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世界上「臨空型」的工業園區有哪些國家
臨空型工業是當代出現的一種新型的工業布局形式。由於科學技術的進步,新興工業的出現,現代交通運輸業的發展,工業產品特別是電子元器件產品的生產日益向小型化、輕量化、短期化方向發展,這樣就可以利用迅速方便的空運來實現產品的運輸,以適應現代化生產的要求。對於小型、輕量的電子元器件等尖端產品的生產組裝,空運成為最便捷的傳送方式,被認為是工廠傳送帶的延伸。這就使智力、技術、資源和交通條件成為決定這類工業布局的關鍵因素。在智力資源密集地區修建現代化的機場和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網,在機場附近建立大批電子工業企業,把智力、技術、交通等生產要素組合在一起,利用其便利的交通運輸條件,形成高新技術產業的布局形式,就是臨空型工業布局的基本特徵。日本九州南部和本州東北地區是兩個典型的"臨空型"布局.美國"矽谷"是知識密集,環境優美的新型工業區,也屬於"臨空型".
㈡ 石家莊空港工業園的總體規劃
·園區范圍 東側:至規劃的京珠高速
南側:至規劃的張石高速公路支線
西側:至現狀的京珠高速
北側:至無繁線
·規劃期限 近期規劃建設期限為2010年至2020年
遠期規劃建設期限為2021年至2040年
·用地規模 124平方公里
·規劃人口 60萬人
·發展目標 和諧、暢達、宜業、宜居 暢達之城
以暢達的交通,構築空港開放的結構,成為石家莊大都市地區空間關系整合的平台。形成貨運流、客運流、資金流暢達的樞紐地位,強化國際節點和國內樞紐功能,成為華北地區流通、交流中心、生產服務的中心。
生態之城
以生態建城的理念,體現城市發展與自然的和諧,生活環境與生態環境的融合。
生活之城
以人力資源的集聚和開放的國際化社區建設為目標,通過多樣化的居住開發創造最佳的居住環境和休閑導向的生活氛圍,塑造充滿活力的城市形象,成為充滿吸引力和凝聚力的生活家園。 產業高地
根據空港經濟的空間特點,結合保稅物流,發展高技術含量、高附加積極值的臨空型高技術產業、航空物流、保稅物流和先進製造業,發展成為城市的產業高地。
服務新城
結合京石客運專線、京石城際站,發展總部辦公、商貿金融、會議會展、休閑旅遊、科技研發和居住等產業與功能,建設「宜業、宜居」服務新城。
國際門戶
依託石家莊正定國際機場,發展航空運輸業、航空配套、站前商務等功能,從而發展成為華北地區重要的國際門戶。 空間布局結構:「一體兩翼,四區融合」
一體兩翼:形成以機場運營區為中心,東西兩翼開放發展的格局。
「四區」:
航空、物流區:發展直接為航空運輸業服務的產業。
產業、服務、生活區:發展商貿、文化、法律和咨詢等高附加值現代服務業。
產業、休閑區:拓展生活服務、生產服務功能,結合木刀溝綠化整治,利用良好的生態環境資源,強化休閑生活功能及休閑商務功能。
產業、研發區:培育研發產業為重點,研發、教育、培訓為一體的產業研發區。
融合:功能聯動、空間聯動、開發聯動 園區正大力投入資金、人力、物力,全面推進「九通一平」基礎設施建設,道路、電網、供水管網、排水管網、污水處理、天然氣管網、熱網、通信、寬頻、土地平整等工作都在按節點抓緊建設之中,保證項目入園落地「九通一平」。
交通路網:
園區對客運、貨運路網建設做了詳細的規劃。園區交通路網分別由連接機場、高鐵、功能區、市區的輕軌、環城路、主幹道、次幹道組成,能實現機場與高鐵、石家莊市區的無縫連接,客運、貨運的方便快捷。
污水處理廠:
規劃擴建新樂市污水處理廠,處理規模擴大到10萬立方米/日。規劃新建空港工業園污水處理廠,規模20萬立方米/日,滿足空港工業園平均日污水排放量為22.8萬立方米的需求。
近期規劃:1、新樂市污水處理廠改造和擴建工程,規模達到6.0萬立方米/日,出水水質達到一級A標准;配套建設污水管道。2、空港工業園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處理規模10.0萬立方米/日,出水水質達到一級A標准;配套建設污水管道。
