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國產車哪些品牌值得買
我大致把國產品牌分成一二三線:一線品牌都具有很強的技術儲備和底蘊,水平明顯要高於同級別的合資品牌,旗下的大部分產品都推薦購買。二線品牌在產品力,或者品牌號召力方面和一線有著一定的差距,不過也已經達到了同級別合資車的水平,屬於可以購買。三線則是瀕臨淘汰的邊緣,或許你買了也未必就很差,不過並不推薦。
我們先說三線:也就是不推薦的國產品牌
1、組裝車企: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東家買發動機,西家買變速箱,自己設計個外殼就說是自己造的車。感覺更像是攢電腦一樣。這類車企有一個最明顯特質:大部分使用的還是三菱的發動機,並沒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比如說眾泰、獵豹、東南、甚至是北汽、東風這樣的國企,一樣是三線。
2、未必活得下來的品牌:以造車新勢力為主,混得好的當然不在此列了,但是有一些舉步維艱,一年好幾十億的虧錢,誰知道哪天給自己虧炸了,到時候連個售後的地方都沒有了。這里就不點名了哈,畢竟說誰也不合適,這些造車新勢力能活下來的,沒准就是國產特斯拉,可是我覺得大多都活不下去。純電車的門檻太低了,現在有錢就能入局,群雄逐鹿。就我個人而言,所有超過20萬的純電車,不能提供電芯終身質保的純電車,我都是不推薦的,大家自己對號入座吧。
3、銷量太差的品牌:比如說江淮,比如說力帆,比如說海馬,海馬有自己的發動機,實話實說,水平還真不差,可是沒趕上發展的黃金時期,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現在銷量已經有點慘不忍睹了,只能歸為三線。像是江淮,人家也有自己的技術儲備,甚至和一線品牌比也不容多讓。有自己自主研發的發動機,但是水平就很一般了,口碑也沒做起來。在我們這,幾乎成了白事專用車,人想買都不敢買。現在只能靠給人代工。
二線三線的門檻,主要看技術儲備和產品力,而且二線車企活下去是沒有太大問題的。比如說上汽的榮威名爵,產品力肯定是有的,性價比也不錯。榮威除了部分搭載乾式雙離合,不值得推薦以外,大部分車型都有同級別合資車的水平。名爵也是如此,性價比很高,外形設計也很符合年輕人的審美,買是沒有問題的。
還有廣汽傳祺,GA8、GS8以及M8的第三代2.0T發動機具有相當高的水平,不到20萬的售價,性能表現不遜於30萬級別的合資2.0T。包括新能源領域,廣汽也頗有建樹,埃安系列的純電 汽車 性價比非常高,像將要上市的AION Y,500Km續航只要12.69萬元,相當厚道。個人認為廣汽已經有了一線的實力,只是品牌認可度還略遜一籌。
除此之外,我把長安也歸為二線。我知道,一定有很多人持不同意見,不管從銷量、技術、產品力還是從品牌認知度上,長安都有一線的實力,但是它的某些做法讓我不敢苟同。比如說被懂車帝扒出的後防撞鋼梁減配,以及參數虛標。乃至於UNIK的麋鹿測試廠商的反應,都顯得不那麼厚道。我認為一線是可以代表「中國製造」的,而長安的這種做法,讓我無法認同。這一點願意噴你們就噴吧,我還是決定保留意見。
一線:國貨之光
其實大部分一線和二線並沒有明顯的分界線,像是廣汽的一些車型,我也經常推薦。如果說一定要有所區別的話,就好像組建一支國家籃球隊,我覺得一線是主力,二線是替補。
1、奇瑞:主力控衛。 旗下品牌捷途、星途,兩手都能突破,左右開弓。捷途主打低端價位,物美價廉。所有1.6T+濕式雙離合的動力組合都值得購買。而且捷途質保超長,保10年20萬公里,相當良心。星途則是偏高端品牌,之前的星途我並不太看好,主要是因為缺少當家2.0T發動機坐鎮,不過現在星途攬月也出來了,各方面表現都堪稱上乘,麋鹿測試還擺了UNIK一道。在20萬元價位站穩腳跟不是問題。本身旗下的瑞虎系列SUV,都有非常不錯的產品力(1.6T當家車型),艾瑞澤系列也都有著不錯的銷量。
2、紅旗:主力中鋒 。我知道紅旗只是一汽旗下的一個子品牌,一汽下面還有奔騰,還有森雅,不過必須把這個品牌單拿出來,一汽是二線,森雅甚至是三線,不過紅旗只能是一線,也必須是一線!它就是中流砥柱,就是天生的豪華品牌。國產品牌目前的技術、產品力已經完全不屬於合資了,但是品牌向上還存在很大阻力,消費者的認知短時間還難以改變。不過紅旗有這個天然優勢,天生的身高臂長,你不用管車怎麼樣,從紅旗H9上下來,誰也不能說你沒面子。
4、長城:主力大前鋒 。長城哈弗,包括高端品牌WEY,只有SUV,沒有轎車。就如同四號位一樣,就是守護內線,爭搶籃板——得籃板者得天下!在 汽車 市場上,則是得SUV者得天下!早期,長城就憑著一款H6打天下,而現在,長城的檸檬平台,發動機、9速濕式雙離合,都已經達到了世界級水平。不過現在比較令人擔心的是,它在氫能源領域投入了太多精力,這一步走錯,恐怕要失掉先機。
5、比亞迪:明星級分位 。國產品牌如果說一線里的格局,我覺得是一超多強,這一「超」,無疑就是比亞迪。如果說其他一線品牌都有世界級水平,面對國際車企絲毫不虛的話,那麼比亞迪是真正那個可以讓他們瑟瑟發抖的傢伙。早在2018年,比亞迪唐二代上市的時候,大眾總裁就已經急不可耐的跑到上海來試駕,結果超速被拍了下來,免費給比亞迪做了一波廣告。
這是一個值得讓大眾這樣的對手都詳細研究的「重點人」,現如今,漢DM,在50萬級別里沒有對手!秦Plus DMi,對合資A級轎車就是降維打擊,號稱燃油轎車顛覆者。比亞迪憑一己之力,改變了世界 汽車 市場的格局,敲響了燃油車的喪鍾。
是不是覺得過譽了?你可以自己去了解一下,比亞迪比你想像的還強,你想想,為什麼豐田要和比亞迪合資建廠,為什麼賓士要和比亞迪一起成立「騰勢」這個品牌?
