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业生产 > 信息化与工业化在哪个会议提出

信息化与工业化在哪个会议提出

发布时间:2022-12-06 03:11:42

A.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1)①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城镇化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3分)
②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是产业升级的方向和动力,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带动转变。(3分)
③要素的整合将会进一步诱发新的技术创新和流动,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料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3分)
(2)①存在的问题:居民所得在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中占的比重呈下降趋势,政府和企业所得占比呈增加趋势,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3分)
②对策建议: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合理比重;(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职工工资和居民收入的正常增长机制);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促进社会公平)。(6分)
(每点2分,考生提出的其他建议,只要符合题意且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B. 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世界"四化"包括哪些内容

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世界"四化"包括: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这是基于对“四化”的重要性、关联度和存在问题的科学分析作出的战略决策。
第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我国正处于“四化”深入发展中。“四化”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也是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只有工业化和城镇化这两个“轮子”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才能不断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需要相互协调。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都是农村、农业发展的路径和手段,相互依托,相互促进。仅仅依靠城镇化,忽视农业现代化,很难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而且容易导致农业萎缩和引发“城市病”。
第二,我国“四化”存在融合不够、互动不足、协调不力的问题。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四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协调性不断增强。但是,按照同步发展的更高要求,还存在明显缺陷,主要表现:一是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不够。二是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不足。三是城镇化、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不力,农业现代化明显滞后。
第三,促进“四化”同步发展。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一是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二是推动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三是推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

C. 一个内容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提案在十六大被提出

A proposal named' informationization can facilitate instrialization and instralization in turn can expedite informationization' has been submitted to 16th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D.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这句话出自哪位伟人之口。谁能谈谈背景和资料。邮箱:[email protected]

信息化如何带动工业化

--------------------------------------------------------------------------------

文/宋养琰

在当代,离开网络的发展,离开信息技术,不可能有真正的农业现代化,更不可能有工业的现代化。唯有用先进的网络和信息技术以及其它先进的科技成果,才能改造传统的农业、传统的工业,赶上现代文明发展的步伐。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经济建设方面,提出了抓好关系全局的八个方面的任务。其中第一条,就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报告指出: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而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都是本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

事实上,在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就谈到:“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当前,我国尚未完成工业化任务,却又面临信息化的挑战。利用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内在逻辑关系,使它们实现互动发展,是我国加速信息化的进程,实现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一条捷径。其中,信息化如何带动工业化,是关系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一、信息化可以带动工业化的基本原因

传统的经济学家(例如配第、克拉克等)认为,工业化是指工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逐渐取代农业而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导力量的过程。如今,工业化有着更为深刻的内涵,其主要特征已经是对传统工业的优化升级和现代化改造。而信息化则是指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中的作用不断加强的过程。它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如今,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中的60%—80%是由信息技术贡献的,信息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最重要战略资源。

我国处在尚未完成工业化但已进入工业化高潮的时期,也处在信息化的国际背景下,提出用信息化为龙头来带动工业化,其意义是十分深远的。从历史的角度看,工业化是信息化的基础,信息化是在工业化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从现实的角度看,不少国家利用先进国家的技术和经验,实现了跳跃式的发展,或者借助信息产业实现了本国在国际分工中的更有利位置,爱尔兰和印度在软件业的成功就是典型的例证。可见,在信息化氛围下跨越式地加速我国工业化进程,提高工业化总体质量,高质高效地利用信息技术去改造传统产业,加速更新换代升级过程,是现阶段我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基本内涵。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根本原因是:信息化能更高效地进行资源配置,极大地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信息化通过网络等手段构造人类经济发展的新平台,使经济全球化迅速扩展;信息化对全球范围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以及意识形态产生越来越广泛和深刻的影响,导致经济增长方式、经济体制等各方面的重大变革。具体地说,用最先进的信息技术全面渗入工业生产过程,加速传统产业的结构调整,其意义远远超过一般的技术改造或设备更新。同时,通过创新进一步开拓新型的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作用,不断满足工业化进程中对新技术和新管理模式日益增长的需求。由此而来的将是在全社会强化对信息、信息化、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的认识,树立靠信息化提高效率、提升效益的理念。可见,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能缩短用高新技术武装我国产业群和整个工业化的进程,结果也必然会为信息技术本身开辟一个更加广阔的应用天地。

