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荔城街道的介紹
1963年設城廂鎮,1984年改荔城街道。1997年,面積3.7平方千米,人口4.7萬,轄梅峰、太平、文獻、長壽、英龍、鳳山、梅山7個居委會。2002年撤銷,梅山、太平2個居委會劃歸龍橋街道;文獻、鳳山、長壽、英龍、梅峰5個居委會劃歸荔城區鎮海街道。
❷ 荔城街道的行政區劃
荔城街道是著名的荔枝之鄉,是廣州市增城區委區政府所在地,是全區的政治、文化、行政和教育中心。
轄湘江、繼梅、鳳凰、沿江、西園、興發、雁塔、金竹、開園、富鵬10個社區。
轄城豐、夏街、西瓜嶺、太平、三聯、五一、光明、明星、羅崗、廖村、廖隔塘、棠村、橋頭、龍角、木潭、慶東、棠廈、連塘、金星、新聯、慶豐、蔣村、逕嚇、群愛24個村委會。
❸ 請問莆田市城廂區和荔城區各區的管轄范圍
城廂區簡介
城廂區位於福建省沿海中部、台灣海峽西岸,南臨深水良港湄洲灣,324國道、福泉高速公路貫穿全境,是扼東南沿海中部水陸交通要沖的黃金地帶,為莆田市政治、文化、教育、商業中心。全區面積484平方公里,人口34萬人。現轄霞林、鳳凰山和龍橋三個街道,常太、華亭、靈川和東海四個鎮。
城廂區歷史文化源遠流長,人文景觀薈萃,城內有千年古剎廣化寺、大型古堰木蘭陂等著名旅遊景點。區內山川秀美,氣候宜人,北部是水光瀲灧的東圳水庫,南面是碧波盪漾的湄洲灣。一年四季花果飄香,是南國有名的花果之鄉。
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城廂區經濟快速發展,2001年全區國內生產總值(GDP)25億元,財政總收入1.5億元,農業以菜籃子工程及水果、食用菌、花卉和海上灘塗養殖為主,著力發展高優農業。常太是全國枇杷第一鄉,華亭是全國優質龍眼生產基地,荔枝以含糖量高、味道鮮美而獨領風騷,靈川下尾是全國花蛤苗生產基地。全區形成溫氏集團、龍升集團、台富食品、閩中蔬菜、三峰冷凍等企業。城市建設突飛猛進,形成四縱五橫為主幹的城市路網基本框架和荔城路餐飲娛樂一條街、文獻路服裝鞋革一條街、學園路IT經銷業一條街。
區劃調整後,新城廂迎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新一屆區委、區政府制定了今後五年經濟社會發展追趕戰略,提出了構築「一個中心」,建設「二條工業走廊」,營造「三大農業產業帶」,積極鍛造「誠信區」、「生態區」、「法制區」,經過不懈努力,使城廂成為環境優美、功能完善、法德兼治、文明進步的港口城市中心城區和科教發達、經濟繁榮、輻射沿海、帶動山區的港口城市經濟強區。
城廂是一塊充滿無限商機的熱土,34萬城廂人民熱忱歡迎四方來客、各路精英來城廂投資興業,共展宏圖。
荔城區簡介
荔城區位於閩東南沿海中部,北接涵江區,西連城廂區,東臨興化灣,是莆田市的中心城區和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荔城區是2002年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新城區,轄西天尾、黃石、新度、北高4個鎮和鎮海、拱辰2個街道,共有118個村委會,12個居委會,轄區總面積269.66平方公里,總人口46.38萬人。
優越的自然環境,境內富饒的興化平原是福建四大平原之一,耕地面積15萬畝,肥田沃土,年可三熟,全年四季分明,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降雨量1500毫米,年均日照時間1996小時,無霜期350天,平均溫度20攝氏度,常年多為東南風,溫和濕潤,冬無嚴寒,夏無酷署。
便利的交通條件,區內交通便捷,福泉高速公路、324國道、城笏路、涵黃路等公路貫穿全境。全區公路總長378.96公里,等級公路220.19公里,平均密度為每平方公里35.03公里。荔涵大道、新福廈路(荔城段)即將開通,規劃中的福廈鐵路莆田車站也將設在荔城區,鎮、村公路縱橫成網、四通八達。區政中心距福州88公里,距廈門222公里,距福州長樂國際機場、廈門商崎國際機場和晉江機場分別為85公里、225公里和92公里;距福州馬尾碼頭、廈門港碼頭和秀嶼碼頭分別為106公里、230公里和30公里,交通運輸極為便利。
