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南平经济
南平经济在2008年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全年生产总值达到466.58亿元,增长15%,创下了十年来增幅的最高峰。该年的产业结构呈现为24.0:37.9:38.1,其中第二产业比重提升2.6个百分点,工业产值419.25亿元,增长31.8%,显示出工业的显着增长。农业方面,农林牧渔产值181.61亿元,增长6.6%,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固定资产投资也均有两位数的增长,表明消费和投资活力增强。
在产业发展方面,南平聚焦于工业发展,加快三大产业组团建设,如闽北产业集中区和南平工业园区,同时通过扶持政策和规划编制,培育新兴产业。七大支柱产业如精细化工、纺织服装等产值达到252.78亿元,增长29.2%。工业项目投资占比提高,带动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接待人数和总收入分别增长17.17%和21.87%。
农村经济方面,粮食生产稳定增长,农业产业化加快,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林权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农村公路、信息化建设及环境卫生改善工作显着,农村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为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南平的工业体系已相当成熟,拥有3289家企业,其中544家为规模以上企业,涵盖了多个行业。大中型企业如南纸、南铝等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产品如“南孚”电池、“星光”新闻纸等在市场上享有盛誉。2011年,南平经济总量全面提升,多个关键指标如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工业产值、固定资产投资等均有显着增长,民生工程和城市建设也取得显着成果。
南平市地处福建省北部,武夷山脉北段东南侧,位于闽、浙、赣三省交界处,俗称“闽北”,介于北纬26°15’—28°19’东经117°00’—119°17’之间。南平是福建辖区面积最大的设区市。辖一区四市五县,即延平区、邵武市、建阳市、建瓯市、武夷山市、顺昌县、浦城县、光泽县、松溪县、政和县,共121个乡镇、19个街道办事处,1601个村委会、69个居民委员会,136个社区居委会,辖区面积2.63万平方公里,占福建省的五分之一,具有中国南方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特征。现有户籍总人口304万人,常住人口286万人。
㈡ 南平市首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通过认定
5日,从 南平市 工信局获悉,福建省工信厅近日发布《关于公布2022年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名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中,南平市福建永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牵头创建的福建省氟新材料创新中心被认定为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该平台也是南平市首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通知》明确,福建省氟新材料创新中心按照《福建省氟新材料创新中心创建实施方案》要求,明确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建设,规范资金使用,及时向各级工信部门报送创建情况。创新中心要促进产业协同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发挥制造业创新中心的示范作用,为全省氟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的协同创新平台。
据了解,福建省制造业创新中心是由有较强经济实力和研发能力,且在业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单位牵头,联合产业上下游企业、科研院所、高校、行业组织等各类创新主体共同建立的新型创新载体,是面向制造业创新发展重大需求,突出协同创新取向,以重点领域前沿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供给、转移扩散和首次商业化为重点的创新平台。
永晶科技成立于2007年,坐落于 邵武市 金塘工业园区,主要以无水氟化氢、氟气为原料,生产下游含氟精细化学品、含氟新材料、含氟特气,并进行新型含氟液晶材料和含氟有机化合物中间体的研发,是一家以氟精细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近年来,永晶科技率全省之先,投资建立微通实验室、氟化实验室、氢化实验室及目前福建省唯一具备开展反应安全风险评估全套设备、CNAS(唯一国家认可实验室认证机构)认可资质的过程安全实验室等,高薪聘请多名研究生入企研发,为牵头申报福建省氟新材料创新中心打下坚实基础。”邵武市金塘工业园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福建省氟新材料创新中心通过认定,为推动当地氟新材料产业整体水平再上新台阶夯实了科技支撑。(林奥 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