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汽车产业 > 生产型工业企业怎么管理

生产型工业企业怎么管理

发布时间:2025-07-02 07:00:19

① 如何进行工业生产管理

五,综合推进这些工作;组织安全文明生产,并在区域内削减和消除废物。从产品抓起,以实现资源:落实岗位和目标责任制,将环保因素预防性地注入到产品设计之中,进行生产力的科学配置,以解决影响环境的“结构型”污染和资源能源的浪费。三,减少污染物排放、生产对环境无害,代替那些资源浪费大。国内外的实践表明,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并考虑其整个生命周期对环境的影响、强化科学管理。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步伐。这些途径可单独实施、原材料的节约和合理利用,实施清洁生产方案,使原材料中的所有组分通过生产过程尽可能地转化为产品,建立优化的产业结构体系,也可互相组合起来加以综合实施,减少排污的目的、能源和物料的闭合循环。优化生产程序。通过资源、污染物产生量小为目标、少废的清洁生产技术设备、污染严重的落后工艺设备、示范和推广无废。推行清洁生产的过程也是加强生产管理的过稿羡程,杜绝跑冒滴漏。六,只要改进操作,开发。二,它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和完善了工业生产管理的内涵,防止生产事故。使废弃物资源化,并使推行清洁生产与企业开展的其它工作相互促进,工业污染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生产过程管理不善造成的,消除废物的产生,相得益彰、依靠科技进步、节约能源和原材料、在产品设计和原料选择时、能量流程审核。七,提高设备完好率和运行闭帆率,提高资源利用水平,优先选择无毒、原材料转化率高;加强设备管理,淘汰陈旧设备;科学安排生产进度、低毒,使人为的资源浪费和污染物排放减至最小;开展物料,把绿色文明渗透到企业文化之中等等、少污染的原辅材料替代原有毒性较大的原辅材料,不需花费很大的经济代价,在科学区划和地区合理布局方面。同时,实现清洁生产、污染物产生量少的新工艺和设备,开发新的工艺技术,尽可能多地采用物料循环利用系统。应采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开发,以防止原料及产品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采用能够使资源和能源利用率高,减少生产过程中资源浪费和污染物的产生。八,通过重点技术进步项目(工程)、减量化和无害化,尽最大努力实现少废或无废生产,提高工艺技术装备和水平。四、改革生产工艺、低害的清洁产品、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改进操作程序,采用和更新生产设轿敬雹备,以达到节约资源,组织合理的工业生态链,改善管理,便可获得明显的削减废物和减少污染的效果。主要方法是,改进操作一,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产品结构,做到物尽其用,如水的循环利用及重复利用,以资源利用率高、合理布局

② 工业企业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工业企业(包括公司、 总厂、 工厂,下同)标准化工作是企业管理的组成部分,是企业实现科学管理的基础。搞好企业标准化工作,对于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合理地发展品种、规格,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为了加强工业企业的标准化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管理条例》精神,制订本办法。第二条工业企业标准化工作的任务是,结合全面质量管理、全面经济核算,制订和贯彻标准,使企业生产、技术活动合理化,达到高质量、高效率、低成本的目的。第三条标准化工作贯穿企业生产、 管理各方面, 关联各部门。因此,企业的各个部门、全体职工应该密切协作,共同搞好企业的标准化工作。第二章企业标准的对象和制订、修订、审批、发布第四条技术标准是企业标准的主体。它是对生产对象、生产条件、生产方法以及包装贮运等所作的规定。包括各种产品标准,原材料、半成品标准,零件、部件标准,工艺、工装标准,安全、卫生、环保标准等。
为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对有关生产、技术管理工作,运用标准化原理,制订相应的管理标准。如原材料、能源消耗定额,设备保养、使用、维修规则,技术文件审核、管理制度,操作规程,以及文明生产的规定等。第五条企业标准,原则上由企业自行组织制订、修订,企业负责人批准、发布。但作为商品交货条件的产品标准或超出一个企业范围使用的标准,地方企业,按省、市、自治区政府规定,由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或标准局审批、发布;中央直属企业(包括双重领导的企业), 由国务院主管部门的专业局、 公司或委托的单位审批、发布,抄送所在省、市、自治区标准局备案。第六条一切正式批量生产的产品,凡是没有国家标准、部标准(专业标准)的,都必须制订企业标准。已有国家标准、部标准(专业标准)的产品,为了赶超先进技术水平和更好地满足使用要求,可制订高于国家标准、部标准(专业标准)的产品质量标准,提倡制订企业的内控标准、 专用标准。 企业标准不得与国家标准、部标准(专业标准)相抵触。第七条为满足出口需要,企业可以直接采用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也可根据用户要求,双方签定供货合同或技术协议。第八条企业批准的标准,根据使用要求和生产技术发展,及时修改。经过上级批准的企业标准,一般每隔二至三年进行一次复审,分别予以确认、修订或废止。第九条企业技术标准的编写内容和表达形式,参照国家标准GB1.1一81规定办理。第三章标准的贯彻第十条各类标准一经批准发布,企业必须认真贯彻执行。贯彻标准所需的技术物质条件,应纳入企业的有关计划。第十一条凡是正式生产的产品,必须严格按标准生产,按标准检验,做到不合格的原材料不投产,不合格的半成品不转入下道工序,不合格的零部件不装配,保证稳定生产合格品和优质品。符合标准的产品,按规定由企业的质量检验部门签发合格证明书;不符合标准的产品,不能按合格品出厂。危及人身安全和健康的不合格品,严禁出厂。第十二条企业从国外引进技术和设备,必须考虑国内标准化要求,并须经上级主管部门会同标准化管理部门进行标准化审查。第十三条企业要经常掌握标准的贯彻执行情况,对标准中存的问题,应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提出修改建议,在正式批准修改前仍按原标准执行,不得擅自修改。第十四条企业贯彻上级标准和上级批准的企业标准确有困难者,要详细说明理由,提出暂缓执行期限和贯彻执行措施的报告,经标准批准部门审查同意后,方可暂缓执行。第四章奖惩第十五条技术标准属于科技成果,对其中技术经济效果好的,以及对企业标准化工作做出显着成绩的单位和人员,企业或上级主管部门应给予表扬或奖励。第十六条对贯彻标准不力,造成不良后果者,应给予批评教育;对违反标准规定,造成重大事故者,应给予必要处分;对有意降低标准,欺骗用户,造成经济损失者,应追究经济责任,直至提请法律制裁。第五章 企业标准化工作机构、人员及职权第十七条企业标准化工作由企业主管生产技术工作的负责人 (或总工程师)
直接领导,根据生产规模和管理需要,应设置相应的标准化工作机构、专(兼)职人员。大、中型企业,可设立标准化办公室或质量管理与标准化办公室,根据需要,还可在有关科室、车间设立标准化组或专、兼职人员,形成全企业的标准化工作系统;小型企业,必须配备标准化专、兼职人员。

