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寶馬汽車 > 中國漢血寶馬在哪個朝代

中國漢血寶馬在哪個朝代

發布時間:2022-07-17 01:18:52

Ⅰ 汗血寶馬是漢朝時期哪個國家進貢的

汗血寶馬多在中亞出現,原產地為土庫曼~

Ⅱ 汗血寶馬是在哪個朝代出現的

西漢,漢武帝時期

Ⅲ 汗血寶馬的歷史起源

根據中國《史記》中記載,汗血馬並不在土庫曼。張騫出使西域時,在大宛國(今費爾干納盆地),曾經見過一種良馬,這種馬的耐力和速度都十分驚人,不但能日行千里,更會從肩膀附近位置流出像血一樣的汗液。故稱「汗血寶馬」。

汗血馬雖然速度較快,但是它體形纖細,在古代大將騎馬作戰更願意選擇粗壯的馬匹,這也是汗血馬在古代中國消失的原因。費爾干納盆地並不在土庫曼,是天山和吉薩爾-阿賴山的山間盆地,位於烏茲別克、吉爾吉斯斯坦交界地區。

根據中國《史記》說法,大宛國是汗血馬原產地,所以烏茲別克和吉爾吉斯斯坦更為接近。

(3)中國漢血寶馬在哪個朝代擴展閱讀:

張騫早在第一次出使西域歸來,曾上稟漢武帝,大宛有一種好馬,出汗殷紅如血,能日行千里,據說是天馬的後代。

漢武帝崇尚武功,特別愛馬,因為寶馬良駒是威武強盛的象徵,是讓騎兵縱橫馳騁的基礎,一旦擁有這種寶馬,漢王朝騎兵與匈奴騎兵的差距將進一步縮小。

大宛國和汗血寶馬的真實故事於是,漢武帝委派韓不害率使團出使大宛,希望以重金(包括一匹真馬大小的純金駿馬模型)換取大宛的天馬。

但是大宛國王毋寡貪圖漢使帶來的金銀珠寶,居然與大臣商議驅逐漢使,扣其財物,還天真地認為漢朝離大宛國萬里之遙,山水黃沙相隔,不宜用兵。

漢使韓不害聽聞後大怒,砸了金馬,帶著剩下的財物東歸長安,大宛王國也怒了,你既然斷我財路,我就要你的命。

消息一傳到長安,劉徹在廟堂上咆哮:此次不滅大宛,朕無以為君,無以為人!我堂堂大漢,匈奴也被打得趴下,居然被西域小國如此戲弄,這分明是無視大漢的存在。

劉徹毫不猶豫地選擇出兵,命國舅李廣利為貳師將軍。冬天定議,第二年春就出兵了,後勤准備工作竟十分倉促,結果造成漢軍於行軍途中大量飢渴病死。

等到大宛國西部之屬邑郁成城(今烏孜別克斯坦國烏茲根城)時,數萬士卒竟只剩了數千人,還未開戰就死了十分之九。可以想見,沿途有多少漢家男兒棄屍荒野,慘不忍睹。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李廣利戰敗,只有幾百人逃回玉門關待命,可恨!可恨!漢武帝卻對李廣利這次出兵失利既往不咎。

想當年,飛將軍李廣就是因為迷路延誤戰機而自殺,皇親國戚就是好啊。第二波進攻的命令如期而至,李廣利率十萬大軍浩浩盪盪開入西域。

諸國震動,皆開城相迎,並遣使犒師、謝罪以示臣服,惟小國輪台(今新疆輪台東南玉古爾地)竟閉門不納,李廣利大怒,即率軍猛攻輪台,輪台軍民拚死抵抗,一時竟未能下。

數日後,輪台終被攻陷,李廣利下令屠城。男女老少,一個不留。輪台國從此種族滅絕,不復存在。之後,李廣利大軍兵臨大宛首都貴山城下,攻城四十餘日,又未能攻克。

李廣利焦急之下,便遣工兵部隊切斷了貴山城的水源。終於,大宛城彈盡糧絕,無奈,只得割了他們國王的頭,並獻上三千匹汗血寶馬,投降。

李廣利笑納之,並扶立親漢貴族昧蔡為大宛國王,罷兵東歸。經過這一戰,漢朝的威望獲得空前提高。西域諸國在後來的幾十年中都不敢妄動。

後來班超出使西域,僅帶幾個人、幾匹馬就能降伏一個國家,甚至漢朝的使節可以隨時廢立其國君,調發幾國軍隊攻打敵對國卻沒有一個國家敢不遵從,不能說和汗血寶馬之戰沒有關系。

