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服務 > 長安汽車如何突圍

長安汽車如何突圍

發布時間:2023-01-21 16:29:24

Ⅰ 2013年發生了什麼,長安汽車業季大漲

2014年,中國汽車陣營里最惹眼的品牌當屬長安汽車。這一年,長安汽車旗下無論自主品牌還是合資品牌,無論技術研發還是造型設計,無論市場銷量還是增長速度,無論產品實力還是售後服務水平,都獲得了令同行羨慕嫉妒的成績,引起業界矚目。藉助大數據分析工具,我們通過7個數字可以看清楚2014年長安汽車都發生了什麼。
4款五星安全車型
12月26日,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發布了2014年度C-NCAP第四批碰撞車型評價結果,長安CS75以59分的成績問鼎C-NCAP五星評級最高分,這不僅是該批次最高得分車型,也是有史以來C-NCAP參評車型的最高分。
由此,CS75也成為長安汽車繼逸動、睿騁、致尚XT之後又一五星安全車型,長安「五星安全家族」陣營已形成「規模化優勢」!至此,長安自主乘用車已經擁有四款五星安全車型,在自主品牌陣營內名列前茅。
這從一個側面折射出長安汽車研發實力的快速提升。2014年,長安汽車發布了產品試驗驗證體系CA-TVS,覆蓋汽車開發的可靠性、行駛性能、NVH、安全、電器、動力等15個驗證領域,357項整車試驗,289項系統集成匹配試驗,每輛車投入超過150台車的樣本進行試驗,累計強化耐久試驗超過400萬公里等。比如千台車維修頻次,長安自主品牌現在已經進入合資企業區間。
在這個驗證體系下,長安確立了這樣的研發標准,整車研發按照10年26萬公里設計,這個試驗標准超過了一些外資品牌的驗證標准。安全方面,長安計劃2014年達到歐洲安全碰撞四星標准,2016年達到歐洲新的五星標准,2018年達到美國安全標准,2020達到全球標准。耐久性方面,以車門為例,車門開關耐久性試驗10萬次。
2014年,長安逸動轎車首開國內汽車螺旋翻滾公測先河,揭開了中國品牌汽車安全標准新篇章;在2013年度重慶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長安汽車更是攬獲8項大獎。目前,長安汽車自主研發實力連續3屆6年居中國汽車行業第一。
45%同比增速
2014年1~11月,長安自主品牌乘用車在行業連續下滑的情況下,逆勢增長,銷售汽車71萬輛,同比增長45%,增速高於行業40%,居行業第一,穩居自主品牌陣營內冠軍寶座。長安汽車更是唯一進入前十名的自主品牌乘用車企業。
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中國品牌市場佔有率一路下滑,而長安卻逆勢暴增、穩居第一陣營第一增速,連續多年高於行業的增長率的發展速度,讓長安汽車的增長成為新常態。這不僅是長安自主品牌乘用車的驕傲,更為其他自主品牌車企如何逆勢突圍提供了借鑒。
每天有7000餘名用戶選擇長安汽車,30%用戶由合資轉移而來購買長安汽車。這樣從一個側面驗證了長安汽車的產品力迅猛提升,已經獲得用戶的廣泛認可。
1000萬輛
2014年6月,長安汽車自主品牌累計銷量突破1000萬輛,成為第一家且用時最短突破1000萬輛的中國車企。截至目前,長安汽車成為中國最大的自主品牌汽車企業,已連續7年實現自主品牌銷量第一。經過多年的醞釀積累,長安汽車自主品牌已經步入了快速發展的新時代,第一中國品牌當之無愧。
長安自主品牌第1000萬輛揭幕儀式上,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總結了長安汽車高速發展的四點原因。第一是堅持市場導向,認真研究市場和客戶需求。第二是持續打造研發能力。第三是認真遵循汽車業的發展規律和研發規律,老老實實做好產品。第四是不斷把握一些新的需求和技術發展趨勢。
他介紹,在無人駕駛、語音控制、車聯網、新能源汽車等領域,長安汽車都做了大量技術儲備。例如在智能化方面,長安投入了很多精力。在新技術研發方面也有專門的先期研究,研發人員大約占研發團隊總數的10%,每年研發費用約占整體研發費用的20%。2014年,長安汽車還發布新能源戰略,宣布下一個10年計劃,發力新能源車,為可持續發展做好技術儲備。
「不管什麼時候,我們再困難,甚至在我們勒緊褲腰帶的時候也在搞研發,每年把銷售收入的5%以上投入研發,持續不斷地投入研發。無論是硬體,還是場地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都是這樣。上一個五年計劃,長安在研發方面大概投了160多億元,下一步計劃起碼要投資兩三百億元搞研發。」張寶林的話道出了長安自主品牌實力提升的根源。
