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寶馬汽車 > 寶馬清倉最低多少錢

寶馬清倉最低多少錢

發布時間:2025-05-22 11:43:59

㈠ 越來越不運動的寶馬3系,究竟意欲何為

寶馬三系,一直以來都是中級運動型轎車的標桿角色,也是很多人心中的dreamcar。單從市場銷量來看,寶馬也一直是屬於中級市場的排頭兵,但凡提到寶馬三系,幾乎沒有人會說它不好。曾經還有人說:"無論年齡,人生總是繞不開一輛寶馬三系。"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㈡ 最高降5萬/豪車看配置還是品牌 寶馬5系和林肯大陸這樣選

如今豪華品牌中大型車市場,以賓士E級、寶馬5系、奧迪A6L為首的「三巨頭」都存在著不少的優惠,這些車型在主打商務風格的同時,通過進一步降價去爭奪二線豪華品牌的市場,可以看出現在的中型車市場競爭有多激烈。而二線豪華品牌價格更低,加上豐富的配置和終端的優惠,讓許多消費者剩下了一大筆購車預算,從而購置一輛綜合全面的二線豪華品牌就能滿足面子和駕駛的需求。今天就找出兩個豪華中型車的代表——寶馬5系和林肯大陸,看一看怎麼選才是最合適的。
我們挑選了兩款車的主力車型。首先,林肯大陸 2019款 2.0T 兩驅尊耀版官方指導價43.58萬元,目前優惠5萬元左右,甚至更高;寶馬5系 2020款 525Li 豪華套裝,官方指導價42.69萬元,目前終端優惠在4萬-5萬左右。所以從購車預算角度出發,林肯大陸處於清倉處理的狀態,未來新款車型引不引入還是問題,用較低的價格購置一輛進口車型,還是比較劃算的。
外觀方面,林肯大陸沿用了家族式的設計,星輝式的中網特別吸睛。寶馬5系的前臉風格相對來說比較運動,雙腎中網辨識度十足,加以銀色的鍍鉻飾條進行裝飾,豪華和運動更加兼顧。
在大燈的配置上,兩車都配備了LED日間行車燈、自動頭燈、大燈高度可調、大燈延時關閉。林肯大陸多了自適應遠近光、大燈清洗功能。
林肯大陸的尺寸為5115/1912/1492mm,軸距為2994mm,寶馬5系的尺寸為5087/1868/1500mm,軸距為3108mm。林肯大陸的車身長度、寬度方面表現要好,而寶馬5系在高度、軸距等方面的表現會更好。所以,更在乎車內空間的可以考慮寶馬5系,更在乎外表展示的可以考慮林肯大陸。
車尾方面,林肯大陸設計比較飽滿,尾燈有鍍鉻的裝飾,橫向的視覺效果更強,雙邊雙出的排氣讓整車更具運動感。寶馬5系設計更加沉穩,尾燈造型更加簡單,排氣布局採用雙邊共雙出的設計,整體會更加優雅。
內飾方面,林肯大陸更加偏向復古豪華,可以看出大量的軟質材料和木紋裝飾充斥車內,非常彰顯豪華氣質。寶馬5系的內飾保持了寶馬家族式設計,使用了銀色飾條和棕色飾板修飾,中控台採用環抱式布局,風格相對更加時尚一些。
配置方面,兩車均配備了主/副駕安全氣囊、前排側氣囊、前/後排頭部氣囊、胎壓顯示、前/後駐車雷達。林肯大陸多了膝部氣囊、後排安全帶式氣囊、並線輔助、車道偏離預警系統、車道保持輔助系統、倒車車側預警系統,寶馬5系多了被動行人保護、零胎壓繼續行駛。在安全配置方面,林肯大陸更勝一籌。
舒適和高科技配置方面,兩車均配備了倒車影像、定速巡航、發動機啟停技術、上坡輔助、自動駐車、電動後備廂、無鑰匙啟動系統、主動閉合式進氣格柵、全車車窗一鍵升降、防紫外線玻璃、雨量感應式雨刷、自動空調、溫度分區控制。林肯大陸配備了可開啟全景天窗、7色車內氛圍燈,多了360度全景影像、全速自適應巡航、自動泊車入位、懸架軟硬調節、全車電吸門、感應後備廂、遠程啟動、主動降噪、後風擋遮陽簾、手動後排側遮陽簾、後排側隱私玻璃、車內PM2.5過濾裝置、車載空氣凈化器,寶馬5系配備了電動天窗、11色車內氛圍燈,多了前排手機無線充電。在舒適和高科技配置方面,林肯大陸更占優勢。
後排空間表現上,兩車都非常優秀。林肯大陸後排地板中央基本純平,寶馬5系有凸起。兩車都配備了中央扶手、杯架、出風口,林肯大陸多出了後排座椅電動調節、第二排座椅靠背調節、後排座椅通風、後排座椅按摩、後排座椅加熱、後排獨立空調、後排控制多媒體。
動力方面,林肯大陸搭載了2.0T四缸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241Ps,最大扭矩386Nm,匹配6AT變速箱,並滿足國VI排放。 寶馬5系搭載了2.0T四缸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184Ps,峰值扭矩290Nm,匹配8AT變速箱,並滿足國VI排放。?單從這個價位買到動力更充沛的車型來講,林肯大陸會更加合適。
總結:不難看出,林肯大陸從各方面的配置對比都要好於寶馬5系,性價比會更加突出。但是在駕駛感受和操控水準方面,以及日後保值率和行政出行的認可度上,寶馬5系毫無疑問在豪華中大型車領域依舊處於佼佼者的地位。所以,預算真的吃緊可以選擇二線豪華品牌林肯大陸,但考慮豪華中大型的使用場景,寶馬5系依舊是首選。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㈢ 寶馬1系降價比3系更狠!但為何我不建議你買