總結起來,國產品牌普遍都有更高的性價比,甚至不談價格,同級別的質量、性能也都要優於合資。只是我們隊國產品牌的認知還需要時間來轉變,很多人的思維還都停留在十年前,認為國產車不行——真的不一樣了。就像比亞迪的秦Plus DM-i,不談售價,合資車里有一款比它省油的嗎?沒有!這其實就是國產車強大的最好證明。
現在的 汽車 企業基本的技術都掌握的差不多,國產品牌已經能和合資品牌一較高低了,甚至比合資品牌做的還要好,而且在價格方面更親民,老百姓都能消費的起。 奇瑞,比亞迪,吉利,長城,紅旗,傳祺,長安,力帆,這都是不錯的國產自主品牌。
奇瑞在發動機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這不用多說,在歐洲都有很好的評價,包括國產路虎和捷豹都在使用。
吉利在收購沃爾沃以後,大量引用了沃爾沃的技術,使自己的品牌更上了一個檔次,其是帝豪的成長,這兩三年不管是銷量和品質都顯著的提高,使自己的品牌更上了一個檔次。
比亞迪 汽車 在新能源方面一直是國內的佼佼者,尤其是電動 汽車 在歐州,北美州,南美洲和歐洲都有不錯的銷量,已被國際上認可,有的已經建有新能源 汽車 生產基地,比亞迪 汽車 在老百姓眼裡可是素有「小鋼炮」的愛稱,可想而知比亞迪 汽車 的質量有多好。
廣汽傳祺這兩年的銷量可是有目共睹的,GS4的月銷量一直徘徊在3萬輛左右,之後推出了GS8,被消費者認為是國產車里最能和漢蘭達叫板的車型,銷量也一路看漲,今年又隆重推出GS7,我想期待它上市的消費者都楚楚欲動呢!
長城品牌的 汽車 ,我更不用多說,單從一款h6就知道它的火爆程度了,在所有自主品牌中目前還沒有哪款車型的銷量能超越它了,今年長城又推出了新的品牌 汽車 WEY ,更是奠定了長城打造高端 汽車 品牌的決心,現在以上市半年多,從銷量來看還是比較可觀的。 這些年來,我們自主品牌的 汽車 企業無論在研發和設計方面都做出很大的努力,從大街上越來越多的自主品牌 汽車 上已經看到了成效,甚至在國際上也有了立足之地。 最後還是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自主品牌 汽車 ,支持咱們自己的東西,讓更多的中國品牌走向世界。
對於這個問題,我想如今適合購買的國產品牌有很多,如長安、長城、吉利、榮威、傳祺等品牌,無論從車型上還是品牌影響力上都有了很好的提升。如果讓我在這些品牌中推薦的話,我想我會推薦長城、長安、榮威這三個品牌,因為這三個品牌各有特色,都代表了如今自主品牌的最高水平。
首先在SUV車型上,我想不用我多說,長城旗下的哈弗必定是國人的優先。作為SUV領導者,哈弗在SUV領域展現出來的實力確實讓其它品牌望塵莫及。首先是哈弗H6,作為自主品牌最成功的車型,不僅拉低了合資SUV的價格,更讓國人愛上了城市SUV。另外哈弗H8、H9作為國內首款沖高的SUV車型,在展現自主實力的同時讓自主品牌看高到沖高的希望。另外更值得一提的是,長城高端品牌WEY,更是沖破了自主品牌的天花板,成功殺進了合資SUV的紅海領地。
說完長城我們來看下長安 汽車 ,連續9年獲得自主品牌銷量王想必其自身實力也不用多說。和長城不同的是,長安不僅在SUV領域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在轎車領域里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另外在新能源和無人駕駛領域上,長安 汽車 也展現了自身的實力。相比於長城和長安 汽車 ,榮威則展現了自主品牌發展的另一方向-互聯網 汽車 。在與阿里巴巴合作之後,榮威在互聯網造車上領跑了整個自主品牌,甚至成為了自主品牌對合資品牌彎道超車最成功的車企。
總的來說,如今值得購買的自主品牌很多,而且相比合資品牌性價比更好。對於想購買自主品牌的消費者來說,完全可以入手。
現在國產品牌發展的的也都挺好的,可選性也比較多,從五萬到十萬再到二三十萬都有不錯的產品代表:
1.五六萬建議奇瑞的艾瑞澤5,皮實耐用;
2.六到十萬的話好像國產轎車少,可以考慮考慮小型suv,比如長安的cs55啊、奇瑞的瑞虎7啊、吉利gs啊,銷量都挺好;
