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試駕寶馬ix3:撬動寶馬電動化征程的新支點
早在2014年,寶馬就在國內率先推出了i3,正式宣布開啟電動化新征程。但自i3之後,寶馬的純電動新車卻陷入了「空窗期」,長時間處於缺位,直至2020年廣州國際車展,寶馬集團創新純電動BMWiX3正式宣布上市。
和當初帶著創新驚艷四座的i3不同,iX3面對的市場環境已經發生了諸多變化,新能源市場告別了補貼甜蜜期,合資品牌及部分豪華品牌已經運作良久,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想要打破市場格局,產品力仍舊是關鍵因素。
作為基於這個理念打造的產品,iX3有優勢當然也有不足。續航足夠,保持了寶馬原汁原味的體驗,但沒有四驅系統或成它與競品相比最大的軟肋。但作為寶馬向電動化布局的新支點,產品上展現出來的設計理念,成熟思考,讓人對寶馬未來的電動化進程有了更大的期待。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2. 和賓士、奧迪說再見 寶馬就是要玩「油改電」丨新說
相比於競爭對手賓士和奧迪,同為豪華品牌三強的寶馬汽車雖然最先啟動電動化戰略,但卻是走得最為保守的一個。
就在一周前,寶馬在德國總部正式發布了i品牌下的最新產品——寶馬i4轎跑概念車,新車將於2021年正式量產。新車並非誕生於專屬純電動車平台,而是基於寶馬現有的CLAR平台打造,基本可以認為是3系Coupe的電動版。
雖然基於CLAR平台打造的寶馬i4沒有如同當年i3和i8那樣讓人驚艷,但對於寶馬而言,採用傳統平台打造純電動車或許是權衡之下的妥協。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3. 電動化天賦異稟的寶馬,為何卻堅持\"油改電\"
很多人都喜歡寶馬,因為操控情懷。但自從新4系實車亮相後,那對復古的"大鼻孔"突然加入了寶馬官方情懷套餐。
當時有人說,那對"大鼻孔"只會是開始。一語成讖,萬萬沒想到,寶馬居然會把這對"大鼻孔"波及到i系列(寶馬新能源系列)。
歸根於以上原因,寶馬此時最合理的選擇就是"謹慎保守",作為上市公司,利益一定是最重要的,什麼後驅靈魂、操控情懷,都可以先放一放。
畢竟,很多時候,情懷都不如生意。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4. 不屑「油改電」爭議,寶馬iX3依然要做「寶馬」
CLAR平台為iX3帶來了純正寶馬電動駕駛樂趣的同時,在智能互聯和駕駛輔助上也為其加分不少。第五代eDrive系統優異的能耗管理與續航表現,才是iX3在新能源市場中的殺手鐧,也是國產iX3能夠返銷全球的底氣。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5. 是否另有苦衷 快評:寶馬的電動車計劃
[汽車之家快評]?或許大部分人都會認為,歐洲車企全副武裝開啟電動化之路主要是受到2016年簽署《巴黎協定》的影響,但事實上,寶馬集團卻是個例。既然說是「個例」,並非意味著寶馬集團不需要遵守此協定,而是在簽訂協定之前,寶馬集團已經意識到要發展電動化。
『北京車展上寶馬i4概念車首發』
另一步戰略則是基於即將推出的iX3車型,以及我們看到已經諜照曝光的4系四門轎跑車(i4)、全新7系(i7)、全新3系和3系純電動等車型,都是基於一個底盤開發,且同時兼容燃油、純電動以及插電混合動力,豐富了產品矩陣。
基於這樣的戰略,既能保證寶馬在現有傳統和新能源車型混戰的時代下持有一定市場競爭力,同時也為後續向純電動轉型提供有利的保障。可以說,寶馬意圖憑借「雙管齊下」的手段發揮運籌帷幄的成效。
全文總結:
由此可見,在純電動市場歷經近40年的探索,寶馬集團從主動研發到被動轉型,從領先技術到被新勢力超越,讓我們看到這個不斷變化的市場風雲戰。而寶馬集團如今所處的形勢來看,一方面受到自身在體制上的發展牽制,另一方面也受到市場發展判斷的失利,這讓寶馬自誕生以來,真正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按照規劃,原本到2025年寶馬將在全球市場提供25款新能源車型,其中超過一半為純電動車。而基於當下新能源市場的緊張局勢,寶馬不得不將該計劃提前2年完成,即到2023年實現這個Flag。尤其在未來的一年裡,寶馬將要相繼量產多款純電動車型,面對層出不窮的新對手,擺在寶馬面前的則是需要迅速重新適應新的市場競爭。那麼,接下來,究竟是洗心革面,建造純電動平台,還是堅持油改電,只能說「Tobeornottobe,that'saquestion.(生存還是死亡,這是一個選擇。)」(文/汽車之家李娜)
6. 寶馬終於識時務了:告別「油改電」,學大眾推出專屬電動平台
文/宋雙輝
在傳統車企的電動化戰略中,一直存在兩派,大眾為首的特斯拉門徒,堅定不移地打造了專屬電動平台;而寶馬則代表另一派,通過可擴展架構兼容燃油車和電動車的生產。
這張圖昨天在朋友圈瘋轉,全球上市車企市值排名中,特斯拉依舊一騎絕塵,市值是豐田的兩倍,而蔚來也已經超越了寶馬、法拉利。
電動汽車的世界就是這么瘋狂。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7. 寶馬推「純電版X3」 專屬電動架構仍未明確
iX3問世,延續了寶馬保守的「油改電」電氣化戰略。
9月13日,寶馬在中國發布全新純電SUV寶馬iX3。根據寶馬官方介紹,iX3是首款搭載最新第五代BMWeDrive電力驅動技術的車型,今年下半年將在中國率先上市,並以沈陽為唯一生產基地出口海外。
這是自i3傳出不會有下一代車型,以及i8停產導致i品牌沉寂許久以來,寶馬在i品牌之外,首次發布電氣化領域的戰略車型。
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以49.7萬輛銷量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最大市場。同年,寶馬汽車在華銷量為46.3萬輛,時任寶馬集團高級副總裁的齊普策接受新華社采訪時表示,中國已成為寶馬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
汽車分析師張翔認為,在最大單一市場生產和出口新一代iX3,一方面是因為華晨寶馬成立以來,寶馬與華晨在遼寧先後成立兩個整車生產工廠和一個發動機工廠,大幅提升了國產車型的產能。另一方面,隨著國內新能源市場的進一步發展,新能源汽車上游產業鏈也逐漸趨於成熟,以動力電池為例,供應鏈本土化能獲得價格優勢,也為整車生產提供了便利。
值得注意的是,iX3並非來自於i3和i8的純電平台,更像是「油改電」的延續。根據寶馬的說法,iX3在X3汽油、柴油、插電混動同平台的基礎上,採取「第五代eDrive」電力驅動技術,該項技術也同樣面向燃油、插混和純電等車型。
今年2月,寶馬重申立場,表示將延續原先的電動化布局,不會效仿賓士和奧迪採取的策略(指研發純電汽車專用電子架構)來和特斯拉競爭。董事長奧利弗·齊普策(OliverZipse)稱,因集成平台可兼容電動車型和內燃機車型,寶馬將堅持在電動汽車和內燃機汽車上使用製造商的集成電子系統,並且這可能是寶馬的獨特賣點之一。
但在寶馬內部,該技術路線一度備受質疑。今年6月底,寶馬集團工會負責人向媒體表示,如果寶馬想要和諸如特斯拉的電動車企後起之秀抗衡,就必須自己專門打造一個電氣化平台,而不是使用「油改電」的傳統集成架構。對此,寶馬發言人回應路透社稱,公司目前處於戰略「最佳位置」,並拒絕就此事引發的猜測進行評論。