③ 车间管理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1、标准化

将企业里有各种各样的规范,如:规程、规定、规则、标准、要领等等,这些规范形成文字化的东西统称为标准(或称标准书)。制定标准,而后依标准付诸行动则称之为标准化。那些认为编制或改定了标准即认为已完成标准化的观点是错误的,只有经过指导、训练才能算是实施了标准化。

创新改善与标准化为企业提升管理水平的2大轮子。改善创新是使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的驱动力,而标准化则是防止企业管理水平下滑的制动力。没有标准化,企业不可能维持在较高的管理水平。

2、目视管理

利用形象直观而又色彩适宜的各种视觉感知信息来组织现场生产活动,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一种管理手段,也是一种利用视觉来进行管理的科学方法。一种以公开化和视觉显示为特征的管理方式。综合运用管理学、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

3、看板管理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非常有效且直观的手段,尤其是优秀的现场管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



(3)生产型工业企业怎么管理扩展阅读

车间管理特性

1、车间管理属于内向型管理。

车间管理是以生产为中心的企业管理形态,是企业内部执行生产任务的单位,它以单纯完成厂部下达的生产计划为目的,只需要通过具体的生产活动来保证企业目标和计划的实施,一般不需要直接对外发生经济联系。所以说,车间管理属于内向型管理。

2、车间管理属于中间管理层。

按照管理层次的划分,企业管理位于管理的最高层,车间管理位于管理的中间层,班组管理位于管理的作业层。对于最高管理层来说,车间管理属于执行型;对于作业管理层来说,车间管理又属于指令型。车间既要执行厂部下达的指令,并且为厂部提供信息,又要对工段、班组下达指令,以便协调整个车间的生产活动。

3、车间管理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车间系统是企业系统的子系统,是工段、班组系统的母系统。车间既与企业有紧密联系的一面,又有独立进行管理的一面。车间在厂部计划和指令下达后,要分析和掌握各类技术经济指标,要全盘考虑车间生产所需要的人力、物力条件,并把这些资源以有效的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组织车间的生产活动。

同时,还要根据工段、班组反馈的信息,及时纠正偏差,改进车间管理工作,建立正常而稳定的生产秩序。在此过程中,厂长赋予车间主任必要的决策权、任免权、指挥权和奖惩权。所以说,车间管理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④ 工业企业管理主要包括哪些

转载以下资料租启扰供参考

工业企业管理的任旁告务有:通过生产组织工作,按照企业目标的要求,设置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算、物质技术条件和环境条件允许的生产系统;通过生产计划工作,制定生产系统优化运行的方案;通过生产控制工作,及时有效地调节企业生产过程内外的各种关系,使生产系统的运行符合既定生产计划的要求,实现预期生产的品种、质量、产量、出产期限和生产成本的目标。生产管理的目的就在于,做到投入少 、产出多,取得最佳经济效益。而采用生产管理软件的目的,则是提高企业生产管理的效率,有效管理生产过程的信弊旦息,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阅读全文

与生产型工业企业怎么管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南海区工业固废处理多少钱 浏览:463
怎么拆雪佛兰汽车中控面板 浏览:298
燃油汽车一年花多少钱 浏览:920
汽车玻璃装好后多久可以开车 浏览:684
奔驰唯雅诺是什么底盘 浏览:448
宝马x6怎么断电 浏览:549
宝马x3330i怎么样 浏览:978
工业建筑设计前景如何 浏览:986
哈佛汽车大灯怎么关 浏览:296
杭州uiuc工业设计哪个好 浏览:311
14年奥迪a4顶棚怎么拆 浏览:75
花都里银湖汽车站多少距离 浏览:360
如何形容奥迪车 浏览:232
奔驰s后备箱如何打开 浏览:929
奥迪q5油泵修电器在哪里 浏览:877
工业包缝机如何选择 浏览:328
小红旗如何在汽车前固定 浏览:725
印度基础工业怎么样 浏览:773
昆明市哪里有工业盐酸销售 浏览:721
宝马三系哪个性价比最高 浏览: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