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钠与KCl反应制金属钾最适宜的温度是多少
钾沸点为774 ℃ 钠沸点是882.9℃
所以温度在774 ℃ 与882.9℃之间
② 氯化钾的理化性质
物理性质
味极咸,无臭无毒性 。密度。熔点776℃。加热到1420℃时即能沸腾。易溶于水、醚、甘油及碱类,微溶于乙醇,但不溶于无水乙醇,有吸湿性,易结块;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地增加,与钠盐常起复分解作用而生成新的钾盐。溶水性: 28.1 g/100 mL0°C34.4 g/100mL 20°C56.7 g/100 mL100°C 溶解性
1g溶于2.8ml水、1.8ml沸水、14ml甘油、约250ml乙醇,不溶于乙醚、丙酮和盐酸,氯化镁、氯化钠和盐酸能降低其在水中溶解度。 氯化钾溶解度表(标准压强)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28g 31.2g 34.2g 37.2g 40.1g 42.6g 45.8g 48.8g 51.3g 53.9g 56.3g 化学性质
性质基本同氯化钠, 氯化钾可以做工业制备金属钾的原料(用金属钠在850℃高温条件下置换: ) ,这是个可逆反应,从热力学性质上来讲有利于可逆反应的进行的,因为钾达到沸点温度774℃时变成钾蒸汽溢出,有利于反应方向右移。)
电解氯化钾溶液制备苛性钾、可以被银离子沉淀氯离子、被四苯硼钠沉淀钾离子。氯化钾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氢钾和氯化氢( ),还可以用作有机反应。工作基准氯化钾用于标定硝酸银标准液。晶格能:715 kJ / mol
③ 高氯酸钾(KClO4)受热分解成氯化钾和氧气的温度是多少啊用不用催化剂危险不危险
“400℃时熔化,并按下式分解:KClO4=KCl+2O2。”(无机教材数据和描述,据此推测分解温度应不低于此温度;网络参考数据610℃左右,但熔点和教材有出入,熔点比分解温度低些。)
不需要催化剂,可用来制作zha药(这词还不允许?)、烟火,制作的zha药比KClO3稳定,只要不在密闭装置中应该不太危险,不过尽量不要接触有机物。可以先取少量药品在大试管中实验啊!
④ 能给出具体温度吗,是低与-5度或高于105度吗时才会结晶吗,我想知道kcl溶液结晶的具体温度,谢谢
要知道 氯化钾溶液的结晶温度,必须低,高于105应该是 沸腾温度
KCl 19。75% - 11。1 度
⑤ 氯化钾 600摄氏度灼烧生成什么
氯化钾熔点:770 ℃,
灼烧有跳动和爆裂声,
无反应.
⑥ 10%氯化钾储存温度要求
2到15度。氯化钾,化学式KCl,无色立方晶体,常为长柱状,氯化钾需要在2到15度的温度下存储,无色细长菱形或成一立方晶体,或白色结晶小颗粒粉末,外观如同食盐,无臭、味咸,常用于低钠盐、矿物质水的添加剂。
⑦ 氯酸钠和氯化钾是吸热还是放热反应,最佳反应温度是多少
1.这两个貌似要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反应,归中反应,放热反应。NaClO3+KCl
2.在加热条件下,需要加入二氧化锰,可有效降低反应的化学能,降低反应温度,温度大约在300-400摄氏度左右。
⑧ 为什么氯化钾分析纯在500度灼烧后变成黑色
该亚硝酸盐降解剂原料成本低廉,约3000元/吨,适合渔药企业生产,因此在降亚产品中占有率较高。该类产品在使用中具有以下优点:①降解迅速,从洒入水体到反应结束,仅5个小时左右,特别适合虾类亚硝酸盐中毒急救;②安全环保,该药结构简单,在水体与亚硝酸盐反应后迅速降解,对养殖动物无毒副作用,也不会引起养殖水体二次污染,值得注意的是该药剂可以在雨天使用;③脱氮彻底,该药将亚硝酸盐态氮直接还原成氮气挥发到空气中,而采用氧化法生成的硝酸根离子可能会在反硝化菌作用下回流成亚硝酸根;④降解率高,最高能达到90%以上,是其它方法无法比拟的。使用还原法和氧化法存在同样的弱点,就是维持时间短,水体亚硝酸盐容易反弹。
