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奧迪q 5是哪個國家生產的
奧迪Q5是一款由德國奧迪股份公司旗下的奧迪汽車公司生產的豪華車型。奧迪作為高科技水平、質量標准、創新能力和經典汽車風格的代表,是世界知名的汽車品牌之一。奧迪總部位於德國因戈爾施塔特,在全球范圍內設有分公司。
奧迪的主要車型陣容包括A1、A3、A4、A5、A6、A7、A8,以及豪華SUV系列如Q1、Q2、Q3、Q5、Q7、Q8,以及跑車系列如TT、R8,以及高性能的RS系列。因此,奧迪Q5的定位是德國製造的高端車型,其生產地無疑也是德國。
奧迪Q5作為奧迪品牌的一款重要車型,它的誕生源於奧迪對品質和創新的執著追求。無論是生產過程,還是最終的駕駛體驗,都體現了奧迪的嚴謹工藝和卓越技術。總之,奧迪Q5是德國奧迪股份公司傾力打造的一款豪華車型,其產地和品質都得到了世界的認可。
B. AG是奧迪的哪個工廠
AG不是地名或是工廠哦,AG是股份公司的意思 全稱:Aktien Gesellschaft
奧迪在國內一共3個工廠
中國長春:主要生產車型:A4L、A6L、Q5
中國佛山:主要生產車型:Q2L 、 A3 Sportback、A3 limousine
中國天津:主要生產車型: Q3
最重要的兩個工廠
英戈爾施塔特(Ingolstadt)
英戈爾施塔特是奧迪集團總部所在地,這里除了從事技術開發、銷售和管理工作之外,還擔任很大一部分的生產任務。
除了S6,奧迪其他S系列車型都在英戈爾施塔特工廠生產,S與A/Q在生產上區別就在於它標配奧迪全時四驅系統並僅配一款高性能發動機,並且可以通過選裝更強大的制動系統以及更硬朗的懸掛系統,以達到提升運動性能的目的。
主要生產車型:A3、A3 Sportback、S3、RS 3、A4、A4 Avant、S4、S4 Avant、A4 allroad quattro、RS 4 Avant、A5 Sportback、A5 Coupe、S5 Sportback、S5 Coupe、RS 5 Coupe、Q2、Q5、SQ5
內卡蘇姆(Neckarsulm)
奧迪在內卡蘇姆生產A4 Limousine、A5和RS5 Cabriolet、A6系列車型(包括RS6 Avant)、A7和RS7 Sportback以及豪華轎車A8。除此之外,內卡蘇姆也是奧迪股份公司的全資子公司——quattro有限公司總部所在地。
不僅R8系列高性能車型在內卡蘇姆獨家打造生產,quatto有限公司還為客戶提供其他RS系列的運動型高性能汽車,各系列齊全。此外,quatto有限公司還專門提供極其豐富的個性化定製服務,為奧迪品牌生產定製高質量飾件。
主要生產車型:A4 Sedan、A5/S5 Cabriolet、A6 Sedan and Avant、A6 allroad quattro、 S6 Sedan and Avant、RS 6 Avant and RS 6 Avant Performance、A7 Sportback、S7 Sportback、RS 7 Sportback、RS 7 Sportback performance、A8、A8 L、A8 L W12、 S8、S8 plus、R8 Coupe、R8 Spyder
C. 家族SUV的中流砥柱奧迪Q5車系歷史
技術突破 賽場揚名
奧迪SUV的歷史有點不一樣的地方,不在產品上,而是在「流程」上,一般品牌都是在開發越野車或SUV的時候,捎帶手研製個四驅,但奧迪卻是在有了四驅系統之後的二十多年之後才開始生產SUV,怎麼回事兒呢?故事還得從quattro開始說起:
奧迪quattro,既是技術名又是車名,不過在我看來,它更多的是一個傳奇:話說上世紀60年代末,已經淪為大眾甲殼蟲代工廠的奧迪終於推出了屬於自己的產品——奧迪100,這款新車採用了當時還很時髦的前置前驅布局,而沒有採用其他豪華轎車上常用的前置後驅。現在已經無法考證是否有消費者因為奧迪100是前驅車就對它嗤之以鼻,但對後驅的放棄卻也讓當時的奧迪註定與賽場無緣了,畢竟前驅在操控上有著先天的劣勢。