3款新車
2014年,長安汽車推出了三款新車:新奔奔、CS75、悅翔V7,每款新車都受到各自細分市場的追捧。新奔奔被譽為小型車市場的全新標桿。產品質量以長安福特的全球質量體系為標准,對標合資品牌同級車甚至更高水平,配置思路緊跟85後年輕人的口味興趣,而不是各種配置的堆砌。因此贏得了年輕客戶的追捧。
悅翔V7就是凝聚全球研發智慧,在長安品質驗證體系(CA-TVS)下誕生的力作,是悅翔家族全新旗艦車型,專為年輕時尚有活力的80~85後群體打造,由歐洲、中國團隊同步設計,不但具有歐洲的前沿設計思想,更深諳本土消費者的需求動態和最新流行趨勢。在外觀、駕乘、節油、動力、安全、空間、科技等方面具備競爭優勢。
CS75更是一車難求,很多粉絲持幣待購。該車集長安汽車技術之大成,上市後,月訂單達到3萬輛,產能短缺供不應求,關注度更是超過了其它合資品牌SUV,成為有史以來最受關注的自主SUV產品。「我最近都不敢上網,因為一上網就被罵,我現在也不敢轉CS75的微博,一轉了後面就有一片罵聲,說『不務正業,還不趕緊回去多弄點產量』。」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曾這樣幽默地說。
4個第一
2014年,長安汽車產品質量達到合資水平,部分產品甚至超過合資水平。這助力長安自主乘用車在4大細分市場獲取第一名。逸動系列、CS系列、悅翔系列、奔奔系列均位居中國品牌細分市場第一。
以逸動系列為例,逸動每個月的銷量都在萬輛以上,成為最暢銷的自主品牌轎車。CS系列也已經成為長安自主品牌的支柱車型。CS35月銷量均在萬輛以上,CS75更是供不應求,但首先與產能不足,無法釋放市場增量。悅翔系列也是長安汽車的明星產品,至今市場保有量已經超過70萬輛,悅翔V7上市後,迅速贏得市場追捧,有望進一步拉動長安自主品牌銷量的增長。
長安汽車的合資合作也頻頻發力,與自主品牌迅猛發展遙相呼應,長安馬自達新馬3昂克賽拉、陸風X5 8AT、長安標致雪鐵龍DS 6、長安福特福睿斯、長安鈴木啟悅相繼上市,同時,長安福特變速器工廠、三工廠,長安PSA研發中心等一系列重大項目相繼投產或落成。
7個海外車展
2014年是長安汽車國際化戰略元年,這一年,長安汽車攜旗下產品相繼亮相俄羅斯、伊朗、伊拉克、阿爾及利亞、埃及、波哥大、秘魯等車展,並在科威特、亞塞拜然展開了試駕活動,同時,1000輛長安逸動和CS35出口伊朗。
此外,長安汽車在哥倫比亞的旗艦店也正式開業,長安汽車南美最大獨立店聖地亞哥開業致尚XT征戰巴拉圭查科拉力賽。近年來,長安汽車推出的新車型屢屢暢銷,幫助長安汽車實現了品牌的華麗轉身。科技、時尚、安全三大標簽已經成為長安汽車新的品牌形象。這為長安汽車走出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自主品牌出口不能著急,要先建立起過硬的產品和品牌,否則就會砸了自己的牌子。長安汽車的國家化戰略是聚焦重要市場,然後是聚焦產品、服務等方面的工作,穩步推進。」張寶林這樣闡釋長安汽車的國際化理念。
因此,在國際化方面,長安汽車的步伐雖然緩慢,但非常扎實。「中國有句俗話,好席不怕晚。雖然長安汽車進入國際市場比較晚,但長安汽車厚積薄發,得益於其全球研發布局,每款產品均按照國際化標准打造,代表著中國汽車品牌全新實力,起步即全球同步。」在談到進入國際市場的前景時,朱華榮自信地說。
一個品牌
2014年,長安汽車展開了一系列品牌推廣營銷活動,品牌傳播大放異彩。最值得一提的是長安汽車獨家冠名央視《出彩中國人》,該節目高度契合長安汽車的潛在客戶群,收視人群達10億人次,不僅展示了精彩的長安汽車,提升品牌形象,更在無形中提升了客戶轉化率。
長安汽車星空之旅則展示出其在新媒體營銷方面的創意,該活動歷經45天,行程15000公里,打造中國首個以暗夜試駕為創意的品牌活動——自在星空之旅,完美展示長安CS系列自在品牌內涵,精準俘獲年輕客戶群的心。
2014年,長安汽車還舉辦了第二屆技術嘉年華暨1000萬輛自主品牌汽車揭幕,並向媒體展示了長安墊江試車場的宏大規模和技術實力,
逸動城市任務則為逸動的暢銷提供了助力。繼青島站火熱開啟後,該活動經過石家莊、南京、深圳與重慶的激烈角逐,全面展示逸動系列時尚、安全特質,切身感受產品的品質魅力,成就逸動登頂最暢銷的本土A級車寶座。
2014年,長安汽車推出了知音夥伴售後服務品牌,提供24小時專業道路救援、60分鍾快速保養、維修後3日回訪和差異化服務6大承諾,客戶網路投訴3天內解決。讓長安汽車品牌在用戶心中紮根。

