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业生产 > 传统工业区有哪些部门

传统工业区有哪些部门

发布时间:2025-09-05 11:43:10

Ⅰ 传统工业指哪些工业

传统工业指哪些工业??

传统产业是一个历史相对概念,至尽没有见到对传统产业的标准定义,这里介绍一些学者对它的理解,以把握其主要内涵,并不期望给出严格的定义解释。
北方交通大学的王稼琼等认为,传统产业是相对于资讯产业、新材料产业等新兴工业而言的,主要包括钢铁、煤炭、电力、建筑、汽车、纺织、轻工、造船等工业。
台冰根据Dosi技术规范理论,把技术活动分为传统技术和高技术,把相应神瞎技术所支撑形成的产业称为相应的产业。因此,产业可以分为传统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使用传统技术规范来解决各种生产问题而形成的产业称为传统产业;而运用新的技术规范即高新技术解决生乎皮产中出现的、无法用传统技术解决问题而出现的新产业称为高技术产业。
刘世锦等认为,传统产业是以传统技术进行生产和服务的产业,是指工业化过程中起支柱与基础作用的产业。主要是工业,也包括传统农业和第三产业的一部分。工业经济时代的支柱产业是纺织、钢铁、机电、汽车、化工、建筑等物质生产工业。

印度传统工业城市有哪些? 德国传统工业城市有哪些?

印度:
1.加尔各答工业区。加尔各答工业区是印度形成最早、规模最大的工业区。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加尔各答工业区发展缓慢,其工业产值在印度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有所下降。现在,加尔岁瞎差各答工业区的工业总产值占印度工业总产值的10/100左右。恒河三角洲是印度的黄麻产地,加尔各答是印度的麻纺织工业中心,也是机械制造工业中心。加尔各答是印度最大的城市,也是南亚地区最大的城市。
2.孟买一浦那工业区。孟买一浦那工业区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业基地,主要工业部门有棉纺工业、机械工业、化学工业、石油冶炼工业等,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孟买一浦那工业区棉纺织工业重要,其棉纺织工业产值占印度棉纺织工业总产值30%。盂买一浦那工业区是印度最大的工业区,其工业产值占印度工业总产值的16.7%。孟买是印度最大的港口,棉花及其棉纺织品的输出地,印度第二大城市。
3.阿默达巴德工业区。阿默达巴德工业区是印度的棉花、油料产地,发达的农业为业提供丰富的工业原料,促进了工业的发展。阿默达巴德工业区以传统工业为主,主要工业部门有棉纺织工业、油脂工业等。其中,棉纺织工业,油脂工业产值居印度首位。水泥工业、化学工业地位重要。
4.马德拉斯一班加罗尔工业区。马德拉斯—班加罗尔工业区是印度发展最快的一个工业区,其工业产值占印度工业总产值的9.6%0主要工业部门有电力工业、飞机制造、造船工业、石油冶炼、电子工业、电机制造工业等,是一—个以新兴工业为主的工业区。
5.那格浦尔工业区。那格浦尔工业区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传统工业区,被誉为印度的“鲁尔”区。那格浦尔工业区分布在煤炭、铁矿产地附近,属于“煤铁复合体型”工业布局。煤炭、钢铁产量占印度煤炭、钢铁总产量的75%。在煤炭、钢铁工业的基础上,还发展了电力工业、机械工业、化学工业等。
德国
鲁尔工业区。鲁尔工业区是德国,也是世界最重要的工业区。位于德国西部、莱茵河下游支流鲁尔河与利珀河之间的地区尔工业区在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境内;通常将鲁尔煤管区规划协会所管辖的地区,作为鲁尔区(Ruhr-gebiet)的地域界限,其面积4593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1.3%。区内人口和城市密集,人口达570万,占全国人口的9%,核心地区人口密度超过每平方公里2700人;区内5万人口以上的城市24个,其中埃森、多特蒙德和杜伊斯堡人口均超过50万。鲁尔区南部的鲁尔河与埃姆舍河之间的地区,工厂、住宅和稠密的交通网交织在一起,形成连片的城市带。并且它形成于19世纪中叶,是典型的传统工业地域,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它位于德国中西部,地处欧洲的十字路口,又在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内,邻近法国、荷兰、比利时、丹麦、瑞典等国的工业区。