情況在幾年後有了轉機,1977年,奧迪技術團隊在芬蘭北部測試奧迪100的冬季性能,底盤工程師Jörg Bensinger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隨行工作車大眾的Iltis,這是一種四驅的軍用吉普車,只有70馬力,直道上總是被隊伍落在後面,然而一進入彎道,卻能輕松反超車隊中那些大馬力的前驅車。
究其原因,Bensinger認為是Iltis的四驅系統幫了忙。於是回到公司後,他提議將四驅系統移植到奧迪的轎車之中。如今的車市流行跨界,但在當時人們的觀念中,四驅和轎車根本就不應該有任何交集,幾乎所有管理者都反對這個提議,只有一個人力挺,這就是後來的大眾掌門人,時任奧迪公司研發主管的費迪南德·皮耶西。
有了領導的「撐腰」,Bensinger終於可以放手去幹了。然而橫在眼前的還不僅僅是觀念問題,技術上也很困難,問題主要集中在如何將笨重的傳統四驅系統裝進空間有限的轎車。奧迪最終並沒有採用笨重的獨立動力分配器,而是用空心軸將動力傳輸至中央差速器,通過萬向軸將動力傳至後輪,而空心軸再負責將動力引向前輪,這就是第一代quattro。
1980年,奧迪將這套四驅系統裝進了一台以奧迪80為基礎打造的雙門轎車上,並將其命名為奧迪quattro,沒錯,和這套四驅系統同名。quattro的誕生讓奧迪有了重回賽場的底氣,1981年,奧迪首次將四驅車帶入WRC賽場。當時國際汽車運動聯合會(FISA)能夠允許四驅車進入WRC比賽,就是因為對手們都認為這東西又笨重又復雜,心態都是「既然它想丟人現眼,就讓它來吧。」然而奧迪quattro不但沒有顯眼,然而取得了3次分站賽冠軍。
經過第一年的磨合,奧迪quattro憑借自己的quattro技術在1982年便奪得了WRC年度車隊總冠軍,緊接著又在1983年獲得車手總冠軍;1984年則是車隊、車手雙料年度總冠軍(獲得12個分站中的7個冠軍,其中3個分站包攬前三名)。不誇張地說,奧迪quattro在WRC賽場上完成了一次「降維打擊」。
奧迪並沒有將自己的quattro四驅局限在WRC賽場上,事實上WRC賽場碾壓對手的故事也在派克峰(Pikes Peak)登山賽、泛美房車系列賽、德國房車錦標賽等頂級賽事上反復出現過多次,以至於後來很多比賽的賽車全變成了四驅車型。賽場之外,奧迪也將quattro技術帶入了民用車型,奧迪100、奧迪80,以及後來的A6、A4、A8等車型全都擁有自己的quattro版本,讓普通消費者體驗到了全時四驅帶來的駕駛樂趣。
「後知後覺」的SUV之路
上世紀90年代是豪華SUV「井噴」的時代,雷克薩斯LX、RX,以及賓士M級(GLE前身)、寶馬X5紛紛問世,然而直到幾年之後,奧迪才想到這個問題:「既然我有這么好的四驅技術,為啥不造個SUV呢?」想到就要做到——2003年,奧迪在北美車展上展出了自己的Pikes Peak quattro概念車,很顯然,這個名字是為了紀念自己當年多次打破紀錄的派克峰(Pikes Peak)登山賽。
2005年,Pikes Peak quattro的量產版本——奧迪Q7正式問世,新車基於大眾集團PL71平台打造,相同平台的還有大眾途銳和保時捷Cayenne。作為奧迪的首款SUV,以及未來的SUV旗艦,Q7全系標配了quattro四驅系統。2006年,奧迪Q7以進口形式登陸中國市場,先期上市的是4.2 FSI quattro車型,售價為112萬-128.7萬元之間,三個月後3.6 FSI quattro車型上市,價格區間為79.8萬-100.72萬元。
Q5問世
在SUV方面有點後知後覺的奧迪在成功推出Q7之後,很快又將目光投向手中更廣的中型豪華SUV市場。在2007年洛杉磯車展上,奧迪帶來Cross Cabriolet quattro概念車,盡管車身的上半部分採用雙門軟頂敞篷設計,但這台新車卻擁有SUV的高底盤以及深色塑料側裙,讓人一眼就能看出它的量產版本將會是一部SUV。
2008年,奧迪正式推出了旗下的全新中型SUV車型,作為Q7的「小弟弟」,新車按照家族「大排行」被命名為奧迪Q5,而它的首發亮相地點則被設定在了當年的北京國際車展上,足見奧迪品牌對中國市場的重視程度。
量產車型奧迪Q5除了沒有採用雙面敞篷車身外,設計風格和Cross Cabriolet quattro概念車基本保持一致,方正的頭燈內部配有LED日間行車燈,尾燈採用LED光源,當時比老大哥Q7還要先進,奧迪在車燈方面的創新絕對不辱「燈廠」之名。
