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很多人都看不起買賓士c級車的人
刨開一些屌絲買不起車的酸葡萄心理,在懂車以及有一定購買力的人眼裡,確實有點看不上賓士C車主。
原因倒也簡單,我們知道賓士品牌最核心的魅力,是它的豪華和舒適,將賓士品牌特性發揮最淋漓盡致的,是S級(參數|圖片),這也正是多年前國內崇拜「大奔」這個名號的原因。後來賓士把C級引入國產後,買得起賓士的人,就多了起來,但真正能把賓士優勢發揮出來的,最少也應該是E級(參數|圖片)以上,賓士C級來說,不僅舒適度遠比不上E級和S級,操控性也遠比不上同級別的寶馬3系。
c180開起來噪音也比較大,副駕駛車門還漏風,主駕駛位有晃動感,也許低配的就是低配的吧,很多人覺得會覺得沒有錢才會賓士c180,三十多萬可以買到很多高配而且配置比c180好的車,為什麼偏偏要看中賓士呢?
這也許就是很多人覺得買賓士c級的人不懂車,或者說是買賓士c級車的人都是看中了賓士的牌子,而不是看中了賓士的這款車,賓士的定價比寶馬3系、奧迪A4L(參數|圖片)都高,但是它的品質和服務卻沒有做到那麼好,典型的就是花錢買牌子的。
2. 買賓士c級丟人嗎為什麼有人瞧不起賓士c
賓士c200l是一款入門級中型豪華跑車。針對的是崇尚駕駛,控趣,追求賓士一定豪華感的年輕人。它以家庭為中心。買賓士c級很丟人嗎?說白了,車是用來開的,不是用來炫耀的。賓士c200雖然是賓士的入門級車,但其品牌影響力和品質競爭力,整體來說是b級車中最好的。根據自己的情況買車。如果一味的在意別人的眼光和看法,不考慮自己的經濟狀況和需求,買車後只能後悔自己。就賓士c級而言,不僅舒適性遠不如E級和S級,操控性也遠不如同級別的寶馬3系。所以在很多人眼裡,買賓士C的人對賓士C不感興趣,對賓士感興趣,但是沒有實力買更貴的賓士,只能忍痛買個屈辱的低配C級來撐門面。為什麼有人看不起賓士c?其實很多買賓士c級車的人真的對車很痴迷,大部分只擠地鐵"批評家」。這些人往往無法真正在豪車世界裡暢游,只能聊一些自己買不起的車。開賓士,騎寶馬是很多人的夢想,現在卻是很多人都能做到的事情。它離我們並不遙遠。我相信很多家庭一年的收入可以開一輛賓士,騎一輛寶馬。買賓士c級很丟人嗎?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偏好。有人喜歡品牌,有人喜歡性價比,有人開車。每個人追求的東西不一樣。只要有新車發布,就會有人購買。即使他有很多缺點,也會有人喜歡,所以買賓士c級也不丟人。
3. 為什麼朋友都推薦不要買賓士
在我們很年輕的時候,都曾夢想開一輛BBA。有些人喜歡賓士,覺得賓士是老大哥。有些人喜歡奧迪,因為電影中的奧迪汽車科技感十足,就像是未來穿越過來的產品一樣。還有一些人熱衷於寶馬,因為寶馬的造型更加犀利,操控一流。於是,在我們存了很多年錢以後,開始正式關注BBA。但是,這個過程中我們發現,身邊的車友們都說不要買賓士,原本自己還是打算買賓士車的,這么一來,就有點猶豫不決了。那麼,為什麼朋友都建議不要買賓士呢?首先,相同車型,賓士更貴。其次,賓士的保養價格更高。下面,讓我們具體看一下。