大家還記得「從單車到勞斯萊斯」那個段子嗎?
大概意思是,有人本想用2千塊買一輛自行車,但身邊的人跟他說加多點錢就可以買摩託了,當他決定買摩托,又有人跟他說加點錢可以買輛二手汽車。
在無數次「加一點錢」之後,這人最終都看上勞斯萊斯了,但翻開錢包一看,才記起自己只有2千塊。
這本是一個勸告人們要量力消費的陳年老梗,沒想到,類似的事情居然在筆者身邊發生了。
好友的表弟阿傑(化名)剛出社會工作,想買一輛小轎車上班代步。本來他爸媽只給他10萬元的預算,但在他的軟磨硬泡之下,購車預算增加到15萬,他的目標車型一下子從豐田致炫變為本田思域。
可是他最近在網上了解到,國產賓士A級的入門價格也就15萬多一點,中等配置的A180 L落地價格不到20萬。也就是說,如果他再向爸媽多「磨」幾下,就能得到一輛賓士了!可是,再這樣下去,說不定他最後都看上保時捷了,但他爸媽兜里的血汗錢就這么多,容不得他一直任性下去。
賓士A級入門車型在某汽車垂直網站上的報價。
於是,我決定就「20萬該不該買入門豪華車」這問題給阿傑一個明確答復,也算是幫他爸媽「止損」的一個好辦法。
寶馬1系的優惠力度居然比寶馬3系大?
過去關於入門豪華車的定義,有很多種解析。有人認為乞丐版的3系或A4L,甚至是低配的5系或E級都算是入門豪華車。但如今看來,那些定價在20萬左右的緊湊型豪華品牌轎車,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入門豪華車。賓士A級、寶馬1系、奧迪A3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入門豪華車的定義其實很簡單——豪華品牌里售價最低的一款車型。
同屬緊湊型級別的豪華SUV,如寶馬X1、奧迪Q3等,理論上也算是入門豪華車,但它們的售價明顯高於同級別、同平台的轎車,所以不在我們的討論范疇之內。
凱迪拉克CT4其實也屬於入門豪華車,但目前CT4在廣州的終端售價依然相當穩定,還沒到入手的時機(凱迪拉克的實際售價,大家都懂的)。
為了了解最真實的行情價格,筆者和阿傑逛了好幾家廣州市內的豪華品牌經銷商。最讓我感到驚訝的是,這些緊湊型豪華轎車的優惠力度,居然比同品牌的中型轎車還大!
以寶馬1系(120i M運動套裝,相當於次低配車型)為例,其官方指導價為22.38萬,經銷商給出的裸車報價為16.50萬,優惠額度達到5.88萬,相當於打了7.3折。算上各種保險稅費,最終落地價格約為18.50萬。若選擇入門版的120i時尚型,落地價更是可以控制在17萬以內。
2020款寶馬120i M運動套裝。
這樣的優惠幅度,已經高於中型車級別的寶馬3系。要知道,在上一代3系在「換代清倉」時,其裸車優惠也不到7萬,換算下來不低於8折。
再來看奧迪A3和賓士A,同是次低配車型,優惠額度分別5.13萬和5.52萬。也就是說,用不到20萬的價格,都可以在這三款豪華車里隨便選一款開走,而且不是最低配哦!
光看價格確實讓人心動,不過,在如此高的優惠背後,是否暗含著某些問題?
豪華品牌的LOGO確實香,但沒准半年後就沒味道了
