醫療等運用,再到網路運營服務、大數據平台的全產業鏈和技術體系。
培育壯大了阿里巴巴、華三通信、海康威視、大華股份、中控集團、聚光科技等一大批骨幹企業,引領和帶動了杭州乃至浙江轉型升級和產業結構調整。
2.杭州:
簡稱「杭」,浙江省省會,位於中國東南沿海、浙江省北部、錢塘江下游、京杭大運河南端,副省級市,是浙江省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交通和金融中心,長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心城市之一、環杭州灣大灣區城市、杭州都市圈城市 、中國重要的電子商務中心之一。
截至2017年,杭州下轄10個區、2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總面積16853.57平方千米(包含錢塘江水域面積,錢塘江河海分界線採用海鹽澉浦—餘姚西三閘連線) ,常住人口946.8萬人,城鎮化率76.8%。2017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832元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717億元,高新技術企業達2844家。
杭州自秦朝設縣治以來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曾是吳越國和南宋的都城。因風景秀麗,素有「人間天堂」的美譽。杭州得益於京杭運河和通商口岸的便利,以及自身發達的絲綢和糧食產業,歷史上曾是重要的商業集散中心。
後來依託滬杭鐵路等鐵路線路的通車以及上海在進出口貿易方面的帶動,輕工業發展迅速。新世紀以來,隨著阿里巴巴等高科技企業的帶動,互聯網經濟成為杭州新的經濟增長點。
杭州人文古跡眾多,西湖及其周邊有大量的自然及人文景觀遺跡,具代表性的有西湖文化、良渚文化、絲綢文化、茶文化,以及流傳下來的許多故事傳說成為杭州文化代表。
2018年世界短池游泳錦標賽、2022年亞運會將在杭州舉辦。2018年1月,杭州入選首批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範城市。2017年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排第7位。
3.位置境域:
杭州位於中國東南沿海北部,浙江省北部,東臨杭州灣,與紹興市相接,西南與衢州市相接,北與湖州市、嘉興市毗鄰,西南與安徽省黃山市交界,西北與安徽省宣城市交接。
地理坐標為坐標為東經118°21′-120°30′,北緯29°11′-30°33′。市中心地理坐標為東經120°12′,北緯30°16′。
杭州的城市原點(零公里標志)設在上城區紫薇園坐標原點。紫薇園坐標原點從1913年開始就作為杭州市的中心。城市內的建築、道路、水系及名勝古跡,都可根據該原點標出方位和與原點的距離。
4.水系分布:
杭州有著江、河、湖、山交融的自然環境。全市丘陵山地佔總面積的65.6%,平原佔26.4%,江、河、湖、水庫佔8%,世界上最長的人工運河—京杭大運河和以大涌潮聞名的錢塘江穿過。[26]
5.氣候特徵:
杭州處於亞熱帶季風區,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全年平均氣溫17.8℃,平均相對濕度70.3%,年降水量1454毫米,年日照時數1765小時。夏季氣候炎熱,濕潤,是新四大火爐之一。 相反,冬季寒冷,乾燥。春秋兩季氣候宜人,是觀光旅遊的黃金季節。
網路-杭州
⑺ 杭州餘杭區經濟開發區離良渚街道近嗎
【消息為小道消息,請各位老表不要太激動。】
浙大校友總部經濟園面積極大,橫跨雲城北部與良渚文化村南部。(小編把杭長以北、東西快速路之間也算在良渚文化村內。)(如果小編沒記錯的話圖中應該只有七賢橋村和大陸村吧?東蓮村應該在西面,對吧?歡迎各位指正!)
這里其實就已經有大陸工業園與良渚大學科技園等產業園,也就是說其原本有著一些產業基礎,接著是雲城也應該做到南北協調發展,現在看來這里規劃浙大校友總部經濟園還是蠻合理的。
但是小編認為這里很有可能會是製造業為主,換句話說可能都是廠子為主!畢竟高大上的辦公樓大概率會集中在雲城核心區,這里很大可能會和哪裡很像呢?永樂板塊的製造島,現在也是辦公樓+廠子。
接著來看看西邊規劃的道路,良睦路!按照圖中的位置,其實對照一下地圖,良睦路大致是在現有四線的基礎上建設。
歌
圖中紅色的地塊為商業用地,這也解決了良渚文化村現下沒有商業綜合體的尷尬局面。
雖然到現在為止還是沒有地鐵規劃……但假設此圖是真實的,至少對於良渚文化村來說是一個利好消息。
別的就不多說了,大家自行細品吧,原圖小編也一起發出來大家自己看看。
與君共勉!記得點一下關注哦!