3.十萬以上絕對是國產的suv了,競爭激烈,瑞虎8、cs75、長城的神車哈弗h6、奇瑞的捷途、還有個長城新出的大狗啊、坦克啊,太多了;
4.二十萬國產就是全尺寸suv,cs95、哈弗h9、紅旗的h7、h9轎車,比亞迪的王朝新能源基本也都在二十萬以上價位;
關鍵還是看個人使用需求,現在國產車的品控比以前要強很多,不考慮貶值自用的話挺不錯。
要是你不考慮合資品牌,單純在國產品牌里選車的話,啟辰就是最值得購買的車。雖然這車牌名的影響力不太大,很多人甚至還不熟悉它,路上見的也不多,但是用過的人都認為它是一部好車。名上說是國產,其實「三大件「皆出自日產,只是國產「套個殼」而已。實踐證明"啟辰「大多車型省油不易壞,安全操控方面與合資車無異,價格還低,性價比較高,誰用誰知道。
都可以,感覺看個人的需求了,個人感覺除了舒適度和發動機功率油耗,自動變速箱匹配外,區別不大,對於要求不高的,國產車也是很好的選擇。畢竟我一個朋友07年買的眾泰2008,截止去年,跑了26萬公里了,大小毛病都沒有。還有個朋友,09年的比亞迪F3,現在還好好的,正常保養,沒有修過。不是托,勿噴。個人觀點!
國產車不是不好,國產車的4S店太黑,首付買車第一必須買兩年的保險大概9千左右第二 汽車 裝具大概3500。第三手續費2000。第四上牌費3500。還有一些4S店給裝定位儀需要2000。全款和首付相差10000左右,國人坑國人,
整合,整合,加強合作,提升品質,提高技術,取長補短,認真聽取,改進,實踐中暴露出來的缺點,別在互相攻擊。為外資做了嫁衣。國家層面,加強監控力度,獎罰分明,促進國產不斷進取。嚴管,嚴控,逼著國產強大!實行淘汰制,車企要精,不要多!
不得不說國產車實力很雄厚,大大小小的 汽車 品牌不下十五六個,但能沖到前面的只有那幾個優秀的。我們按照技術儲備、產品力、品牌號召力以及銷量等,把 汽車 品牌劃分為一二三線,一線品牌是國貨之光,技術水平超越合資品牌,旗下大部分車型都值得購買,二線品牌高不成低不就,技術水平接近同級別合資車,但在國產行列里品牌號召力略微遜色,屬於可以買,但不極力推薦,三線品牌奄奄一息,也許你買了之後,發現它並不是差生,但我並不推薦。
這些國產三線品牌,不推薦也不能碰
拼裝車企: 汽車 無非就是四個軲轆能跑,整車配置汽配城都有售,尊崇拿來主義,沒有自己任何拿手技術,先建立個所謂的 汽車 品牌,然後在這邊去買個發動機,那邊去買個變速箱,湊足三大件之後,自己在設計個車身外觀,形成家族化設計語言,最後再去一些不入流的配件廠整個高配置,就成為了自己造的國產車,更感覺像樂高銷售在打造自己的王國。
這類三線品牌它們有個共同的特徵,那就是發動機都來自於三菱,早期長城也用過,按理說國外向來就對國內技術封鎖,發動機作為 汽車 三大件重中之重,別人為什麼又會賣給你呢?其實這中間的關系較為復雜,話說當年克萊斯勒有三菱股份,後來被賓士收購了,而賓士又看不起這類不入流的發動機,自己造的都是豪車,自己用不上不說,閑置起來還有點浪費,覺得就算賣給中國人,也影響不到我賓士,後來才有三菱願意把發動機賣進來,最後讓眾泰、東南、獵豹、東風等車企撿了便宜。
不看好新勢力造車:近段時間連小米都開始宣布要造車了,我覺得現在的 汽車 行業門檻太低了,拿著互聯網技術,抱著PPT就開始干,彷彿成了只要有錢就能入局的場面。就目前在芸芸眾生的國產新勢力 汽車 品牌中,能夠維持較高地位及水平的不多,但舉步艱難的品牌不在少數,月銷不過百成了常態,常年都處於虧損狀態,說不定那天崩盤了,連哭的地方都找不到。就我個人而言,這些新勢力電車品牌,都不值得推薦,除非能夠承諾終身電芯質保。
銷量太差還找不到4S店的品牌:譬如中華、力帆、江淮、海馬等,其實海馬在前幾年水平還真不差,在我們當地甚至與吉利都有一拼,自己有技術、有發動機,生產配套體系完善,可惜在國產奮力追趕的時候落跑了,站在風口沒被吹起來,現在的銷量一言難盡,在我們當地連4S店都撤了。還有像江淮這樣的民族車企,技術與三大件都有,並且都是自主研發,還被多次評選為「中國心」十佳發動機,但其結果與海馬幾乎相似,沒口碑、沒品牌影響力、銷量起不來,在我們當地也見得不多。而像中華傍著寶馬多年,推著跑也沒趕上風口。
二線品牌可以買,但並不是最優選擇