同樣花費20萬,可以買到雅閣、凱美瑞的入門車型,或是思域、卡羅拉等A級車的頂配車型,但同時也能輕松拿走一輛賓士或寶馬。對於一個剛畢業的年輕人來說,這樣的選擇題幾乎沒有任何難度——肯定是賓士寶馬香啊!光是車頭的LOGO,就足以甩開同齡人好幾年。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筆者曾經也是一名入門豪華車車主,看了我的親身經歷你就會明白,豪華品牌的「面子加成」能力還真沒想像中那麼強。
在剛畢業的時候,我在家人的資助下購入了一輛寶馬3系320i(2011款,第五代車型)。在擁有它的頭兩年,我確實感受到豪華品牌帶來的光環。然而,再多的光環,也無法改變其「入門豪華車」的身份——第五代寶馬3系是當時華晨寶馬所有產品中售價最低的車型,而且我買的是320i時尚型,也即車系中的次低配版。
隨著市面上越來越多的新車出現,這台320i的缺點開始暴露:動力羸弱,連高爾夫也能隨便爬我頭;空間狹小、路噪明顯,長途駕駛相當煎熬;除了6碟CD之外,幾乎沒有任何科技配置。
我逐漸認識到,對於一款家用車而言,綜合產品實力永遠比車頭的LOGO重要。伴隨著越來越多小故障出現,高昂的維修費用讓這台3系成為一輛「吃之無味,棄之可惜」的車。
如今的寶馬1系,其車型地位與當年的寶馬3系十分相似,而且技術規格更低。這意味著,你在它身上獲得優越感的時間,會比我當年擁有寶馬3系時更短——別說兩年,可能半年後,它的各種短板和缺點,就會掩蓋你購車時的興奮。
以目前的標准來看,寶馬1系的內飾設計,確實與「豪華」二字不沾邊。
先別論配置,光是那素得不能再素的內飾,就足以讓你對「豪華」二字產生懷疑,再看那100kW出頭的三缸1.5T發動機,隨便一台中國品牌車型都能在動力上碾壓它。
無論是動力輸出還是運轉平順度,寶馬1系這台三缸1.5T發動機的表現確實強差人意。
不光是寶馬1系,奧迪A3和賓士A級也或多或少地存在各種短板。這與車型級別或價格無關,歸根到底,還是技術冗餘度不足的問題。作為品牌中的入門車型,它們只能用上最基礎、最低級的技術,其產品價值只能高度依賴品牌,而無法在實際用車體驗中體現出來。
同樣的發動機,保養費用貴一倍?
當然了,如果你對動力性能沒太大要求,平時用車也只是上下班代步,那體驗不體驗的確實沒那麼重要。可是,用車成本是你不得忽略的一環——這不是體驗問題,而是錢包問題!
先看保養成本。以最暢銷的奧迪A3為例,按照官方要求,小保養(換發動機機油、機油濾清器)的周期是1萬公里,材料費接近500元,工時費超過了600元,總費用接近1200元。而採用相同動力總成,且有著相同動力輸出的大眾高爾夫(280TSI),採用同等級別的機油,小保養總價也才500元左右。
也許你覺得這千把塊錢不算什麼,但注意了,這只是最基本的保養費用。按照奧迪官方的保養規定,發動機火花塞需要每兩萬公里更換一次,費用為1000元左右。再看高爾夫,火花塞保養周期不但更長(三萬公里),而且費用也是便宜了一半。
什麼?你說保養可以到外面的汽修店做?這未嘗不可,但有一個重要的前提,你必須具備鑒別汽車用品真假的能力。這並不是危言聳聽,目前市面上的假機油、假火花塞真的多如牛毛,作為汽車小白的你,被騙是分分鍾的事。
汽車機油的真假,還真無法從外包裝看出。
