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寶馬x1排氣簡里的擋板有什麼作用
減小排氣噪音的,一邊排氣管尾喉的位置有一個真空閥來控制擋板的開關,再怠速與低速時候是關閉一邊排氣,中高速開啟,很多寶馬都有這功能
❷ 寶馬X1什麼情況下要換油底殼墊
一般情況下無需更換。
除非發生意外的碰撞底殼變形漏油則需要矯正修復和更換密封組件,密封組件是由特殊的耐熱,耐老化材料製成,安裝時雙面還需塗抹專用膠粘劑,最後交叉使用力矩扳手擰緊。
油底殼墊就是油底殼上的密封膠墊,油底殼墊位於引擎下部:可拆裝,並將曲軸箱密封作為貯油槽的外殼。油底殼多由薄鋼板沖壓而成,形狀較為復雜的一般採用鑄鐵或鋁合金澆鑄成型。其內部裝有穩油擋板,以避免柴油機顛簸時造成的油麵震盪激濺,有利於潤滑油雜質的沉澱,側面裝有量油尺,用來檢查油量。此外,油底殼底部最低處還裝有放油螺塞。
❸ 寶馬x1山路上坡用什麼檔
看轉速。
如果是起步就用一檔。
如果是行駛的過程中,就看轉速。比如現在是三檔而且很輕松就能踩到3000轉的話就換四檔,如果有點費勁就先用3檔,等爬過了這個坡再換。如果是3檔還有點費勁,怎麼踩車速都起不來或轉速低於1500的話就換二檔。
反正就是憑感覺,如果走起來很順就不用管,如果有點費勁就保持不動或換檔
❹ 2016款寶馬x1用的是電子排擋桿嗎
是的,現在基本上都是電子檔的了【汽車有問題,問汽車大師。4S店專業技師,10分鍾解決。】
❺ 寶馬x1是用的鐵皮還是不綉鋼鐵皮
基本上都是鐵皮啊,很少用不銹鋼鐵皮的,因為不銹鋼鐵皮的話你這個油漆多根本噴不上。
❻ X1後輪離擋泥板近
有兩個手指的距離就行了,小輪胎換大輪胎後就有這樣的問題。
擋泥板就是安裝在車輪外框架後面的板式結構,通常為優質橡膠材質製造,也有採用工程塑料。
擋泥板通常安裝在自行車或機動車車軲轆後面的一個金屬擋板,牛皮擋板,塑料擋板,橡膠擋板。安裝之後的效果是,擋泥板比車身凸出5cm左右,這5cm有效的防止了飛起的石子以及沙礫打傷車身的漆面。
❼ 奧迪Q3和寶馬X1哪個性價比更好
第一,X1沒有比Q3快,起步階段很肉,背推感不強。這還是試駕X28i的結論,相比之下40TFSI的爆發力強很多,0-100加速至少比X1快1秒。樓主想買次低配的話應該是s18i領先吧?馬力156的,基本和Q3那款30tfsi的1.4T發動機動力差不多(馬力150)。第二,那就說到油耗了,X1的18i(2.0t)和Q3的30tfsi(1.4t)對比,q3略低,(官方綜合油耗6.9和6.4),x1的s20i和q3的35tfsi比,官方數據是7.2和7.9,X1略低,不過這個基本差不太多,咱們個人開車都得達到10以上,組要看個人駕駛習慣和路況,所以說省油什麼的完全沒根據。第三,倆車都是全景天窗,Q3的天窗用的簾子,X1用擋板,Q3相對廉價點。嗯,空間方面,我個人感覺X1略大,不過其實差不太多。後備箱X1大點,因為X1沒有備胎,寶馬輪胎內壁加厚了,可以零胎壓行駛,這個還是很牛逼的。另外X1的雞大腿電子檔把很拉風倒是真的。另外,X1是後驅的。
客觀的說,這倆車的主要差別就是動力、價格、外觀。Q3相對優惠比較小,畢竟是新車。還有外觀你喜歡哪種,我覺得X1的設計有點虎頭蛇尾的感覺,保持了家族的大鼻子又要兼顧緊湊型車,後面有點短,看著不太協調。Q3就是Q5整體縮小,看著比例勻稱點,當然這個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還有X1標配一鍵啟動,Q3是選裝,還必須是訂制車選裝,現車是改不了的。只有頂配四驅的是標配,失望。訂車要半年時間,實在等不起。
❽ 寶馬X1小改款25尊享作業,前車輪分段式擋泥板設計是最大敗筆
老婆選車要求:輕便小型suv、車身要小空間要大(接送兩娃上學放學好停車),動力強、重點考慮范圍bb,之前一直bb所以這次也不例外。 以上要求跟車子的級別和錢多錢少無關,只跟需求和個人喜歡有關。 試駕完某款b,直接放棄,後排座很高而且坐姿很直,完全是反人類設計,雖然外殼湊合著看。 GLC,x3不考慮,不是買不起,不符合老婆大人選車要求,家裡已經有輛大車,不想再買輛大車,最後看到x1試駕完就定了。 對於那些噴子說買x1的人是為了裝……,沒錢買glc和x3百才買x1的,我只想說呵呵……不要小瞧買bb小車的這部分群體,這些群體里部分人根本就不把中高級車放眼裡(我除外),他們只為了需求,根本就沒想過和誰去比高低。 X1唯一不滿意地方就是前輪兩邊的擋泥板分段設計,這個設計讓車子鬆散低趴,無神不緊致,跑在路上或停在那裡,從正面看這輛車真的很垃圾,拖泥帶水,完全像個山寨組裝車,後面有圖給大家看。 本人2015年開的是寶馬3系,直至2019年初才換了gle,對寶馬的駕駛感還是很認可的。
一半橡膠材質擋泥板,導致這輛車行駛在路上鬆散無力,像個山寨組裝車,上圖畫圈上方
解決辦法直接用美工刀割掉
割完了底盤如下
照片拍的不好湊過看吧
有沒有發現有什麼不同?我把這輛車最垃圾的設計,車前輪兩邊的一半橡膠材質的擋泥板直接用美工刀割掉了,要不然底盤看上沒去那麼平整,車子看上去沒那麼有神,顯得低趴鬆散。
割掉車前輪兩邊一半橡膠材質的擋泥板,看上去離地間隙高,平整
X1開起來,跟我以前3系沒啥區別,方向盤微沉,但開起來很輕盈靈活。 之前我看了網上很多人反應說這車底盤硬,胎噪大,我覺得這車底盤已經很好了,顛簸路面過濾的很好,過減速帶30碼以內還是很舒服的,游刃有餘,對於胎噪我個人覺得很正常,沒覺得胎噪很大,這種聲音不是很難聽的雜音。 我目前開的gle,30碼過減速帶沒有x1有韌性,早說噪音跟x1差不多,x1雖然輕薄但是隔音還是不錯的 也許很多人之前沒開過寶馬,對它不是很了解,其實現在的寶馬的底盤舒適性已經做的很好了,我是很喜歡這種感覺。 對於加速,剛開始油門有0.5秒延遲
跟比亞迪唐在一起,大小參考
跟我的奔奔在一起
奔奔的本本,對這輛x1絕對客觀公正的評論
3系開了4年,直到2019年年初才換掉
之前3系內飾
之前3系本本,以免被有些噴子噴,說我是拖,吹牛等之類的話,我只想告訴那些噴子,我絕對有發言權,因為經歷過。
解決方法直接割掉
另有一個不一樣的地方小改動
好長時間沒上之家了,圖片拍的不好,文字也組織的不好,想到哪就說到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