⑨ 工业制氯化钾
制备
浮选法
采用浮选剂从含钾矿浆生产氯化钾的方法。基于氯化钾和氯化钠晶体表面有不同程度被水润湿的性质,当加入浮选药剂后,即能改变他们的表面性质,扩大他们的表面润湿性差异,鼓入空气后产生小气泡,氯化钾晶体附着在小气泡上形成泡沫上升到矿浆表面。
所用浮选剂包括:
①捕收剂,含有16~18个碳原子的脂肪胺。
②调节剂,调节捕收剂和起泡剂的作用,改善浮选条件,一般有三种:抑制剂,如淀粉、硫酸铝等;活化剂,如铅盐、铋盐等;调整剂,如碳酸钠、硫酸钠等。
③起泡剂,松油和二恶烷和吡喃系的单原子和双原子醇类。[5]
光卤石法
原料为光卤石矿时,其方法有:
①全溶法
用加热到105℃的饱和氯化钠的卤水溶解光卤石,分离去氯化钠和不溶物后,将所得澄清液冷却到25℃,析出氯化钾晶体,经洗涤、干燥即得。母液经蒸发浓缩,回收其中氯化钾后,一部分排放,一部分返回溶浸光卤石矿。此法所得产品质量好,但能耗高。
②冷分解法
在常温下用卤水或水溶解光卤石,得到粒度很小的氯化钾,用重力或离心力分离出氯化钾,再经洗涤、干燥即得氯化钾含量90%的产品,细度小于200目。
以盐田光卤石为原料生产氯化钾的方法有:
①冷分解浮选法
用浮选药剂富集氯化钾,所得产品质量差,粒度小,已趋于淘汰。
②冷分解热溶结晶法
与全溶法类似,所得产品质量好,但能耗大。
③冷结晶法
在冷分解盐田光卤石过程中,控制光卤石加入速度,以维持氯化钾的过饱和度,再将其中氯化钠和氯化镁分离而得氯化钾产品。此法产品粒度大,质量好,能耗和成本较低,但要求光卤石原料中含氯化钠较少。[5]
溶解结晶法
利用钾盐矿中氯化钾与氯化钠的在不同温度下溶解度的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用加热到100~110℃已结晶分离析出氯化钾母液(卤液)溶浸钾盐矿,其中氯化钾转入溶液,氯化钠和其他不溶物残留在不溶性残渣中,离心分离出残渣,将澄清液冷却后得氯化钾结晶。此法所得产品质量好,对矿石适应性强。适用于氯化钾晶体单体分离颗粒小、组分比较复杂的钾盐矿,但能耗较大。[5]
重介质分离法
利用钾石盐矿中石钾盐与石盐的相对密度的不同,加入一种密度介于石钾盐与石盐之间的介质而使他们分离的方法。重介质悬浮液可用硫铁矿粉(或硅铁粉)或饱和卤水配制。此法适用于大颗粒、高品位的钾石盐矿的分离。如粒度小于1mm者,因内附着力导致颗粒间无选择性的附聚作用,不能采用此法。食用和药用氯化钾由工业级氯化钾加蒸馏水溶解成饱和溶液,加入脱色剂,除砷剂和除重金属剂进行溶液提纯,经沉淀,过滤,冷却结晶,离心分离,干燥制得。 [5]
⑩ 跪求氯化钾的分解温度(注意,是分解温度)
氯化钾 :相对密度1.984。熔点770℃。加热至1500℃则升华。故很难分解。
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稍溶于甘油,不溶于盐酸、丙酮。有吸湿性,易结块。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增加。
感观指标:白色或微带土黄色的细小结晶或粉末,有咸辣味,为中性盐类,无毒,无腐蚀,无爆炸性。
用途:
工业主要用于制取其他钾盐,如氢氧化钾、碳酸钾、硝酸钾、硫酸钾、氯酸钾,磷酸二氢钾,高猛酸钾等,还广泛用于石油工业,橡胶工业和电镀工业,在医药卫生上作利尿剂,代盐等,在电解氯化镁制取金属镁时,常作配制电解液成份之一。
农业中广泛用于农口作物与经济作物的底肥与追肥,氯化钾是化肥三要素之一,它促进植物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形成,增强抗倒伏能力,要提高农产品品质的关键元素,具有平衡植物中氮磷和其他营养元素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