園區供電:
空港工業園規劃建設北郊熱電廠和新樂熱電廠。電能通過220千伏變電站上網,向空港工業園提供電力。北郊熱電廠通過楊庄220千伏變電站上網輸配,新樂熱電廠通過雙晶220千伏變電站上網輸配。
空港工業園內規劃新建4座220千伏變電站,規模分別為2座3×240兆伏安、2座3×180兆伏安。新建9座110千伏變電站,規模分別為7座3×63兆伏安、2座3×50兆伏安。新建電網加上原有電網將滿足工業園飽和負荷1480兆瓦供電需求。近期開工建設的變電站:楊庄220千伏變電站一期,容量1×180兆瓦;雙晶220千伏變電站一期,容量1×180兆瓦;咬村110千伏變電站,容量3×50兆瓦;小慈邑110千伏變電站,容量2×63兆瓦;小慈邑110千伏變電站,容量2×63兆瓦;林曲110千伏變電站,容量2×50兆瓦;北橋宅110千伏變電站,容量1×63兆瓦; 220千伏架空線路50公里; 110千伏電纜線路35公里。
排水管網:
排水管網分雨水管網和污水管網,雨水排放系統劃分為木刀溝、滹沱河兩個系統。
滹沱河:滹沱河系統收水范圍為京廣客運專線以南的區域,規劃收水面積7908.6公頃,雨水排入規劃水系中,最終排入滹沱河。共布置12條雨水主幹管,最大管徑為4.0×3.0方溝。
木刀溝:木刀溝系統收水范圍為京廣客運專線以北,機場以東的區域,規劃收水面積4061.8公頃,雨水最終排入木刀溝。共布置4條雨水主幹管,最大管徑為4.0×3.0米方溝。
污水管網建設:新樂市污水處理廠系統共布置一條主幹管,最大管徑1000毫米。空港工業園污水處理廠系統共布置3條污水主幹管,最大管徑1800毫米。
供熱系統:
空港工業園能源供應以煤炭為主,輔以地源熱泵系統。
北郊熱電廠一期規模為2×300兆瓦機組配2×1024噸/小時鍋爐,供應採暖建築面積2000萬平方米,供應蒸汽100噸/時。
新樂熱電廠一期規模為2×300兆瓦機組配2×1024噸/小時鍋爐,供應採暖建築面積2000萬平方米,供應蒸汽100噸/時。
熱源投資:18700萬元
供熱主管網投資:24700萬元 (供熱主管網50公里)
燃氣:
現狀空港工業園有三條高壓長輸管線穿越——京石邯線、陝京二線、陝京三線。
空港工業園燃氣主氣源為天然氣,近期受限於天然氣普及率,液化石油氣為補充;
遠期全部使用天然氣。
給水:
園區規劃在橋東經三路、新華東路西北側,建設地表水廠一座,供水能力9.3萬m3/ d。利用本地地下水建設一座地下水廠,規模為10.0萬m3/ d,。規劃在太行大街東側,勝利大街南側建設一座地表水廠,規模為10.0萬m3/ d,水源為南水北調水。
規劃在空港工業園污水處理廠和新樂市污水處理廠基礎上建設兩個再生水廠,規模分別為15.0和5.0萬立方米/日。再生水廠的水源為污水處理廠的出水,根據不同的水質條件,選擇除鹽、消毒等深度處理工藝。
近期工業園將會建設地下水廠一期工程,規模10.0萬立方米/日;配套建設配水管網。建設空港工業園再生水廠一期工程,規模8.0萬立方米/日;建設新樂市再生水廠一期工程,規模3.0萬立方米/日;配套建設再生水配水管網。
㈢ 臨空型工業是怎樣布局的
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一些小型、輕量的電子元件主要靠飛機運輸,空運被認為是尖端技術產品工廠傳送帶的延伸。新興工業中的半導體、集成電路等工業,對能源和物質資源的消耗都很少,這類工業和布局越來越取決於知識和技術。另外潔凈優美的環境、現代化的高速交通運輸條件也是必不可少的。如美國西部和南部的「陽光地帶」,有以電子工業研究和製造著名的「矽谷」,(由於半導體、集成電路工業用的原料是硅,所以稱「矽谷」)日本九州島大建工廠,成為著名的「硅島」,都是一個知識密集和環境新型的工業區,這種格局被稱為「臨空型」的工業布局。目前,我國工業布局正趨向於「臨空型」的工業布局。
㈣ 渝北空港工業園區有哪些公司