完善的基礎設施。境內溪流縱橫,木蘭溪、延壽溪等貫穿全境,地下水蘊藏量大,淡水資源豐富,各鎮均有日供水萬噸以上的自來水廠。全區共有11萬伏變電站2座,35萬千伏變電站11座,實現了村村通電。市政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全區所有鎮(街)均已開通程式控制電話、行動電話、數據通信等郵電業務,並實現光纜數字傳輸,長途電話可直撥世界210多個國家和地區。區內城市建設方興未艾,勝利路、文獻路、梅園路、八一二大街、迎賓路等主街道業已形成、荔園路、延壽路、東園路正在規劃建設中,城區東擴北拓空間廣闊,是未來莆田城區擴張的重點區域,城市排洪、排污等配套設施不斷完善,生產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0%以上,城鄉綠化一體化進程進一步加快,城市綠化面積達38%。
富饒的物產資源。全區已形成了以蔬菜、畜禽、水果、水產為四大主導產業的農副產品生產格局,是福建省的荔枝主要生產基地之一,是莆田市主要的「菜籃子」工程基地,新度鎮還是全國最大的禽苗生產基地,年可孵化禽苗1.6億羽。區內礦產資源豐富,可供長期大量開采。
豐富的人文資源。荔城區秉承原莆田縣海濱鄒魯、文獻名邦的本色,文化底蘊深厚,精神文明碩果累累。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境內有聞名遐邇的南少林寺、規劃建設中的壺公山省級森林公園、人流、物流集聚的步行街,風光秀麗的延壽溪荔枝林帶,形成了「一寺一山一街一溪」的旖旎景色。同時,區內還有三清殿、古譙樓、真武壇、九華疊翠、紫霄怪石、谷城梅雪、天馬晴嵐等著名景點。
堅實的發展基礎。農業產業化經營初具規模,全區共有國家級、省級、市級龍頭龍頭企業各1家,還有一批農產品加工企業正在興建。龍頭企業帶動生產基地45個,面積7萬多畝。工業經濟基礎扎實。目前為止,全區規模以上企業93家,初步形成了生物醫葯、新型材料等新興行業和鞋革、食品、紙品包裝等傳統行業齊頭並進的發展格局,與鞋革、食品等主導產業相配套的鞋材、包裝等中下游產品門類齊全,產業鏈已初步形成。正在投資興建的荔城工業區和黃石工業園區,環境優美、政策優惠,是海內外客商投資興業的理想熱土。市場體系比較健全,商貿流通興旺發達,房地產日漸升溫,社區服務業正在加快發展。2002年,全區實現三次產業比例為15.0:50.8:34.2,綜合經濟實力位居全市第二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5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600元。今年上半年,全區實現合同利用外資2059萬美元,比增4.52倍,實際利用外資2011萬美元,比增1.5倍。同時,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也有新面貌,各項社會事業協調發展,社會安定穩定、人民安居樂業,新區建設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❹ 廣州市荔城和荔灣是一個地方嗎
這兩個是兩個地方。
荔城是廣東省廣州市增城區的一個街道,也是增城區的中心位置,是區政府的所在地,是全區政治、文化、科技、教育、醫療和通訊中心。同時是"掛綠荔枝"母樹所在地。
荔灣區,廣州市市轄區,俗稱"西關",因區內有"一灣清水綠,兩岸荔枝紅"美譽的荔枝灣而得名。是廣州市中心城區和廣佛都市圈的核心區。
❺ 荔城區的介紹
荔城區位於閩東南沿海中部,北接涵江區,西連城廂區,東臨興化灣,是莆田市的中心城區和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荔城區是2002年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新城區,轄西天尾、黃石、新度、北高4個鎮和鎮海、拱辰2個街道,共有118個村委會,12個居委會,轄區總面積269.66平方公里,總人口46.38萬人。1荔城區簡稱荔城,是莆田市下轄的一個區。同時荔城是福建省莆田的別稱。莆田因盛產荔枝而得名荔城。
❻ 從大嶺山廣場到廣東省惠州市惠城區水口街道辦事處荔城工業區怎麼去
