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工業總產值和銷售額,應該那個數值大
這個問題我前段時間才論證過,太好了。
工業總產值和銷售額,總體來講,應該是工業總產值比銷售額大,因為就像樓上那位兄弟說的「生產之後才能銷售」。
但是在特定的條件下,銷售額也可能大於工業總產值。比如05年的銷售額是05年企業銷售出去的產品的產值,但是如果04年該企業有存貨,並且05年產品的銷路特別好,產品供不應求,脫銷了,就會用04年的存貨來銷售,這樣05年銷售額就要比05年的產值大了。
但在大部分情況下,工業總產值應該比銷售額大,反過的情況很少,特別是對於一個宏觀經濟體來講。
B. 工業總產值和營業收入哪個大
工業總產值大於等於營業收入。
1、產量大於銷售量時,工業總產值大於總銷售收入;
2、產量小於銷售量時,工業總產值小於總銷售收入;
3、產量等於銷售量時,工業總產值等於、大於、小於總銷售收入。
①銷售價格低於製造成本或不變價,工業總產值小於總銷售收入;
②銷售價格高於製造成本或不變價,工業總產值大於總銷售收入;
③銷售價格等於製造成本或不變價,工業總產值等於總銷售收入;
(2)工業總產出和營業收入哪個大擴展閱讀:
1、工業生產總值=當月產品產量×產品銷售單價
銷售單價是不含稅單價,因為增值稅本身並不代表收入
2、工業生產總值=當月主營業務收入+庫存商品期末余額—庫存商品期初余額
當月銷售收入=當月銷售數量×當月銷售單價
庫存商品期末余額=庫存商品期末數量×當月銷售單價
庫存商品期初余額=庫存商品期初數量×當月銷售單價
(1)用產品銷售收入或生產成本代替工業總產值
(2)不遵循生產的原則(產品不是本企業生產的)
(3)期末期初半成品及在製品差額漏統
C. 工業總產值是否大於營業收入
工業總產值(當年價格):指工業企業在本年內生產的以貨幣形式表現的工業最終產品和提供工業勞務活動的總價值量。 (1)工業總產值計算應遵循的原則 ①工業生產的原則。即凡是企業在本年內生產的最終產品和提供的勞務,均應包括在內。其中的最終產品,不管是否在本年內銷售,只要是本年內生產的,就應包括在內。凡不是工業生產的產品,均不得計入工業總產值。 ②最終產品的原則。即企業生產的成品價值必須是本企業生產的,經檢驗合格不需再進行任何加工的最終產品。企業對外銷售的半成品也應視為最終產品計入工業總產值。而在本企業內各車間轉移的半成品和在製品只能計算其期末期初差額價值。 ③「工廠法」原則。即以法人工業企業作為一個整體計算工業總產值,是其本年內生產的最終產品和提供勞務的總價值量。 (2)工業總產值的內容 包括三部分:生產的成品價值、對外加工費收入、自製半成品在製品期末期初差額價值。 ①成品價值:指企業在本年內生產,並在本年內不再進行加工,經檢驗合格、包裝入庫的已經銷售和准備銷售的全部工業成品(包括半成品)價值合計。成品價值中包括企業生產的自製設備及提供給本企業在建工程、其他非工業部門和生活福利部門等單位使用的成品價值,但不包括用訂貨者來料加工的成品(半成品)價值。 工業總產值是按現行價格計算的。成品價值按成品實物量乘以本年不含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的產品實際銷售平均單價計算。會計核算中按成本價格轉帳的自製設備和自產自用的成品,按成本價格計算生產成品價值。 ②對外加工費收入:指企業在本年內完成的對外承做的工業品加工(包括用訂貨者來料加工生產)的加工費收入和對外工業品修理作業所收取的加工費收入。對外加工費收入按不含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的價格計算,可根據會計「產品銷售收入」科目的有關資料取得。 