Ⅱ 試駕|從安於現狀到勇闖新路,長安凱程F70帶你征服向上人生路

寫到最後,中國自主品牌皮卡的中堅力量正在覺醒,中歐合作全球新一代寬體大皮卡長安凱程F70必將成為其中代表。當皮卡解禁的政策正在逐步推進,皮卡將成為「多功能車」的全新代言者,以往工具車的形象正在被打破,皮卡將全面向SUV看齊,越來越多的好產品將會接踵而來,這無疑對消費者來說是個好消息。然而,皮卡的爆發不會是漸進式的,而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文/孫博偉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Ⅲ 長安汽車靠的是什麼讓銷量一直保持不錯

長安汽車之所以能購有如此高的銷量,其實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其在技術研發上的堅持不懈。

1、根據長安汽車發布的官方數據,10月份,集團總銷量達到202292輛,新車的年銷量同比增長7.5%。其中,長安中國品牌銷量145924輛,同比增長12.2%;長安中國品牌乘用車銷量102831輛,同比增長13.9%。隨著銷量的不斷上升,1-10月長安汽車累計銷量達到1934481輛,同比增長22.2%。在疫情反復和晶元短缺的背景下,長安的表現是很完美的。

Ⅳ 數讀 | 上半年凈利潤暴增2倍 長安汽車還需要攻下哪些堡壘

數據顯示,上半年,長安 汽車 營收327.82億元 ,同比 增長9.73% ;歸屬上市公司 凈利潤26.02億元 ,同比 增長216.17% 。其中第一季度凈利潤達到6.3億元,同比去年增長130.1%。

但需要注意的是,上半年長安 汽車 的利潤更多的 來源於投資收益 。重慶長安新能源 汽車 科技 有限公司引入戰略投資者,公司放棄增資優先認購權,增加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 凈利 約21億元 ;出售長安標致雪鐵龍 汽車 有限公司股權,增加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 凈利潤約14億元 ;持有的寧德時代股票股價上漲,增加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 凈利潤約17.75億元 。三項利潤加在一起達到了52.75億元。