長安汽車製造五工廠 銀翔摩托製造廠 長安福特 空港物流公司
重慶金山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重慶娃哈哈昌盛飲料有限公司
重慶深渝電子有限公司 重慶冰洋羽絨製品有限責任公司
重慶瑞通企業有限公司
重慶華廈建工集團混凝土有限公司
廣廈重慶第一建築(集團)有限公司
重慶松龍實業有限公司
阿莫森航空安全器材(重慶)有限公司 重慶金橋展示設計有限公司
重慶迪曼服飾有限公司 重慶忠榮沖壓有限公司 重慶市渝北區雙湖建材有限公司 重慶市貝斯特防偽科技有限公司 重慶華羽服裝有限公司 重慶金達制衣有限公司 重慶龍華電腦設計織造有限公司 重慶渝青紡織床上用品有限公司 重慶葉森服飾有限公司
㈤ 國內飛地產業園區有哪些
廣東佛山南海工業園區
廣東清遠經濟開發區
廣東韶關曲江經濟開發區
東莞石龍(始興)、中山火炬(陽西)、中山石岐(陽江)、廣州白雲江高(電白)、佛山順德(雲浮新興新 成)、佛山禪城(雲城都楊)、東莞石碣(興寧)、佛山禪城(陽東萬象)、東莞東坑(樂昌)、中山三角(湞江)、東莞大朗(信宜)、中山(河源)、深圳鹽田 (梅州)、東莞鳳崗(惠東)、順德龍江(德慶)等15個產業轉移工業園已經省政府批准認定為「廣東省產業轉移工業園」。
廣西玉林玉柴工業園區
廣西玉林海峽兩岸(廣西玉林)農業試驗區茂林核心區
欽州建設臨港工業園
福州馬洋飛地工業園區
福州金山飛地工業園區
福州永泰飛地工業園
九江開發區城西港區「飛地」工業園
江西安義工業園區
南昌東湖(桑海)工業園
南昌溫州工業園
連雲港東部工業園區
江陰·靖江物流園區
鹽城環保產業遠
江西贛州經濟開發區
麗景民族工業園
蘇州新加坡產業園
上海松江工業園區
啟東產業園
紅雲高新技術產業園
萊蕪市辛庄飛地經濟工業園
遼西錦州灣沿海經濟區飛地產業園
廣東汶川「飛地」工業園
成都-阿壩工業園
河北·平武工業園
武侯、崇州、金堂「一都二園」
山西·茂縣工業園區
湖南·下孟工業園
江西省「飛地」小金工業園
安徽產業園
崇義、上猶兩縣飛地工業園
淄博石嘴山工業園(大武口園區)
海口市獅子嶺「飛地工業」園區
陝西碑林·高陵工業園
襄樊余家湖保康工業園
道縣「飛地」工業園試點
桂陽工業大園區
懷寧縣開發區諸暨工業園
安徽宣城「飛地經濟」
安徽鳳陽飛地經濟模式
普蘭店漁業加工園區
重慶市沙坪壩區「飛地」
㈥ 什麼是空港產業園
無錫空港產業園區位於無錫市新區東南部,東南隔望虞河與蘇州市吳中區相望;位居上海空港與南京空港中間;園區東接鴻山街道,西南隔京杭大運河與太湖科技園相望,西北與無錫新區無縫對接,東、北接環太湖高速、滬寧高速公路與梅村鎮相連;滬寧鐵路、環太湖高速、滬寧高速公路、312國道、京杭大運河、望虞河、以及規劃中滬寧城際鐵路穿越而過。園區以機場為中心,北至錫梅路,東側以環太湖高速、滬寧高速公路為界,南至京杭大運河和望虞河,西抵新梅路、新韻路,涵蓋新區原碩放街道、碩放工業園、鴻山等街道的部分地區,規劃總面積達55 Km2。無錫市委市政府、新區黨工委、管委會高度重視無錫空港的發展,特以空港為核心,建立了無錫空港產業園。作為新區「二次跨越」的重要抓手,集中發展空港服務、空港物流、關聯產業等臨空經濟。2007年,空港產業園區按照無錫市、新區工作部署,在原有碩放街道打下的扎實基礎上,加快理順港區街「三合一」管理職能,推進重點工作對接,經濟社會發展實現良好開局。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50億元,同比增25.8%;技工貿總收入228億元,同比增24.4 %,其中工業127億元、三產101億元;財政總收入5. 4億元,同比增33.7%,其中一般預算收入2.6億元,同比增42.2%;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7.8億元,同比增22%;實現注冊外資1億美元,實際到位外資5180萬美元。
