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蒙古國的支柱性產業是什麼
蒙古國的支柱產業是畜牧和礦產,主要是賣礦產原料,真心在幫你期待採納,
② 有誰知道蒙古的經濟以什麼業為主
蒙古年GDP和對外貿易總額近年來均為10億美元左右。工業體系尚未建立,主要產業是采礦和牧業,煤、鐵、金、有色金屬等儲量很豐富。額爾登特的銅鉬礦,年產銅精礦粉約51萬噸左右,產品的95%出口中國,全部出口的收入約占蒙古財政收入的40%。2002年6月底的牲畜存欄數為3000萬頭(只),每年出口約300萬張皮革,1500多噸羊絨和少量的牛、馬和羊肉
③ 12世紀中期蒙古族的手工業是怎樣的
到12世紀中期,蒙古族已出現了簡單的手工業,如冶鐵、木工等,並開始使用鐵制的生產工具和武器。
蒙古族有一個古老的傳說:在部落征戰中,蒙古部落曾經失敗得只剩下兩男兩女,他們逃到一個四周都是山谷和樹林的草原上——「額爾古涅昆」(意為險峻的山坡),在那裡繁衍生息。後來,人口多了,地方也就太小了,必須打通山谷,才能向外發展——他們做了70個大風箱,架起許多柴火,燒了幾天幾夜的大火,將山坡都燒熔了,流出許多鐵水,辟開了一條通道,終於走出山谷,來到了廣闊無垠的大草原上。
④ 我們的鄰國蒙古國,人口的確非常稀少,它們的主要經濟是什麼
我們的鄰國蒙古國有著超過15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但人口卻不足300萬,這樣地廣人稀的國家,它的資源可謂是相當豐富,不僅有豐富的煤炭、鐵礦資源,還有其他80多種的金屬礦產資源。數據顯示蒙古國有20多億噸銅礦,3400噸黃金,3000億噸煤礦,甚至還有80億桶石油等等。憑借著廣闊的土地和豐富的礦產,蒙古國的經濟來源主要以畜牧業和采礦業為主,部分城市還有可依靠的旅遊資源。
其中畜牧業稱得上是蒙古國的國民經濟基礎,因為祖先生活習俗的傳承,以及蒙古國大面積草原的地理優勢,導致當地畜牧業非常發達,這一點可以參照我國內蒙古自治區。畜牧業的發展既滿足了國民的日常所需,也為蒙古國出口提供了優質的產品。與此同時畜牧業還帶動了乳製品和肉製品的發展,尤其是牛奶、羊奶、牛羊肉,都因其優良的品質備受全球人民的喜愛。
蒙古國雖然國土面積大,但人口稀少,許多資源得不到合理的利用,希望這個有草原有資源的國家能發展得越來越好。
⑤ 外蒙古國,有什麼發展的呢
1921年革命前,蒙古是落後的單一畜牧業國家。當時,游牧養畜業是國民經濟的主要部門。牧業人口約佔全國人口的90%,居民生活必需品的2/3來自畜產品,另1/3依賴進口。那時的蒙古沒有工業、農業和現代化交通運輸,商業操縱在外國資本家和商人手中,他們有的來自中國內地,有的來自俄、日、英等國,故而沒有本民族的銀行、貨幣。1921年革命後,蒙古政府廢除一切外國商號和高利貸者的債務。1924年蒙古人民革命黨第三次代表大會提出了"沿著非資本主義道路發展"的總路線,沒收了封建主財產,發展社會主義經濟成份。蒙古在單一畜牧業的基礎上,逐步發展起種植業、工業、運輸業、建築業等經濟部門,並形成了擁有3.81萬人的工人、職員階層。1948年至今先後通過並實施了發展國民經濟及文化的第一個五年計劃。第八個五年計劃(1986-1990年)因為新起的"民主化"和改革浪潮而中斷。在這40年間,蒙古經濟發展經歷了如下幾個階段: 1,20年代至50年代 社會主義改造時期。1925年起組織牧民合作社,後經曲折發展,至1959年底才基本完成,全國99.3%的牧民和77.3%的牲畜加入了農牧民合作社。 2,60年代至80年代中期 由牧業國向工業-農牧業國發展。經過幾個五年計劃建設,其國民經濟中所居地位不斷提高。1985年與1960年相比,工業固定資產增長24.7倍,而農牧業只增4.8倍;工業總產值增長8.2倍,農牧業增67.6%。在國民收入中所佔的比重,1960年工業為14.6%,農牧業為22.8%;而1985年工業為32.6%,農牧業為16.2%,說明已逐步變為工業-農牧業國。