擴展:良渚文化村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北部良渚組團核心區,距離杭州市中心16公里,距離良渚遺址保護區2公里。既有著名的文化遺址,又有距杭州市區中心最近的丘陵綠地和水網平原相結合的生態環境。
七賢橋村位於良渚街道駐地西南7公里,東連崇福社區,西接東蓮村,南臨杭州西湖區,北界瓶窯鎮長命村。七賢橋村由原七賢橋、沿山、九曲橋及水產村合並而成,全村行政面積約4.6平方公里。七賢橋村地理位置獨特,交通便捷,投資環境優越,東西大道穿村而過。近年來,在良渚文化村、大陸工業園區、杭長高速等重點項目的帶動下,七賢橋村積極盤活村級資產,建設標准廠房、綜合大樓,村級經濟穩步發展。
大陸村,是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良渚街道下轄村,位於良渚文化村東西大道的南側,東鄰杭州市西湖區,南接倉前高教園區,新倉路、良倉路貫穿全村。
⑻ 杭州莫干山路1418一61號屬哪個區
莫干山路1418號就是上城區工業園,這個地方比較特殊,行政上一半屬於拱墅區祥符街道,一半屬於餘杭區良渚街道,但這塊地賣給了上城區做工業園區,所以,經濟和實際管轄歸上城區工業園區管委會
⑼ 杭州工業區都有哪些
1、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是1993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國家級開發區,是全國唯一集工業園區、高教園區、出口加工區於一體的國家級開發區,委託管理下沙和白楊兩個街道,轄區人口約40萬人。
2、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
蕭山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於1999年9月經省科委批准創建,2003年7月通過省科技廳驗收。園區位於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橋南區塊,總規劃面積3.6平方公里,其中工業區塊規劃面積3平方公里,綜合區塊規劃面積0.6平方公里。
3、杭州江東工業園區
杭州江東工業園區位於杭州市蕭山區東北部的圍墾地區,於2001年開始規劃建設,次年被確定為全市「十大工程」之一,是杭州市由「西湖時代」邁向「錢塘江時代」和接軌大上海、融入長三角的實質性重大舉措。蕭山區委、區政府確定,由國家級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實施開發建設。
4、浙江桐廬經濟開發區
浙江桐廬經濟開發區於1994年經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的省級開發區,總面積總面積141.3平方公里,下轄分水區塊、富春江區塊、橫村區塊、瑤琳區塊和桐君區塊。開發區建設始終堅持「堅持高起點規劃、高強度投入、高標准建設、高效能管理」要求,傾力打造先進製造業基地。
1999年、2002年、2005年,桐廬開發區分別獲「浙江省出口創匯先進開發區」、「杭州市先進工業園區」、「杭州市特色城鎮工業功能區(省級經濟開發區)示範單位」榮譽。2007年在全省「聚焦節能減排」活動中,被評為「環境競爭力十強開發區(工業園區)」。
5、杭州錢江經濟開發區
杭州錢江經濟開發區(第二名稱:杭州工業新區)隸屬於杭州市人民政府,2006年3月6日經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2006年4月17日國家發改委公告批準的省級開發區。
開發區堅持高起點規劃、高強度投入、高標准建設、高效率管理,是一個以高新技術為導向,以先進製造業為基礎,以產業與城市建設相結合,生態型、多功能的現代工業園。
⑽ 杭州工業區集中在哪裡
多集中在蕭山、餘杭、下沙的工業區。
目前共13個省級以上的技術開發區(工業園區):
國家級: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杭州出口加工(保稅)區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省級:浙江省富陽富春江經濟開發區浙江省臨安經濟開發區浙江省桐廬經濟開發區浙江省餘杭經濟開發區浙江省建德經濟技術開發區杭州淳安經濟開發區杭州錢江經濟開發區杭州臨江工業園區杭州江東工業園區。
下沙經濟開發區在1993年成立:
發展到現在也有20多年來,現在這里高樓也挺多,但是區域劃分還是很明確,工業區里主要是工廠,當然也有商業區,這里也有方便的地鐵等。
下沙經濟區的街道名字很有特點,它就是按數字編號,一號大街,二號大街等等,往往一條路,只要有個交叉點,就變成另一個數字,所以來這里不要以為一條路走到底就是一個名字,大錯了,一條路可以截成多個數字,這個還是很好玩的。
由於是工業區,工廠多,所以這里有很多的貨車,包括大掛車,走到這里一定要小心,這里有物流園,工廠生產的產品通過物流園,裝到大貨車上發到全國各地,當然也有很多的來貨,來往的大貨車,使得各種的灰塵彌漫,這使得這里的空氣很差,遠沒有西湖區好,站在戶外不久臉上就會有一層灰。
很多工廠在門口貼著招聘啟事的,由於是工廠直招,所以這里的信息都實在,會很細致地告訴你招聘的要求,比如說要倒班,比如說要適合長久站立著,都會很明確標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