美洲有哪些传统工业区

美洲:五大湖传统工业区
1.东北部的五大湖工业区,这里是美国较早发展资本主义的殖民地.阿吧拉契亚山北部有煤矿,五大湖西部有铁矿,加上五大湖水运便利,大西洋远海多优良港口.所以发展成工业区.而且临近玉米帯,乳畜帯,小麦以及混合农业帯.这里重工业密集,如钢铁,机械制造,汽车等.
2.当美国东北部发展基本饱和了,各种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等开始出现时,人们旧开始转向南部和西部这石油资源比较丰富的地方发展.想南部的德州以及佛罗里达州等地方,环境比较优美空气较清新,属于阳光地帯.吸引了许多人才.在这里建立了新的石油,宇航,飞机,电子等工业.
3.美国西部,更是高新科技的代表.这里聚集了数千家微电子企业.一开始,由于圭谷环境优美,气候宜人,低价低廉,劳动力廉价,促使这里飞速发展.70年代末,由于圭谷土地用尽,工厂开始搬到德州.圭谷的优势有:地理位置优越,有便捷的交通,临近太平洋,有航空港,也有连线全国的公路网,有高等院校,可以培养相当的人才,更有美国国防部的稳定军事订单.
其实美洲的组要集中在美国……

传统工业属于轻工业还是重工业

传统工业,主要指的是人力密集型的工业,其中大多数是轻工业,也有一小部分是重工业。

连云港的传统工业有哪些

毛巾厂。在去孔望山的路上
罐头厂。在临洪附近,就是现在的旅游学校那里
火柴厂。老陇东中学旁边
这些都是老工厂,不过都倒闭了哦
我就知道这些,别的就不知道了

传统工业的特征

高超的工艺水平是中国传统手工业的突出特点。在漫长的古代历史中,中国的手工业产品一直是世界贸易中的主要工业品,为中国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望和大量的财富。然而,中国却并未因此率先走上工业化的道路。因为手工业对工艺性的追求对手工业的发展起了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其利弊得失值得今人思索。

加工业应该属于新工业还是传统工业

加工业不能说是新工业还是传统工业 因为加工业中有些是传统工业 如 石油 煤炭 冶金 机械 食品等等 有些是新型工业 如微电子 生物工程 航天工业
传统工业又称夕阳工业。主要为西方经济学家使用,指经济发达国家的整个工业中,其地位逐渐下降的工业部门。主要是传统的基础工业,如钢铁、汽车、建筑、纺织、橡胶、造船以及与它们相关的一些附属工业部门,20世纪70年代后,西方国家的经济危机日益频繁,导致许多传统的工业部门相继衰落,如开工严重不足,产品市场萎缩,从而在整个社会生产中的比重不断下降。传统工业大多是工业革命后机器大工业发展的鼎盛标志。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结构的发展需要,新兴工业不断兴起,发展迅速,如石油化工、合成材料、电子技术、原子能、宇航工业等,极大地冲击和改变了原有的工业结构,使传统工业生产停滞不前,甚至衰退。但传统工业目前在经济发达国家的经济中仍占主要地位,在较短时间内还不可能为新兴工业所取代。在发展中国家,传统工业仍处于兴起、兴盛时期,尚待大力发展。故传统工业只是一个相对概念。通过引入、采用新技术,对其进行改造,提高生命力,是传统工业继续发展、适应工业现代化要求的重要途径。在区域工业发展规划中,必须重视对传统工业的技术改造与引导,重视其在现代工业结构中的地位与特点,在许多落后的地区经济发展中,传统工业仍将是工业发展的主体。
新兴工业相对于传统工业而言。指随当代科技进步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富有生命力的工业部门。它们在现有工业部门结构中,虽不占主要地位,但发展速度较快,代表着未来工业的发展方向。
新兴工业主要包括电子技术、镭射、光纤通讯、资讯科技、机器人、宇航、新型能源、海洋开发、新型材料及生物工程等工业部门。
新兴工业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具有高科技的特征。在发展与布局上不同于传统工业,要求有高投资,大型、超大型装置,高科技投入,高精密度、高质量的环境条件,要求接近科研技术中心。其发展还要同基础材料工业的发展相配套。新兴工业的兴起,将促进工业和整个经济实现新飞跃,影响深远。
近年来,新兴工业在西方国家得到迅速发展,对各国经济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为社会提供许多新的就业机会。中国新兴工业尚处在初创或起步阶段,北京、上海、天津、西安、深圳等地兴建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试验区、科学工业园等,将是中国新兴工业发展的重要基地。

请问 传统工业都是指什么. ?