奧迪家族風格的倒梯形「大嘴」進氣格柵即便在十幾年後的今天看來也極具張力。整體來看,Q5就像小一號的Q7,但由於尺寸原因,顯得更加圓潤可愛一些。此外,還有還有兩款外飾包可供選擇,分別是偏重運動風的「S line個性風格外飾包」和包括車底防護前後裙以及19寸輪轂的「越野風格包」。
與奧迪A4、A5一樣,Q5採用大眾MLB縱置發動機模塊化平台打造,長寬高分別為4639mm、1880mm和1650mm,軸距為2807mm,尺寸方面要超過其直接競爭對手寶馬X3和賓士GLK。動力方面,前期車型搭載2.0TFSI、3.2FSI汽油發動機及2.0TDI、3.0TDI柴油發動機,與之匹配的是6速手動、6速自動或7速雙離合變速箱,部分車型可選裝8速自動變速箱。奧迪最引以為傲的quattro則出現在除入門的2.0TDI車型以外的所有車型上。
早在奧迪Q5問世之初,奧迪便表示將在中國長春建立新工廠生產合資車型。不過為了滿足著急嘗鮮或喜愛進口車型的消費者,奧迪Q5在2009年先以進口車的身份在國內銷售了一段時間。第一批上市的進口Q5有2.0TFSI和3.2 FSI兩種排量,售價為57.7萬-67.8萬元。如今看來進口Q5價格並不便宜,但實際上當時如賓士GLK、寶馬X3這些對手也都沒有國產,Q5在其中還算有些價格優勢的。
奧迪Q5進口之後銷售情況非常火爆,加價提車、提不到車的情況在經銷商層面相當常見。於是在2010年3月,奧迪趁熱打鐵,帶來了國產的奧迪Q5車型,當時發布的四款車型全部採用2.0 TFSI發動機,價格區間相比進口車型大幅下探——根據配置不同,國產Q5的售價在37.98萬-53.98萬元之間。
價格的下探使得奧迪Q5的性價比和關注度雙雙大幅增長,在上市之初,國產Q5一車難求,經銷商加價行為比比皆是,少則一兩萬,多的竟然達到五六萬。這也從側面說明了國內消費者對這款車型有多麼認可。
除了普通車型,第一代奧迪Q5還有兩款「特殊」車型——混動版和SQ5。如今混合動力汽車已經非常普及,但在十年前,混動對於很多品牌來說還是新鮮事物。奧迪Q5混動版在外觀內飾方面和普通車型沒有太大區別,它搭載2.0TFSI汽油發動機和一台電動機,綜合功率245馬力,峰值扭矩480牛·米。在純電動狀態下,續航里程為3km。
奧迪Q5的高性能版本SQ5在2013年問世,它擁有汽油和柴油兩個版本,其中汽油版的3.0TFSI機械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為354馬力,0-100km/h加速時間為5.3秒;而柴油版3.0TDI雙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則為313馬力,0-100km/h加速時間為5.1秒。2013年年底,奧迪SQ5汽油版在國內上市,售價為69.8萬元。
第二代Q5
國產奧迪Q5的銷售情況火爆了很長一段時間,然而隨著競爭者賓士GLK/GLC、凱迪拉克XT5等車型的不斷涌現(或更新),奧迪Q5的優勢不斷被挑戰,好在2016年Q5終於迎來了換代,反擊開始了。
2016年巴黎車展上,全新一代奧迪Q5正式亮相。變化首先表現在外觀方面,第一代奧迪Q5車身造型圓潤,而第二代車型明顯變得硬朗起來。奧迪標志性的「大嘴」進氣格柵還在,但造型變成了見棱見角的六邊形。和此前換代的奧迪Q7一樣,Q5也採用了極具立體感的鍍鉻格柵邊框,我認為新車前臉的陽剛之氣由多一半都是來源於此。
與進氣格柵「配套」著來的還有大燈,不論是外部輪廓還是內部線條,新一代Q5的大燈都變得更乾脆利落。全LED光源的引入不但彌補了上一代Q5隻有氙燈的缺憾,也鞏固了奧迪在燈光方面的優勢。另外別忘了尾燈,比起上一代車型,新Q5的尾燈也同樣更加具有科技感了。
全新Q5的整車比例其實和上一代區別不大,不過各種平直線條和犀利折現的應用確實讓它告別了呆萌,變得更有攻擊性了。「身材」方面,新Q5長寬高分別為4660mm、1890mm和1660mm,除了寬度略小外,長和高都有小幅增加。比起車身尺寸,軸距的增量要更多一些,達到2820mm。盡管尺寸有小幅度提升,不過得益於輕量化材質的應用,全新Q5的整備質量要比上一代減少了90kg。