未來五年內,空港產業園區將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強化推進優化發展。圍繞無錫國際機場的建設發展,積極打造「空港物流城」品牌,將空港產業園區建設成「蘇南國際物流集聚區」。具體做到「三個集聚」,注重「三個優化」。即大力發展物流業,形成空港物流產業集聚區;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形成空港流程服務和商務商貿服務集聚區;加大產業結構轉型力度,形成臨空型先進製造業集聚區。進一步優化區域交通樞紐工程功能,使交通通過能力得到改善與提高,園區內綜合交通體系具明顯優勢;優化物流生態環境,強化政府服務意識,改善人文環境,使空港物流業得到和諧發展;優化航空快速交通網路組織,加快客、貨航線、航班開通進度,以形成覆蓋全國主要城市乃至東南亞的空中網路
㈦ 成都市35個工業園區有哪些
摘要 您好!
㈧ 南昌臨空經濟區的規劃布局
南昌臨空經濟區地處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核心區域。建設南昌臨空經濟區,有利於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加快把南昌打造成為帶動全省發展的核心增長極,有利於促進南昌、九江兩市城市共建融合和產業互補對接,推動昌九一體化發展。
223平方公里臨空經濟區空間如何布局?10年間發展目標如何?入區發展企業將獲得哪些政策支持?目前臨空經濟區招商、建設進展如何?……昨日下午,江西省發改委、南昌市人民政府聯合召開「南昌臨空經濟區發展規劃」新聞發布會。會上正式對外公布《南昌臨空經濟區發展規劃(2014-2025年)》,首次揭開223平方公里臨空經濟區規劃的神秘面紗,並就上述社會各界關注的問題公眾釋疑解惑。
總體布局三大區域
根據《南昌臨空經濟區發展規劃(2014-2025年)》,臨空經濟區以南昌昌北國際機場及周邊服務區為核心,包括桑海經開區,新建縣樵舍鎮、樂化鎮、金橋鄉的部分區域和南昌經開區的白水湖管理處、冠山管理處,總共約223平方公里。
臨空經濟區總體格局為空港樞紐區、集聚發展區和臨空輻射區。空港樞紐區包括昌北機場周邊約23平方公里范圍(機場區佔地13.3平方公里,機場周邊直接關聯產業與服務區9.9平方公里);集聚發展區總面積約為200平方公里,主要包括桑海經開區的58平方公里,新建縣樵舍鎮的68平方公里、樂化鎮的23平方公里、金橋鄉的22平方公里,南昌經開區的白水湖管理處、冠山管理處29平方公里;臨空輻射區主要向南昌市新建縣、經濟技術開發區和九江市永修縣等周邊區域輻射拓展。
規劃體系初步形成
新規明確了臨空經濟區戰略定位為:中部地區重要航空樞紐和對外開放門戶;長江中游高端產業集聚區和綠色智慧空港;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先導區和改革創新示範區;昌九一體化發展的戰略支點和強力引擎。
為此,在省委、省政府的高位推動下,按照「統籌規劃、分區啟動、同步招商、早見成效」的思路,南昌臨空經濟區以10平方公里產業核心區建設為引爆點,聚焦政策和資源,通過短短幾個月的奮力拚搏,在昔日的荒山荒漠上,一座現代化的產業園區已初具雛形,各項建設工作進展順利。
據悉,根據省政府批復的《南昌臨空經濟區發展規劃(2014-2025年)》,南昌市已經起草了《南昌臨空經濟區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明確任務分工、時間節點和責任體系,市委、市政府討論後將立即組織實施。同時,即將啟動《南昌臨空經濟區土地利用規劃》、《南昌臨空經濟區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規劃》、《南昌臨空經濟區產業發展規劃》等規劃編制工作。
明年昌北機場旅客吞吐量將達1000萬人次