传统工业 又称夕阳工业。主要为西方经济学家使用,指经济发达国家的整个工业中,其地位逐渐下降的工业部门。主要是传统的基础工业,如钢铁、汽车、建筑、纺织、橡胶、造船以及与它们相关的一些附属工业部门

近代工业品和传统工业品的区别

对于中国古代经济史的学习,我们可以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三个方面去认识。其中,每个方面的最重要的知识应该是反映其本质特征方面的知识。中国古代手工业(以下简称工业)发展的特征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反映出来。
一、工业部门的不断增加。在中国工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工业部门是逐步增加的。在原始社会,工业种类很少,只有石器制造、骨角制造、陶器制造、纺织品制造、酿酒、编织等部门。奴隶社会增加了冶铜业(即青铜业),封建社会又增加了冶铁、制糖、棉纺织业等部门。工业部门的不断增加,有的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新的行业,有的则是由某个行业演变分化成的新的部门。例如在纺织工业的发展过程中,先有丝织业,后有棉纺织业;其后棉纺织业日益发展,又分为轧花、纺纱、织布、印染等部门。同样,在矿冶铸造业方面,也日益分化成为采矿、冶炼、铸造等工业部门。另外,某个工业部门的创立或发展,往往会带动其他有关部门的创立或发展。例如中国冶铁业的兴起,使农具制造和兵器制造成为独立的工业部门。
二、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劳动分工的不断发展。任何一个工业部门,不论早晚,一旦创立,它的生产技术都是在不断进步的。以冶铁技术的发展为例:春秋时期以木炭为燃料,用皮囊鼓风炼铁;西汉时期开始用煤炭做燃料;东汉时期发明了水力鼓风机(水排),提高了炉温;北宋以后,以焦炭为燃料,进一步提高了炉温。同时,坩埚炼铁法的创造和土高炉炼铁技术的进步,使中国古代冶铁生产技术得到进一步提高。
在中国手工业发展史上,不论采取何种经营方式(如作坊、手工业工场),其生产单位内部的劳动分工,都是渐趋细密的。促成工业生产力提高的各种因素,往往是互相影响的。例如工业生产规模的大小,对于劳动分工粗细的程度是有直接影响的,生产规模扩大,往往促成劳动分工细密。在明清时代的某些工业部门,如制瓷、制糖、矿冶、井盐等行业的部分手工业工场中,都已具有相当细密的劳动分工。这时的手工业工场,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有机生产体系了。
三、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与工场手工业的出现。从工业经营的方式来说,其发展的一般趋势,是由家庭手工业到作坊工业,再到工场手工业。原始社会只能实行简单的协作,进行简单的生产。奴隶社会的工业生产规模较前有所扩大,在制作工业产品时,已经有了初步的劳动分工,生产效率较前提高。到了封建社会,工业生产的规模又有了扩大,劳动分工也渐趋细密;尤其在明代中叶以后,城市工业生产中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了工场手工业的经营方式。在这种手工业工场中,一般雇佣较多的工匠,在细致的劳动分工之下来扩大生产,使产品的制造进一步发展。如矿冶、纺织、制瓷等部门,在江南地区的某些手工业工场具有比较复杂的生产装置,吸收了大量的雇佣劳动者。他们生产出来的商品数量很大。例如清代前期的矿冶业中,由于铸钱需要大量的铜,促使铜矿开采得到较大发展。
四、官府工业与民间工业的同时并存。中国的官府工业,历史悠久,自从奴隶制国家建立后,就有官府工业的存在。从西周到西汉,主要的工业部门,官府都设有作坊。统治者把手工业者集中到官府,以强制的手段迫使他们在官府作坊里进行制造。从春秋末期起,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生产技术的提高、社会分工的扩大,不少手工业者脱离农业而独立。这时社会上除了官府工业作坊外,还出现了一批民间工业作坊。其时以冶铁业发展最快,因为它与人民生活有密切关系,其产品具有极大的市场。
从东汉开始,社会分工方面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民间手工业者不断从农村中分化出来,向城市集中,成为独立的手工业者。这一时期,一方面是民间手工业者脱离农业而向城市集中;另一方面,官府工业在中国工业经济中仍占有主导地位,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民间手工业者的发展。到明清两代,官府工业走上衰落的道路,民间工业则不断发展。这时候官府工业与民间工业的关系,不仅表现在官府工业须有民间工业来支援,而且表现在官府工业在中国工业经济中所占的主导地位让给民间工业了。在这一时期,民间工业经营方面有一个特色,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开始产生。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破坏;二是某些手工业作坊扩大成为手工业工场,亦即工场手工业开始兴起。中国民间工业中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是从明代中叶以后开始的,至清代前期有所发展。它所涉及的生产范围,以矿冶、制瓷、纺织业为主。明代中叶以后,某些工业部门的民间作坊朝着手工业工场方向扩充套件。
五、经济重心南移与工业分布的相应变化。中国古代的经济重心,起初是在北方的,以后逐步移至南方。大约到南宋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完成了从南方到北方的变迁。随着经济重心的转移,有不少工业生产部门、工业制品的主要产地,也从北方逐渐移到南方。这种情况,在中国古代丝织业地区分布的变化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在远古时代,中国的丝织生产,以北方的黄河流域为繁盛之地,尤以河北地区为盛。其后逐渐演变为”南盛北衰”,迄至宋代,中国的丝织生产重心已经移到江南地区,尤以苏州、杭州、南京和广州等地为盛,不论官府丝织业还是民间丝织业都是如此。明代初年, *** 在全国一些有条件的地方设立官府织染局,长江流域的南直隶(今江苏)、浙江、江西、四川等处皆有设定,而以浙江为最多。