比起外觀,新Q5的內飾變化更大,不誇張地說,這是要想上一代車型徹底訣別。略顯溫馨的環保中控台被放棄,取而代之的是橫貫整個中控台的平直線條,整體設計在全新Q7和A4上已經開始使用了。另外,12.3英寸全液晶儀表盤、帶有觸摸板的MMI系統以及手機無線充電板的加入,也讓新Q5奪回了在內飾科技感方面的優勢。
第二代Q5採用大眾集團MLB evo平台,同平台的車型還有奧迪A4以及同門老大哥Q7。得益於新平台,這一代奧迪Q5提供了可以升降高度的空氣懸架供車主選裝。動力方面,新Q5的主力是第三代EA888 2.0T發動機,此外還有2.0TDI、3.0TDI等不同排量的柴油發動機,而全新SQ5上則是一台3.0T渦輪增壓汽油發動機。
全新Q5在各方面都有了改變,甚至包括quattro系統,它的名字叫quattro ultra。在此前的奧迪縱置發動機平台上,quattro系統採用的都是純機械的中央差速器,但全新的quattro ultra系統測採用電控式多片離合器來分配前後軸之間動力。最終的結果是quattro ultra能實現完全持續穩定的100%前驅模式,同時中央傳動軸及後差速器殼體也能夠停止轉動,從而實現節油的目的。
2018年3月,在一汽-大眾奧迪Q工廠建成儀式上,全新奧迪Q5L正式亮相,從名字中就能看出,這一代的國產Q5是一款加長車型。相比海外版Q5,國產Q5L的軸距加長了88mm,達到2908mm,這樣一來,它的軸距就全面超越了賓士GLC和寶馬X3。軸距加長帶來了空間的提升,因而獲得中國消費者的好感,這是奧迪很擅長做的,只不過這次是款SUV車型。
國產奧迪Q5L搭載高低兩種功率的2.0T發動機,其中低功率版為190馬力,高功率版則為252馬力。與之匹配的是7速雙離合變速箱,並且標配有quattro四驅系統。
長軸車雖然在操控和越野性能上有一點犧牲,但換來的卻是中國消費者喜聞樂見的大空間,奧迪不愧是深諳中國市場的豪華品牌先行者。作為首款加長軸距的中型豪華SUV,奧迪Q5L上市後立即受到消費者的熱捧。甚至後來如賓士這樣的「大佬」級品牌也都推出了GLC的長軸版車型。
D. 奧迪Q5介紹
奧迪Q5是一款動感而全能的SUV,它完美融合了運動型轎車的車身設計、高效動力和靈敏操控、SUV的越野安全奧迪Q5性能以及旅行車的出色舒適性和靈活多變的內部空間,延續了第三代頂級SUV奧迪Q7的諸多優勢特性。強勁的綠色高效發動機、quattro全時四驅系統以及靈敏的行駛機構,使其無論是公路行駛還是越野前行都游刃有餘。此外,7速雙離合Stronic變速器和「奧迪駕駛模式選項」等全新技術的應用再次詮釋了奧迪「突破科技 啟迪未來」的品牌理念。
奧迪Q5
奧迪Q5是以奧迪A4的生產平台為基礎開發的一款緊湊型SUV車型。奧迪Q5的時尚外型延續了奧迪Q7的設計風格,奧迪招牌式的鍍鉻「大鬼臉」,彰顯其時尚與動感的設計風
整體外觀(5張)格。其一體式前大燈,比A4車型看起來更顯活潑。奧迪Q5的尾部設計,則結合了奧迪A3運動版及新A4的風格。但在在內部空間上,奧迪Q5比起奧迪Q7略顯單薄,只能容納5個人。奧迪Q5配備了TorsenAWD系統,使其四輪全驅能夠實現40/60的動力劃分。其相當強的運動能力,從它的高聳的懸掛和對應的空氣動力套件就能看出來。另外,奧迪Q5還配備了高度可調式空氣式懸掛、下坡控制系統等高科技電子裝備。
編輯本段來自A4
奧迪Q5
奧迪Q5來自新A4平台,因此在很多方面與新A4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在新A4中引以自豪的幾個全新裝備,Q5上也都有,這些裝備仍然具有很強的吸引力,例如「DriveSelect」系統,但是很明顯,已經沒有在A4上出現時那麼驚艷了。Q5造型上有很多元素來自以A4、A5為代表的新一代奧迪造型風格,包括LED頭燈。但Q5在整體比例上來自Q7, 奧迪Q5
但是在傳統的SUV比例下又加入了時下流行的Coupe元素——典型的跨界做法。車頭前橋和新A4一樣被加長,使得車頭比例明顯增加,同樣做法的還有賓士GLK。另一方面,車身頂部線條在駕駛座上方達到最高點,之後開始下降,直到車尾,當然這種下降沒有寶馬X6那麼徹底,但也同樣是典型的跨界做法。
編輯本段滿意曲線
