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為什麼我們家的寶馬車味道很重
當前關於異味的問題確實是普遍存在的,夏天了溫度過高所以車內異味問題會更加的明顯,不僅僅是該款車,車質網上面關於寶馬其他車型的問題也是比較多的,這說明這不是簡單的個案,非常明顯是設計問題,是通病,為了自己的安全和身體必須一起去維權投訴。
② 為什麼寶馬車內異味重
這種情況並不罕見。很多寶馬都有這個問題。問題來源不清楚,可以請維修店處理。
隨著汽車消費觀念的成熟和智能網聯等技術的普及,汽車在日常生活中扮演著更加復雜的角色。因此,尤其是對於中高端車型的用戶來說,他們自然對車輛的舒適性提出了更多關於「聽」和「聞」的要求。
然而,願景和現實之間是有距離的。
10月31日,投訴人王女士回應稱,她10月22日在濟南萬寶興購買的寶馬汽車有異味!根據王女士的描述,開著車窗通風行駛了兩天,車內的氣味還是很大的!長時間駕駛容易出現頭暈、惡心、咽喉鼻灼熱感等。王女士通過室內甲醛檢測儀對車輛進行檢測,發現2.8的甲醛TVOC遠遠超出室內0.6的標准TVOC。目前王女士非常擔心自己用車的健康問題,希望4S店能給出專業的檢測報告,說明車內異味。但是我得到的回復是4S店的氣味屬於正常范圍。針對這樣的回復,王女士質疑,單純用鼻子聞這樣的測試效果如何?
王女士的投訴並不是一個特例。記者以「寶馬」和「氣味」為關鍵詞進行搜索,發現多出的305萬條詞條都與此有關!
對方告訴王女士,這輛車確實有些異味。在展廳對比新車後,發現車內氣味在合理范圍內。目前車輛已經除臭,但對方反應效果一般。至於接下來如何解決問題,李經理沒有給出肯定的回答。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被車內的異味所困擾。俗話說「牙疼不是病,真要命」,車也是。雖然車內的氣味並不總是意味著車有質量缺陷,但確實大大降低了消費者的用車體驗。
目前國內唯一的乘用車空氣質量控制標准空是GB/T 27630-2011非強制性標准,規定了苯、甲苯、乙苯等8種汽車常見揮發性有機物(VOCs)及其在特定測試環境下的限值。
但標准規定的是車內特定污染物的濃度,而不是車內是否有異味。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檢測變得困難。
根據標准,上述八種污染物的檢測過程包括四個步驟:
1.將車輛放入環境艙內,溫度設定為25℃,濕度設定為50%,艙內背景符合甲醛和甲苯≤ 0.02 mg/m3的要求;
2打開所有門窗,包括後備箱門,放置6小時,安裝采樣裝置;
3.關閉所有門窗16小時,然後收集車內空氣體;
4用專業的檢測設備ATD-GC/MS(苯的熱脫附-氣相色譜-質譜)和HPLC(醛的高效液相色譜)對採集的樣品進行分析。
這個規定雖然不是強制性的,但作為高端汽車廠商,更應該注重客戶體驗,把用戶體驗放在第一位,對自己要求更嚴格!目前,該維權人士仍在跟進此案。
③ 寶馬320開車行駛當中車內有尾氣味是什麼原因
1、車混合器太濃了,燃燒得不徹底,排放的尾氣超標,需要檢查空氣濾芯,節氣門感測器還有氧感測器;
2、在市區開,前後車接近,你開外循環,外界空氣會從你車前進來,你觀察下是不是前方有車就有尾氣的味道,是的話就開內循環,開空調風扇工作,加速氣流的運動,味道也更明顯了.建議開內循環,再把車窗打開一點,又避免尾氣進入,又可以空氣交換;
3、清理節氣門和缸內積碳,考慮下是不是汽油有問題;
4、車輛外部的廢氣進入車的內部和車內積累的氣味(如:擺放的芳香劑以及人的汗味、體臭等)混合沉澱後,當用空調開暖風時,沉澱的異味物質微粒遇到溫暖而潮濕的氣流會揮發出來,與空氣相融合,從而被人的嗅覺聞到。
(3)為什麼寶馬車那麼臭擴展閱讀:
汽車空調系統是實現對車廂內空氣進行製冷、加熱、換氣和空氣凈化的裝置。它可以為乘車人員提供舒適的乘車環境,降低駕駛員的疲勞強度,提高行車安,空調裝置已成為衡量汽車功能是否齊全的標志之一。
不同類型空調系統的布置方式有所不同。轎車廣泛採用的是冷暖一體式空調系統。其布置型式是將蒸發器、暖風散熱器、離心式鼓風機、操縱機構等組裝在一起,稱為空調器總成。
④ 寶馬730車上總有一股異味是怎麼回事
寶馬新車裡面的味道算淡的了!國產的裡面更難聞!新車有這味道正常!你可以去做個新車除臭!有作用的!
⑤ 2013款進口寶馬X1為什麼車內有異味
您好!這種情況可能是車輛隔音棉材質問題導致的異味。這種情況建議您與您當地的4S店聯系,進行檢測與維修。
⑥ 寶馬GT3車內異味嚴重是什麼原因
原因:車內異味的原因主要是外部的廢氣,車內積累的味道,人的味道等會進入到車的內部,當使用空調時,異味遇到溫暖而潮濕(陰暗潮濕的環境非常適合黴菌的繁衍)的蒸發器表面時,會與空氣相融合,在使用空調的同時,異味就會揮發出來。
⑦ 寶馬車內異味嚴重,為什麼這么多年卻一直得不到解決
這種情況並非個例,很多寶馬車都有這個問題,問題的來源並沒有搞清楚,可以讓維修店處理一下。
著汽車消費觀的成熟以及智能網聯等技術的普及,汽車在日常生活中扮演更復雜的角色,因此,特別是對中高端車型的用戶來說,他們對車輛的舒適性自然會提出更關於「聽」和「嗅」的要求。
目前,國內用於乘用車內空氣質量管控的唯一標准為的GB/T 27630-2011非強制性標准,其中規定了苯、甲苯、乙苯等8種常見的車內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及它們在特定測試環境下的限值。
不過《標准》規范的是車內特定污染物的濃度,而不是車內是否存在異味。這點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檢測的難度。
根據《標准》,對上述8種污染物的測試過程包含四個步驟:
1車輛放入環境艙,溫度設置為25℃,濕度50%,艙內背景滿足甲醛和甲苯≤0.02mg/m3;
2打開所有車門窗,包括後備箱門,放置6小時並安裝采樣裝置;
3 將所有車門窗關閉封閉16小時,然後採集車內的空氣;
4 用專業檢測設備ATD-GC/MS(熱脫附-氣相色譜質譜,針對苯類)及HPLC(高效液相色譜,針對醛類)分析採集到的樣本。
雖然該規定並非是強制執行的,但是作為高端汽車生產企業更應該重視客戶體驗感受,將用戶的體驗放在首位,更加嚴格要求自己!目前該起案件維權記者還在進一步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