Ⅱ 1、城市形成的区位因素有哪些

综合整理自全国高考地理备考专家数据库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1、工业的概念及分类
(1)概念:指从事自然资源的开采,对采掘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
(2)分类:按生产对象:采掘业、加工工业
按产品性质:重工业(主要为生产服务)轻工业(主要为生活服务)
2、主要的区位因素
理想的工业区位:充足的原料、动力;质高价廉的劳动力;前景广阔的市场;便利的交通。
目的:低投入、高产出,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
五种主导型工业类型的特征
3、影响工业区位选择主要因素的发展变化
(1)科学技术进步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鞍钢与宝钢的区位变化特征:
共同区位优势:交通便利、接近市场、接近水源
区别:鞍钢——接近原料,燃料产地 宝钢——接近消费市场
钢铁工业的三次变革:近煤型(动力导向型)----近铁型(原料导向型)----临海型(市场导向型)
(2)环境保护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3)社会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如政策变化、乡土情感、个人偏好、 工业惯性等
工业地域的形成
一、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
1.工业联系
(1)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投入——产出的联系)
第一种是甲企业的产出是乙企业的投入。
如纺纱——织布——印染——服装制造。
第二种时同一工厂中不同工序之间的联系
也属于这种联系方式,如汽车组装厂、生产流水线。
(2)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

有些工厂相互之间并没有生产工序上的联系,却在地理空间上联系在一起,工厂之间这种空间联系有的为了共同利用基础设施,有的为了共同利用廉价劳动力等,如某些经济技术开发区中的不同工业企业
(3)信息上的工业联系
2、工业集聚
在工业发展中,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发生工业集聚现象。
分类:专业化生产的工业集聚、共用基础设施的工业集聚
工业的集聚的优点,可以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等,最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
3.工业地域

(1)工业地域的概念
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我们称之为工业地域。
(2)工业地域的形成
工业地域按照不同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两类:
①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
主要是在生产上有投入—产出联系的工业企业自发集聚形成的;
②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
既有与前者相同的类型,也有在共同的基础设施条件吸收下,不同工业集聚而形成的。
(3)工业地域的性质