與此同時,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爭態勢日益激烈,大眾、賓士等為了維持自身優勢,紛紛打造專屬的電氣化平台。2018年,大眾推出支持柔性化生產的MEB電動平台,主要供大眾/斯柯達/西雅特等品牌的新能源車型使用;2020年3月,大眾集團旗下的保時捷和奧迪宣布將共同開發全新的PPE平台,供大眾集團旗下豪華車品牌的新能源車型使用。2020年2月,梅賽德斯-賓士也宣布,將最新一代的模塊化電子架構EVAII平台用於支持今年即將上市的EQS車型。
汽車分析師任萬付認為,節約研發成本是寶馬走油改電路線的重要原因之一。
從成本角度出發,「油改電」更符合汽車電動化初期的市場特徵。寶馬認為,電動汽車上市的初期,消費者對內燃機驅動和電池驅動的偏好容易起伏,新技術、新工廠的巨額投資將具備極大風險。「建立新工廠將耗資約10億歐元,而增加現有設施生產純電汽車的投資將達上千萬歐元——主要用於車身和組裝。」一位生產部門工程師對外透露。
財報也顯示,寶馬近年在全球市場銷量雖一路走高,但凈利潤大幅下滑。今年3月19日,寶馬集團發布2019年財報,包括寶馬汽車、摩托車、Mini以及勞斯萊斯在內的營收達到了創歷史新高的1042億歐元,同比增長7.6%。但在營收破千億歐元的同時,凈利潤卻出現28.9%的下滑,跌至50.22億歐元。
巧合的是,高管風格或許也在其中發揮作用。過去十幾年來,寶馬的CEO們,從雷瑟夫到科魯格,再到現任的齊普斯,都是從生產部門負責人晉升而來,對成本的控制、采購和供應鏈更加敏感。
分析師張翔認為,開發全新的電氣化專屬平台,不僅意味著大筆投資、長周期的開發,還意味著高風險。從成本和風險控制的角度來說,在現有燃油車平台上改裝,一定程度上是可行的。相比之下,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及時推出純電車型,繼續投身純電賽道,對於寶馬而言迫在眉睫。
有業內人士認為,寶馬目前採用兼顧燃油和插混同平台的所謂「柔性生產」路線,實際上是一種妥協,短期內可以降低成本、迎合資本市場追求盈利的訴求,但從中長期的角度來看,有可能損害競爭力,並最終影響電氣化轉型。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8. 寶馬為何/怎樣持續推進PHEV
前幾日全球數據分析公司LMCAutomotive給出了一個非常驚人的預測:PHEV今年在歐洲的銷量將超過純電動汽車。
LMC預測,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PHEV)將從2019年的198853輛增加到今年的717,000輛,占市場的4%;而純電動汽車,則只會從2019年的365372輛增加到652000輛,市場份額約為3.6%。如下圖所示,這個數據太驚人了,目前我們的預期中,根據疫情對歐洲汽車市場的影響,偏悲觀的話今年新能源汽車在歐洲只有一定的漲幅到65萬輛,偏中性的話到80萬輛,只有非常理想的狀態才能到100萬輛。本文主要針對今年要力推PHEV的BMW,來分析下今年就它一家能大概賣多少輛PHEV,還有PHEV往下的擠壓效應。
圖6鼓勵PHEV純電行駛的措施
小結:
我覺得這代表著PHEV將進一步通過激勵的方式讓用戶在城市區域進行純電行駛,而純電動里程也將會進一步加大,這樣才有機會去切換和自動調整。同時這也是推進PHEV採用率和鼓勵純電駕駛的一個必要的過程。
作者簡介:朱玉龍,資深電動汽車三電系統和汽車電子工程師,著有《汽車電子硬體設計》。
圖|朱玉龍網路及相關截圖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