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為什麼很少看到開寶馬m系列車的 多少其他系列
這個系列的車價格比較適宜,而且蠻流行的
B. 為什麼中國每賣出一百台寶馬,只有一台是M
國內疫情的陰雲已逐漸散去,車市也重回增長的軌跡,今年的北京車展,對於車企來說,它似乎更像是吹響了加速沖鋒的號角。
中國是寶馬最大的單一市場,同時也是創新技術的先鋒區域,具有寶馬在德國本土之外最大的研發體系。面對行業的轉型與挑戰,寶馬在中國如何布局,對未來幾年甚至十幾年都會有深遠的影響。
▲i3UrbanSuite城市出行概念車
在未來的核心陣地新能源市場,國家關於新能源的規劃——2.0版「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即將發布,目標在2035年基本實現電動化轉型。對於寶馬來說,現在是布局站位的關鍵時期,否則真就要「起個大早,趕個晚集」了。
在新能源補貼退潮的當下,寶馬電動、混動、燃油車共平台開發的特質,會讓其在研發生產上相比其他傳統車企具有一定成本優勢。深厚的技術積累加上大膽的創新探索,讓寶馬在產品力上並不懼怕特斯拉等新興勢力。都說今年是寶馬電動化元年,依筆者看,也是寶馬鋪開布局,向電動市場全力進軍的開始。
最後說說
i系和M系作為寶馬品牌的兩翼展翅北京車展,無疑為寶馬在華銷量的持續增長提供了新的動力——對於未來,寶馬有著清晰的規劃和布局,在高性能車和純電動車兩個細分領域著力發展。在謀求新的銷量熱點的同時,也擁抱汽車消費市場的變化。
而寶馬此舉對於整個車市也有著借鑒意義。未來的車市競爭一定會更加細分,傳統上對汽車粗獷的分類不一定適合未來的汽車市場,隨著用戶需求的多元化和汽車發展大趨勢的改變,及時調整戰略布局,實現自身產品序列的新陳代謝,對於車企保持活力至關重要。
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將目光放遠,將視線放開,才能在未來的出行市場上站穩一席之地。
版權聲明:本文為線外邦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線外邦)
?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C. 「扮豬吃老虎」的鋼炮最低57.51萬起,淺析最便宜的寶馬M系
第七代3系的操控表現引來了不少寶馬忠實粉的"擔憂",相比於前一代(第六代)整體機械素質和路面溝通感大幅下降的第七代,被不少消費者詬病"操控差"。甚至不少人認為寶馬越來越"不寶馬",經典的E46、E90時代或許一去不復返。除3系外,如今的5系也逐漸開始妥協與市場,開始了運動向舒適方向的"切換"。普通寶馬尚且如此,在性能領域最具代表之一的M系會怎樣呢?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m的意思就是經過特別調校的發動機,就像賓士有AMG,奧迪有RS
E. 寶馬M Performance車型要不要在國內普及我覺得...
2019年,寶馬M系列車型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全球累計售出135826輛,同比增長32.2%,這兩個數據都超過了賓士AMG家族,可喜可賀!
數據顯示,在2019年寶馬M系列銷售地區排行中,美國銷量最高為44442輛;德國排名第二銷量26110輛;排名第三的是英國。而中國也有十幾款車型在華銷售,且2020年截止目前又新加入了X5M/X6M、M8GC等新車型,M產品陣容進一步更新擴大,一切聽起來好像還挺美好?那我們來說點不一樣的。
M Performance在國內的缺失
寶馬M Performance車型。這幾年隨著寶馬家族系列的更新迭代,車型定位也越來越呈現明顯的體系化,定位在普通車型和正宗M Power之間的M Performance,其實這一體系車型在國外是非常受歡迎的。
國內在售的最新MP車型就只有Z4 M40i、X7 M50i以及M760Li,還有別的嗎?而比如像X2 M35i、X3/X4 M40i、X5 M50i、M550i、M850i以及大家哭著鬧著想要的G20 M340i等車型均未在國內上市,全新1系/2系GC的M35i、4系的M440i會在國內上市嗎?只能說可能性不是完全沒有...
反觀主要競爭對手賓士AMG系列,在國內的產品陣容確實要比M系列車型強不少。以受眾相對較廣的C級和E級為例,C級不僅有AMG43、63系列還有四門轎車、雙門轎跑以及旅行車,E級則有AMG43、53、63的區分,而3系和5系是沒有M Performance車型在國內銷售的,還有X3和GLC也一樣。
有時候我和大家一樣,也會揣摩兩家車企的車型陣容分布,特別有意思。寶馬M3/M4用直六來「打」賓士C級AMG的V6和V8,數據上很接近而且這種高性能車在賽道上的普遍反映是M車型表現的更好,至於喜歡哪個引擎就看自己的心態了;E級和5系就更迷了,AMG E43(V6)和53(L6)動力在400+,63系列在600+,而M550i(V8)動力已經更新到了530馬力、M5則在600+,直六的540i動力則是340馬力,所以分析對標車型的話,並不直觀。
MP車型究竟有沒有必要?