工业地域按照发育程度的不同,分为两类:
①发育程度较低的工业地域
(如食品工业),以当地农副产品加工工业为主,工业联系简单、规模小、工厂少。
②发育程度较高的工业地域
(如钢铁工业区),工业联系复杂、面积大、协作企业多、生产规模大,往往能够形成专业化很强的工业城市。我国和世界许多着名的“钢城”“石油城”“汽车城”。
二、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
近些年来,一些科技含量高、工序复杂的工业(如飞机、汽车制造工业和电子工业等)开始出现分散的趋势。跨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条件,降低成本,以最终获得最大的综合经济效益。
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
一、传统工业区
1、主要分布: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等。
2、传统工业区的特征
⑴一般是在丰富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为主;
⑵以大型企业为轴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分布高度集中。
二、鲁尔区的发展、衰落与整治
1.发展的区位特点
①丰富的煤炭资源
②离铁矿较近(如法国洛林铁矿)
③充沛的水源(如莱茵河、利珀河、鲁尔河)
④便捷的水陆交通
⑤广阔的市场
2.衰落的主要原因
20世纪50年代以后,经济开始衰落,其原因是:
①生产结构单一(鲁尔区的五大传统工业部门:煤炭、电力、钢铁、机械、化工)
②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石油、天然气的使用)
③世界性钢铁过剩
④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⑤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
3.综合整治措施
20世纪60年代,鲁尔区开始实施综合整治的总体规则,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综合整治。
A、调整工业结构
B、调整工业布局
C、发展第三产业
D、优化环境
提示:德国鲁尔优化环境的措施:
A、严格控制工业废水、废气等的排放;
B、建立完善的废弃物回收装置和污水处理系统
C、植树造林
4.辽中南工业区的特征
(1)区位优势:煤、铁、石油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接近市场。
(2)与德国鲁尔区相比,不同之处在于鲁尔区内铁矿资源不丰富,辽中南水源供应紧张。
传统工业区普遍存在问题( 衰落原因):原料和能源消耗大,运输量大,环境污染严重等。
三、新兴工业区的概念、分布
1.概念:新兴工业区是指20世纪50年代之后,在发达国家的一些乡村地区,逐渐形成了以灵活多变的中小企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2.主要分布:在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德国南部地区,以及美国“硅谷”等,日本的“硅岛”(九州岛)英国苏格兰地区、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印度的班加罗尔、北京中关村等。
四、意大利新兴工业区

1.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发展的主要条件
2.发展特点
口诀:“小、轻、散、低、散”
3.独特的发展模式—工业小区
(1)概念
指一个地区的中小企业(生产企业和生产企业之间、生产企业和非生产企业之间)以一项经营活动为中心,根据现代经营需要,逐步建立起来的一种相互信赖 、比较稳固的 协作关系和产供销体系。
(2)作用
有助于加强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
4.对我国温州乡镇企业发展的启示
加强技术投入、企业之间联系和协作,杜绝恶性竞争,完善社会服务体系,提高生产和管理人员的技术
五、美国“硅谷”
1.特点
20世纪中、后期以来,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一些科技含量很高的新兴工业迅速发展起来。
(1)人才:从业人员水平高
(2)产品:研发费用高;
(3)增长和更新速度快;
(4)产品面向国际市场
2.崛起原因
①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②气候宜人;(地中海气候,温暖湿润)
③世界人才高地;(斯坦福大学)
④便捷的交通,通达速度快;
⑤稳定的市场(军事订货);
⑥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
3.我国中关村科技园发展
(1)与美国硅谷的相同之处:
①靠近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
②有政府的大力支持;
③交通便捷。
不同之处:中关村科技园的研发费用不足、科技创新不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未形成发达的专业化分工配套体系。市场化制度和法规不完善和健全。
影响工业区位的成本因素较多,各项成本因素对不同行业的区位吸引力不同。下面是为大家总结了的工业区位知识点 及相关习题,各位同学赶紧学起来吧。
知识点归纳
1、辽中南重工业基地
区位分析:
(1)地理位置:
濒临渤海、黄海;靠近俄罗斯、朝鲜、韩国;地理位置优越。
(2)自然因素:
气候温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以辽河为水源。
(3)社会经济因素:
煤铁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农业资源支持;国家政策支持;国防安全,土地租金不高等。
不足:
许多矿产资源濒临枯竭,资源相对不足;水资源不足;科技发展水平不高;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市场经济不发达,计划经济影响大;区内环境污染大。
调整措施:
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加强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力发展科技,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积极引进外资;治理环境污染。
2、京津唐工业基地(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区位分析:
(1)地理位置:
位于温带季风区,濒临渤海,区内有全国的政治中心和重要的经济中心,地理位置重要。

