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奧迪油電混合動力汽車有哪些
Q5
㈡ 比較好的混合動力汽車有哪幾款
比較好的混合動力汽車有比亞迪秦ProPHEV、名爵6DM、博瑞GE PHEV、雅閣銳混動、凱美瑞雙擎。
1、比亞迪秦ProPHEV
售價:14.99-29.99萬
秦Pro混動版搭載了1.5T和電機組成的插電式混動系統,綜合最大功率217KW,傳動系統搭配6速雙離合變速箱,百公里加速僅需5.9秒,加速性能非常優越。
㈢ 奧迪的混合動力車有哪些混合動力是不是油電混合
奧迪有油電混合的車型,即奧迪Q5 Hybrid混合動力版。
什麼是混合動力車:
廣義上說,混合動力汽車(Hybrid Vehicle)是指車輛驅動系統由兩個或多個能同時運轉的單個驅動系統聯合組成的車輛,車輛的行駛功率依據實際的車輛行駛狀態由單個驅動系統單獨或共同提供。
通常所說的混合動力汽車,一般是指油電混合動力汽車(Hybrid Electric Vehicle, HEV),即採用傳統的內燃機(柴油機或汽油機)和電動機作為動力源,也有的發動機經過改造使用其他替代燃料,例如壓縮天然氣、丙烷和乙醇燃料等。
混合動力車的優點:
1、採用復合動力後可按平均需用的功率來確定內燃機的最大功率,此時處於油耗低、污染少的最優工況下工作。需要大功率內燃機功率不足時,由電池來補充;負荷少時,富餘的功率可發電給電池充電,由於內燃機可持續工作,電池又可以不斷得到充電,故其行程和普通汽車一樣。
2、因為有了電池, 可以十分方便地回收制動時、下坡時、怠速時的能量。
3、在繁華市區,可關停內燃機,由電池單獨驅動,實現""零""排放。
4、有了內燃機可以十分方便地解決耗能大的空調、取暖、除霜等純電動汽車遇到的難題。
5、可以利用現有的加油站加油,不必再投資。
6、可讓電池保持在良好的工作狀態,不發生過充、過放,延長其使用壽命,降低成本。
㈣ 奧迪的A6L混動怎麼樣,考慮入手,價格小貴,有大神能簡單明了介紹下嗎
還行。如下評估:
行駛過程:動力比較足,油門比較輕盈,提速快,整體感覺比較穩。
車內中控有兩種駕駛設置形式:電力驅動模式和混動模式。
電力驅動模式下,在不開空調的情況下可以行駛50公里左右,開空調35公里左右續航,純電模式下測試20kwh/100km。
混動模式,一般低速的情況下用電,高速情況下用油,適合長途駕駛。
平時市內開車,一般用不到油,家裡安裝了固定充電樁,非常方便。
混動模式下,回收系統不錯,行駛一段時間後會自動發電,並將電轉化成可用的,在等紅綠燈、低速行駛、啟動的時候用上。
整體油耗偏低,我測試過,正常行駛(包含路面和高架)一般在6.5L/100KM左右,開了2300km左右,加過700塊錢的油,平時路況主要是路面(1/4),高架或中環(3/4)。
㈤ 奧迪汽車有哪些特有的技術
奧迪汽車的技術亮點是什麼呢?答案必然會是Quattro全時四驅系統,該品牌從80年代開始復甦的基礎正是這套驅動平台,其核心托森授權北美格里森公司生產的「托森差速器」。
這套平台對於轎車而言可以大幅提升操控極限,對於SUV而言也能夠非常有效的提升脫困能力;奧迪Q系列與早期途銳的好評離不開不錯的脫困能力,下面就先來看一看Q5L的基礎結構吧。
01
新老版本-差異
老款Q5L為「全時四驅」系統,縱置結構集成的是托森差速器;普通限滑差速器的功能比較單一,不論是多片式離合器結構還是黏性聯軸節,能夠實現的均為前後橋50:50的固定分動。
但是汽車在不同的路面以不同姿態行駛時,前後輪的抓地力是不同的,如果能夠實現低摩擦力的車輪獲得的動力分配少,這就能有效地降低車輪打滑造成車輛失控的概率;同時為摩擦力大的車輪分配更多的動力,車輛脫困也會游刃有餘。那麼如何才能實現呢?
技術亮點:開放式差速器的分動標准最差,為低摩擦力車輪獲得動力多,高摩擦力車輪獲得動力少;這種分動狀態很容易造成打滑,而且無法讓SUV正常的脫困。
而托森差速器通過特殊的蝸輪蝸桿結構,正好做到了相反的標准;連接低摩擦力的車輪傳動軸滾動阻力也會小,此時差速器就會減少為其分配的動力,就像第一節描述的狀態,最高比例會是多少呢?