即便如此,長安 汽車 在上半年還是繪出了一道令人印象深刻的復甦曲線,在經歷過相當一段時間的困境後,長安 汽車 或許將成為率先突圍的自主品牌。

數據顯示,長安 汽車 1-6月銷量830,992輛,同比增長約1.3%,在自主三強中,長安 汽車 是第一個恢復到正增長水平的。

今年二季度起,長安 汽車 銷量迅速回升,4月、5月、6月三個月銷量分別達到32%、54.3%及38.1%的同比增長。

到了7月份,長安 汽車 的銷量數據繼續向上突破,達成銷量 164,931輛 ,同比增長 38.5%。

整體銷量的增長,得益於旗下各個板塊的良好表現,無論是自主還是合資,表現都要優於去年,其中自主板塊的表現提供了巨大的助力。

長安系中國品牌 汽車 7月銷量為 123,548輛, 同比增長 49.9% 。在長安UNI-T開始交付的第一個完整月份,取得了 10,081輛 的市場表現,7月份時長安 汽車 曾經表示,這款產品訂單已經突破2萬輛。

合資板塊,長安福特繼續在恢復的勢頭中,7月銷售 21,726輛 ,與6月份表現基本持平,同比去年 增長20.2% ;1-7月,長安福特銷售 119,174輛 ,同比去年93,233輛 增長27.8% 。未來,隨著長安林肯國產車型的逐漸增加,長安福特的銷量還將得到一定助力。

長安 汽車 的崛起,與其新的產品周期分不開聯系,長安 汽車 解決了老產品造型過時的問題,並且切換了全新的動力總成。除此之外,在智能座艙、自動駕駛領域,長安 汽車 也有優勢,上半年發售的UNI-T是中國首個達到L3級自動駕駛能力的量產車,長安多年在新技術層面的投入,初見成效。

進入到2020年後,長安 汽車 的市場表現一掃此前的陰霾,在疫情後抓住了復甦的機會,而在這背後,實際上與很多變革有關。

從2017年底開始,長安 汽車 的市場表現開始下滑,而其真正的變革發生在2019年,大力清庫存、優化產能結構、降本增效,是長安著重發力的幾個點,其中經銷商的庫存指數從3.4下降到了1.5,2019年上半年的整體庫存降低了22萬台。

首先是集團板塊結構的優化。

在上半年,長安 汽車 新設全資子公司重慶長安 汽車 軟體 科技 有限公司,同時收購長安蔚來新能源 汽車 科技 有限公司,這兩次調整各有意義。

前者意味著長安在軟體服務上的布局,8月25日,在重慶市企業家座談會上,長安 汽車 董事長、總裁、黨委書記朱華榮也再次強調: 長安 汽車 堅定不移向智能出行 科技 公司轉型

而收購長安蔚來,則意味著長安 汽車 在高端化上的再次嘗試,6月初,長安蔚來注冊資本發生變更,由9800萬元增長至1.88億元。此外,蔚來 汽車 創始人李斌不再擔任長安蔚來董事長職務,長安 汽車 執行副總裁譚本宏將接任合資公司董事長,這也被和長安 汽車 遲遲未露面的高端品牌聯系在一起。

此外,6月底長安 汽車 發布公告稱,其控股子公司南京長安 汽車 有限公司正在實施環保搬遷的置換升級項目,擬將位於南京溧水的工廠交由地方政府收儲,此次收購價款總額為13億元人民幣。交易完成後,預計本次資產處置事項對合並報表產生的影響為 增加稅前利潤 6.62 億元

再加上江鈴控股有限公司、長安標致雪鐵龍 汽車 有限公司股權變更完成,自5月份起長安表示其產銷數據不再包含上述兩家公司的銷量,長安 汽車 的整體資本與生產結構得到了進一步優化。

其次,長安的人事調整在上半年非常頻繁。

上半年,長安 汽車 董事長職位進行了重大變化,6月初,原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副總經理、長安 汽車 董事長張寶林經上級批准,不再在兵裝及長安 汽車 任職,原長安 汽車 總裁朱華榮接替了董事長的職務。

