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眾收購奧迪了
本來奧迪是被賓士收購了,後來合作不愉快,賓士把奧迪賣給了大眾,在1966年,大眾擁有奧迪前身新汽車聯盟的全部股權。
2. 奧迪和大眾汽車是不是共用生產平台的呢
奧迪屬於大眾旗下的子公司,奧迪和大眾共用同樣的平台研發發動機變速箱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了,就拿高爾夫1.4t自動舒適型和A3兩廂35TFSI舒適型來說,他們兩位都是採用MQB模塊化生產出來的車型,但是大眾和奧迪共用一個平台,為什麼價格卻相差好幾倍?其實原因很簡單
首先第一個就是品牌的影響力,奧迪屬於高端品牌,而大眾則屬於平民品牌,那麼在廣告的營銷和戰略上的側重點當然也是不一樣,並且兩個品牌投入的人力和成本自然也不一樣,奧迪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資本要大得多,而大眾都是針對平民而推出的汽車,所以消費者多花的錢還是放在了奧迪的品牌影響力上
其次就是用料和技術,不光是奧迪,就是保時捷的某些零件在大眾汽車上也能夠用,但是豪車自然是有豪車的道理,相同的配件大眾採用鋼制的奧迪就可能使用材料更好的鋁合金件,另一點體現在技術方面,比如同品牌研製的邁騰和奧迪a4在發動機上面,奧迪A4就有avs可變氣門升程以及雙噴(稀薄燃燒),所以發動機的表現效果也比邁騰的發動機好不少
3. 大眾耗資78.4億元收購奧迪剩餘股份,將達成100%持有
自1964年以來,大眾(Volkswagen)集團便從戴姆勒(Daimler)手中收購奧迪(Audi)股份,並在持股超過50%後具有奧迪的經營權,成為大家熟知的VAG集團。而近日,大眾除了已掌握99.64%的奧迪股份外,更打算將剩下的0.36%股份全數收購,達到100%持有奧迪。
▲預計Audi剩餘股權的轉移將在今年7月或8月的股東大會上進行,同時未來大眾集團高層也可能有一波人事異動。
大眾汽車集團高層也可能有些變化,先前即傳出保時捷總裁OliverBlume將轉任大眾品牌,而現任大眾總裁HerbertDiess則將辭去職位,並依舊擔任大眾集團董事長,至於保時捷總裁則將由現任Skoda總裁BernhardMaier接任。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4. 為什麼奧迪來了中國叫一汽奧迪
去年八月,大眾收購了奧迪最後百分之0.36的股份,奧迪完全成為了大眾的全資子公司。
一、原因。
一汽奧迪是一汽大眾旗下生產奧迪 的,一汽大眾里,中方有60%股份,大眾有30%,奧迪有10%;而在這家新公司里,奧迪有60%,一汽有40%,新公司造電動車,PPE平台,也就是奧迪與保時捷共同開發的高端純電動車平台,日後造的都是些高端的電動車。
有人說奧迪和上汽簽約幹了個上汽奧迪,造出來的A7轎車交給一汽大眾來賣;作為平衡,一汽退了一步讓奧迪在電動車上佔了個大股。
5. 奧迪是哪一年被大眾收購的
70年代大眾收了奧迪,現在大眾把集團的業務劃分為兩大塊,一塊走經典路線(包括大眾、賓利、斯柯達、布加迪),另一塊由奧迪領導,走運動路線(包括奧迪、蘭博基尼、西亞特)。奧迪雖然有很大的自主權,但是作為大眾集團的子公司,肯定要上繳利潤的。
6. 一汽大眾旗下有哪些汽車品牌
大眾旗下有奧迪(Audi)、布加迪(Bugatti)、斯柯達(SKODA)、賓利(Bentley)、保時捷(Porsche)。
1、奧迪(Audi)
奧迪是由奧迪、DKW、漫遊者、霍希四家公司聯合組成的,車標使用四環相連,代表這4個創始公司精誠合作,密不可分。奧迪的總部設立在德國的英格爾斯塔特(Ingolstadt),主要產品有A2、A3、A4、A5、A6、A8系列,以及S系列和TT系列。
保時捷最早可以追溯到1900年,但直到二戰之後的1948年,保時捷才推出第一款車型Porsche356,在這50年期間,費迪南德保時捷一直在幫大眾打工。1951年費迪南德保時捷去世,其子費利保時捷和孫子亞歷山大保時捷繼承祖業,並且在1963年推出了保時捷歷史上最重要的車型保時捷911。
雖然大眾和保時捷的創始人相同,但自費迪南德波爾捨去世之後,兩家一直都是分開運營,直到2009年大眾耗資39億歐元收購了保時捷49.9%的股份,成為保時捷最大話事人。2012年大眾又花了44.6億歐元將剩下的股份全部買下,成為保時捷的母公司。
7. 大眾分別是哪年收購的奧迪、保時捷、斯柯達、西亞特、賓利、蘭博基尼、杜卡迪、布加迪、MAN、斯堪尼亞
大眾汽車是大眾集團(Volkswagen Group)的成員之一,其他集團公司包括:
1)Audi(奧迪)- 德國本土汽車公司,1964年從戴姆勒-賓士公司買下;
2)NSU - 由大眾的奧迪分部在1969年買下,自1977年開始就未再使用該品牌;
3)Seat(西亞特) - 西班牙汽車公司,1987年開始成為主要持有者,1990年買下;
4)SKODA(斯柯達)- 捷克汽車公司,1991年買下;
