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浦江鎮有工業園嗎
漕河涇出口加工區(國家級)
漕河涇開發區浦江高科技園
國家民用航天產業基地(國家級)
浦江智谷
浦江工業園區
東方經濟城
Ⅱ 金華浦江有幾個鎮每鎮多少人
浦江縣位於浙江省中部,地理坐標為北緯29°27′,東經119°53′。總面積915平方千米。總人口(戶籍人口43.73 萬人(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 浦江縣轄3個街道、7個鎮、5個鄉:浦南街道、仙華街道、浦陽街道;黃宅鎮、岩頭鎮、鄭宅鎮、檀溪鎮、杭坪鎮、白馬鎮、鄭家塢鎮;虞宅鄉、大畈鄉、中余鄉、前吳鄉、花橋鄉。縣人民政府駐浦陽街道人民路38號。 黃宅鎮位於浦江縣東南部,鎮域西連浦江縣城浦陽鎮,南與義烏市毗鄰,20、47省道穿鎮而過,杭金衢高速公路在此設互通口,系浦江第一大鎮,有優越的區位、交通條件。該鎮佔地68.72平方公里,下轄67個行政村,總人口為6.8萬。 檀溪鎮位於浙江省金華市浦江縣北部山區的中心鎮,是金華市教育強鎮、市衛生鎮。據相關網站統計,面積108平方公里,全鎮轄29個行政村,57個自然村,125個村民小組,有4254戶居民,總人口15470人。 鄭宅鎮位於浦江縣東部,轄34個行政村和一個工業園區功能分區,總面積40.14平方公里,總人口2.8萬,是浦江工業重鎮。 杭坪鎮位於浙江省浦江縣西部的壺源江上游。鎮政府距縣城7.5公里,20省道及浦江至中余等公路穿境而過,是金華市衛生鎮,連接桐廬、建德的中心鎮。據相關網站統計,全鎮面積93平方公里,轄31個行政村,總人口18481人,山林110413畝,耕地10973畝。 白馬鎮位於浦江縣東部,東北界諸暨市,北接中余鄉,南連鄭家塢、黃宅鎮,西鄰鄭宅鎮。鎮人民政府駐地傅宅村,距縣城18公里。浦鄭公路穿鎮而過,距浙贛鐵路浦江站4公里,交通便捷,是浦江經濟重鎮,又是浙江省首批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之一。白馬鎮是省首批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和中心鎮,省、市教育強鎮。佔地59.4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4萬畝。轄30個行政村,總人口3萬人。行政村名單:五豐、利豐、永豐、浦東、虯樹坪、中江、高一、旌塢、嵩溪、樟嚴、聯豐、里傅、梧桐、塘角、柴塢、龍溪、塘里、寶應、清塘、長地、柳宅、劉店、夏張、祝宅、霞岩、新何、豪墅、蘭塘、石渠口、嚴店。 鄭家塢鎮位於浦江縣東部,素有"金華北大門"之稱,曾榮獲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單位稱號,是省級星火示範鄉鎮、金華市科技進步先進單位、小康鄉鎮。1992年,成立浙江省浦江經濟開發區,2005年,改設為開發分區。全鎮佔地面積2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5155畝,下轄18個行政村,總人口1.2萬,流動人口6000餘人。 。。。。。。。
Ⅲ 浦江縣的行政區劃
截止2013年,浦江縣面積920平方公里,轄7個鎮5個鄉3個街道,分別是:浦陽街道、浦南街道、仙華街道、黃宅鎮、岩頭鎮、鄭宅鎮、檀溪鎮、杭坪鎮、白馬鎮、鄭家塢鎮;虞宅鄉、大畈鄉、中余鄉、前吳鄉、花橋鄉。縣人民政府駐浦陽街道人民東路38號。
Ⅳ 浙江浦江經濟開發區的產業特色
