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工业级电器如何定义有什么标准吗
看你说的在那个方面了,比如食品方面:
所谓的工业级,农业级,食品级,试剂纯,分析纯等等只是根据用途不同来划分的
例如工业级是在工艺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具体含量标准是根据产品属性决定的.
农业级和食品级分别是分别用在农业和食品行业的,其他也是一样
试剂纯,分析纯一般用在化验室
在电子产品方面:
有商用级、工业级和军用级产品,
比如电子的工业级标准是主要参照的标准为中国国家标准GB 4208-93《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IEC标准(IEC 60329-2001)《Degrees of protection provided by enclosures (IP Code)》或Nema 250-2003《Enclosures for Electrical Equipment (1000 Volts Maximum)》。
主要是不同的标准(带有权威的定义)加国家标准,比如XX产品符合GJB(国军标)什么什么,MIL(美军标)什么什么的。
一般来说,军用级最高,工业级次之,然后是商业级,最后是民用级。
以电子电源为例:
军用级电源,要求很严,比如对防水,防火,防摔、抗电磁等等都有要求;
工业级电源,就在没有军用电源那边严格。但对防水、防火有一定要求;
商业级电源,要低于工业级电源的防水和防火的要求;
民用电源,就是一般我们用的电源,不是很严的要求,但是也有一定在要求,
这些要求是分等级的,等级的化分是根据电源的质量、要求及所用途来分类的!
② 工业燃料油的产品标准是什么
1、 燃料油品质中密度、粘度、倾点、闪点、硫份、杂质、残碳是重要的参数指标。
2、 在国际标准中,高、中、低硫是以硫份1以下是低硫;硫份1-2是中硫;硫份2以上为高硫划分标准的。
3、 硫份过高会产生燃料油产生硫份物,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及大气污染,影响环保的后果。
4、 在国际准标中硫份最高应不超过3.5。
5、密度越小,燃料油中轻油成分越多,热质越高燃料油品质标准中密度越小越好。
6、 在国际标准中,密度不应超过0.991。
7、 燃料油中主要有钢、铝、钠金属成份。
8、 金属含量过高有燃烧后产生金属化合物腐蚀设备的坏处。
9、以粘度来划分是180#、380#的划分标准,具体参数是180#燃料油贴度不越过180;380#燃料油粘度不越过380。
③ 工业空调都有哪些标准
工业空调不同于家用空调,有相当高的工业标准,比如工业空调大风量、小焓差、高湿热比,工业空调耗电功率通常都比较大,从几十kW到几千kW不等,一般用3N~ 380V 50Hz电源,工业空调一般按每天24小时、全年运行设计,使用在寿命在15年以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④ 工业标准是什么意思
工业标准通俗的说就是生产产品的某些群体,通过科学的实践计算后,并且得到大部分行内人群的认同,确定的一种可以作为参照物来对比的量值,以方便生产流程中的统一性,普遍性。
工业标准就是工业类相关产品的使用标准,工业类产品有以下为类别:
一、家用电器;
二、电子及信息产品;
三、灯具灯饰;
四、工具;
五、机械及设备;
六、小型车辆及配件;
七、五金制品;
八、建材;
九、化工及矿产等。
⑤ 产品标准都有什么规范
产品标准是指规定一个产品或一类产品应满足的要求以确保其适用性的标准。产品标准除了包括适用性的要求外,还可直接地或通过引用间接地包括诸如术语、抽样、测试、包装和标签等方面的要求,有时还可包括工艺要求。它是产品生产、检验、验收、使用、维修和贸易洽谈的技术依据。
《产品质量法》第12条规定,产品质量应当检验合格。所谓合格,是指产品的质量状况符合标准中规定的具体指标。我国现行的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经备案的企业标准。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必须符合该标准;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允许适用其他标准,但必须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及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同时,国家鼓励企业赶超国际先进水平。对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标准和要求的工业产品,禁止生产和销售。
对于一些门类中类别较多的产品,产品标准还进行分层,如基础规范、总规范、分规范、空白详细规范和详细规范。
1、总规范(通用规范)适用于一个产品门类的标准。通常包括该类产品的术语、符号、分类与命名、要求、试验方法和质量评定程序、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内容。
