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年輕消費者購車首選的賓士C200,有面兒有態度!
作為德系BBA之一的賓士,在國內市場中無論是口碑、質量還是品牌影響力,都是數一數二的存在。賓士旗下的中型車賓士C級更是因其年輕化的外觀在國內市場上收獲了不少年輕消費者的青睞。除此之外,賓士C級在設計風格以及行駛舒適性上,都能滿足大多數人對於豪華汽車的期待。今天淘淘為大家帶來的就是一輛賓士的當家小花旦——賓士C級2016款C200運動版。
這輛C200運動版從它的名字上就可得知它的主要外形定位:極富運動感,且時尚年輕。它的車身有4714mm,這種修長度在同級別汽車中也是居於首位的。與此同時,1810mm的車身寬度也是其他汽車無法比擬的,雖然從數據上看只比某些汽車寬了幾十厘米,但它營造出的視覺效果卻非同一般。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⑵ 梅賽德斯賓士C200,早年間進口的整車真的太耐用了
這是我花自己的錢購買的第一台二手車C200K什麼的1.8機械增壓2015年8月29日[嘻嘻],出廠日期1998年,2003年購買的(一首車是一個律師事務所的接待車)就在市區里開開接待客戶用,底盤一點泥巴都沒有(洗是洗不出來的)陪伴了我5年,由於一次變速箱電腦板的故障,導致了變速箱不升檔也不降檔,但有一句說一句,早年間進口的整車真的太耐用了(擋風玻璃下面沒有車架號,應為那時的走私車可以落戶),除了電路故障以外發動機變速箱,從來沒有壞過和滲油,這次電腦板壞了以後就沒有想過修了(雖然這兩個總成是好的,應為太老了配件真的太難找了,就連四兒子店都沒有),從買了到現在我基本已經把W203摸透了,知道有兩個AMG版本的叫(C32AMGV63.2機械增壓320匹)(C55AMG5.5自吸550匹),原來一直都愛改車,這車只是代步用用,從耍朋友到結婚有小孩,共同陪伴了我走了這一路,我又不想賣掉它,所以開始換血吧。
這是我最終把小C廠車化了以後的樣子(預想圖)此款為同年代的SLK63AMG或者SLK55AMG,原廠自帶大寬體,這車很少見國內基本沒有,生產出來都是拿去當F1的安全車使用的,國外也少的可憐,知識點:廠車(用於職業比賽的賽車,只能在賽道或者專業場地使用的體育用品),比如說最近比較火的千匹TTRS小綠,被交警隊扣押了以後,要嘛恢復原廠,要嘛注銷車牌,登記為體育用品(我記得是叫體育用品),慢慢來吧,這將是我人生中最後一台異種移植的車了,以後直接買性能車了,至於為什麼,走過這條路的都能明白,太累了,年紀慢慢大了,不想在重新搞一遍了
⑶ 車友痴迷改裝 把賓士C200換S320L後繼續打造極致低趴姿態
「我是Andy,兩年前意外的購買了新C200運動版,也深入的去玩了,算是C級的元老級的玩家了,之前的C200前後換了五套輪轂,六個車身顏色,三套避震系統,三套剎車,兩套DIY寬體包圍,三個方向盤,新C級的改裝我也算是極致的玩過了。」
「有人說玩車的人是一個死循環,買車→改車→改好賣車,好像說的就是我,一路走來我一直算是折騰的人了,我可以等輪轂四個月,做寬體等一個多月,改好成品一個多月後就換車,不是喜新厭舊,是感覺自己有更多的想法,希望在下一台車上去呈現,也真心希望每一位改車愛車的兄弟姐妹們,都可以永遠保持這份激情,不會隨著年齡和時間改變,如我一般繼續前行!」
本期賓士S級改裝案例鳴謝車主:Andy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⑷ 賓士c200防凍液多久更換
賓士c200防凍液兩年或四萬公里更換,防凍液是可以防止在寒冷冬季停車時冷卻液結冰,而脹裂散熱器和凍壞發動機氣缸體,全稱防凍冷卻液。賓士c200生產廠商為北京賓士,級別為中型車,能源類型為汽油,變速箱為9擋手自一體。這款車長寬高分別為4784mm、1810mm、1457mm,軸距為2920mm,車身結構為4門5座三廂車,最高車速每小時為221千米,前、後懸掛類型均為多連桿獨立懸掛。百萬購車補貼
