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斷奶時媽媽需要注意什麼
媽媽:斷奶期間是要少喝水,少喝粥,一些下奶的食物不要吃,辛辣的也不要吃,親可以吃點麥芽幫助回奶,一般一個禮拜就可以完全回奶了。 斷奶不僅僅是媽媽和寶寶的事,在這個過程中,爸爸也將起著關鍵的作用。 (1)循序漸進,自然過渡。斷奶的時間和方式取決於很多因素,每個媽媽和寶寶對斷奶的感受各不相同,選擇的方式也因人而異。 快速斷奶:如果你已經作好了充分的准備,你和寶寶也都可以適應,斷奶的時機便已成熟,你可以很快給寶寶斷掉母乳。特別是加上客觀因素,如果媽媽一定要出差一段時間,那麼很可能幾天就完全斷奶了。如果媽媽上班後不再吸奶,那麼白天的奶也很快就會斷掉。 逐漸斷奶:如果寶寶對母乳依賴很強,快速斷奶可能會讓寶寶不適,如果你非常重視哺乳,又天天和寶寶在一起,突然斷奶可能有失落感,因此你可以採取逐漸斷奶的方法。從每天喂母乳6次,先減少到每天5次,等媽媽和寶寶都適應後,再逐漸減少,直到完全斷掉母乳。 (2)少吃母乳,多吃牛奶。開始斷奶時,可以每天都給寶寶喝一些配方奶,也可以喝新鮮的全脂牛奶。需要注意的是,盡量鼓勵寶寶多喝牛奶,但只要他想吃母乳,媽媽不該拒絕他。 (3)斷掉臨睡前和夜裡的奶。大多數的寶寶都有半夜裡吃奶和晚上睡覺前吃奶的習慣。寶寶白天活動量很大,不餵奶還比較容易。最難斷掉的,恐怕就是臨睡前和半夜裡的餵奶了,可以先斷掉夜裡的奶,再斷臨睡前的奶。這時候 ,需要爸爸或家人的積極配合,寶寶睡覺時,可以改由爸爸或家人哄寶寶睡覺,媽媽避開一會兒。寶寶見不到媽媽,剛開始肯定要哭鬧一番,但是沒有了想頭,稍微哄一哄也就睡前了。斷奶剛開始會折騰幾天,直到寶寶一次比一次鬧的程度輕,直到有一天,寶寶睡覺前沒怎麼鬧就乖乖躺下睡了,半夜裡也不醒了,好了,恭喜你,斷奶初戰告捷。 (4)減少對媽媽的依賴,爸爸的作用不容忽視。斷奶前,要有意識地減少媽媽與寶寶相處的時間,增加爸爸照料寶寶的時間,給寶寶一個心理上的適應過程。剛斷奶的一段時間里,寶寶會對媽媽比較粘,這個時候,爸爸可以多陪寶寶玩一玩。剛開始寶寶可能會不滿,後來就習以為常了。讓寶寶明白爸爸一樣會照顧他,而媽媽也一定會回來的。對爸爸的信任,會使寶寶減少對媽媽的依賴。 (5)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斷奶前後,媽媽因為心理上的內疚,容易對寶寶縱容,要抱就抱,要啥給啥,不管寶寶的要求是否合理。但要知道越縱容,寶寶的脾氣越大。在斷奶前後,媽媽適當多抱一抱寶寶,多給他一些愛撫是必要的,但是對於寶寶的無理要求,卻不要輕易遷就,不能因為斷奶而養成了寶寶的壞習慣。這時,需要爸爸的理智對媽媽的情感感起一點平衡作用,當寶寶大哭大鬧時,由爸爸出面來協調,寶寶比較容易聽從。 注意:斷奶期間寶寶不良的飲食習慣是斷奶方式不當造成的,可不是寶寶的過錯。斷奶期間依然要讓寶寶學慣用杯子喝水和飲果汁,學習自己用小勺吃東西,這能鍛煉寶寶獨立生活能力。
⑵ 關於給寶寶斷奶,寶媽都應該注意哪些事情
寶媽在給寶寶斷奶的時候,一定要採取科學,合理的方式,不能採取強硬的手法,並且斷奶的時候,也應當注意很多事項,千萬不能太過著急。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要挑選合適的時機,不能在炎熱的夏季斷奶。挑選孩子體質比較強的時候,並且斷奶以後,一定要時刻關注,孩子的變化。
最好選擇寶寶健康的狀態,給孩子斷奶。斷奶之後,可能孩子會出現一段時間的不適應。這個時候,寶媽就一定要多將精力,放在寶寶身上。例如可以觀察孩子的排便狀態,體重情況等等,如果出現不適的症狀,就要及時就醫,千萬不能夠忽略。要給寶寶適應的時間,千萬不能操之過急,畢竟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也不能夠採取塗抹葯水,辣椒,牙膏等方式,強硬的斷奶,否則會給寶寶的心理造成陰影,這樣做也不利於寶寶的成長。
⑶ 馬上就到了斷奶階段,這時候的寶媽該注意些什麼
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很多寶媽在寶寶到了適齡的年紀之後都會給寶寶進行斷奶,斷奶是一個比較自然的過程,不要過於刻意,也不要過於粗魯,這樣的行為對於寶寶的生長發育都是非常不好的,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寶媽在斷奶的時候注意些什麼事情?