二、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当今工业化发展的真正出路

当前,利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正是工业化的出路所在。首先,信息化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动产业结构转换和升级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不甚合理,地区经济发展不协调,城镇化水平低等现象严重存在。从三个产业的比例看,1998年为2:5:3,与第三产业占最大比例的现代经济要求相去甚远;从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在GDP中占有的份额看,我国产业结构现代化的程度也是很低的,目前只是20%,而我们的邻国日本已经达到50%。而发展信息化,对于改变我国的产业结构有巨大影响:一方面,信息产业本身提高了产业内部结构的技术集约度;另一方面,信息产业的带动作用可以使其他高级产业迅速发展。

第二,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是传统产业面向国际竞争的前提。我国已加入WTO,各个产业将直接面对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双重挑战。目前我国入信息化的落后直接导致了传统产业的竞争力低下。有经济学家指出,没有夕阳的产业,只有夕阳的技术。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传统产业的生命力在于现代技术的运用,尤其体现在信息技术的运用。在一定条件下,夕阳产业和传统产业完全可以焕发勃勃生机。我国传统产业竞争力低的原因,除了科技投入与创新能力不强外,另一个关键原因就是信息产业等高技术产业不发达。

第三,信息化有利于改变我国长期以来在工业化过程中粗放型的增长方式,真正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当然,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有很多途径,如技术创新等。但是,信息化是最关键的途径之一。因为信息化提供了多数行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技术基础,使资源的整合和节约成为基本的经济发展内涵。同时,信息化是一种高附加值、高增长、高效率、低能耗、低污染的社会经济发展手段,信息资源也是一种“取之不尽”的经济资源(至少在相对意义上),信息化是我国实现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事实上,在当今时代,信息化是工业化发展的唯一出路。2000年6月在北京召开的“21世纪论坛”年会上,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提出了发展中国家迎接全球化挑战的三条建议:发展教育;建立开放的具有竞争力的政策手段;利用互联网和发展电子商务。现代中国的发展,绝不能离开信息的传递和网络的发展。在当代,离开网络的发展,离开信息技术,不可能有真正的农业现代化,更不可能有工业的现代化。唯有用先进的网络和信息技术以及其它先进的科技成果,才能改造传统的农业、传统的工业,赶上现代文明发展的步伐。这是唯一正确和科学的发展战略。

三、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途径

加速发展信息产业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前提。因为21世纪社会的主导工业不是传统产业,而是信息产业。目前发达国家中信息产业已经占到GDP的60%—80%,而且,信息产业的产业关联度很大,在信息产业内部,以电子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龙头,带动微电子、半导体、激光、超导等技术的发展,与此相关又带动一批其他产业如新材料、新能源、机器制造、仪器仪表、生物技术、海洋技术、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等的迅速发展。在发展信息产业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利用与信息技术产业有边缘关系的传统产业,如光学电子产业、汽车电子产业等,这些传统工业部门将是信息化最先受益的部门。

在信息产业巨大发展的前提下,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途径有:

第一,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工业。我国工业技术装备水平较为落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已很不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改造和提升传统工业的水平,是信息化推动工业化的首要任务。信息的作用在于在资源整合中创造效益。当前,传统产业如果抓住计算机技术出现后所引起的数控技术产生的契机,实现产品创新,如果生产过程中能利用智能化、柔性化替代一味的规模生产,那么传统产业就能提高国际竞争力。