——工業經濟持續發展,綜合實力明顯增強。建區以來,開發區的工業銷售額、出口交貨值都以超常規的速度遞增。僅2008年,開發區共完成工業總產值130億元,同比增長27.4%,佔全縣工業總產值的43.3%;實現外貿出口交貨值50.5億元,其中自營出口2.2億美元,分別佔全縣的「半壁江山」。工業投入14.5億元,佔全縣的66%;實際利用外資2035.81萬美元,佔全縣的70%以上。在2008年全市省級開發區經濟密度和稅收貢獻先進企業名單中,均列第一名。
——產業集聚趨勢明顯,技術水平不斷提高。開發區已逐步形成了服裝、絎縫、水晶、制鎖、紡織、化纖為主的六大特色產業,新型產業「LED」也已迅速崛起。其中,絎縫、水晶、掛鎖等產業已成為全國重要的產品集散地和出口加工基地。目前,全區共有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家、省級高新技術企業5家、市級高新技術企業12家、科技型企業30餘家;省級技術研發中心3家、市級技術研發中心9家。
——企業規模不斷壯大,品牌創建初見成效。到2008年,全區已有規模以上企業241家,僅產值超億元的企業就達36家。目前,區內已擁有「東方紅」、「安聖」、「星碧」、「百煉」4隻中國馳名商標,省級著名商標7隻,省級名牌產品13隻。
——招商引資成果顯著,開放型經濟迅速崛起。迄今為止,全區累計引進工業企業580餘家。引進的外資項目49個,合同利用外資23274.6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0746萬美元。特別是2008年,開發區在用地形勢和金融危機較為嚴峻的不利因素下,進一步拓展思路,以調整和提升產業結構為抓手,積極利用各種招商平台主動尋求大項目、好項目。全區全年合同利用外資3000萬美元,實際到位外資2035.81萬美元,在全省省級開發區中名列前茅。全區全年實際到位內資3.8億元,佔到了全縣的1/2。
——基礎設施建設初具規模,區域功能日趨完善。截至目前,全區已投入基礎設施建設資金9.28億元,共完成道路44199米、排水管道106572米、供水管道34.7公里、高壓線路37公里、亮化工程551套(桿)、綠化工程175542平方米。開發區現已成為浙江中西部地區基礎設施配套較為完善並能完全滿足投資者需求的投資區域 。
Ⅳ 浙江省金華市義烏市浦江縣有多少個工業園區
七里和黃宅兩個
Ⅵ 浙江浦江經濟開發區怎麼樣,去那兒工作,居住環境,消費水平及交通怎麼樣,周邊城市有那些
浦江縣地處浙江中部,總面積900平方公里,人口37萬。浙贛鐵路、兩條省道(杭金公路、蔣義線)和即將動工的滬昆高速公路過境,義烏民航機場設在浦義交界處,縣內公路四通八達,供電、通信設施齊全,具有發展經濟的廣闊前景。
浦江經濟,改革開放以來發展迅猛。1997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達30億元,按可以價計算,五年來年均遞增19.15%;財政總收入達1.1億元,年均遞增18.0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53億元;平均遞增30.92%;外貿出口交貨值達12.92億元,農民人均收入達3097元,年均遞增25.77%;城鎮居民生活費收入6013元,年均遞增23.26%。國民經濟綜合實力穩步上升到全省中等水平。到目前止,全縣企業集團發展到14家,產值超千萬元企業達37家。第三產業發展加快,1997年第三產業產值達5.4億元,比1992年增長3.7倍。9家企業先後獲自營進出口權。外向型經濟比重躍居全市各縣(市)之首。交通條件明顯改善,供電、通信業突飛猛進。1996年繼東陽、義烏後實現「鄉鄉鎮鎮公路黑白化」。郵電通信業在浙西南地區率先實現了「村村電話程式控制化」。
自然地理
浦江縣位於金華市北部,東經119°42′~ 120° 07′,北緯29° 21′~ 29°41′之間。東北鄰諸暨市,東南接義烏市,西南與蘭溪市毗連,西北和建德、桐廬市接壤。縣人民政府駐浦陽街道,距金華城區46千米。面積915.34平方千米。
