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試駕寶馬i3:續航300km出頭的電動車 我為什麼會推薦
隨著路上"綠牌"車型的越來越多,新能源車型確實已經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熟知,尤其從去年開始,隨著各大傳統車企在新能源領域的發力,不少傳統車企的"電動產品"也被陸續推到台前。
之前,我們曾對賓士EQC、奧迪e-tron等車型進行了試駕,寶馬的電動產品則一直都沒拿出來說,那麼本次我們說一台大家既熟悉又陌生的夥伴——寶馬i3。熟悉是因為這個小東西算不上"新產品",而且之前曾在中國市場擔任過"共享車"的角色,陌生是因為保有量確實少,相信很多人都沒見過。
在接觸車前,最先到手的自然是車鑰匙,實不相瞞,和之前我們試駕的寶馬車型相比,寶馬i3這個車鑰匙說得上廉價了,好在設計感還算不錯,起碼看著還是比較入眼的。
整車設計驚喜不斷
了解過寶馬產品的同學應該知道,寶馬i3採用的是對開門設計,沒有B柱,這和我們傳統的車門開啟方式有些不同,這樣的設計在概念車上很常見,但在量產車型中可是很少見的。而寶馬i3的整體設計搭配這個對開門的車門開啟方式,也就註定了這台車的與眾不同。
整體設計層面簡單說一下,從同事對寶馬i3設計的評價來看,寶馬i3這個設計說得上"極端",外觀的整體設計風格完全沒有寶馬"內味",但是說它潮流倒也算得上,再加上這個窄窄的小輪子,反倒有點像一個來自未來的座駕,整體而言就是太過科幻了。
內飾層面才是最值得說的,和常見的新能源車型不同,寶馬i3內部由兩塊"小屏"構成,尤其是面前這個取代了儀表盤的屏幕,確實顯得有點"廉價"。此外,寶馬i3的整體內飾採用了大量的環保和可再生材料,這也就意味著內飾的質感和觸感與其他車型的感覺不同。
雖然儀表盤看著略顯廉價,但基本信息都有,完全夠用,而中控屏則集成了導航、音樂等各種功能,搭配完全區別於常規車型的設計,寶馬i3整體給人的感覺依舊非常高級,但這種高級和賓士那種高級又不一樣,是一種未來感、科技感層面的高級。
還有則是一些細節部分的設計,會讓駕乘人員感覺很新奇,比如中控台頂部飾板巨大、中控屏旁邊的"小槽"甚至可以放三瓶水、頭頂"專屬小天窗"(天窗不是整體天窗,而是主駕頭頂各一個小天窗)等等,最為重要的,還有這個似懷擋又非懷擋的換擋方式。這類設計還有很多,趣味性滿滿的同時,確實有點顛覆這是一台寶馬的意思。
續航不是很高,但勝在穩定
本次試駕的寶馬i3是純電動版本,此前的增程式動力版本目前國內已經停售。這台2020款快充暢行款採用了與三星SDI合作開發的新電池組,NEDC工況下的續航里程可達340公里,新車搭載的這台永磁同步電機最大功率為125千瓦(170馬力),峰值扭矩250牛·米。
相比目前市面上的其他熱門車型來說,340公里的綜合續航里程確實不高,好在從實際試駕體驗來看續航里程還算"實在",電池掉電比較平穩。另外,寶馬i3還配備了50kW直流快充介面,理想條件下需40分鍾即可充滿80%電量。
寶馬i3提供了三種制動回收模式供選擇,分別是COMFORT、ECO PRO和ECO PRO+,和其他電動車型不同的是,即使是在COMFORT模式下,仍能感受到細微的拖拽感,但好在有寶馬的調校,整車的拖拽感還是能夠接受的,而且ECO PRO+模式的拖拽感同樣不是很突兀,偏柔性的拖拽感可以為這台車的實際駕駛表現加不少分。
另外說兩個缺點,首先是方向盤轉彎半徑過大而且轉向偏硬,你要想在寶馬i3上完成"揉車",那怕是要費不少功夫。此外,整車的底盤調校偏硬,這就讓你在過顛簸路段時略顯難受,再加上開始我們提到的"窄輪圈",過井蓋等路面時甚至能感受到"跳輪"的現象。
寫在最後
同事曾說過這么一句話,寶馬i3官方售價30.58萬元,這價格都能買個特斯拉了,買它幹啥。確實,如果按照30萬來看的話,這個價格完全沒有性價比,但就目前來看,經銷商給出的終端優惠已經接近8萬,如果是22萬購車的話,那確實有得一說。