相比三線品牌的低門檻,二線品牌就要顯得有技術含量得多,在眾多車企中至少能保證有立足之地。像上汽榮威、名爵這樣的實力車企,其產品與技術沒有任何問題,性價比也很高,能夠很好地迎合國內消費者的口碑與審美,像名爵甚至還有些許合資血統,對於年輕人來說無論是動力還是面子都有,但除了某些車型匹配的乾式雙離合以外,其它的都還可以。
還有廣汽傳祺,無論是產品力還是技術儲備都是有的,並且在同價位中性價比也還不錯,像GS4、GS5、GS3都是暢銷車型,GS4上市之初甚至把神車哈弗H6都拉下馬來,而旗下高端車型GS8、M8搭載的第三代2.0T發動機,匹配6AT變速箱,其技術與調校相當有水準,十七八萬的售價,卻不輸40萬級別的性能。只是因為當年急於求成,爆出系列「質量門」事件後,口碑一落千丈,品牌號召力摔得七零八落,就個人而言,廣汽傳祺的實力不輸任何二線品牌,沖向一線只欠品牌認可度。
而除了上述車型以外,奇瑞在我心中被歸為一二線的分水嶺,我相信有很多人不同意我的看法,無論是技術儲備、三大件還是產品實力上,奇瑞都可以說是國產品牌中能扛大旗的,直接說是一線都不為過,確實奇瑞的含金量不比任何品牌差,甚至趕超合資,但我也是各抒己見罷了,就競爭力、品牌號召力上距一線我覺得還是有一步之差。
一線是自主品牌的閃光點
長安: 旗下品牌及車型覆蓋面積廣,長安歐尚主攻低端價位,配置齊全空間大,用的同樣是藍鯨1.5T發動機,3年或10萬公里的整車質保,雖不是同價位車型中最長,但其品質相當可靠。長安CS系列主攻中端價位,在轎車與SUV領域均取得不錯的成績,銷量更是層層遞增,而長安UNI系列起初我並不看好,但直到UNIK出來以後,我改變了這個看法,各方面表現都十分符合國人需求,雖然在近期麋鹿測試中小有瑕疵,但我認為後期經過調校後,2.0T加8AT的動力組合坐鎮,在17-20萬這個價位中站穩腳跟是沒問題的。
吉利: 自從吉利收購沃爾沃之後,就像留學歸來的博士,整個品牌彷彿就戴上了光環,其實起初吉利並沒有完全獲得沃爾沃技術,只是擁有股權,久而久之,吉利逐漸地滲透學習了先進的管理經驗,部分技術等,然後有了現在最強2.0T發動機的星瑞、星越,擁有合資光環的領克等等,在技術、品牌號召力、實力等方面都有很強的突破,但領克熱衷於三缸這點就不值得推薦,雖然做的確實也沒毛病,但三缸始終是心底里的坎,翻不過去。
長城: 長城這個 汽車 品牌說實話,在我高中以前我只知道皮卡有這么一款車是長城的,但近幾年彎道式的發展長城不僅限於皮卡了,中低端品牌長城哈弗,高端品牌長城WEY,全都是SUV,旗下沒有轎車業務,這應該就是「專注」,正如哈弗口號「SUV領導者」,早期哈弗憑借空間、動力、價格、配置等優勢一把抓住國人心口,在SUV領域取得重要地位,前面也說過,早期長城用的也還是三菱發動機,而如今在全新檸檬平台下,三大件都已經達到世界級水平,並且在人工智慧等方面都有重大舉措,不過讓人擔憂的是,長城在新能源領域過度投入,恐怕會適得其反。
比亞迪: 早期的比亞迪在燃油領域上算不上一線水平,但比亞迪格局及眼光都要比其他車企長遠,加上比亞迪本身就是以電池起家,所以在新能源純電領域,它說第一沒人敢稱第二,包括特斯拉。在如今大力發展新能源的環境下,比亞迪在國際上都能讓眾多車企瑟瑟發抖。
早在2018年上海浦東機場附近,一輛灰色的比亞迪唐DM因超速罰款200記6分,雖然超速時有發生,再奇怪不過了,但駕駛員卻是這件事情的重點,據網友深挖是大眾集團的CEO,來上海出席會議,私下找人借了一輛比亞迪唐DM,沒想到百公里4.5秒的加速太快沒把持住,給比亞迪做了一波意外宣傳,不是任何一個車企都有這本事。
在國內向來都不愁銷路的德系大眾,2018年就已經感受到了危機感,賓士更是早在幾年前就與比亞迪合作成立起「騰勢」 汽車 品牌,德系作為 汽車 工業大國,為什麼要找比亞迪合作?豐田也找比亞迪合資成立研發公司。現如今比亞迪不再是當年那個被人貶得一文不值得了,漢DM、唐DM等混動車型,在同級別中或50萬級別以內沒有對手匹敵,而最近上市的秦PLUS DMi更是顛覆了傳統 汽車 行業。
總結:對於國產品牌來說,更多的還是以性價比為主,自己造的車就是要適合自己,與合資相比,同級別同質量同價格性能都要高於合資,只是在傳統觀念里,國產車彷彿還停留在10年前,油耗高、調校差、動力差、品質差的階段,就認為合資才是最香的,其實回過頭來,國產哪一點又比合資差了。我認為國產車不說超越,至少它能和合資平起平坐了,就像吉利長安的2.0T發動機,又比誰差了,貴十幾萬的沃爾沃不也一樣,而比亞迪秦plus DMi,合資中油耗誰能低過它。