但蒙古經濟地運轉在很大程度上還受外國制約,1962年加入經互會後,蒙古經濟更處於蘇聯的嚴格控制之下。工業企業的85%由蘇聯援建,工業設備的90%和日用消費品的70%靠蘇聯供應,對外貿易的80%以上都是同蘇聯進行。多年來,蘇聯一方面給予了蒙古一些經濟援助,1948-1985年間達130億盧布;另一方面,蘇聯長期以來也以不平等貿易等手段,從蒙古掠奪走一些戰略原料、礦產品、畜產品和肉食。經濟上的另一問題,是按蘇聯模式建立的高度中央集權的、用行政方法管理經濟的體制,使國民經濟僵化、呆滯、推動發展的活力。 3,80年代後期至今 蒙古從1986年起實行第八個五年計劃。土這一時期,蒙古經濟發展的目標是:加快發展速度;改革管理和計劃工作;擴大企業自主權;使個體、集體和社會的利益保持均衡;加快生產中的科技應用;在農牧業推廣實施承包制等。 1990年,蒙古在政治上受"民主化"浪潮的影響,實行多黨議會制度,經濟改革也沿著與以往大相徑庭的道路發展,開始實行蘇聯、東歐式的急遽經濟改革。蒙古政府明確宣布實行市場經濟;議會(國家大呼拉爾)通過了私有化法,成立了私有化委員會,生產資料所有制國家、集體所有制占統治地位向私有制轉軌。自1991年起,分兩個階段實行私有化,即首先實行對中、小企業和服務性行業的"小私有化"。1992年10月,農牧業的私有化結束,新成立了各種公司350個,合作社8個,牲畜和土地的90%已歸私人所有。1994年,服務業、商業的私有化全部完成;食品加工、采礦、建材、建築、運輸和輕工等部門的私有化也進入尾聲。但是,蒙古國家禁止在鐵路、民航、石油及大型灌溉系統等部門或領域實行私有化,而且在電站、輸電線、煤礦和金屬礦、通訊及一些麵粉、肉類、水泥、釀造廠中仍有51%的股權。在此期間,俄羅斯停止對蒙古的援助,大大削減了對蒙古的能源和零配件供應,從而使蒙古經濟受到嚴重影響。1990-1993年,蒙古經濟接連4年滑坡,分別下降2%、9.9%、1.3%;大批工廠企業處於停產和半停產狀態;國家的生產降至1980年的水平,全國經濟遭遇到從30年代以來的最大困難;1991-1993年的通貨膨脹率分別是209%、321%、183%;同期失業人數由6萬增至近10萬,人民生活貧困化加劇,全國26.5%的人口即近60萬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犯罪率迅速上升。1992年上台的扎斯萊政府,實行了有計劃地堅持推進私有化、保證重點創匯企業和扶持中小、放開物價、匯率自由浮動、緊縮政府開支等一系列措施,使蒙古經濟逐漸復甦。1994年蒙古國內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2.1%,這是4年經濟滑坡後的首次增長;通貨膨脹率降至65%,農牧業和工業均有所增長。1995年國內生產總值預定增長3%以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專家估計,蒙古國經濟將在今後四五年保持增長勢頭。 從經濟結構看,蒙古在80年代已由畜牧業為主的國家發展為工業-農牧業國。90年代初,按產值計算的國民經濟各部門構成是:工業36%,商業28.4%,農牧業20.7%,運輸業7.2%,建築業5.5%。
⑥ 蒙古國都有哪些礦產資源
蒙古國已發現和確定擁有80多種礦產,建有800多個礦區和8000多個采礦點,主要蘊含鐵、銅、鉬、煤、鋅、金、鉛、鎢、石油、油頁岩等資源。
其中,銅礦儲量20多億噸,黃金儲量達3400噸,煤礦儲量達3000億噸,石油儲量達80億桶,鐵礦儲量為20億噸,螢石礦床儲量2800萬噸,磷礦儲量2億噸,鉬礦儲量24萬噸,鋅礦儲量6萬噸,銀礦儲量7000噸等(以上資料,截至於2012年)。
蒙古國地質結構復雜,山脈多系火山岩構成,土層較厚,基岩裸露,土壤種類以栗鈣土和鹽鹹土為主,北部有凍土層,從北至南大體為高山草地、原始森林草原、草原和戈壁荒漠等6大植被帶。
(6)外蒙古有哪些工業擴展閱讀:
蒙古國生物資源:
蒙古國植被以北部西伯利亞針葉林和南部的中亞草原、荒漠組成。高等種子植物有103科596屬2251種,苔蘚植物有40科119屬293種,地衣植物有30科70屬570種,蘑菇有12科34屬218種,葯用植物有52科154屬574種。
其中,主要植物有蒙古茅草、科爾金斯基茅草、戈爾嘎諾夫旋花、格魯保夫針葉棘豆、胡楊、山川柳、沙棗、菖蒲、芨芨草、看麥娘等。
蒙古國野生動物約有60種哺乳類,50多種魚類,90種鳥類。主要有旱獺、野驢、野馬、角鹿、戈壁熊、野駱駝、羚羊、野山羊、母盤羊、黑尾黃羊、麝、豹、海狸、水獺、貂、密鼠、鷲、鴻、鵜鶘、雪雞、野雞、皂雕、貓頭鷹、梟、啄木鳥(以上資料,截至於2012年)。
⑦ 蒙古國有什麼重工業
賽音善達重工業園區建設中,重點發展項目包括:洗煤煉焦、煉鋼、煉油、銅冶煉等礦產資源加工。出口建材、鋼材、機電和化工產品
⑧ 外蒙古有什麼礦產資源可以用用
蒙古國已發現和確定擁有80多種礦產,建有800多個礦區和8000多個采礦點,主要蘊含鐵、銅、鉬、煤、鋅、金、鉛、鎢、石油、油頁岩等資源。
其中,銅礦儲量20多億噸,黃金儲量達3400噸,煤礦儲量達3000億噸,石油儲量達80億桶,鐵礦儲量為20億噸,螢石礦床儲量2800萬噸,磷礦儲量2億噸,鉬礦儲量24萬噸,鋅礦儲量6萬噸,銀礦儲量7000噸等。
(8)外蒙古有哪些工業擴展閱讀:
畜牧業是蒙古國的傳統產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也是蒙古國加工業和生活必需品的主要原料來源。蒙古國地廣人稀,冬季持續時間較長,畜牧業生產仍以自然放養為主。
現階段仍難以實現大規模、現代化生產,受自然氣候和牲畜影響較大。近兩年蒙未發生暴雪災害,也未爆發大規模疫情,畜牧業迎來豐收,牲畜存欄量連創歷史新高。
農業(主要指種植業)並非蒙古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但關系國計民生,歷來受到政府的重視。農業從業人口6萬餘人,產值約占農牧業總產值的四分之一。蒙古國的主要農作物有小麥、大麥、土豆、白菜、蘿卜、蔥頭、大蒜、油菜等。
⑨ 外蒙古的經濟情況
1990年以後蒙古國經濟體制開始了從計劃經濟過渡到市場經濟的進程。隨著財產私有化、物價放開、外貿開放、改革銀行體制等重大措施的實施,舊的經濟體制完全解體,同時也導致了生產大幅下降。經濟部門中畜牧業、礦山工業、商業和服務業相對穩定增長,因此保障了的幾年來gdp的增長。但是該國主要工業部門之一的加工農畜產品的輕工、食品工業仍在疲軟之中。從1997年開始國際市場上銅、黃金和羊絨跌價後蒙古的經濟發展受到了嚴重的沖擊。因為蒙古國經濟不景氣,所以社會問題比較嚴重。 1990年以後蒙古國經濟體制開始了從計劃經濟過渡到市場經濟的進程。隨著財產私有化、物價放開、外貿開放、改革銀行體制等重大措施的實施,舊的經濟體制完全解體,同時也導致了生產大幅下降。 1993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以下簡寫gdp)比1989年下降了28%,1989~1993年間平均下降7.9%。從1994年開始蒙古國gdp才有所回升。1998年蒙古國人均gdp按美元計算相當於433美元,比1990年下降了20%。 經濟部門中畜牧業、礦山工業、商業和服務業相對穩定增長,因此保障了的幾年來gdp的增長,特別是1990年後畜牧業得以迅速發展。但是該國主要工業部門之一的加工農畜產品的輕工、食品工業仍在疲軟之中。1995年加工企業產值佔gdp的26%,1998年則下降到7.5%。1998年農牧業的產值佔gdp的32.8%,而畜牧業占農牧業總產值的87.6%。1998年的工業產值佔gdp的24.l%。 1992年1月通過新憲法,2月2日將「蒙古人民共和國」改名為「蒙古國」,去掉國旗、國徽上的紅五星,以如意寶和法論圖案代替齒輪和麥穗。改變大呼拉爾(行使國家最高權力)和小呼拉爾(行使立法和監督權)並存的兩院制議會,實行設有總統的議員議會(及國家大呼拉爾)制。