從外形尺寸上就可以顯出它的與眾不同——奧迪Q5長4.63米,寬1.88米,而高度只有1.65米,低達0.33的風阻系數創下了同級別車型中的最佳紀錄。這些都使奧迪Q5比其他任何同級車都更具運動設計特徵。奧迪Q5有三種不同的外部設計:黑色(標准)、對比漆、同 奧迪Q5
色車身漆。此外還有兩款外飾包可供選擇。「Sline個性風格外飾包」使得這款高性能SUV的運動特徵盡顯無遺,與此同時,
空間座椅(11張)另一款包括車底防護前後裙以及19寸輪轂的「越野風格包」則使Q5顯得尤為彪悍。奧迪方面一再強調Q5的風阻系數達到了讓人非常滿意的0.33,為同級最佳,這點對於有效降低Q5的實際油耗有很大的幫助,畢竟油耗是目前SUV最需要克服的發展障礙。取得這樣數據的最大功勞來自於優化的底盤設計,在Q5底盤上被覆蓋了兩塊平板,讓車底的氣流效率更高。這種做法其實來自於超級跑車,但原本的意思是為了增加下壓力,平滑的底盤能夠加快徹底氣流流速,而下壓力在公式中正可以簡單理解為上下部空氣流速比。當然,這樣的做法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空氣阻力,Q5所看重的正是這點。
編輯本段先進技術
奧迪Q5還配備了多套高尖端技術,使得駕駛體驗更加魅力無限。作為選配, 奧迪Q5
「奧迪駕駛模式選項」可以控制各種技術部件的運行方式,只需按下按鈕,駕駛者即可通過該系統選擇汽車的三種行駛模式:舒適模式、自動模式和動態模式。此外,安裝了MMI系統的車型將會提供個性化模式供車主自己設置。「奧迪駕駛模式選項」可以和兩款創新裝置同時提供,一種是「可控運動懸架系統」,另一種是「奧迪動態轉向系統」。後者可以使方向盤轉向比和轉向助力根據車速無級變化,使轉向在泊車時更為輕巧,而高速行駛時則更為沉穩。在緊急情況下,轉向系統與ESP系統相互配合,只需稍做調整,便能轉危為安。作為一款高性能SUV,奧迪Q5的配置極為豐富,多款高科技模塊配件則提供了強大的多媒體功能——包括藍牙電話、DVD播放器、電視接收器、iPOD介面以及帶有8個揚聲器的來自丹麥專業頂級音響品牌Bang&Olufsen的頂級音響系統。高端導航系統以一台高清顯示器顯示新版三維地圖。該系統使用的硬碟也可以存儲MP3格式的音樂數據。
編輯本段安全性能
奧迪Q5將搭載源於頂級豪華車的安[1]全駕駛輔助系統和高科技裝備。包括配備車尾攝像頭的奧迪駐車輔助系統;奧迪車道輔助系統,該系統用於輔助維持行車路線;以及奧迪側向輔助系統,該系統可以對駕駛員危險的變道行為發出警告;自適應巡航控制系統可以保持車速以及與前車的距離。奧迪Q5 2.81m長的軸距在同級別車型中首屈一指,寬敞的乘坐空間容納五名乘員綽綽有餘。座椅完全根據人體工程學設計,且可以靈活布局。只要輕輕觸動行李箱里的遙控手柄,後排座椅就會自動向前折疊,從而使行李箱的容積從540升增加
中控區(11張)到1560升,而在行李箱底部還配有一個附加儲物空間。選配項目包括行李軌道固定裝置、分隔網以及保護槽。奧迪Q5可謂是一個同時適用於運動、休閑和家庭使用的多面天才。客戶可以選擇奧迪的後座增強配置,可使後座縱向滑動100毫米,從而提供更加寬敞的儲物空間。奧迪Q5的標准配置包括多個實用儲物格、飲料/水杯托以及電源插座等等。而選配的項目則包括可保溫的飲料托以及在副駕駛座位下方設計巧妙的儲物裝置組合。頂尖的安全性能裝置是奧迪產品必不可少的元素。對於前排駕乘人員,安全帶限力器和氣囊之間採用了一種新的智能配合工作方式。奧迪Q5車身大部分由高強度和超高強度鋼材構成。這些材料在降低車重的同時,使車輛具有很高的碰撞安全性、車身剛性和抗震性能,而車身外觀接縫精度依然是業界標桿。
編輯本段奧迪Q5內飾建議
實用裝備一
座套、坐墊、腳墊給愛車裝上一套坐墊、靠墊、座套、腳墊、地膠等成為車
奧迪Q5(19張)主的首要工作。一般汽車座椅底下都是一種地氈似的物品,是原車整體鋪制好的,一旦有臟物、污垢留在上面,很難清理。若上面鋪上地膠,清理就很方便。地膠一般分為手縫和成型地膠兩種。手工活很好的地膠,能有效防止灰塵和臟物滲入地氈,但防水能力差一些。目前市面上適合秋冬使用的各種棉質腰靠、羊毛坐墊、仿絨腳墊均已經上市。
實用裝備二