就從本次寶馬i3的整體表現來看,它其實的屬性其實很明顯:代步以及玩樂。對開無框車門、差異化設計等等,這台車在年輕消費者心中還是值得一看的,再加上穩定的續航表現以及快充,這台車在市區代步也完全夠用。
當然別忘了,它還是寶馬。除去品牌因素外,對寶馬i3來說,它還算是寶馬家族最早的量產電動車型,在電動車發展進程中也是誕生較早的產物,更加成熟的調校和駕駛感都是加分項。總體而言,22萬買一台潮流、成熟的電動車代步產品,它可以算是選擇之一。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⑵ 寶馬i3怎麼樣值得買嗎
寶馬i3採用了先進的電力驅動系統,值得購買。
寶馬i3使用了更為小巧的鋁合金輪轂。在車輛內部,全新寶馬i3的車內設計與MINI Clubman十分相似,強調車輛的實用性。
(2)寶馬i3為什麼買的人少擴展閱讀
車輛購買後提車的注意事項:
1、檢查里程:買新車要看看這車之前有沒有被開過,開了多遠。有時候同城的4S店之間會相互調車,開到車間檢查也費里程,所以新車100km以內是可以接受的。
有的車需要按一下某個按鈕才能調出車的里程,有的車有好幾個里程錶,可以參考說明書或者請教工作人員,務必當場就要確認一下里程。
2、檢查各項功能:檢查車燈是否正常,遠近光、霧燈、日行燈、轉向燈、警示燈都試試看是否正常工作,亮度是否正常。前後雨刮是否正常、玻璃水能否正常噴出,颳得是否干凈。升降車窗是否正常;空調是否正常;多媒體,看下屏幕顯示、音樂播放、廣播接收是否正常。
⑶ 當你以40萬的價格,購買一台小型電動車,是什麼心理
在我看來這不是勇氣能夠讓你做出的決定,而是洪荒之力。當然排除一個因素,那就是你太有錢了。話說寶馬i3絕對是新能源汽車的一個另類,42.28-52.26萬元的售價區間,去購買一台小型電動車,可能真的是有錢任性才可以做出來的事情。就好像在很多年前,有人花上十幾萬購買賓士Smart一樣。
寶馬i3是一款優點和缺點同樣分明的車型,它有著不俗的設計和優秀的駕駛品質,讓人對它一見鍾情;但是在續航和充電方面的兩大短板,卻又讓人對它愛不起來,所以真正花錢買它的人少之又少。
新寶馬i3家族還為全系配備了LED前大燈組,轉向燈同樣採用了LED光源。Imperial Blue(皇家藍)與Melbourne Red(墨爾本紅)兩款全新金屬車漆分別在 i3與 i3s 的之上得到展示。至於內飾部分,寶馬並未給出誠意的答復。唯一值得炫耀的要點是,超過80%的表層材質使用可回收材料或者可再生資源製造。
一位購買I3的車主說:在目前為數不多的新能源合資車中兼顧了品牌和實用。空間足夠大,油耗低,掛綠牌不限行。缺點是配置較低,缺少30多萬燃油車應該有的功能比如定速巡航。3缸發動機的先天不足,噪音大抖動高。總體來說在抽號城市值得考慮,另外只是家用且充電方便也不錯。
⑷ 【車主點評:科技感十足的車子|寶馬i3】
#選車理由 北京能買的純電動車就幾個國產品牌,特斯拉和i3,本身可選的就不多。國產車刨去幾個基於老年代步車設計的例如e200,eq1之類的,其餘都是基於汽油車改造的,本身汽油車的水平就不咋地,改出來的電動車水平更沒啥戲。無論是性能還是尺寸,都談不上滿足需求。基於老年代步車開發的國產電動車,除了便宜好像也就沒啥特點了,做工糙的還不如我素組的模型。。。作為純粹電動車設計的i3和特斯拉是唯一在設計上充分考慮電動平台優勢的車型,i3實現了在一個4米小型車尺寸上做到大於緊湊型車的乘坐空間,還實現了不亞於多數緊湊型車的動力性能。如果是曾經40萬的價格買i3是太奢侈了,現在20多萬的價格對於買進口寶馬簡直都是天上掉餡餅。
#最滿意 科技感、運動性、操控、空間尺寸、經濟性,作為家庭通勤用車的第一選擇。對於居所可以充電的家庭,我感覺是無與倫比的選擇。