(2)自然因素:
温带季风区,气候温和,地形平坦。

(3)社会经济因素:
资源丰富(华北油田、开滦煤田、长芦盐场、棉花等);交通便利(海运、铁路、高速公路、航空、管道类型齐全);科技发达;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能源充足(靠近山西能源基地)。
不足:水源、能源不足;污染严重
发展方向:资源型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3、沪宁杭工业基地
(我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最高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区位分析:
(1)位于亚热带地区;濒临长江、东海,地理位置优越。

(2)自然因素:
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雨热同期;三角洲地形,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网密布,水源充足。

(3)社会经济因素: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科技力量强;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素质高;市场广阔;经济腹地宽广;工业联系好;政策扶持;浦东开发提供新的发展机遇;丰富的农副产品等。
不足:
能源、资源缺乏;人多地少,土地紧张;污染严重。
发展:
高、精、尖方向发展;结构轻型化。
4、珠江三角洲轻工业基地(轻工业为主)
区位分析:

(1)地理位置:
位于亚热带地区,濒临南海,靠近港澳地区。

(2)自然因素:
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三角洲地形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3)社会经济因素:
海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靠近港澳地区便于引进外资和技术管理;地处侨乡,借助华侨和华人引进外资和技术;市场经济发达。
不足:能源、资源不足
5、东部沿海工业地带
范围:

5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厦门、汕头、海南)、14个沿海开放城市(江苏:连云港、南通)、四个工业基地
优势条件:
有众多优良港口和通达国内外许多地区和国家的海运航线;
便于引进外资、发展外向型企业,开展对外贸易;
经济发达、技术雄厚、基础好。
发展:
大秦铁路、神黄铁路;秦皇岛港煤炭输出港;秦山、大亚湾、田湾、岭澳核电站;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工程
6、长江沿岸工业地带
范围:

以沪宁杭为中心工业区;以武汉为中心钢铁、轻纺工业;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电力、金等工业发展;以攀枝花为中心钢铁工业;以西昌为中心的火箭发射基地;湘赣地区多种有色金属工业等。
优势条件:
工农业发达;人口众多;矿产、水利资源丰富;水运得天独厚;经济腹地广阔
7、陇海-兰新铁路工业地带
范围:

连云港、徐州、郑州、洛阳、西安、兰州、新疆乌鲁木齐
优势条件:
能源丰富、资源丰富;第二条欧亚大陆桥
8、意大利新兴工业基地和我国乡镇企业(浙江温州)
区位分析:

大批廉价劳动力;20世纪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张价;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意大利经济高度开放;政府的大力支持。
特点:
以中小企业为主;轻工业为主;生产过程分散;资本集中程度低;分布在小城镇或农村。
相同点:(同上)
不同点:
企业之间相互竞争;没有形成机构完善、功能齐全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
调整措施:
重视专业分工和团结合作;
形成机构完善、功能齐全的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
加大产品研发投入,实施产业升级,提高产品技术含量;
及时把握国际市场产品的需求信息,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形成规模生产;
树立品牌意识;
加大培训,提高职工的技术素质;与国外大企业进行合作,提升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
9、“硅谷”
典型地区:

美国硅谷、德国墨尼黑、日本的九州岛、英国的苏格兰中部地区、印度的班加罗尔。
区位分析:
(1)自然因素:
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宜人
(2)社会经济因素:
科技发达(有高等院校);便捷的交通(高速公路、航空港);军事定货(美国硅谷)。
特点:
科技人才比例高;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研究开发费用比例高;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发展变化原因:
利用这些地区劳动力、土地、住房都便宜的优势条件。
10、传统工业区
典型地区:

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区、美国东北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基地等
区位分析:
(1)自然因素:气候温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丰富水源。
(2)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开发早;煤铁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农业资源支持;广阔的市场。
特点:
煤铁资源丰富;以传统工业为主;以大型工业企业为中心
整治措施:省略(鲁尔区)
11、沿江大开发
区位因素:
工业制造业基础雄厚;
科技力量强;
水陆交通便利;
劳动力丰富,素质高;市场广阔;
经济腹地宽广;
工业联系好;
政策扶持;
浦东开发提供新的发展机遇;
丰富的农副产品;
靠近我国最大的工业中心上海可获得资金、技术、人才的优势等。
意义:
为提升江苏制造业水平提供新的发展平台;
带动两岸经济尤其是苏中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全省经济的协调发展;
促进整个长江三角洲社会经济的发展;
大开发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进一步促进江苏旅游业的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2、城市工业布局
区位因素:

主导风向-盛行风的下风地带、与季风区主导风向垂直的郊外、最大风频的下风向(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城市热力环流之外;水源-产生污水工业布局在河流的下游或靠近水源;距离城市的远近-规模小无污染的工业布局在城区、对环境污染严重的工业布局远离城区;地形-山谷、盆地地形易形成逆温,废气不宜扩散,不能布局冶金、化工等工业;设置防护带-工业区与居民区之间设置防护带减少对居民区的直接污染,美化环境;土地租金-布局在城市的外围,土地租金低;交通-沿交通线分布;环境-高科技工业布局在环境优美的地区;资源-城市外围尽可能靠近资源分布区(例如:钢铁靠近铁矿、发电厂靠近煤炭基地);工业联系-投入-产出联系等。
13、工业集聚和分散
集聚有利意义:

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合作;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扩大总体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
不利意义:
工业集聚导致企业之间争地、争水、争公共设施;加剧地区的环境污染。
分散区位因素:
产品“轻、薄、短、小”,便于航空运输;接近市场;接近劳动力丰富地区;接近原料地;接近土地租金较低的地区;减少环境污染。
(美国工业向西部和南部迁移原因:西部和南部新兴工业发展快,就业机会多;环境优美,污染少。)
14、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带(五个工业区)
区位条件:

有利—岛国,多优良港口;工业基础好;
不利—矿产资源贫乏,市场狭小。
促进发展的原因:
深刻的历史原因;重视科技;发展教育。
工业区位的选择
1.从经济效益上看
工厂应当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某种工业的区位选择所需要考虑的因素只能有一个或几个,那么这类工业的区位选择就以其主导因素为指向(或导向),如下表:
工业部门类型
工业特点
部门举例
区位选择原 则
原料指向型工业
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的工业
甜菜制糖厂、甘蔗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等
接近原料产地
动力指向型工业
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的工业
钢铁、冶金(如炼铝厂)、化学等重工业
接近能源供应地(火电厂或水电站)
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工业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皮革加工、制伞、制鞋等工业
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
技术指向型工业
技术要求高的工业
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等工业
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
2.从环境效益上看
不同工 业对环境的要求不同,污染程度及污染类型不同,其区位选择的要求也不同。具体分析如下:
(1)环境要求。
对环境十分敏感的工业,应建在空气比较洁净的地区,远离烟尘污染严重的工厂,如电子厂、感光器材厂。
(2)污染程度。
污染程度
区位选择要求
举例
规模小、无污染
可以有组织地设在城区
服装厂、玩具厂
规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
可布置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
机械厂、仓储区
严重污染
宜布置在远离城市的郊区
钢铁厂、水泥厂
(3)工业布局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3.从社会效益看
区位因素
区位选择要求
政策
因国防需求、改革开放、解决就业等而将工厂设在不盈利的地方
个人偏好
海外华侨到家乡投资
工业惯性
工厂区位不合理,但因搬迁费用高、政府影响、对当地经济保护等仍保留
文化传统
消费习惯
文化传统、消费习惯的地区差异,客户的年龄、性别、职业、受教育水平等
一、选择题