2、规范根据需要,在一个产品门类共用的标准(即总规范)下加进适合于某一个分门类产品(或称某一类型)的标准。对于一个特定的分门类产品,当有较多特有内容需要统一规定时,可制定分规范。
3、空白详细规范空白详细规范不是独立的规范层次,它是用来指导编写详细规范的一种格式。在空白详细规范中填入具体产品的特定要求时,即成为详细规范。
4、详细规范一种完整地规定某一种产品或一个系列产品的标准。它可以通过引用其他规范(或标准)来达到其完整性。
⑥ 产品有哪些执行标准
1、产品的执行标准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种,在这四种标准中又是以企业标准为产品执行标准的技术要求为最高。
2、国标的有效期一般为五年修订、行标的有效期一般为四年修订,但现行的部分国标及行标有的十多年没有修订了。企业标准有效期为三年修订。
3、国家标准分为强制性国家标准和推荐性国家标准。对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以及满足经济社会管理基本需要的技术要求,应当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强制性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据职责提出、组织起草、征求意见和技术审查,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立项、编号和对外通报。强制性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批准发布或授权发布。
4、行业标准是对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所制定的标准。行业标准不得与有关国家标准相抵触。有关行业标准之间应保持协调、统一,不得重复。行业标准在相应的国家标准实施后,即行废止。行业标准由行业标准归口部门统一管理。
5、地方标准是由地方 (省、自治区、直辖市) 标准化主管机构或专业主管部门批准,发布,在某一地区范围内统一的标准。
6、企业标准是在企业范围内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要求、管理要求和工作要求所制定的标准,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依据。国家鼓励企业自行制定严于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企业标准由企业制定,由企业法人代表或法人代表授权的主管领导批准、发布。企业标准一般以“Q"标准的开头。
1、执行标准是指反映质量特性的全方位产品标准,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或企业标准。标签上标示的产品标准代号和顺序号也是监督检查的依据。
2、执行标准不仅仅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更是法律的要求。大家都遵纪守法,有序经营,社会才会正常发展,市场上的假冒伪劣商品才会灭绝。也只有监督与服务充分结合起来,才能达到预期目的。也才能真正树立起技术监督的形象。
⑦ 森林工业产品标准是什么
对森林工业产品性能、规格、等级及其检验方法等所作的技术规定。是指导产品生产、衡量产品质量和进行商品流通的一种共同技术依据。凡是正式生产的产品都必须制定标准,并贯彻执行。产品标准具有政策性、技术性、经济性和法令性。①政策性:标准是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必须由国家专业机构来组织、计划、制定和推行;②技术性:技术标准是标准的核心,而技术标准含有新技术、新科学和新成果,是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结晶;③经济性:产品生产和经营都要与经济效果相联系,通过标准的贯彻获得一定的经济效果;④法令性:标准作为一种技术法规肯定下来,具有法律效力。标准不得随意改动,必须严格执行。
历史沿革
中国的林业标准化工作始于1952年,在统一全国木材计量和检验方法的基础上制定了《木材规格》、《木材检尺办法》、《木材材积表》3项标准,在全国试行。1953年修订,1954年正式发布实施。从而结束了中国过去长期流行的“龙泉码价”、“滩规”、“板英尺”、“日本才”等计量检尺办法。1956年颁发了《胶合板》标准。1958年,根据中国森林资源的变化和木材供求量的增长情况,参照苏联50年代的木材标准,进行中国木材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颁布了国家标准《GB 142—58直接使用原木》、《GB 143—58加工用原木》、《GB 144—58原木检验规则》。1959年,制定颁布了国家标准《GB 153—59板方材》、《GB 154—59枕木》、《GB 155—59木材缺陷》。1962年颁布了林业部标准《LY 110—62硬质纤维板》。1963年,林业部先后颁布了栲胶、松香等5项林业部标准,到1965年木材标准已增加到24项,并对《胶合板》标准进行修订,颁布了国家标准《GB 738—65阔叶树材普通胶合板》、《GB 739—65阔叶树材普通胶合板检验方法》和林业部标准《LY 129—65松木普通胶合板》。