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2新能源補貼新規對消費者有什麼影響
你好 在2021新能源補貼政策中,車輛享受補貼的門檻沒有改變,依然要求車輛的續航里程達到300公里及以上、車企的新能源乘用車年銷量達到10000輛、補貼前售價低於30萬元(換電車型除外),變的僅是補貼額度。
對於續航里程大於等於300公里且在400公里以內的純電動車,補貼額度為1.3萬元,相比2020年少了0.32萬元。而續航里程大於等於400公里的車型,補貼金額為1.8萬元,相較於去年減少了0.45萬元。同時,插電混動車型(包括增程式車型)的補貼額度為0.68萬元,相較於去年減少了0.17萬元。額度下調幅度都是20%。
2. 新能源汽車補貼終結後,國內車市有怎麼樣的變局,車企該何去何從
在新能源補貼結束之後,國內的汽車市場必然會發生較大的改變,同時還會導致很多新能源車企出現倒閉破產的情況,而車企如果想要有好的發展,就必須要提升自身的科技實力。
新能源汽車之所以能夠迎來快速發展,就是因為官方為新能源汽車企業提供了高額補貼,然而在高額補貼政策結束之後,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也必然會迎來新的變化。
在國內的企業看到新能源汽車有著較大的發展潛力之後,很多企業都開始進入了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只不過這些企業並沒有掌握太多的核心技術所以,在競爭力層面這些企業就只能依靠官方補貼來獲得一定的優勢,在官方補貼政策結束之後,這些企業必定會被市場所淘汰。
3. 近1200億新能源補貼:特斯拉失寵、蔚來利好!這三大風口要起飛!
「精準扶貧」。
用這四個字,來形容幾天前公布的《關於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補貼新政」),再合適不過了。
4月23日,四部委聯合發布的補貼新政提出,延長新能源汽車補貼期限,平緩補貼退坡力度和節奏。同時,首次設置價格門檻——售價超過30萬元(包含30萬元)的新能源汽車,不再享受補貼。
國家電網充電樁(來源:CNN)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環——充電樁。
在新基建的推動下,有著「基建狂魔」稱號的中國,在充電樁的基礎設施建設將從原來的野蠻生長,邁入更健康的發展軌道。
4月初,國家電網啟動新一輪充電樁建設,計劃安排充電樁建設投資27億元,新增充電樁7.8萬個。此前,南方電網也披露,未來4年將投資251億元投建充電設施,建成大規模集中充電站150座,充電樁38萬個。
按此計算,兩大電網將投入278億元資金,建設45.8萬個充電樁等充電設施。
「加電比加油更加方便,汽油車能去的地方電動車都能去。」蔚來汽車CEO李斌認為,這一願景應該很快就能實現,甚至用不上五年那麼久。
如果那一天到來,燃油車的鼎盛時代也不復存在...
寫在最後
「政策出台,帶來重大利好。但與機會並存的挑戰亦隨之而來。」
奧動新能源黃春華表示,資本對企業整體要求會越來越高,行業洗牌在所難免,能夠存活下來的企業都在此細分領域中擁有良好的商業模式和健全的運營體系。
當下,補貼退坡、疫情陰霾和銷量九連降的車市寒冬,對於新能源汽車企業來說都是噩夢般的事實,但「危」中總會有「機」。
正如,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所說的:「發展企業與人生成長都像爬大山,找山尋路是種學習過程,從中學習篤定冷靜,及如何從慌亂中找到生機。」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4. 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如何
目前隨著我國新能源汽車技術的成熟和新能源汽車的普及,我國開始針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開始退坡,但在對環境污染較小的純電動汽車領域,我國在購置稅方面依舊給予了傾斜,外加北上廣深等超一線城市對燃油車牌的管控較嚴,導致在2019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受政策退坡和消費者消費信心下降影響減少後,2020年再次回升。
1、我國新能源汽車補貼開始退坡
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經歷了萌芽期、快速成長期和冷靜調整期。2016年,財政部曝光了蘇州吉姆西客車製造有限公司等5家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意圖騙補國家財政補貼超10億元,「新能源汽車騙補門」事件爆發後,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開始進入冷靜調整期,為防止騙補,補貼資金的申報和下達更加嚴格,由預先撥付改為時候撥付,2019年國家新能源汽車補貼減半且取消了地方補貼,2020年12月31日,財政部、工信部、發改委、科技部等發布《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提到2021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標准在2020年基礎上退坡20%,公共交通領域退坡10%。新能源汽車補貼的退坡也使得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開始由「政策導向性市場」向「市場導向性市場」轉型,行業進入冷靜調整期。
—— 更多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5. 國補貼退坡30% 「漲價潮」下的電動車眾生相
而選購後依舊還有車險補貼、充電補貼等贈送禮包,雖說ID.車型熱多上確實不及新勢力對手,但車輛的穩定性和足額的福利是可以讓人放心、開心的。加之,為消費者留有了2個月的補貼緩沖期,多少體現了老牌車企面對新勢力「反圍剿」時的誠意。
總結:雖然新能源車輛對於市場的滲透是有目共睹的,但隨著購車「門檻」的提高,對於北上廣等地的消費者充滿了「無奈」,至於非限購城市,不願「加錢」多少還可選擇燃油車。如今不少企業選擇自掏腰包承擔「退坡之苦」以利潤保銷量,但畢竟不是長久之計。
對於2022年的補貼退坡、車型漲價以及專屬保險上線等情況,無疑都是新能源汽車所要面對的現實,而受此影響的消費者,應更多思考品牌附加值和實用性價比間的選擇。
6. 新能源汽車補貼對上市公司利潤結構有什麼影響
一般情況下,如果作為政府補助(營業外收入)處理,新能源汽車產品毛利率將降低,甚至可能出現毛利倒掛,不利於反映江淮汽車正常生產經營的獲利能力,也不利於投資者了解公司真實的經營狀況。因為:
1、補助對象
補助對象是消費者。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在銷售新能源汽車產品時按照扣減補助後的價格與消費者進行結算,中央財政按程序將企業墊付的補助資金再撥付給生產企業。
2、補助標准
補助標准主要依據節能減排效果,並綜合考慮生產成本、規模效應、技術進步等因素逐步退坡。
(6)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利好哪些行業擴展閱讀
相關規定:
1、補助標准根據動力電池組能量確定。對滿足支持條件的新能源汽車,按3000元/千瓦時給予補助。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最高補助5萬元/輛;純電動乘用車最高補助6萬元/輛。
2、政補助採取退坡機制。試點期內(2010-2012年),每家企業銷售的插電式混合動力和純電動乘用車分別達到5萬輛的規模後,中央財政將適當降低補助標准。
3、中央財政根據試點城市私人購買數量和規定的標准給予補助。採用電池租賃方式的企業,補助數量按其服務的新能源汽車數量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