「發展目標分階段制定,每五年一次『裂變』。」相關人士介紹說,到2015年,昌北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達到1000萬人次,臨空經濟區實現生產總值80億元;到2020年,昌北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達到1500萬人次,臨空經濟區實現生產總值300億元,初步形成臨空型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到2025年,昌北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達到3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達到30萬噸;臨空經濟區實現生產總值1000億元,集聚人口100萬人。
未來,南昌將建成國內大型客運航空樞紐和中部國際貨運航空樞紐,形成具有較強競爭力的臨空產業體系,臨空經濟區基本成型。
功能布局為「一心、一廊、兩軸、兩區」
構建「一心、一廊、兩軸、兩區」,形成向鄱陽湖扇形敞開式的功能布局。
一心:以昌北國際機場為核心,重點建設航空客貨樞紐、多式聯運設施和客運換乘中心,形成多功能立體交通樞紐。
一廊:沿梅嶺-溪霞水庫-白馬廟休閑旅遊中心-象山森林公園-南磯山濕地候鳥觀景區-環鄱陽湖西側生態旅遊帶,形成一條西南至東北的弧形生態屏障,打造集生態保護和休閑旅遊於一體的生態廊道。
兩軸:沿昌九高速公路、昌九城際鐵路以及昌九大道形成昌九城市發展軸;沿贛江依託港口形成贛江黃金水道發展軸。
兩區:先進製造業集聚區,包括生物醫葯產業園、電子信息產業園、裝備製造產業園、綜合保稅區等,重點發展臨空型先進製造業;產城融合區,包括機場周邊和桑海經濟技術開發區等城鎮化區域,重點發展物流基地、總部基地、商務基地、休閑基地和配套基地等。
爭取盡快批復設立綜合保稅區
據悉,《規劃》制定的政策措施涉及體制機制創新、航線航班發展、產業發展引導、擴大開放合作、保障建設用地等各個方面。
體制機制創新方面,支持組建精簡統一高效的開發建設管理機構,推行企業化運作和管理;借鑒上海自貿區的經驗做法,推進投資貿易便利化;支持開展環評、能評試點等;航線航班發展方面,省、市財政共同出資設立航空發展專項資金,支持航線航班發展,鼓勵培育機場航空口岸和開辟客貨運新航線航班。
產業發展引導方面的政策尤為值得關注。「對進入臨空經濟區的重大項目,優先列入省重大項目調度,在專項資金安排上給予特殊扶持。」據相關人士介紹,南昌臨空經濟區將建立臨空產業投資項目庫,明確准入條件,重點引入符合臨空產業發展導向、帶動性和創新能力強的知名企業。研究設立創業投資基金,重點支持高科技、產品新、成長快的創業投資企業等。
另外,將爭取盡快批復設立綜合保稅區;落戶的省外高新技術企業,可申請減按15%優惠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頒發我省高新技術企業證書。省、市政府還將保障建設用地,統籌安排臨空經濟區年度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切塊保障臨空經濟區內重大項目建設用地需求。
形成「航、鐵、公、水」四位一體交通運輸優勢
基礎設施建設快速推進。位於臨空經濟區最核心區域內,湖濱北路、小微大道、建業大道、瓜洲圩堤圍繞小微工業園福銀高速以南片區的環形路網已全面貫通、對接;對小微工業園福銀高速以北7平方公里內的主要路網進行了梳理,製作了臨空經濟區現狀圖,對臨空經濟區內小微工業園片區和桑海開發區片區路網連接問題形成了初步意見。連接昌九大道干線道路工程正分五個標段同時展開施工;港口北大道項目將於10月1日前通車。