汽車作為人們戶外活動的工具,受到外界強光照射的機率非常高,時間特別長,尤其是當汽車前行遇到強光照射時,人的視覺環境受到破壞,眼睛受到傷害,甚至危及行車安全。因此建議新車主最好選擇濾光屏。凱美霖可隨著光線的強弱而快速發生明暗度變化,光強它就暗,光弱它就明,從而將各種強光弱化,保護人的眼睛和面部無論在白天太陽強光還是夜間汽車大燈光照射下,都不會受到過度刺激和傷害。
濾光屏(1張)實用裝備三
防盜器、倒車雷達剛買了新車,最擔心的問題莫過於愛車的安全問題。其一,車輛防盜:為愛車安裝防盜器,車主在購買時還要注意防盜器是否通過公安部檢測,是否註明產品產地。其二,倒車安全:汽車越來越多,而有效使用的空間越來越小。新司機、女性司機越來越多,刮蹭事情隨之增加,因此,安裝倒車雷達就成為必需的安全裝備。
編輯本段動力操控
奧迪Q5
簡述
奧迪Q5配備有三款發動機可供選擇——一款TFSI汽油發動機和兩款TDI柴油發動機。三款發動機都採用燃油直噴和渦輪增壓技術,動力澎湃 奧迪Q5
、牽引力強勁且運行寧靜,並在節能方面有卓越表現。
TFSI詳述
奧迪Q5配備的是一款經過重新設計的2.0TFSI發動機。這款四缸發動機結合了三大頂尖科技——渦輪增壓、汽油直噴和AVS可變氣門升程系統。只需到1500轉/分鍾,這款發動機就可實現350牛·米的扭矩峰值,並一直持續到4200轉/分鍾,最大功率達155千瓦(211馬力)。奧迪Q52.0TFSI可在7.2秒內完成0-100公里/小時的加速,最高車速可達222公里/小時,而平均油耗僅8.5升/100公里。2.0TDI發動機配備了一款6速手動變速器。3.0TDI與2.0TFSI車型都採用了一項創新技術——新款7速Stronic雙離合變速器。這一高科技裝置可以在百分之幾秒內進行換檔,同時運行方式平穩,工作效率最佳。該7速Stronic變速器可以完全自動換檔或手動操作,客戶根據需求還可以選配方向盤上的撥片換擋功能。如專業媒體眼中的最佳中級轎車——新一代奧迪A4一樣,新款Q5也將其傳動裝置的位置進行了重新組合——差速器安置於離合器之前,緊靠發動機後側。這一解決方案將前軸位置大大前移,從而帶來更長的軸距和更為理想的軸載分配。這賦予了奧迪Q5特有的優勢——穩健行駛、高舒適度和激動人心的運動性能。
驅動技術
作為全輪驅動技術的先驅,奧迪為Q5配備了最新一代的quattro全時四驅系統。這套系統在正常運轉時將動力以40:60的比例在前後軸進行分配——這一強調後部動力的分配可以提高駕駛樂趣。需要時,這套驅動系統可將最大達65%的力矩傳輸到前軸,也可以將最大達85%的力矩傳到後輪。新款奧迪Q5的行駛機構也重點突出了運動特質。五連桿前懸架和梯形連桿後懸架大部分採用鋁制材料。大型制動 裝置提供了良好的減速效果。標配的17英寸輪轂由輕質合金鑄造而成,並裝用235/65/17輪胎,根據需要奧迪還可以提供最大達20英
細節外觀(10張)寸的大尺寸合金輪轂以供選裝。奧迪Q5駕駛起來動力十足、操控精確自然,而且安全性能出眾。新近研發的新一代ESP電子穩定系統經過改進增加了創新功能,通過感測器,ESP甚至可以感應到車頂行李架的負載(車頂負載最高可達100千克),那麼ESP將把原先記錄的重心參數調高,ESP介入的臨界負載值將隨之調整。當沒有車頂負載時,ESP將讓駕駛者可以完全享受這款奧迪Q5的操控潛能。新款奧迪Q5是一款全用途、全路況車型。高達2噸的掛車負載證明了其是最為強勁的拖車,即使在崎嶇不平的路面上也能達到卓越的駕駛性能。標配的山路下坡輔助系統,可以在30公里時速之內下坡過程時自動保持預先設定的速度,可以使下坡更加安全。電子穩定系統ESP功能是越野駕駛的得力助手。越野時ESP確保車輛達到最大牽引力狀態,而ABS可以自行識別路面狀況,並為沙地、石子地或卵石地選擇最佳控制策略。奧迪Q5的爬坡能力頗為出眾,達到31度。由於Q5的前懸掛很短,接近角達到了25度,由於長軸距,離去角為17.5度。Q5的離地間隙達20厘米,並可通過最深50厘米的水面。
編輯本段試駕體驗
奧迪Q5
在英文中有一個詞叫「Glassceiling」,中文意思是「玻璃天花板」,所表達的意思就是說你看的到什麼是最好,也有能夠成為最好,但這個天花板就是不向你敞開,也就是說你永遠與最好失之交臂。長久以來,奧迪在德系豪門中的地位就是如此,總是先要將賓士,寶馬推出,才會輪到奧迪登場。不過新A4的亮相為奧迪闖出了一片新天地,那麼基於它的Q5又表現如何呢?
只是架高了的新A4?
