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工业机器人发展现状及趋势
智能化医院后勤物流传输是构建现代化后勤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后勤中仓库保管、物资采购、护送、送检、中心库房等工作都与医院物流传输有着密切联系,良好的物流传输体系,能更快更好地助力医院现代化建设。
什么是智能化医院物流传输?医院借助智能化物流传输设备,将院内大小物品进行科室之间安全的输送。院内搭建专有物流传输通道,运送期间无需人工跟踪、操作,全程智能化系统控制,运输记录可翻阅调取,做到传送物品有据可查,便于医院监管、时刻掌握后勤运输动态及医疗物品使用情况等。
医院智能化物流传输系统为智能医疗带来了新的亮点,该系统主要由控制系统、收发工作站、智能运输车、运输轨道、转轨器、存储站等组成。
目前国内医院基本还是以手推车作为物品运输的主要模式,手推车虽在更新换代,但已不再适应医院大面积使用。医院电梯轿厢内尺寸:1500*2500mm,不锈钢三层手推车尺寸取720*420*900mm,往不同楼层输送物品时大约占1/3电梯空间(考虑运送人工所需位置)。在就诊人数多的情况下,医院的内部传输空间是十分有限的,若是通过智能化物流传输设备代替人工运输来解决院内物品传送问题,不仅能节约空间,物品传输风险也将大大降低。
马力特MMT中型物流传输系统智能化传输设备已经在国内不少医院使用,相信在未来将会成为常规化的医用传输设备。
马力特MMT中型物流传输系统,医院医疗物品智能化传输的运输方式。 在医院各功能科室和护士站安装收发站点,以运输车为载体,在专有轨道实现医疗物品的传输。根据国内医院物品运输需求,世界载重量30kg、68L的马力特MMT中型物流传输系统,不仅适用于小物品运输,更适用于医院输液包、手术器械包、无菌消毒包、治疗包等大件物品运输,可有效解决医院90%以上的物品运输需求。
国内应用AGV物流机器人的医院以华东、华北、华南地区居多,多集中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在医院类别上,70%为综合医院,30%为专科医院,专科医院多集中在妇儿医院。预测未来10年,医院AGV物流机器人潜在市场规模在600亿到1000亿之间,目前,全国已有数十家医院在使用医院AGV物流机器人,而应用数量仍在不断增加中。
全球饱受赞誉的智能物流提供商马力特MMT公司的AGV智能物流机器人创造多项独特科技,1无线导航;不需地面铺设,也不用破坏地面,适用于整洁的工作环境。2技术先进,外形美观,采用欧洲顶尖技术控制器和底盘,系统可不断改善升级。3超静音;AGV在行走过程中无任何机械噪声,医院、实验室等环境中应用广泛。4安全、方便;具有自动避障和自动规划路径功 能,环境复杂或是人员集中,都能准确行驶。5快速、高效;行走迅速最高速可达2m/s,可高效完成输送任务。6自动充电;电池耐用,可连续工作,充电快。7车体小巧,占地面积小,转弯半径为小。8操作简单,可为医院量身定制,满足客户任何需求。
科技引领未来,相信不久,我们在医院看病的时候,就能看到许多机器人在我们身边行走着,恍如未来世界却真实呈现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毫无疑问,医流机器人将是气动物流传输系统在国内的最佳拍档。
B. 世界上国家的机器人最多的国家
日本,它的机器人占世界上所有机器人的一半以上.
C. 为什么日本素有“机器人王国”之称
日本机器人的种类齐全,主要分为两大类:工业机器人和服务型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用于生产工作,服务型机器人则帮助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日本70%的工业机器人应用于汽车与电子机械行业。作为生产设备的工业机器人易受经济波动的影响。
被赋予众望的医疗·福祉·介护机器人以及灾害救援用机器人已研发出,但推广普及还需要更多的技术支持与相应的制度支持。与人接触不可避免的福祉·介护领域机器人的相关安全认证系统的配备也是急待解决的课题。服务型机器人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服务型机器人的研究开发、普及是实现日本机器人产业再发展的一突破口。
D. 在工业机器人数量日益飙升的大环境下,在英国为何却下跌了对此你怎么看
机器人观察员,本人是工业机器人行业的从业者。我专门去查了这段话的来源。
国内来源:可能是ofweek的新闻,国际来源是英国自动化与机器人协会(bara),这个协会在几年前被ppma收购了,ppma是做什么的呢?ppma是工业与包装协会。
这是一个什么组织呢?相当于一个项目平台,咨询平台一样的存在。有大量的集成商和机器人公司作为会员。对于企业来说,你需要自动化改造服务,如果你不知道怎么办,可以到这个平台质询。然后给你对接。(是不是感觉很高大上!)
IFR统计数据(2018年),比较高的韩国,新加坡,德国,日本,瑞典,丹麦,美国,台湾省(中国),意大利等地区。
韩国发达的电子行业,新加坡电子行业,德国汽车行业,日本(全球工业机器人最发达的国家),瑞典(ABB机器人大本营),丹麦(UR机器人大本营),美国汽车,3c产业发达区域,台湾省电子产业极度发达。意大利汽车产业(菲亚特,柯马机器人的母公司)。
了解以上的所有数据之后,我们回过头来说,英国为什么机器人密度低,为什么使用量少?