Ⅳ 汗血寶馬是哪個國家的

汗血寶馬原產於土庫曼,是土庫曼的國寶,並將其形象繪制在國徽和貨幣上。汗血寶馬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馴養歷史,據史料記載,其奔跑時脖頸部位流出的汗中有紅色物質,鮮紅似血,因此稱之為「汗血寶馬」。

汗血寶馬什麼時候傳入中國
汗血寶馬的傳說最早始於漢武帝時期,漢使張騫兩次出使西域帶來了有關西域諸國的情報,其中就包括大宛寶馬的傳說。漢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秋,有個名叫「暴利長」的敦煌囚徒,在當地捕得一匹汗血寶馬獻給漢武帝。漢武帝得到此馬後,欣喜若狂,稱其為"天馬"。

汗血寶馬流的是血嗎
汗血寶馬流的並不是血,汗血寶馬奔跑起來的時候,身體的體溫,一般到會到45至46度左右,但是頭部一直保持40度左右,而且它的毛非常細非常多,那就說明他們的血管也非常發達,紅色細胞也會顯現出來,所以當汗流出事會帶動紅色細胞,所以就會呈現出紅顏色。

Ⅳ 汗血寶馬是哪個國家的國寶

被譽為「土庫曼國寶」形象繪制在國徽和貨幣上

當今世界上有三種純種馬:汗血寶馬、阿拉伯馬和英國馬。其中汗血寶馬是最純的馬種,阿拉伯馬和英國馬都有汗血寶馬的血統和基因。
汗血寶馬,產自土庫曼科佩特山脈和卡拉庫姆沙漠間的阿哈爾綠洲,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馴養歷史。據史料記載,其奔跑時脖頸部位流出的汗中有紅色物質,鮮紅似血,因此稱之為「汗血寶馬」。
汗血寶馬通常體高1.5米左右,一般3歲成熟,5歲生仔,懷胎11個月,一年產一仔。汗血寶馬體型飽滿優美、頭細頸高、四肢修長、皮薄毛細、輕快靈活,步伐輕靈優雅、體形纖細優美,再襯以彎曲高昂的頸部,勾畫出它完美的身形曲線。
傳說中,汗血寶馬日行千里,夜走八百。雖然經現代科學家考證,這種說法言過其辭,但傳說卻形象地把汗血寶馬速度快、耐力強的特點描繪得淋漓盡致。經測算,汗血寶馬在平地上跑1000米僅需要1分07秒,速度之快令人驚嘆。最讓人驚奇的是它的耐力,或許是因為其先祖為棲息於沙漠戈壁地帶的野馬的緣故,這種馬非常耐渴,即使在50攝氏度的高溫下,一天也只需飲一次水,因此特別適合長途跋涉。在1998年一場賽程為3200公里、賽期60天的比賽中,54匹參賽汗血馬都堅持到了終點。
據了解,當今世界上最純正的汗血寶馬絕大部分在土庫曼,僅2000匹左右,因此市場上的價格非常昂貴,身價最高達上千萬美元。
汗血寶馬「流血」的秘密
汗血寶馬最讓人好奇之處莫過於其奔跑時為何「流血」。
司馬遷在《史記·大宛列傳》中記載:「大宛在匈奴西南,在漢正西,去漢可萬里。其俗土著耕田,田稻麥,有葡萄酒,多善馬,馬汗血,其先天馬子也。」