#最不滿意 這個規格獨特的輪胎作為易損品太貴,一不小心就需要花費時間和金錢。
#空間 4座車型,充分坐4人。遠比我同等尺寸的A1空間大得多。刨去尺寸談空間就是耍流氓,國產電動車由於從不咋地的汽油車改造過來,增加空間的唯一辦法就是往大了造,純粹沒有意義的浪費尺寸。從實用性上來講i3是同尺寸無敵,其實就算把再加上50厘米車長的緊湊型車全算上,仍然無敵。對開門敞口巨大,胖子隨意下車。小車位停車可以翻倒前座,下車仍然很方便。
#外觀 i3的科技感造型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側面看起來很未來,正面看著比較呆。主要是正面看到那小窄輪子比較搞笑,就跟金杯一樣。外殼完全PU塑料,骨架碳纖維,這么豪華的配置估計以後也不會有了。
#內飾 i3比一般寶馬味道小得多,但是仍然有。尤其我春節出去玩一個月沒開車,然後窗戶還沒打開,我回來開得第一天覺得真是味兒大得很。
#動力 7秒的百公里加速,其實更快的在於前半程的加速,很輕易的就能超車。再加速能力得易於電動機,沒有降檔拉轉速的反應時間,基本上從減速到加速就瞬時實現。
#操控 畢竟是寶馬,對運動的追求在城市電動車上仍然存在,轉向的控制還是很精準的。搭配i3小車身的靈活性,基本上高速低速的控制都非常舒服。
#舒適性 座椅沒問題,坐著挺舒服。輪子比較顛,跟尺寸和扁平比有關系。隔音作為電動車,本身沒有發動機之類的噪音源,對於風噪之類的就挺明顯。車里的小設計都挺方便,幹啥都挺順手的。
#續航 買i3就得家裡能充電,家裡不能充電也得小區能充電,小區不能充電的單位能充電也行,都不行的就得打游擊,按我說打游擊的就不該買這車,徒增煩惱。這車本身就是城市用車,城市開一天就是200公里不到的距離,每天回家充電,白天出去開,正合適。非得跨城市使用的還是應該買特斯拉或者外地牌汽油車,還不夠找充電的。
⑸ 寶馬i3電動車二手車為什麼便宜
因為很大部分買此類車的人經濟實力都不差 想買的人買新車都能買的起 如果一輛車便宜的不大,都去買新車了 正因為買車的人都還有錢。他們又很喜歡換車,買了一段時間或一兩年又想換其他的 所以導致市場二手車保養量大,而賣的人又少 車多買的人少...
⑹ 寶馬3系怎麼樣值得買嗎
雖然寶馬i3目前的短板還是續航里程,但你不得不承認寶馬確實是把增程式這項技術玩到了極致。另外,寶馬i3的存在也絕對是一股清流,光是它的外觀和內飾設計就能吸引到不少人的目光,車內的乘坐空間以及儲物空間完全可以滿足2-4個人基本出行需求。總的來說,如果你對電動車的品牌和性能要求比較高的話,寶馬i3或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⑺ 優惠後不到21萬,比Aion LX便宜的寶馬i3值得入手嗎
不到21萬,能買到什麼電動車?
特斯拉肯定不用想了,即便是國產的Model3,補貼後售價也快接近30萬。
技術稍微先進的本土電動車,售價普遍在25萬以上。如廣汽新能源AionLX,起售價為24.96萬;比亞迪唐純電動,起售價為25.99萬;蔚來ES6,起售價更是去到35.80萬。
如果你都能滿足以上條件,那花20多萬買一輛與i8有著相同技術基因的電動車,確實是一筆劃算的買賣。
文|超人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⑻ 為什麼好多人賣寶馬i3
雖然寶馬i3目前的短板還是續航里程,但你不得不承認寶馬確實是把增程式這項技術玩到了極致。另外,寶馬i3的存在也絕對是一股清流,光是它的外觀和內飾設計就能吸引到不少人的目光,車內的乘坐空間以及儲物空間完全可以滿足2-4個人基本出行需求。總的來說,如果你對電動車的品牌和性能要求比較高的話,寶馬i3或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