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將產品做到極致,寶馬全新7系用什麼「黑科技」巧勝賓士S級
光影交織的幕布上,若隱若現的是這個大腦所思考的問題:自動駕駛時代,人們還需要駕駛的樂趣嗎;人工智慧是把人變成機器,還是把機器變成人?什麼是真正的與眾不同?……這些,已經不只是一家汽車企業需要思考的問題,更是所有走在時代前端的人所需要回答的。
5月24日,新BMW 7系正式登陸中國,全系共推出4種動力,12款車型,官方指導價區間為82.8-242.8萬元。一直以來,豪華品牌在汽車市場中就擔任著引領者的角色,作為寶馬的旗艦轎車,新BMW 7系對於寶馬,甚至整個轎車市場而言更是標桿和先鋒般的存在。
「任何一款普通的產品都能獲得市場成功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想在今天的市場中繼續成長,一定要靠最優秀的產品來說話。」高樂指出,豪華車市場競爭異常激烈,寶馬沒有在以往成績上休息的時間,「我們還要加倍努力,不斷在產品以及其他方面去繼續突破,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
B. 寶馬X7都有哪些高科技配置
1、全新寶馬X7中控部分與改款寶馬X5的中控部分類似,液晶儀表盤與中控大屏均為12.3英寸,並且人機互動功能也是十分的強大。
2、安全駕駛輔助方面,新一代X7做的也是非常到位的,現在比較流行的自動駕駛輔助系統寶馬X7也配備了,還有前後防撞預警提示,主動剎車系統,自動倒車輔助系統,車內還配備了全景天窗,以及星光頂。在配置上,寶馬X7是毫不吝嗇的,這些只是冰山一角。
3、動力方面,有兩種柴油引擎,和兩種汽油引擎,汽油引擎是40i和50i,柴油引擎是30d和50d,其中,汽油的40i為3.0T直列六缸雙渦輪增壓引擎,最大340馬力,最大扭矩是447牛米。50i是4.4升V8雙渦輪增壓引擎,最大465馬力,最大扭矩是649牛米。變速箱方面,全系標配采埃孚8AT。望題主採納謝謝!
C. 寶馬有哪些黑科技
新七系的新科技感覺太酷炫了!寶馬還有什麼黑科技和高端技術?
寶馬的電控節氣門,其實就是和本田的i-vtec差不多的差不多的東西,寶馬還無級可變,但是人家寶馬覺得沒啥好吹得,所以就低調宣傳的一筆帶過了,具體可以去看看寶馬那台V12有多?擰;褂兄鞫??潁?Drive的理念,HUD。還有最近寶馬主打的那款三缸機也很逆天,類似福特那台1.0t。
其實以前黑科技倒是挺多的,最早的人機交互就是寶馬的iDrive,後來其他廠商跟進,最早的HUD也是寶馬的,M6標配,後來同樣是其他廠商跟進。近幾年看不太出,那個鑰匙應該算半個,畢竟只是把以前的寶馬遠程助理的功能加了點集成到一把鑰匙上,以前就有了。oled尾燈算嗎?另外就是發動機了,沃德十佳發動機,寶馬獲獎次數最多。
D. 黑科技加身!寶馬M4 GT3將取代M6,成為公路賽扛把子
大家都知道,寶馬的M部門,其打造的M系列車型性能都非常的強悍,無論是M3、M4、M5、M6都非常受到消費者的歡迎。其中,M4和M6都有其衍生平行開發的車型M4GT3和M6GT3。所謂平行開發的車型的意思便是其擁有相同的性能,但是GT系列的重點是放在了賽事上。因此,M4GT3和M6GT3都是可以說是BMWMGmbH的標志性車型。目前來說,寶馬所參加的大部分公路賽事都是由M6GT3參加,並曾取得24小時Spa-Francorchamps比賽的冠軍,但是從2021年開始,將會由全新的M4GT3代替。
因此,寶馬MGmbH首席執行官MarkusFlasch才會說全新一代BMWM4為GT3賽車提供了完美的基礎架構,並且有著全新的運動性能標准。
全新一代BMWM4在此前之前,大部分的信息都已經被得知,再加上這項黑科技的加持,估計全新一代BMWM4的青睞者又會更多。在外觀方面相信不用多說,在動力上,全新一代BMWM4搭載3.0T直列六缸發動機,提供兩個動力版本,標准版480馬力,雷霆版510馬力,前者搭配6擋手動變速箱,後者匹配8擋M變速箱。而全新一代M4GT3賽車,也將會在9月23日的上市發布會公布更多的詳細信息,大家一起期待吧。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E. 寶馬旗下純電動轎跑車,寶馬i4在北京車展亮相,有哪些黑科技
此次北京車展,寶馬發布了眾多新品。作為寶馬旗下純電動轎跑車,寶馬i4在北京車展一經亮相,便驚艷了眾多車迷。作為特斯拉的直接競品——寶馬i4,它和特斯拉的這場「狗斗」,一定會非常精彩。
科技感滿滿的外觀設計,已經令很多車迷欲罷不能,走進車內,科技感再次沖擊車迷的感官體驗。全方位的視覺效果營造,從中控連屏開始,一直到每個不可忽略的細節設計,無不散發著迷人的魅力。
當下電動車市場,一家獨大的現象已經十分明顯,能源驅動方式的變革是歷史必然,國內外很多車企一定會加入其中。此次北京車展亮相的寶馬i4,便是「狙擊」特斯拉強而有力的「武器」。每種產品的誕生,都需要經歷市場的考驗,消費者們的眼睛永遠是苛刻的,在這場電動轎跑「狗斗」的時代,究竟誰會勝出,只需交給時間,它會證明一切。