國產車也分三六九等的。最好買第一梯隊的,長安,吉利,長城。傳祺是發展最快的車企,如果繼續高速發展很可能超過長城。
② 有哪幾個品牌汽車被中國公司收購
1.目前有沃爾沃、名爵、寶沃、榮威、薩博(SAAB)、寶騰、錳銅英倫。
2.寶騰這個品牌,可能很多人都比較陌生,因為寶騰並沒有進入中國市場,這是一個東南亞的汽車品牌,但是對於寶騰旗下的路特斯,一些熟悉汽車的人可能就有所耳聞,路特斯在1996年的時候被寶騰收購,而寶騰又在2017年的時候被吉利收購,所以寶騰和路特斯都已經成了吉利旗下的汽車品牌.
3.羅孚和名爵成了上汽的完全自主的品牌,憑借著羅孚和MG的多款平台技術,羅孚變身如今的榮威,而MG譯為名爵。兩者走的風格路線不同,榮威主打家用/商用消費群體,名爵MG主打年輕運動風格
3.沃爾沃(Volvo)是瑞典著名豪華汽車品牌,該品牌於1927年在瑞典哥德堡創建。1999年,沃爾沃集團將旗下的沃爾沃轎車業務出售給美國福特汽車公司。在2010年8月2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在倫敦完成對沃爾沃轎車公司全部股權的收購,這也是國內車企最大海外並購整車案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往採納
③ 國產車有哪些品牌
國內汽車在近些年宛如如雨後春筍暴發,下邊就來梳理一下這種國產汽車有什麼品牌,除開大家了解的軍工業以外也有一些伴著新能源汽車的浪潮的造車新勢力。
國產汽車品牌排名榜(以問世時間為縱貫線)
中國一汽解放(1953年迄今)
一汽集團全稱之為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有限責任公司,其前身為第一汽車生產廠,由毛主席現任主席親筆寫題名於1953年7月15日在吉林省長春市奠基石。
1956年7月13日,第一輛國內解放牌汽車CA10駛下生產流水線,告一段落新中國不可以生產製造汽車的歷史時間。很多年來,一汽解放一直堅持走獨立發展趨勢路面,憑著雄厚的歷史文化積累和深厚的公司整體實力,將「釋放」打造出變成最有名的中華民族汽車品牌之一。
中國一汽紅旗(1958年迄今)
在20世紀60至70年代,紅旗轎車是中國汽車工業生產的一面旗幟。中國改革開放以後,紅旗轎車在持續擔負「國車」重擔的與此同時,持續向社會化、商業化的方位邁入。1958年,「紅旗轎車」牌小汽車問世。此後,紅旗轎車變成中央領導人和我國重要主題活動的國家大事出行。
紅旗轎車品牌,打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汽車工業生產歷史時間,經歷61載拼搏新征程,承受中華文化對中華民族品牌的期盼與希望,從自主創業衣衫襤褸到我國榮譽。現如今,新紅旗品牌,凝結中國人復興中國生產製造的重大理想,以新勢力的發展趨勢設計構思,志向促進中國汽車產業鏈面向世界,再攀高峰期。」
萬里長城汽車(1984年迄今)
1984年,萬里長城汽車老總魏建軍的大伯開創了萬里長城工業生產企業,關鍵從業汽車改裝業務流程,是萬里長城汽車的其前身。1990年魏建軍出任萬里長城汽車經理,並決策生產製造汽車。
1993年,魏建軍根據購入汽車底盤,手工製作組裝出第一批「長城轎車」。2002年萬里長城推出第一款SUV車型賽弗,2007年長城轎車獲准生產製造,2008年萬里長城第一款小汽車「小精靈」正式上市。
東南方汽車(1995年迄今)
東南方(福建省)汽車工業生產有限責任公司由福建汽車工業生產集團公司有限責任公司與中國台灣汽車公司裕隆集團隸屬中華民族汽車企業及其日本三菱汽車三方一同建立,1995年11月在福建省福州市創立。
1996年7月,東南方汽車第一款車型-66A(即北京市吉普212的翻板)在福建省汽車廠問世,接著開始了福建省汽車工業生產的歷史時間。一直以來東南方汽車的能力也不強,接著公司歷經資產重組但仍處在十分邊沿的部位。
比亞迪汽車(1995迄今)