自從SUV由非承載式車身轉向承載式車身以來,它所主打的特色就一直是出色的通過性能,只有在近幾年注重操控的SUV才開始逐一亮相,比如基於3系底盤的寶馬X3。而這次登場的Q5也絕對屬於這個行列的重要乘員,在此次的試車場地西班牙巴倫西亞蜿蜒的小路上,Q5出色的操控性給我們留下了極佳的印象。而寬度適當的車身也使我們在穿梭中世紀的建築中感到游刃有餘。 奧迪Q5
Q5靈巧的表現和敏捷的伸手雖說是第一次領教,但是如果你將它看做增高版的奧迪新A4你也就不會對它的表現唏噓不已了。同樣2.8米的軸距為車內乘員提供了與B級車無異的駕乘空間,而它的車長卻要比A4短了7.6米,因此車身更為緊湊。總之,Q5與奧迪A4之間存在這太多的相似之處,只是離地間隙變為了20厘米罷了。因此由於充分體現了車身低矮的特色,也就為它出色的操控能力提供了天然的優勢。 奧迪Q5
當然,單單憑借著奧迪A4的DNA是根本不足以讓這款新車取得成功的,因為它所面對的市場簡直是四面楚歌。不僅有來自家鄉的寶馬X3,賓士GL級K的尾追,而且還有來自東洋人高性價比產品的圍堵,比如英菲尼提的EX35和雷克薩斯RX350。當然,如果再考慮到即將登場的瑞典沃爾沃XC60和更偏向於越野性能的LR2的競爭,如果不是個狠角,那是絕對壓不住陣的。那麼,面對這些對手,Q5進行了怎樣的准備呢? 奧迪Q5
雖然對手眾多,但最主要的還是來自家鄉的寶馬和賓士,為了打破他們的強勢,唯一能做的就是給出更多。通常,在這些入門級SUV所見的廉價內飾設計在Q5上是絕對沒有的。打開這款精緻SUV的車門,車內的一切都了可以用「最」來形容。最高質量的塑料件,最高品質的真皮和實木,而控制面板的布局設計也充滿了奧迪A4的原汁原味。唯一的不同就是在這款Q5的身上,我們還能看到一個全景式天窗。雖然不對國產後Q5的全景天窗抱以希望,但進口的Q5應該不會削減這一配置的。 奧迪Q5
即便是不配備全景式天窗,奧迪Q5的駕駛室也絕對稱得上寬敞,無論是前排還是後排的空間感都很好。此外,它的後排座椅也可以前後調節,因此,乘坐Q5的後排舒適性無庸質疑。如果你覺得這句話說得不疼不癢沒有感覺的話,那我們可以負責的說,X3和EX35的後排是無法與其相比的。雖然在行李箱容積上,Q5不如X3,但它所配備的行李導軌卻非常實用。同樣,即便是把座椅進行40/60分折的話,最大行李箱容積也要小於寶馬的同級車。 雖然奧迪新A4的空間已經足夠滿足前後排乘員的舒適性,但Q5更是將這種空間感進一步擴大化了。此外,一切都非常考究的內飾設計和更容易使用的MMI系統也是這款新車的相對優勢所在。
運動能力
在德系豪車的陣營中,賓士講求的是乘坐的舒適性,而寶馬則在操控上獨占鰲頭,那麼這款新奧迪又將把觸角伸向哪裡呢?從新A4的角度上我們可以看出,奧迪走的是一條平衡路線,不僅要求空間更大更舒適,而且在操控上也通過底盤的重新設計實現了更好的配重比例。那麼,在這款低矮Q5的身上,它的運動能力表現如何呢? 奧迪Q5
同任何一款奧迪車一樣,Q5的動力清單上也有非常豐富的動力配置,從可能登陸中國市場的汽油機配置來看,最低端的是直噴渦輪增壓的2.0T四缸發動機,緊隨其後的是3.2升的V6機型。在這兩款車上,我們都將看到換擋高效,平順的七檔雙離合器片的Stronic變速箱,不過如果國產的話,可能使用DSG變速箱的幾率並不大。應該還是傳統的六檔Tiptronic自動變速器。此次試駕的這款3.2升FSIV6車型能夠輸出270馬力的最大功率和370牛米的最大扭矩,配備了雙離合器的Q5基本上感覺不到任何換擋沖擊,這種舒暢的駕乘感覺就像是開著一輛CVT的車子一樣,再加上全景式天窗的陪伴,相當愜意。但如果你真的需要感受它卓越的運動能力,它的快速反應將告訴你DSG變速器的另一大優點。 奧迪Q5
不過說實話,這款發動機的中低轉扭矩輸出並不如EX35的那款3.5升V6發動機來的迅猛,總的來說應該算的上夠用,但談不上動力充沛,因此相比之下,對它的運動能力有一定影響。在加速時間上,雙離合器的3.2版車型百公里加速成績為6.8秒,與對手們相比談不上什麼優勢。比如EX35的百公里加速時間為6.3秒,X3的時間為7.2秒。但奧迪稱根據他們的測試結果,雖然加速成績不夠理想,但油耗卻比較經濟,城市路況在12升左右,而高速上可以控制在10個油,在油比黃金貴的今天,這款3.2升發動機的燃油經濟性表現可圈可點。
奧迪Q5的輪胎
為了提高車子的操控性,這款車在重量上進行了嚴格的控制,其整備質量要比Q7少了半噸左右,在材料和結構上都進行了嚴格審核。在彎道中,Q5給人的感覺並不是冒進,而是理性的把握,從這點上來看,它與X3和EX35強調的犀利有很大的不同。雖然轉向很精確,但感覺一切都像是人為控制了一樣,就好像本來壓過的是個石塊,但經過奧迪工程師的調校以後,就讓你感覺壓的是一隻甲殼蟲。此外,即便是調節了懸掛選擇系統(ADS),將其調到舒適,但在感覺上也依舊還是偏硬,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車子的駕乘舒適性。