1980年,制定颁布了 17项有关木材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方面的国家标准GB 1927—80~GB 1943—80。1983年,林业部对木材标准进行了全面修订,主要是以树种、尺寸、用途为标准结构,参照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做到指标科学、合理、切实可行。新木材标准于1984年12月发布,1986年10月1日正式实施。自实施之日起,1983年以前由林业部、国家标准局发布的木材标准除保留17项木材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方面的国家标准外全部废止。林业部根据“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方针,于1982年11月成立了林业部人造板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1983年9月成立了林业部林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1984年7月成立了中国木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之后,根据国家标准局关于统一组建专业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精神,1985年成立了全国林业机械标准化和全国人造板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并确定了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为林产化学工业标准的技术归口单位,与国际标准化组织软木(ISO/TC 87)和紫胶(ISO/TC 50)两个技术委员会建立了联系,并翻译出版了这两个技术委员会制定的全部国际标准。1986年发布了有关木材、人造板等方面几项专业标准。1987年废止了塑料贴面板、松香、紫胶方面6项林业部标准,新增加木材加工、人造板、林产化工方面国家标准38项,专业标准23项。1988年12月2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将部颁标准、专业标准合并称为行业标准,并增加地方标准。到1991年底,已制定林业国家标准330项,行业标准282项。
分类和分级
森林工业产品标准按产品加工方法的性质和加工程度可分为木材标准(包括原条、原木、锯材和枕木等)、人造板标准(包括胶合板、纤维板、刨花板、细木工板、塑料贴面板等)、林产化工标准(包括松香、松节油、栲胶、紫胶、糠醛、合成樟脑、活性炭等)3类。每类标准按照颁布单位和适用范围不同,又可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4级。
国家标准
对全国经济、技术发展有重大意义而必须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标准。简称“国标”,代号“GB”,它是“guojia biaozhun”(国家标准的汉语拼音)两个词中的第一个字母。如GB 142—84,142是批准号次;84是1984年审批颁布的。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国务院或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审批、颁布,在全国范围内施行,具有法令效用。
行业标准
全国性的各专业范围内统一的标准。由主管部门组织制定、审批和发布,在全国范围内施行,和国家标准具有同样的法令效用。林业(含森林工业)行业标准简称“林业”,代号是“LY”,它是“linye”(林业的汉语拼音)两个词中的第一个字母组成。如LY 218—80塑料贴面板,表示林业部1980年审批颁布的218号标准,标准名称为“塑料贴面板”。
地方标准
对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而又需要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工业产品的安全、卫生要求,可制定地方标准。地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有关行政部门备案。
企业标准
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应当制定企业标准。企业的产品标准须报当地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已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国家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在企业内部适用。企业标准代号规定以“Q”(企业拼音字母)为分子、分母按下列规定:中央直属企业由国务院各有关部局规定;地方企业由地方标准主管部门规定;省、直辖市、自治区颁发的企业标准应在“Q”前加省、直辖市、自治区简称汉字,编号与国家标准相同。
