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世界未來汽車技術發展的十大趨勢是什麼呢
未來汽車技術發展的趨勢:
1、告別黃金時代,高增速及高利潤率難再現
過去三十年復合平均增長率高達兩位數,使得各國廠商能夠在中國市場獲得遠高於國際市場的利潤率。現如今,這樣的黃金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市場呈現低速增長,甚至在若干年份仍有可能出現負增長。
2、大量品牌或將消亡,或將退出中國市場
過去三十年的高速成長以及各方對新能源汽車的押注,中國市場如今積累了上百個汽車品牌,其中不少品牌的產銷量遠低於合理的規模水平,這是不健康且不可持續的。
3、大部分中端國際品牌可能會在中國市場失去競爭力
若干領先的中國品牌車企已經在造型、綜合性能、質量以及成本控制等方面,顯示了極強的競爭力,加之其在電動化、網聯化等領域的提前布局,有理由相信,自主品牌們最終能夠復制家電、手機、工程機械等行業的成功模式,即進一步擴張市場份額,同時顯著縮小以至追平中端國際品牌的溢價水平。
4、機器人自動駕駛計程車隊爆發式增長
這一領域可能作為公共服務事業由政府統一進行運營。麥肯錫的研究表明,自動駕駛技術的全生命周期成本(TCO)將在2026年與人工駕駛汽車相當,這意味著一方面,機器人自動駕駛計程車隊將迅速取代傳統計程車車隊,同時新增私家車數量也將大幅被壓縮。
注意:
一、純電動/插電混動
毫無疑問,電氣化是當下汽車技術發展的最大趨勢,前幾年純電動汽車還離我們很遠,現如今已經非常普及了。除了純電動外,插電混動也是未來幾年的主流,比亞迪掌門人王傳福曾預測:插電混動是汽車從燃油時代向電動時代過渡的最佳選擇。
有人說純電動/插電混動只是為了車企迎合國內政策而推出的「騙補」產物,其實不然,國外許多國家和地區已經明確禁售燃油車的時間了,就在昨天丹麥還再次呼籲歐盟在2040年前全面禁止燃油車。
二、越來越大的中控大屏
關於大尺寸中控屏,有人說是特斯拉開了個壞頭,但其實也有可能是個好頭,就和當年蘋果取消手機鍵盤,正面除了大屏只保留一顆home鍵一樣。
許多年前小編看過這樣一篇新聞——手機屏幕尺寸首次超過了男人小JJ的平均長度,這樣的話題在當年是很「聳人聽聞」的,但現在回過頭來看,這不就是所謂的趨勢嗎?
汽車的中控屏也一樣,雖然現在許多人吐槽、許多人反感,但這就是趨勢,而且這個趨勢還在往更誇張的方向發展,從中控大屏到多屏聯動,再到橫向拉通的整塊大屏,也許再過一些年你就買不到不帶大屏的車了,而現在吐槽大屏的人,未來看起來就和當年那些堅稱手機「盲打」更先進的人一樣過時。
❷ 在這十幾年中,汽車有哪方面的領域的到提升
主要是由於去年同期受公共衛生事件影響基數較低,而國內汽車行業逐漸恢復。興業證券認為,汽車行業的周期復甦仍在繼續。雖然21Q1存在晶元短缺和原材料漲價壓力,但重卡銷售強勁,乘用車終端銷售強勁,折扣恢復,行業整體利潤恢復良好。東吳證券指出,鑒於市場風格的變化+行業估值處於歷史高位+行業正在經歷百年變革,2021年汽車行業的投資策略將從更全面的審視轉向擇優。積極應對變化,在未來行業中有明確的定位;2021-2022年處於明顯向上的業績周期,業績增長能很好消化估值。
就汽車行業而言在持續節能減排的過程中承擔更多的綠色使命,為國家全面實現碳中和做出貢獻,是責無旁貸的。今年的全國人大,汽車行業碳高峰,碳中和,是汽車行業兩會代表關注的熱點話題。碳峰化和碳中和不是投機概念或噱頭,而是整個汽車產業鏈達成的廣泛共識。在減排的道路上,中國汽車工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我們必須正視未來實現碳中和目標過程中的艱巨任務。中國傳統燃油汽車的減排壓力依然存在;雖然新能源汽車的減排脫碳效果有一定的優勢,但從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和整個產業鏈來看,仍然需要改進和挖掘,以達到碳中和的目標。在碳中和目標下,加強新能源汽車發展、支持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的產業升級方向更加明確。同時,新能源汽車產業和能源產業應攜手提高汽車能源利用效率,加快能源結構轉型,使碳中和目標在汽車產業升級和能源產業轉型過程中得以真正落實。
❸ 未來10年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是什麼
在業內普遍看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未來可能會呈現三大趨勢。一是市場競爭加劇。一方面,新能源汽車主流企業均加快了新產品上市的節奏。中國品牌方面,2018年江淮汽車有5到6款新車上市,比亞迪、北汽新能源、吉利、廣汽、奇瑞等也在加速推新品。外資企業方面,大眾、日產、豐田等外資企業也加快了在中國推出新能源汽車產品的步伐。
二是技術升級加快。有車企技術部門負責人表示,新能源車技術升級未來一段時間內會出現三大變化。首先是到2020年新型動力電池將實現產業化。其次是輕量化,產業將逐步形成以鋁合金、復合材料為主的整車輕量化技術平台,推動技術開發能力和產業鏈形成。再次是智能網聯化,產業逐步實現駕駛輔助技術產業化應用,形成部分自動駕駛技術平台。