對於以對外加工生產為主,對外加工費收入所佔比重較大的企業,如果對外加工費收入出現跨年度支付的情況,為保證總產值生產口徑計算的准確性,則應將對外加工費收入按實際情況調整,記錄本年應實際收取的對外加工費收入。 ③自製半成品在製品期末期初差額價值。為了使工業總產值與工業中間投入中的物耗價值一致,以便同口徑地計算工業增加值,規定本指標的計算原則是:凡是企業會計產品成本核算中計算半成品、在製品成本,則工業總產值中必須包括自製半成品在製品期末期初差額價值。反之則不包括。 自製半成品在製品期末期初差額價值等於自製半成品在製品期末價值減去期初價值後的余額,如果期末價值小於期初價值,該指標為負值,企業在計算產值時,應按負值計算,不能作為零處理。 (3)工業總產值計算的幾種具體規定 ②凡來料加工,加工企業一律按財務上結算的加工費計算工業總產值,即不包括定貨者來料的價值。一般分兩種情況: a、工業企業之間的來料加工,加工企業(即承包單位)按財務上結算的加工費計算工業總產值;委託加工的企業(即發包單位)按全價計算工業總產值。 b、工業企業與非工業企業之間的來料加工,當工業企業作為加工企業時一律按加工費計算工業總產值。
D. 老師。工業總產值和營業收入一般哪個大
工業總產值大於等於營業收入
E. 工業總產值、工業銷售產值、主營業務收入三者之間有何區別
產品銷售總額-----工業銷售產值 的聯系與區別 產品銷售總額核算的對象、價格、方法與工業銷售產值(現行價)一致。產品銷售總額與工業銷售產值的區別在於核算范圍的不同: (1)產品銷售收入反映的是企業的資金運動,它一般是以是否完成銷售即收到貨款為依據,它包括上期銷售在本期收到的貨款,不包括本期已銷售但未收到的貨款,因此它遵循的是以產品的實現為計算原則;而工業銷售產值反映的是企業的實物運動,以所有權是否轉移為原則,因此不論是否收到貨款,都按本期實際銷售量計算。 (2)工業銷售產值既包括對外銷售的產品和勞務,也包括向本企業內非物質生產部門提供的產品和勞務;而產品銷售收入不包括向本企業內非物質生產部門提供的產品和勞務。(3)產品銷售收入不包括定貨者來料價值,而工業銷售產值則包括定貨者來料價值。
工業銷售產值----工業總產值的聯系與區別 工業銷售產值的計算范圍、計算價格和計算方法與現價工業總產值一致。工業銷售產值與工業總產值在計算上的基本區別在於:工業銷售產值計算的基礎是產品銷售總量,不論是否本期生產,只要是在本期銷售的都應計算工業銷售產值;工業總產值的計算基礎是工業產品生產總量,只要是本期生產的,不論是已銷售的還是尚未銷售的都要計算工業總產值。
F. 工業總產值和營業收入的關系是什麼
工業生產總值=當月主營業務收入+庫存商品期末余額—庫存商品期初余額。工業總產值是以貨幣形式表現的工業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已出售或可供出售工業產品總量。反映一定時間內工業生產的總規模和總水平。
包括:在本企業內不再進行加工,經檢驗、包裝入庫(規定不需包裝的產品除外)的成品價值,對外加工費收入,自製半成品、在制產品期末期初差額價值。採用工廠法計算,即以工業企業作為一個整體,按企業工業生產活動的最終總成果來計算,企業內部不允許重復計算,不能把企業內部各個車間(分廠)生產的成果相加。但在企業之間、行業之間、地區之間允許重復計算。
(6)工業總產出和營業收入哪個大擴展閱讀
據計算工業總產值的價格不同,工業總產值又分為現價工業總產值和不變價工業總產值,不變價工業總產值是指在計算不同時期工業總產值時,對同一產品採用同一時期或同一時點的工業產品出廠價格作為不變價,又稱w定價格。
採用不變價計算工業總產值,主要是用以消除價格變動的影響。採用的是1990年不變價。現價工業總產值指在計算工業總產值時,採用企業報告期內的產品實際銷售價格(不含增值稅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