1990年比亞迪汽車老總王傳福老先生從北京市稀有金屬科學研究總醫院碩士畢業並離校執教,1993年王傳福在廣州創建了比格充電電池有限責任公司,1995年創建比亞迪汽車實業公司。2003年比亞迪汽車回收秦川汽車得到汽車生產製造資質,而且以汽油車、電瓶車和混動車為發展規劃。
最初比亞迪汽車以秦川汽車的福萊爾為原形打造第一款比亞迪汽車汽車,接著根據不太光彩的反向產品研發卡羅拉,2005年比亞迪汽車推出了F3車型,此後確立了比亞迪汽車的取得成功。
好意頭汽車(1996迄今)
好意頭汽車集團公司老總李書福老先生最初是做電冰箱零部件發家,接著從高端裝飾板材轉到摩托領域,再從摩托領域轉到汽車領域。,是中國民構建車公司的第一人。
1998年8月,好意頭第一款汽車「豪情壯志」宣布下線,2002年好意頭取得成功取得私營汽車公司生產許可證,為私營汽車品牌開辟了先例。2009年好意頭收購沃爾沃為好意頭品牌的聲名鵲起,2018年好意頭也是入股投資戴姆勒公司變成最大的公司股東。
北京長安汽車(1996年迄今)
北京長安汽車的其前身能夠上溯到1862年洋務派階段的上海市洋炮局,1996年10月31日,重慶長安汽車股權有限責任公司宣布創立。
假如從北京長安汽車的其前身逐漸算起,那麼北京長安第一款車是1957年以威利斯吉普為模版構建的湘江牌46型越野汽車;八十年代北京長安曾與鈴木摩托開展協作,並在1984年推出北京長安SC112和SC110大貨車,意味著北京長安從軍工業變化民利出行製造業企業。
奇瑞汽車汽車(1997年迄今)
1996年,曾任一汽集團車間管理的尹同躍辭掉了工資待遇豐富的崗位,趕到了安徽省搞汽車產業鏈。1997年安徽和蕪湖市政府決策項目投資創建一家國有制汽車公司,尹同躍的精英團隊獲得了親睞,並創立了安徽省汽車零部件企業。
1999年,奇瑞汽車第一款車型奇瑞風雲下線,在蕪湖市政府的幫助下奇瑞汽車獲得了汽車生產許可證。到2007年,奇瑞汽車的第一百萬輛汽車下線,與此同時還與菲亞特集團協作,將奇瑞汽車打造出為一個經濟全球化的品牌。
上汽汽車通用五菱(2002年迄今)
五菱汽車的原名是1958年10月在柳州創立的驅動力鑄造廠,關鍵生產製造拖拉機。1982年柳州市鑄造廠取得成功生產出LZ110微型貨車,1985年柳州市拖拉機廠該寧圍柳州市小型汽車廠,逐漸轉型發展至汽車行業。
2002年,五菱與比亞迪集團也有通用電氣汽車達到三方協作協約,大家如今見到的上汽汽車通用五菱宣布掛牌上市創立。2010年4月,好車五菱宏光推出,並快速變成中國銷售量最大的車型。
東風乘用車(2007年迄今)
車風汽車集團公司的原名是第二汽車生產廠,最開始於1969年在湖北十堰創立。做為又一家軍工業,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後期第二汽車生產廠曾造有過EQ240車型,並在1970年參與21周年紀念國慶大閱兵。
2007年7月,東風乘用車業務部宣布掛牌上市創立。同一年9月,新加工廠在武漢沌口奠基石;2009年,車風公布獨立新能源客車東風品牌,接著第一款車型車風風神S30宣布下線。
新起國產汽車品牌排名榜
進到到2010年,中國的汽車工業生產早已創建了較為雄厚的基石,下面便是與合資企業品牌市場競爭的十年。
傳祺汽車(2010年迄今)
廣汽集團創立於2005年,根據與豐田本田合資企業消化吸收工作經驗技術性,在2010年推出了歸屬於自個的汽車品牌——傳祺。2010年12月,第一款車傳祺GA5小汽車取得成功推出銷售市場,接著相繼推出幾款車型。2017年,傳祺汽車銷售量達50.8六萬輛,同比增加37%。
廣汽集團及其傳祺汽車與一汽這種名人老大哥對比肯定是特別青春的晚輩,可是目前早已能夠與一汽攜手並肩大比拼,可以說起步較晚可是整體實力強。如今傳祺汽車還加入到高檔車型銷售市場,與各種合資企業品牌一較高下。
寶駿汽車(2010年迄今)
從柳州市拖拉機廠到上汽汽車通用五菱,五菱汽車在商用汽車行業累積了充足的造成工作經驗,而寶駿汽車便是五菱充分發揮自身精粹攻擊新能源客車行業的新子品牌。
寶駿汽車的第一款車型是寶駿630,可是寶駿630並沒有造成很大的市面反應,直至之後寶駿汽車推出了730後總算邁入了春季,2016年MPV銷售量中寶駿730以37.02萬輛獲得排行第二的優異考試成績,僅次自己弟兄五菱宏光。
長城哈弗汽車(2013年迄今)