⑷ 給孩子斷奶的時候媽媽需要對乳房注意些什麼
要訣一:選擇最佳時間 通常,寶寶在10~12個月時已逐漸適應母乳以外的食品,胃內的消化酶日漸增多,腸壁的肌肉也發育得比較成熟,是斷奶的最好時機。如果未能及時把握,斷奶時間越晚,寶寶戀母的心理越強,以致造成寶寶只吃母乳而不肯吃粥、飯和其他離乳食品。 要訣二:選擇最佳季節 選擇比較舒適的季節進行斷奶,如春末或秋天。這時,生活方式和習慣的改變對寶寶的健康沖擊較小。如果天氣熱,寶寶本來就很難受,斷奶會讓他大哭大鬧,還會因胃腸對食物的不適應發生嘔吐或腹瀉;天氣冷則會使寶寶睡眠不安,容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若是寶寶的離乳月齡正逢此時,最好將斷奶時間推遲。 要訣三:做好斷奶心理准備 媽媽雖然會在寶寶斷奶後松一口氣,但可能會因為失去了這種與寶寶親昵溝通的方式而產生失落感。所以,媽媽從第一天給寶寶餵奶時就應這樣想:有一天寶寶不需要我了,是因為他很健康,邁向了一個新的成長階段。 對於寶寶,一定要從4個月起,按月齡適當添加離乳食品,讓他們知道除了乳汁外還有很多好吃的。這樣寶寶到了10~12個月時,不僅充分鍛煉了咀嚼能力,而且養成用勺、杯、碗、盤等器皿進食的習慣,能夠適應以離乳食品為主的進食方式了。 要訣四:採取科學的斷奶方法 1.從10個月起,每天先給寶寶減掉一頓奶,離乳食品的量相應加大。過一周左右,如果媽媽感到乳房不太發脹,寶寶消化和吸收的情況也很好,可再減去一頓奶,並加大離乳食品的量,逐漸斷奶。減奶最好先減去白天喂的那頓,因為白天有很多吸引寶寶的事情,他不會特別在意媽媽。但在清晨和晚間,寶寶會非常依戀媽媽,需要從吃奶中獲得慰藉。斷掉白天那頓奶後再逐漸停止夜間餵奶、直至過渡到完全斷奶。 2.寶寶到了離乳月齡時,若恰逢生病、出牙,或是換保姆、搬家、旅行及媽媽要去上班等情況,最好先不要斷奶,否則會增大斷奶的難度。給寶寶斷奶前,帶他去醫院做一次全面體格檢查,寶寶身體狀況好,消化能力正常才可以斷奶。 3.寶寶不僅把母乳作為食物,而且對母乳有一種特殊的感情,因為它給寶寶帶來信任和安全感,所以千萬不可採用倉促、生硬的方法。這樣只會使寶寶的情緒陷入一團糟,因缺乏安全感而大哭大鬧,不願進食,導致脾胃功能紊亂、食慾差、面黃肌瘦、夜卧不安,從而影響生長發育,使抗病能力下降。 4.在斷奶的過程中,媽媽既要使寶寶逐步適應飲食的改變,又要採取果斷的態度,不要因寶寶一時哭鬧就下不了決心,從而拖延斷奶時間。而且,反復斷奶會接二連三地刺激寶寶的不良情緒,對寶寶的心理健康有害,容易造成情緒不穩、夜驚、拒食,甚至為日後患心理疾病留下隱患。 5.在斷奶期間,媽媽要格外關心和照顧寶寶,花較多的時間來陪伴他,以撫慰寶寶的不安情緒。 6.寶寶斷奶可能會引起媽媽體內的荷爾蒙發生變化,出現一些負面情緒,如沮喪、易怒等,同時還伴有乳房脹痛、滴奶之苦。此時,可進行熱敷並將奶水擠出,以防引起乳腺炎,這樣做還可舒緩不良情緒。當情緒非常惡化時,應盡早去看心理醫生。 要訣五:抓住飲食要點 1.寶寶斷奶後就少了一種優質蛋白質的來源,而寶寶生長偏偏需要蛋白質。除了給寶寶吃魚、肉、蛋外,每天還一定要喝牛奶,它是斷奶後的寶寶理想的蛋白質來源之一。 2.食物宜製作得細、軟、爛、碎。因為1歲左右的寶寶只長出6~8顆牙齒,胃腸功能還未發育完善。而且食物種類要多樣,這樣才能得到豐富均衡的營養。 3.增加進餐次數。寶寶的胃很小,可對於熱量和營養的需要卻相對很大,不能一餐吃得太多,最好的方法是每天進5~6次餐。 4.注重食物的色、香、味,增強寶寶進食的興趣。可適當加些鹽、醋、醬油,但不要加味精、人工色素、辣椒、八角等調味品。 5.為寶寶營造良好的進餐環境,這樣有助於增強寶寶的食慾,並可促進他對食物的正確選擇。 要訣六:科學安排食譜 1.每天喝250~500毫升牛奶或豆漿,這是鈣質的主要來源,同時給寶寶吃一些肉、蛋類的優質蛋白。 2.主食以谷類為主。每天吃米粥、軟面條、麥片粥、軟米飯或玉米粥中的任何一種,大約2~4小碗(100~200克)。 3.高蛋白的食物約25~30克。可選以下任一種:魚肉小半碗,小肉丸子2~10個,雞蛋1個,燉豆腐小半碗。 4.吃足量的蔬菜。把蔬菜製作成菜泥,或切成小塊煮爛,每天大約半碗(50~100克),與主食一起吃。 5.吃足量的水果。把水果製作成果汁、果泥或果醬,也可切成小塊。普通水果每天給寶寶吃半個到1個,草莓2~10個,瓜1~3塊,香蕉1~3根,大約每天50~100克。 6.每周吃1~2次動物肝臟和血,約25~3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