公交線路:842路 → 812路 → 謝崗2路 → 205路 → 43路,全程約93.4公里
1、從大嶺山廣場步行約40米,到達大嶺山廣場站
2、乘坐842路,經過3站, 到達楊屋站
3、步行約360米,到達楊屋站
4、乘坐812路,經過11站, 到達帝雅花園站
5、步行約60米,到達陽光假日酒店站
6、乘坐謝崗2路,經過22站, 到達瀝林站
7、步行約310米,到達瀝林汽車站
8、乘坐205路,經過66站, 到達新屋仔路口站
9、步行約130米,到達宏新蜜糖小城站
10、乘坐43路,經過12站, 到達裕元華陽廠站
11、步行約240米,到達荔城工業區
❼ 增城市荔城街郵編是多少
增城市荔城街郵編是511300。
荔城街是廣州市增城區的一個街道。位於珠江三角洲東北部,東接惠州,南鄰東莞、深圳,西連黃埔區,是增城區委、區政府所在地,是全區政治、文化、科技、教育、醫療和通訊中心;
是聞名海內外「掛綠荔枝」母樹所在地。荔城街交通發達,廣汕公路橫貫其中,增江河縱流而過,南鄰東莞市20公里,距深圳城區面積100多公里,西至廣州市中心城區60公里,南有廣深鐵路、廣園東快速干線、廣深高速公路和廣惠高速公路,距新塘海關和口岸客貨運碼頭28公里。
增城市荔城街電話區號:020
增城市荔城街車牌代碼:粵A
我國的郵政編碼採用四級六位數編碼結構。前兩位數字表示省(直轄市、自治區);前三位數字表示郵區;前四位數字表示縣(市);最後兩位數字表示投遞局(所)。
郵編是為了實現信件分揀自動化的方案實施,因電腦不能識別中文,但能識別數字。每區域編上代碼,能快速運用電腦分揀。
❽ 增城區荔城街夏街大道241號屬於哪個街道
增城區荔城街夏街大道241號就是屬於增城區荔城街道。
增城區荔城街夏街大道241號就是屬於增城區荔城街道。
❾ 莆田荔城區的鎮海街道辦和拱辰街道辦哪個實力強
拱辰街道實力較強,主要是企業比較多
拱辰街道 2009年,財政總收入40510萬元,比增34.1%,其中國稅完成23710萬元 ,比增24.78%,地稅完成16800萬元,比增49.91%。5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54401萬元,比增16.43% 。工業總產值完成273837萬元,比增2.79%。出口創匯完成9021萬美元,比增30.83% 。合同利用外資7998美元,比增2602.03%。實際利用外資1836美元,比增106.29%。農林牧漁業產值完成18113萬元,比增8.79%。
2010年,財政總收入預計達52000萬元,其中國稅完成31000萬元 ,地稅完成21000萬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9.5億元,。工業總產值完成28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產值24.7億元。凈增規模以上企業數3家。社會消費零售總額7億元。出口創匯完成11100萬美元。合同利用外資200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200萬美元。農林牧漁業產值完成18997萬元。
鎮海街道位於莆田市區東部,地處壺公山北麓,木蘭溪北岸,東與新度鎮接壤,南與鳳凰山街道交界,西與龍橋街道隔街相望,北與拱辰街道相鄰,是荔城區的中心城區和政治、經濟、文化中心。2002年5月份籌建,同年8月份成立。面積約7.5平方千米,總人口2.4萬多人,下轄7個居委會(文獻居委會、長壽居委會、英龍居委會、鳳山居委會、梅峰居委會、鎮海居委會、闊口居委會),4個村委會(新溪村、步雲村、古山村、埭里村)。自2002年成立以來,地區生產總值(GDP)從5.36億元躍升至2008年27.3億元,財政收入由建辦初期的2103萬元變成現在的17951萬元,這兩項主要經濟指標均比建辦時翻了三番,因此鎮海街道先後5次獲得荔城區項目工作先進單位、招商引資先進單位、經濟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❿ 莆田市荔城區勝利北街1448號屬於哪個街道
莆田市荔城區拱辰街道勝利北街144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