⑸ 2018款賓士C級,最後的2.0T的C200,談談感受
最近新肺炎猖狂,出不了門,早就想發個帖,一直沒弄。最近終於空了,突然想起這個事,開了兩年多了,還是和大家分享下吧。希望能和C車主朋友交流用車感受及經驗,能給C的准車主一些參考幫助。當時看車准備買個20多萬的,看過蒙迪歐,邁騰,蒙迪歐我有個哥的公司給蒙迪歐做過外殼配件,蒙迪歐的做工被他否決了,也就沒考慮了,看來邁騰,當時看的2.0高功率的次頂配,感覺很不錯,但包牌要27萬多,看了高配看配置低點的輪轂和內飾怎麼看都不順眼了,後來考慮直接看BBA。在網上了解了下,第二天看了賓士C後也沒准備看寶馬3和奧迪A4了,那段時間忙,有一個月時間沒去關注,後來7月底定的車,說的10月20日前提車,也就定了。當時也考慮過寶馬,但接受不了當時的機械手剎,外觀看起還可以,但不是那麼驚艷。奧迪也是在網上了解的,看起便宜好幾萬,但同配置也不見比賓士便宜好多,而且車型太多,外觀看起也比較中庸,除了燈好看,對於我這種有選擇困難症的,不想考慮太多。這里插一句,一年多後到現在,沒事翻翻論壇什麼的,看見A4的45型優惠下來和我當時買這個奔奔差不多,如果當時是那個價或許我就選A4了,2.0高功率四驅,還是香[嘻嘻][嘻嘻][嘻嘻]。如果晚一年多買或許就不會選擇賓士C了,也許賓士也更便宜了,但2019款是1.5T的輕混,我是無法接受的,30多萬買個1.5的心頭還是有點別扭。當時看起賓士也是因為外觀和內飾,感覺比寶馬奧迪驚艷,奧迪寶馬車主別噴哈,只是我自己喜歡,蘿卜白菜各有所愛,沒有其他意思。缺點也有,人無完人,車無完車,既然愛就得接受它的一些小缺點。優點:顏值,內外顏值都喜歡,懷擋用習慣了還是覺得香,方便。加速上S和S+的話還是給力。缺點:剛買那一年多,減速432時,頓挫,特別是踩剎車在某個力度上減速時頓挫還比較嚴重。現在感覺沒那麼明顯了。冷車啟動發動機噪音,特別時在地庫,早上啟動後下車聽到那聲音,真的很不舒服,那拖拉機聲真的和它的顏值不匹配。說了那麼多,還是分享點圖片邊看邊描述吧。
老朋友和新朋友在一起,老朋友都十年了。家裡也有人開,沒人開的時候有時我也在開,一直沒賣。買賓士或許還是帶點自己的小情懷,舊車車標是個圓面五星錐錐,買那車的時候我就想第二個車一定要少兩個錐錐。雖然是小奔,還是算實現理想吧![嘻嘻][嘻嘻][嘻嘻]
開了兩年多,沒加裝任何東西,也沒改裝過,對那些興趣不是很大吧,就交車時加了個行車記錄儀,腳墊和電尾門。總的來說,給我的感覺是加速肯給油還是來勁,平時也經常用S和S+模式,踩到過6000多轉,保持在3000-4000轉開起還是給力,持續的推背感還是有的。減震有點硬,過坑和馬路牙子或不是太平整的路面感覺不好,不過在平整的泊油路面上過彎感覺支撐還是可以。油耗的話看使用習慣,一半城市道路一半高速的話基本平均8個多。可變轉向過彎掉頭還是輕松,這個可以。座椅的話後排座椅還是偏短,對腿部的支撐還是不夠。頭兩年說頓挫嚴重和起步咚一聲的問題,剛買的那一年多點有點頓挫,起步有咚的一聲,但不像網友說的那麼明顯,一年多過後頓挫不明顯了,也沒有咚的聲音了。也不知道什麼原因,反正沒有這些問題了最好。關於這個車,各方面的好與不好也看和什麼車比,每個人審美觀也不一樣,所以看法也不一樣,萬事沒絕對。對我來說,整車的品控,整車的質感在這個價位,加上自己喜歡的外觀和內飾,加上這個車標,如果像好多網友說的這個賓士標值十萬的話,我只想說,我覺得我賺了[嘻嘻][嘻嘻][嘻嘻]!也不知道從什麼地方說起,如果要說的話,兩年多的體會也太多,平時也經常開別人的車,也有過對比,還是喜歡逛論壇,看別人的心得體會。如有疑問或心得,歡迎留言,樂意和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