再說了,即便你對愛車呵護有加,每次都按規定到4S店做保養,但車子本身的各種小故障也是難以避免的。德系車的設計思路都是以優化性能為主要目標,零部件的耐用性擺在相對次要位置,車子用久了,難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故障問題(如燒機油、避震漏油、變速箱故障等),對應的維修費用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再以筆者的老320i為例,在開了三年多時間後,就出現了氣門室蓋墊漏油,以及剎車真空泵漏油的問題。4S店當時給出的維修費用接近1萬元,由於過了質保期,我也只能自掏腰包。那時候,我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豪華品牌」。
產品力與售價不匹配,大幅降價是必然的
同是緊湊型級別的轎車,為何有的車掛上豪華品牌LOGO後就能賣得更貴?因為在LOGO的背後,除了車子本身的生產製造成本之外,還蘊藏著更高的服務、營銷、人力成本,由此帶來的,也許是更尊貴的購車體驗、更貼心的售後服務,但更多的,是遠高於實際體驗的品牌溢價。
這種溢價放在中級車或是中高級車上是合理的,但在一款緊湊型車身上似乎有點別扭,說白了,就是車型級別和技術含量支撐不起品牌形象。
在20萬的價格區間內,實在有太多出色的車型了,豪華品牌在這領域內無法施展其真正的技術實力,只能靠品牌勉強維持自尊。久而久之,消費者就會意識到,花20萬買到的所謂豪華車,只是一款用車成本不低,性能乏善可陳,配置寒酸至極,且一兩年內就會玩膩的車。
這么看來,也不難理解為何入門豪華車會大幅降價了,因為它們的綜合產品力與其售價完全不匹配。
這樣的車值不值得買,估計大家已心裡有數。
文 | 超人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閱讀全文

與寶馬清倉最低多少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福州科二訓練東南汽車如何找點 瀏覽:99
奧迪multitronic變速箱用什麼油 瀏覽:324
奧迪q3加氟利昂多少錢 瀏覽:1000
奧迪carplay能用什麼app 瀏覽:137
賓士e260導航怎麼用 瀏覽:274
石羊工業園有哪些 瀏覽:99
冠道寶馬x6哪個好 瀏覽:537
寶馬xdrive後面的數字是什麼意思 瀏覽:891
天津工業園區拆遷有哪些騰退改造 瀏覽:94
道通怎麼學習賓士主動輔助系統 瀏覽:526
寶馬車發動機有口哨聲是什麼原因 瀏覽:134
寶馬5系換胎什麼牌子好 瀏覽:627
汽車怎麼關掉儀表盤auto 瀏覽:638
上海廢工業設備回收多少錢 瀏覽:953
賓士e300usb怎麼聽歌 瀏覽:491
汽車香水是怎麼做出來的 瀏覽:351
汽車服務哪個平台好用 瀏覽:18
賓士q7質量怎麼樣 瀏覽:59
汽車里的剎車稱為什麼 瀏覽:627
寶馬三系應用程序裡面有哪些軟體 瀏覽: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