通過上述分析就可以知道,賓士車的行車感受沒有很突出,但是價格卻貴了不少,實在是不值得購買,因此朋友們才不建議買賓士。
4. 十幾萬的丐版賓士A級,徒有其表還是實至名歸
十幾萬買什麼車,這絕對是很多人在購車時最常碰到的問題。
十幾萬能買一台高端的國產車,十幾萬能買一台不錯的合資車。雖然選擇很多,但與豪華還相差甚遠。
而奧迪A3、賓士A級、寶馬1系的推出,讓高高在上的豪華品牌一下子變得接地氣起來,十幾萬買台賓士寶馬,似乎也不再是夢話。
但另一方面,賓士標志帶來的「豪車」光環,還是能為這種入門級車型加分不少,大大增加消費者對於它們的寬容度。即使是最丐版車型,配置再低,也會有「畢竟是台賓士」這樣一句話來應對你對它的所有質疑。
所以,十幾萬的賓士A級,並不是最好的選擇,但如果你想要得到一張豪華品牌入場券,卻又預算不足,那麼還值得考慮。不知道你對這台車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點評交流!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5. 為什麼買賓士寶馬奧迪的電動車會被人笑話
我相信如果你有30萬以上的預算,我相信基本上就直奔BBA去了,但前提是你准備買一台燃油車。而一旦你30萬以上預算準備買一台電動車,那BBA大概率是你第一個PASS的對象。
去年10月,有一位購買賓士EQC的車主,在網上分享了自己購車後,被特斯拉銷售嘲笑的經歷。他說,當特斯拉銷售得知他購買了賓士EQC之後,電話里只說了三句話「你買了賓士的電車啊」,「哎喲,我的媽呀」,「沒事沒事,那就這樣吧」。
蔚來也有上千座換電站,就算年年虧損上百億,但是車主覺得就是牛x。BBA不是不知道拿 【本文來自易車號作者百車全說,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易車無關】
6. 為什麼很多人瞧不起賓士c級車
賓士C級定位於一款豪華中級車,售價區間為31.08-48.50萬元,也是賓士的主流轎車之一。有些人覺得賓士C級除了在內飾設計上,以及一些配置上比寶馬3系強,但是在其他方面基本上都不如寶馬3系。這也造成的瞧不起賓士C級的說法。
它的最大馬力有184PS,而且C系專為中國人設計了加長版的L版型,長軸達到了2920mm,5座的設計滿足了日常一家人全員出行的需要。而價格對比上百萬的S級賓士也美麗很多,三四十萬左右就可以拿下了。要說它的缺點吧,還得怪它出身太高貴,保養起來是一筆不小的費用,這可能也是一部分吐槽C系車主的原因,覺得他們買得起養不起。
7. 賓士C級到底好不好,為什麼很多人瞧不起賓士C級
2019年,賓士C級是賓士整個系列裡,最走量的車型,銷量達到16萬輛,既然是賓士最走量的車型,那麼賓士自然就非常重視,你可以看到C級一共有12款配置車型可以選擇,包括標准軸距和加長的、汽油的和混動的、兩驅的和四驅的等等。不過令筆者奇怪的是,在網上搜索賓士C級的關鍵字,彈出的標題總是諸如「為什麼中國有這么多傻子寧願貸款,也要買一輛賓士C...」、「為什麼很多人都看不起買賓士C級車的人?」等等諸如此類言語偏激的標題,這么說的人究竟是不是檸檬精呢?
下面筆者通過天梯榜對比競品的得分情況,以3款車的長軸中配來具體看看賓士C級真的是這么不受待見?