1、英国汽车产业不发达。英国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其工业水平其实较为发达,但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及新一轮制造业产业链革命中。英国将低端制造业以及生产制造外放转移(当然这个策略后来被德国证明是不正确的)。
2、英国3c产业,更是鲜有耳闻。这两个产业对机器人的依赖程度非常的高。尤其是汽车产业。全球前20年,工业机器人的发展都是围绕汽车产业在发展。
3、英国工业策略的失误。
作为欧洲制造,乃至全球制造的领军典范,德国垄断了欧洲制造的自动化及所有上游领域应用。
我们耳熟能详的,四门子,博士,蔡司,梅赛德斯,宝马,舍弗勒集团 Schaeffler,蒂森克虏伯集团,大陆集团,个个都是全球顶尖级存在。你可以考虑一下,英国工业如何能够在这种包围中突围?
归根结底:英国的工业行业,并没有当下工业机器人主流应用的领域。或者说可以上量的领域。对于文章中说:英国集成商实力较弱,观察员是不认同的,事实上集成商的实力,是会在发现细分市场的时候,能够迸发出来的。毕竟给钱的活,能干不能干都要试一试。
那么英国是怎么赚钱的呢?显然英国不是一无是处的。作为全球曾经的通用货币之一:英镑。英国金融行业是非常发达的。
此外,英国的医药行业同样非常发达。(这个就不是观察员能够讨论的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留言讨论。
E. OTC机器人是哪个国家的
OTC机器人是日本的。
1967年日本科学家森政弘与合田周平提出:“机器人是一种具有移动性、个体性、智能性、通用性、半机械半人性、自动性、奴隶性等7个特征的柔性机器。”
OTC公司于1919年在日本大阪市创立,即大阪变压器株式会社,是日本最大的焊接机·机器人专业生产厂家,日本焊工技术水平认证考试(JIS)必用OTC焊机。以中国为主向全世界40多个国家出口的世界领先的专业生产公司。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销售的焊接机·机器人专业生产厂家之一。
(5)工业机器人密度最高的国家是哪个扩展阅读
OTC机器人可直接接受人类指令,也可以执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
OTC机器人发展现状方面,
2007年全球共新安装工业机器人114,365 台,较2006年新安装的111,052 台,上升了3%。截至2007
年底,全球工业机器人保有量已达到了995,000台。
2007年,亚洲及美洲工业机器人的装配量明显上升,汽车工业以及电子电器行业的发展是上述地区工业机器人装配量强劲增长的主要因素。此外,化工领域用工业机器人的需求量也迅速上升。
OTC焊接机器人是工业机器人的最常见类型,常用于汽车制造机械流水线的规模化制造中,汽车车身和其他采用焊接工艺的部件的焊接。
F. 汽车制造业发展前景
近十几年来,我国汽车需求快速增长,2005年-2018年,我国汽车销量仍576万辆增长到2808万辆,占全球销量的比例仍8.8%提高到30%左右;产量仍571万辆增长到2902万辆。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同时,中国制造业也正迎来高端制造的关键转型,而工业机器人作为其核心硬件,在中国汽车制造行业内的应用却远远低于其他发达国家。
汽车行业是工业机器人最大的下游行业
汽车和3C行业为主要赛道:从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的行业分布来看,汽车和3C行业仍为工业机器人的主要赛道,合计占比达2/3。目前,汽车行业是工业机器人最大的下游行业,其占比达35%左右。
以上数据来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汽车整车制造行业需求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G. 现在工业机器人在中国的装机量在世界排在第几位
现在工业机器人在中国的装机量在世界排名-中国第23位!
中国,是全球机器人密度增速最快的国家,在2013~2016年,机器人装机量显着增长,由2013年的25台/万人增长到2016年的68台/万人。在最新数据统计中,中国的机器人密度位于全球排名的第23名,政府也不断通过政策扶持,欲在2020年之前,将中国打造为全球自动化程度前十的国家,在产业政策《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中,规划到2020年实现工业机器人密度达到150以上,到2020年之前国产工业机器人年销量达到10万台
H. 工业机器人行业前景怎么样
工业机器人行业前景---一片大好。
I. 数据分析这块前景如何
国产工业机器人某些关键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工业机器人已经初具规模,目前我国已生产出部分机器人关键元器件,开发出弧焊、点焊、码垛、装配、搬运、注塑、冲压、喷漆等工业机器人。一批国产工业机器人已服务于国内诸多企业的生产线上、一批机器人技术的研究人才也涌现出来、某些关键技术已达到或接近世界水平。
受制于下游行业发展不景气,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速放缓
2018年度,国内工业机器人产量出现高开低走的态势,增速有所放缓。受宏观经济影响,国内汽车、电子等机器人下游行业发展受限,机器人需求增速放缓。2018年度国内工业机器人产量累计达14.8万台,同比增长4.6%。同时,国内工业机器人行业由于竞争加剧、厂商扩产等因素导致产品价格持续下探。价格下降,有利于我国工业机器人的推广,但短期内行业利润将面临冲击,具有资金优势及技术积累的企业有望胜出。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6月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13680台,较去年同期下降11%。累计方面,2019年1-6月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累计达75406台,较去年同期下降10.1%。6月份月产量降幅较上月继续拉大。
2012-2019年H1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统计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以上数据来源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产销需求预测与转型升级分析报告》。