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车辆骗保险如何定罪
骗保就是诈骗,会承担民事责任的,如果被发现轻者罚款,重者会承担一定刑事责任。
我国《刑法》规定,个人犯保险诈骗罪,数额较大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单位犯保险诈骗罪,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
保险公司为了防止骗保主要的手段还是现场查勘和复勘,在查勘的过程中,保险公司会通过后台监控查勘。一旦发生假案,公司或骗保人直接联系表示拒赔或者报警处理。通过报警一般可追究民事或刑事责任,对于态度比较好的骗保人,保险公司收回赔款及予以警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八条
【保险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保险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投保人故意虚构保险标的,骗取保险金的;
(二)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对发生的保险事故编造虚假的原因或者夸大损失的程度,骗取保险金的;
(三)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
(四)投保人、被保险人故意造成财产损失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
(五)投保人、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者疾病,骗取保险金的。
2. 监控录下骗保全过程路上开车这种情况要警惕,有可能“被骗保”
自打有汽车保险那天起,汽车骗保就一直存在,骗保作案手段也是层出不穷,甚至衍生出灰色产业。不过,接下来分享的案例,就是要告诉大家,这种违法的方式要不得。
看出什么问题没有?没错,这两个人利用已经受损的车辆,反复故意撞击电线杆,制造交通事故的假象,从而骗取保险赔偿。
只不过这两人的操作实在有些辣眼睛,而且被监控摄像头逮了个正着,可谓偷鸡不成蚀把米,不但骗不了赔偿金,还要受到相应的处罚。
那么汽车骗保会受到哪些处罚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八条规定,进行保险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个人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1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5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
所以,数额较大的骗保行为实质上是典型的违法行为,是需要负起法律责任的。最常见的骗保行为,有以下几种。
首先,便是自己的车辆出了单方事故,但却没有购买车损险。于是,剑走偏锋,利用熟人或者朋友的车,对事故现场进行“还原”,而后利用他人车辆的第三者责任险进行赔付。
另一种,比如大灯破损后,自己舍不得花钱更换,于是,根据零部件的破损情况和破损形状,找到合适的“肇事者”,这样,更换大灯的钱就有着落了,更险恶的,是跟汽修店来段双簧,不仅赔付了大灯组的钱,还赚上一笔差价。
当然,以上两种骗保行为都算是初级段位,还有一些骗保行为,情节就比较恶劣了,比如酒驾出了事故,保险公司因为酒驾事故拒绝赔付,因此驾驶员找来其他人来为自己顶包。
还有像谎称车辆被盗骗取保险的案件中,故意夸张事故中财产损失。另外,还有一种相对“固定”的骗保模式,由汽修人员与保险公司人员相互勾结,利用汽修厂自购的投保车辆,伪造事故现场,并伙同保险公司人员出具虚假文件骗取保险。
如果说这种还是保险公司受损的话,还有一种骗保案例关乎于其他车主,就是那种专门上路找机会碰瓷的骗保行为。
他们一般利用自己娴熟的驾驶技术,专门找到其他车主违章的瞬间,实施碰瓷,出了事故后,由于被碰瓷的车主违章在先,一般都负有全部责任或者主要责任。
因此在事故中比较心虚,事后,他们会将购买的维修发票交由对方司机,并让对方垫付保险金,而实际上,车辆并没有进行维修,只是简单的处理一下,基本恢复外观后继续寻找下一个作案目标。
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骗保行为属于典型的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属于诈骗,要负法律责任。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一旦露出了马脚,骗保不成还要付出代价,所以,不要眼红身边侥幸骗保成功的骚操作,谨守底线才是王道。
看一看下面有没有你关心的话题!
李哥,我的是14年的景逸X3,我的车有时候在加油站加油时油箱会出现回气不畅的情况,油还没有加满油枪就跳枪了,去年换了一个碳罐还是没有解决问题,请问BB哥这是什么原因?
