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體驗超預期 吉利+賓士造了輛好車 試駕smart精靈#5
smart是一個知名的汽車品牌,人們對它的印象都是時尚的微型車。不過今非昔比,smart品牌現在已經脫胎換骨,目前屬於吉利汽車集團和梅賽德斯-賓士,是兩家公司共同打造的製造純電動汽車的全球合資公司。
現在電動車品牌五花八門,smart反而多了些傳統品牌的味道。不過這個一直主打時尚、個性的品牌,在改換為全新合資公司之後,它的產品行么?在我體驗完smart精靈#5之後,還是有一些話要說的。
我試駕的是搭載磷酸鐵鋰電池的長續航豪華版。smart精靈#5採用前雙叉臂+後五連桿獨立懸架,這種懸掛組合在保證舒適性的同時,也提升了車輛的操控性能。
smart精靈#5的底盤調校我簡直太喜歡了,據說是由梅賽德斯 - 賓士與smart 團隊聯合調校,那種底盤整體感和韌性,對得起中型SUV的定位,而且還是強調操控的運動風格。在過彎時,車身側傾控製得很好,懸掛能夠提供足夠的支撐力,路面顛簸一次過濾干凈,懸架對車身的掌控恰到好處,讓駕駛者信心十足。方向盤指向精準,有三種回饋力度可調,手感都非常好。
我在想除了賓士以外,吉利這邊還有沃爾沃、蓮花兩位底盤大師,smart精靈#5的底盤想搞砸都是不可能事了。
動力的釋放也非常線性,雖然動力很強,但不會有特別躥的感受。動力隨著踏板的開度釋放,又能收獲電動機強悍的扭矩,這個駕駛感特別像開那種調校細膩的渦輪增壓車型。
駕駛感這塊完全超出了我對它的預期,駕駛快感的甚至要超過它時尚外形帶來的情緒價值。
短板:小眾定位即使我說smart精靈#5空間已經很大了,很多人依然會認為它不適合家用;在傳統意識中,比smart精靈#5還要小的Rav4卻都更適合家用,這是一種固有印象。
產品方面,中型SUV都是主打「家庭」主題的,以空間、冰箱、彩電、大沙發去討好全家人。而smart精靈#5的精緻細節、出色底盤、跟手的駕駛感,顯然都更傾向取悅車主。
所以在「中型SUV=家用SUV」的傳統概念中,smart精靈#5的定位依然屬於小眾人群。
單就smart精靈#5這款車,我想說幹得漂亮!吉利+賓士造了一輛好車。工業設計一流、細節設計精緻、底盤操控優秀,它是一款可以取悅自己的車。
【本文來自易車號作者wow評車,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易車無關】
㈡ 賓士S級的千斤放在哪裡
賓士千斤頂的位置一般在離輪胎10~20公分左右的地方。
以下是相關介紹。
1、底盤護板。千斤頂千萬不要直接頂到底盤護板上,或者是懸架的下擺臂上,如果千斤頂使用方法錯誤,或者是支撐到不正確的地方很容易給車帶來損傷。
2、硬質地面。正確的方式是將車輛停穩,最好是在較平的路面上,拉好手剎,自動擋車掛入P擋,支撐千斤頂的地面也最好是硬質地面。
3、滑落。如果地面是沙地、草地、泥地等比較松軟的路面,建議千斤頂下面墊上硬木板或者石板,避免千斤頂下陷和滑落現象發生。
㈢ 11年賓士R300千斤頂放車上在那裡
在下邊梁那裡,一個長方形一樣的東西,就是頂那裡。
在千斤頂下面墊上面積較大而且堅硬的支撐物,如木板,磚塊等,鋪助千斤頂固定在地面上;然後才檢測千斤頂的最大承重;接著將千斤頂對准車輛底盤支撐點;最後用千斤頂實行舉升車輛。
我們使用千斤頂時,一定要要注意地面的狀況,應當盡最大限度選合適的地面實行千斤頂的固定操作,假如車輛處於地面松軟路段時,我們可以在千斤頂下面墊上面積較大而且堅硬的支撐物,如木板,磚塊等,鋪助千斤頂固定在地面上。
每個千斤頂基本都有其設計時的極限承重值,我們使用前,必須了解這一極限值是多少,以防支撐力不夠影響到意外發生,最好是是專車渣滾專用。
對准車輛底盤支撐滲滾點:
大多數在車輛底盤兩側邊緣靠近輪胎的位置,基本都會有供千斤頂的支撐點。千斤頂的如喊余托舉地方位置必須對准底盤的支撐點上防滑,不然的話非常難固定車輛,容易引起千斤頂側滑,損壞千斤頂,甚至損壞車輛的底盤。
㈣ 雪地賓士開始木板生產任務在哪裡
古樹河。《雪地賓士(SnowRunner)》是由SaberInteractive開發的一款極限越野模擬冒險類游戲,於2020年4月28日推出,登陸PS4,Xbox,PC(Epic)平台,開始木板生產任務在古樹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