新憲法使業已形成的多元政治體製得到進一步鞏固。 1992年初以來,蒙古政局相對穩定,改年6月8日,全國舉行由3個政黨參加角逐的國家大呼拉爾選舉,26各選區選擇產生76名國家國家大呼拉爾委員,人民革命黨獲得絕對勝利,得到了71席。7月20日,新選出的國家大呼拉爾會議開幕,選舉了大呼拉爾主席、副主席和各黨設委員會,任命了總理和新政府成員。新的國家大呼拉爾任期為4年。 1992年7月由人民革命黨單獨組成政府。1996年6月30日有民族民主黨和社會民主黨組成的「民主聯盟」執政。恩和賽漢出任總理。下設16各部委、11個直屬局、2個研究中心。 蒙古全國共分21個省和一個市,省下縣,縣下設鄉,直轄市下設區,區下設里。根據憲法,省、首都、縣、區實行地方自治和國家領導相結合,自治機構是公民代表呼拉爾。地方行政首長--各級扎薩克主席,由公民代表呼拉爾提名、各自的上級任命,任期為4年。司法機構由國家最高法院和地方法院構成。另設有憲法法庭,是監督憲法實施的最高機構,具有獨立地位。國家監察總署檢察長和各級地方檢察長,行使法律的檢察權。 政黨實行多黨制。目前共有12個注冊政黨,即: 蒙古社會民主黨 執政黨。1990年3月2日成立,黨員2萬多名。 蒙古民族民主黨 執政黨。1992年10月25日成立,黨員4萬多名。該黨由民主黨、民族進步黨、復興黨和聯合黨和合並而成。 蒙古人民革命黨 在野黨。1921年3月1日成立,原稱蒙古人民黨,1925年3月改稱現名。黨員8萬多名。 此外,還有綠黨、宗教民主黨、工人黨、傳統統一黨、人民黨、資本家黨、民主復興黨、民族團結黨、民族民主社會黨。 國防體制 :憲法規定,總統為武裝力量總司令,總統通過國防部長會議對軍隊實施指揮。國防部長會議由國防部長、總參謀長、邊防局長、民防局長、國防部政策與規劃局長、行政管理與協調局長、外事與信息研究局長等人組成,國防部長任主席。國防部長會議負責制定和實施國防政策,完善軍隊的編制,管理國防經費,配備領導幹部以及負責軍隊對外關系。國防部是最高軍事行政機關,統管武裝力量,下轄戰略指揮規劃局、行政管理局、政策執行協調局、信息監督分析評估局等。武裝力量由現役部隊、預備役部隊和准軍事部隊組成。現役部隊包括陸軍 (即—般任務部隊)、國土防空軍、民防部隊、建築部隊等。總參謀部是最高軍事指揮機構,下轄武裝力量後勤部、國土防空軍司令部,建築兵管理局等。 武裝力量 現役部隊1.1萬人(含建築部隊和民防部隊)。 預備役部隊 陸軍l3.7萬人。 准軍事部隊 邊防部隊5000人,內衛部隊900 人,建築部隊1500人,民防部隊500人。 兵役制度 實行義務兵與職業准尉相結合,現役與預備役相結合的兵役制度。徵兵年齡18—28歲,士兵服役年限1年。軍官最高服役年齡:尉官45歲,校官50歲,將官55歲。 軍銜 軍官軍銜分3等9級,即將官3級(上將、中將、少將),校官3級(上校、中校、少校),尉官3級(大尉、上尉、中尉)。准尉軍銜設一級准尉、二級准尉、三級准尉。士兵軍銜分軍士和兵兩等,軍士設上士、中士、下士;兵設上等兵、列兵。 蒙古陸軍 蒙古陸軍兵力8500人。編有7個摩步旅,1個炮兵旅, 1個輕步兵營,1個獨立營。 坦克:T-54/-55/-62型650輛。 裝甲偵察車:БΡДM-2型l20輛。 步兵戰車:БM∏-1型400輛。 裝甲輸送車:300輛。 牽引炮:300門。 火箭炮:130門。 迫擊炮:140門。 反坦克炮:200門。 蒙古國土防空軍 蒙古國土防空軍兵力500人。編有1個殲擊機中隊。作戰飛機9架,武裝直升機12架。 殲擊機:米格-21型8架,米格-21U型1架。 武裝直升機:米-24型12架。 運輸機:42架。 高炮:150門。 地空導彈:SA-7型300部。 雖然蒙古人民共和國的戰斗軍隊只有10多萬,但是備用軍隊還有幾十萬呢,一旦遇到容易滅國的侵略戰爭,蒙古國最少能拿出七十到八十萬的軍隊
⑩ 蒙古工業以什麼為主
食品加工,這幾乎是他們唯一的工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