以3系來講,這是寶馬最經典、最深入人心的車系,可國內可選的3系車型一隻手就能數過來,沒有3GT了,沒有旅行版了,M3就要換代,就只有新一代的國產標軸/長軸3系,沒了。
有些小夥伴的預算夠不上M3,又感覺B48的動力又滿足不了自己,就想買一台六缸3系,賓士有C43、奧迪有S4,那寶馬你說咋辦吧?其實我覺得以3系的受眾群體基數和大家對3系的情結,現在頂配3系和M3之間還有很大的價格區間,M340i引進如果定價合適的話,也必是爆款。
而最近小編也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無論從車主群還是小夥伴評論回復中,寶馬540i的車主似乎增加了好多。是吖,如果你想買一台豪華品牌、能兼顧駕駛樂趣和舒適性、六缸的車型,那麼進口標軸540i似乎是同級別唯一的選擇了。
當然了,540車型60萬+的售價也可能給3系G20 M340i的定價帶來一定影響,18款奧迪S4 3.0TFSI的指導價是45.98萬起,19款賓士AMG C 43 4MATIC指導價是59.98萬起,而目前頂配3系售價40.99萬起,如果六缸M340i引進的話,定價多少合適呢?該怎麼和六缸540i拉開距離呢?
小編還想到了另一個有意思的事情,目前普通X5車型頂配xDrive40i尊享型M運動套裝指導價84.99萬元,沒有N63 V8的M50i,而當F95 X5M的143.89萬元售價公布之後,很多車主腸子都悔青了,因為不少X5車主選裝了一些配置之後,落地價100萬左右,為啥不狠狠心上X5M呢?
你覺得寶馬有沒有必要引進更多MP車型,
你最期待哪款車型上市?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BMWSKY寶馬會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F. 寶馬車M系列是什麼意思
「寶馬M」公司是寶馬集團內的一個專業機構,其使命就是把性能卓越的寶馬汽車推向巔峰,其所研發生產的寶馬車型就被成為寶馬「M」系列。
M3與M5後面的數字不是代表排量,而是「M」系列的數字標識,M3代表第3代,M5代表第5代。字母「M」代表了非凡的運動特性、專屬性和高超的工藝,同時也是優秀的駕駛技藝和個人風格的象徵。
(6)為什麼寶馬m系這么少擴展閱讀
寶馬「M」系列的經典車型:
1、寶馬1m
1982年,寶馬公司製造出第一代高性能的寶馬5系列,使用3.6升直列6缸發動機,擁有284馬力。 也就是從80年代中開始,寶馬汽車運動股份有限公司把重點轉移到普通轎車賽和量產的m系列公路運動轎車的開發和市場化上。
2、寶馬m5
1988年寶馬公司開始生產在e34平台5系四門轎車基礎上開發的第二代m5運動轎車,它採用兩種直列六缸發動機,排氣量為3.6升和3.8升,最大功率315馬力和340馬力。
3、寶馬M6
作為寶馬m系列的新領軍人物,m6集萬千寵愛於一身,代表了寶馬運動性能最高水準的象徵。這款最新的m6擁有一台5.0升v10引擎,最大馬力達到507匹,最大扭矩為520nm,不過在3500rpm時就能發出450nm。這台90度夾角的v10引擎,採用鋁硅合金制缸體,整台引擎的重量僅為240kg。
G. 都是「性能車」,寶馬的M系列還有這么多門道丨侃趣
?對於很多熱愛激情的群體來說,性能車總會激起腎上腺素的分泌。迅猛的動力,靈敏的操控,炫酷的顏值......都是人們青睞的原因。而主機廠也給自己的產品推出各種各樣的性能版本,並賦予它們各種各樣的分類及命名。如摩托車中的R、RR乃至於RRR的尾綴(說的就是你CBR1000RR-R),汽車中同樣也有各類標志著性能身份的代號,如賓士的AMG、奧迪的RS、克萊斯勒的SRT等,同樣還有今天要聊的主角:寶馬的性能代號「M」。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自由機械!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H. 為什麼寶馬1系M停產
小眾車型,製造稀有性才會有人追捧么,如果真的量產也沒幾個人 買,我賣過以台客戶開了沒多久又要買我又幫他轉手賣了,這種車就是玩具。
I. 為什麼寶馬M很少見
我所有的M系列都見過,以M3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