浦江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6.6℃,1月平均氣溫4.2℃,7月平均氣溫28.7℃。年均降水量1412.2毫米。年日照1996.2小時。無霜期238天左右。有大風、冰雹、汗澇等自然災害。
歷史沿革
浦江於東漢興平二年(公元195年)建縣,古稱豐安,至今已有1800多年歷史。唐天寶十三年(754)置浦陽縣,以境內浦陽江得名。五代吳越天寶三年(910)改浦陽為浦江,一直沿用至今。
浦江於東漢興平二年(公元195年)建縣,古稱豐安,至今已有1800多年歷史。唐天寶十三年(754)置浦陽縣,以境內浦陽江得名。五代吳越天寶三年(910)改浦陽為浦江,一直沿用至今。
1960年1月撤銷浦江縣建制並入義烏縣。
1966年12月恢復浦江縣。
風土人情
浦江迎會,俗稱「抬閣」。它以中國民間傳說人物造型為主體,進行精心的藝術設計,具有驚、險、奇、怪、妙等特徵,堪稱中國民間藝術的一朵奇葩。
相傳浦江迎會始於宋代,盛於明清,已有千年的歷史,祖上傳說是為了紀念胡公大帝。浦江農歷八月十三日大搞迎會是因為這天是胡公大帝的生日。每年的這一天,浦江黃宅等鄉村都會匯集一堂,拿出各自看家本領,一展風采。
浦江的迎會有「人會」、「紙會」、「人紙合會」之分。
「紙會」是用竹篾縛成人形,用紙裱糊後再繪畫,裝飾成各種戲劇人物。表演時由一人隱於桌下,用細線牽拉人物各關節部隊。紙會造型獨特,工藝精細,非花上百工難成其巧妙。
「人會」是由孩童扮演活靈活現的戲劇故事或神話傳說。在特製的會桌上按照造型需要設置鐵架,鐵架被扮演者的衣物飾器所遮掩,孩子們在上面凌空而立悠然自得並不斷變幻造型。會桌由多名強健漢子抬著行走,行進時顫顫悠悠,驚險異常,看得人心跳不已,被中外友人稱為「中國一絕」。
黃宅的人會至今有20餘桌,如「姜太公釣魚」、「三打白骨精」、「趙雲破曹」、「三請梨花」、「鐵弓緣」等,童趣天真,十幾桌一起出動,鑼鼓喧天,鞭炮齊鳴,場面十分壯觀、熱鬧。
經濟概況
人民生活
實現生產總值44.74億元,其中工業增加值24.8億元;一、二、三產業占生產總值比重為8∶62∶30,人均生產總值11752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42元,農民人均收入3820元,國民經濟和人民生活開始步入快速增長期。
工業
以傳統輕工業為特色。服裝、針織、絎縫、掛鎖、水晶和造紙具有比較優勢。花邊絎縫是全國最主要的加工出口基地,水晶、掛鎖佔有全國70%以上的市場份額,是原材料的最大集散地之一。被命名為"中國水晶玻璃之都"和"中國掛鎖星火特色產業基地"。全年實現自營出口1.2億美元,規模以上企業163家。
農業
農林牧副漁總產值 6.09億元,其中畜牧業產值1.86億元,糧食總產量6.4萬噸,糧經種植比例5.3:4.7;高山蔬菜、花卉苗木、水果、茶葉是四大主導產業。"竹葉薰腿"為火腿珍品,豆腐皮、桃形李為傳統農產品,"浦江春毫"為中國精品名茶,"沁香"牌密梨為全國優質早熟梨。
財稅金融
實現財政總收入5.07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33億元。金融機構齊備,金融機構年末各項存款余額43.4億元,各項貸款余額33.9億元,保費收入達到1.26億元。
商貿投資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32億元,完成第三產業增加值13.41億元,接待國內外遊客57萬餘人次,旅遊總收入近4億元。 全社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3.54億元,全年吸收投資3.35億元,其中外資1040萬美元。