萬里長城汽車在坐穩了商用車市場之後,逐漸朝著新能源客車的銷售市場邁進。2013年3月29日,以SUV車型為主導的長城哈弗品牌與萬里長城品牌並行處理經營,應用單獨的標志,單獨的新產品開發、生產製造、服務項目等管理體系,主營業務SUV生產製造及渠道銷售。
實際上 長城哈弗最開始是萬里長城汽車的一個SUV車型系列產品,於2005年3月下線推出,由於廣受大家喜愛因此 萬里長城在進到到2010年應對挑戰的情況下就將長城哈弗見機行事升級為單獨汽車品牌。
領克汽車(2016年迄今)
領克汽車是好意頭汽車與volvo汽車合資企業創立的新品牌,而且總體目標未來展望全世界,結合了歐洲地區工藝和設計方案,選用全球製造和世界市場銷售,可以說領克汽車便是吉利汽車集團旗下的奢華品牌。
2016年10月20日,領克汽車第一款車型領克01在柏林公布;2019年領克03 兩廂深香港澳門國際車展,憑著5.9秒的最高車速考試成績被稱作中國第一款性能卓越車型。
WEY(2016年迄今)
WEY是萬里長城使用國際性研發部門打造出的一個奢華SUV品牌,以萬里長城汽車老總魏建軍的姓氏英文做為名字,以魏建軍故鄉保定市直隸總督府大國旗桿為汽車標志,深入的呈現了中國奢華品牌的引以為豪。
WEYVV7是WEY品牌的第一款車型,標准化的產品造型設計和充實的配備,再附以平價的市場價,VV7一推出便得到了顧客的親睞,大夥兒只須要花較低的價格就能享用到豪華轎車才有的享有,這就是WEY的風采。
造車新勢力品牌排名榜
當的時間趕到2015年,全世界的汽車市場環境逐漸出現日新月異的轉變,日趨嚴重的空氣污染和原油電力能源匱乏難題驅使汽車領域逐漸向新能源汽車方位變化。這對國內品牌而言是完成超過合資企業品牌的最好機遇,一大批造車新勢力應時而生。
蔚來汽車汽車(2014年迄今)
蔚來汽車汽車由李斌、京東劉強東、李想、騰訊官方等互聯網技術創業者聯手開創,是一個立足於全世界的汽車品牌。現階段在聖何塞、德國慕尼黑、英國倫敦、上海市等13地開設了產品研發、設計方案、生產製造和商務組織,聚集了千餘名世界頂級的汽車、手機軟體和用戶體驗設計的領域優秀人才,在中國銷售市場基本構建了遍布全國的客戶服務管理體系。
2016年蔚來汽車公布了自個的第一款車型EP9純電超級跑車,馬上就突破了多種世界記錄。2017年蔚來汽車第一款批量生產車ES8正式上市,接著蔚來汽車又推出了SUV車型ES6,轎跑車車型EC6也將要公布。
曉亮汽車(2014年迄今)
曉亮汽車一樣由好幾個互聯網公司協作創立,而且身後也有廣州豐田、寶馬五系、法拉利、福特汽車、標致雪鐵龍等著名整車公司,德爾福等大中型汽車零部件企業,及其三星、華為公司、手機微信等高新科技/IT企業。
2017年10月,曉亮第一款批量生產車G3下線,在互聯網技術造成領域中最先完成批量生產,代表著曉亮汽車早已成功從開發到生產製造、市場銷售及其售後服務的詳細合理布局。
威馬(2015年迄今)
威馬汽車的原名是三電系統產品研發公司,創辦人為杜立剛老先生,在中國新能源技術汽車萌芽期環節杜立剛仍然將公司變化為新能源汽車生產商,而且專注於促進智慧出行產業鏈的發展趨勢及落地式。
2018年3月威馬第一款車型EX5下線,而且在同一年的後半年逐漸交貨。現階段企業總經營規模總數已超出2五百人,關鍵遍布在法國、上海市、北京市、成都市、溫州市。
最終匯總
從國產汽車品牌時間軸排名榜看來,我們可以見到中國汽車領域的進步全過程真實寫照。從起初的艱辛存活到中後期的與合資企業市場競爭,再到現在的將要變成引領者,中國的汽車確實愈來愈強勁了。
當然,因為字數限定上邊列出的只不過是國產汽車品牌之中非常有象徵性的一部分,也有大量大量的品牌請原諒我沒法一一列舉。但無論有列舉也罷沒列舉也好,國內品牌如今早已是中國的自豪,而已不是恥於提到的不堪面,也算得上無愧於為中國汽車領域赤膽忠心的先行者們。
④ 國產車有哪些好的品牌口碑最好的五款國產汽車是啥
從經濟適用來說,國產車應該是所有車系中性價比最高的,尤其是隨著中國汽車產業的蓬勃發展,國內的汽車也越來越好了,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分享國產車有哪些比較好的品牌?口碑最好的五款國產汽車。
車型:長安CS75
長安CS75不論是在外觀、空間還是動力是都表現非常有誠意的,符合大眾的口味,口碑也是一致好評,雖然有點小瑕疵,但是質量表現還是不錯的,也能穩居國產車質量排名前十名,可見還是蠻有實力的。