制定方法
要求结合自然条件、资源情况、经济水平,以及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目标,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划,形成标准化系统。编写产品标准的基本要求是:标准内容的表达要准确、简明、通俗易懂和有逻辑性;标准中的图样、表格、数值、公式、化学分子式(或结构式)和其他技术内容要正确无误;编写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要与国家法令、有关标准协调一致;同一标准中的名词、术语、符号、代号要前后统一,与其他有关的标准也应一致。
森林工业产品标准的内容
①概述部分,规定产品标准名称、代号、引言(适用范围)。②技术要求部分,规定产品的质量特征,基本使用性能,反映产品的使用价值。如产品的品种、规格、外观、精度、物理性质、化学性能及其他质量指标。③在验收规则与试验分析方法上,规定采取试样外部检查,所用仪器设备,进行试验(或分析)的方法、规则、计算公式及试验时允许偏差和数值修正等。④在包装、标志、运输、保管上,规定产品包装和标志的规则,包括包装方法、容器尺寸、形状和材料、烙印、标志、标签的位置与内容,以及运输仓储过程中的要求,预防损坏措施等。上述②、③、④项内容,习惯上称为“技术条件”,这是产品标准的主要形式和内容。如中国木材标准中通常包括的内容有:标准代号;标准名称;用途;树种;尺寸和公差;材质;检验规则。除此之外,有的材种还要求适用的木材等级。项目可随材种的特点和内容而增减。
木材标准中树种的确定
决定于材种的用途,该树种的木材技术性质、分布程度、森林蓄积量和质量,地理位置,开采条件和利用率。如电杆和桩木,不但要求有较长的长度,而且要求弯曲度小、耐久性好和易于进行防腐处理等。这样的要求,一般的阔叶树材较难达到,根据针叶树材的技术性质、分布情况、蓄积量等特点,确定树种有落叶松、红松、云杉、冷杉、铁杉、杉木、马尾松、云南松。除以上树种外,还可根据各地情况另行协商决定。
材种尺寸的确定
决定于材种的用途、经济、效果以及商品化管理、森林资源情况等。如锯材原木的最小直径决定于经济因子,保证一定的出材率,提高产值,节省劳力;而最大直径则决定于技术因子,主要是锯机的大小和设备能力。
材质要求的确定
取决于加工程度、用途等因子。材种加工程度愈原始,对材质要求愈粗放;加工程度愈细致,则要求愈严格。材种用途是规定材质标准的主要依据。当木材本身所具有的质量和所需要质量相符合时,效益最大,损失最小。比如,根据坑木的使用条件,规定材质不许有内部腐朽、外部腐朽、漏节和虫害。此外,除对弯曲有一定限制外,其他缺陷则不加限制。
检验规则的确定
依据科学试验的成果,结合生产实际而作出的。在原木检验规则中对于直径的检量方法的确定,是根据试验结果。材积的计算公式是根据大量原木的实测,找出一个经验公式,根据这个公式和对原木直径及长度的规定,编制出原木材积表。检尺工具、材质的检验等均根据实际情况而定。随着科学的进步和新技术的不断采用,木材尺寸和材质的检验也会随着先进检尺工具的采用而更加准确和更具有科学性。
⑧ 工业产品相关标准及测试种类有哪些
1、需求标准:
产品的基本要素来自于需求,产品应达到普遍性的要求,这也是大部分设计的首要出发点。如果不考虑到需求性,便会发生设备库存积压和浪费。因为时间与地点的不一样,所需求的也会随着转变。这类变动的市场趋势是制定和升级产品的基本。例如,手表设计方案就考虑了不一样层面顾客的要求。
2、信息标准:
设计过程中的核心数据信息包含市场信息、科技创新信息、技术性数据测试和生产全过程信息内容。设计师应全方位、充足、适度、平稳地把握与方案设计相关的各类信息内容。运用此信息内容正确看待设计产品、方案设计和总体方案设计,逐步完善方案。
3、创新标准:
设计师的科技创新,有益于摆脱僵硬的旧意识和惯例,造就出多种多样基本概念和自主创新构造的器材产品。例如,深圳工业设计的本质应该是开拓精神。
4、系统标准:
每一个机器产品可以被视作一个未确定的技术性系统。设计产品是应用系统理论的方式,得到系统的基本功能构造,并依据剖析、综合性和评估的战略决策,对设备开展最佳的集成化。
5、收敛标准:
为了能够更好地设计一个全新的产品,在设计方案功能原理计划方案时挑选了不一样的念头;为了更好地得到新的产品设计,必须融合各种各样信息,营销推广汇聚逻辑性的观念。总体来说,在发散性思维的基本上拓展收敛性的思维逻辑,会获得较好的实践效果。
6、优化标准:
这归属于基础理论的改善,包含设计方案中最佳方案的选取和应用、设计方案基本参数的完善和整体方案的改善。即高效率、高品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设计方案。
7、继承标准:
消化吸收前辈的成果,破旧立新,这就是继承标准。设计师了解把握承继标准,可以继续努力开展创造力设计方案,可以集中注意力在重要时间解决设计方案设计中的首要问题。
8、效益标准:
在制定中,大家一定要重视效益,不但要考虑到技术性效益,还需要考虑到社会经济效益。
9、时间标准:
加速开发设计时间,提早占领市场。与此同时,在设计时,要对同一领域在产品研发阶段很有可能产生的变动开展分析预测和剖析,以保证制定的产品投入市场后不容易落伍。
10、定量标准:
在设计方案中可以选用科学规范的定量分析方法,产品造型设计、技术美学、产品技术性特点、经济收益等。