非公有制經濟
到2003年底,共注冊1149家,注冊資本29.78億元,個體工商戶15786戶,完成工業產值120億元,繳納稅收約4.6億元,佔全縣稅收收入的95%以上。
交通通訊
境內交通便捷,浙贛鐵路、杭金衢高速公路和03省道穿越本縣東部,47、20省道橫貫浦江腹地;年末有固定電話用戶10.94萬戶,行動電話用戶12.25萬戶。 城鄉建設 創新"模擬拆遷法"改造舊城,統籌"城鄉一體化"建設農村。2003年末,城區建成區面積18.64平方公里,城區人口12.2萬,城市化水平為42%。年末城鎮人均住房40平米,農村人均住房47平米。城鎮公共綠地72公頃,綠化覆蓋率33%。
水利電力
全縣有四座中型水庫和配套灌溉渠系,縣城現有日供水能力6萬噸,日處理污水2萬噸。電力供應已形成以110KV為主結線的電網框架,擁有110KV變電所4座和220KV變電所一座。
特色產業
花邊、竹編、草編、麥桿貼畫和絨綉為浦江傳統工藝品的"五朵金花"。絎縫製品、掛鎖、水晶工藝品和自行車產業後來居上,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Ⅶ 浦江縣的地理環境
浦江縣位於金華市北部,東經119°42′~ 120° 07′,北緯29° 21′~ 29°41′之間。東北鄰諸暨市,東南接義烏市,西南與蘭溪市毗連,西北和建德、桐廬市接壤,距金華城區46千米。 2013年,浦江縣農林牧漁業增加值9.39億元,比上年增長1.5%。
2013年,浦江縣農作物播種面積23928公頃,下降0.5%。其中糧食播種面積為13564公頃,總產量為7.45萬噸,分別下降1.0%和1.7%;油料播種面積為2953公頃,下降0.2%,產量為4759噸,下降5.6%;棉花播種面積91公頃,下降4.2%,產量為113噸,下降4.2%;蔬菜播種面積為4184公頃,增長1.1%,產量為87860噸,下降1.2%;果用瓜種植面積1070公頃,下降0.5%,產量為20398噸,增長7.2%;花卉苗木種植面積520公頃,增長2.0%。
2013年,浦江縣肉類總產量為1.49萬噸,比上年下降9.9%,其中豬肉1.24萬噸,下降13.8%;全年生豬出欄16.97萬頭,下降11.3%;家禽出欄92.85萬只,增長18.5%。 2013年浦江縣完成工業增加值93.62億元,比上年增長10.6%,工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為53.4%。全縣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20.98億元,銷售產值309.86億元,分別增長9.5%和9.8%。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出口交貨值110.51億元,增長10.3%,占銷售產值的比重為35.7%。
2013年浦江縣新產品生產增長較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新產品產值61.63億元,增長36.3%,新產品產值率達到19.2%,比去年提高3.5個百分點。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稅25.05億元,增長4.3%;其中利潤16.76億元,增長4.1%。 2013年,浦江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77.77億元,比上年增長15.2%,其中:城鎮消費品零售額為56.4億元,增長14.2%;鄉村消費品零售額為21.4億元,增長18.9%。分行業看,批發零售業零售額65.02億元,增長15.2%;住宿餐飲業零售額12.75億元,增長15.2%。