寶馬i4定位中型高端純電動4門轎跑,使用BMW第五代eDrive電力驅動技術,搭載最大功率530馬力電動機,搭載容量80kWh電池組、重量550kg,官宣續航里程600km、0-100km/h加速時間4秒,量產車型將於2021年生產。新車前臉巨大尺寸的「雙腎」進氣格柵實為內嵌多種感測器的智能面板,左右大燈分別採用2個六邊形LED自動組合大燈,輕量化、高強度低地風阻輪圈,以及採用二維透明全新BMW標識,視覺效果極具新鮮感。新車液晶儀表與中控屏一體式設計,採用窄邊框+無反射玻璃,視覺效果極佳。
進入車內,就如同穿越到未來一樣。內部對科技氛圍的營造,可謂做的相當到位,新車功能基本集成在雙聯屏之內,並沒有放置大量物理按鍵,使得中控區域更為簡約。另外,內飾的每一個區域基本都圍繞著駕駛者,也能感到寶馬以駕駛者為中心的理念。動力層面,全新寶馬i4將搭載第五代寶馬eDrive電力驅動技術,其最大可輸出馬力530匹,百公里加速僅需4秒,WLTP工況下續航里程可達到600公里。
F. 2020CES | 寶馬黑科技讓駕駛員擁有飛行員一樣的視覺體驗
傳統造車企業正在向移動出行科技公司轉型。在本屆CES展上,寶馬帶來了數項創新技術亮點,從自動駕駛、智能座艙到5G遠程通訊技術,而在CES上,我們也超前感受到了自動駕駛時代未來出行的樂趣。
自動駕駛人機交互概念座艙
此次CES,寶馬最吸引我的是一個名為VisionBMWiInteractionEASE的自動駕駛人機交互概念座艙,它應用了眾多黑科技。例如視線追蹤系統、人工智慧(AI)、全景平視顯示系統、智能玻璃等。
這套零重力座椅將在未來幾年內就將實現量產,你也不用擔心駕駛中平躺下來的安全性問題,因為這個座椅配置了一個繭形包圍的安全氣囊,在發生事故時可為乘客提供環繞保護,而座椅導軌也能有效地釋放沖擊能量緩沖,足夠滿足安全標准,能夠讓你放心睡覺。
除了以上這些創新亮點之外,寶馬此次也展示了其5G通信技術,對於智能汽車來說,5G是必不可少的關鍵詞。5G通信技術是實現從L3到更高級別自動駕駛的先決條件,自動駕駛車輛在運行駕駛輔助系統時會產生大量的數據,這就需要在車內、後台和雲端實時進行快速的數據交互和數據處理。
目前寶馬正在與HARMANSamsung合作開發新一代5G遠程信息通訊模塊,它將集成在車輛電路系統中,首批搭載5G新一代通信技術的BMWiNEXT我們在明年就可以看到量產車型了。而此次北美CES展上寶馬帶來的不少新技術,都將在不久的量產車型上得以實現。看到這么多有趣的技術正在發生,看來未來出行的樂趣,還需要我們大膽的去想像。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G. 【大事報】原來未來的寶馬是這樣 2020 CES寶馬透露黑科技
2020年的CES北美消費電子展如期舉行,寶馬作為一家引領未來出行的科技公司,帶來眾多黑科技。其中包含VisionBMWiInternationalEASE自然交互概念座艙、未來5G通訊技術、BMWi3UrbanSuite以及X7ZeroGLounger零重力座椅。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H. 寶馬汽車上面的技術喲哪些呢
基本上沒有什麼特有的尖端技術。
對於同一種技術(或者說類似的技術),各個廠家都在用,而各個廠家對於它的稱呼又都不同,他們都對外宣稱是自己特有的技術。(所以你說的特有技術,實際上是特有概念)
比如本田特有的VTEC技術,實際上就是「可變正時+可變氣門升程」,這兩點功能很多車的發動機上也有啊。
現在很多技術已經不再像從前那樣,以前的車增加技術,往往要通過增加硬體設備來實現,而現在的很多技術僅僅是電腦中的一段程序而已,通過這段程序控制已有的硬體設備,從而提高車子各方面的性能。
寶馬倒是有一個特有概念——EfficientDynamics,就是「高效動力」。意思就是:高性能與低油耗。從意思上你也能明白,這是一個很廣泛的里理念,它涉及到汽車的很多方面,比如車身材料、外形、發動機、制動等等很多很多。(提這樣的概念也是近幾年來的發展趨勢)
I. 北京車展亮相的寶馬i4有哪些黑科技
如今,不光是中國品牌,連合資品牌、豪華品牌都在新能源車領域開始發。比如寶馬,在今年3月份的日內瓦車展上首次亮相了寶馬i4概念車,而在北京車展上,這款車又在國內進行首發。作為寶馬集團首款中型純電動轎車,其採用4門轎跑的造型風格顯得頗為搶眼,尤其是前臉尺寸巨大的雙腎型格柵,可以說是相當兇悍。這也是寶馬最新的家族式設計語言,或許剛開始還有些難以接受,但是時間長了,看上去也不錯。
值得一提的是,寶馬i4將於2021年啟動生產,從時間節點上來看,新車也將在寶馬新能源車陣營中起到「打頭陣」的作用,根據寶馬的規劃,後期還將有i4、iNEXT以及寶馬5系、7系和X1的純電動版車型,至於寶馬i4能否起到領頭羊的作用,我們還需拭目以待。
本文為車大白原創,如有抄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運營人員:凌蕭風)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