三是自主品牌將加大國際合作的力度。業內人士表示,隨著「一帶一路」倡議和國際產能合作的深入推進,中國汽車工業的國際化發展也迎來了契機。新能源汽車作為國家戰略的經濟支柱產業,應抓住有利時機,加強國際化合作。
❹ 未來10年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是怎麼樣的
未來10年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日益發展,用戶群體不斷壯大。伴隨著新能源的最大問題是電池問題。如何快速充電成了大家比較關心的問題,也是衡量是否購買新能源汽車的重要指標之一。我認為未來的新能源汽車應該會是發展成換電的趨勢。
對於換電,專車專換是不可能的,這樣不僅浪費資源,而且無法普及。因此我認為未來更加偏向於統一一個最大電池倉空間,例如統一電池倉的空間大小是2m*1m*0.3m。電池廠商生產的電池都以標准介面以及不能超過電池倉的最大空間。
這樣只要是符合這個標準的新能源汽車都可以去換電。未來的加油站基本都會有新能源汽車的換電服務。依照以上談到的標准,車主只需要開進去即可以換一塊預先已經充滿電池的電池。那麼如何定價昵?首先如果換下來的電池還有30千瓦時。
而換上去的電池是100千瓦時的,換電站會自動進行計算:100千瓦時-30千瓦時=70千瓦時。也就是說車主需要按70千瓦時的電量進行付款。假設單價是1元/千瓦時,那麼車主這次換電的收費是70元。
❺ 汽車行業未來 10 年,除了自動駕駛外還有哪些技術會進入飛速發展階段
凡是預測,總是有準的也有不準的。如果看看1950年代的預測,大多都失算了,否則今天我們就開上飛行汽車了。The Peak雜志不願意盲目樂觀,它查看實驗室,尋找最有希望的新生技術,然後作出猜測,看看未來10年會有哪些技術在汽車行業流行起來。下面就是The Peak挑選的5大技術:
畢竟是新技術,開始成本當然高,不過慢慢就會降下來,因為企業投入了許多研發資金。2014年,寶馬i3成為第一款用CRFP製造的高產量汽車。碳排放標准越來越嚴格,它會逼迫製造商努力降低成本。
汽車與汽車通信
看看今天的高端汽車,不需要人的干預,它就可以根據交通條件變換車道,改變車速。特斯拉和奧迪已經開發出新型汽車,可以長距離自動駕駛。
由於監管機構比較保守,司機不放心,自動駕駛技術想普及有些困難。V2V通信技術倒是讓人興奮,它也許可以化解一些擔憂。
如果讓汽車彼此交流,駕駛就會變得更安全。假設不守規矩的司機沖過停車標志,在你反應之前,他的汽車可能就會發送警告信號。此時汽車會自動剎車,避開沖撞。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估計,V2V可以讓沖撞數量減少79%。
48V電子系統
自50年代以來,汽車的電源系統就沒有太多的變化,真是讓人驚訝。現在的汽車尖端技術越來越多,用的還是12伏系統,真是捉襟見肘。
48伏系統可以解決問題。大眾集團在奧迪SQ7汽車上安裝了48伏系統,它可以讓增壓器在30毫秒內加速,解決渦輪遲滯問題。
賓利Bentayga用相似的裝置控制防傾桿,根據地形調整,在走走停停的路面上行駛時體驗更好。汽車製造商甚至還想引入「輕度混合系統 (mild hybrids) 」。
例如,本田在原型柴油思域汽車中安裝了48伏系統,讓電力輸出更平穩。本田估計,48伏系統的效能相當於全混動系統的三分之二,但是成本只有它的三分之一。
❻ 汽車行業未來十年的發展趨勢將如何
傳統能源的日漸枯竭,必然誕生新的能源技術和動力系統,大致包括電能、太陽能、再生資源等新型能源及其配套的動力系統。 車輛電腦化,以CAN系統為先驅,車輛的數字化進程和普及會逐步加快,人為干預及產生的錯誤率將逐步減少,車輛更加智能化。同時,車輛的功能更加完善,操作更加簡便。 車輛總成的模塊化,便於生產及日常維護,加速生產進度、減輕維護難度。 新型材料及防護技術的採用,車輛自重進一步減輕,防護性能不斷提升。 隨著人口不斷增加,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促使人們用車觀念的改變。車輛將向大型和微型兩極分化,中間的車型可能會趨於真空化。
伴隨著自動化科技和5G互聯網的迅速發展,汽車工業生產將持續提升 一體化和智能化系統;而全世界生態環境保護觀念逐漸提升 ,能耗的大幅度升高,電力能源儲藏量降低,將促進汽車驅動力向綠色能源發展(例如:油電混合和電動式化)。轉返回新能源客車,自2008年至今迅速狂飈,去年,上年都經歷了下降,2021年由於肺炎疫情危害,2月也是狂跌。這對汽車行業及其零部件領域危害太大。
❼ 中國未來10年汽車的前景如何
未來10年的汽車,肯定會以三個方面進行發展:
1,能源。
現在的汽車能源基本都是以燃油為主,而未來肯定發展為雙能源或者電能汽車。
2,智能化。
汽車的智能化系統肯定會越來越發達,或者無人駕駛汽車會變得普及。
3,安全、性能。
未來10年,汽車的安全以及性能肯定會大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