以宁波为龙头、以宁海为基地,加上周边的温州、台州、丽水、义乌、桐庐等地,浙江省已形成了世界最大的文具产业圈。这里企业数量众多、规模较小,产品物美价廉,是全球文具的采购中心和加工生产基地。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从工业区位因素分析,文具产业的区位选择最符合下面金字塔图中的
2.与浙江文具制造业有较大外贸往来的国家主要有
A.哥伦比亚、新加坡、韩国
B.美国、俄罗斯、德国
C.澳大利亚、越南、摩纳哥
D.利比亚、古巴、南非
解析:
1.从工业区位因素分析,文具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主导因素是劳动力,区位选择应布局在劳动力丰富地区。图C中③点比重最大,是主导因素,C对。A、B、D错。
2.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销售到劳动力缺乏的发达国家,与浙江文具制造业有较大外贸往来的国家主要有美国、俄罗斯、德国,B对。哥伦比亚、新加坡、韩国 、越南、摩纳哥、利比亚、古巴、南非是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丰富,A、C、D错。
答案:1.C 2.B
二、材料题
材料一:遵义市仁怀市茅台镇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其出产的酱香名酒因其资源的依赖性、不可复制性和限量性而深受市场追捧,此地独特的优质原料糯高粱更显珍贵。其工业发展中坚持向山要地,发展“工业梯田”(是把荒坡、荒山建设成可用于工业生产的台阶式土地开 发利用模式),昔日的贫瘠荒山变成了聚宝盆。下图为贵州省仁怀市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仁怀市当前城区地价 200 多万元一亩,但周围荒山发展“工业梯田”只需几十万元一亩。“粮食下田、工业上山”,仁怀市工业园区和城区统筹发展,许多“乡下人”不需进城就可以变成需要上班的“城里人”。
(1)根据所给材料分析仁怀酱香名酒工业园区建立的条件,并指出其建设中大力发展“工业梯田”的自然原因。
(2)为了打造“酒都仁怀”名片,仁怀市应如何发展酱香名酒工业园,请您给出合理化建议。
(3)分析仁怀发展“工业梯田”的意义。
答案:(1)条件:独特气候,是优质糯高粱产地;近赤水河,环境优美,水质好;品牌历史长,价值高;市场广阔,占有 率高(答对 3 条得 6 分) 自然原因:仁怀市山地多,平地少,工业用地缺乏;(2 分)荒山、荒坡面积较广,开发利用潜力大(2 分)。
(2)酿酒文化和创新科技结合,研发酿酒工艺;严控酿酒质量,夯实酱香名酒品牌;开发拓展酱香名酒种类和级别;拓宽名酒销售渠道(答对 3 条得 6 分)
(3)降低企业的建设生产成本;保护耕地资源;促进城市化发展,提高了城市化水平;劳动力就地转化,增加了就业;保护了“酒都仁怀”的生态环境。(任答对 3 条得 6 分)
试题分析:
(1)仁怀酱香名酒工业园区建立的条件,可以从原料、水质、市场等方面回答,大力发展“工业梯田”的自然原因,可以从地形等方面回答。
(2)仁怀市发展酱香名酒工业园的措施,可以从严控酿酒质量、夯实酱香名酒品牌、开发拓展酱香名酒种类和级别、拓宽名酒销售渠道等方面回答。
(3)仁怀发展“工业梯田”的意义,可以从降低企业的建设生产成本、保护耕地资源、促进城市化发展等方面回答。
(温馨提醒:由于微信改版,打乱了发布时间,为了保证大家可以及时看见谭老师的推送,可将“谭老师地理工作室”设为星标就可以第一时间看到谭老师的推送哦)

阅读全文

与传统工业区有哪些部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宜章县工业园有哪些厂子 浏览:76
宝马女员工主要是什么工作 浏览:701
奥迪yyds是什么意思 浏览:746
花冠汽车车门多少钱 浏览:434
奔驰e多久一次大改款 浏览:191
新款奔驰g什么时候上市 浏览:291
奥迪a7青山黛多少钱 浏览:305
奔驰CLA大灯是什么型号 浏览:449
市面哪些啤酒是工业啤酒 浏览:22
奔驰205轮胎是什么型号的车 浏览:320
奔驰c级车险第二年多少钱 浏览:758
汽车之家直播入口在哪里 浏览:89
奔驰C180L电瓶在哪个位置 浏览:541
奔驰a35四驱多少钱 浏览:305
宝马x5m重量是多少吨 浏览:141
宝马珊瑚红是什么颜色 浏览:650
买奔驰c级分期要什么条件 浏览:237
宝马二系哪个版本好 浏览:804
奔驰大灯进水是什么意思 浏览:396
2021款奥迪a6钥匙怎么分解 浏览: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