「擁有4個2000噸泊位的龍頭港碼頭建成後將與贛江黃金水道連接,真正形成臨空經濟區航空、鐵路、公路、水運四位一體的立體集成、多式聯運交通優勢。」相關人士介紹,目前臨空經濟區核心區域內的水、電、氣等配套設施建設也在快速推進,確保路建到哪裡,水、電、氣就配套跟進到哪裡。同時,為產業發展配套的10萬平方米的電子信息產業專用標准廠房, 13棟單體建築主體已全部完工。鄰里中心概念性規劃已出具第一階段成果。
吸引歐菲光、中國北車項目入駐
招商引資方面,南昌在產業定位上確定了「1+X」的發展戰略,其中「1」指以臨空經濟指向特徵明顯的電子信息產業為主導,「X」指關聯產業或其他臨空導向的高端製造業。在政策扶持和交通優勢的吸引下,南昌臨空經濟區大力開展定向招商,引進了一批具有重大引領作用的高端、前端、深端產業項目。
其中,總投資53億元的深圳歐菲光產業園已經落戶,總投資110億元、一期投資60億元的深圳萊寶高科,中國北車、快遞物流園、艾煒特、電商產業園等招商項目進展順利,酷派手機6000萬台(第一期3000萬台)生產線即將入駐中小微企業孵化基地第一期10萬平方米標准廠房並投入生產運營。
臨空經濟區管委會下轄五個園區
南昌臨空經濟區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初步確立。臨空經濟區管委會下轄五個園區,即電子信息產業園、生物醫葯產業園、裝備製造產業園、綜合保稅區、航空物流產業園、其他產業園。臨空經濟區管委會對管轄園區實行統一規劃制定與監管、統一產業布局與准入、統一基礎設施規劃與建設、統一招商政策和考核。
同時,將桑海生物醫葯產業園58平方公里、小微工業園起步區10平方公里(含綜合保稅區3.3平方公里)范圍劃歸南昌臨空經濟區管委會直接管轄負責開發推進;其餘范圍進行統籌管轄,由縣區(新建縣和經開區)平行推進。
管委會內設機構採取大部制,內設「四部一局」:即綜合協調部、產業協調部、規劃建設和資源環境協調部、社會管理部和財稅局。同時,管委會加掛南昌市臨空經濟區建設投資集團公司牌子。管委會下轄的產業園區均採用企業化管理運作模式,專司負責招商引資和園區項目建設。
㈨ 工業園區產業類別有哪些
工業園區產業類別:
1、行業類生態工業園區
指以某一類工業行業的一個或幾個企業為核心,通過物質和能量的集成,在更多同類企業或相關行業企業間建立共生關系而形成的生態工業園區。
2、綜合類生態工業園區
主要指在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經濟技術開發區等工業園區基礎上改造而成的生態工業園區。
3、靜脈產業類生態工業園區
指以從事靜脈產業生產的企業為主體建設的工業園區。靜脈產業是以保障環境安全為前提,以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為目的,運用先進的技術,將生產和消費過程中產生的廢物轉化為可重新利用的資源和產品,實現各類廢物的再利用和資源化的產業,包括廢物轉化為再生資源及將再生資源加工為產品兩個過程。
㈩ 世界上「臨空型」的工業園區有哪些國家
臨空型工業
是當代出現的一種新型的工業布局形式。由於科學技術的進步,新興工業的出現,現代交通運輸業的發展,工業產品特別是電子元器件產品的生產日益向小型化、輕量化、短期化方向發展,這樣就可以利用迅速方便的空運來實現產品的運輸,以適應現代化生產的要求。對於小型、輕量的電子元器件等尖端產品的生產組裝,空運成為最便捷的傳送方式,被認為是工廠傳送帶的延伸。這就使智力、技術、資源和交通條件成為決定這類工業布局的關鍵因素。在智力資源密集地區修建現代化的機場和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網,在機場附近建立大批電子工業企業,把智力、技術、交通等生產要素組合在一起,利用其便利的交通運輸條件,形成高新技術產業的布局形式,就是臨空型工業布局的基本特徵。
日本九州南部和本州東北地區是兩個典型的"臨空型"布局.美國"矽谷"是知識密集,環境優美的新型工業區,也屬於"臨空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