此外,長安福特繼續調兵遣將。8月3日, 汽車 圈的營銷老將陳曉波回歸長安福特,任職長安福特全國銷售服務機構(NDSD)副總裁,兼任銷售總監以及運營總監;8月21日,原克萊斯勒中國 汽車 銷售有限公司首席營銷官顧嘉穎,出任長安福特全國銷售服務機構副總裁兼市場總監。

長安 汽車 非常清楚,如果想要重回300萬輛的年銷售體量,長安福特必須回到巔峰。

上半年,長安 汽車 已經完成了結構上的調整以及梳理,各個板塊的新產品逐漸上市,這也為其下半年的發展提供了助力。

但如果想要持續保持經營狀況的 健康 ,將優勢轉化為勝勢,仍然需要靠產品一步一步的攻下市場。

Ⅳ 在新能源汽車加速時代,長安汽車是怎樣成為市場撬動者的呢

在新能源汽車加速時代,長安汽車成為市場撬動者的,營銷策略層面,乃是延用深層次顧客心裡的CS75品牌名字,採用「同堂市場銷售」的組合策略發展戰略,讓北京長安CS75妥妥地變成了那一個將要超越長城哈弗H6銷售量主宰的征服者。這兒多說一句,大部分熱賣產品都是在玩組合策略發展戰略,大眾朗逸、軒逸、長城哈弗H6、帝豪家族這些。

一款產品的走紅,的確可以幫助公司短時間擺脫困境,但是我們從上述的銷量數據看得出,現今長安轎車可不僅僅是CS75系列瘋漲,集團旗下CS35系、CS55系、長安逸動系均出現暴漲。其成功之道與CS75系類似,一方面是因為新品都改裝了全新升級大家族設計風格,補足了設計方案里的薄弱點,另一方面由於商品在空間、驅動力、駕駛體驗、質量用材等各個方面無明顯薄弱點。促進新能源車高質量發展重要之一是智能化系統。

Ⅵ 淺談長安UNI-T 長安汽車的第三次高端之路

中國車企的向上之路,就如同乾渴許久的人對於一杯水的需求一樣。雖然它短時間之內並不會影響到自身的生存,但時間久了一切也就不好說了。現在的中國車市早已不是10年前躺著賺錢的時代,如今合資車企不斷的將產品和價格下探,自主品牌固有的生存空間變得越來越小。

總體而言,中國品牌的向上之路坎坷是正常的,合資作為上層的把門者不會傻到像小白兔一樣:你敲門,它就打開。領克、WEY在經歷高潮之後,都在潛心修煉內功。此番,長安UNI-T的高端之路必定艱難,但內心總是希望它能有所成功,有所突破。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Ⅶ 華為、寧德時代入局,長安高端智能汽車品牌「頂配」出圈