空間相對來說差距不明顯
先從賓士C級在天梯榜的空間得分表現上看,C級對比同級,在空間上差距並不是大。
具體從下表賬面數據上看,賓士C級在長、寬、高方面並沒有優勢,但軸距上,C級處於3車軸距對比的中間位置。
從外在感觀上來看,相信也有不少車友與筆者有著相同的感受,賓士C級總感覺比A4L要小那麼一點點。但這都不重要,帥就完事了,比起E級,C級更像是賓士的「親兒子」,因為從C級的起源(賓士190)開始就給了C級非常高的形象和許可權,採用的技術也有很多是共通的,包括輕量化、安全和駕控技術;
而外在形象上,跟S級最像的還是C級而不是E級,同A4L相同,賓士C級車也為車主提供了兩種外觀風格供選擇,立標設置更適合中年消費者,而進氣柵格大標設置更適合年輕人。
配置相對來說比較厚道
從中配賓士C級在天梯榜的配置得分表現上看,賓士C級配置比較厚道。
從大件方面來看,賓士C級的前置後驅可能會比奧迪A4L的前置前驅更加有「運動味兒」,對於喜歡操控感的車友來說,後驅車的樂趣相對是多很多。除此之外,後輪驅動的車也有著更為平衡的前後重量比,也更利於機動車的轉向控制,機動車的極限也都更豐富,這是前驅型汽車無法滿足的。變速箱匹配上,賓士C級匹配的是9AT變速箱,而奧迪A4L是7DCT雙離合,國內的消費者對於雙離合的頓挫貌似都挺有陰影。
在常用功能配置上,通過上表可以看出,相比於奧迪A4L,從指導價上多出的3000塊,具體體現在胎壓顯示,主動剎車,疲勞駕駛提示,這些配置如果奧迪A4L選裝的話,價格已經超過3000塊。其次,相較於寶馬3系和奧迪A4L,C級還多出電動尾箱,可變轉向比,遠程啟動,後排隱私玻璃等。從配置角度來看,賓士C級真是不錯的選擇。
動力相比同級毫無優勢,48V輕混有點混子的意味
賓士的動力匹配絕對是C級的最大槽點,為什麼這么說,首先我先從天梯榜得分來了解下這台發動機是什麼水平。
從得分上可以看出,賓士C級與奧迪A4L的差距還是非常明顯的,30萬+的價錢的,奧迪A4L,寶馬3系全都是2.0T的,而賓士C級只能買到1.5T!
賬面數據上看,從動力的角度來說,1.5T+48V的動力參數好像還不錯,貌似能與寶馬3系拼一拼,實際我們通過一些數據來看下。
混動系統,很多車友都明白,在起步,加速時電機可以介入,協同發動機工作,車主可以享受更強勁的起步、加速。但在官方給出的0-100Km加速上,寶馬3系,只需8.1s,而賓士C級則需要8.5s。
仔細看,我們可以發現賓士C級的最大功率轉速和最大扭矩轉速都非常高,這是因為賓士C級的這台電機只有在發動機到達最大功率轉速或者最大扭矩轉速時才會輔助輸出,而並非我們傳統混合動力系統那樣在低轉時補償動力。
從省油的角度來說,也有很多人說C級的混合動力系統只是一個幌子,這套輕混系統並不比1.5T汽油版的省多少,而且有媒體曾經測試過博瑞GE的48V輕混,得出來的結果是博瑞GE更加省油。
所以說這個48V輕混確實點混子的意味,48V輕混實際上就是在曲軸那裡串聯一個電機,這個電機兼具了啟動機發電機的功能而已。
那為什麼賓士包括寶馬還有吉利這些品牌都要搭載這個48V輕混呢?一方面是受到國家雙積分政策的影響,而另一方面是與傳統混合動力系統相比,48V輕混架構的成本只有插混架構成本的30%,但能帶來插混車型70%的優點。同時,因為歐盟標准,60V以下都是安全電壓,我們車上採用的是12V電源,以12V成倍數地增加能更好地兼容現有的車輛電氣系統,所以48V電壓的輕混便是一個在成本、安全和性能等方面性價比最高的選擇了。
寫在最後
總的來說,賓士C級廣受吐槽的最大槽點主要是其動力系統,因為國家對於汽車排量規則日益嚴格,也讓廠商不得不絞盡腦汁去降低自己的綜合排量稅率。加入15.T+48V輕混系統可以緩解在向新能源轉型過程中的政策壓力。此舉既可以滿足國家規則的需求,又不影響銷量。
但從賓士C級的產品力角度來說,C級並不強。那麼作為賓士「親兒子」的C級,海外版均搭載的是2.0T發動機,而在中國市場只搭載1.5T,C級是要任其在中國市場自生自滅?顯然不是。對於國內市場,賓士更懂國內消費者,相對於動力和技術,他們更願意為外觀和品牌買單,就像喜歡一個人一樣,「始於顏值」,對於賓士車主來說,他們都是感性的,同時他們還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不差錢」!
如何快速直觀的了解一輛車的好壞呢?汽車天梯榜也許能夠給你想要的,直觀的得分排名,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們選車上的麻煩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