⑨ 产品质量标准有哪些
完整的产品质量标准包括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两个方面: 1、技术标准 技术标准是对技术活动中需要统一协调的事物制订的技术准则。根据其内容不同,技术标准又可分解为:基础标准、产品标准和方法标准三方面的内容。 1)基础标准:是标准化工作的基础,是制订产品标准和其他标准的依据。常用的基础标准主要有: 通用科学技术语言标准; 精度与互换性标准; 结构要素标准; 实现产品系列化和保证配套关系的标准; 材料方面的标准等。 2)产品标准:是指对产品质量和规格等方面所作的统一规定,它是衡量产品质量的依据。产品标准的内容一般包括: 产品的类型、品种和结构形式; 产品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产品的包装、贮运、保管规则; 产品的操作说明,等等。 3)方法标准:是指以提高工作效率和保证工作质量为目的,对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主要工作程序、操作规则和方法所作的统一规定。它主要包括检查和评定产品质量的方法标准、统一的作业程序标准和各种业务工作程序标准或要求等等。 2、管理标准 所谓管理标准是指为了达到质量的目标,而对企业中重复出现的管理工作所规定的行动准则。它是企业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的依据和手段。管理标准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生产经营工作标准。它是对生产经营活动的具体工作的工作程序、办事守则、职责范围、控制方法等的具体规定。 2)管理业务标准。它是对企业各管理部门的各种管理业务工作要求的具体规定。 3)技术管理标准。它是为有效地进行技术管理活动,推动企业技术进步而作出的必须遵守的准则。 4)经济管理标准。它是指对企业的各种经济管理活动进行协调处理所作出的各种工作准则或要求。
⑩ 我国工业区产品划分几个等级!各等级 的标准要求是什么
工业产品质量划分为三个等级:优等品、一等品和合格品。
标准要求:
1、优等品
对应第一个层次(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判断依据如下:
(1)存在明确的产品标准,且产品标准采用现行有效的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
(2)虽然不存在明确的产品标准,但在制造产品过程中所使用的主要技术标准(或产品分系统级的产品标准)属于现行有效的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
(3)制造产品所使用的国家标准、地区标准、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本身属于等同或修改采用的现行有效的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
(4)制造产品所使用的企业标准是根据需要选取若干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主要性能指标而制定的企业产品标准,包括相应的检验方法。
(5)制造产品所使用的企业标准是通过测量国外先进产品(作为实物标准)性能所得指标制定的企业标准,并有相应的检验方法。
(6)制造产品所使用的企业标准是从有关技术资料中得到的国外先进产品主要性能指标制定的企业标准,并有相应的检验办法。
(7)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产品标准。
2、一等品
对应第二个层次(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且不属于第一层次类型标准的),判断依据如下:
(1)存在明确的产品标准,且产品标准属于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地区标准或行业标准。
(2)虽然不存在明确的产品标准,但制造产品所使用的主要技术标准(或产品分系统级的产品标准)属于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地区标准或行业标准。
3、合格品
对应第三个层次(企业标准和其他标准,且不属于第一、二层次类型标准的)和其他情形,判断依据如下:
(1)存在明确的产品标准,且产品标准属于现行有效的企业标准;
(2)虽然不存在明确的产品标准,但制造产品所使用的主要技术标准(或产品分系统级的产品标准)属于现行有效的企业标准;
(3)其他情形。
(10)工业产品标准有哪些扩展阅读:
工业产品质量包含的内容:
产品的内在特性,如产品的结构、物理性能、化学成分、可靠性、精度、纯度等;也包括产品的外在特性,如形状、外观、色泽、音响、气味、包装等;还有经济特性如成本、价格、使用维修费等,以及其他方面的特性如交货期、污染公害等。
工业产品的不同特性,区别了各种产品的不同用途,满足了人们的不同需要。可把各种产品的不同特性概括为:适用性、可靠性、安全性、寿命、经济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