有可能是开始加油后,油箱中的空气通过油箱加油的口子排出。而快速排出的空气,会对油枪的感应装置形成一定的气压。如果气压稍微偏大,感应比较灵敏的油枪可能会误将排出的空气当汽油,认为汽油已经加满而产生跳枪现象,所以您不需要特别的在意这样的问题,希望我的回复能帮助到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 1 汽车骗保行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当今社会的汽车保险理赔骗保现象的发生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并且给国家和人民都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经过初步分析,认为造成汽车保险理赔骗保现象发生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主要的两个方面原因有行业自身方面和法律漏洞方面。总而概之,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由于汽车数量增多,汽车保险数量也随之增多。以北京市为例,截止到2017年底,北京机动车数量超过530万辆。这一方面代表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也间接表现了汽车投保数量的剧增和保险基数额的大大提高,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这是引发汽车保险理赔骗保现象发生并大量增加的客观原因。
(二)相对于其他保险骗保,汽车保险理赔骗保比较容易且处理得快。虽然汽车现在已经安全融入人们的生活和工业生产运输等方面,但是这并没有改变汽车本身是一种高危的事物。因为汽车很容易出现故障,引发交通事故,这使骗保者很轻松地就可以编造或者制造一些交通事故,而且汽车保险理赔的程序比较简单快速,只要没有查证出他们是在诈骗,那么他们很容易得到赔偿金,计划得逞。
(三)车险骗保要求的技术不高,成本较低并且法律责任较轻。如果汽车发生交通事故,轻则车辆损坏,重则造成人员伤亡,这对投保人或被保险人来说为使他们获益最大,他们往往会昧着良心谎报损失,弄虚作假。而对于汽车修理厂来说,进行骗保操作也比较简单,即使没有成功他们也不必付出多少成本。另外,由于汽车保险理赔金额数目不是很大,不至于构成犯罪,这就导致车险诈骗者经济成本较低且受到的惩罚不重,这也成为车险诈骗活动越来越多的原因之一。此外,由于我国法律制度的不健全和对车险骗保行为人的处罚力度不大,通常车险诈骗者只需承担一些民事责任,不会移交给公安部门,这也就使得诈骗者更加猖狂地实施诈骗。
(四)车险行业内部竞争激烈,放松了对承保车辆的核查,导致增加了骗保风险。根据调查显示,近年来车险骗保案件频繁发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保险行业内部竞争激烈造成的。由于竞争激烈,保险公司为了争取业务,都会使出一些“特别的手段”。在投保方面,会相对放松对承保车辆的核查,很可能会承担不符合保险条件的业务;在理赔方面,公司为了提高办事效率会相对地简化理赔程序。综上,正是因为由激烈的行业竞争导致的承保、理赔程序的简化,从而让不法分子有空可钻,导致骗保案件屡禁不止。
(五)对于保险机构来说,其自身保险机构内部防范骗保制度不健全
4. 汽车保险欺诈属于什么行为
属于骗保行为,轻则商业诈骗诉讼,重者依据相关法律,提请刑事诉讼,承担相应责任。
5. 汽车如何骗保
汽车骗保属于诈骗罪,不能进行汽车骗保!
《保险法》规定,如果投保人故意隐瞒事实,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或者因过失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足以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率的,保险人有权解除保险合同。投保人故意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保险人对于保险合同解除前发生的保险事故,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并不退还保险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八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保险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投保人故意虚构保险标的,骗取保险金的;
(二)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对发生的保险事故编造虚假的原因或者夸大损失的程度,骗取保险金的;
(三)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
(四)投保人、被保险人故意造成财产损失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
(五)投保人、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人死亡、伤残或者疾病,骗取保险金的。有前款第四项、第五项所列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单位犯第一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保险事故的鉴定人、证明人、财产评估人故意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为他人诈骗提供条件的,以保险诈骗的共犯论处。
6. 怎么样算汽车骗保
这不算,因为用明年的保险保修今年的损伤是不会理赔的。如果你要是再撞一下,伪造现场的话就属于骗保了。
望采纳
7. 车辆如何大额骗保
伪造事故进行保险诈骗。这种情况在车险诈骗中最为突出,多数为被保险人(车主)与修理厂勾结或者是修理厂向被保险人(车主)隐瞒,自行伪造事故进行保险诈骗。主要是用待维修车辆制造虚假交通事故,人为地扩大车辆损害程度,然后虚报维修费用,骗取保险公司理赔款
拓展资料:
骗保的后果
1、投保人骗保,解除保险合同,并不退还保费 《保险法》规定,如果投保人故意隐瞒事实,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或者因过失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足以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率的,保险人有权解除保险合同。投保人故意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保险人对于保险合同解除前发生的保险事故,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并不退还保险费。
2、投保人骗保,或构成保险诈骗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八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保险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投保人故意虚构保险标的,骗取保险金的; (二)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对发生的保险事故编造虚假的原因或者夸大损失的程度,骗取保险金的;
(三)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
(四)投保人、被保险人故意造成财产损失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
(五)投保人、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者疾病,骗取保险金的。有前款第四项、第五项所列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单位犯第一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保险事故的鉴定人、证明人、财产评估人故意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为他人诈骗提供条件的,以保险诈骗的共犯论处。
8. 车险骗保是怎么回事
保险公司确认车辆骗保如下:
1、当发生事故后,保险公司会要求在48小时之内报案,并且保留第一现场,就是防止车主无中生有,并且伪造事故现场;
2、在第一现场,查勘人员会初步检验车辆或人员的伤亡情况,同时根据交警的《责任认定书》辅助确认;
3、工作人员会检查车主的维修的单据,维修的项目,检验是否发票与维修项目吻合。在定损工作中,就是确定维修项目,防止车主与维修厂串通声称后期维修了其他部件,而产生额外的费用;
4、保险公司有自己的风险监控系统,假如车主出险频繁,就会被记录到监控体系中,在查勘核验时就会特别注意;
5、有些经验老道的工作人员,很快就能分辨哪些损伤是伪造的。当然,有些修理厂或者车主更加厉害,就是让你看不出;
6、涉及到重大金额时,还会进行实地走访,毕竟有些书面材料或者口头说辞都是可以伪造的。
车险骗保的后果
车险骗保属于诈骗行为,轻则罚款,重则坐牢。我国《刑法》规定:
1、个人犯保险诈骗罪
①数额较大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金;
②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
③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单位犯保险诈骗罪
1、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
一旦出现车险骗保行为,轻则以后涉及到“车险”服务,所有保险公司都会拒绝承保。重则不管人身保险还是财产保险,所有险种都会被拒保。甚至银行贷款等业务,一切都会被列入黑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