全球汽車行業正面臨巨大創新機遇,隨著特斯拉、谷歌、Uber等科技公司率先進入電動車和自動駕駛領域的研發,未來對於傳統汽車廠商而言,是一場艱難的戰役,任何一家汽車廠商都很難單槍匹馬應對這些外來的「入侵者」。尋找合作夥伴,互為借力顯得尤為重要。長安汽車牽手寧德時代、華為打造全新高端智能汽車品牌,正是這一趨勢之下的產物。
高端純電汽車市場激戰正酣,繼東風嵐圖、上汽L項目後,又一國有車企長安汽車宣布將打造高端智能汽車品牌。
「長安汽車將攜手華為、寧德時代打造一個全新的高端智能汽車品牌,且首款量產車型即將投入生產。」 11月14日,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在長安品牌日活動現場表示。
長安汽車的高端智能汽車之路來得有點突然,扔給市場的第一彈就是量產車即將生產,由於此前長安汽車並未發布該高端項目的任何信息,外界對於此款量產車依然知之甚少。
此外,華為和寧德時代的加入,讓長安的高端造車之路更具話題性,二者分別作為國內最大的電池供應商和智能汽車解決方案企業,無疑給長安汽車吃下一顆定心丸。尤其是二者作為多家車企的供應商,此次則共同出現在台前聯合造車,這動作背後含意深遠。圖片來源於寧德時代官方
11月16日,長安汽車方面告訴時代財經,此次三方聯合創建的全新汽車品牌,定位為智能汽車高端品牌,其中包括一個全球領先、自主可控的智能電動汽車平台,一系列智能汽車產品等。
事實上,長安汽車的中高端之路並不順暢,在吉利發布領克、長安發布WEY之後,作為自主銷量前三的長安卻在中高端品牌上動作遲緩,此後,隨著長安蔚來的成立,外界一度認為這將是長安的高端品牌承接者,然而,長安蔚來在今年6月卻被曝出蔚來已稀釋股份不足5%,此次長安卷土重來,又有多少勝算?
華為、寧德時代入局
今年以來,高端純電智能汽車市場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入局者,先是今年7月,東風嵐圖率先曝光,隨後10月上汽L項目披露,各自定位有所區別,不過終歸都是將目標鎖定在高端純電領域。
根據官方披露和媒體爆料來看,作為行業的頭部企業,華為和寧德時代幾乎都出現在嵐圖和上汽等項目的合作夥伴之中,包括今年7月,嵐圖舉辦新聞發布會,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也親自出席了活動。圖片來源於車企官方
然而在本次的長安汽車的造車局中,三者卻是高調宣布將強強聯合一起創建全新汽車品牌,這和此前宣稱不造車的華為以及僅僅作為電池供應商的寧德時代相比,此番動作皆有些不同尋常。
11月16日,寧德時代方面告訴時代財經,公司將和長安汽車在新能源及智慧能源生態領域深度合作,一起加快推動汽車在電動化和智能化上的產業發展;華為方面則表示,在智能網聯電動汽車的產業發展上,大家有著共同的願景和目標。圖片來源於車企官方
「寧德時代近來投入了上百億,對動力電池產業鏈投資入股以及加深與各大車企的合作等,在和LG化學等競爭中,寧德時代也在加快自身對電池甚至是車企的全產業鏈布局。」11月16日,有汽車行業分析師向時代財經表示。
此外,對於長安汽車自身來說,中高端品牌打造似乎更青睞於多方合作。長安汽車執行副總裁譚本宏此前在采訪時就表示,長安汽車做中高端品牌,一定是通過與合作夥伴一起來打造。
2018年10月,被認為是長安汽車中高端品牌項目的長安蔚來正式成立。據悉,該公司董事長由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擔任,副董事長由長安汽車副總裁李偉擔任,雙方分別持股45%,然而長安蔚來並未掀起太多水花,直到今年6月,蔚來被曝已稀釋股份不足5%。
饒有趣味的是,在蔚來股份稀釋之際,華為就被傳出有意入股長安蔚來,由於華為此前一直宣稱不造車,只專注於為車企提供智能汽車解決方案等合作模式,因此該消息並未受到太多關注。
如今已明確成為長安的合作夥伴,華為是否會像此前傳聞一樣入股長安蔚來?同時,寧德時代的加入,三者合作又將以怎樣的形式展開合作也值得關注,對於上述疑問,時代財經致三方相關負責人,其中,寧德時代和長安方面回應稱,可以期待,現在還不能透露。
長安高端化之路如何破局?
作為國內自主銷量前三強,長安汽車在中高端品牌的探索上較為滯後。
2016年,吉利和長城汽車先後發布了旗下的中高端品牌領克和WEY,經過四年發展,雖然領克和WEY也有價格逐漸下探的趨勢,但總體而言,二者都收獲了一定的市場份額,反觀長安汽車,一直到2018年,才正式向外公布將要打造高端品牌。
2018年10月,長安蔚來成立,此前曾負責長安汽車中高端品牌前期籌備工作的長安新能源總經理楊大勇透露:「長安中高端品牌由長安蔚來團隊負責。」
到了2019年,長安汽車又被媒體爆料稱,公司內部正在推進一個代號為「AB」的高端項目,兩年時間過去,無論是長安蔚來還是「AB」項目,目前來看,二者都未有實質進展。
尤其是被寄予厚望的長安蔚來,不僅李斌卸任了長安蔚來董事長一職,蔚來汽車也僅剩下4.62%股份,這意味著二者合作打造高端品牌的希望可能已經落空。
此番長安汽車攜手華為和寧德時代卷土重來,似乎更多了幾分底氣。一個覆蓋動力電池全產業鏈,一個專注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再加上長安汽車自身的造車底蘊,三者的聯合自然被外界所看重。圖片來源於車企官網
不過,要想實現在高端智能汽車領域彎道超車,長安汽車仍然面臨巨大挑戰。在以自動駕駛、萬物互聯等為特徵的高端智能汽車後面,是超算平台、AI、高精地圖、OTA、現代感測、自動控制、大數據、5G、等全方位的新興研發領域的巨大資金投入和技術研發攻關。
以嵐圖和上汽L為例,東風汽車回A募集210億元資金,嵐圖項目就占據70億資金份額,同時,招股書還顯示,將對新一代汽車和前瞻技術開發項目投資127億,其中包括新能源平台架構、電子架構、自動駕駛、智能網聯和氫燃料電池等項目,這部分利用募集資金77億元,而上述項目皆覆蓋智能純電汽車范疇,合計將使用募集資金147億元。
上汽作為國內最大的車企,面對高端品牌打造,同樣倍感資金壓力,據知情人士透露,L項目將成立獨立公司,並採用輕資產重研發、市場化資本運作模式,並將吸引更多國內、國際資本加入。
隨著高端智能汽車市場的競爭者越來越多,能否突圍又是另一大考驗。當下的市場格局,仍然是特斯拉一枝獨秀,有著先發優勢的蔚來、理想等新勢力暫時站住了腳跟,而東風、上汽和長安等與之相比,進展稍顯遲緩。
此外,在新四化趨勢和政策等多方助力下,國內新能源和中高端純電市場份額正逐漸擴大,長安、東風、上汽等後發車企更應思考如何收割正在增長的市場空間。
「目前中高端新能源的競爭中,除了特斯拉,包括蔚來、上汽等車企都有著自己的組合優勢,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和相應市場。」 如何實現「超車」,全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此前曾向時代財經表示。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Ⅷ 蔚來出局,長安高端品牌或將又是一團迷霧