清朝人德效騫在《班固所修前漢書》一書中將「汗血」解釋為系「馬病所致」。他認為,有一種寄生蟲特別喜歡寄生於馬的臀部和背部,它能鑽入馬皮內,因而馬皮在兩個小時之內就會出現往外滲血的小包。德效騫的這種觀點得到部分外國專家的認同。但如果是寄生蟲作祟,應可以通過科學儀器觀察到,而目前對這種寄生蟲還一無所知。
另外有學者認為,汗血寶馬在奔跑時體溫上升,使得少量紅色血漿從毛孔中滲出,出現「汗血」現象。反駁這一觀點的人認為,如果「汗血」真系血漿流出所致,那每一次「日行千里「或」夜行八百「豈不就要讓一匹寶馬血流盡而死?
汗血寶馬發源地的土庫曼的養馬專家對「流血」的解釋頗令人信服。據稱,汗血寶馬的皮膚較薄,奔跑時,血液在血管中流動容易被看到,另外,馬的肩部和頸部汗腺發達,出汗時往往先潮後濕,出汗後局部顏色會顯得更加鮮艷,給人以「流血」的錯覺。
中國歷史中的汗血寶馬
在中國古代的文化傳統里,汗血寶馬代表著勇氣和力量,蘊涵著人們的理想和幻想,被人們稱之為「龍之友」和「龍之媒」。
曾有不少文人墨客賦詩填詞,撰寫傳奇故事來描寫汗血寶馬。唐代李白有《天馬歌》:「天馬來出月支窟,背為虎文龍翼骨,嘶青雲,振綠發,蘭筋權奇走滅沒。」宋代司馬光也有《天馬歌》:「大宛汗血古共知,青海龍種骨更奇,網絲舊畫昔嘗見,不意人間今見之。」
中國對汗血寶馬的最早記錄是在2000年前的西漢。西漢張騫出使西域後,漢使開始頻繁來往於西域諸國,他們在貳師城見到了強健的大宛馬,於是奏知漢武帝。嗜好寶馬的漢武帝聞訊後大喜,特意鑄了一匹金馬,命使者送到大宛國,想用金馬換一匹汗血寶馬,結果被大宛國王拒絕,漢使也在歸途中被殺。漢武帝大怒,派大將李廣利率大軍遠征大宛國。大宛國人難以抵擋,於是殺了國王,與漢軍議和,並同意向漢朝提供良馬。漢軍挑選了3000匹良馬運回中原,但這些馬經過長途跋涉後損失慘重,到達玉門關時僅餘1000多匹。得到汗血寶馬的漢武帝十分高興,大宴群臣,作詩贊美,稱它為「天馬」。曾作《太一之歌》:「太一貢兮天馬下,赤汗兮沫流赭。騁容與兮萬里,今安匹兮龍為友。」
唐朝時,唐玄宗曾將義和公主嫁給了寧遠(大宛)國王,寧遠國王大喜之下,向玄宗獻了兩匹「胡種馬」(即「汗血寶馬」),玄宗為兩馬取名為「玉花驄」和「照夜白」,它們還被畫進了唐代名畫《照夜白圖》。
因汗血寶馬適合長途行軍,所以在成吉思汗時代,汗血寶馬成為蒙古大軍發動「閃電戰」,橫掃歐亞大陸的重要工具。
汗血寶馬從漢朝進入我國一直到元朝,繁衍生息上千年,但近代以來,史料中已很難見到汗血寶馬的名字,汗血寶馬在我國已近絕跡。

Ⅵ 汗血寶馬為什麼會在元朝之後徹底消失了呢

中國至元朝之後汗血寶馬就消失了,大多數會跟元朝的建立有關系,自從元朝建立開始,蒙古的軍隊橫掃了整個中亞和歐洲,而他所依靠的是強大的騎兵啊,那麼蒙古軍隊他們用的馬全是蒙古馬,而他所征服的地域歐洲中亞都是產好馬的地方,汗血寶馬不適合在那種平原上那種環境不好的地方去奔跑,他們對蒙古馬來說,這些汗血寶馬都變得非常的嬌弱,因此在蒙古人眼中,汗血寶馬並不是那麼的珍貴。