2013年,浦江縣完成進出口總額103903萬美元,比上年增長16.1%。其中,出口總額96661萬美元,增長17.6%。
2013年,浦江縣四中、新華幼兒園、黃宅中學等10所新改擴建的學校竣工並投入使用,創建省級標准化學校15所、省等級幼兒園23所,本科上線人數首次突破2000人。2013年,浦江縣有普通高中6所(其中含綜合高中3所),在校學生6885人;職業高中2所,在校學生3942人;初中13所,在校學生12234人;小學30所(其中含民工小學2所),在校學生33705人;幼兒園98所,在園幼兒17565人。 浦江迎會
俗稱「抬閣」。它以中國民間傳說人物造型為主體,進行精心的藝術設計,具有驚、險、奇、怪、妙等特徵,堪稱中國民間藝術的一朵奇葩。
相傳浦江迎會始於宋代,盛於明清,已有千年的歷史,祖上傳說是為了紀念胡公大帝。浦江農歷八月十三日大搞迎會是因為這天是胡公大帝的生日。每年的這一天,浦江黃宅等鄉村都會匯集一堂,拿出各自看家本領,一展風采。
浦江的迎會有「人會」、「紙會」、「人紙合會」之分。
「紙會」是用竹篾縛成人形,用紙裱糊後再繪畫,裝飾成各種戲劇人物。表演時由一人隱於桌下,用細線牽拉人物各關節部隊。紙會造型獨特,工藝精細,非花上百工難成其巧妙。
「人會」是由孩童扮演活靈活現的戲劇故事或神話傳說。在特製的會桌上按照造型需要設置鐵架,鐵架被扮演者的衣物飾器所遮掩,孩子們在上面凌空而立悠然自得並不斷變幻造型。會桌由多名強健漢子抬著行走,行進時顫顫悠悠,驚險異常,看得人心跳不已,被中外友人稱為「中國一絕」。
浦江亂彈
是一個古老的戲曲劇種,流行 於浦江、臨安、建德、桐廬一帶和婺、衢、處、溫、台以及江西等地,影響遍及浙中、浙南、浙西和江西、福建的大部分地區,是浙江婺劇的主要聲腔之一。因為它發源於浦江,故稱浦江亂彈。
浦江剪紙
歷史悠久,元明之際就有記載,浦江文學家宋濂在明洪武庚戌(1730)寫的《哀王御史》的詩中有剪紙難招御史魂之句。可見元明之際鄉間已有剪紙招魂的風俗。浦江剪紙工藝精巧、題材廣泛,生活情趣濃郁,圖案清新大方,多數取花鳥、草蟲、山水、亭榭、仙釋、民間傳說、歷史故事為題材。形式上流行最廣泛的是窗花。每當春節,農村的姑娘媳婦便大顯身手,鮮紅的窗花把節日點綴得喜慶而熱烈。除春節外,結婚禮儀、生子祝壽、迎神賽會等活動中都要製作大量剪紙,有禮花、燈花、功德花等品類繁多。通過諧音和象徵手法,寄託勞動者的理想和願望。如剪金魚滿塘寓意金玉滿堂,剪棗、笙、桂花、蓮子比況早生貴子,剪瓶、鞍、戟、磬象徵平安吉慶,剪蝙蝠、鹿、桃和蜘蛛則喻示福祿壽禧。
Ⅷ 浦江縣有幾個工業區
七里和黃宅吧
Ⅸ 浙江省浦江縣具體有哪幾個街道、哪幾個鄉鎮啊
截止2013年,浦江縣轄7個鎮5個鄉3個街道。
浦江縣三個街道分別是:浦陽街道、浦南街道、仙華街道。七個鎮分為:黃宅鎮、岩頭鎮、鄭宅鎮、檀溪鎮、杭坪鎮、白馬鎮、鄭家塢鎮。五個鄉為虞宅鄉、大畈鄉、中余鄉、前吳鄉、花橋鄉。
浦江縣隸屬浙江省金華市。金華市北部。截止2013年,浦江縣面積920平方公里。截止2013年浦江縣總人口39.44萬人。
東漢獻帝興平二年(195),為浦江建縣之始,時屬揚州刺史部會稽郡。唐天寶十三年析義烏、蘭溪、富陽地置浦陽縣。吳越天寶三年,改浦陽縣為浦江縣。1960年被撤銷浦江縣建制。1966年國務恢復浦江縣,屬金華地區。
浦江縣位於浙江中部,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東經119°42′~ 120° 07′,北緯29° 21′~ 29°41′之間。東北鄰諸暨市,東南接義烏市,西南與蘭溪市毗連,西北和建德、桐廬市接壤,距金華城區46千米。2013年,新獲授權專利624 件,其中發明專利56 件,實用新型286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