早在2018年4月長安便提出了從經營產品到經營品牌轉型,對現有的品牌架構進行優化,同時新建中高端品牌,屆時形成長安乘用車、歐尚汽車、凱程汽車、新建中高端乘用車,四足鼎立,完成品牌向上的總體戰略。

雖然蔚來處於蹣跚學步的階段,但蔚來在新能源領域中的高端形象已經樹立,而且憑借管家式的高端服務,與客戶之間保持著很好的粘性。相信長安在與蔚來合作之初,就是看上了這一優勢。奈何長安在新能源領域吃了閉門羹,其子公司重慶長安新能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在2019年凈虧損4.8億元。而蔚來也表示,與長安未能在新能源領域達成有效合作。如今長安增資擴股,倒逼蔚來出局,長安蔚來的高端化戰略,道阻且長。

蔚來被邊緣化,長安蔚來如何邁出高端化的第一步,或者說已經占據主導地位的長安汽車,如何依靠自身來打造長安蔚來這一高端品牌,此時仍舊是撲朔迷離,一團迷霧在眼前。抑或是長安根本無意高端品牌,畢竟這是前任張寶林在任時提出的,現任長安掌門人朱華榮完全可以不必理會。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Ⅸ 長安汽車有什麼優勢,為什麼總能在逆境下突圍成功

長安汽車似乎可以揚眉吐氣了,2020年7月,旗下多款車型銷量大增,其中CS75成功沖上SUV市場銷量亞軍、新開發網紅級車型UNI-T第二個月銷量破萬,逸動則爬上自主品牌轎車類別銷量第一寶座。1-7月長安汽車累計銷售46.44萬輛新車,超過長城、上汽,成為僅次於吉利汽車的第二高銷量的自主品牌車企。

長安汽車,憑什麼逆襲?