前後橋75:25
前後橋15:85
這就能保證前輪或後輪即使壓在冰面上,單純依靠反向車軸驅動也可以順利脫困;在越野時會經常遇到這種情況,所以即使是城市SUV,只要裝備了這套系統也可以穩定的脫困。越野車型中可以參考F150的前橋托森差速器,單輪脫困游刃有餘。
重點:2020款奧迪Q5L不再使用托森差速器,而是降級使用了「多片式離合器限滑差速器」;其運行狀態變為適時四驅,正常驅動用前前輪,前輪打滑的時候才會以固定比例分動實現四驅。
這一四驅系統貌似就沒有意思了,縱置平台即使是適時四驅,兩驅模式也應當用後輪驅動(能夠提升操控感受)。正常路面100%前驅和橫置四驅有什麼區別呢?分動比例也沒有區別,軸間限滑依靠的是電子限滑系統,似乎奧迪Q5L還不如途觀L的全時四驅,最起碼後者為後輪始終提供5%的動力分配。
所以Q5L從四驅能力方面分析是不值得選擇的,相同預算內可以選擇的縱置全時四驅,或者橫置全時四驅城市SUV的水平都會更高。
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JEEP自由光,此車的橫置平台有2.92倍扭矩放大的分動箱,同時後橋裝備了機械結構電控差速鎖,脫困能力不是Q5可以相提並論的了。至於品牌價值選項也有賓士GLC,路虎發現5,大切諾基或探險者,後三台車的四驅系統都是很不錯的。
02
動力水平
奧迪Q5L提供兩個動力標准選項,水平差異是相當大的。
40TFSI-2.0T為140kw/320N·m
45TFSI-2.0T為185kw/370N·m
很顯然這兩台機器都是大眾汽車的同平台產物,低功率選項是330Tsi的標准,動力儲備驅動1855kg的車身只能實現8秒級的破百成績,這在10/20萬區間的優秀SUV選項中是「常規標准」。重點是這些看似普通的車輛,有一些是以8/9AT變速箱為基礎實現高性能,而Q5L匹配的是七擋雙離合,理論傳動效率更高但卻沒有體現出性能優勢。
高功率選項的性能表現還是挺不錯的,標准超過了380TSI,驅動Q5可以實現破百突破7秒的水平;不過尷尬的是同級裝備AT的選項性能是相當的,甚至20多萬的燃油動力SUV也有性能相當的選項。
所以新款奧迪Q5L既沒有四驅系統的優勢,同時性能也找不到亮點;那麼雙離合器變速箱則成為了缺點,因為這種機器在低速換擋時,總是有概率出現頓挫的。配置方面也缺少亮點,全系沒有裝備滿L2級自動駕駛配置,只有旗艦版才加入了自適應巡航且不是全速區間標准,舒適配置中規中矩。
總結:奧迪汽車的精髓在於Quattro,動力傳動系統依靠大眾汽車的技術支持無法達到高水平;所以在失去核心技術之後,這些車也真的是乏善可陳了。
選擇豪華品牌汽車在30/50萬區間可以考慮英系或寶馬賓士,50/100萬區間有部分義大利品牌的車輛可以考慮;超過百萬預算則美系豪華越野車,以及英系奢侈汽車品牌的主力范圍,奧迪汽車的水平適合於林肯沃爾沃一較高低。
㈥ 奧迪RS Q e-tron亮相 參與達喀爾拉力賽/搭增程式混動系統
按照奧迪的說法,這是一種相比內燃機直接驅動更加高效的運行方式,2.0T發動機在4500-6000轉之間工作,提供穩定的電能輸出,295升汽油箱位於駕駛員後方1.1米處,電動機功率500千瓦。
㈦ 奧迪A3系列加入混合動力車型
近日從海外網站獲悉,奧迪發布了混動版本的奧迪A3即:奧迪A340TFSIePHEV。從外觀上看,混動版本的奧迪A3與純汽油版車型區別不大,除了車尾PHEV的標識外,左側翼子板的充電口是能辨別其混動身份的唯一特徵。而內飾也和汽油版保持了高度一致,藍色氛圍燈的運用也代表了其混動身份。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㈧ 不會是電動車 新一代奧迪R8將採用混動系統
易車訊 日前,我們從相關渠道獲悉,新一代奧迪R8將不會是純電車型,但它會有電氣化的解決方案,極有可能會是插電混動車型。
據報道,雖然新一代奧迪R8不會是電動車型,但是R系列將為電動車敞開大門,預計2030年的第四代R8就會採用純電驅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