5)Bentley(賓利) - 英國豪華汽車製造公司,於1998年從Vickers公司與Rolls-Royce品牌同時買下,但之後由於注冊商標權轉移至BMW公司,因此無法再使用Rolls-Royce品牌製造車輛;
6)Bugatti(布加迪) - 法國超級跑車製造商,在1998年時買下;
7)Lamborghini(蘭博基尼) - 義大利超級跑車製造商,於1998年6月12日買下。
從1998年7月至2002年12月之間,大眾的賓利分部在BMW的授權下,也有出售以Rolls-Royce為品牌的車輛,BMW當時已買下該品牌的所有權。從2003年開始,僅有BMW製造的車輛能使用Rolls-Royce品牌。
Porsche(保時捷):2008年7月24日,歐盟正式決定,批准德國保時捷汽車控股股份公司收購德國大眾汽車集團。如果收購成功,合並公司將成為歐洲第一、世界前三的汽車企業。但是在保時捷在收購大眾途中,資金突然不夠,被迫暫停收購大眾汽車集團。於是,大眾汽車與保時捷合並,而保時捷一定名義上,也成了大眾旗下的品牌。就在2012年7月5日,德國大眾汽車集團宣布:已與保時捷達成一致,將以44.6億歐元(約55.8億美元)與1普通股的代價,換取保時捷50.1%的股權。交易定於8月完成。屆時,保時捷股權將全部歸大眾所有。
8. 大眾旗下都有哪些品牌的車
1、奧迪(Audi)
奧迪是由奧迪、DKW、漫遊者、霍希四家公司聯合組成的,車標使用四環相連,代表這4個創始公司精誠合作,密不可分。奧迪的總部設立在德國的英格爾斯塔特(Ingolstadt),主要產品有A2、A3、A4、A5、A6、A8系列,以及S系列和TT系列。
1964年,大眾汽車開始收購奧迪,直至1966年奧迪成為大眾的全資子公司。1980年,奧迪標志性的四驅技術Quattro誕生,隨後搭載這一技術的、奧迪最經典的車型——奧迪2000在世界汽車拉力錦標賽上奪得冠軍。1995年,大眾集團、一汽集團、奧迪集團三方簽訂合約,將奧迪帶入到了中國市場;1999年秋天,中國第一款全球同步國產的高檔轎車奧迪A6在長春下線;1999年,中國特色加長版奧迪A6駛下一汽大眾生產線。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大眾集團
9. 原來屬於賓士的奧迪,為什麼現在屬於大眾了呢
最早的時候奧迪是奧迪,大眾是大眾,這兩家車企根本一點關系都沒有。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爭不僅把各個國家的排名給重新洗禮了一下,還順手將德國的車企行業也給洗牌了,其實奧迪原先有一段時間是屬於賓士的,後來怎麼就成了大眾的呢?今天輪谷來給朋友們來聊聊這其中的故事。
奧迪的發展過程總體分為兩部分
奧迪的整個發展過程總體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二戰前的汽車聯盟,第二部分為二戰後的奧迪發展。
1957年賓士收購了德國西部的「新奧迪」之後,奧迪遭遇財政危機。賓士又不想給錢,於是在1964年到1966年,兩年時間內,一點點的把奧迪賣給大眾了,大眾汽車股份公司為此交易共花了2.97億德國馬克。截止1966年,大眾公司擁有了新汽車聯盟的全部股份。
奧迪品牌群包括:奧迪(Audi)、西亞特(Seat)、蘭博基尼(Lamborghini)、杜卡迪(DUCATI)4個品牌。
大眾品牌群包括:大眾商用車、大眾乘用車、斯柯達(SKODA)、賓利(Bentley)和布加迪(Bugatti)、保時捷(Porsche)、斯堪尼亞(SCANIA)、MAN共8個品牌。
10. 奧迪的前身是那4家公司合並的分別是什麼名字,那一年合並的,那年被大眾收購的。
909年
1909年7月16日奧古斯特·霍希離開霍希公司後在茨維考創建了奧古斯特·霍希汽車製造公司。
1910年
在一場官司中敗訴後,公司從1910年4月10日起正式更名為奧迪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部設在茨維考。公司的新名稱取自霍希本人名字的拉丁譯文,「HORCH」的德文意思是「聽!」,它的拉丁文翻譯則為「AUDI」。
1915年
從1915年1月21日起,設在茨維考老奧迪公司開始發行股票,資本150萬馬克。
1928年
1928年8月20日,約根·斯凱夫特·萊斯穆森購得老奧迪公司大部分的股份。
1929年
1929年萊斯穆森又購買了剩餘股份,資產凈值為260萬馬克。
1932年
1932年6月29日,老奧迪公司與其他三家汽車製造商成立了汽車聯盟股份公司。
1988年 被大眾收購,1993年1月1日,波爾舍的外孫、血管里奔騰著四環「銀箭」血液的皮耶希成為大眾汽車集團的董事長,他為大眾集團制定了新的品牌戰略。自此,奧迪與大眾分開進行品牌運作,奧迪重獲獨立的市場推廣和經營管理權。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人們才再次被提醒奧迪是一個具有最優秀血統的豪華品牌,它將開始名正言順地恢復其在豪華汽車品牌中應有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