長安UNI-T

長安汽車無疑是成功的逆襲了,至於2020年的劇終能否進一步超越吉利汽車成為自主品牌銷量首席,都不重要了。

不過,在長安汽車高奏凱歌的同時,我們不能忽視其也存在不容忽視的兩大問題,對於懵懂的消費者尤其需要格外重視。

第一,長安汽車早期的1.5T發動機曾經發生過批量機油增多問題,全新藍鯨高功率1.5T發動機同樣沒有經過市場檢驗,穩定性尚未可知。

第二,包括CS55 PLUS、CS75PLUS、UNI-T、逸動PLUS等搭載藍鯨發動機的車型,自動擋幾乎全部換裝了雙離合變速箱,可靠性變差。

試駕時間認為,長安汽車向上奔走的勇氣可嘉,但多少存在冒進的風險,很難守住逆襲的成果,或會像長城汽車那樣日漸式微。

Ⅹ 長安汽車還能有多遠簡析長安從底部爆發到現在的三個邏輯

長安 汽車 從底部6元啟動,兩個多月翻了三倍,而且幾乎是一條斜線拉上去的沒有大的回調,這個過程其實長安一共三個邏輯。第一個邏輯是超跌反彈加一季報超預期,長安 汽車 經過大半年的回調在俄烏戰爭之前估值其實已經差不多到底部了,受俄烏戰爭和美國加息等情緒上的影響,長安 汽車 進去了低估值區域,一季報出來後超預期,長安怒拿兩個漲停後中止了下跌趨勢開啟了上漲的序幕。第二個邏輯是 汽車 產業的政策刺激,從一開始的小道消息開始發酵到最後各地出具體的刺激政策,包括減免購置稅、政府補貼、新能源 汽車 下鄉活動,長安 汽車 和 汽車 其他板塊開始第二波上漲。第三個邏輯是長安、華為、寧德時代打造阿維塔、長安深藍的上市以及長安糯米補齊長安新能源的短板提高了市場對長安的股指,第三個邏輯徹底點燃了長安 汽車 的市場情緒開啟了主升浪,長安 汽車 這幾天連續在同花順熱度榜排霸榜而且這幾天的優勢斜率在增大,市場對於長安 汽車 的預期在不斷提高,除了機構游資也開始中意起這個老牌 汽車 企業了。對比長城 汽車 為什麼漲幅沒有長安大,因為長城只走了第二波邏輯,少了第一波和第三波,但是長城也會隨著板塊跟漲。如果你問我長安還能漲到哪個位置,我只能說長安現在的市盈率相對還是偏低,市場情緒往往會導致股票價格呈現極端化,剩下長安如何走就交給市場吧。

閱讀全文

與長安汽車如何突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華北汽車銷售中心在哪裡 瀏覽:62
名爵汽車安全性怎麼樣 瀏覽:3
汽車進烤漆房多久能出來 瀏覽:10
汽車hvac回風口在哪裡 瀏覽:842
什麼汽車游戲最好玩 瀏覽:821
嘉興工業齒輪減速機多少錢一台 瀏覽:33
賓士a200車頭怎麼變大 瀏覽:535
汽車電瓶電量過低出現哪些故障 瀏覽:359
順義賓士c級排氣哪裡好 瀏覽:537
07年寶馬760加多少氟利昂 瀏覽:695
紡織工業大學與哈工大哪個好 瀏覽:662
寶馬x3後備箱遮物簾怎麼取 瀏覽:745
汽車喇叭是怎麼控制的 瀏覽:933
汽車iec常電是什麼功能 瀏覽:201
寶馬x2前除霧按鈕在哪裡 瀏覽:901
干汽車鈑金怎麼 瀏覽:961
皓影20和奧迪q3哪個好 瀏覽:677
一一什麼汽車 瀏覽:689
張掖三廠有哪些工業園 瀏覽:211
寶馬新款5系防盜螺絲在什麼位置 瀏覽: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