Ⅶ 汗血寶馬哪個朝代可以見到

汗血寶馬在漢朝時就已經可以見到了。
汗血馬又叫阿哈爾捷金馬,英語:Akhal-teke horses。原產地在土庫曼。但根據中國《史記》中記載,汗血馬並不在土庫曼。張騫出使西域時,在大宛國(今費爾干納盆地),曾經見過一種良馬,這種馬的耐力和速度都十分驚人,不但能日行千里,更會從肩膀附近位置流出像血一樣的汗液。故稱汗血寶馬。而現今的費爾干納盆地並不在土庫曼,是天山和吉薩爾-阿賴山的山間盆地,位於烏茲別克、吉爾吉斯斯坦交界地區。根據中國《史記》說法,大宛國是汗血馬原產地,所以烏茲別克和吉爾吉斯斯坦更為接近。
汗血寶馬:學名阿哈爾捷金馬(拉丁學名:Akhal-teke horses),原產於土庫曼。
汗血寶馬的皮膚較薄,奔跑時,血液在血管中流動容易被看到,另外,馬的肩部和頸部汗腺發達,馬出汗時往往先潮後濕,對於棗紅色或栗色毛的馬,出汗後局部顏色會顯得更加鮮艷,給人以流血的錯覺,其身上的一種寄生蟲所致皮膚上出現紅斑。因此稱之為汗血馬。
汗血寶馬其身體呈管狀,胸部窄、背部長、肋骨架淺,趾骨區長而不顯,後區略窄但強健有力,臀部略長,肌肉發達,呈正常傾斜角度。耆甲高、長且肌肉發達;肩部長,弧度良好,肩內清潔;毛皮亮澤且皮薄。

Ⅷ 汗血寶馬在漢武帝時引進到中國,後來為什麼消失了

根據中國《史記》中記載,汗血馬並不在土庫曼。張騫出使西域時,在大宛國(今費爾干納盆地),曾經見過一種良馬,這種馬的耐力和速度都十分驚人,不但能日行千里,更會從肩膀附近位置流出像血一樣的汗液。故稱「汗血寶馬」。

汗血馬雖然速度較快,但是它體形纖細,在古代大將騎馬作戰更願意選擇粗壯的馬匹,這也是汗血馬在古代中國消失的原因。費爾干納盆地並不在土庫曼,是天山和吉薩爾-阿賴山的山間盆地,位於烏茲別克、吉爾吉斯斯坦交界地區。

根據中國《史記》說法,大宛國是汗血馬原產地,所以烏茲別克和吉爾吉斯斯坦更為接近。

Ⅸ 中國古代極為珍貴的汗血寶馬,真的是在漢末絕跡的嗎

根據現有的研究來看,沒有絕跡。只不過是在中國很少見了而已。

汗血寶馬繪畫

Ⅹ 汗血寶馬的發源地在哪

對於武俠小說中汗血寶馬的傳說都不會陌生,在我國的歷史上,汗血寶馬的傳說最早始於漢武帝時期,有個名叫「暴利長」的敦煌囚徒,在大宛國捕得一匹汗血寶馬獻給漢武帝。

而射鵰英雄傳里郭靖所騎的小紅馬,也就是汗血寶馬。

閱讀全文

與中國漢血寶馬在哪個朝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賓士e選裝原廠旋轉高音多少錢 瀏覽:28
寶馬x1發動機維修要多久 瀏覽:103
寶馬大牌車有哪些配置 瀏覽:375
濟南工業北路高架東延到哪裡 瀏覽:495
汽車用干毛巾劃痕怎麼辦 瀏覽:920
工業投資環境是什麼意思 瀏覽:1000
匯眾汽車是哪裡的 瀏覽:165
開賓士怎麼做廣告 瀏覽:351
汽車鈑金修復是什麼意思 瀏覽:708
賓士車立標換一個要多少 瀏覽:958
汽車貼膜多久可以接下來 瀏覽:115
寧波一般工業污泥處置哪裡有名 瀏覽:521
荊州到武漢汽車多久 瀏覽:535
汽車檢查電池要多久 瀏覽:317
為什麼汽車保險網上比線下貴 瀏覽:153
汽車鎖不住怎麼辦 瀏覽:421
賓士c級2022款怎麼看加油表 瀏覽:251
賓士新e定速巡航怎麼用圖解 瀏覽:74
汽車怎麼上高速 瀏覽:258
寶馬2系的能量表怎麼看 瀏覽: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