看到這里,相信大家已經對國產車、國產品牌有了非常深入的認識了,如果想要買車,一定要參考一下小編為大家列舉的五款國產車品牌和車型哦。
⑤ 中國已經倒閉的國產汽車品牌有哪些國產停產的車品牌
正所謂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不論是在哪一個領域里,只要自己不夠出色,那麼就會被市場淘汰掉。其中汽車市場也是如此,隨著時間的流逝,許多車型都已經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之中,下面就來看看中國已經倒閉的國產汽車品牌有哪些?⑥ 廣汽傳祺收購了哪些汽車品牌
廣汽傳祺是廣汽集團旗下廣汽乘用車品牌,除了擁有廣汽傳祺,廣汽集團還有廣汽本田、廣汽豐田、廣汽三菱、廣汽吉奧、廣汽客車、廣汽日野等子公司。
⑦ 10年前,國內吉利汽車花120億收購沃爾沃,如今靠沃爾沃掙多少錢
沃爾沃是一個汽車品牌,它出自於瑞典,是豪華汽車的一個代言。曾經沃爾沃也被翻譯為富豪,可見,能夠購買起沃爾沃的人都是有著一定身家的人。這個品牌是在1927年的時候創建的,在10年前,也就是2010年的時候,中國的汽車企業吉利汽車就花費了120億元購買了沃爾沃的擁有權,那這么多年時間過去,如今吉利汽車依靠沃爾沃賺了多少錢呢?
同時,吉利汽車品牌也通過沃爾沃登上了汽車市場的一個領頭位置,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在國外,吉利汽車品牌都受到了非常多人的喜愛,他的商業價值也逐漸的暴漲,中國製造也通過這一個品牌,走出了國門。
⑧ 收購沃爾沃後,又與賓士成立合資公司,這個國產汽車品牌要起飛了
目前吉利集團旗下已有吉利、領克、沃爾沃、polestar、寶騰、路特斯、smart等多個汽車品牌,甚至還收購了一家飛行汽車公司,已經躋身世界前五大車企之列。未來吉利如果能夠收下賓利,把賓士納入旗下,那麼吉利甚至能向全球第一大汽車集團的寶座發起沖擊,這也是我們國產汽車品牌真正做大做強的表現,希望更多的國產品牌,能夠走出國門,讓國產汽車走向全世界。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⑨ 國產汽車品牌有哪些哪些是國企的,哪些是民企生產的
浙江:
吉利汽車,吉利汽車收購了沃爾沃轎車業務,吉利生產的車型價廉物美,國內消費者非常喜愛。
領克汽車,吉利旗下領克主打年輕運動汽車市場。
眾泰汽車,汽車界流傳最多段子的品牌。
還有很多省直轄市特別行政區沒有介紹,比如甘肅、雲南、 香港澳門等省直轄市特別行政區都沒有自己的汽車品牌,部分地區以汽車生產基地為主,或是以其它工業為主,同時也歡迎大家補充自己家鄉的汽車品牌。
⑩ 吉利收購了哪些品牌
包括了吉利汽車、沃爾沃、寶騰、路特斯、倫敦電動車、遠程汽車、領克、Polestar、幾何汽車。四個品牌包括:2017年收購寶騰汽車。2013年2月收購了英國倫敦計程車公司。2010年8月2日收購了沃爾沃轎車業務百分之百的股權。2017年收購了戴姆勒9.69%的股權,成為了最大的股東。
吉利汽車集團旗下現擁有吉利汽車品牌、領克品牌和幾何品牌,擁有寶騰汽車49.9%的股份及全部經營管理權,以及豪華跑車品牌路特斯51%的股份。2019年4月,吉利汽車與第19屆亞運會組委會正式簽約,成為杭州亞運會官方汽車服務合作夥伴,標志著吉利汽車品牌升級征程進入全新階段。
吉利標志含義
2014年,吉利汽車發布全新品牌戰略,提出了「造每個人的精品車」的品牌使命。吉利汽車品牌全新LOGO,延續了品牌3.0時代的六塊寶石設計理念,以延展的宇宙為設計源點,將星光銀、深空灰和地球藍融匯其中,展示了吉利汽車從品牌3.0時代的藍天大地,升級為對廣袤宇宙的追求。
全新LOGO更具質感和科技感,令吉利汽車品牌的形象煥發全新氣息,象徵著吉利汽車將邁入全新的年輕化、科技化、全球化戰略時代。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吉利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