第二,通过信息技术的发展优化工业“增量”结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软件技术、光电子技术、现代通信技术、语言处理技术、图象处理技术、信息基础设施、终端技术等。将这些先进的高新技术运用到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就能够使工业技术达到世界的先进水平。在工业增量上,注重用信息技术进行装备,从而使新增工业走上电子化、网络化之路,提高工业“增量”的起点,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工业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第三,利用信息化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企业效益,增加企业创新和发展的能力。当前,信息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新课题。管理实践表明,要提高整个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就必须对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信息管理的主要任务是,识别使用者的信息需要,对数据进行收集、加工、存储和检索,对信息的传递加以计划,将数据转换为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及时、准确、适用和经济地提供给各级主管人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这是一项艰巨、浩繁的任务,需要建立计算机化的管理系统。信息管理有利于企业提高管理的科学性,也是实现企业与市场甚至与客户紧密联系的手段。

信息技术要与现代管理技术结合起来,并贯穿于企业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全过程。通过信息集成和资源优化配置,实现物流、信息流和价值流的集成和优化,提高广大企业的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E. 十八大提出新四化是哪四化,内容是什么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解决好农业和粮食问题,要放在发展的全局中来统筹。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基本途径,这“新四化”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工业化与信息化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孪生子”,其深度融合是产业升级的方向与动力;城镇化蕴含着最大的内需潜力,是现代化建设的载体;而农业现代化则是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基础和重要支撑。我们说要守住管好“天下粮仓”,实质上就是要把好耕地红线、打牢农业基础、确保粮食安全。

(5)信息化与工业化在哪个会议提出扩展阅读:

四化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有特殊的历史地位。早在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实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的四个现代化” 的任务就提出来。在1964年12月召开的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在二十世纪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5)信息化与工业化在哪个会议提出扩展阅读:网络-新四化

F. 国家大力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进程中,首次提出"两化"深度融合的是什么时候

国家大力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进程中,首次提出"两化"深度融合的是党的十六大
两化深度融合是两化融合的继承和发展,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在两化融合实践的基础上,在一些关键领域进行深化、提升,例如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产品信息化、企业信息化集成应用和融合创新、产业集群两化融合、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简称“两业融合”)、培育新兴业态等。

G. 走新兴工业化道路是在党的几大提出的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为工业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是我国增强综合实力,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H. 十六大提出的走新型工业化之路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从而达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能充分发挥。是从我国实际出发,汲取世界各国工业化的经验和教训,立足于当今时代经济科技发展的新水平,充分发挥自己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内容要求

1、科技含量高,就是要充分发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促进科技成果更好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2、经济效益好,就是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即从主要依靠增加投入、铺新摊子、追求数量,转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通过技术进步、加强科学管理、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

3、资源消耗低,就是要充分考虑我国人均资源相对短缺的实际,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努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积极推进资源利用方式从粗放向节约的转变,转变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4、环境污染少,就是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问题,从宏观管理入手,注重从源头上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避免走旧工业化过程中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5、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就是要从我国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实际出发,制定推进工业化的具体政策,处理好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通过教育和培训加强劳动力资源的能力。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新型工业化道路

I. 第十八次会议中提出的五化各是什么

五化: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 明确了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同时也进一步明确了国防和军队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地位,指引国防和军队建设步入着力提升国家战略能力、与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同步发展的轨道。

与信息化与工业化在哪个会议提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深圳高速工业相机多少钱 浏览:358
奥迪a6和gl8哪个舒服 浏览:31
奔驰g为什么不用大轮胎 浏览:662
汽车空调的自动开关在哪里 浏览:696
长安工业与重庆望江哪个好 浏览:116
文安县工业园区有多少行政村 浏览:771
什么是汽车隐形盖 浏览:21
华晨宝马多久能到4s店 浏览:98
合川到红旗河沟汽车需要多久时间 浏览:109
汽车内购怎么找 浏览:647
奔驰v商务车电动车门怎么开 浏览:532
宝马的远光灯为什么不亮 浏览:606
老宝马奔驰哪个维修贵 浏览:736
萨博和宝马320哪个好 浏览:922
奔驰换前保险杠多少钱 浏览:540
方舟工业熔炉怎么放平台鞍上 浏览:65
汽车定位防盗费在哪里交 浏览:159
奥迪q5地板棉有异味怎么处理 浏览:520
奔驰唯雅诺空调膨胀阀在哪里 浏览:953
汽车用品厂家哪里有 浏览:76
© Arrange www.stampinkub.com 2012-2022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