小結
奧迪Q5 奧迪的產品從來沒有激烈過,而且似乎在處理各個層面的需求上都有相應的技術來支持。所以,在駕駛
其他(3張)的時候,雖然也是一款強調操控的入門級豪車,但你絕不會感到它的浮躁。理性至上的原則是奧迪運動表現的最大特徵。
總結
顯然這並不是一款能夠在哪個方面完全超越對手的奧迪,但奧迪似乎在繼續著自己的理性中庸哲學,並將這種平衡推向極致。從豪華感覺上,奧迪Q5要勝過X3和GLK,而在實用性上又要強於EX35,而在價格上,具其內部人士稱,將會與其對手有更明顯的價格優勢。總之,這雖然可能並不是一款破板之車,但卻為自己的大廈做出了新的努力。
編輯本段奧迪Q5車型及報價
年款 類型 車型名稱 新車指導價 排量 變速器
2010年 在售 Q5 2010款 2.0T 豪華型 54.0萬 2.0L 7擋雙離合
2010年 在售 Q5 2010款 2.0T 技術型 42.4萬 2.0L 7擋雙離合
2010年 在售 Q5 2010款 2.0T 進取型 38.0萬 2.0L 7擋雙離合
2010年 在售 Q5 2010款 2.0T 舒適型 47.6萬 2.0L 7擋雙離合
2011年 在售 Q5 2011款 2.0TSI 進取型 37.98萬 2.0L 7擋雙離合
2011年 在售 Q5 2011款 2.0TSI 技術型 42.38萬 2.0L 7擋雙離合
2011年 在售 Q5 2011款 2.0TSI 舒適型 47.58萬 2.0L 7擋雙離合
2011年 在售 Q5 2011款 2.0TSI 動感型 52.87萬 2.0L 7擋雙離合
2011年 在售 Q5 2011款 2.0TSI 豪華型 56.77萬 2.0L 7擋雙離合
編輯本段奧迪Q5混合動力版
在外形設計方面,Q5混合動力版並沒有太大變動,除了換上新設計的輪轂之外,還配以低滾動阻力輪胎。座艙內裝有新設計的儀表盤,駕駛員可以藉此了解混合動力系統的工作狀況,例如電池組剩餘電量和動力來源。 由於在車尾配備了電池組和電池組冷卻系統,行李箱容積被減少到480升。新車將借用A8混合動力概念車的動力系統,一台208 hp輸出的2.0升TFSI汽油發動機與44 hp輸出的電動機配搭,整套系統的峰值馬力和扭矩輸出分別達到252馬力和480N·m。 Q5混合動力版從靜止加速到100 km/h可在7.1秒內完成,極速達到222 km/h,勝過雷克薩斯RX450h。並且這套混合動力系統可以依靠車尾的電池組實現純電動行駛模式,續航里程為3公里。
奧迪Q5(20張)
編輯本段外觀設計
[2]奧迪Q5的設計深深植根於奧迪品牌特徵,展現出優雅的運動氣質和富有張力的輪廓。奧迪Q5擁有極富表現力的奧迪一體式高光進氣隔柵,以及突出運動特性的車身頂線設計。無論是醒目的LED大燈,還是全包圍的後擋板,無一處不彰顯奧迪Q5進取運動的外觀特性。 獨有的coupé造型 如果從側面欣賞奧迪Q5的造型會得到意外的收獲。一條流暢的線條由A柱延伸至車尾,勾勒出猶如coupé轎跑車般的動感風格。設計師採用這樣的設計語言一方 面是為了延續奧迪Q系列車型的設計風格,另一方面是為了獲得更為優秀的風阻系數。而Q5舒展的腰線自然延伸至前後車燈,不僅表現出 quattro®全時四輪驅動系統quattro®全時四輪驅動系統突破科技,啟迪未來:quattro®全時四輪驅動技術為前後軸所有車輪分配持久動 力。quattro®全時四輪驅動系統quattro®全時四輪驅動系統突破科技,啟迪未來:quattro®全時四輪驅動技術為前後軸所有車輪分配持久動力。quattro®全時四輪驅動系統強大的路面掌控能力,同時展現了奧迪一貫的高雅氣質。
E. 終於等到你,全新奧迪Q5L Sportback
奧迪急需這樣一款產品來點燃消費者的熱情,全新奧迪Q5LSportback展示了奧迪強大的運動基因和優雅的格調,當工整的設計與奔跑的熱情完美結合,給這一級別市場帶來新的強心針。和GLCCopue、BMWX4相比,全新奧迪Q5LSportback無疑更具實用性,空間和舒適性體驗方面擁有壓倒性的優勢。
如果天氣晴朗,車身所噴塗的藍色的色度會根據光線的角度發生變化,這項技術顯著的突出了奧迪的可持續性創新理念:這種車漆是專門為奧迪Q4e-tron概念車研發的,並且是在環保條件下生產的,可有效反射紅外光譜附近的短波太陽光線,極大地減少了車身表面和車內的熱量累積。
奧迪Q4e-tron是一款已經非常接近量產的概念車,因此我們有理由充分期待,在兩年之後的國產量產車型可以盡可能多地保留下目前概念車上先鋒科技的設計。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